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炼橡胶物理性能
三元乙丙橡胶主要性能

15256
812
D2137
53546
8
热空气压缩永久变形,(压25%,70℃,22h)%
≤50
7759
815B
D395B
53517
9
热空气老化试验(70℃,70h)
硬度变化值
≤+10
3512
188
D573
53503
拉伸强度变化率,%
≥-25
断裂伸长率变化率,%
≥-35
12
耐臭氧龟裂静态拉伸(伸长20%,16h,40℃)
2.白炭黑(二氧化硅)Silica
其分子式为:Sio2
其成份约占:10%~20%
3.促进剂:硫磺
其分子式为:S8
其成份约占:2%~10%
4.硫化后该材料绝缘
臭氧浓度为50pphm
无龟裂
7762
1431-1B
D1149
53509
说明
三元乙丙胶材质证明书
产品名称:三元乙丙混炼胶
牌号/型号:BUNA EP T 3950
产品主要成份为:
1.生胶(三元乙丙胶)
Ethylene-Propylene rubber
其分子式为:
(C2H4)n-(C3H6)m
其成份约占:60%~70%
三元乙丙橡胶(EPDM)
1.主要特性
乙丙橡胶在汽车制造行业中应用量最大,主要应用于汽车密封件、散热器软管、胶垫、胶管、护套等。在汽车密封条行业中,主要利用EPDM的弹性、耐臭氧、耐候性等特性。长期耐温-50℃~150℃或-60~130℃。
2.主要技术参数
2.1三元乙丙橡胶的物理性能指标如下:
三元乙丙橡胶(EPDM)的物理性能指标
混炼型聚氨酯橡胶概述1

混炼型聚氨酯橡胶简述摘要:混炼型聚氨酯橡胶因其基本组分可变而使其性能变化范围较其它合成橡胶或天然橡胶大得多。
混炼型聚氨酯橡胶有多种类型,性能千差万别。
由于相关知识和技术的缺乏,错误地选择混炼型聚氨酯橡胶的类型、不适当的配方设计或不适当的工艺条件,是造成混炼型聚氨酯橡胶在全世界橡胶工业领域应用不够广泛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混炼型聚氨酯橡胶,类型,应用德国Otto Bayer教授于1937年发明了聚氨酯弹性体。
在20世纪50年代,橡胶工业,特别是轮胎工业促进了聚氨酯弹性体在橡胶工业中的应用。
在50年代末期,美国橡胶公司(即后来的Uniroyal公司)、Du Pont公司和Bayer公司都开发了混炼型聚氨酯橡胶。
在60年代,混炼型聚氨酯的生产迅速增长。
通用轮胎公司、Goodyear公司、Michelin公司、美国氰胺公司、Thiokol公司和Witco公司也开发了混炼型聚氨酯橡胶。
在70年代,因所有这些产品都存在工艺性能不好,以及综合性能经常不能满足要求的问题。
生产过程非常困难,导致材料性能不稳定。
并且,因为钢丝带束子午线轮胎的研制成功,使轮胎工业丧失了对混炼型聚氨酯橡胶的兴趣,Michelin公司和通用公司停止了混炼型聚氨酯橡胶的生产。
随后,美国氰胺公司、Witco公司和Thiokol公司也停止了它们各自混炼型聚氨酯橡胶产品的生产。
90年代以来,Bayer公司逐步把全球的混炼型聚氨酯橡胶机构都集中到了Rhein Chemie分部。
2002年美国TSE公司比康普顿公司购买了混炼型聚氨酯橡胶产品系列。
TSE公司是世界最大的混炼型聚氨酯橡胶生产厂家,其次是Rhein Chemie公司。
我国的混炼型聚氨酯橡胶是60年代中期由山西省化工研究所仿制美国Genthene S牌号的混炼型聚氨酯橡胶HA-1,属于聚酯型过氧化硫化的混炼型聚氨酯橡胶。
在90年代初在HA-1的基础又推出了HA-5型橡胶,克服HA-1胶低温结晶、合成工艺难掌握的问题。
塑炼与混炼

塑炼与混炼一、塑炼橡胶受外力作用产生变形,当外力消除后橡胶仍能保持基形变的能力叫可塑性。
增加橡胶可塑性工艺过程称为塑炼。
橡胶有可塑性才能在混炼时与各种配合剂均匀混合,在压延加工易于渗入纺织物中,在压出、注压时具有较好的流动性。
此外,塑炼还能使橡胶的性质均匀,便于控制生产过程。
但是,过渡塑炼会降低硫化胶的强度、弹性、耐磨等性能,因此塑炼操作需要严加控制。
橡胶可塑度通常以威廉可塑度、门尼粘度和德弗硬度等表示。
1、塑炼机理橡胶经塑炼以增加其可塑性,其实质乃是使橡胶分子链断裂,降低大分子长度。
断裂作用既可发生于大分子主链,又可发生于侧链。
由于橡胶在塑炼时,遭受到氧、电、热、机械力和增塑剂等因素的作用,所以塑炼机理与这些因素密切相关,其中起重要作用的则是氧和机械力,而且两者相辅相成。
通常可将塑炼区分为低温塑炼和高温塑炼,前者以机械降解作用为主,氧起到稳定游离基的作用;后者以自动氧化降解作用为主,机械作用可强化橡胶与氧的接触。
塑炼时,辊筒对生胶的机械作用力很大,并迫使橡胶分子链断裂,这种断裂大多发生在大分子的中间部份。
塑炼时,分子链愈长愈容易切断。
顺丁胶等之所以难以机械断链,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因为生胶中缺乏较高的分子量级分。
