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啸的危害及应对措施

合集下载

浅谈海啸对船舶安全的危害及船舶防范措施

浅谈海啸对船舶安全的危害及船舶防范措施

务 局播 出的 海啸 最新 动 态 消息 ,并采 取相 应 的 防范措 施 。系 泊 码 头 的船 舶 ,既使 海 啸 的波 高 很小 ,也 应 注意 上 下舷 梯 的 人 员 安全 ,人员 不在 舷 梯 上时 ,应 立 即升 高舷 梯 ,防止 海 啸
第 1 卷 第 6期 1
21 0 1年 6月
中 国


VoI 1 1 Ju e n
N 6 o. 2 1 01
Ohi W er na at Tr n po t as r
浅谈海啸对船舶安全的危害及船舶防范措施
许 瑞祥 ,李 征 。 博 文 ,林
( 1湄 洲 湾港 I管 理局 引航站 ,福 建 莆 田 3 1 O ;2厦 门海 隆 对外 劳 务合作 有 限公 司,福建 厦 门 3 1 0 ) J 5 l0 6 3 0
中图分 类号 :U 7 . 66 1
前 言
文 献标 识码 :A
文 章编 号 :10 — 93 (0 )0— 0 70 0 6 77 2 1 1 6 00 — 3


地不 知 不觉 地通 过海 洋 。

2 01 1年 3月 1 日本 时 间 1 1日 4点 4 6分左 右 , 日本位 于 宫城县 以东 1 0 m 的 太平洋 海 域 ,发 生里 氏震 级为 90 3k .
( ) 啸来 袭 之前 和袭 击之 中 , 舶 应注 意收 听 当地 港 4 海 船
海 啸 在深海 中及浅 水 中产 生 的影 响 海 啸 波在 深海 中波 高并 不 大 , 是在 传播 到 近岸 的 时候 , 但 由于 地 形 变浅 、收窄 所 引起 的波 能集 聚 , 高将进 一 步增 大 。 波
上对 船 舶造 成 危 害 , 正在 航 行 的船 只甚 至很 难察 觉这 种 波动 。

地震海啸危害及防御综述

地震海啸危害及防御综述
事 洋全 貌及 地 震海 啸 的孕 育条件 . 震 海 地

() 区地 形地 貌 。 2海 我国海 区大部 是 浅水大 陆架 地 带 , 带 平 缓 宽 阔 , 围有 成 串 的 岛屿 、 礁 环 该 外 暗 绕, 不利 于地 震海 啸波 的传 播 。 () 区构 造与 震源错 动方 式 。 3海 中国海 区 一般没

在 某 些地 区 致使 波 的能 量会 聚 . 生较 产 研 究表 明 , 海岸 和近 岸海 底地 形越 平缓 , 另一 方面 . 坡度 越平 缓 , 波在 一个 非常 浅
毯 辩

多 的距离 必然 越大 。经验 说 明 , 一定 动 在 型或 漏斗 型 港 口或 河 口 . 由于 海底 地形 生折射 , 浪相 对 集 中 , 加 上共振 , 海 再 波 r米 到 几 十 米 . 出现 几 个峰 值 , L 并 以第 2 卜 峰值最 大 , 波 加大 了海 啸 的破坏 力 。 l 海啸 的世 界分 布
远 , 岸段 海水 的上升 , 多数 像迅 速 的涨潮 。 数特 定 少 的地 区在 某些大 海啸时 可形成 怒潮 。 波源 紧邻 的 在 海岸 。 则怒 潮是很 普遍 的 。
( 海 啸波途 经 的地 形地 貌 一般 认 为 3 ) 海啸 波
的 传播速度与海水深度h 有关。即:V=√ .
式中 g为 重力加速 度 . g大 陆 架 、 屿 、 下 暗礁 岛 水 带 或其 他 浅 滩 区时 。 方面 速 度 变小 , 一 另一 方面 海
底 摩擦 力显 著加 大 , 使 海啸 波 能量 衰减 , 高和 致 浪 冲 击力都 相对 减小 。 有的海 啸波传 到海 边时 已成 强
弩之末 。 不能 造成 危害了 。

东南亚海啸

东南亚海啸

东南亚海啸引言海啸是指在海洋中由于地震、火山爆发、海底滑坡等原因产生的海浪,当海浪抵达海岸时,可以造成巨大的破坏。

东南亚地区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印度洋地震带之间,地震活动频繁,因此该地区经常受到海啸的威胁。

