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实验电子教案模板

合集下载

大学物理实验电子教案

大学物理实验电子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大学物理实验电子教案课时安排:45分钟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大学物理实验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

2. 培养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的能力和数据处理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内容:1. 实验一:测量重力加速度2. 实验二:测定弹簧常数3. 实验三:测定光的折射率4. 实验四:测定电路的欧姆定律5. 实验五:测定声音的速度教学资源:1. 实验仪器:重力计、弹簧测力计、折射率计、电路测试仪、声速测量仪等。

2. 教学软件: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软件。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简要介绍大学物理实验的重要性和实验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实验一:测量重力加速度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利用重力计测量重力加速度的方法。

实验原理:重力加速度是指物体在重力作用下自由下落的加速度,其大小为9.8m/s²。

实验步骤:1) 调节重力计,使其指针指向零位。

2) 将重力计固定在实验台上,确保其稳定。

3) 释放重力计,记录下落时间t。

4) 利用公式g = 2h/t²计算重力加速度。

数据处理:g = 2h/t²二、实验二:测定弹簧常数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利用弹簧测力计测定弹簧常数的方法。

实验原理:弹簧常数k是指弹簧在受到外力作用时所产生的弹力与形变量之间的比例常数。

实验步骤:1) 将弹簧测力计固定在实验台上,确保其稳定。

2) 挂上已知质量的物体,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3) 计算弹簧常数k = F/x,其中x为物体的形变量。

数据处理:k = F/x三、实验三:测定光的折射率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利用折射率计测定光的折射率的方法。

实验原理:光的折射率n是指光在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入射角与折射角之间的正弦比。

实验步骤:1) 将折射率计固定在实验台上,确保其稳定。

2) 将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调整折射率计的光源和检测器位置,使光线垂直入射。

3) 记录入射角i和折射角r,计算折射率n = sin(i)/sin(r)。

大学物理实验电子教案

大学物理实验电子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大学物理实验电子教案章节:第一章实验基本原理与操作课时:2学时教学目标:1. 了解大学物理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 掌握实验仪器的使用和维护。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素养。

教学内容:1. 实验基本原理2. 实验操作步骤3. 实验仪器的使用和维护4. 实验安全注意事项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实验基本原理、实验操作步骤、实验仪器的使用和维护、实验安全注意事项等内容。

2. 示范:演示实验操作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实验方法和技巧。

3. 练习:学生动手进行实验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4. 反馈:学生提交实验报告,教师批改并给予反馈。

教学准备:1. 实验仪器:准备实验所需的仪器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2. 实验材料:准备实验所需的材料,如电源、导线、开关等。

3. 实验教案:编写详细的实验教案,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步骤、注意事项等。

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大学物理实验的重要性和意义。

2. 讲解:讲解实验基本原理、实验操作步骤、实验仪器的使用和维护、实验安全注意事项等内容。

3. 演示:演示实验操作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实验方法和技巧。

4. 练习:学生动手进行实验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评价:1.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实验报告的质量,包括内容完整性、数据分析准确性、结论合理性等。

2. 实验操作:观察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能和问题解决能力。

3. 课堂提问:提问学生,了解其对实验原理和操作的理解程度。

二、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大学物理实验电子教案章节:第二章力学实验课时:2学时教学目标:1. 掌握力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 学会使用力学实验仪器,如弹簧测力计、钩码等。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素养。

教学内容:1. 力学实验基本原理2. 力学实验操作步骤3. 力学实验仪器的使用和维护4. 力学实验安全注意事项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力学实验基本原理、实验操作步骤、实验仪器的使用和维护、实验安全注意事项等内容。

大学物理实验绪论课电子教案

大学物理实验绪论课电子教案

大学物理实验绪论课电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重要性,认识到实验在物理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2. 使学生掌握实验基本原理、方法和技巧,为后续实验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3. 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提高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地位和作用2. 实验基本原理和方法3. 实验技巧与注意事项5. 安全常识及实验仪器使用规范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实验在物理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2. 讲解:详细阐述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地位和作用,介绍实验基本原理、方法和技巧。

