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 人教版初中化学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并符合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 .10g 酒精和50g 水混匀后形成60g 酒精溶液B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反应后得到30g P 2O 5,则参加反应的O 2和磷的总质量一定为30gC .2L 氢气和1L 氧气反应,生成3L 水,这符合质量守恒定律D .2g 氢气和8g 氧气完全反应,生成10g 水,这符合质量守恒定律B 解析:BA 、10g 酒精和50g 水混匀后形成60g 酒精溶液,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不符合题意;B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红磷在氧气中燃烧,反应后得到30g P 2O 5,则参加反应的O 2和磷的总质量一定为30g ,符合题意;C 、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相等,不是体积,不符合题意;D 、氢气和氧气反应:2222H +O 2H O 点燃,参加反应的氢气、氧气和生成水的质量比为:4:32:36=1:8:9,故2g 氢气和8g 氧气反应,氢气剩余,不能生成10g 水,不符合题意。
故选B 。
2.化学现象中有许多“相等”,下列有关“相等”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原子中的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一定相等 B .化学反应前后各原子总数相等C .50mL 酒精和50mL 水混合,其体积与混合前二者的体积之和相等D .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数值一定相等C 解析:C 【分析】A 、根据原子的构成分析;B 、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及质量守恒定律分析;C 、根据分子的基本性质进行分析;D 、根据化合价分析。
A 、原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一定相等, 故说法正确;B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反应前后各原子总数相等, 故说法正确;C 、由于分子间有间隔,50mL 酒精和50mL 水混合,其体积一定小于混合前二者的体积之和, 故说法错误;D 、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数值一定相等, 故说法正确。
人教版初中化学《化学方程式》_PPT课件

【获奖课件ppt】人教版初中化学《化 学方程 式》_p pt课件 1-课件 分析下 载
【获奖课件ppt】人教版初中化学《化 学方程 式》_p pt课件 1-课件 分析下 载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正确解题步骤:
[解](1)设未知量(不要带单位) (2)正确写出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 (3)写出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与化学 计量数的乘积、已知量、未知量(写在对 应化学式的正下方,先写相对分子质量, 再写质量;质量单位要写,且要统一。) (4)列出比例式,求解(对应成比例) (5)简明地写出答案
解:设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 100
CaO+CO2↑ 56
x
11.2t
100 56 =
X 11.2t
解得x = 20t
答:需要碳酸钙20t。
【获奖课件ppt】人教版初中化学《化 学方程 式》_p pt课件 1-课件 分析下 载
【获奖课件ppt】人教版初中化学《化 学方程 式》_p pt课件 1-课件 分析下 载
比例式中已知量未带单位
【获奖课件ppt】人教版初中化学《化 学方程 式》_p pt课件 1-课件 分析下 载
【获奖课件ppt】人教版初中化学《化 学方程 式》_p pt课件 1-课件 分析下 载
反馈练习
例1:工业上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可制得生石灰 (CaO)和二氧化碳,如果要制取11.2 t氧化钙,需要 碳酸钙多少吨?
分析:要想知道汽车能跑多远,就要弄清楚小桶中那18Kg的水能分 解产生多少Kg的氢气?
解:设小桶中18Kg的水分解 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
光能
2H2O
2H2↑+O2↑
36
4
18Kg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单元知识清单)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知识导引知识清单知识点1:质量守恒定律1.定义: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适用范围:适用于一切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
3.微观本质: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保持不变。
4. 理解:知识点2: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1.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2. .铁钉跟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3. 质量守恒定律验证实验中的“不守恒”知识点3:化学方程式1.定义: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2.意义:3.书写原则:(1)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2)必须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等号两边各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必须相等。
4.书写步骤:注意事项:①生成物中有气体生成且反应物中没有气体时,则在生成物化学式的右边注明“↑”符号;②溶液中的反应,生成物有难溶性固体,即沉淀,则需在该生成物的化学式右边标“↓”。
5.化学方程式的配平:Ⅰ.最小公倍数法步骤:(1)找出两边各出现一次的元素,选择同种原子的个数最多的原子,求最小公倍数,得分子个数;(2)使该原子数目在反应前后都为所求出的最小公倍数;(3)一般先从氧原子入手,再配平其他原子。
例1:KClO3——KCl+ O2例2:Al + Fe3 O4—— Fe + Al2O3Ⅱ.观察法步骤:(1)从化学式较复杂的一种生成物(反应物)推求有关反应物(生成物)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和这一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2)根据求得的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再找出其它化学式的相应计量数,这样即可配平。
例1:Fe2O3+ CO——Fe + CO2例2:H2O + Fe —— Fe3O4+ H2Ⅲ.奇数配偶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化学方程式两边某一元素多次出现,并且两边的该元素原子总数有一奇一偶。
步骤:(1)找出在化学反应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元素;(2)从原子数为单数的元素入手(一般为氧元素),即乘2;(3)由已推求出的化学计量数决定其它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
初中化学人教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PPT

化学·新课标(RJ)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11.工业上使用一种“渗铬(Cr)技术”可以大大提高钢铁制品的抗腐蚀能力。其中 一个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rCl2===Cr+FeCl2。已知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为28 g,则生成的铬的质量为多少克?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依次是①设: 设未知量 ;②写:写出化