本文将讨论东南亚地区发生的历次海啸,分析其成因、影响和应对措施。

一、历史上的东南亚海啸1. 2004年印度洋地震和海啸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附近发生了一次强烈的地震,震级达到了9.3级。

这次地震引发了一系列的海啸,其中最严重的影响了印尼、泰国、斯里兰卡、印度等国家。

这次海啸造成了超过2.3万人的死亡,成为有史以来最严重的海啸之一。

2. 2018年印尼苏拉威西岛海啸2018年9月28日,印尼苏拉威西岛发生了一次强烈的地震,震级为7.5级。

地震引发了一次高达6米的海啸,造成了数百人的死亡和重大破坏。

这次海啸对当地居民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许多人失去了家园。

3. 其他重要的海啸除了上述的两次海啸外,东南亚地区还发生了许多其他重要的海啸,如1992年的泰国海啸、2006年的印尼海啸等。

这些海啸都对当地社会和经济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二、海啸的成因海啸一般是由地震造成的,当地震发生时,海底的地壳发生移动,形成了一波波的能量传播到海面上,形成海啸。

此外,海底火山爆发、海底滑坡以及陨石撞击也可以引发海啸。

三、海啸的影响海啸对东南亚地区的影响非常大。

首先,海啸可以造成大量的人员死亡和财产损失。

海啸来袭时,海水会快速涌上陆地,冲毁建筑物、道路和其他基础设施,导致大量人员伤亡和失踪。

此外,海啸还可以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破坏当地的渔业资源和生态系统。

四、海啸的应对措施为了减少海啸对东南亚地区的影响,各国政府和地区组织采取了一系列的应对措施。

首先,地震监测系统的建立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通过监测地震活动,可以提前预警并及时发布海啸警报,为当地居民提供逃生时间。

其次,加强公众对海啸的宣传和教育也是必要的。

公众应该了解海啸的危害性,并学会如何在海啸来临时采取安全措施。

海啸对沿海地区的破坏力

海啸对沿海地区的破坏力

海啸对沿海地区的破坏力海啸(tsunami)是一种在海洋中形成的巨大海浪,通常由地震、海底火山喷发或海底滑坡等地壳运动引起。

一旦海啸逼近沿海地区,其破坏力不可小觑。

本文将探讨海啸对沿海地区的破坏力,以及如何降低海啸带来的损失。

一、海啸的形成和传播过程海啸的形成和传播过程相对复杂,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地壳运动:地震、火山喷发或滑坡等地壳运动是海啸的主要诱因。

当地壳发生运动时,可能会引起海域中大量水体的剧烈震荡。

2. 初始海底地质变动:地壳运动引起的振动扰动水体,使得海底地质构造发生变动。

这种变动形成了海啸波。

3. 海啸波传播:海啸波以极高的速度在海洋中传播,一般可达每小时500至800公里。

当海啸波到达浅海区域时,其速度会减慢,而增加其高度。

4. 上岸形成海啸:当海啸波到达浅海区域的沿海地区时,其高度逐渐增加,形成巨大的海浪直冲岸边。

二、海啸的破坏力1. 毁灭性的水浪:海啸产生的巨大水浪将直接冲击沿海地区。

这些水浪具有高度、速度和冲击力,并能将建筑物、船只和其它物体冲击至远离原本存在的位置。

2. 冲击与侵蚀:海啸波的冲击力以及侵蚀效应,经常导致海岸带的沙滩、海岸线和土壤严重破坏。

这将对沿海地区的生态环境和土地利用产生重大影响。

3. 水域内溶解氧的消耗:海啸带动海水进入内陆地区,导致水体中溶解氧的流失,给水域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损失大量海洋生物。

4. 肆意摧毁建筑物和基础设施:海啸的冲击力会摧毁沿岸城市、港口和纺织厂等基础设施,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

5. 潜在的核辐射威胁:一些沿海地区设有核能发电站以及核设施。

当海啸发生时,这些设施的安全可能受到威胁,进而引发核事故。

三、降低海啸破坏的措施1. 加强监测与预警系统:建立健全的海啸监测与预警系统是降低海啸破坏力的有效手段。

通过地震监测、海底设备和气象预报,及时向沿海地区发出警报,提前做好防范措施。

2. 灾害教育与知识普及:加强对沿海地区居民的灾害教育与知识普及,提高他们的灾害自救能力。

海啸自救方法

海啸自救方法

海啸自救方法在面临海啸的情况下,正确的自救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海啸是一种被大量的水域移动引起的海浪,通常是由地震、火山喷发或其他地质活动引发的。