当加入高分子量级分后,低温塑炼时就能获得显著的效果。
氧是塑炼中不可缺少的因素,缺氧时,就无法获得预期的效果。
生胶塑炼时,设备与橡胶之间的磨擦显然使胶温升高。
热对塑炼效果极为重要,而且在不同温度范围内的影响也不同。
由于低温塑炼时,主要依靠机械力使分子链断裂,所以在像章区域内(天然胶低于110℃)将随温度的升高,生胶粘度下降,塑炼时受到的作用力较小,以致塑炼效果反而下降。
相反,高温塑炼时,主要是氧化裂角反应起主导作用,因而塑炼效果在高温区(天然胶高于110℃)将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温度对塑炼起着促进作用。
各种橡胶由于特性不同,对应于最低塑炼效果的温度也不一样,但温度对塑炼效果影响的曲线形状是相似的。
常见影响橡胶混炼的因素

常见影响橡胶混炼的因素1.前道工序准备的原材料:生胶、炭黑、油和小料质量的好坏及批次不稳定,直接影响混炼的效果和胶料的质量。
所以密炼工应当监督好上道工序,才能保证混炼的质量。
2.加料顺序:合理的加料顺序有助于混炼的均匀性。
若加料顺序不当,轻则影响分散的均匀性,重则导致不成团或过炼,甚至发生焦烧,使下道工序操作难以进行,胶料性能下降。
所以必须按工艺规程上规定的时间和顺序加料。
3.混炼温度:在密炼过程中,以天然胶为主的胶料,混炼温度一般控制在110℃左右,排胶温度一般控制在110~125℃范围内。
温度太低,常会造成胶料压散,不成团;温度过高,会使胶料变软,减弱混炼时的机械剪切作用,不利于填料团块的分散。
所以应根据工艺要求,注意冷却水或加热蒸汽的控制与调节,以控制混炼室的温度。
4.混炼时间:一般情况下,必须严格按工艺规程要求的时间加料、混炼。
对相同机台来说,混炼时间短,配合剂分散不均匀,胶料的可塑性也不均匀,物理机械性能自然也不会均匀;混炼时间太长,则易产生“过炼”现象,使胶料物理机械性能下降。
在加料过程中,特别应注意两个最重要的时间,即加油时间和加后效性促进剂的时间。
①加油时间:加油过早,会出现炭黑未充分混入、易结团,炭黑分散不良,物理机械性能下降,性能波动大;加油过迟,油吃不净,胶料内部会产生打滑现象,引起混炼不良,在保证炭黑分散的前提下,以尽早加油比较合理。
据有关资料介绍,在加完炭黑后1.5~2分钟时(此时胶料温度应在120℃左右)加油,其炭黑的分散度较优。
②加促进剂时间:加后效性促进剂过早,会造成后效性促进在高温下分解,从而失去后效性,使焦烧时间变短,引起本岗位或下道工序出现焦烧;反之,则会使促进剂分散不好,容易造成促进剂在排胶时撒出,不能吃尽,影响胶料性能。
5.压铊压力:适当提高压铊压力,不仅可以增大装胶容量,防止排料时发生散料现象,而且可使胶料与设备以及胶料内部更为迅速有效地相互接触和挤压,加速配合剂混入橡胶中的过程,从而缩短混炼时间,提高混炼效率。
橡胶技术指标及参数

橡胶技术指标及参数橡胶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广泛应用于制造轮胎、橡胶制品和橡胶管等领域。
橡胶技术指标及参数是评价橡胶质量的重要依据,本文将介绍橡胶的物理性能、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指标等方面的内容。
1.物理性能指标:(1)密度:橡胶密度指的是单位体积的橡胶质量,一般用克/立方厘米表示。
橡胶密度的变化会影响到橡胶制品的机械性能和耐磨性。
(2)硬度:橡胶硬度指的是橡胶表面抵抗压痕或压痕程度的能力,通常使用杜氏硬度计进行测量。
硬度的变化会影响橡胶的弹性和柔软性。
(3)流动性:橡胶的流动性指的是橡胶在加工过程中的流动性能。
流动性好的橡胶易于填充模具,使制品质量均匀。
2.力学性能指标:(1)抗张强度:橡胶的抗张强度指的是橡胶在受到拉力时的抵抗力,可以反映橡胶材料的强度。
抗张强度高的橡胶具有较好的抗拉伸性能。
(2)伸长率:橡胶的伸长率指的是橡胶在受到拉力时能够延展的程度。
伸长率高的橡胶具有良好的延展性能。
(3)压缩变形:橡胶的压缩变形指的是橡胶在受到压力时的变形程度。
压缩变形小的橡胶具有较好的回弹性能。
3.加工性能指标:(1)在炼胶过程中,橡胶的热稳定性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它可以反映橡胶在炼胶过程中抗热老化的能力。
热稳定性好的橡胶在高温下也能保持良好的物理性能。
(2)橡胶的可加工性指的是橡胶在混炼、挤出、注塑等工艺过程中的加工性能。
可加工性好的橡胶易于加工成型,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3)耐磨性:橡胶的耐磨性是指橡胶在受到磨损时的抵抗能力。
耐磨性好的橡胶可以延长制品使用寿命。
总结起来,橡胶技术指标及参数涵盖了橡胶的物理性能、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等方面的内容。
