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学生案例:沟通—走进学生的心灵
关爱学生案例:沟通—走进学生的心灵

关爱学生案例:沟通—走进学生的心灵沟通——走进学生的心灵沟通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通过沟通我们可以走进学生的心灵,去真实的了解他们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去感受他们生活中的酸甜苦辣。
但在教学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和学生交流沟通的机会不多,原因: 教师工作繁重课余时间要忙其它事情,没有时间与学生沟通。
其次有的教师想与学生沟通但有些学生不愿意敞开他们的心非。
而对一些个性较强问题又多的学生,老师如果不能很好的与他们沟通,就难以做好他们的工作,那就更难改变他们。
下面我以任教的132 班邓维杰及莫寒星为例,和老师们交流一下我与这两位学生沟通的一些做法。
、了解学生邓维杰是个男孩子个子不大但野蛮、脾气暴躁、情绪不稳定,易生气爱冲动,凡事爱大声喊叫,也爱欺负同学,同学们都很怕他。
课堂上同学们都不敢与他抢问题回答。
在班上称霸,课堂上,也爱跟老师顶嘴,上过这个班的老师第一节课准会记住他。
莫寒星是个女孩子,虽长得斯文可像男孩子个性,说起话来很野蛮完全不像女孩子,常挂嘴边的话是: “我杀你”。
不会尊重人。
课堂上任意说笑,脸皮厚对老师的批评满不在乎。
、分析原因具了解: 邓维杰、莫寒星两位学生家庭教育都属于棍棒教育。
父母不够关心孩子。
具邓维杰讲: “我做不对的时候父亲就会打我,只要我大声喊他就不敢打了。
我在村上我喊谁都怕我,我在小学谁都不敢和我争东西,如果我生气了我就会打人,只要我喊谁都怕我,在小学,我还当班里的老大”。
造成了他今天暴躁脾气、情绪不稳定,易生气爱冲动,凡事爱大声喊叫,在班里称王称霸就是这样形成的。
而莫寒星是龙美街的,父母整日忙于生意,基本无管束、教育孩子的时间,任其自然发展。
而莫寒星的父母曾是龙美中学的学生,我还是比较了解,父亲读书时很野蛮,性格也暴躁,又爱打架,常挂嘴边的话是:“我杀你”。
莫寒星性格上完全像父亲。
三、用爱与学生拉近距离我们都知道,远离父母的孩子在学校都希望得到老师的关心,好学生如此,后进生更是如此。
心灵深处的沟通——_初一年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

初一班主任时,一个男生对我说的话,让我感触颇深。
家庭教育的不当,会导致学生在性格形成与成长发展中出现各种问题,甚至会引起精神障碍。
刚升入中学,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部分学生会面临各种心理问题,不利于健康发展。
因此,对初一年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
本文将个案聚焦The Focused Case青春期健康64案例介绍吴同学,男,13岁,初一年级学生,来自城乡结合部农村。
父母忙于生计,对他的教育不太上心。
他个性坚定刚硬,自尊心很强,逆反情绪严重,脏话较多,常有不文明行为。
对学习没有动力,纪律意识较低,迟到是家常便饭,经常顶撞老师,并且具有很大的抵触心理。
有一次课间,我与其进行了深入沟通,他说出的几句话让我感到震惊:“学这个有什么用呀,你不用讲得那么辛苦了,我根本不想听”“上小学的时候,我爸都没有管过我,现在你想管我”……经过多次心理沟通,吴同学对待老师的态度改变很多,也开始改变自己的缺点,并主动跟老师沟通自己的问题。
心理原因分析笔者所任教的中学,大多数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处于中低水平,家庭关系不和睦。
学生或是留守儿童,或是来自单亲家庭,或是孤儿,个别学生先天身体残疾,再加上家长放养式的管理,以及小学教育阶段的目标缺乏导致他们自我麻痹,从而影响心理健康,出现一些心理问题。
案例里的吴同学,由于父母忙于生计,疏于对他的教育,导致他很放纵和出现心理问题。
小学阶段的他在上课时由于缺乏目标,不认真听讲,让老师十分头痛。
虽然他特别希望能够得到老师的关心、重视和赞赏,但往往事与愿违。
这导致他与老师唱反调,存在抵触情绪,听不进老师的说教。
此外,这个年龄段的中学生由于青春期心理发展的特殊性,一方面觉得自己已经长大成人,想尽快独立,另一方面却又苦恼因生活经验不足及其思维能力有限摆脱不了当前现状。
于是,他们开始用一种充满怀疑和审视的态度去观察、面对周围环境。
这个阶段很容易冲动,行为也不易被他人预测,逆反心理比较强。
教育过程和心理辅导1.多进行心理暗示,巧妙提醒学生面对现状通过播放大量就业现状分析视频,让学生明白知识可以改变命运,从而认清自己学习的方向和目标,强化学习的意义。