它们以极高的速度冲向海岸,并带来巨大的破坏力。

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人们需要了解并采取适当的自救方法。

当海啸警报发出时,第一步是迅速寻找到达较高地区的最近路径。

高处通常是最安全的地方,因为海啸的破坏力主要集中在靠近海平面的低地区。

沿途注意听从当地政府的指示,并遵循逃生路线。

远离沿海区域,尽量寻找靠近山丘、建筑物或其他较高地点的安全位置。

在逃离的过程中,尽量避免驾驶车辆。

交通拥堵可能会导致瓶颈,延误您逃离的时间。

如果无法避免驾驶,必须时刻保持警惕,并确保与其他车辆保持一定距离,以便及时应对突发状况。

此外,要避免停在低洼地或狭窄的道路上,因为这些地方有可能被海啸淹没。

如果逃离的时间非常有限,而且没有足够的时间和条件逃离到较高地区,那么就应该往建筑物内部转移,尽可能离开海岸线。

选择结构坚固的建筑物,例如多层混凝土建筑物或钢筋混凝土结构,以增加生存的机会。

进入建筑物后,迅速移动到较高楼层,并尽量避免靠近窗户或外墙,以防止海浪冲击造成的伤害。

在海啸袭击期间,避免接触水域是至关重要的。

海水可能被冲击成危险的力量,携带各种物体,对人们造成伤害,甚至危及生命。

如果不得不接触海水,应紧紧抓住固定物体以避免被冲走。

保持冷静和镇定,尽可能找到一个避难所,直到海啸过去。

一旦海啸过去,仍然需要保持警惕。

海啸往往会造成余波和潮汐的变化。

当潮汐回流时,海水可能会迅速被带走,形成一个危险的低潮区,此时人们应尽量远离海岸线。

此外,碎屑和其他残骸可能仍然存在,可能会造成伤害。

因此,仅当官方宣布安全后才能返回受影响的地区。

总结起来,海啸是一种具有巨大破坏力的自然灾害。

为了保护生命安全,人们需要了解并掌握适当的自救方法。

迅速逃离到较高地带是最安全和有效的选择。

如果没有足够的时间,转移到建筑物内部,并尽量远离海岸线。

海上遇到海啸怎么办海啸发生时如何逃生

海上遇到海啸怎么办海啸发生时如何逃生

海上遇到海啸怎么办海啸发生时如何逃生海上遇到海啸怎么办海啸与海底地震有关,可引发高达30米的巨浪,在沿海地带会造成巨大破坏。

1、感觉强烈地震或长时间的震动时,需要立即离开海岸,快速到高地等安全处避难。

2、如果收到海啸警报,没有感觉到震动也需要立即离开海岸,快速到高地等的安全处避难。

通过收音机或电视等掌握信息,在没有解除海啸注意或警报之前,勿靠近海岸。

3、不是所有地震都引起海啸,但任何一种地震都可能引发海啸。

当你感觉大地发生颤抖时,要抓紧时间尽快远离海滨,登上高处。

不要去看海啸———如果你和海浪靠得太近,危险来临时就会无法逃脱。

海啸防範注意事项一、地震引发海啸的形成塬因(一)海洋板块沈积往下推挤陆地板块。

(二)陆地板块前端向下沈积,蓄积反弹能量。

(叁)反弹能量蓄积到饱和点,陆地板块能量前端向上弹起,板块能量释放造成地震。

(四)地震能量的释放后,能量藉由海水快速地传播,在海水水深5000公尺时,时速最快可以像喷射机一样,达到每小时800公里,其计算公式如下:(五)但是接近陆地前沿时,由于海水深度开始变浅,传播速度开始放慢,海水开始推挤(共振)而逐渐昇高海啸,最后海水一波波涌入陆地形成灾害。

二、海啸侵袭陆地海啸的波长非常长,有时长达10公里,所以并不容易目视察觉,惟海啸开始接触陆地后,随着沿岸变浅而波长变短,而且波浪高度会因为共振效应增高,特别是居住在下列地区的民众应提高警觉:(一)靠近海边,且具有V字型的狭窄港湾地区或是岬湾前端位置。

(二)沙岸地型,且沿岸地势平缓,无适当防波堤之保护地区。

叁、人员避难注意事项突然间的发生地震有可能引发海啸来袭,避免海啸危害最好的方式就是「及早预警」,迅速往高地「避难逃生」,以下有七点注意事项,作为人员避难时的参考:(一)首先要考虑到自身的安全,因为一旦身体受伤,就很难进行避难。