学方程式;③找: 找相关量 ;④列: 列比例式 ;⑤求:
;
⑥答:求未知量
。 简明地写出答案
化学·新课标(RJ)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典例1 :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例1 碳在氧气中燃烧,下列说法中,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B ) A.8 g碳和32 g氧气完全反应,可生成11 g二氧化碳 B.6 g碳和16 g氧气完全反应,可生成22 g二氧化碳 C.6 g碳和20 g氧气完全反应,可生成26 g二氧化碳 D.32 g碳和12 g氧气完全反应,可生成44 g二氧化碳
四种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A )
A
B
图5-1
C
D
化学·新课标(RJ)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解析] A 因该反应有氧气参加,只生成一种固体物质P2O5,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可知,反应后生成的固体质量比反应前固体磷的质量增加了。
点拨 本题主要考查通过化学方程式提取信息。在阐述化学方程式意义时, 要从内在因素和外在条件、质的意义和量的意义等方面出发,抓住关键, 有序表达,避免在表面等无关紧要的方面纠缠。
石灰水变浑浊
_____________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知识点总结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知识点总结一、质量守恒定律1、含义: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说明: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②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反应生成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③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体)有无遗漏。
2、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保持不变(原子的“三不变”)。
3、化学反应前后(1)一定不变宏观:反应物、生成物的总质量不变;元素种类、物质总质量不变。
微观: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
(2)一定改变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变。
微观:分子种类一定变。
(3)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变。
二、化学方程式1、含义: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能直接反映质量守恒定律。
2、表示的意义:(1)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2)表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质量比=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各化学式前面的系数的积的比);(3)表示各物质的微粒之间的个数比(即各化学式前面的系数比);例如:以2H2+O2 2H2O为例①表示氢气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水;②表示氢气、氧气与水的质量比为4:32:36;③表示氢分子、氧分子与水分子的个数比为2:1:2;点燃3、化学方程式的读法:以2H2+O2 2H2O为例①从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角度: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②从各物质的质量比角度: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36份质量的水;③从各物质的微粒个数比角度:每2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在点燃条件下生成2个水分子。
三、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1、书写原则(1)以客观事实为基础;(2)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标准:等号两边原子的种类和数目相等)。
2、化学方程式的配平(1)标准:方程式两边原子种类和数目相等即配平了;(2)配平的原则:在化学式前面加上适当的系数(化学计量数)来保证方程式两边原子种类和数目相等。
九年级化学上册5化学方程式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从本单元起,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将由生成何种物质向生成多少物质(即量)的方面展开。
本单元有3个课题。
课题1通过一系列实验和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从量的方面去研究并得出化学反应的客观规律,为化学方程式的教学作好理论准备,这是学好本单元的基础。
课题2介绍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方法和步骤,说明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意义。
课题3从反应物、生成物的质量及关系研究物质的化学变化,是化学方程式的具体应用。
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第1课时质量守恒定律知识与技能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以及守恒的原因。
2.学会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和解决一些化学现象和问题。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初步培养学生定量研究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勇于探索、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重点对质量守恒定律含义的理解和运用。
难点从微观角度上理解质量守恒定律。
仪器:托盘天平、烧杯、广口瓶、玻璃棒、酒精灯、气球、吸管、打磨铁钉用的砂纸等药品:白磷、NaOH溶液、CuSO溶液、铁钉、碎鸡蛋壳、稀盐酸、石灰水等4一、导入新课一天,福尔摩斯和华生在书房里研究一桩血案。
此时,福尔摩斯往大烟斗中装烟丝,并将烟斗送入嘴里,点燃烟丝后开始大口大口地吸烟,烟斗上冒出缕缕青烟。
华生问:“聪明的福尔摩斯先生,你知道青烟的质量是多少吗?”聪明的福尔摩斯不假思索地回答:“这容易回答。
青烟的质量等于点燃烟丝前烟斗与烟丝的总质量减去烟丝烧完后留在烟斗中灰烬和烟斗的总质量。
”福尔摩斯认为:青烟的质量等于点燃烟丝前烟斗与烟丝的总质量减去烟丝烧完后留在烟斗中灰烬和烟斗的总质量。
你是否同意他的看法?为什么?在一个化学反应里反应物的总质量和生成物的总质量又有什么关系呢?二、推进新课质量守恒定律活动与探究一:白磷燃烧师:观察下列现象并思考:mmm(PO)? +(O)(2)(1)白磷的燃烧现象;=(P)552生:(1)白磷燃烧现象跟红磷燃烧的现象相同。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全套课件(人教新课版九年级化学)

D. CH4 + O2
点燃
CO2 + 2H2O
【能力提高】
1.下列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能得出正确结论的是【 A 】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在2XY2 + Y2 = 2Z 的反应中,Z 的化学 式应该是【 】 D A X2Y B X2Y3 C XY2 D XY3
3.在化学反应3NO2 + H2O = 2X + NO 中,X 的化学式 【 】 A A. HNO3 B. NH3 C. N2 D. N2O5 4、氯气是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在一定条件下能跟甲烷起 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Cl2+CH4=CCl4+4R 则R的化 学式为【 A 】 A.HCl B.Cl2 C.H2 D.C