20095577_有效沟通走进学生心灵

发展渗透小学阶段是人生的起步阶段,而小学生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去独立面对生活中所发生的各种事件,所以他们需要一个引导者。
然而,正是因为小学生的年龄较小,所以难以约束自己去接受学校的管理,这对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也提出了较大的考验。
通过将沟通艺术合理应用到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充分发挥语言艺术的作用,让小学班主任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有效提升小学班主任的管理实效性,促使小学生更好地成长。
在小学班主任的日常管理工作中,老师应该灵活地应用语言艺术,巧妙利用交流技巧,与小学生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
这样当小学生真正在内心信任班主任的时候,班主任才能够与学生更好地进行感情交流,学生才愿意真正敞开心扉,将自己内心深处的想法告诉班主任。
这样班主任便可以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活动,有利于帮助小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效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真正达到提升小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一、尊重学生,了解学生心声在小学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应该充分尊重学生,与学生始终保持平等的沟通,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再灵活地应用语言艺术与学生进行沟通。
其中,针对当前部分学生利用课外参加一些兴趣班培训,因过多分散了学习精力,导致学习成绩不怎么理想。
作为小学班主任,应该尽量以平和的心态与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以友善的态度去了解学生的兴趣,并充分尊重小学生的优点和特长,让学生能够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以便让学生的学习和兴趣和谐发展,促使小学生更加健康地成长。
二、真诚以待,倾听学生心愿在小学班主任的日常管理过程中,为了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需要老师真诚地对待学生,这样学生才能够真正从心里喜欢老师,才能够主动去配合班主任开展的工作,真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作为小学班主任,应该在日常的管理过程中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以及上课时候的情况,或者是去其他任课老师那里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班主任再充分利用课余的时间,以真诚的态度去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积极地在情感上进行互动。
架起沟通的桥梁,走进学生的心灵

架起沟通的桥梁,走进学生的心灵沟通,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交流方式。
而在教育过程中,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更显得重要。
一位优秀的老师需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建立良好的沟通桥梁,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和支持,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学生的素质全面发展。
今天,让我们一起探讨如何架起沟通的桥梁,走进学生的心灵。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至关重要。
一个和蔼可亲的老师,更容易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
老师要学会与学生交朋友,争取学生的信赖和拥护。
