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疝气怎么办
小儿腹股沟斜疝怎样治疗?

小儿腹股沟斜疝怎样治疗?*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治疗方法,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常用的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
小儿腹股沟斜疝应该吃什么药。
*小儿腹股沟斜疝怎么治疗?*一、西医*1、治疗从理论上讲,小儿腹股沟疝有自愈的可能,临床上也见到少数自愈的病例,但等待自愈是不可取的。
1.非手术疗法(1)疝带疗法:是应用疝带压迫内环和腹股沟部,进而阻止疝内容物疝出,等待腹膜鞘状突在出生后继续闭塞,以期增加疝“愈合”的机会。
据薛璇英等(1989)报告,应用该法治疗腹膜鞘突未闭、无腹股沟管处肌肉薄弱或缺损的小儿腹股沟斜疝100余例,疝闭合率达70%。
此法多用于婴儿,但对较大的疝或年龄在3、4个月以上的小儿,治愈疝的可能性极小。
而且婴幼儿棉纱束带或疝带不易固定,易被尿液粪渍浸污,并可压迫或擦伤皮肤;长期使用不仅使疝囊颈经常受到摩擦变得肥厚坚韧而增加嵌顿疝的发生率,甚至影响睾丸血运、或导致腹股沟管局部粘连进而增加手术困难和并发症。
对6个月以内的婴儿或有严重疾病不宜手术者,可采用疝带治疗。
①棉纱束带法:使病儿平卧,将疝内容还纳入腹腔;取长棉纱束带对折成双头,折端放置于内环体表投影处及腹股沟管区;双头从髂嵴上方自背后绕到对侧腰部,返回到腹前部后将双头穿过折端,使形成扣环,正好压迫内环;再经过腹股沟部转向后方至臀上方腰部打结。
可在内、外环处垫以棉纱或海绵,以加强压迫、减少皮肤擦伤。
②佩戴疝带法:佩戴疝带用尼龙带制成,以具有弹性和拉力的疝盖帽防止小肠;半圆环;疝帽(四周有松紧带牵拉、具有弹性);大腿固定带。
使用时,首先回纳疝内容物入腹腔,将疝帽覆盖于腹股沟管疝内环处,固定腰围,将大腿固定带由会阴部向下绕过大腿后沿臀外缘向上,与同侧半圆环结扎固定。
疝带固定时须注意有无疝内容物疝出及松紧是否适宜。
单侧疝先固定患侧,双侧疝可先后固定两侧。
佩戴该疝带后,患儿可下地随意行动,不妨碍大小便,若有污染应及时清洗。
如佩戴不合适或有疝内容物疝出,须重新固定。
小儿疝气的偏方治疗方法

小儿疝气的偏方治疗方法
小儿疝气是指腹壁肌肉发育不完全或腹腔内压力增加导致腹腔内脏器通过腹壁缺损部位外凸的疾病。
一般情况下,小儿疝气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然而,有一些人民偏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小儿疝气症状,但这些偏方不能彻底治愈疝气。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小儿疝气的偏方治疗方法:
1. 鸡毛渣炖酒:将鸡毛渣炖煮在黄酒中,喂给患有小儿疝气的孩子饮用。
这种方法被认为可以帮助消化和舒缓腹部肿胀。
2. 用羊脂宝膏按摩:将羊脂宝膏涂抹在腹部疝气部位,然后轻轻按摩。
这种方法被认为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腹部肌肉的放松,从而减轻症状。
3. 石榴叶茶:将鲜石榴叶煮沸后饮用,这种方法被认为可以减轻疝气引起的腹部不适。
4. 细火煮土豆汤:将土豆切成小块,加入适量水细火煮沸,然后加入适量的盐。
这种方法被认为可以改善消化功能,减轻腹胀。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偏方并没有科学证据证明其疗效,也不能替代现代医学的诊断和治疗。
如果孩子患有小儿疝气,建议及时就医,并按医生的建议进行规范的治疗。
怎么治疗小儿疝气?

