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呼吸暂停的观察与护理 金鑫

合集下载

新生儿呼吸暂停的观察和护理

新生儿呼吸暂停的观察和护理

汇报人:2023-11-16•新生儿呼吸暂停概述•观察新生儿呼吸暂停•护理和管理新生儿呼吸暂停目录•预防和处理呼吸暂停的复发•案例分析和经验教训新生儿呼吸暂停概述定义和原因新生儿呼吸暂停是指新生儿在呼吸过程中出现短暂的停止,持续时间通常超过20秒,并可能伴有心率减慢或青紫。

原因呼吸暂停可能是由中枢神经系统不成熟、呼吸道阻塞、感染、低血糖、低氧血症等多种因素引起的。

由中枢神经系统控制呼吸的部分出现问题引起的,可能与早产或其他神经系统疾病有关。

阻塞性呼吸暂停由呼吸道阻塞引起的,可能是由于呼吸道发育异常、呼吸道感染或其他因素所致。

氧气供应不足:呼吸暂停可能导致新生儿氧气供应不足,从而影响身体各器官的正常发育和功能。

脑损伤风险:频繁的或长时间的呼吸暂停可能增加新生儿脑损伤的风险,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

心率失常:呼吸暂停常伴随心率减慢,可能导致心输出量减少,严重影响新生儿的血液循环。

以上内容仅为概述,如有需要,请务必咨询专业医生以获取详细诊断和治疗建议。

观察新生儿呼吸暂停脸色变化呼吸暂停时,新生儿的脸色可能会变得苍白或青紫,这是因为缺氧导致的。

身体僵硬或抽搐新生儿在呼吸暂停时可能出现身体僵硬或抽搐的现象。

呼吸急促或短暂停止新生儿可能出现突然的呼吸急促,或者呼吸短暂停止,然后重新开始。

这种情况可能表明呼吸暂停的发生。

观察呼吸暂停的迹象在观察到呼吸暂停后,可以使用计时器记录呼吸暂停的持续时间,以便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使用计时器呼吸图表24小时监测记录每次呼吸暂停的时间和持续时间,形成呼吸图表,有助于发现呼吸暂停的模式和频率。

持续24小时监测新生儿的呼吸情况,以便全面了解呼吸暂停的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

030201监测呼吸暂停的频率和持续时间03定期检查监测器定期检查呼吸监测器的电池和传感器等部件,确保其正常工作,以保证新生儿的安全。

01选择合适的呼吸监测器根据医疗人员的建议,选择合适的呼吸监测器,确保准确监测新生儿的呼吸情况。

早产儿呼吸暂停的护理措施

早产儿呼吸暂停的护理措施

谢谢
肌张力下降:四肢松软,活动减少
呼吸暂停后恢复:呼吸暂停后,呼吸恢复,心率恢复正常
3
2
1
4
5
呼吸暂停的监测方法
呼吸监测仪:通过监测呼吸频率、深度和节律来识别呼吸暂停
脉搏血氧仪:通过监测血氧饱和度来识别呼吸暂停
心电图监测:通过监测心电图变化来识别呼吸暂停
呼吸暂停报警器:通过声音或视觉报警来提醒护理人员注意呼吸暂停
01
02
03
04
呼吸暂停的诊断标准
呼吸暂停:新生儿呼吸暂停是指新生儿在出生后1分钟内,呼吸停止超过20秒。
01
呼吸暂停的监测:通过监测新生儿的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可以及时发现呼吸暂停。
02
呼吸暂停的诊断:根据新生儿的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等指标,以及临床表现,可以诊断呼吸暂停。
03
呼吸暂停的预防:采取措施预防呼吸暂停的发生,如调整体位、保持呼吸道通畅等
呼吸暂停的康复训练:进行呼吸训练,提高早产儿的呼吸功能,如腹式呼吸、胸式呼吸等
呼吸暂停的心理支持:为早产儿家长提供心理支持和教育,减轻焦虑和压力,提高家庭护理质量
02
03
04
05
呼吸暂停的预后与预防复发
预后:早产儿呼吸暂停的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呼吸暂停的严重程度、持续时间、发生频率等。
1
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2
给予氧气支持,提高血氧饱和度
3
监测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等
4
及时通知医生,进行进一步处理和治疗
5
呼吸暂停的治疗与康复
3
呼吸暂停的治疗方法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通过提供持续的气道正压,帮助早产儿保持呼吸道通畅

新生儿呼吸暂停的护理常规

新生儿呼吸暂停的护理常规

新生儿呼吸暂停的护理常规【概念】新生儿呼吸暂停是指早产儿呼吸停止超过20秒,足月小儿呼吸停止超过15秒;或呼吸停止不超过15~20秒,但伴有心跳减慢,皮肤青紫或苍白,肌张力减低。