可以通过分享自己的生活经历、鼓励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关心学生的生活状况等方式,逐渐拉近师生关系的距离。
老师也需要敏锐地感知学生的情感需求,及时给予关怀和支持。
无论是在学业上还是生活中,都能给予学生适当的帮助和指导,从而建立起一种和谐、亲密的师生关系。
倾听是沟通的关键。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和情感,老师需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
在教学过程中,建议老师采取多种方式倾听学生的意见,比如举办班会、设置反馈渠道、组织小组讨论等,让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老师还可以借助日常的谈话交流,主动询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生活琐事,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
通过倾听学生的声音,老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困惑,为学生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帮助和指导。
老师还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
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常常面临各种情感问题,比如成绩低落、人际关系不和睦、自我价值感不强等。
老师需要及时发现学生的情感问题,并给予适当的情感抚慰和指导。
可以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组织情感成长训练、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方式,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心态,增强情感的抵抗力,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只有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才能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的心灵,更好地地投入学习和生活中。
老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
良好的沟通能力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老师可以通过设置小组讨论、模拟辩论、校园演讲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还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公共活动、主动交流思想观点、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更自信、大胆地表达自己,从而更好地融入社会大家庭。
教师爱心教育学生案例(2篇)

第1篇在我国,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任。
而爱心教育是教师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讲述一位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如何用爱心去关爱学生,用爱心去教育学生的真实案例。
一、案例背景小明,一个活泼开朗的男孩,性格有些内向。
他学习成绩一般,但有着强烈的求知欲。
然而,由于家庭环境的原因,小明在学校里时常表现出焦虑、自卑的情绪。
为了帮助小明走出困境,班主任李老师决定用爱心去关爱他,用爱心去教育他。
二、案例经过1. 了解学生,关爱学生李老师了解到小明家庭情况后,主动与小明谈心,关心他的生活、学习。
在谈话中,李老师发现小明虽然性格内向,但有着强烈的求知欲。
于是,李老师鼓励小明多参加课外活动,培养他的兴趣爱好。
2. 引导学生,树立自信针对小明自卑的心理,李老师利用班会、课堂等时机,表扬小明的优点,引导他认识到自己的长处。
同时,李老师还鼓励小明多与同学交流,学会与人沟通,树立自信。
3. 培养习惯,关注细节为了帮助小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李老师每天放学后都会留下来辅导他。