怎么治疗小儿疝气?小儿疝气是新生儿很常见的一种疾病,有的小孩出现小儿疝气的时候,是不需要治疗的,是可以自己愈合的,但是有的小儿疝气是需要进行治疗的,而且还需要手术治疗。
所以分清楚小儿疝气的种类和病症是很重要的。
那么下面的文章中就会介绍几种不同疝气的不同的治疗的方法。
第1种/脐疝气脐疝气就是指在腹腔内的一些器官组织从肚脐处凸出。
它的外面仍然是完整的皮肤,用手去触摸,则是软软的,有些时候还可感觉到里面会蠕动。
【治疗】其实脐疝气自行痊愈的机会很高,大约在1岁之前就会好起来。
1岁之后随着年龄的增加,自行痊愈机会降低,却仍然有些较大的疝气一直到5~6岁才好起来的。
若脐疝气并没有好起来,什么时候应该动手术呢?我们建议可以等到小孩3岁以后,当然也可以等到5岁。
第2种/腹股沟疝气腹股沟疝气在一般情况之下几乎是不会被发现。
【治疗】腹股沟疝气原则上是应该进行手术治疗。
现在麻醉和手术都很进步,手术危险性极低。
每一种情况的腹股沟疝气处理方式略有不同,如下:第1种/早产儿的腹股沟疝气早产儿一旦发现有腹股沟疝气,也可安排手术。
第2种/一般门诊时发现的腹股沟疝气手术应安排在一些急性疾病痊愈之后进行。
第3种/钳闭性腹股沟疝气必须立刻进行手术治疗,避免疝气内容物如肠子,腹膜,血管因受到扭转压迫的伤害。
综上所述,讲了很多治疗疝气的方法。
除了这些方法,还要结合饮食来调理。
小儿应该要多吃点可以补气的食物,比如扁豆、山药、鸡蛋、鸡肉、鱼肉等等。
还可以吃点中药来调理身体。
这种治疗方法的副作用是比较小的。
可以选择。
小儿疝气,右侧蛋蛋有突出物

小儿疝气,右侧蛋蛋有突出物一、疝气概述疝气是常见的外科疾病之一,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先天性疝气出现于新生儿时期,多见于男性,而后天性疝气多出现于成年人,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由于先天性疝出部位一般为腹股沟区域,故而同时伴发阴囊疝气者较多,又称阴囊疝气,后天性疝气则主要出现于腹壁上。
在疝气病因中,有遗传因素、腹部外伤、工作性质等多种可能的原因。
二、小儿疝气治疗方法1、随访观察对于小儿疝气,如疝气呈未成熟状态未依然在减小,且病情轻微的情况,饮食调节与随访观察即可;而对于一些明显病情的疝气病患者,则需及时给予疝气手术治疗。
由于小儿的整体健康状态可能会较差,很多医院采用了一种颇为保守的观察方法,即采用一个特殊的带型袜,使得疝气的位置能够被合理地控制。
2、疝气成形器辅助治疗疝气成形器是一种能够有效固定和矫正腹股沟疝气的辅助治疗器材,它能够有效减轻腹股沟区域的压力,有助于疝囊内的脏器回归腹腔,防止疝气进一步变大并减轻病人的疼痛感。
使用疝气成形器可能会带来一些不便,但是它对于疝气的治疗还是具有很大的优势的。
3、手术治疗当疝气成形器以及随访观察不能有效地控制疝气发展,或者疝气本身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的阻碍,这时候就需要考虑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可以有效地切除疝气,并且在术后预防复发率高,治疗效果十分显著。