(二)避难时必须要往高处走,必要时,甚至还得进行二次避难,走到更高的地方,因为海啸危害的程度,往往不是靠过去的经验可以判断的,进行时宁可作最坏的打算、(叁)近海地震引发的海啸,避难时间短,儘量不要靠车辆避难,因为短时间路上突然涌入许多车辆,容易造成交通阻塞,而且车辆被捲入海啸,人员更不容易脱困。

海啸灾害减灾对策措施

海啸灾害减灾对策措施

海啸灾害减灾对策措施1. 引言海啸灾害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经常给沿海地区造成巨大的损失。

海啸通常由地震、海底火山喷发或滑坡等地质活动引起,当其能量传播至沿海地区时,会形成巨大的海浪,造成巨大的破坏力。

因此,制定有效的海啸灾害减灾对策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海啸灾害减灾对策措施。

2. 早期预警系统早期预警系统是减轻海啸灾害影响的关键措施之一。

通过监测地震活动和海洋波动等数据,及时发现潜在的海啸威胁并向可能受影响的地区发出警报,可以在海啸到达之前尽量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早期预警系统包括灾害预警中心的建立、监测设备的部署和信息传输的完善等方面。

3. 国际合作与信息共享海啸灾害的范围通常不局限于一个国家,因此国际合作和信息共享是减轻海啸灾害影响的重要手段。

国家之间可以共同建立信息交流机制,及时分享有关地震、海洋波动等数据,提供准确的预警信息。

此外,还可以进行技术和资源的共享,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支持,提高减灾和应急能力。

4. 建设防护设施为了减轻海啸灾害的影响,沿海地区需要建设一定的防护设施,以减少海啸引发的破坏。

常见的防护设施包括堤防、海堤、海岸防护林等。

这些防护设施可以减缓海浪的冲击力,保护沿海地区的人民和财产。

5. 加强社会教育和宣传社会教育和宣传对于提高公众的灾害防范意识和减灾能力非常重要。

政府和相关部门可以通过举办研讨会、培训课程等形式,为公众提供有关海啸灾害的知识和应对措施。

此外,还可以通过媒体等渠道宣传海啸灾害的危害,引导公众正确应对和逃生。

6. 制定灾后恢复重建计划海啸灾害通常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制定灾后恢复重建计划非常重要。

该计划应包括重建受损建筑、修复基础设施、提供紧急救援和医疗等方面的措施。

此外,还需要对受灾地区进行综合评估,以确定未来减灾工作的重点和方向。

7. 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支持为了更好地应对海啸灾害,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支持非常重要。

科学家和工程师可以通过研究地震、海洋波动等现象,深入了解海啸的形成和传播机制。

海洋灾害分析及海啸灾害的预防与控制

海洋灾害分析及海啸灾害的预防与控制

海洋灾害分析及海啸灾害的预防与控制蒋川宇 5120209393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类的活动范围也在日益扩展,而海洋这个地球上的资源宝库必将成为未来人们探索的热点地区。

然而,海洋带来的不仅仅是蔚蓝的美景与丰富的资源,它也有令人敬畏的一面——海洋灾害。

因此,透彻的了解海洋灾害能使我们更好地利用与保护海洋也一片地球上的奇观。

本篇论文就将秉着开发海洋、保护海洋、热爱海洋的理念简单介绍风暴潮、海浪、海啸、海冰、赤潮、溢油等各种海洋灾害并提出一些关于预防、控制、应对海啸灾害的设想。

这些设想对于海啸预警系统的完善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海洋灾害海啸开发利用预警目录摘要 (1)一、前言 (2)二、海洋灾害的的分类 (2)(一)风暴潮灾害(二)海浪灾害(三)海啸灾害(四)海冰灾害(五)赤潮灾害(六)溢油灾害(七)重金属污染灾害三、中国海洋灾害情况介绍 (8)四、海啸预警系统现状及应急措施介绍 (10)(一)海啸预警系统简介(二)海啸发生后的应急措施五、减弱海啸破坏力的猜想及可行性分析... (14)参考文献 (15)一、前言海洋灾害的定义是海洋自然环境发生异常或激烈变化,导致在海上或海岸带发生的严重危害社会、经济和生命财产的事件。

