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铜元太极图案的文化意义

合集下载

太极图的真正意义

太极图的真正意义

太极图的真正意义太极图意义深远,其内涵包含了古代智慧哲学,体系出阴阳概念。

太极图主要体现观点有三点,第一就是阴阳本是一,把阴阳画到一个圆内,这是阴阳为一;第二就是阴阳互化的特点,由一点点的小阳发展到阳极的时候,一个小阴生出来,同理太极图的另一面,一个小点点的阴,发展到阴极的时候,一个小阳生出来了;第三阴阳互为能量,我们这个宇宙是个能量的世界,阴阳互相转换需要能量的概念,没有能量这个世界就是一潭死水了,也就没有了宇宙万象与山川河流,没有了生命。

一即太极——“道生一”,道是无极,无形无象,无物无状的原始物质,随着运动和变化,它由散而聚,由隐而显,由无到有,生成为一,这个一就是太极。

太极是有, 无极是无。

一即太极,外面的圆圈代表太极。

二即阴阳——一生二,即“太极生两仪”即为阴阳,阳者为天,阴者为地,黑白两部分为两仪。

三即三才——二生三,有了天和地,就有了人。

天、地、人即为三才。

就是阴阳交感化合。

三生万物, 就是太极含三为一, 因万物由阴阳而化生, 故万物各具一太极, 也就是说, 太极不仅包含了阴阳两个方面,还包含了划分阴阳的界线和标准在内。

万物就是我们所理解的世间万物了。

太极图是线条最简洁、图象最简单的图案,同时她又是最博大精深、内涵最丰富、造型最完美的图案,古今中外没有哪个图案有如此深刻的意境,它可以概括宇宙本源。

太:初始、宗源、无上。

极:最端之位、结构之元。

太极的字面含义:即最高级、最标准、最完美之义;太极的真实含义:万事万物都存在于太极中,并在太极的主宰下运动、变化、发展着,以旋转为其运动形式,以“中气以为和”的圆融为运动品质。

道无生万有、无极生太极、太极生阴阳,阴阳演万物是宇宙万生万有的模式。

太极的表象形式是由阴阳两部分构成的统一体,太极的品格就是德一。

无极大道所生出的太极,是一气含三、一元四素(象数理气)的物质表象复合体,是生育、滋养宇宙万物的能量源泉,是一切生命结构、运动的主宰。

一个简单的太极图,可以揭示出宇宙、生命、物质的起源及其发生、发展、运动的自然规律性。

太极图在表达什么?四句话教你彻底领悟它

太极图在表达什么?四句话教你彻底领悟它

太极图在表达什么?四句话教你彻底领悟它
太极图被称为“中华第一图”。

自北宋陈抟老祖制成此图后流传天下,到如今可谓家喻户晓,我们从道士的道袍,到算命先生的卦摊,易学书籍的封面,甚至南韩国旗图案、新加坡空军机徽、玻尔勋章族徽等等,到处都可见其影像。

但你可知道,这个图形有什么寓意在里面呢?
实际上,太极图是中国古老的阴阳学说的图形表达式,它的寓意下面分四段解释。

但你可知道,这个图形有什么寓意在里面呢?
实际上,太极图是中国古老阴阳学说的图形表达式。

一、太极图最外层一个大圆里面分为不同颜色两部分(通常为黑白两色),寓意为“太极生两仪”。

即任何一个世界(理解为一个系统,或一个事物也可)内都可平分为平等的、对立(或性质迥然不同)的两个部分。

二、太极图的内部宛如游动的两尾鱼,寓意为:事物内部的阴阳两部分并非是僵化的、禁止的,而是常常循环往复运动流转的,并且运动中两者也保持着微妙的平衡。

三、太极图阴阳鱼的本方的大头与对方的小尾相挨,表示着阴阳在旋转运动中的强弱互相变化,表示太极内部阴阳的互生互克,此消彼涨。

四、黑白两边,最中心处恰有一个对方颜色的小圆即所谓的“鱼眼”处,此表示“阳极生阴、阴极生阳”、“阴阳互根”(可理解为:事物发展到极限就开始诞生与其性质相反的东西,或“任何事物内部都蕴藏与其性质相反的东西”)。