3. 互动:学生提问,教师解答;讨论实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5. 总结:强调实验安全常识及仪器使用规范,提醒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注意事项。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实验基本原理、方法和技巧。

2. 互动法:引导学生提问、讨论,提高课堂参与度。

4. 实践操作:课后安排实验操作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提问、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

3.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

六、教学资源1. 教材:大学物理实验教程2. 课件:实验基本原理、方法和技巧的PPT3. 实验设备:常见的物理实验仪器4. 网络资源:相关实验视频、论文等七、教学时间1课时(45分钟)八、课后作业1. 阅读教材,了解实验基本原理和方法。

2. 观看实验视频,熟悉实验操作过程。

九、教学建议1. 注重实验安全教育,强调实验过程中注意事项。

2. 鼓励学生提问、讨论,提高课堂氛围。

3. 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

4. 定期检查实验报告,及时反馈学生实验成果。

十、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

关注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为后续实验课程做好准备。

六、实验技能训练1. 目的:使学生熟悉并掌握基本实验技能,如测量、数据分析等。

大学物理实验电子教案模板

大学物理实验电子教案模板
五、检查实验的结果,签字
六、实验小结(实验结束前的10分钟)
1、验中有哪些影响测量准确度的因素?
2、用作图法处理实验数据时,是如何利用多次测量来减小测量不确定度的?
3、拓展题目完成的意义。
时间的掌握:留由5分钟机动的时间。
讲作图法

后思考题来自1.分析本实验主要误差来源,计算磁场B的合成不确定度。
2.以简图示意,用霍尔效应法判断霍尔片上磁场方向。
原则
实验原理
霍尔效应实质上是运动电荷在磁场中受到洛仑磁力的作用后发生偏转而产生的,当霍尔电场力与洛仑磁力平衡时,霍尔片中载流子不在迁移,这样就在霍尔片的上下两个平面间形成了恒定的电位差——霍尔电位差UH,实验测定
系数RH=1/ne称为霍尔系数,是反映材料霍尔效应强弱的重要参数,载流子浓度n越小,则RH越大,UH也越大,所以只有当半导体(n比金属的小得多)出现以后,霍尔效应的应用才得以发展。对于特定的霍尔元件,其厚度d确定,定义霍尔灵敏度KH=RH/d,KH与霍尔片的材料性质、几何尺寸有关,对于一定的霍尔片,其为常数。这样
测量磁场方法不少,但其中以霍尔效应为机理的测磁方法因结构简单、体积小、测量速度快等优点而有着广泛的应用,本实验就是采用这种方法。通过本实验了解霍尔效应的物理原理,掌握用磁电传感器——霍尔元件测量磁场的基本方法,学习用异号法消除不等位电压产生的系统误差。
2、提出本实验的目的与任务,讲授为完成本实验设计思想和设计
6.强调实验中要注意的问题
1)、霍尔片又薄又脆,切勿用手摸。
2)、霍尔片允许通过电流很小,切勿与励磁电流接错!
3)、电磁铁通电时间不要过长,以防电磁铁线圈过热影响测量结果。
三、学生的实验开始(100分钟)
四、指导实验

大学物理实验绪论课电子教案

大学物理实验绪论课电子教案

大学物理实验绪论课电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重要性,认识到实验课程对于理论知识的巩固和应用的作用。

2. 使学生掌握实验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巧,为后续实验课程打好基础。

3. 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提高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定位与意义2. 实验课程的基本要求与评价标准4. 实验安全与实验伦理5. 物理实验常用仪器与设备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实验课程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定位、意义、基本要求等内容。

3. 互动:让学生提问,解答学生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 总结: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实验安全与实验伦理。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实验课程的定位、意义、基本要求等内容。

2. 互动法:鼓励学生提问,解答学生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亲自动手,提高实验技能。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程度。

3. 实验操作:评价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4.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对实验课程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

