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怎么办

合集下载

美国眼科协会临床指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美国眼科协会临床指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保持接近正常的血糖水平和控制血压能够降低视网膜病 变的发生及进展风险。因此,应当教育患者控制好糖化血红 蛋白、血脂和血压等指标。血糖控制是最重要的可调控的 DR 危险因素,HbA1c 在大多数患者的控制目标被推荐为 7% 及 以下,在某些经选择的患者,控制在 6.5% 以下可能更有益。 其他可能的危险因素如血压、血脂等目前尚无肯定研究结论。
表 1 AAO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分期和国际糖尿病性 视网膜病变临床分期
表 2 国际糖尿病性黄斑水肿临床分级
表 3 尚未发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患者进行 眼科检查的推荐意见
指南强调了糖尿病患者早期发现视网膜病变和定期随访 的重要性,并指出眼科医生应向患者说明,即使他们没 有任何眼部症状和不适,也应当定期随诊。关于眼科检 查的时机和频率,指南给出了如下推荐(表 3):
>>>>玻璃体内注射抗 VEGF 药物被证明可以有效地 治疗累及中心的糖尿病性黄斑水肿,同时也可以作为 激光治疗 PDR 的替代方式。
>>>>目前,激光光凝仍然是不累及中心的糖尿病性 黄斑水肿的首选治疗。
2016 版 AAO 指南沿用了此前 DR 的分期,并将其和 国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临床分期一并列出(表 1)。
表 4 糖尿病患者有关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方案推荐
一、正常或极轻度 NPDR
患者应当接受每年定期复查。一年内 5%~10% 没有 视网膜病变的患者会发展为 DR。激光治Βιβλιοθήκη 、彩色眼 底照相和 FA 并非必需。
二、轻度到中度 NPDR,不伴有黄斑水肿
已经有视网膜微动脉瘤和多发出血灶或硬性渗 出的患者应当 6~12 个月接受一次复查。约 16% 的 1 型糖尿病轻度 NPDR 患者会在 4 年 内进展到增殖期。对这部分病人,激光治疗和 FA 检查并非必要。彩色眼底照相和 OCT 检查 对了解病人的基线状况以方便复诊和患者教育 更为有利。 轻度 NPDR 的病人 4 年内发生黄斑水肿的概率 约为 12%,中度 NPDR 患者则增加到 23%。即 使无临床意义黄斑水肿病人也应在 3~4 年内 接受复查,因为发展为 CSME 的风险非常高。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护理ppt课件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护理ppt课件
CONTENTS


01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概述 02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表现 03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防治 04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护理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 概述
什么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损害视网膜主要是由于血 糖增高,小血管管壁增厚,渗透 性增大,使小血管更易变形和渗 漏。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严重性 和视力下降的程度与血糖水平控 制情况以及患糖尿病时间的长短 有关。患病时间长短尤为重要, 一般患糖尿病至少10年后才出现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单纯型 (非增生型)
增殖型 (增生性)