这也是最重要的一条,后世“物极必反”之说亦是从此处引申而来。

(注:历史上太极图也曾出现过其它图形,但我们以最通行的这种图形来解释即可)。

中国传统人生智慧

中国传统人生智慧

一、太极图的含义1、太极图中的"S"线将太极图清晰地分为两个关联部分,表明任何事物的内部都是有结构的。

2、太极图的两个部分用不同颜色相区别,分为阴和阳,以"S"线相隔,表明这两个部分是相互独立、不容混淆的。

3、太极图的两个独立块面各有一个对方的小点,即阳块中有阴小点,阴块中有阳小点,表明同一事物结构中的独立部分与对方有不容混淆的包含关系。

也就是说,虽然阳中含阴,阴中含阳,互相包含,但是不论是块还是点,都是绝对独立的,没有混淆界线。

4、太极图是圆形图,一是表示运动和结构有规则,二是表示运动以旋转为基本形式,三是表示运动是流畅圆润的。

5、太极图是对称图,整个结构均衡对称,表明一个稳定的结构其内部能量是均衡的,独立的双方都有均衡的能量和平等的结构地位。

6、内部绝对对称的圆图也表明,太极的运动是无摆动、无震动的旋转运动。

7、太极图的阴块和阳块都有大头和小尾的形状,表明事物运动是有方向性的,可以显示太极图的正旋与反旋的旋转方向。

8、太极图阴块和阳块的大头与小尾,还表示阴块和阳块在旋转中的强弱变化,大头为强,小尾为弱,在大头处有对方的小点,同时与对方的小尾衔接,这就显示了太极内部两种能量的变化由小到大,又由大到互变的变易性,呈现出物极必反的状态,这就是易理产生的根源。

综上所述,太极图有七大含义:结构、规则、旋机、均衡、圆融、变易和方向。

二、民胞物与的含义民胞物与这种思想是北宋时期的思想家张载提出来的。

选自其《西铭》:“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意谓世人,皆为我的同胞;万物,俱是我的同辈。

1,民胞物与一是一种包容:世人皆为我同胞,万物,是我同辈。

《茅屋为西风所破歌》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中博爱包容的精神;《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对下层人民的同情以上这些都体现出海纳百川的包容态度和广阔胸襟。

2,民胞物与是一种和谐:人们常说:地球是人类的家园。

揭开“太极图”神秘面纱

揭开“太极图”神秘面纱

揭开“太极图”神秘⾯纱如果要把之前学过的阴阳、五⾏、⼋卦、四象全部整合在⼀起,⽤⼀张图来表⽰,或者说把我们悠久灿烂的中华⽂化就⽤⼀张图来表⽰,那么毫⽆疑问就是这张“太极图”。

可以说这张太极图就是中华⽂化最完美、最形象、最准确的表达⽅式。

这个太极图也叫做⼋卦图、阴阳图或者阴阳鱼图。

太极图的形象就好像⿊⽩两条鱼互相纠在⼀起。

我们看到——只要是有关中国传统⽂化的⼏乎所有标志或者所有场合,都不约⽽同地选择这个图案。

⼀些东⽅国家乃⾄西⽅国家的徽章也选⽤这个图案。

可是我现在要告诉⼤家,你们看到的太极图可以说99%都是错的。

我在北⼤作博⼠的时候,对这张太极图的来龙去脉做过考证,发表过⼏篇⽂章,最后写了⼀本书叫《易图探秘》,在1999年就出版了,我考证了古今中外⼤家对这张图的认识。

我在北⼤图书馆查找了资料和古籍上对太极图的记载,现在的⼈对这张图可谓见仁见智,有很多的说法。

这张阴阳鱼“太极图”究竟来源于什么时候呢?有⼈说这张阴阳鱼太极图起源于上古伏羲时代,⽐如说从最近出⼟的⼀些青铜器、陶器上⾯都发现有这种符号。

在陕西永靖所出⼟的六千五百年前双⽿彩陶壶上之双龙的古太极图(藏瑞典远东博物馆,商代及西周之多件青铜器上,亦契有雌雄双龙相互缠绕之太极图)。

还有⼈说这⾥⾯有双凤的⼀些图(新⽯器时代⾻刻与陶绘、河姆渡⽂化中有这种纹饰),就是两只凤凰交合在⼀起。

还有双鱼的(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出⼟⼈⾯鱼纹彩陶盆),就像两只鱼⼉纠在⼀起的图案,另外还发现有“卍”字号的图案(青海民和县和乐都柳湾、辽宁翁⽜特旗⽯棚⼭、⼴东曲江⽯峡中层遗址出⼟的新⽯器时代的陶器上都刻有这种符号),是在新⽯器时代的⼀些陶⽚或者⾻刻,就是刻在⽯头上、陶器上的,都有这样的符号。