第二课时
知识回顾:什么是质量守恒定律?用分子、原子的知识解释质 量 守恒定律。 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这个反应用怎样的“化学用语 ”简单、准确的表述出来?就是我们这节课解决的问题。国际上为 了便于交流,化学家采用国际通用的化学方程式来表示化学反应. 二、化学方程式 1.定义: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点燃 如碳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就是:C + O2 === CO2
C ”构成的物质属于______(填序号)。 A.混合物 B.化合物 C.单质 2H2+O2点燃2H (3)写出一个符合该微观示意图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2O
4.自来水消毒过程中通常会发生如下化学反应,其反应的 微观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表示氯原子 表示氧原子 表示氢原子
光+Biblioteka ++
2.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1)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在什么条件下进行。 如:该反应中反应物为碳和氧气,生成物为二氧 化 碳, 反应在点燃的条件下进行。 (2)表示各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原子、分子个数比。如: 该反应中碳原子、氧分子、二氧化碳分子三者的个数 比为 1∶1∶1 (3)表示各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比。如: C + O2 CO2 12 :32 : 44
人教版(2024新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五单元 课题2《化学方程式》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2024新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五单元课题2《化学方程式》教案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化学方程式》这个课题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课题2的内容,主要包括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化学方程式的配平等。
从教材知识体系上看,它是元素符号、化学式、质量守恒定律等知识的拓展和延伸,并与元素符号、化学式构成了九年级化学教学中的三个重要的化学用语。
它是联系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计算的中介,是进行化学计算的基础,也是整个初中化学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是学生学好化学的前提和保证,更是解决化学问题的有力武器。
二、学情分析在前面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元素、分子、原子、化学式、化合价、质量守恒定律等相关的基础知识,学会了书写元素符号、化学式。
在质量守恒定律的支撑下,学生已经初步理解了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质量、原子数目、原子种类都不变。
学生掌握的这些知识都为本课顺利书写化学方程式奠定了基础。
三、设计思路初中学生在接触化学方程式时,往往表现出既好奇又困惑的复杂情绪。
他们对化学反应充满兴趣,但面对复杂的化学式和配平过程时,容易感到挫败。
部分学生可能因基础知识不扎实,难以快速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技巧;而另一些学生则可能因缺乏逻辑思维训练,难以准确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此外,学生在化学计算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异,部分学生计算能力较强,能迅速完成配平任务,而部分学生则显得力不从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多样化的教学策略,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四、教学目标化学观念:学生能够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学生能够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和书写方法。
学生能够正确书写常见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理解其含义和读法。
科学思维:理解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本质。
科学探究与实践:通过实验的操作和观察,初步学习实验现象的观察方法;科学态度与责任:能用适当的文字及有关化学用语表达相应信息;五、教学重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配平方法六、教学难点理解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本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示的意义,他们所描述的化学方程式是(H-1;C-12;
O-16;S-32) (C )
A.S十O点2=燃 SO2 B.2CO+O2点=燃2CO2 C.2H2+O2点=燃2H2O D.CH4+2O2点=燃CO2+2H2O
精选课件ppt
8
(三)四大基本反应类型
它还可以应用于计算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二)化学方程式
1、化学方程式的定义_________ 2、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_____, _____ 3、化学方程式的意义_________ 4、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___,___,___,____
精选课件ppt
7
例3.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C)
A.铁屑溶于稀硫酸:Fe+H2SO4=FeSO4+H2 B.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变质:NaOH+CO2=Na2CO3+H C.木炭在不充足的氧气中燃烧:2C+O点燃2 = 2CO D.过氧化氢分解:H2OM2nO=2 H2↑+O2↑
例5.炼铁高炉中发生了下列反应:①高温下 一氧化碳将铁矿石还原为铁② 高温煅烧石灰石
③灼热的焦炭和二氧化碳反应④焦炭充分燃烧。
其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c)
A ①和④ B ②和③ C ③和④ D只有④ 例6.判断下列观点是否正确,用化学方程式证明。
序号
观点
正确与错误 化学方程式
⑴ 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
定是置换反应
⑵ 碳燃烧不一定生成二
氧化碳
⑶ 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
一定是中和反应
精选课件ppt
10
(四)有关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1、计算依据:各个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
1、实际质量比
质量2比、相对分子质量×化学计量数 2、题型:
⑴有关物质质量的计算 质量分数
⑵混合物的计算 差量型
⑶综合计算:化学式、溶液的综合计算
精选课件ppt
2
()
一 内容 参加化__学__反_应_的各物质的_质__量__总_和
质
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_质__量_总__和。
量
守 恒
原因
原子种类没有改变 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定
原子的质量没有改变
律
解释一些实验事实
应用 推测一些物质的组成或化学式
进行有关化学计算
精选课件ppt
3
典型例题
例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100克干冰升华变成100克二氧化碳气体
水所以穿石,因持之以恒, 杵所以成针,因坚持不懈!