三、小儿疝气注意事项1、定期佩戴成形器如果采用疝气成形器辅助治疗,那么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定期佩戴成形器,而且还需要定期检查疝气的情况,防止疝气扩展,影响治疗效果。
2、避免激烈运动对于小儿疝气患者,由于腹肌较弱,不能进行过于激烈的运动,否则可能会加重疝气情况,导致疝气出现难治性等并发症,造成一系列错误的结果。
3、手术后按医嘱护理手术治疗是一种能够根本性治疗小儿疝气的方法,但是手术后一定要按照医嘱进行护理,包括躺床休息、饮食调节等等,以免因为紧张或是不当护理回导致疝囊扩展,得不偿失。
4、定期复查对于小儿疝气患者,在手术治疗之后一定要定期复查疝气情况,以便及时处理疝气复发的风险,同时还要注意术后的饮食调整和体力恢复。
小儿疝气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经验交流167小儿疝气的症状及治疗方法徐邦有双流区第二人民医院 四川成都 610219小儿疝气到底是怎么回事?相信很多人对此种疾病不是特别了解,当家里的孩子患上了该疾病,家长们会显得惊慌失措,不知如何是好。
其实小儿疝气是小儿普通外科手术中经常会遇见的疾病,俗称脱肠。
通常情况下男宝宝出现疝气的概率会是女宝宝的10倍,特别是对于早产儿来说,发生小儿疝气的几率会更高。
患有小儿疝气的宝宝会出现腹痛、腹胀、便秘、吸收能力差、身体免疫力下降等情况,严重威胁着宝宝的健康成长。
鉴于此,本文将对小儿疝气的概念、症状及治疗方法进行详细的论述和讲解。
1、什么是小儿疝气?在妇女妊娠期间,其胚胎腹股沟处会有一“腹膜鞘状突”,能够帮助子宫圆韧带的固定或者将睾丸降入阴囊。
但是有部分孩子在出生之后,该鞘状突不能完全的闭合,反而成为了比较大的腔隙,使得腹腔中的内容物会从这里流向体表,从而形成斜疝,导致腹腔中的网膜、小肠、输卵管、卵巢等进入该鞘状突,成为疝气。
如果只是腹腔液流入阴囊中,会出现阴囊水肿。
有些男孩子会由于右侧的睾丸比左侧的下降稍晚,鞘状突闭锁也较迟,所以会使得右侧腹股沟疝比较的多。
此外,女孩也会由于腹壁薄弱导致斜疝,但是这种情况出现的比较少,发病概率相对较低。
还有一些孩子由于脐部发育缺陷从而导致脐环没能完整闭合,或者是脐带脱落后脐带根部组织与脐环粘连愈合不良,当腹内压力增高的时候,肠管或者网膜也就是经脐部薄弱处会变得突出,继而形成脐疝。
2、小儿疝气的表现症状第一,小儿疝气的发作时间经常是在孩子婴儿出生的几天之后或者是几个月之后,有个别的孩子会在4、5岁之后发病。
第二,小儿疝气发病的原因通常是由于孩子用力排便、咳嗽、排尿、啼哭以及剧烈运动等所引起。
当发病时,孩子的腹股沟会出现肿状物,对肿物进行按压、孩子平躺睡觉或者是安静的时候会忽隐忽现或是消失。
第三,孩子身上的肿块会比较的柔软,对其进行按压的时候经常会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这一般是由小肠脱出所导致的。
宝宝脐疝怎么办什么方法好

宝宝脐疝怎么办什么方法好
一、概述
疝气在临床上最常见的是腹股沟疝,具体的表现就是在腹股沟区可以看到或者触摸到小肿块。
很多时候是大人在给婴儿换尿布或者洗澡的时候,就可以发现的,引发腹股沟肿块出现的原因主要是腹部压力增加,比如小孩子在哭泣、咳嗽、排便等。
脱出的器官在临床病例中以小肠为主。