显然这些图案都是太极图形成的源头,但他们本⾝还不是真正的太极图。

这些图案都是双双交合成的,或者是两条龙,或者是两条蛇,或者是两条鱼⼉,或者是两只鸟,这都是原始社会⼀种⽣殖崇拜,是成双的图案,表⽰男⼥(伏羲、⼥娲),或表⽰雌雄(双鱼、双蛇、双龙、双鸟)这种交合。

太极图:最古最美最富有涵义的标志

太极图:最古最美最富有涵义的标志

太极图:最古最美最富有涵义的标志太极图:最古最美最富有涵义的标志在广告设计中,有很多的标志令人难忘,影响非常大,如奔驰的标志,麦当劳的标志,中国银行的标志,中国联通的标志等等。

标志设计的重要原则之一是强调构图中各种因素的总体和谐,有时是以结构的协调对称来表达和谐,有时是以动态性的不对称来追求整体意蕴的和谐,“和谐感”是设计标志给人的满足和赞赏。

而有些标志,相当巧妙地实现了平面契合,利用完全没有重叠又没有空隙的封闭图形的构成,来突出契合图形的装饰美。

古今中外的人类文化遗迹中,契合图形的装饰美有着突出的地位,从古至今,许许多多的艺术家和工艺美术师,追求着契合图形的美的境界,留下了许多的好图像,好标志。

从美洲的玛雅文化遗址到亚洲的佛教美术,从石器时代的彩陶装饰到今天的计算机分形艺术,从中国古老的易经图表到当代企业的广告标志,处处都闪耀着契合图形装饰美的光芒。

可以说,契合图形的美是人类智慧在美学领域中依然闪耀着光辉的文化符号,其灵动的图形语言、巧妙的构图组合、深厚的艺术意蕴,科学与艺术在一次次交叉与融合中完美的文化结晶。

太极图太极村安徽绩溪太极湖村中国很多地方的建筑有太极图的影子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遗产,一些富有韵味的文化标志影响极为深远,如“卐”原为古老部落的符咒标志,而在中国则是吉祥的标志,再如“中国结”,华表,等等,而人们最为熟悉且历史悠久的标志就是“太极图”,这是最古老最美最富有涵义的文化标志。

“太极”中国古老的文化观念,更是中国道教文化的根源,太极图更是中国古代道家、道教文化最好的图像诠释,它影响中国哲学,如道家哲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等的发展;影响民俗文化、民间信仰文化,如建筑风水、殡葬祭祀等观念的传播;还影响古代军事理论、伦理文化以及日常生活等。

从艺术设计的角度看,它更是中国古人设计智慧的结晶。

太极图这一精美的图案,不仅被中国古代现代的艺术家们所青睐,而且也被西方的艺术家所赞赏,比如,西方著名的艺术理论家贡布里希,就将之誉为是“一幅完美无缺的图案”。

太极图的含义和意义(太极图蕴含了哪些含义?)

太极图的含义和意义(太极图蕴含了哪些含义?)