以后极部为中心,出现微血管瘤和小出血点
Ⅱ 出现黄白色硬性渗出及出血斑

出现白色棉绒斑和出血点

眼底出现新生血管及玻璃体出血
Ⅴ 眼底出现新生血和纤维增殖
Ⅵ 眼底出现新生血和纤维增殖并发牵拉性视网膜脱离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并发症
糖尿病白内障 屈光不正 虹膜睫状体炎 眼球运动神经麻痹 虹膜红变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 定时、定量、定餐,根据病情和个体需要,计算每日对糖、脂肪
、蛋白质的需要量,将一天的热量按早餐1/5、中、晚餐2/5的 比例分配 严格控制饮食的同时又要保证患者充足的营养供给,必要时可从 静脉给予营养补充,可避免患者术后因营养不良而影响伤口愈合 。
指标监控
血糖控制 血压控制
术中护理
血糖的监控 术中配合 必要时心电监护
•眼科医生和内 科医生的沟通 不够,大量的 糖尿病患者没 有到眼科检查, 存在一定的漏 诊或误诊率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 床表现
糖尿病所引起的眼部病变
白内障、视网膜脂血症 屈光的改变、视神经炎 眼肌麻痹、虹膜红变、青光眼
糖尿病视 网膜病变 (DRP)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
3年时,激光组视力优于激素组 3年,白内障手术发生率在激光、 1mg、4mg激素组分别为31%, 46%,83%;眼内压升高大于 10mmHg的患者在三组分别为 4%,18%,33%。 IVTA较激光治疗能更好地改善 视力并减轻黄斑水肿,可以作
为黄斑囊样水肿的主要治疗手 段
激素与激光、抗VEGF联合/对照: -激素与激素+激光治疗相比,未显示视力疗效方面的优势 -激素联合激光与抗VEGF相比,视力疗效相当,但是合并眼 内压升高的风险
复诊间隔时间加倍 至4个月后
抗VEGF治疗的并发症
眼内炎和眼压增高最常见
糖皮质激素的玻璃体腔注射治疗
局部或格栅治疗比曲安奈德更有效 并发症 高眼压和白内障
激素单独治疗v.s安慰剂:
与安慰剂相比,IVTA可以提高视力,减少视网膜厚度,但伴
随白内障,眼压升高,青光眼的并发症。
名称
研究设计 n 疾病 国家 干预手段
内障和青光眼手术的风险,但并 不严重。
激素组在之前2年获得的视力在 随访5年得以维持
Grover et review al 2008[3]
632 持 续 或 NA 难治性 DME
激 素 药 物 注 射 NA 或植入(曲安西 龙、氟轻松、 地塞米松)vs对 照
激素药物治疗持续或难治性或可 提高视力,眼内压升高和白内障 风险需要监测。
示出有效(选择抗VEGF 眼内激素 手术治疗)
3-4个月后评估决定再次光凝
糖尿病黄斑水肿的激光治疗方法
光斑参数
光斑大小 曝光 强度
数量 位置 再治疗适应症
直接(Direct) 格栅(Grid)
50-100μm 0.05-0.1秒 大的微血管瘤变白或变暗
<200μm(视网膜) 0.05-0.1秒 轻度

消渴目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医诊疗方案【可编辑全文】

消渴目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医诊疗方案【可编辑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消渴目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医诊疗方案一、概念:消渴目病是指由消渴病引起的内障眼病,本病多为双眼先后或同时发病,对视力造成严重影响。

相当于西医学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二、病因病机:1、病久伤阴或素体阴亏,虚火内上,火性炎上,灼伤目中血络,血溢络外。

2、气阴两亏,目失所养,或因虚致瘀,血络不畅而成内障。

3、饮食不节,脾胃受损,或情志伤肝,肝郁犯脾,致脾虚失运,痰湿内生,上蒙清窍。

4.禀赋不足,脏腑柔弱,或劳伤过度,伤耗肾精,脾肾两虚,目失濡养。

三、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院校教材《中医眼科学》”)(1)单眼或双眼视物模糊。

(2)有明确的消渴病史。

(3)眼底出现视网膜特征性改变:微血管瘤、视网膜出血、渗出、水肿或视网膜新生血管等。

(4)荧光素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

2.西医诊断标准及分期有糖尿病病史并出现视网膜微血管瘤、出血、硬性渗出、软性渗出、黄斑水肿、视网膜新生血管等即可诊断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

DR临床分期(采用2002年悉尼国际眼科学会议等制定的新标准。

)(二)症候诊断1.肝肾亏虚,气滞血瘀:视力下降,或眼前有黑影飘动,眼底可见视网膜渗出水肿、出血、有棉絮斑形成;形体偏瘦,身体某单位固定刺痛,口唇或肢端紫暗;舌紫有瘀斑,苔少,脉涩。

2. 阴虚燥热证:眼底可见微动脉瘤、出血、渗出等;兼见口渴多饮、消谷善饥,或口干舌燥,腰膝酸软,心烦失眠;舌红苔淡薄白,脉细数。

3. 气阴两虚证:视力下降,或眼前有黑影飘动,眼底可见视网膜、黄斑水肿,视网膜渗出出血等;面色少华,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咽干自汗、五心烦热;舌淡,脉虚无力。

4. 脾肾两虚证:视力下降,或眼前有黑影飘动,眼底可见视网膜、黄斑水肿,棉絮斑出视网膜渗出出血等;形体消瘦,头晕耳鸣、形寒肢冷,面色萎黄或浮肿、阳萎、夜尿频、量多清长或混如脂膏,严重者尿少而面色晄白,舌体胖,脉沉弱。

中医眼科临床诊疗指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中医眼科临床诊疗指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中医眼科临床诊疗指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范围本《指南》规定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诊断、辨证和治疗。

本《指南》适用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诊断和治疗。

2.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导致的视网膜微血管损害所引起一系列典型病变,是一种影响视力甚至致盲的慢性进行性疾病。