类型包括风暴潮、海浪、海啸、海冰、赤潮、溢油等。

二、海洋灾害的的分类海洋灾害按照成因不同可分为风暴潮灾害、海浪灾害、海啸灾害、海冰灾害、赤潮灾害、溢油灾害、重金属污染灾害等。

这些灾害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都有巨大的影响。

(一)风暴潮灾害风暴潮(storm surges)是指由于强烈的大气扰动——如强风和气压骤变所招致的海面异常升高的现象【1】。

若风暴潮结合通常的天文潮则可能导致海域水位暴涨,酿成巨大的灾难。

如1970年11月12-13日发生在孟加拉湾沿岸地区的一次风暴潮,曾导致30余万人死亡和100多万人无家可归。

其规模是举世罕见的。

风暴潮按其诱发的不同天气系统可分为三种类型:由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或飓风引起的海面水位异常升高现象,称之谓台风风暴潮;由温带气旋引起的海面水位异常升高现象,称之谓风暴潮;由寒潮或强冷空气大风引起的海面水位异常升高现象,称之谓风潮,以上三种类型统称为风暴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啸的危害及应对措施
当发生海啸后那么会有灾难性的打击,对其城市各方面发展都有巨大的伤害,所以说需要对其海啸的危害及应对措施进行了解,通过给大家详细的讲解一下。

海啸的危害
在一次震动之后,震荡波在海面上以不断扩大的圆圈,传播到很远的距离,正像卵石掉进浅池里产生的波一样。

海啸波长比海洋的最大深度还要大,可以传播几千公里而能量损失很小,轨道运动在海底附近也没受多大阻滞,不管海洋深度如何,波都可以传播过去。

正因为这样,海啸在海平面竖起“水墙”,其中蕴含极大的能量,排山倒海而来,犹如死亡之浪,地球的终极毁灭者,刹那间万物即遭淹灭。

如果海啸到达岸边,“水墙”就会以摧枯拉朽之势冲上陆地,同时还能挟着重达数吨的岩石及船只、废墟等杂物,向内陆扫荡数千米,甚至会沿着入海的河流逆流而上,沿河地势低洼的地区会被吞噬。

海啸能迅猛地袭击岸边的城市和村庄,瞬间将人们吞噬。

港口所有设施,被震塌的建筑物,在狂涛的洗劫下,都被席卷一空。

事后,海滩上一片狼藉,到处是残破木板和人畜尸体。

而且,海啸造成大量的人畜死亡,若不及时处理,尸体滋生病菌,若再加上高温,很容易
产生瘟疫,对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历史上,海啸也给人们带来深重灾难。

海啸来临如何自救
1.去海边的时候,要注意附近地震的报告,要知道,海啸随时会在地震发生几小时后到达离震源上千公里远的地方。

2. 借助动物来预防海啸:动物对灾难的来临比人类敏感,动物对自然灾害是天生敏感的,尤其是野生动物,当周围的动物出现反常的焦躁,就必须警觉了。

3.海啸前海水异常退去会把许多鱼虾留在沙滩上,场面壮观,但千万不要去捡鱼或看热闹。

4.
地震是海啸最明显的前兆。

如果你感觉到较强的震动,不要靠近
海边、江河的入海口。

如果听到有关附近地震的报告,要做好防海啸的准备,注意电视和广播新闻。

要记住,海啸有时会在地震发生几小时后到达离震源上千公里远的地方。

5.
海上船只听到海啸预警后应该避免返回港湾,海啸在海港中造成的落差和湍流非常危险。

如果有足够时间,船主应该在海啸到来前把船开到开阔海面。

如果没有时间开出海港,所有人都要撤离停泊在海港里的船只。

6. 海啸登陆时海水往往明显升高或降低,如果你看到海面后退速度异常快,应立刻撤离到内陆地势较高的地方。

7.
如果在海啸时不幸落水,要尽量抓住木板等漂浮物,同时注意避免与其他硬物碰撞,在水中不要举手,也不要乱挣扎,减少动作,能漂浮即可,必须减少体能的无谓消耗。

8. 海水不要喝,不仅不能解渴,反而容易让人出现严重的幻觉。

尽可能向其他落水者靠拢,既便于相互帮助和鼓励,又因为目标扩大更容易被救援人员发现。

9.
人在海水中长时间浸泡,热量散失会造成体温下降。

溺水者被救上岸后,最好能放在温水里恢复体温,没有条件时也应尽量裹上被、毯子、大衣等保温。

给落水者适当喝一些糖水有好处,可以补充体内的水分和能量。

10.
如果落水者受伤,应采取止血、包扎、固定等急救措施,重伤员则要及时送医院救治。

要记住及时清除落水者鼻腔、口腔和腹内的吸入物。

如心跳、呼吸停止,则应立即交替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和心脏挤压。

海啸的危害和应对措施要多加了解,海啸带来的危害性很大,所以说要注意其应急措施,通过不仅可以了解上述等海洋灾害小知识,还需要对其海啸预测与逃生常识等进行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