太极图的含义和意义(太极图蕴含了哪些含义?)太极图由三个相互关联的内容组成。

古人用两条鱼重叠的图形符号,白边代表阳,黑边代表阴。

白底黑点代表阳中之阴,黑底白点代表阴中之阳;外圆的圆代表无限。

太极的意义有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指天、人、地。

白边表示天空,黑边表示地球,两部分的交点表示人。

黑方块中的白圈为天的中点,宁静生动,阴极生阳;白色方块中的黑点是地球的极点,表示动极安静,阳极多云;天地交汇进化成人类,老人属于中部地区。

周敦颐说:“立天之道,说阴阳;立足之道,柔中带刚;立人之道,说仁义,“圣人必以仁义为主理以静,立人之极”。

对于中部的其他事物,古人说:“天地动,授之以气,授之以气,万物生”,“言者求气换...什么是气交换?岳位上下,齐在交,人在居。

气之异,人缘由此而生,万物由此而生”,“性之精,性之形,合此为精,以成其人”。

既然天地成了人,就要达到天地人合一的境界,也就是混合元素统一。

第二层意思是指形式和功能,也就是形和神。

万物由气生成,而生物太极由形、气、神组成。

神之外动,为阳;形为主,静而阴为主;通过气相连接。

人体太极的阳面是神,阴面是形,形与神是相通的,所以要有旺盛的生命力,必须保持形、气、神三位一体,但关键在气。

《淮南子》说:“形为生命之家;气,生命的充盈;神者,命之制也;若失位,三者皆伤。

”《太平经》说,“夫人生有混沌之气,气化为精,精化为神,神化为光。

欲得长命者,应守神而与神相合,精而不去其形,包括三位一体。

在外,他们会温柔自见,而在体内,他们会见光,瘦而亮,轻而精,他们会很有安全感。

如果他们快乐,他们就会和平。

”第二层含义还包括精、气、神,白边为神,黑边为精,中间部分为气;白边黑点表示神静而神生,动极静而神生,神静而神实,黑边白圈表示神生,神实而满。

第三层意思是指杂技的规则,即字、动、紧、刚、柔、实、虚必须融为一体,符合天地运万物的规律。

所谓“静与阴阳相合,动与阳同波”,符合四时,即《内经》所说的“促天地,抓阴阳”。

太极图的道教文化内涵

太极图的道教文化内涵

太极图的道教文化内涵太极图的道教文化内涵《太极图》与《无极图》都与道教有着密切的关系。

《无极图》体现了道教的修炼之理。

其图最下一圈称为“玄牝之门”,“玄牝”出于《老子》“谷神不死,是谓玄牝”一句。

黄宗炎认为这指的是人身体中介于肚脐与命门之间的下丹田,此处是道教修炼时所谓“祖气”发生之处。

修丹之士首要的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就是要在自己的下丹田修炼出原始的“祖气”。

因这个原始“祖气”能生天生地、成人成物,具有玄妙的作用,故因之可以称为玄牝之门。

在修炼出原始“祖气”后,第二步要将此“祖气”从下丹田中提起,并在自己周身运转小周天,进行修炼,去除阴质,目的是将之煅成纯阳,这就过渡到此图的第二圈,即“炼精化气”、“炼气化神”阶段。

在这一步,通过修炼,要将有形之精炼化为精微之炁,将精微之炁炼化为出人有无之神。

第三步为“五气朝元”,即将修炼之后产生的先天精、气、神贯通在自身五脏六腑之中,使精、神、魂、魄、意交融成一体。

据有的丹经说,这步所体现的是内丹修炼的大周天功夫。

第四步,取坎填离,所谓坎离也可以看作即是神气,通过神气相依不离,成就阳神和圣胎。

丹家则借《周易》之理称之为“取坎填离”,因为就《周易》卦象而言,取坎中一阳,填离中一阴,则可以形成乾卦纯阳之体。

这个乾卦纯阳之体在内丹中可以称之为阳神、或者叫圣胎。

结圣胎、出阳神在道教内丹修炼中可算是非常高的境界了,‘但还不够。

《无极图》认为,终极的一步要将结就的圣胎复还于无极,这就过渡到第五步“炼神还虚,复归无极”。

至第五步,内丹修炼的功用才可谓达于极至。

于此,我们可以看到,《无极图》自下而上对道教内丹修炼中“逆则成丹”的原理做了详细说明。

《太极图》与道教亦有密切之关系。

周敦颐虽然是一个儒者,但他胸襟开阔,没有狭隘的门户之见,而是能广泛吸收道、释的思想,融为一炉,形成自己独特的儒学思想体系。

据史书记载,他喜欢“从隐者浮老游”,与禅师、道士往来密切,曾与鹤林寺僧寿涯交往,得“有物先天地,无形本寂寥,能为万象主,不逐四时雕”之偈。

太极图在平面设计中的现代意义

太极图在平面设计中的现代意义

太极图在平面设计中的现代意义曾权清关键词:太极图太极理念平面设计影响启示提要:太极图是东方文化和东方精神的象征图形,也是美术史上图形设计的经典之作,其理念对东方人的审美具有深远的影响作用,对我们解决当前的设计问题也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易学”是中国古代玄学之一,其内容包罗万象、哲理奥妙精深,非一般学说所能比拟。

在具体内容上,它包容了东方哲学、史学、美学、天文、历法、数理、兵法、修身健体等等,可以说统括了天地事物的方方面面。

这些内容,特别具有东方民族性和传统美德,富有浓郁的人情味。

太极图正是这一学说的核心图形。

这一图形,标志着一种文化——东方文化;象征一种宗教——道教;代表一门学科——易学。

如此看来:太极图在东方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是非同寻常的。

清人陈梦雷在《易学浅析》凡例中指出:不知图者,固不得经之原。

也就是说:如果不懂得易图,就不可能弄懂《易经》。

陈可谓一语道破《易》之奥秘。

因此,太极图是人们永恒的研究主题。

古往今来,人们从各个不同的角度、站在不同的立场,对它进行过大量的、深入细致的研究,但这些研究很少涉及太极图形本身,也就是说很少从美术学的角度,特别是从现代图形设计的角度着墨。