这些指标和参数对橡胶材料的质量评估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橡胶制品研发和生产中必须考虑的因素。
不同的橡胶制品对这些指标和参数的要求也各不相同,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优化。
湿法混炼橡胶新材料工艺技术优势与研究进程

当代化工研究〔〔(jModern Chemical Research 2020・01工艺与设备湿法混炼橡胶新材料工艺技术优势与研究进程*李红江(河南恒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南453400)摘耍:在橡胶生产过程中,混炼是其中餉关键环节,能够在均匀混合生胶同其余原料的基础上,形成混炼胶.该工艺在实际应用当中,将对橡胶制晶的性能产生直接的影响,同传统干法混炼相比,能够对能耗大、粉尘污染等缺点进行有效的克服,具有积极丝应用价值.在本文中,将就湿法混炼橡胶新材料工艺技术优势与研究进程进行一定餉研究.关键词:湿法混炼橡胶;技术优势;研究进程中图分类号:TQ330.63文献标识码:ATechnological Advantages and Research Progress of New Materials for Wet MixingRubberLi Hongjiang(He'nan Hengfa Science&Technology Co.,Ltd.,He'nan,453400)Abstracts Mixing is one of the key links in the rubber production process,which can form mixed rubber on the basis of e venly mixing raw rubber with other raw materials.In p ractical application,the p rocess will have a direct impact on the p erformance of r ubber p pared with traditional dry mixing,it can effectively overcome the shortcomings of h igh energy consumption and dust p ollution,and has p ositive application value. In this paper,the technological advantages and research progress of n ew materials f or wet mixing rubber will be studied to some extent Key words:wet mixing rubber^technical advantages research process1.引言湿法混炼是现今橡胶生产当中的重要工艺,能够将白炭黑、炭黑等填充物制作成水分散体,在经过液态融合、凝聚、脱水等步骤实现对橡胶的生产。
各种橡胶制品的检测项目和检测标准详情

各种橡胶制品的检测项目和检测标准详情各种橡胶制品的检测项目和检测标准一、橡胶物理性能检测1、硫化橡胶物性检测邵尔A型硬度、拉伸性能、撕裂性能、压缩疲劳生热、压缩永久变形、耐老化、屈挠龟裂、伸张疲劳、屈挠龟裂、裂口增长、低温脆性、弹性、耐磨性、热老化性能、耐臭氧性能、剥离强度、耐液体试验等。
2、未硫化橡胶的物性检测未硫化橡胶通常指生胶和混炼胶,未硫化胶性能的测试主要为加工生产服务。
包括门尼粘度、门尼焦烧测定、胶料初期硫化性能测试,胶料硫化特性测试等。
二、橡胶化学性能分析橡胶原材料质量检验涉及到的原材料包括:生胶(天然橡胶)、合成胶(复合橡胶、顺丁橡胶、丁苯橡胶、氯丁橡胶等)、炭黑、防老剂(对苯二胺类、4020、4010NA、RD等)、促进剂(M、DM、CZ、NS、NOBS、TMTD等)、硫化剂(硫磺、DCP等)、活化剂(硬脂酸、氧化锌等)、软化剂(芳烃油、环烷油)、粘合剂(钴盐)、增粘剂(酚醛树脂等)、无机补强剂(白炭黑、陶土等)、加工助剂(分散剂、硅烷偶联剂)等。
橡胶原材料及制品环保检测橡胶制品中的致癌物质多环芳烃检测、油品中按IP346标准检测多环芳烃含量、重金属含量、Rosh检测以及高关注度物质(SVCH)等。
橡胶析出物质检测橡胶制品表面经常发生喷霜现象,不但影响产品的外观,而且影响产品的性能。
分析析出物为何种物质,方便调整工艺或配方,生产出更优质的产品。
