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20200709190642)
17—18学年上学期七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卷七年级语文试题(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一、基础与积累(25分)1.默写古诗文名句。
(10分)(1)□□□□,若出其中;□□□□,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1分)(2)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王湾《次北固山下》)(2分)(3)正是江南好风景,□□□□□□□。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1分)。
(4)《诫子书》中记述“宁静”“淡泊”对坚定志向,实现远大目标的重要性的子为:□□□□□□□,□□□□□□□。
(诸葛亮《诫子书》)(2分)(5)默写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分)□□□□□□□,□□□□□□□。
□□□□□□□,□□□□□□□。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分)⑴母亲xìn fú()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
⑵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liáo liànɡ()地响着。
⑶我páo ɡēn wèn dǐ(),才从他嘴里知道了一些事。
⑷我赶忙合起书来递给他看,shàyǒu jièshì()地问他价钱。
3.下列句子中加点黑体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A.满天大雾把什么都遮没了,远处的电线杆也躲得杳无音信....。
B.他在学习上能够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
C.他待人谦和,不论遇到谁,总是付之一笑....。
D.我是集邮迷,每次得到邮票,我都会如获至宝....,惜爱有加。
4.下面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夏天的大北山,真是我们纳凉避暑、休闲娱乐的好季节。
(把“季节”改为“地方”)B.让书香溢满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和生活,做一个快乐的读书人吧!(删去“和生活”)C.由于电脑的广泛运用,使人们手写汉字的机会越来越少。
(删去“由于”或者“使”)D.如何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几个学校的领导进行了认真地讨论。
江苏省南京20172018年七年级上语文期末试卷

2017~2018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初一年级语文试题(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 6 页,共 100 分。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2.所以答案一律用钢笔或圆珠笔(蓝色或黑色)写在答题纸上,不能写在本试卷上,否则为无效。
一(26 分)1. 请将下面语句用楷书或行书准确、规范、美观地书写在田字格内。
(3 分)学问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参考答案】略【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汉字书写,难度系数较低,但是想得满分较难。
书写时应注意抄写正确,其次要尽量做到工整和美观。
2.根据课文默写名句及作者。
(10 分)(1)子曰:“,于我如浮云。
”(《论语·述而》)(2),洪波涌起。
(曹操《》)(3)峨眉山月半轮秋,。
(李白《峨眉山月歌》)(4),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5),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6)晴空一鹤排云上,。
(刘禹锡《秋词》)(7)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
(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8)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毛泽东《纪念白求恩》)【参考答案】(1)不义而富且贵(2)秋风萧瑟观沧海(3)影入平羌江水流(4)不知何处吹芦管(5)夜阑卧听风吹雨(6)便引诗情到碧霄1(7)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8)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9)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篇名句的识记能力,难度系数不高。
最后一题理解性背诵,《诫子书》中“修身养性”“淡泊宁静”的提示已经比较明显了。
但是个别字词属于易错字,应注意区分,比如“霄”。
此外,现代文的背诵默写一直是很多同学的难点,应格外注意,这些名句在我们的秋季班入门测中都有所涉及。
3.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4 分)(1)掺和(.)(2)晕眩()(3)nüè()待(4)荒 dàn()不经【参考答案】(1)huo (2)xuàn(3)虐(4)诞【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识记能力,难度系数不高,但是要求学生能够清晰地掌握这些易混淆的字音字形。
精品2017_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Word版