绘画大师李苦禅先生说;“易是三玄之一,又是最高的数理哲学,不仅搞哲学的要研究它,就是搞文学、史学、天文、历法、数学等的人也应该研究它,我们作画的人更要研究它!”(1)黄宾虹先生则说:“太极图乃书画之秘诀”(2),并计划就此写一篇专文,可惜未及成文而身先作古矣!因此,我们有必要致力于这方面的探讨与研究。

一据文献和史料记载:太极图产生于六、七千年以前的新、旧石器时代。

很显然,它是一个古老图形。

有意思的是,从构成形式上看,这一古老图形又具有强烈的现代性。

太极图的形式,符合现代设计“简洁单纯,严谨清晰”的要求和特征,体现了图形设计的现代精神。

德国魏玛时期兴起的鲍豪斯运动,称得上是现代设计诞生的标志。

以此为起点,一个全新的、现代主义的设计理念逐渐形成,这个理念可以用五十年代由图形界提出的:“少就是多”进行概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融时报/2010年/9月/3日/第011版
金领生活·钱币·收藏
河南铜元太极图案的文化意义
刘森
中国铜元始铸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

河南铜元始铸于光绪三十年。

是年,河南巡抚陈夔龙奏准在开封设铜元局。

光绪三十二年,开封铜元局改名为度支部造币汴厂,至光绪三十三年,月造额达48万枚。

后清政府限制铸额,规定河南月造铜元30万枚。

至光绪三十四年二月,河南造币厂共造十文铜元2.3亿枚。

民国初年,控制河南的军阀督抚为支付巨额的军政开支,铜元铸造数额骤增。

民国二十年(1931年),河南铜元局改名机器制造局,至民国二十二年秋,因铜源断绝,造币机构被撤销。

河南铜元图案设计,具有浓厚的传统文化意义与突出的政治色彩。

其中,有太极图案的铜元“光绪元宝”铸于光绪三十年至宣统元年(1904~1909年)。

这种铜元正面有“河南省造”、“光绪元宝”、“当制钱十文”等铭文,中有太极图。

背有“HO-NAN”(河南)、“TEN CASH”(十文)等文,中有龙图。

龙图分水龙、旱龙、八星水龙、大清龙等。

清代,以龙图为铜元的主要图案的情形十分普遍,但以太极图为铜元的图案,则显得少见而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清代,自广州仿香港“香港一仙”铜币铸造铜元后,各省相继纷纷效仿,河南是铸造铜元较晚的省份之一。

在模仿他省铜元样式铸造河南铜元时,为突出河南铜元的地方特色,设计者使用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史中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的太极图。

太极图有周敦颐太极图、先天太极图(天地自然之图,俗称阴阳鱼图)、古太极八卦图(先天太极图带八卦符号)、来知德太极图、清端木国瑚太极图等。

今常见的为阴阳鱼和古太极八卦图,阴阳鱼“太极图”有“先天图”、“河图”、“古太极图”等称。

太极图起源于何时,学者意见纷纭。

如有说其源于陕西永靖土的五六千年前双耳彩陶壶的双龙图;有说源于新石器时代陶器上的轮纹、双鱼纹图;有说源于伏羲据河图和洛书图所创之图等。

古人对男女、雌雄相交,日月阴阳交替现象的认识,萌生的阴阳相对和相互作用的思想,发展为阴阳文化,形成了太极的思想渊源。

但今见之太极图,则出现较晚。

在宋元以前的文献中,未见有阴阳鱼太极图,阴阳鱼太极图源于“伏羲八卦方位图”,至早出现于宋代,传说为五代宋初陈抟所创,或云蜀隐者所作,或说为明人伪造。

明清以降,阴阳鱼太极图盛行。

太极图与道教有关。

道教是我国的主要宗教之一,其思想渊源于伏羲、周公、孔子创立的《易经》。

伏羲造八卦,周文王创六十四卦,孔子为易经作《易传》,对中华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

春秋时期,曾任周守藏室柱下史,在王都洛阳长达30余年的老子,通过对大量图书文献的整理,谙熟掌故礼仪、为政之道和天地自然之变,写成了5000余言的《道德经》,首创了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与唯物主义的道家学说。