在辅导过程中,李老师不仅关注小明的学习成绩,还关注他的生活习惯。
比如,提醒他按时完成作业、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等。
在李老师的关心和引导下,小明逐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4. 家校合作,共同关爱为了更好地帮助小明,李老师主动与小明的家长沟通,了解小明的家庭情况。
在家长会上,李老师向家长介绍了小明的进步,并请求家长在家中也给予关爱和支持。
在李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小明在各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三、案例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明在各个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变。
他不再焦虑、自卑,而是变得自信、开朗。
在学习上,他的成绩也逐渐提高。
同学们也喜欢和他交流,小明逐渐融入了集体。
四、案例启示1. 爱心教育是教师工作的灵魂。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关爱每一个学生,用爱心去点燃学生的希望。
2. 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引导学生树立自信。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习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爱和沟通——走进学生的心灵

关爱和沟通——走进学生的心灵第一篇:关爱和沟通——走进学生的心灵关爱和沟通——走进学生的心灵案例:我们班郝博士同学一直是老师眼中最调皮捣蛋而又不爱学习的孩子。
老师们一提到他就是一副无可奈何的表情。
因为他不但上课不专心听讲,而且作业写得相当马虎,十个字至少有九个字都是错的,哎,改他的作业简直就是一种精神上的折磨。
但最近他的变化却很大,不但作业书写认真多了,而且课堂上大部分的时间都能专心听讲了,有时甚至会主动默写古诗送来给我看或来询问我家庭作业是什么。
那么,他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呢。
我想可能是源于前几天发生的一件事:那天中午吃饭时,学生告诉我郝博士同学肚子疼,我当时就放下手中的碗给他爸爸打电话,可当时他的爸爸正开车在外送货,说一时赶不回来,而他妈妈电话又打不通,他爸爸要求我让他自己回家,我不放心,吃过饭后,我只好亲自送他回家。
他家很远,一路上我们聊了很多。
他告诉我,我送他回家,他非常感动和惊喜,因为他一直认为自己成绩不好,表现有不好,老师肯定既不喜欢他也不关心;而且他还告诉我其实他非常羡慕那些成绩好的同学,他也很想认真学习,可是每当回到家放下书包时,他就按捺不下自己去写作业,他的心好像飞走了;每当通过网吧门口时,他的腿就不听使唤,就会不由自主的迈进去。
最后他非常恳切的说:“老师,如果你有什么好办法能让我改掉那些坏毛病一定要告诉我,我一定改。
”当时,听了他的那些话,我很吃惊,也很高兴,很高兴能听到他的心里话。
我告诉他:我们是人,人是有毅力的,我们应该靠自己的毅力来战胜自己,可能开始有些难,但只要持之以恒,就能做到。
他病好回来的这段时间就有了上文所提到的变化。
希望他能坚持下去。
当然,我会尽我所能,不断的去鼓励他的,帮助他。
评析:沟通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通过沟通我们可以走进学生的心灵,去真实的了解他们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去感受他们生活中的酸甜苦辣。
但在教学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和学生交流沟通却成了很多老师非常头疼的事情,学生们不愿意敞开他们的心灵,对老师的教导置若罔闻。
关爱学生案例:沟通—走进学生的心灵

关爱学生案例:沟通—走进学生的心灵沟通——走进学生的心灵沟通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通过沟通我们可以走进学生的心灵,去真实的了解他们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去感受他们生活中的酸甜苦辣。
但在教学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和学生交流沟通的机会不多,原因:教师工作繁重课余时间要忙其它事情,没有时间与学生沟通。