“消渴内障”,为“消渴目病”之一,属“视瞻昏渺”、“云雾移睛”、“暴盲”及“血灌瞳神”等内障眼病范畴。

3.诊断3.1诊断要点3.1.1.症状早期眼部多无自觉症状,病久可有不同程度视力减退,眼前黑影飞舞,或视物变形,甚至失明。

3.1.2.体征DR的眼底表现包括微动脉瘤、出血、硬性渗出、棉絮斑、静脉串珠状、IRMA、黄斑水肿、新生血管、视网膜前出血及玻璃体积血等。

3.1.3.并发症DR的并发症有牵拉性视网膜脱离、虹膜新生血管及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

(1)牵拉性视网膜脱离视网膜增殖膜及新生血管膜收缩,是引发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的主要原因。

(2)虹膜新生血管及新生血管性青光眼DR广泛的视网膜缺血,诱生血管生长因子,刺激虹膜及房角产生新生血管。

虹膜新生血管表现为虹膜表面出现的细小弯曲、不规则血管,多见于瞳孔缘,可向周边发展;房角新生血管阻塞或牵拉小梁网,或出血,影响房水引流,导致眼压升高,形成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3.1.4.眼科检查(1)视力:裸眼视力(远近视力)和矫正视力。

(2)眼压(3)裂隙灯显微镜检查(4)眼底检查:散瞳后进行眼底检查。

(5)彩色眼底照相彩色眼底照相发现DR的重复性比其他检查要好,对于记录DR的明显进展和治疗的反应方面是有其价值的。

但在发现黄斑水肿的视网膜增厚及细微的新生血管方面,FFA和OCT更具有优越性。

(6)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眼镜下未见DR眼底表现的患者,FFA检查可出现异常荧光,如微血管瘤样强荧光、毛细血管扩张或渗漏、视网膜血管无灌注区、新生血管及黄斑囊样水肿等。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护理ppt课件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护理ppt课件

ppt课件
9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护理及治疗
(二)控制血糖达到理想目标:
积极有效地控制糖尿病,要使空腹和餐后血糖 均接近正常水平,使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 下,是防治糖尿病视网膜病的基本措施,血糖 控制的优劣,关系到视网膜病变的轻重。
(三)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
因糖尿病为终身性疾病,如又发现合并眼病, 会出现焦虑、恐惧心理,不利于治疗。要针对 病人存在的不同心理问题,做好心理护理。
3.白内障:经常表现为视力逐渐下降。
4.麻痹性斜视:一般都是突然起病,表现为看东西成双影,眼球运 动受限。外观上看眼球向外或向内偏斜。病人会感到头晕、走路 不稳,严重者恶心、呕吐,应及时查找原因进行积极的治疗。中 老年人和糖尿病患者一旦发生这些情况,要及时去医院检查,以 预防糖尿病眼病的发生。
ppt课件
六期: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失眠。由于纤 维血管膜与视网膜严重粘连,其收缩造成视网 膜脱离,导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失明或仅 存微弱视力。
ppt课件
7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期
病变前三期为非增生型,是激光治疗的最佳阶段; 后三期为增生型。目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在国际上尚 无有效手段完全控制,只能根据病变的情况采取激光 或手术等相应的措施。因此,糖尿病眼病患者不可忽 视,一定要定期检查眼底,监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 发展,必要施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ppt课件
10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护理及治疗
(四)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 1.让患者知道吸烟可使血管痉挛,引起血液循环不
良,饮酒可使血管扩张,更易引起眼底出血,用力大 便更会加重出血。嘱病人戒烟、戒酒,多吃新鲜蔬菜、 水果,保持大便 通畅,防止便秘。 2.日常生活中注意眼部保健及眼部清洁,平时可使用 按摩的方法进行眼睛的保健。 3.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者,特别是眼底出血的病人, 必须禁止过劳、长时间看电视、看书,也不宜做剧烈 运动及潜水等活动,还要注意运动时头部要低于腰, 以免增加视网膜出血的可能性,加速增殖性视网膜病 变的发展。

中医调理糖尿病之视网膜病变

中医调理糖尿病之视网膜病变

中医调理糖尿病之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是反映机体内分泌状况及血管损害程度的微血管病变。

其主要表现是视物模糊不清,甚至突然失明等。

中医眼科将本病归入暴盲、视瞻昏渺、云雾移睛等病中。

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逐年上升,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也在不断增加。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生,与脏腑虚衰以及瘀、热、痰、湿等邪气侵袭眼底有关。

中医认为,精血津液等属阴。

目能视,有赖于精血津液的滋养,阴虚日久必致目失所养。

而目居上位,为人之上窍,精血津液等需依赖阳气之温煦、固摄和推动作用,方能上输于目。

阴阳互根,阴虚甚,可损及阳气。

阳气亏虚,则必加重目窍失养,最终导致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以阴虚燥热或脾虚气弱为本。