【临床表现】新生儿呼吸道气流停止≥20秒,伴或不伴心率减慢或<15秒,伴有心率减慢。

生后24小时内发生呼吸暂停的患儿往往可能存在败血症;生后3天至1周内出现呼吸暂停的早产儿排除其他疾病后方可考虑为原发性;出生1周后发生呼吸暂停的早产儿应寻找病因,排除症状性。

所有足月儿发生呼吸暂停均为症状性。

【护理评估】新生儿入院后正确详细的评估患儿的一般情况,生命体征,反应,面色,哭声,呼吸情况等,对于早产儿、生后吃奶少,母乳不足,有感染史等,尤其是生后3—7天的早产儿应详细评估患儿的病情,做好预见性护理。

【护理措施】1、对高危新生儿均进行生命体征的监测,及时发现呼吸暂停通知医生及时救治。

2、症状护理给予触觉刺激:呼吸暂停发作时需要专人守护,给予患儿托背、弹足底或给予其他的触觉刺激,常能缓解呼吸暂停的发作。

将患儿置于振动水床,可以通过增加前庭的位觉刺激而增加呼吸中枢的传感神经冲动,减少呼吸暂停的发作。

3、药物护理(1)茶碱或氨茶碱:最常用的治疗药物,(2)枸橼酸咖啡因:作用机制类似茶碱,但其半衰期长,毒性较低。

4、持续气道正压(CPAP):一般供氧不能缓解呼吸暂停者可用CPAP,常用的是双侧鼻塞或气管内插管方法。

5、机械通气:部分患儿应用上述各种方法治疗后,仍频发呼吸暂停并伴有低氧血症或明显的心动过缓时,可用机械通气。

6、保证营养供给,合理喂养,严格记录出入量。

7、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防止窒息。

8、做好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

新生儿呼吸暂停 新生儿呼吸暂停的治疗护理

新生儿呼吸暂停 新生儿呼吸暂停的治疗护理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新生儿呼吸暂停新生儿呼吸暂停的治疗护理
导语:在我们生活中,往往有一些婴儿因为早产而出现新生儿呼吸暂停的情况。

那是什么原因引起新生儿呼吸暂停的呢?新生儿呼吸暂停又应该怎么治疗呢
在我们生活中,往往有一些婴儿因为早产而出现新生儿呼吸暂停的情况。

那是什么原因引起新生儿呼吸暂停的呢?新生儿呼吸暂停又应该怎么治疗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一一解答一下。

想知道的朋友不妨就来看一下吧。

新生儿呼吸暂停原因
为什么新生儿会出现呼吸暂停的情况呢?相信很多人对此都是不知道的。

所以小编这就来为大家解答一下。

1.原发性
早产儿单纯因呼吸中枢发育不全所致。

2.症状性
(1)缺氧
窒息、肺炎、肺透明膜病、先天性心脏病和贫血等。

(2)感染
如果新生儿应该感染而引起败血症或者是脑膜炎等疾病的话,则也是会出现呼吸暂停症状的。

(3)中枢神经系统疾患
脑室内出血和缺氧缺血性脑病等。

(4)代谢紊乱
低血糖、低血钠、低血钙和高氨血症等。

(5)胃肠道疾病
胃、食管反流,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生活常识分享。

新生儿呼吸暂停预防和措施

新生儿呼吸暂停预防和措施
新生儿呼吸暂停的预防与措施
演讲人:
目录
1. 新生儿呼吸暂停的定义与原因 2. 新生儿呼吸暂停的预防措施 3. 应对措施与急救 4. 长期管理与关注 5. 总之,预防新生儿呼吸暂停至关重要
新生儿呼吸暂停的定义与原因
新生儿呼吸暂停的定义与原因 什么是新生儿呼吸暂停
新生儿呼吸暂停是指在新生儿期间,婴儿的呼吸 暂时停止,持续时间超过20秒。
这可能导致氧气不足,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新生儿呼吸暂停的定义与原因 常见原因
呼吸暂停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未成熟的中 枢神经系统、窒息、感染等。
早产儿及低出生体重的婴儿更易发生此情况。
新生儿呼吸暂停的定义与原因 发生率
新生儿呼吸暂停在早产儿中发生率较高,约为 20%至30%。
在足月儿中,发生率较低,通常少于1%。
未来展望
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新生儿护理和监护技术将 会更加完善,帮助降低呼吸暂停的风险。
希望未来可以通过科技手段更好地保护新生儿的 健康。
谢谢观看
长期管理与关注
父母教育
提高父母对新生儿呼吸暂停的认识,指导他 们识别风险因素。
提供相关的教育资源和信息,帮助父母做好 准备。
长期管理与关注 心理支持
家长在处理新生儿健康问题时可能会感到焦 虑,提供心理支持显得尤为重要。
建议参与支持团体或咨询专业人士。
总之,预防新生儿呼吸暂停至 关重要
总之,预防新生儿呼吸暂停至关重要
新生儿呼吸暂停的预措施
新生儿呼吸暂停的预防措施
睡眠环境
确保新生儿睡在安全的环境中,采用仰卧睡 姿,避免与其他物品同睡。
使用平坦、坚硬的床垫,避免软垫和松散的 被子。
新生儿呼吸暂停的预防措施 监测与警觉