其次有的教师想与学生沟通但有些学生不愿意敞开他们的心非。
而对一些个性较强问题又多的学生,老师如果不能很好的与他们沟通,就难以做好他们的工作,那就更难改变他们。
下面我以任教的132班邓维杰及莫寒星为例,和老师们交流一下我与这两位学生沟通的一些做法。
一、了解学生邓维杰是个男孩子个子不大但野蛮、脾气暴躁、情绪不稳定,易生气爱冲动,凡事爱大声喊叫,也爱欺负同学,同学们都很怕他。
课堂上同学们都不敢与他抢问题回答。
在班上称霸,课堂上,也爱跟老师顶嘴,上过这个班的老师第一节课准会记住他。
莫寒星是个女孩子,虽长得斯文可像男孩子个性,说起话来很野蛮完全不像女孩子,常挂嘴边的话是:“我杀你”。
不会尊重人。
课堂上任意说笑,脸皮厚对老师的批评满不在乎。
二、分析原因具了解:邓维杰、莫寒星两位学生家庭教育都属于棍棒教育。
父母不够关心孩子。
具邓维杰讲:“我做不对的时候父亲就会打我,只要我大声喊他就不敢打了。
我在村上我喊谁都怕我,我在小学谁都不敢和我争东西,如果我生气了我就会打人,只要我喊谁都怕我,在小学,我还当班里的老大”。
造成了他今天暴躁脾气、情绪不稳定,易生气爱冲动,凡事爱大声喊叫,在班里称王称霸就是这样形成的。
而莫寒星是龙美街的,父母整日忙于生意,基本无管束、教育孩子的时间,任其自然发展。
而莫寒星的父母曾是龙美中学的学生,我还是比较了解,父亲读书时很野蛮,性格也暴躁,又爱打架,常挂嘴边的话是:“我杀你”。
莫寒星性格上完全像父亲。
三、用爱与学生拉近距离我们都知道,远离父母的孩子在学校都希望得到老师的关心,好学生如此,后进生更是如此。
班主任工作案例: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

班主任工作案例: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孙琪,10年毕业生,入学成绩420分,择校生。
听他父亲说,中考时并没有打算让他上高中,一是成绩太低,无法达到任何一所高中校的择校分数,二是该生不爱学习,学习态度极不端正,后来之所以选择钢中择校完全是出于对钢中的信任,或者说是对孙琪本人还抱有一线期望。
对于他在高一入学和以后一年中的表现我们可想而知,高二文理分班,他"不幸"被分到了我的班级里,全班49人,按学好排名,他排45名,全班男生共十人,他也算是倒数两名了,带过一届毕业班的讲演和教训告诉我:在将来高三冲刺阶段,男生的实力会很快凸显出来,进步幅度飞快,高考超长发挥的几率也较大,所以在我接手高二二班这个明显阴盛阳衰的文科班时,就首先对全体学生尤其时男生的学习能力和现状进行了分析,但当时我并没有注意到孙琪,因为无论时从课上听课状态和反应能力来看,他都并没有让我对其寄予期望,让我真正注意到他的时假期补课的第二轮,那天我时1256的课,上完12节课后,我没有离开教室,悄悄的站在班级后门观察学生的上课状态,以便我尽快的了解学生。
英语老师准时的走进教室,组织学生上课,第四排一个明显的位置上"一堆肉"随着老师的一声"上课"慢吞吞的起来又趴下,之后就内有在动过。
以我一周之内对我班同学的了解,他应该时孙琪,见此情形,英语老师走了过去示意他坐起来注意听讲,可老师这么一叫似乎时打扰了他的美梦,他很不耐烦的瞥了老师一眼,继续趴睡,英语老师无奈,站在后门这一切我都看在眼里,"又是个楞子"我心里想,火冒三丈的我抑制住自己的情绪,观察片刻,他还是毫无动静,教室就是他的睡房,他在自己的"床上睡的不亦乐乎",再一看,书桌上干净的没有一本书,我在也忍不住了,三步并作两大步的走过去,没等他反应过来,就将他揪出了教室,周围的同学也目瞪口呆,走出教室,他还是傻傻的站在那里不知道该作何反应,此时我心里仅仅是在想:我要杀一儆百,借此机会杀一杀班里的不正之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沟通——走进学生的心灵
沟通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通过沟通我们可以走进学生的心灵,去真实的了解他们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去感受他们生活中的酸甜苦辣。
但在教学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和学生交流沟通的机会不多,原因:教师工作繁重课余时间要忙其它事情,没有时间与学生沟通。
其次有的教师想与学生沟通但有些学生不愿意敞开他们的心非。
而对一些个性较强问题又多的学生,老师如果不能很好的与他们沟通,就难以做好他们的工作,那就更难改变他们。
下面我以任教的132班邓维杰及莫寒星为例,和老师们交流一下我与这两位学生沟通的一些做法。
一、了解学生
邓维杰是个男孩子个子不大但野蛮、脾气暴躁、情绪不稳定,易生气爱冲动,凡事爱大声喊叫,也爱欺负同学,同学们都很怕他。
课堂上同学们都不敢与他抢问题回答。
在班上称霸,课堂上,也爱跟老师顶嘴,上过这个班的老师第一节课准会记住他。