化学方程式
精选课件ppt
1
复习目标导航:
1.认识质量守恒定律,并能运用其解释和 说明一些化学问题。 2.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能正确书写和 配平化学方程式,并能根据化学方程式进 行简单计算. 3.熟练掌握常见的四大基本反应类型,能 用于解释与日常生活有关的一些现象。
精选课件ppt
11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步骤: 口诀:一设二解最后答,方程式不能错,
准确寻找质量比,纯量代入不搀假,
所有单位要一致,列式计算解决它。
例7.将12g含少量铜屑的铁粉样品放在盛有100g稀 盐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 总质量为111.6g。求: ⑴铁粉样品中铁的纯度; ⑵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定 义
式 A+B=C A=B+C
子 实 CO2+H2O H2O通=电 例 =H2CO3 H2↑+O2 ↑
特 多合一 点
一分多
置换反应 复分解反应
A+BC=AC+B AB+CD=AD+CB
Fe+2HCl=Fe H2SO4+2NaOH=
Cl2+H2 ↑
Na2SO4+2H2O
反应前后都有 有沉淀、气体、 单质和化合物 水生成
精选课件ppt
14
4.(09年山东)自来水消毒过程中通常会发生如下化学 反应,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⑴请写出甲图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⑵乙图所示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⑶上述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有
(填化学式);
⑷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物质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⑸通过分析上述反应的微观过程,你能总结出的一条
结论是
精选课件ppt
精选课件ppt
13
2.(09德州)煤气中加入有特殊臭味的乙硫醇可提示煤气 是否泄漏。乙硫醇(用X表示)燃烧时发生的反应为: 2X+9O2点燃4CO2+2SO2+6H2O,则X是( ) AC4H12S2 B.C2H6S C.C2H6O2S D.C2H6
3.(09年临沂)下列两种物质的溶液混合后,能发生反应, 且溶液的总质量不会改变的是() A.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 B.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 C.氯化钠溶液和稀硫酸 D.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
精选课件ppt
5
对比 理解:
宏观
微观
元素种类 六 元素质量 不 物质的总质量 变
原子种类 原子数目 原子质量
物质的种类 改变 分子的种类
元素的化合价 可能改变 分子的个数
精选课件ppt
6
猜谜
语
根据以下叙述打一化学用语
有这样一种化学用语
它既能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
它还能反映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质量守恒这一特点
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2)燃烧的镁带和生成的白色粉末质量相等。 (3)3gC在10gO2中充分燃烧,生成13gC02。 (4)10gNaCl溶解在90g水中,成为100gNaCl溶液 (5)1L氧气跟2L一氧化碳气体反应可生成3L
二氧化碳。
例2.化学反应前后可能发生改变的是() A.物质的总质量 B.元素的种类 C.分子的种类 D.分子的数目
15
我思我获
内容 一定不改变:
质量守恒定律 理解
精选课件ppt
4
对定义的理解
1.“参加”意味着反应物中过量的剩余部分的质量 不应算在内.如蜡烛燃烧剩余的石蜡不应算在内。 2.“总和”意味着把各种状态的反应物和生成物都 算在内。如肉眼看不见的气体也应考虑。 3.初中化学中质量守恒定律仅适用于化学变化。 4.质量守恒定律只适合于质量守恒而不是体积守恒 也不是反应前后分子数目守恒。
精选课件ppt
12
考题前沿:
了解中考怎么考,你就会胸有成竹! 1.(09年江苏)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M、N、P、Q四种 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
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认识不正确的是()
物质
M
N
PQ
反应前质量( g) 18
1
2 32
反应后质量( g) X
26 2 12
A.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B.反应后物质M的质量为13g C.反应中N、Q的质量比为5:4 D.物质P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