各种橡胶制品检测标准一、减震器类:HG 2864-1997 车辆用橡胶缓撞器HG/T 3080-2009防震橡胶制品用橡胶材料HG/T 2866-2003 橡胶护舷JT/T 4-2004 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JT 391-2009 公路桥梁盆式橡胶支座TB/T 1893-2006 铁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TB/T 2331-2004 铁路桥梁盆式橡胶支座JG 118-2000 建筑隔震橡胶支座HG/T 2289-2001 可曲挠橡胶接头JT/T 327-2004 公路桥梁伸缩装置HG/T 3328-2006 铁路混凝土枕轨下用橡胶垫板JT/T 529-2004 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用塑料波纹管GB/T 17955-2009桥梁球型支座GB 20688.4-2007橡胶支座第4部分普通橡胶支座二、胶辊类:HG/T 2287-2008 印刷胶辊HG/T 2447-2003 胶辊第4部分印染胶辊HG/T 2446-2005 胶辊第5部分造纸胶辊HG/T 2445-2005 胶辊第6部分电子打字(印)机胶辊HG/T 2697-2001 胶辊第二部分聚氨酯胶辊HG/T 2013-2001胶辊第三部分织物预缩橡胶毯三、汽车类:HG/T 2196-2004 汽车用橡胶材料分类系统GB/T 12730-2008 一般传动用窄V带HG/T 2578-1994 汽车液压制动缸用橡胶护罩HG/T 2491-2009汽车用输水橡胶软管和纯胶管HG/T 3088-1999 车辆门窗橡胶密封条集装箱门框密封条GB/T15846-2006四、橡胶手套:AQ6102-2007 耐酸(碱)手套AQ6101-2007 橡胶耐油手套GB 7543-2006 一次性使用灭菌橡胶外科手套GB 10213-2006 一次性使用医用橡胶检查手套HG/T 2888-1997 橡胶家用手套五、橡胶铺地材料类:HG/T 2015-2003 橡胶海绵地毯衬垫HG/T 3747.1-2004橡塑铺地材料第1部分橡胶地板HG/T 3747.2-2004橡塑铺地材料第2部分橡胶地砖六、橡胶鞋:HG/T 2017-2000 普通运动鞋HG/T 2016-2001 篮排球运动鞋HG/T 2870-1997 乒乓球运动鞋HG/T 3085-1999 橡塑冷粘鞋HG/T 2018-2003 轻便胶鞋HG/T 2019-2001 黑色雨靴(鞋)HG/T 2020-2001 彩色雨靴(鞋)HG/T 2401-1992 工矿靴HG/T 2182-2008 棉胶鞋HG/T 2494-2005 布面童胶鞋HG/T 2495-2007 劳动鞋七、密封制品材料:HG/T 2810-2008 往复运动橡胶密封圈材料HG/T 2811-1996 旋转轴唇形密封圈橡胶材料GB/T 9877-2008液压传动旋转轴唇形密封圈设计规范GB/T 15326-1994 旋转轴唇形密封圈外观质量GB/T 13871.1-2007 密封元件为弹性体材料的旋转轴唇形密封圈第1部分:基本尺寸和公差HG/T 2021-1991 耐高温滑油O型橡胶密封圈材料GB/T 3452.2-2007 液压气动用O形橡胶密封圈第2部分:外观质量检验规范HG/T 3089-2001 燃油用O形橡胶密封圈材料HG/T 2181-2009 耐酸碱橡胶密封件材料HG/T 2579-2008 普通液压系统用0形橡胶密封圈材料GB/T 3452.1-2005 液压气动用O形橡胶密封圈第1部分尺寸系列及公差GB/T3452.2-2007 液压气动用O形橡胶密封圈第2部分:外观质量检验规范GB/T 12002-1989 塑料门窗用密封条HG/T 3099-2004建筑橡胶密封垫预成型实心硫化的结构密封垫用材料规范TB /T 1964-1987 客车门窗用密封条JB/T 7757.2-2006机械密封用O形橡胶圈JC/T 946-2005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用橡胶密封圈JC/T 483-2006 聚硫建筑密封胶HG/T 3326-2007采煤综合机械化设备橡胶密封件用胶料JC/T 748-1987(1996)预应力与自应力钢筋混凝土管用橡胶密封圈GJB 250A-1996耐液压油和燃油丁腈橡胶胶料规范GB/T 15325-1994往复运动橡胶密封圈外观质量GB/T 10708.1-2000往复运动橡胶密封圈结构尺寸系列第一部分单向密封橡胶密封圈GB/T 10708.2-2000往复运动橡胶密封圈结构尺寸系列第二部分双向密封橡胶密封圈GB/T 10708.3-2000往复运动橡胶密封圈结构尺寸第三部分橡胶防尘密封圈GB5135.11-2006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第11部分:沟槽式管接件JC/T976-2005道桥嵌缝用密封胶GB/T 21873-2008橡胶密封件给、排水管及污水管道用接口密封圈材料规范HG2865-1997汽车液压制动橡胶皮碗HG2950-1999汽车制动气室橡胶隔膜GJB 