六、实验技能训练1. 目的: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包括仪器的使用、数据的采集与处理、实验误差的分析等。

2. 内容:a. 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b. 实验数据的采集与处理方法c. 实验误差的来源与减小方法d. 实验结果的判断与分析3. 教学过程:a. 讲解与示范:教师讲解并示范相关实验技能,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基本操作方法。

b. 学生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亲自动手操作,巩固所学技能。

七、实验方案设计与实施1. 目的: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 内容:a. 实验方案的设计原则与方法b. 实验步骤的制定与执行c. 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d. 实验结果的讨论与总结3. 教学过程:a. 课题发布:教师发布实验课题,引导学生思考并设计实验方案。

大学物理电子教案

大学物理电子教案

教案标题:大学物理——电磁学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电磁学的基本概念、定律和公式,理解电磁现象的本质。

2. 培养学生运用电磁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技能。

二、教学内容1. 静电场(1)静电荷、电场强度、电势、电势差、电容等基本概念。

(2)高斯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等基本定律。

(3)静电场的能量、静电平衡、电场线等知识点。

2. 稳恒磁场(1)磁场、磁感应强度、磁场方向、磁通量等基本概念。

(2)安培环路定理、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等基本定律。

(3)磁场的能量、磁通量守恒、磁介质等知识点。

3. 电磁感应(1)电磁感应现象、感应电动势、感应电流等基本概念。

(2)楞次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等基本定律。

(3)电磁感应的应用,如发电机、变压器等。

4. 交流电(1)交流电的基本概念,如周期、频率、角频率等。

(2)交流电的合成与分解、有效值、瞬时值、相位等知识点。

(3)交流电路的基本定律,如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

(4)电阻、电感、电容在交流电路中的作用。

5. 麦克斯韦方程组(1)麦克斯韦方程组的基本内容。

(2)电磁波的产生、传播、反射、折射等知识点。

(3)电磁波的能量、动量、辐射压等特性。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定律和公式,阐述电磁学的基本原理。

2. 演示法:通过实验演示电磁现象,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电磁学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4. 练习法:布置课后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2. 期中考试:测试学生对电磁学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3. 期末考试:全面考察学生对电磁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适合的电磁学教材。

2. 实验设备:具备电磁学实验所需的仪器和设备。

3.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如科普文章、教学视频等,丰富教学内容。

2024年度物理电子教案模板大学物理电子教案

2024年度物理电子教案模板大学物理电子教案
22
典型习题解答及思路分析
题目二
阐述固体中电子的能带理论。
VS
解答及思路分析
固体中的电子运动可以用能带理论来描述 。根据布洛赫定理,电子在周期势场中的 波函数具有周期性,形成能带结构。通过 解薛定谔方程,可以得到固体中电子的能 级和波函数,进而分析固体的导电性质等 。
2024/3/24
23
相关领域前沿动态介绍
16
04 互动环节与课堂活动设计
2024/3/24
17
提问、讨论等互动形式设置
提问
通过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他们思考和参与讨论,例如针对某一物理现象或理论提出问题,让学生思 考并回答。
讨论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全班讨论,鼓励他们分享观点、交流思想,促进彼此之间的合作和学习。
2024/3/24
18
小组合作、实验探究等活动安排
研究物质拓扑相及其电子学应用的前沿领域,包括拓扑 绝缘体、拓扑半金属等新型物态的探索,以及拓扑电子 器件的设计和实现。
24
课后拓展资源推荐(如参考书目、网络资源等)
参考书目
《固体物理学》、《量子力学教程》、《原 子物理学》等。
网络资源
中国大学MOOC网、Coursera网等在线教 育平台上提供的物理课程;科研论文数据库 (如arXiv、Web of Science等)中相关领 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科普网站(如Physics Today、APS Physics等)上关于物理学的 最新动态和科普文章。
2024/3/24
易于修改、保存和传输 ,方便教师随时随地进 行备课。
可添加超链接、动画、 视频等多媒体元素,增 强课堂互动性。
支持多种格式和媒体类 型,使教学内容更加丰 富多样。