莫寒星是个女孩子,虽长得斯文可像男孩子个性,说起话来很野蛮完全不像女孩子,常挂嘴边的话是:“我杀你”。
不会尊重人。
课堂上任意说笑,脸皮厚对老师的批评满不在乎。
二、分析原因
具了解:邓维杰、莫寒星两位学生家庭教育都属于棍棒教育。
父母不够关心孩子。
具邓维杰讲:“我做不对的时候父亲就会打我,只要我大声喊他就不敢打了。
我在村上我喊谁都怕我,我在小学谁都不敢和我争东西,如果我生气了我就会打人,只要我喊谁都怕我,在小学,我还当班里的老大”。
造成了他今天暴躁脾气、情绪不稳定,易生气爱冲动,凡事爱大声喊叫,在班里称王称霸就是这样形成的。
而莫寒星是龙美街的,父母整日忙于生意,基本无管束、教育孩子的时间,任其自然发展。
而莫寒星的父母曾是龙美中学的学生,我还是比较了解,父亲读书时很野蛮,性格也暴躁,又爱打架,常挂嘴边的话是:“我杀你”。
莫寒星性格上完全像父亲。
三、用爱与学生拉近距离
我们都知道,远离父母的孩子在学校都希望得到老师的关心,好学生如此,后进生更是如此。
所以抓住教育时机,首先与学生拉近距离。
一天我发现邓维杰走路一瘸一拐的,我问他你的脚怎么啦?我家有药你要来擦吧!他听后很感动说:“谢谢老师”我发现他应该是个会感恩的人。
所以在课堂上我特别关注他,只要他有一点点进步如爱抢答,但很多时候是答不对的,可我也及时鼓励他;加油,你做得非常好能积极回答问题。
学生是很单纯的,得到老师的鼓励就都能体验成功喜悦和自身价值。
所以他也很开心。
因此我的课他还是蛮积极的。
我们要熟悉学生,就要进入学生的世界。
所以在平时我尽量多与他接触并在适当的时候,与他拉家常,这时他也知道老师是关心他的。
对
于他的不足,如易冲动、野蛮、脾气暴躁、情绪不稳定,凡事爱大声喊叫,也爱欺负同学等方面的坏毛病提出批评,他也容易接受。
同时我也教育他要学会用意志控制自己的情绪,凡事应学会忍。
在与他多次交谈中,我发现他变了很多,课堂对同学大声喊叫的现象少了。
一次我布置同学写作文,题目是:《我学会—————》邓维杰写的题目是《我学会了忍》文中写道:“这段时间经过陆老师多次跟我讲,凡事要学会忍,万事要忍,退一步海阔天空,听了老师的教诲,我真的学会了忍。
我过去不懂事,脾气暴躁、但只要我好好改正,终有一天我要和我的坏脾气告别,终有一天我会把我的坏脾气清除掉,不再让他控制我给别人伤害”。
看到他的作文我很感动,邓维杰长大了也懂事了,我也为他高兴。
当时我把他这篇作文在班上做范文读给同学听,同学们都为他高兴。
而莫寒星同学上学期曾有过不想读书的年头,有一次,她在班里哭得很伤心,正好是我的课,下课后我叫她到我的办公室,无论老师怎样问她只有哭。
没办法中午放学后我叫她到我宿舍,与她交流耐心开导,但她仍坚持要回家,我当时也告诉班主任兰老师。
同时也打电话叫她父亲来校接她回去。
一点多她父亲来了,父亲对她这个女儿也很无奈,只好接她回家。
过后我多次与她谈心,发现她也是个很有想法的学生,在学校希望得到老师的信任、夸奖。
但她课堂的表现老师确实不喜欢,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有一颗宽容的心,允许学生在错误中成长。
每一个人都难免犯错误,更何况我们面对的是未成年的学生。
他们所犯的错误大多数是无意的。
老师不要戴有色眼镜看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
学生只要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并改正过来,就是好样的。
想到这些我对这位问题学生就更关心了。
从此她再也没有不读书的念头了。
这件事后我发现她不再任性了,课堂上不再任意说笑了,会尊重人了。
我为她的进步而高兴。
四、成功的启示
在上个学期里,由于我多次与这两位学生交谈,这两个学生变化很大,在课堂上他们都是个守纪律的学生了,莫寒星不在与同学打闹,也不与老师顶嘴能静下心来学习,期末考试全班只有17位语文及格的同学莫寒星就是其中的一位。
邓维杰虽不及格但语文课也比他入学成绩高,更值得欣慰的是:这学期邓维杰他懂事多了,不再像上学期那样课堂上大声乱喊,能尊重老师,有时有违纪时,老师的一个眼神他就心神领会了,能认真听课,积极回答问题,语文课邓维杰所在的组获得的分都比别组高,其次个人得分他又是最多的。
莫寒星本学期的表现就更棒了,简直是换了一个人,不仅能认真听课还能积极回答问题,并能积极展示自己,在班上我还多次表扬她。
尽管一个学期过去了,历经了不少事,这些事也使这两个学生的思想发生了巨大变化,让我深深的感受到:每一位学生都是一本丰富的书,一个多彩的世界。
我们要想真正读懂“每一本书”,看清“每一个世界”,就必须用一颗爱心和诚心架起师生之间心灵沟通的桥梁。
付出了关爱,我收获了学生们对我的信任,付出了真诚,我收获了学生们对我的理解,付出了自己的汗水和辛劳,我收获的必将是学生们一个个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