5258-2003航空橡胶零件及型材用胶料规范八、胶带类:GB/T524-2007平型传动带GB/T1171-2006一般传动用普通V带GB/T7984-2001运输带具有橡胶或塑料覆盖层的普通用途织物芯输送带GB/T9770-2001普通用途钢丝绳芯输送带HG/T2297-1992耐热输送带GB/13552-2008汽车多楔带HG/T3647-1999耐寒输送带GB/T13487-2002一般传动用同步带HG/2014-2005钢丝绳牵引阻燃输送带HG/T2442-2001洗衣机V带HG/2539-1993钢丝绳芯难燃输送带HG/T2577-2006橡胶或塑料提升带GB/T10822-2003一般用途织物芯阻燃输送带GB/T20786-2006橡胶履带GB 13552-2008九、汽车多楔带:GB/T 10716-2000 同步带拉伸性能试验方法GB 10717-1989 同步带齿剪切强度试验方法GB/T 7762-2003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耐臭氧龟裂静态拉伸试验GB/T 1682-1994 硫化橡胶低温脆性的测定单试样法GB/T 3512-2001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热空气加速老化和耐热试验GB/T 11545-2008 带传动汽车工业用V带疲劳试验GB/T 3686-1998 三角带全截面拉伸性能试验方法GB 12732-2008 汽车V带GB/T 7762-2003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耐臭氧龟裂静态拉伸试验GB 16897-1997 制动软管FMVSS 106 制动软管GB 16897-1997 制动软管FMVSS 106 制动软管GB 16897-1997 制动软管FMVSS 106 制动软管。
各种橡胶制品的检测项目和检测标准详情

各种橡胶制品的检测项目和检测标准详情各种橡胶制品的检测项目和检测标准一、橡胶物理性能检测1、硫化橡胶物性检测邵尔A型硬度、拉伸性能、撕裂性能、压缩疲劳生热、压缩永久变形、耐老化、屈挠龟裂、伸张疲劳、屈挠龟裂、裂口增长、低温脆性、弹性、耐磨性、热老化性能、耐臭氧性能、剥离强度、耐液体试验等。
2、未硫化橡胶的物性检测未硫化橡胶通常指生胶和混炼胶,未硫化胶性能的测试主要为加工生产服务。
包括门尼粘度、门尼焦烧测定、胶料初期硫化性能测试,胶料硫化特性测试等。
二、橡胶化学性能分析橡胶原材料质量检验涉及到的原材料包括:生胶(天然橡胶)、合成胶(复合橡胶、顺丁橡胶、丁苯橡胶、氯丁橡胶等)、炭黑、防老剂(对苯二胺类、4020、4010NA、RD等)、促进剂(M、DM、CZ、NS、NOBS、TMTD等)、硫化剂(硫磺、DCP等)、活化剂(硬脂酸、氧化锌等)、软化剂(芳烃油、环烷油)、粘合剂(钴盐)、增粘剂(酚醛树脂等)、无机补强剂(白炭黑、陶土等)、加工助剂(分散剂、硅烷偶联剂)等。
橡胶原材料及制品环保检测橡胶制品中的致癌物质多环芳烃检测、油品中按IP346标准检测多环芳烃含量、重金属含量、Rosh检测以及高关注度物质(SVCH)等。
橡胶析出物质检测橡胶制品表面经常发生喷霜现象,不但影响产品的外观,而且影响产品的性能。
分析析出物为何种物质,方便调整工艺或配方,生产出更优质的产品。
各种橡胶制品检测标准一、减震器类:HG 2864-1997 车辆用橡胶缓撞器HG/T 3080-2009防震橡胶制品用橡胶材料HG/T 2866-2003 橡胶护舷JT/T 4-2004 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JT 391-2009 公路桥梁盆式橡胶支座TB/T 1893-2006 铁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TB/T 2331-2004 铁路桥梁盆式橡胶支座JG 118-2000 建筑隔震橡胶支座HG/T 2289-2001 可曲挠橡胶接头JT/T 327-2004 公路桥梁伸缩装置HG/T 3328-2006 铁路混凝土枕轨下用橡胶垫板JT/T 529-2004 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用塑料波纹管GB/T 17955-2009桥梁球型支座GB 20688.4-2007橡胶支座第4部分普通橡胶支座二、胶辊类:HG/T 2287-2008 印刷胶辊HG/T 2447-2003 胶辊第4部分印染胶辊HG/T 2446-2005 胶辊第5部分造纸胶辊HG/T 2445-2005 胶辊第6部分电子打字(印)机胶辊HG/T 2697-2001 胶辊第二部分聚氨酯胶辊HG/T 2013-2001胶辊第三部分织物预缩橡胶毯三、汽车类:HG/T 2196-2004 汽车用橡胶材料分类系统GB/T 12730-2008 一般传动用窄V带HG/T 2578-1994 汽车液压制动缸用橡胶护罩HG/T 