后来,道教尊奉老子为始祖,奉《道德经》为经典。

道教的第一所国家级道观是位于河南洛阳老城西北隅4公里北邙山翠云峰的上清宫,相传为太上老君炼丹之处。

唐乾封元年(666年),追尊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开元二十九年(741年)诏令两京诸州置庙祭祀,因而上清宫又叫玄元皇帝庙,后人又追尊老子为太上老君,所以也称老君庙。

金元时期上清宫已废,后多次重修。

上清宫南边和邙山岭下,有玉清、下清二宫。

太昊伏羲氏是中国远古传说时代的历史人物。

汉代以来,太昊伏羲氏便被称为“百王先”,为“三皇五帝之首”,被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河南省淮阳县传说是“人祖”伏羲氏即太昊定都和安葬之地,县城以北的蔡河边,有太昊陵。

太昊陵是我国著名的三陵——太昊陵、黄帝陵、大禹陵之一,其陵殿宇宏伟,历来被称为“天下第一皇朝祖圣地”。

相传6000多年前,伏羲氏在河南东部宛丘(今淮阳)建都城,治天下,故淮阳又称“龙都”。

每年农历二月二至三月三期间,
太昊陵都有规模盛大的祭祖活动。

据史载,春秋时宛丘已建伏羲陵,汉时在陵前建祠,后历朝多有修建,今存建筑是明英宗正统十三年(1448年)修建的,部分为清代建筑。

今淮阳城内尚有伏羲画八卦的土台遗迹。

道教发源于河南,最受道教尊崇的开山祖帝伏羲氏建都治天下于河南。

河南省鹿邑县是道教的始祖老子的故里和道家修士陈抟的出生地,自古被称作“道德真源”。

老子长期生活活动于河南,并在河南创作了道教的经典《道德经》,河南在中国道教产生和发展中所具有的独特地位,道教及道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与影响,足可作为历史文化浑厚的河南的一种象征。

因此,相对他省铸造铜元较晚的河南,用阴阳鱼太极图作为铜元的主要图案之一,一方面反映了河南在中国历史文化中独特的地位,另一方面又折射出铸造者落人之后的一种在精神文化上的自尊。

这与当时流行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自元明以后,河南失去了在中国历史上长期处于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地位,在思想、科技等方面亦少有创新。

受战争和灾荒的侵害,河南的经济社会发展也越来越落后于他省。

在货币方面,当清末他省纷纷铸造银元时,河南却几乎是无动于衷,似乎没有感受到用银两的不便,其生产力的落后与商品贸易规模之小,于兹可见。

河南铸造的光绪元宝铜元的太极图,有横阴阴太极、横阴阳太极、竖阴太极、反阴太极、横大阳太极、横小阳太极、竖阳太极、斜阳太极等多种图形。

以不同的太极图、钱文书写、花饰和不同的龙图来区分,河南光绪元宝铜元的版别十分复杂。

在河南光绪元宝铜元使用太极图之前,我国已出现使用太极图的机制币。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吉林机器局改为银元局,自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至二十九年(1903)铸造的光绪元宝库平七分二厘、三分六厘、七钱二分、三钱六分、一钱四分四厘等多种银币上,铸有不同图案的太极图。

光绪三十年后,吉林铸造的银币图案,则不再使用太极图。

是年,河南省开始铸造有太极图的光绪元宝铜元。

吉林是清的龙兴之地,在清朝中,具有特殊的地位,河南是中国黄河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二者在中国封建王朝即将退出历史舞台之际,先后使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代表意义的图案标志,其寓意令人深思。

这种历史巧合的文化意义,身在“庐山”中的时人是否会有所感悟呢?
中国铜元上使用太极图案,并非仅见于河南铜元。

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后,江西的革命党人于九江和南昌发动起义。

为纪念、宣传“辛亥革命”,江西造币厂把当时铸行的“辛亥大清铜币”改铸为“辛亥大汉铜币”。

该币是当时最早体现革命政权的铸币,背面正中为太极图,边缘环铸有9颗大星,环内环铸9颗小星,钱币学界称其星图为18星图。

18星图是当时革命军的军旗图案,18颗星象征当时我国长城以南汉族传统疆域的18个省。

根据同盟会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纲领,以及该币“大汉铜币”的币名、18星图来看,其使用太极图的用意,当为以之来象征汉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具有排满兴汉之意味,与河南铜元铸太极图的用意,颇有不同。

以机器制造技术取代浇铸币技术,在中国铸币史中,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由于中国是使用铜铸币历史最长的国家,更由于中国使用2000余年的方孔圆钱,是以文字、币形而非以图饰为图案的,故对机制铜元图案的研究,具有特别的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