新生儿呼吸暂停的观察与护理 金鑫

新生儿呼吸暂停的观察与护理 金鑫

新生儿呼吸暂停的观察与护理金鑫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暂停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8例呼吸暂停患儿临床资料,通过对其发生呼吸暂停的观察处理和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加强监护,同时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体温稳定、防止感染等。

结果 38例发生呼吸暂停的新生儿治愈35例(92.11%);好转1例(2.63%);死亡2例(5.26%)。

结论对新生儿呼吸暂停的及时治疗和科学护理,不但有效提高了治愈率,而且缩短了发作后恢复的时间,避免了后遗症的发生。

【关键词】新生儿呼吸暂停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50-0219-02呼吸暂停是指呼吸停止20s或更长时间,多伴有青紫和心率减慢(<100次/min),是早产低体重儿常见症状,发生率约为23%[1]。

呼吸暂停是新生儿期的常见症状,是引起新生儿猝死的原因之一,若不及时处理,机体长时间缺氧,可导致脑细胞死亡,造成不可逆的脑损伤[2]。

严重反复的呼吸暂停可以引起脑损害,造成耳聋、脑性瘫痪、智力落后等神经系统后遗症。

为了更好地控制呼吸暂停,我科对38例呼吸暂停患儿进行严密地观察和及时有效地救治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5-10月间收治的38例呼吸暂停新生儿,其中男23例,女15例。

早产儿23例,足月产15例。

出生体重小于1500g8例,1500g-2500g10例,2500g以上20例。

1.2 临床症状,新生儿呼吸停止≥20s,伴有心率减慢<100次/分,发绀或有肌张力低下即可诊断,不排除继发性呼吸暂停。

1.3 治疗方法①一般治疗:包括弹足底托背等刺激、吸氧、吸痰等。

②原发病治疗:包括纠正低血糖、低体温、低血氧,保持呼吸道通畅,有胃食管反流者给予插胃管喂养,有肺炎者积极抗感染及HIE相应治疗等。

③频繁呼吸暂停者给予氨茶碱或纳洛酮治疗。

1.4护理方法1.4.1 严密观察密切观察患儿呼吸、心率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及早发现呼吸暂停。

新生儿呼吸暂停的护理

新生儿呼吸暂停的护理

新生儿体温调节 中枢 功能发育不成熟 ,体温调节 功能差 , 物治疗 无效者 ,可采 用鼻塞 持续气 道正压 通气 (CPAP)J] ̄压 给 如果环境温度改变超过机 体的调节能力 ,会造 成机体体 温过低 氧 ,呼气末 正压 (PEEP)3 ̄4 cm H20 吸入 氧 浓度 (Fi02)3O%~
或者发热 低体 温可使新生儿发生低血糖 ,心肌功能低下 ,微循 环障碍 ,凝 血机 制紊乱 ,呼吸功能障碍 ,甚 至引起死 亡。当环境 温度过高 ,可使 体温升高导致汗液蒸发 ,出现脱水症 ,所 以要保
40%。严 重的可经气管 内插 管用呼 吸器 做机械呼吸治疗 ,严格 执行无 菌操作。
4 控 制感染 积极治疗继发痛
证新生儿 体温稳 定在 36 ̄37 oC。体重i<2 kg的患儿置于暖箱 内 保 暖 根据体重 和日龄调节合适 的箱温 ,体重 1.0 ̄1.499 kg箱温 33 35℃ ,体重 :1.5z1.999kg箱温 32 ̄34 oE,每 4h测体温 1次 , 观察体 温的变化 ,根据体温的变化调节 箱温。体温不升者 ,逐 渐
脑膜炎 、坏死性小肠炎 ;中枢 神经系统功能紊乱 ,如窒息 、脑水 肿 、颅内出血及抽 搐 ;代谢紊 乱 ,如低血糖 、低血钙 、低血钠 ;环 境温度过高或过低 ,母 亲过量使 用麻醉止痛剂 以及 高胆红素血 症 并发 核黄疽 ,都可发生继发性呼吸暂停栩。
3 合理用氧 。积极纠正低 氧血症 根据缺氧程度选择相应 的供氧方法来提高血氧浓度 ,可选 择鼻导管吸氧 、面罩吸氧或头 罩吸氧 ,氧浓度为 30%.--40%,适 当 控制氧流量。最好把氧气加温湿化后再吸入 ,以防冷 的气 流直接
新 生儿 发生呼吸暂停常提示病情严 重 ,如果不及时处理 , 可引起脑损伤 、呼吸 心搏停止进而危及生命 。呼吸暂停 的患儿 应加强观察监护 ,使用心肺监护 仪 ,一旦发生 呼吸暂停 ,立 即予 弹足底 、托床 、摇床等刺激 ,呼吸囊面罩 加压呼吸 ,呼吸道有分 泌物立 gP ̄i@o除此 以外 ,还应积极采取以下措施 : 1 来自当保 暧 保持患儿 中性温 度