2491-2009汽车用输水橡胶软管和纯胶管HG/T 3088-1999 车辆门窗橡胶密封条集装箱门框密封条GB/T15846-2006四、橡胶手套:AQ6102-2007 耐酸(碱)手套AQ6101-2007 橡胶耐油手套GB 7543-2006 一次性使用灭菌橡胶外科手套GB 10213-2006 一次性使用医用橡胶检查手套HG/T 2888-1997 橡胶家用手套五、橡胶铺地材料类:HG/T 2015-2003 橡胶海绵地毯衬垫HG/T 3747.1-2004橡塑铺地材料第1部分橡胶地板HG/T 3747.2-2004橡塑铺地材料第2部分橡胶地砖六、橡胶鞋:HG/T 2017-2000 普通运动鞋HG/T 2016-2001 篮排球运动鞋HG/T 2870-1997 乒乓球运动鞋HG/T 3085-1999 橡塑冷粘鞋HG/T 2018-2003 轻便胶鞋HG/T 2019-2001 黑色雨靴(鞋)HG/T 2020-2001 彩色雨靴(鞋)HG/T 2401-1992 工矿靴HG/T 2182-2008 棉胶鞋HG/T 2494-2005 布面童胶鞋HG/T 2495-2007 劳动鞋七、密封制品材料:HG/T 2810-2008 往复运动橡胶密封圈材料HG/T 2811-1996 旋转轴唇形密封圈橡胶材料GB/T 9877-2008液压传动旋转轴唇形密封圈设计规范GB/T 15326-1994 旋转轴唇形密封圈外观质量GB/T 13871.1-2007 密封元件为弹性体材料的旋转轴唇形密封圈第1部分:基本尺寸和公差HG/T 2021-1991 耐高温滑油O型橡胶密封圈材料GB/T 3452.2-2007 液压气动用O形橡胶密封圈第2部分:外观质量检验规范HG/T 3089-2001 燃油用O形橡胶密封圈材料HG/T 2181-2009 耐酸碱橡胶密封件材料HG/T 2579-2008 普通液压系统用0形橡胶密封圈材料GB/T 3452.1-2005 液压气动用O形橡胶密封圈第1部分尺寸系列及公差GB/T3452.2-2007 液压气动用O形橡胶密封圈第2部分:外观质量检验规范GB/T 12002-1989 塑料门窗用密封条HG/T 3099-2004建筑橡胶密封垫预成型实心硫化的结构密封垫用材料规范TB /T 1964-1987 客车门窗用密封条JB/T 7757.2-2006机械密封用O形橡胶圈JC/T 946-2005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用橡胶密封圈JC/T 483-2006 聚硫建筑密封胶HG/T 3326-2007采煤综合机械化设备橡胶密封件用胶料JC/T 748-1987(1996)预应力与自应力钢筋混凝土管用橡胶密封圈GJB 250A-1996耐液压油和燃油丁腈橡胶胶料规范GB/T 15325-1994往复运动橡胶密封圈外观质量GB/T 10708.1-2000往复运动橡胶密封圈结构尺寸系列第一部分单向密封橡胶密封圈GB/T 10708.2-2000往复运动橡胶密封圈结构尺寸系列第二部分双向密封橡胶密封圈GB/T 10708.3-2000往复运动橡胶密封圈结构尺寸第三部分橡胶防尘密封圈GB5135.11-2006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第11部分:沟槽式管接件JC/T976-2005道桥嵌缝用密封胶GB/T 21873-2008橡胶密封件给、排水管及污水管道用接口密封圈材料规范HG2865-1997汽车液压制动橡胶皮碗HG2950-1999汽车制动气室橡胶隔膜GJB 5258-2003航空橡胶零件及型材用胶料规范八、胶带类:GB/T524-2007平型传动带GB/T1171-2006一般传动用普通V带GB/T7984-2001运输带具有橡胶或塑料覆盖层的普通用途织物芯输送带GB/T9770-2001普通用途钢丝绳芯输送带HG/T2297-1992耐热输送带GB/13552-2008汽车多楔带HG/T3647-1999耐寒输送带GB/T13487-2002一般传动用同步带HG/2014-2005钢丝绳牵引阻燃输送带HG/T2442-2001洗衣机V带HG/2539-1993钢丝绳芯难燃输送带HG/T2577-2006橡胶或塑料提升带GB/T10822-2003一般用途织物芯阻燃输送带GB/T20786-2006橡胶履带GB 13552-2008九、汽车多楔带:GB/T 10716-2000 同步带拉伸性能试验方法GB 10717-1989 同步带齿剪切强度试验方法GB/T 7762-2003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耐臭氧龟裂静态拉伸试验GB/T 1682-1994 硫化橡胶低温脆性的测定单试样法GB/T 3512-2001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热空气加速老化和耐热试验GB/T 11545-2008 