江苏省常熟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19题,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用0. 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3.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纸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第一部分(28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6分)青春是一本太苍促的书,我们含着泪,一读再读。
青春太匆匆,转眼间我们已长大,旧时年少,傲气不在。
少了几年前的(zhì)嫩,多了几分深沉的成熟,昨日欢声笑语( chàng)谈理想,今日步(lǚ)稳健行走在理想的路上。
没有可以否认生活压力的存在,可是青春依旧会( 1ì)临我们的成长。
我们幸福地沐渝在青春的阳光里。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zhì)嫩②( chàng)谈③步(lǚ)稳健④( 1ì)临(2)找出上文中的两个错别字,填人下表中并改正。
2.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家、篇名。
(10分)①,闻道龙标过五溪。
(李白《》)②晴空一鹤排云上,。
(刘禹锡《秋词》)③,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④遥怜故园菊,。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⑤,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⑥僵卧孤村不自哀,。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⑦,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⑧子夏曰:“,,仁在其中矣。
”(《论语·为政》)3.为配合某市“大阅读”活动的推进,对全市部分初中校学生有关阅读及写作问题进行了调查,并将调查发现公布如下:初中生课外阅读及写作能力调查表仔细研读上面的表格,写出你探究发现的结果。
(2分)4.名著阅读。
(10分)①观音菩萨是《西游记》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
一方面,她是如来佛祖派往东土大唐寻找取经人的全权代表,一手组建了取经的团队;另一方面,她又时时刻刻关注着取经事业的进展,她总能及时赶到,为取经队伍消灾解难。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语文试题答案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积累运用1、mào 缀2、B3、C4、画面由两片荷叶、一朵荷花、三株藤杆、一只蜻蜓、一塘涟漪的水构成。
画的左上角绘有两片荷叶,叶脉纹络清晰,如荫似盖的绿叶下渲染出大片墨块,浓淡相宜。
两叶之间有一朵盛开的荷花,花苞在田田荷叶之间,有一种“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感觉。
中间振翅低飞的蜻蜓翩翩起舞。
画面右方的三株藤杆粗细、长短不一,彼此交叉着,塘底的涟漪给人一种微风吹动、水波荡漾的感觉。
整幅画气韵生动,浑然一体,匠心独运。
评分:重点突出、层次清楚、抓住特征得 2 分,成语运用得当 1 分,共 3 分。
其他答案符合题意即可。
5、(1)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3)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4)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评分:①-③每小题 1 分,第④小题 2 分,共 5 分。
①-③小题出现错别字或添字﹑漏字该小题不得分。
第④小题答对连续的两句得 1 分,全答对得 2 分。
6、法布尔;《昆虫记》;准备捕食蝗虫时;机警从容。
(每空0.5分,共2分)7、(1)(2分)示例:①曹文轩获奖,使中国在此奖项上有了零的突破。
②此奖项大多被欧美所得,我们还要努力追赶。
或:我们和欧美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还要努力追赶。
评分:第①小题,答出“曹文轩获奖”或“中国在此奖项上有了零的突破”即可;第②小题答出“有差距”即可。
(2)(2分)示例:中国航天领跑全球,中国高铁位居前列;中国航天领跑,中国高铁超前;中国航天成就辉煌,中国高铁走向世界(评分:①上下联要分别围绕“中国航天”和“中国高铁”来写;②字数相等,内容基本合乎新闻事实即可。
)二、阅读8、(2分)表达了诗人热爱山村自然风光,对闲适自在、无忧无虑生活状态的喜爱之情。
9、(2分)答案示例:构思:这是一首描写农村晚景的诗。
一、二两句写山村晚景,诗人把池塘、山、落日三者有机地融合起来,描绘了一幅非常幽雅美丽的图画,为后两句写牧童出场布置了背景。
江苏省苏州市区2017_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B.《藤野先生》——记录鲁迅在仙台医专受日本学生歧视、侮辱和决定弃医从文的经过。作者突出地记述了日本老师藤野先生的严谨、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
C.《二十四孝图》——鲁迅先生从自己小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重点描写了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的钦佩与赞美,宣扬传统孝道。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yí)▲存 ②目(dǔ)▲③(cāng)▲桑 ④精(cǎi)▲
(2)文中有两个错别字,请你找出来并改正。
①▲改成▲②▲改成▲
2.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
①乡书何处达?▲。 (王湾《▲》
②▲,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A.一狼径去B.屠乃奔倚其下
C.屠自后断其股D.身亡所寄(《列子·杞人忧天》)
9.用现代汉语翻译乙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号如前状。
▲
10.结合文段内容,谈谈甲乙两文中的狼的形象有何不同。(4分)
▲
阅读《该不该让家长陪读》,完成11~13题。(8分)
该不该让家长陪读