早产儿呼吸暂停的观察及护理体会

早产儿呼吸暂停的观察及护理体会
讨 论
的心理应激源, 可使孕妇发生一系列应急反 应, 一旦超出孕妇的心理承受能力 , 就会产 生焦虑心理 , 影响母婴心身健康 。羊膜囊 穿刺抽取羊水也具有一定的风险, 医生的谈 话 与 手术 同意 书的签 名 , 疑增 加 了孕妇 的 无 紧张恐 隋绪。因此 , 术前的健康宣教很重 要 , 告知 高危 孕 妇 产 前 诊 断 的重 要 意 义 , 要
结 果 表 明 , 妇 的心 理 由紧 张 焦 虑 到 孕 配合手术 , 主要 通 过 健 康 宣 教 和 心 理 引 导 来实现 。文献显示 , 产前筛查高风险孕妇 焦虑心理 的发 生率 9 % , 明高 风 险孕 1 说
面色 、 胎心 、 测量生命体征 ; ⑥将抽 出的羊
水注入试管时 , 注意 将 瓶 V在 酒 精 灯 火 焰 I
论 著 ・临 床 护 理
C H I E C o M M UN} N SE D 0 C T RS O
早 产 儿 呼 吸 暂 停 的观 察 及 护 理 体 会
李 春 红
7 00 5 04宁 夏 医 科 大 附属 医 院 儿 童 急救 科 ( 川) 银
d i 1 . 9 9 j i n 1 0 —6 4 . 0 0 o: 0 3 6 /, s . 0 7 s 1x 2 1.
妇普遍存在焦虑心理 ; 高风险者进一步 的
羊 水 细 胞 染 色2 O 中 国社 区 医师 ・ 1 医学专 业 2 1 年 第 1 0O 6期 ( 2 总 第2 1 第1卷 4期



加强 监 护 和护 理 : 强 监 护 是 防 止 早 加 产儿 呼 吸暂 停 的重 要 措 施 , 时 发 现 和 预 及 防 呼 吸暂 停 的发 生 。 呼吸暂停 的处 理 : 给予物 理刺 激 : ① 呼吸暂停 发作 时首先用触觉刺激 , 如弹拍 足底 、 托背 、 动肩胸部 等 ; 摇 ②防止诱发 因 素: 保持 中性环境 温度 , 皮肤 温度 3 .  ̄ 6 5C 左 右 , 对湿 度 在 6 % 左 右 , 免 寒 冷 刺 相 5 避 激面部 , 吸氧均需加温 、 湿化 , 避免刺激咽 喉, 注意体位 , 勿屈 颈或过伸头颈部 ; ③供 氧 : 复 发 作 有 低 氧 倾 向者 可 用 低 浓 度 吸 反 氧, 一般 吸人氧浓度不超 过 2 % ; 气囊 3 ④ 加压通气 : 述处理 无效 , 作 严重 时立 上 发 即报告医生用面罩气囊加压通气 , 呼吸 使 立 即恢复 ; 无创 呼吸 支持法 : ⑤ 对频 发 的 阻塞性和混合性呼吸暂停 , 药物治疗仍然 发作者 可给 鼻塞 持续 气道 正 压 呼吸 ( 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生儿呼吸暂停的观察与护理金鑫
发表时间:2014-06-05T15:50:45.31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50期供稿作者:金鑫[导读] 呼吸暂停是指呼吸停止20s或更长时间,多伴有青紫和心率减慢(<100次/min),是早产低体重儿常见症状,发生率约为23%[1]。