带传动汽车工业用V带疲劳试验GB/T 3686-1998 三角带全截面拉伸性能试验方法GB 12732-2008 汽车V带GB/T 7762-2003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耐臭氧龟裂静态拉伸试验GB 16897-1997 制动软管FMVSS 106 制动软管GB 16897-1997 制动软管FMVSS 106 制动软管GB 16897-1997 制动软管FMVSS 106 制动软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拉伸强度拉伸强度表征制品能够抵抗拉伸破坏的极限能力·橡胶的拉伸强度:未填充硫化胶:聚氨酯橡胶PUR>天然橡胶NR/异戊IR>氯丁橡胶CR>丁基橡胶IIR>氯磺化聚乙烯CSM>丁晴橡胶NBR/氟橡胶FKM>顺丁橡胶BR>三元乙丙橡胶EPDM>丁苯橡胶SBR>丙烯酸酯橡胶ACM>氯醇橡胶CO>硅橡胶Q填充硫化胶:聚氨酯橡胶PUR>聚酯型热塑性弹性体>天然橡胶NR/异戊IR>SBS热塑性弹性体>丁晴橡胶NBR/氯丁橡胶CR>丁苯橡胶SBR/三元乙丙橡胶EPDM/氟橡胶FKM>氯磺化聚乙烯CSM>丁基橡胶IIR>顺丁橡胶BR/氯醇橡胶CO>丙烯酸酯橡胶ACM>硅橡胶Q在快速形变下,橡胶的拉伸强度比慢速形变时高;高温下测试的拉伸强度,远远低与室温下的拉伸强度.·硫化体系的影响对常用的软质硫化胶而言,欲通过硫化体系提高拉伸强度时,应采用硫磺-促进剂的传统硫化体系,并适当提高硫磺用量.同时促进剂选用噻唑类如M,DM与胍类并用,并适当增加用量.·填充体系的影响*填料的粒径越小,比表面积越大,表面活性越大,则补强效果越好.*结晶型(如天然橡胶)为基础的硫化胶,拉伸强度随填充剂用量增大,可出现单调下降.*非结晶型(如丁苯橡胶)为基础的硫化胶,拉伸强度随填充剂用量增大而增大,达到最大值,然后下降.*低不饱和度橡胶(如三元乙丙橡胶,丁基橡胶)为基础的硫化胶,拉伸强度随填充剂用量增大而增大,达到最大值后可以保持不变.*对热塑型弹性体而言,填充剂使其拉伸强度降低.*一般情况下,软质橡胶的碳黑用量在40-60份时,硫化胶的拉伸性能比较好.·软化体系的影响总的来说,加入软化剂会降低硫化橡胶的拉伸强度.但软化剂数量不超过5份时,硫化橡胶的拉伸强度有可能增大.因为含有少量软化剂,可以使碳黑的分散效果好.*芳氢油对非极性的不饱和橡胶(异戊橡胶,顺丁橡胶,丁苯橡胶)硫化胶的拉伸强度影响小.用量5-15份*石蜡油对非极性的不饱和橡胶(异戊橡胶,顺丁橡胶,丁苯橡胶)硫化胶的拉伸强度影响大.*对极性的不饱和橡胶(如丁晴橡胶,氯丁橡胶),最好采用芳氢油和酯类软化剂(如DBP,DOP 等)·提高硫化胶拉伸强度的其他方法:*橡胶和某些树脂共混;如天然胶,丁苯橡胶和高苯乙烯树脂共混.天然胶和聚乙烯共混.丁晴橡胶和聚氯乙烯共混,乙丙橡胶与聚丙烯共混.*橡胶的化学改性.*填料的改性==>使用表面活性剂或偶联剂.二.撕裂强度是由于材料中的裂纹或裂口受力时迅速扩大开裂而导致破坏的现象.·各种橡胶(硫化胶)的撕裂强度:天然橡胶NR>聚酯型热塑性弹性体>异戊橡胶IR>聚氨酯橡胶PUR>氯醇橡胶CO>丁晴橡胶NBR>丁基橡胶IIR>氯丁橡胶CR>氯磺化聚乙烯CSM>SBS热塑性弹性体>顺丁橡胶BR>丁苯橡胶SBR>三元乙丙橡胶EPDM>氟橡胶FKM>硅橡胶Q>丙烯酸酯橡胶ACM·撕裂强度和硫化体系的关系:*撕裂强度和交联密度的关系有一个极大值,一般随交联密度的增加,撕裂强度增大,并出现一个极大值;然后随交联密度的增加,撕裂强度急剧下降.和拉伸强度类似,但最佳撕裂强度的交联密度不拉伸强度达到最佳值的交联密度要低。
*应采用硫磺-促进剂的传统硫化体系,硫磺用量2.0-3.0份.*促进剂选用中等活性,平坦性好的品种,如DM,CZ等; 过硫影响大.*在天然橡胶中,如果用有效硫化体系代替普通硫化体系时,撕裂强度明显降低.但过硫影响不大.·撕裂强度和填充体系的关系:*随碳黑粒径的减小,撕裂强度增加。
*结构度低的碳黑对撕裂强度的提高有利。
*在天然橡胶中增加高耐磨碳黑的用量,可以使撕裂强度增大。
*一般合成橡胶特别是丁基橡胶,使用碳黑补强时,都可以明显的提高撕裂强度。
*使用各向同性的补强填充剂,如碳黑,白碳黑,白艳华,立德粉和氧化锌等,可以获得较高的撕裂强度。
*而使用各向异性的补强填充剂,如陶土,碳酸镁等则不能获得较高的撕裂强度。
*某些偶联剂改性的无机填料,如用羧化聚丁二烯CPB改性的碳酸钙,氢氧化铝,也能提高丁苯橡胶的撕裂强度。
软化体系对撕裂强度的影响*通常加入软化剂会使硫化胶的撕裂强度降低,尤其是石蜡油对丁苯橡胶硫化胶的撕裂强度极为不利。
而芳氢油则可以保证丁苯橡胶硫化胶的撕裂强度。
*采用石油系软化剂作为丁晴橡胶和氯丁橡胶的软化剂时,应使用芳氢含量高于50-60%的高芳氢油,而不能使用石蜡油。