疝气的患儿还会有便秘、食欲不振、吐奶等现象,常常会容易哭闹,烦躁不安。
二、步骤/方法:
1、如果是一岁以下的婴儿发生了疝气,大家可以暂时不手术治疗,很多时候一岁不到的小宝宝疝气可能会自行消失,一岁以上的儿童和成年人患有疝气的时候,通常医生会建议采用手术的方法来进行治疗。
2、然后小孩子大了以后,如果疝气没有自行消失的话,可以采取传统方法,就是用腹壁缝合起来的组织缝合法,目前采取的治疗多数是疝气最新的方法是内视镜法。
这种方法伤口外观小,身体复原快,但是费用也比较高。
3、其实不仅仅是小孩子会发生此病,成年人也会有疝气,而且多数以身体虚弱的老年人为主。
如果老年人由于身体虚弱,非到必要的时候,医生也会建议先使用疝气带等物理方法来治疗。
三、注意事项:
小儿疝气的危害是很严重的,父母发现孩子患有疝气的时候,要立即带孩子到正规的医院去就诊,根据医生的检查结果和建议来对孩子的疝气进行处理。
疝气怎么治比较好

疝气怎么治比较好疝气是小孩子比较容易出现的一种疾病类型,如果你的孩子患上了疝气,你一定要带着孩子及时到医院检查确诊,之后采取积极的态度来应对小儿疝气。
那么小儿疝气怎么治疗比较好呢?1、什么是疝疝也叫疝气或者小肠气。
简单地说,疝是腹壁肌肉组织的撕裂或者破洞,病人的小肠或网膜等器官或者组织通过这一破洞离开原来位置而突入身体的其它部位。
就象一个汽车轮胎,外胎破了,内胎通过破洞突出。
2、疝气形成的原因有哪些疝气的发病原因与该处腹壁强度减弱和腹内压力过高两个因素有关。
腹壁强度减弱又分为先天性和后天获得性两种,先天不足的如腹膜鞘状突未闭、脐环闭锁不全、腹壁白线缺损,或宽大的腹股沟三角等,后天性的原因有手术切口、外伤、炎症、感染等。
引起腹腔压力增高的因素很多,如慢性咳嗽、便秘、排尿困难、腹水、妊娠、幼儿经常嚎哭等。
3、怎么知道自己是否得了疝疝有好多种,但是,腹股沟疝最为常见。
就腹股沟疝而言,症状通常是腹股沟区的突起,同时伴随着疼痛和坠胀感。
有时,这一突起会在病人平躺时自动消失,或者用手一推就消失。
有时,这一突起不会消失。
4、如果怀疑自己得了疝该怎么办确定自己是否得了疝的最好办法是去医院就诊。
5、如果确诊自己得了疝该怎么办据美国家庭医师协会的官方资料,除了部分少儿以外,疝是不可以自愈的。
所以,婴幼儿患者可考虑保守疗法治疗,成人患者则应采用手术治疗,事实上,对于成年患者只有手术才是治疗疝的有效方法。
6、能不能不做手术而通过其它方法治愈疝成年疝气是不可自愈的,必须及早手术治疗。
半岁以下婴幼儿可暂不手术,因为婴幼儿腹肌可随躯体生长逐渐强壮,疝气有自行消失的可能。
对于成年疝气患者,在国外,手术是唯一的治疗选择。
在中国有很多其它方法如中药外敷内服等的宣传,很多病人也采取一些非手术方法做疝治疗。
但从现代外科学的角度来看,疝既然是人体组织的薄弱,缺损或者破洞,手术方式做修补才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道理跟轮胎破了需要修补,衣服破了需要修补一样。
小儿疝气该怎样治疗?

小儿疝气该怎样治疗?
文章导读疝气是小孩子经常出现的一种疾病状况,通常有了这种状况之后妈妈们总是担心,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分享一下小儿疝气的一些自我治疗的方法,一起来看吧!