⑦吃完中午饭,我就躺在床上睡。姥姥他们在包饺子,下午吃完饺子,一老一少往回赶。傍晚的洨河,火红的晚霞映在水面上煞是好看!村庄里升起袅袅炊烟,小路上,走着扛着工具收工的农人,赶牛车的老伯扬着鞭子悠闲地从我们身旁经过,天黑的时候到家了。
⑧在童年的记忆里,洨河是美丽的。后来,我长大求学、工作,远离家乡,远离洨河。多年后,我又乘车经过那条小河,河水已经变得混浊,没有了当年的清澈,我已寻不到她当年的模样;去看年迈的姥姥,她已看不到我,也听不到我说话,只能靠触摸来感觉我,我说不出的神伤。
江苏省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20200709190642)

七年级语文期末试卷七年级语文期末试卷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考试时间满分积累与运用(共26分) 一、积累与运用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 语文的魅力在于读和写。
当你静下心来,烹一壶清茶,煮一杯咖啡,放一曲yōu yáng的音乐,cháng yáng于书中世界,洋洋大观,尽收眼底,可观宇宙之大,可察品类之盛,可神交于古人,可觅知音于今人,岂不雅哉?岂不乐哉? 2.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 A. “这头母牛卖多少钱,老婆婆?”那人问道。
B. 一般说来,红、黄、绿……等深色蔬菜中的维生素含量超过浅色蔬菜。
C. “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二分地满意!” D.“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
3.下列句子中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 A.投资环境的好坏,服务质量的优劣,政府公务人员素质的高低,这些都是地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B.在阅读文学名著过程中,常常能够使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世间人生的真谛。
C.人们的悲哀在于,应该珍惜的时候不懂得珍惜,而懂得珍惜的时候却失去了珍惜的机会。
D.最近全国各地加大了对醉酒驾车的惩处力度,为的是避免那些骇人听闻的交通事故不再发生。
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6分) (1)安不忘危,。
(2)念天地之悠悠,。
(3),随风直到夜郎西。
(4),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6)“”,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5.名著阅读(6分) 对他的个儿高矮,我也记得不太真切。
这幅把他画得太高,另一幅把他画得太矮。
该给他的衣服抹什么颜色,我也犹豫不决。
我在画纸上抹来抹去,画了张约莫相似的肖像,但某些重要部位也许弄错了。
这一点,你们一定要谅解。
我的朋友从不向我解释,大概他以为我和他一样;可是我呢,很遗憾,我不能透过箱子看到里面的绵羊。
2017-2018七年级上语文期末试题含答案

2017-2018学年度初一语文(七上)期末试题第一部分基础知识和运用(30分)一、基础知识运用。
(30分)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字词。
(4分)一学期来,有幸结识很多新老师。
他们个个满腹经伦,风格迥异。
有的沉稳睿智,有的粗guǎng( ▲ )豪放,有的风流倜傥……有的如父亲般严苛,有的如母亲般慈善,有的如朋友般随和。
他们对工作满腔热忱.(▲),精益求精;他们对同学huì( ▲ )人不倦,谆.谆(▲)教导,如春风化雨,洗去心头的污垢,滋润干荒的心田。
2、背默题。
(10分)(1)峨眉山月半轮秋,▲。
(2)僵卧孤村不自哀,▲。
(3)两情若是久长时,▲。
(4)▲,应傍战场开。
(5)安不忘危,▲。
(6)差之毫厘,▲。
(7)子曰:“▲,于我如浮云,”(8)非淡泊无以明志,▲。
(9)潮平两岸阔,▲。
(10)刘禹锡的《秋词》中证明“我言秋日胜春朝”的诗句:▲。
3、下列各句中成语运用正确一项是(▲)。
(3分)A初一学生正值豆蔻年华....,必须抓紧时间学习文化知识。
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折射出的是中国知识分子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襟。
C有些报纸为了招徕读者而故意编造一些骇人听闻....的消息,其结果却往往弄巧成拙.D学校出现了这种事情,有如平地一声惊雷。
人们到处议论,弄得人声鼎沸....。
4、下面文段有三处错误请找出来并修改(3分)①高尔基这样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②确实如此,知识会改变命运,书籍能传播知识。
③到了七年级,我开始认识到读书。
④我开始阅读《朝花夕拾》《西游记》《猎人笔记》等名著。
⑤从此,使我进入了精彩的文学世界,领略了文学的魅力。
(1)第▲句,修改意见:▲。
(2)第▲句,修改意见:▲。
(3)第▲句,修改意见:▲。
5、阅读下列材料,做一些思考。
(5分)材料一: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儿童研究专家舒华教授公布:很多孩子的学习问题是由阅读问题引起的,很多智力正常的孩子存在不同程度的阅读困难,严重的已经发展成为阅读障碍,阅读困难不仅会使孩子的语文学习产生困难,也会影响到其他学科的学习。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语文试卷 第1页,共8页语文试卷 第2页,共8页2017—2018学年度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1、本试卷共8页,总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答题前请将密封线左侧的项目填写清楚。