大学物理电子教学教案

大学物理电子教学教案

教学目标:1. 理解电磁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程。

2. 掌握电磁场中电荷和电流的相互作用规律。

3. 能够运用电磁场理论解决简单的物理问题。

教学重点:1. 电磁场的基本方程及其物理意义。

2. 麦克斯韦方程组的理解与应用。

教学难点:1. 麦克斯韦方程组的数学推导与理解。

2. 电磁场能量密度与能量流的理解。

教学对象:大学物理专业本科生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实验器材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电磁学的基本概念,如电场、磁场、电荷、电流等。

2. 提出问题:如何描述电磁场的规律?如何理解电磁场的能量?二、讲授新课1. 电磁场的基本方程- 讲解库仑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安培环路定律等基本定律。

- 推导出麦克斯韦方程组,并解释其物理意义。

- 通过实例说明麦克斯韦方程组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麦克斯韦方程组的数学推导- 以电场为例,推导出高斯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 以磁场为例,推导出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 以电流为例,推导出安培环路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3. 电磁场能量密度与能量流- 解释电磁场能量密度的概念,并给出计算公式。

- 解释电磁场能量流的概念,并给出计算公式。

- 通过实例说明电磁场能量密度与能量流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课堂练习1. 学生独立完成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师选取典型习题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四、实验演示1. 演示电磁场实验,如电磁感应实验、电场线实验等。

2.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数据,加深对电磁场理论的理解。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麦克斯韦方程组的重要性。

2. 学生反思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提出疑问和困惑。

教学评价:1. 课后习题完成情况。

2. 学生在课堂练习中的表现。

3. 学生对电磁场理论的理解程度。

教学资源:1. 《大学物理》教材。

2. 多媒体课件。

3. 电磁场实验器材。

备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物理实验教案
实验题目
霍耳效应法测量磁场
实验性质
基本实验
实验学时
3
教师
冷雪松
教学目的
1、熟悉和掌握霍尔磁场测试仪器和霍尔效应装置的使用方法
2、了解霍尔效应产生的原理
3、学习和掌握了用霍尔效应的方法测量磁场
4、学习霍尔效应研究半导体材料的性能的方法以及消除副效应影响的方法重点
消除副效应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难点
霍尔效应的产生机理
怎样消除影响测量准确性的附加效应






课前的准备:
仪器设备的检查,注意要校准砝码。

实验的预做(采集三组以上数据进行处理)。

作出数据表格设计的参考。

课上教学的设计:
一、课上的常规检查(预习报告、数据表格的设计等)。

(5 分钟)
二、讲解的设计(30分钟)
1、引言
德国物理学家霍尔(E.H.Hall)1879年研究载流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性质时发现,任何导体通以电流时,若存在垂直于电流方向的磁场,则导体内部产生与电流和磁场方向都垂直的电场,这一现象称为霍尔效应,它是一种磁电效应(磁能转换为电能)。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由于半导体工艺的发展,先后制成了多种有显著霍尔效应的材料,这一效应的应用研究也随之发展起来。

现在,霍尔效应已在测量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测量技术中,典型的应用是测量磁场。

测量磁场方法不少,但其中以霍尔效应为机理的测磁方法因结构简单、体积小、测量速度快等优点而有着广泛的应用,本实验就是采用这种方法。

通过本实验了解霍尔效应的物理原理,掌握用磁电传感器——霍尔元件测量磁场的基本方法,学习用异号法消除不等位电压产生的系统误差。

2、提出本实验的目的与任务,讲授为完成本实验设计思想和设计
原则
实验原理
霍尔效应实质上是运动电荷在磁场中受到洛仑磁力的作用后发生偏转而产生的,当霍尔电场力与洛仑磁力平衡时,霍尔片中载流子不在迁移,这样就在霍尔片的上下两个平面间形成了恒定的电位差——霍尔电位差UH,实验测定
系数RH=1/ne称为霍尔系数,是反映材料霍尔效应强弱的重要参数,载流子浓度n越小,则RH越大,UH也越大,所以只有当半导体(n比金属的小得多)出现以后,霍尔效应的应用才得以发展。