三.定伸应力和硬度高定伸应力橡胶:氯丁橡胶,丁晴橡胶,聚氨酯橡胶,结晶型橡胶如天然橡胶等.·*不论是纯胶硫化还是填充硫化胶,随交联密度增加,定伸应力和硬度也随之直线上升.交联密度的大小通常是通过调整硫化体系中的硫化剂,促进剂,助硫化剂,活性剂等配合剂的品种和用量类实现.有的促进剂只有一种功能,有的促进剂具有多种功能;如秋兰姆类,胍类和次磺酰胺类促进剂的活性很高.其硫化胶的定伸应力也比较高.TMTD具有多种功能,兼有活化,促进及硫化作用,因此TMTD可以有效的提高定伸应力.在配方设计中,为了保持硫化胶定伸应力恒定不变,需要减少多硫键含量而减少硫磺用量时,应当增加促进剂用量.使硫磺用量和促进剂用量之积(硫磺数量*促进剂用量)保持恒定.·填充体系和定伸应力的关系:*不同类型的填料对硫化胶定伸应力和硬度的影响是不同的:粒径小,活性大的填料,硫化胶定伸应力和硬度提高的幅度较大.随填料用量的增加,定伸应力和硬度也随之增大.*结构性高的碳黑其定伸应力也高.四.磨耗耐磨耗性表征硫化胶抵抗摩擦力作用下因表面破坏而使材料损耗的能力.橡胶的磨耗主要以下三种形式:1.磨损磨耗2.疲劳磨耗3.卷曲磨耗硫化胶的耐磨耗性与拉伸强度,定伸应力,撕裂强度,疲劳性能以及粘弹性能有关.定伸应力对不同类型的磨耗有不同的影响.定伸应力高时,摩擦表面上的凸它压入橡胶深度小,抗变形能力强,摩擦系数小,而且橡胶表面刚性大,不易打皱而引起卷曲,对磨损磨耗和卷曲磨耗有利.提高硫化胶的弹性,耐磨耗性也会随之提高.·胶种的影响:*在通用的二烯类橡胶中,其硫化胶的耐磨耗性如下:*顺丁橡胶>溶聚丁苯橡胶>乳聚丁苯橡胶>天然橡胶>异戊橡胶顺丁橡胶硫化胶的耐磨耗性随顺式链节(1,4结构)含量的增加而提高*丁苯橡胶弹性,拉伸强度,撕裂强度都不如天然橡胶,但却优于天然橡胶.丁苯橡胶耐磨耗性随分子量的增加而提高.丁晴橡胶硫化胶的耐磨耗性比异戊橡胶好,其耐磨性随丙烯晴含量增加而提高.羧基丁晴胶耐磨耗性好.乙丙橡胶硫化胶的耐磨耗性,和丁苯橡胶相当,随生胶门尼粘度的提高,其耐磨耗性也随之提高.丁基橡胶硫化胶的耐磨耗性,在20度时和异戊橡胶相近;但当温度升至100度时,耐磨耗性急剧降低.丁基橡胶采用高温混炼时,硫化胶的耐磨耗性显著提高.以氯磺化聚乙烯为基础的硫化胶,具有较高的耐磨耗性,高温下的耐磨耗也好.丙烯酸酯橡胶为基础的硫化胶,比丁晴橡胶硫化胶稍微差一点聚氨酯橡胶是所有橡胶中在常温下耐磨耗性最好的一种.在高温下耐磨耗性急剧下降.胶种: 磨耗量/MGPUR 0.5-3.5NBR 44CR: 280NR 146SBR 177IIR 205·硫化体系和耐磨耗性的关系硫化胶的耐磨耗性随硫化剂用量增大有一个最大值,耐磨耗性达到最佳状态时的最佳硫化程度,随碳黑用量增大及结构性提高而降低.一般硫磺+促进剂CZ体系的耐磨耗性比较好.以DTDM+硫磺(低于1.0份)+促进剂NOBS体系硫化胶耐磨耗性和其他力学性能比较好以硫磺+CZ(主促进剂)+TMTD+DM+D(副促进剂)硫化天然胶时,硫磺用量1.8-2.5份.以顺丁胶为主的胶料,硫磺用量为1.5-1.8份.·填充体系和耐磨耗性的关系通常硫化胶的耐磨耗性随碳黑粒径减小,表面活性和分散性的增加而提高。
在EPDM 胶料中添加50质量份的SAF 和ISAF碳黑的硫化胶,其耐磨耗性比填充等量FEF 碳黑的耐磨性提高一倍。
各种橡胶的最佳填充量:BR》充油SBR》不充油SBR》IR》NR用硅烷偶联剂处理的白碳黑也可以提高硫化胶的耐磨耗性。
·软化剂对硫化橡胶耐磨耗性的影响通常在胶料中加入软化剂能降低硫化胶的耐磨耗性。
充油丁苯橡胶(SBR-1712)的硫化胶耐磨耗性比SBR-1500高1-2倍。
总的来说,在天然橡胶中和丁苯橡胶中采用芳径油,对耐磨耗的损失较小。
·耐磨耗性与防护体系的关系在疲劳磨耗的条件下,胶料中添加防老剂可以提高硫化胶的耐磨耗性。
防老剂最好选用能防止疲劳老化的品种,具有优异的防臭老化的对苯二胺类防老剂,尤其是1019NA,效果突出。
防老剂H,DPPD也有防止疲劳老化的效果,但因为喷霜限制其使用。
防老剂D对NR也有防止疲劳老化的效果。
但对SBR无效。
在SBR中,防老剂IPPO对其疲劳老化有防护效果。
除N010NA 外,UOP588(6PPD),DTPD,DPPD/H等也均有一定的防止疲劳老化的效果。
五.弹性在通用橡胶中,顺丁橡胶,天然橡胶的弹性最好.为降低天然橡胶的结晶能力,在天然橡胶中并用顺丁橡胶,可以使硫化胶的弹性增加.·弹性和硫化体系的关系随交联密度的增加,硫化胶弹性增大,并出现最大值,交联密度继续增大,弹性则呈下降趋势.适当提高硫化程度对弹性有利,也就是说硫化剂和促进剂的用量可以适当增加.高弹性硫化体系的配合.选用硫磺+次磺酰胺例如S:CZ=2:1.5或硫磺/胍类S:DOTG=4:1.0·弹性和填充体系的关系橡胶的弹性完全是橡胶分子提供的,所以提高含胶率是提供高弹性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但为了降低成本,还要选用适当的填料.碳黑粒径越小,表面活性越大,补强性能越好的碳黑,对硫化胶的弹性越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