素体阴虚、情志失调、劳伤过度均可致脾失运化,久病必穷及肾,水不济火,致虚火伤络动血,或气虚统摄无权,致血溢脉外,出现微血管瘤、视网膜出血、新生血管等。

病变过程中常伴因虚致瘀、痰湿互结、虚实夹杂,可使病变丛生,形成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复杂多变的病理改变。

治疗篇中医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早期的辨证治疗效果显著,下面分型说明。

阴虚燥热型症见口渴多饮,消谷善饥,舌红苔黄。

眼底检查示:视网膜出血、水肿、渗出。

治宜滋阴清热。

方用玉女煎、增液白虎汤或养阴益气汤。

瘀血阻络型患病日久,热灼营血,血瘀目络,舌紫暗或有瘀斑、瘀点。

眼底检查示:视网膜出血、久不吸收,甚则玻璃体出血。

治宜凉血活血。

方用犀角地黄汤加减。

肾阴亏虚型症见口干乏力,腰膝酸软,舌淡暗苔白或少苔。

眼底检查示:视网膜出血、渗出、水肿或机化。

治宜滋阴补肾。

方用增液汤合六味地黄丸或六味地黄汤加女贞子、墨旱莲、知母。

用中成药治疗此病也有一定的疗效,但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如石斛夜光丸、明目地黄丸、杞菊地黄丸等。

对于有视网膜出血者,还可服用云南白药等止血药。

对于眼底出血久不吸收者,采用静脉滴注丹参注射液,可起到活血止血的作用。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专家共识解读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专家共识解读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专家共识解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简称DR)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我国糖尿病患者已超过1亿,其中约30%~40%的患者伴有视网膜病变。

这一严峻形势促使我国眼科学界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形成了专家共识。

专家共识指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病理机制主要包括微循环障碍、神经功能障碍和纤维组织增生。

微循环障碍导致视网膜毛细血管壁损伤,神经功能障碍使视网膜神经细胞受损,纤维组织增生则导致视网膜病变加重。

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早期阶段,患者可能没有任何自觉症状,但通过眼底检查可以发现微血管病变。

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可出现视力模糊、视物变形等症状。

此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已进入中晚期,治疗难度较大,视力恢复效果不佳。

专家共识强调,早期筛查和干预是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键。

对于糖尿病患者,建议在确诊后立即进行眼底检查,以后每隔1~2年进行一次复查。

对于高风险患者,如年龄大于60岁、病程较长、血糖控制不佳等,应缩短筛查间隔。

在治疗方面,专家共识推荐了多种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激光治疗和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用于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如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抗血小板药物等。

激光治疗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晚期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通过激光凝固病变区域,减轻视网膜病变程度。

手术治疗主要用于严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如玻璃体切割术、视网膜移植等。

让我们通过一个实际案例来进一步了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防治。

张先生,50岁,糖尿病患者,因“视力下降”就诊。

经检查发现,张先生患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处于早期阶段。

医生建议他进行眼底检查,并定期复查。

同时,给予抗VEGF药物治疗,以减轻视网膜病变程度。

张先生遵循医嘱,定期复查并接受药物治疗,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文档中,有几个关键细节需要我们特别关注。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怎么办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怎么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便是最为常见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如若没有进行及时有效的控制和治疗,很可能会造成患者失明。

那么,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怎么办呢?一起来了解下吧。

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怎么办?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取决于病变的严重程度。

视网膜出现新生血管之前通常被称为背景期或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出现新生血管之后通常被称为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轻到中度的非增殖期糖网可以保守治疗,口服一些改善微循环及保护神经的药物。

重度的非增殖期糖网和增殖期糖网则需要全视网膜光凝。

全视网膜光凝的目的是控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展,但是全视网膜光凝后短期可能出现一过性的视力下降,也会对视野造成一定损害,但从长远来看是有利于疾病的控制和视力维持的。

因此把握激光治疗的时机对患者的预后非常重要。

对于出血量大或已引起视网膜脱离者需要进行玻璃体切除手术,帮助患者恢复和维持视力。

出现白内障、青光眼等并发症时,还需要进行相应的手术治疗。

糖尿病引起的黄斑水肿也是导致视力下降的一个主要原因。

过去只有通过黄斑区的激光才能治疗黄斑水肿,但是即便如此,仍有约1/3的患者会在2年内发生视力下降。

近几年来,新出现的抗VEGF药物在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疗效,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视力,阻止视力下降,目前这种方法已经越来越多地取代了传统的激光治疗,成为了黄斑水肿的首选治疗方案。

但是这一治疗的不足在于通常需要多次重复注射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