小儿疝气的自疗
自疗注意事项
(1)应尽量避免和减少哭闹、咳嗽和便秘。
(2)注意休息,坠下时,可用手按摩,推至腹腔。
(3)尽量减少奔跑与站立过久,适当注意休息。
(4)适当增加营养,平时可吃一些具有补气作用的食物如山药、扁豆、鸡、鱼、肉、蛋等。
(5)大一些的儿童适当进行锻炼,以增强身体素质。
自治疗法
1.成药自疗法(1)疝气丸,每服2-6克,每日2次。
(2)疝气散,每服1-2克,每日2次。
(3)橘核丸,每服2-3克,每日2次。
2.验方自疗法(1)荔核15克、大茴香6克,研末冲服。
(2)老丝瓜1条焙干研末,每服2-6克,每日2次。
(3)陈向日葵杆1棵,去皮,水煎服,每日2次。
(4)茄子蒂3个焙焦为末,冲服,每日2-3次。
(5)核桃10个,烧炭研末,冲服,10次服完,每日2次。
3.饮食自疗法(1)猪瘦肉适量、鸭椿子30克,煮熟,食汤与猪肉。
(2)乳鸽1只,生黄芪10克。
将乳鸽洗净,生黄芪用布包好,纳入乳鸽中,隔水蒸熟,食之。
4.外治自疗法(1)用丁香适量,上药研末,撒在独角莲膏药上,敷贴患处。
(2)牡蛎30克,研末,用鸡蛋清调成糊状,每晚睡前,先用手将疝气纳回,再将药糊涂于患侧阴囊,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疝气怎么办
发表时间:2019-09-04T11:50:51.463Z 来源:《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12期作者:何菱萍
[导读]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得了小儿疝气应该怎么办呢?
旺苍县中医医院四川广元628200
实际上,小儿疝气首先会影响到患儿的消化系统,进而导致腹痛、腹胀气、下腹部坠胀等各类症状。
再加上泌尿生殖系统与腹股沟部紧密相连,所以很可能由于疝气而影响孩子的正常发育。
如果疝气病情加剧,甚至会引发肠道坏死、肠梗阻等危害及其严重的并发症。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得了小儿疝气应该怎么办呢?
一、什么是小儿疝气?
所谓小儿疝气,其实就是小儿腹股沟疝气,又被称之为“脱肠”,是小儿普外科手术中颇为常见的一类疾病。
早在胚胎发育时期,腹股沟处就存在“腹膜鞘状突”,能够更好的将子宫圆韧带固定或者睾丸降入阴囊。
而某些孩子出生之后,“腹膜鞘状突”关闭不完全,就会导致腹腔内的输卵管、小肠、卵巢等转移到鞘状突,便会形成疝气。
同时,如果仅有的腹腔液也流入阴囊内,就会引发阴囊水肿。
通常情况下,小儿疝气的发病率为1%-4%,男孩大约要高于女孩10倍左右,而且早产儿的患病几率将会更高,而且大部分发生于两侧位置。
二、引发小儿疝气的病因是什么?