对于特定的霍尔元件,其厚度d确定,定义霍尔灵敏度KH=RH /d,KH与霍尔片的材料性质、几何尺寸有关,对于一定的霍尔片,其为常数。

这样
上式是霍尔效应测磁场的基本理论依据,只要已知KH,用仪器测出I及UH,则可求出磁感应强度B。

3、实验的拓展:(由本实验的完成深化和延伸所学的知识,启发学
生利用现有的设备拓展出新的实验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
1)、测量霍尔元件的不等位电势差
2)、测量霍尔片的特性曲线
4.数据的测量与处理要求用做图法处理数据.
5.介绍主要仪器设备与使用
6.强调实验中要注意的问题
1)、霍尔片又薄又脆,切勿用手摸。

2)、霍尔片允许通过电流很小,切勿与励磁电流接错!
3)、电磁铁通电时间不要过长,以防电磁铁线圈过热影响测量结果。

三、学生的实验开始(100分钟)
四、指导实验
实验前30分钟不解答问题,给学生自己理解消化的时间,30分钟后边指导边提出一些问题启发学生解答.重点辅导:
五、检查实验的结果,签字
六、实验小结(实验结束前的10分钟)
1、验中有哪些影响测量准确度的因素?
2、用作图法处理实验数据时,是如何利用多次测量来减小测量不确定度的?
3、拓展题目完成的意义。

时间的掌握:留由5分钟机动的时间。

讲作图法





1.分析本实验主要误差来源,计算磁场B的合成不确定度。

2.以简图示意,用霍尔效应法判断霍尔片上磁场方向。

3.如何测量交变磁场,写出主要步骤。





1.《大学物理实验》,李学慧、高峰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2005年6月
2.《大学物理实验》,高峰等编,东北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1994年3月




霍耳效应法测量磁场的题目,在黑板的中央。

第一板
实验的目的
1、熟悉和掌握霍尔磁场测试仪器和霍尔效应装置的使用方法
2、了解霍尔效应产生的原理
3、学习和掌握了用霍尔效应的方法测量磁场
4、学习霍尔效应研究半导体材料的性能的方法以及消除副效应影响的方法
重点与难点
霍尔效应的产生机理
2、消除影响测量准确性的附加效应
实验原理(将原理部分与原理图分成两块)
1.原理部分(左侧)
霍尔效应实质上是运动电荷在磁场中受到洛仑磁力的作用后发生偏转而产生的,当霍尔电场力与洛仑磁力平衡时,霍尔片中载流子不在迁移,这样就在霍尔片的上下两个平面间形成了恒定的电位差——霍尔电位差UH,实验测定
系数RH=1/ne称为霍尔系数,是反映材料霍尔效应强弱的重要参数,载流子浓度n越小,则RH越大,UH也越大,所以只有当半导体(n比金属的小得多)出现以后,霍尔效应的应用才得以发展。

对于特定的霍尔元件,其厚度d确定,定义霍尔灵敏度KH=RH /d,KH与霍尔片的材料性质、几何尺寸有关,对于一定的霍尔片,其为常数。

这样
上式是霍尔效应测磁场的基本理论依据,只要已知KH,用仪器测出I及UH,则可求出磁感应强度B。

实验的原理图
2.实验的过程设计
(1)拟好实验步骤。

(2)根据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确定各物理量的测量方法。

3实验的拓展
1)、测量霍尔元件的不等位电势差
2)、测量霍尔片的特性曲线
4表格:略
5、实验报告的要求:
1.数据处理的要求。

2.误差分析与问题的讨论
6、黑板右边的空白备用
1.括号内的解释用语言叙述。

2.寻找几名优秀的学生在课外开放时间内完成拓展实验的题目
《物理实验》教案
(霍耳效应法测量磁场)
冷雪松
辽宁科技大学——理学院实验中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