金鑫
(沈阳市儿童医院辽宁沈阳 110032)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暂停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8例呼吸暂停患儿临床资料,通过对其发生呼吸暂停的观察处理和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加强监护,同时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体温稳定、防止感染等。

结果 38例发生呼吸暂停的新生儿治愈35例(92.11%);好转1例(2.63%);死亡2例(5.26%)。

结论对新生儿呼吸暂停的及时治疗和科学护理,不但有效提高了治愈率,而且缩短了发作后恢复的时间,避免了后遗症的发生。

【关键词】新生儿呼吸暂停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50-0219-02 呼吸暂停是指呼吸停止20s或更长时间,多伴有青紫和心率减慢(<100次/min),是早产低体重儿常见症状,发生率约为23%[1]。

呼吸暂停是新生儿期的常见症状,是引起新生儿猝死的原因之一,若不及时处理,机体长时间缺氧,可导致脑细胞死亡,造成不可逆的脑损伤[2]。

严重反复的呼吸暂停可以引起脑损害,造成耳聋、脑性瘫痪、智力落后等神经系统后遗症。

为了更好地控制呼吸暂停,我科对38例
呼吸暂停患儿进行严密地观察和及时有效地救治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5-10月间收治的38例呼吸暂停新生儿,其中男23例,女15例。

早产儿23例,足月产15例。

出生体重小于1500g8例,1500g-2500g10例,2500g以上20例。

1.2 临床症状,新生儿呼吸停止≥20s,伴有心率减慢<100次/分,发绀或有肌张力低下即可诊断,不排除继发性呼吸暂停。

1.3 治疗方法①一般治疗:包括弹足底托背等刺激、吸氧、吸痰等。

②原发病治疗:包括纠正低血糖、低体温、低血氧,保持呼吸道通畅,有胃食管反流者给予插胃管喂养,有肺炎者积极抗感染及HIE相应治疗等。

③频繁呼吸暂停者给予氨茶碱或纳洛酮治疗。

1.4护理方法
1.4.1 严密观察密切观察患儿呼吸、心率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及早发现呼吸暂停。

常规对新生儿监测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密切观察患儿的神志,心率、呼吸、面色、四肢肌张力及呼吸道梗阻情况等情况,做到及时发现心率下降,血氧饱和度下降及呼吸改变等,及时给予处理。

1.4.2 呼吸道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抢救新生儿呼吸暂停的重要措施之一。

护理时将患儿头部放在中线位置,肩下和颈部垫上小软枕,使颈姿势自然,以保证呼吸道通畅减少上呼吸道梗阻。

给予低浓度氧气吸入,氧浓度不超过25%为宜,使经皮血氧饱和度保持在85%~95%之间,提高血氧浓度,减轻脑水肿,改善脑细胞供氧。

1.4.3严格消毒隔离,积极控制感染,防止发生交叉感染认真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严格无菌技术操作,操作前后必须洗手。

及时、准确遵医嘱应用抗生素,做好基础护理,保持口腔、脐部、臀部皮肤清洁。

所有用物必须经高压灭菌后使用,有条件可保护性隔离治疗。

杜绝探视,避免接触感染人群。

病房定时空气消毒,保持通风良好。

2 结果
2.1 本组38例新生儿出现呼吸暂停的转归:治愈35例(92.11%);好转1例(2.63%);死亡2例(5.26%)。

见表1. 表1 38例患儿治疗及护理结果
2.2 本组38例患儿在护理过程中,1例死于呼吸窘迫综合征,1例死于重度硬肿症,存活的36例患儿3~4天时体重降至最低点,体重下降幅度占出生体重
3.6%~7.8%,7~9天恢复至出生体重,12天时体重平时增加104g。

3 讨论
呼吸暂停是新生儿期最为常见的病症,新生儿呼吸中枢发育不完善,任何细微外界干扰刺激均会影响呼吸调节,如果观察和护理不及时、不到位,将会导致脑损伤,甚至猝死。

因此,要求我们护理人员应该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敏锐的观察力,加强病情巡视,密切病情观察,及早发现、及早给予正确处理,同时,严密观察、保持气道通畅、预防感染维持体温稳定,才能提高本症的治愈率,以促使其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30-232.
[2]陈超.早产儿呼吸暂停的防治[J].小儿急救医学,2013,20(4) :204-206.
[3]姜红英,屈华芳.早产儿呼吸暂停的病情观察与护理.天津护理,2009,17(1):25.
[4]黄宝荣.新生儿呼吸暂停护理新进展.现代护理杂志,2011,17(12):54-5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