(1)小儿腹股沟疝的病因
毫不夸张的说,之所以会出现小儿腹股沟疝,其根本原因在于鞘状突没能够及时闭合。
因为鞘状突主要是由子宫圆韧带下降与睾丸而形成,所以孩子在出生一年后会自行闭合。
半岁以内婴儿以及新生儿的鞘状突基本没能够完全闭合,这样就会形成小儿疝气,倘若婴儿腹壁不够强健,例如体重过轻的婴儿、早产儿等同行通常更容易引发腹股沟疝。
同时还会受到诸如咳嗽促使腹内压增高、婴儿哭闹用力过度、便秘等情况,同样会导致小儿疝气形成。
一般来说,右侧睾丸下降会比左侧晚,对应的鞘状突所需要的闭合时间也更长,因此右侧腹股沟疝通常会比左侧多一些,而且单侧又要比双侧多。
(2)小儿脐疝的病因
引发小儿脐疝的根本原因在于脐环未能闭合。
具体而言,脐环在胚胎期就已经逐渐形成,而且会随着胎儿发育而出现持续性收缩,很多新生儿的脐环直径大概为1cm左右,一般婴儿在出生后脐环会继续缩小一直到完成最终闭合。
由于脐部瘢痕是婴儿先天性薄弱处,那么一旦在婴儿期出现了脐带脱落现象,两侧腹直肌前后鞘脐部未合拢,这样就会留下缺损,进而为小儿脐疝创造了有利条件。
再加上婴儿咳嗽、哭闹、腹泻、便秘以及腹腔内压力增高等因素的影响,最终都会导致小儿脐疝疾病的发生。
三、小儿疝气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关于小儿疝气的特征性临床表现:脐孔或者腹股沟开始出现若有似无的包块,在婴幼儿站立或者哭闹的状态下,会迫使腹腔内压提升,包块就会相应的变大。
患儿的疝气早期特征之中,主要表现为外部无明显不适,家长一般是在患儿腹股沟局部发现小肿物,或者是在脐孔处或者阴囊两侧不对称处出现包块。
而且伴随婴幼儿的成长,疝囊会随之不断增大,还有可能并发绞窄或嵌顿,更严重者会导致卵巢或者睾丸出现萎缩、梗塞等现象。
若有此类现象,家长应该立刻让婴幼儿去正规医院就诊。
四、小儿疝气应该怎么办?
(1)检查
对于小儿疝气的检查,主要观察脐孔或者腹股沟区有没有出现典型的包块特征,考虑早期平卧包块有可能隐藏,不过在幼儿站立之后又会显现。
因此,最为科学的手段可定是利用B超作为主要的辅助检测手段。
(2)诊断
关于小儿疝气的诊断,主要通过仔细的体格检查或者向家属询问详细病史来进行病情诊断。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某些不典型的腹股沟疝患儿,另外可能还需要进行B超等检查手段来进行复查。
(3)展开治疗
1、保守治疗
一岁以内的小儿脐疝或者腹股沟疝,有一定几率自愈,因此可以利用保守治疗手段。
对于脱出频繁的情况可以利用疝气带进行局部压迫,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避免疝内容物突出。
与此同时,在治疗阶段应该尽可能的少让幼儿出现便秘、哭闹以及便秘等迫使腔内压增高的情况。
倘若家属发现幼儿不停的哭闹,而且疝块还不能很好的回缩,那么就代表可能出现了疝气嵌顿,必须要即刻送往医院进行救治。
2、手术治疗
一岁以上的幼儿,基本上小儿腹股沟疝不可能出现自愈的情况,这样的话就必须要采取手术治疗手段。
对于已经超过一周岁的幼儿,但是体质较弱且疝气不大的情况,为了降低麻痹与手术风险,则可以等患儿年龄稍大时再进行手术治疗。
具体手术治疗方式,可考虑采用疝囊高位结扎术,因为此类治疗手段是目前最主要方式,不仅安全可靠,手术风险也较小。
五、小儿疝气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1)因为小儿疝气多半在婴儿时期发生,所以在此时间段内必须要时刻注意观察孩子阴囊处或者腹股沟部是否有水肿症状,如是心中有疑虑,则应该马上向医生求助。
(2)尽管小儿疝气多半是男孩患病几率高一些,当也应该做好女孩的疝气检查,要观察其输卵管、卵巢是否进入疝囊。
(3)在婴儿时期,家属要谨记断不可将孩子腹部包裹的过紧,避免加重其腹内压力。
同时不可以让孩子过早站立,进而避免腹股沟疝与肠管下坠的问题。
(4)若遇上幼儿大便干燥,要考虑采取科学的通便措施,同时让孩子多进食一些易于消化的食品,进而保持大便畅通。
对于出现咳嗽的幼儿,要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服用小儿止咳药。
总而言之,小儿疝气无论对于婴幼儿本身而言,还是幼儿家长,整个治疗过程都不免令人心力交瘁。
因此,家长一定要尽量掌握小儿疝气的预防措施,让每一个婴幼儿都能够健康茁壮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