第一部分 (1~6题22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虐.待(n üè) 绰.号(chu ò) 干涸.(h é) 踉.踉跄跄(l àng ) B. 蹒.跚(m án ) 瘫痪.(hu àn ) 抽搐.(ch ù) 众目睽.睽(ku í) C. 赠.送(z èn ) 沐.浴(m ù) 羁.绊(j ī) 淅.淅沥沥(x ī) D. 突兀.(w ù) 吝啬.(s è) 哺.乳(b ǔ) 花团锦簇.(c ù)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缥缈 诀别 头衔 雷霆万钧 B. 气慨 笼罩 凯歌 辩别是非 C. 炫耀 陛下 篷勃 截然不同 D. 勋章 莲蓬 拼揍 神采奕奕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我们要刻苦学习文化知识,不能粗枝大叶,不求甚解....。
B. 学习遇到疑难时,要及时向老师求教,做到不耻下问....。
C. 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D. 在学习遇到困难时,我们要虚张声势....,让大家树立起信心来。
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6分)(1)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 “ , 。
”(2)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表达对友人的深切同情的诗句是: “ , 。
”(3)陆游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用“ , 。
”两句诗表达了自己虽年迈体弱,但仍想守卫边疆报效祖国的心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语文期末试卷七年级语文期末试卷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考试时间满分积累与运用(共26分) 一、积累与运用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 语文的魅力在于读和写。
当你静下心来,烹一壶清茶,煮一杯咖啡,放一曲yōu yáng的音乐,cháng yáng于书中世界,洋洋大观,尽收眼底,可观宇宙之大,可察品类之盛,可神交于古人,可觅知音于今人,岂不雅哉?岂不乐哉? 2.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 A. “这头母牛卖多少钱,老婆婆?”那人问道。
B. 一般说来,红、黄、绿……等深色蔬菜中的维生素含量超过浅色蔬菜。
C. “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二分地满意!” D.“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
3.下列句子中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 A.投资环境的好坏,服务质量的优劣,政府公务人员素质的高低,这些都是地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B.在阅读文学名著过程中,常常能够使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世间人生的真谛。
C.人们的悲哀在于,应该珍惜的时候不懂得珍惜,而懂得珍惜的时候却失去了珍惜的机会。
D.最近全国各地加大了对醉酒驾车的惩处力度,为的是避免那些骇人听闻的交通事故不再发生。
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6分) (1)安不忘危,。
(2)念天地之悠悠,。
(3),随风直到夜郎西。
(4),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6)“”,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5.名著阅读(6分) 对他的个儿高矮,我也记得不太真切。
这幅把他画得太高,另一幅把他画得太矮。
该给他的衣服抹什么颜色,我也犹豫不决。
我在画纸上抹来抹去,画了张约莫相似的肖像,但某些重要部位也许弄错了。
这一点,你们一定要谅解。
我的朋友从不向我解释,大概他以为我和他一样;可是我呢,很遗憾,我不能透过箱子看到里面的绵羊。
也许我有点像大人了,我大概老了。
(1)这段文字选自法国作家的童话《小王子》,文中的“他”来自。
(2分)(2)“我不能透过箱子看到里面的绵羊。
也许我有点像大人了,我大概老了”,这句话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理?(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列对名著《小王子》相关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小王子”是整部故事的中心人物,他的身上承载着作者祈望回归纯真世界的愿望,并肩负着探寻人生真谛的使命。
B.小王子的星球上,过去一直都生长着一些只有一层花瓣的很简单的花和他心爱的玫瑰。
C.在到访地球之前,小王子游历了六个星球,每个星球上都居住着一个人,他们分别是国王、爱慕虚荣的人、酒鬼、商人、点灯人、地理学家,这些人构成了书中的成人世界。
D.对于小王子来说,玫瑰花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他为她付出了时间和心血,并倾注了最真挚的感情,使她在自己心里生根发芽。
6.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6分) 学校举行“书香校园”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按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探究发现】下表是某同学在活动中搜集到的有关阅读的数据材料,请你从“人均阅读量”和“人均阅读时长”中各得出一条结论。
(2分) 年度 人均阅读量 人均阅读时长(每天) 纸质书(本) 电子书(本) 纸质阅读(分钟) 手机阅读(分钟) 2012 4.29 2.35 15.38 16.522015 4.37 4.28 13.43 25.70【理性思考】小明同学最近喜欢上了网络碎片化阅读,他关注明星八卦,热衷于刷微博、QQ和微信,沉迷于网络小说,现在上课总走神,也不爱跟同学交流了。
请你委婉地说服他处理好碎片化阅读和经典阅读的关系。
(要求: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语言得体,语句连贯。
)(2分)【妙手对联】七(2)班举行对联游戏,让同学们感悟传统文化的魅力。
请从下面的四句中选择一句作为下联,填写到横线上,并说明理由。
(2分)①松间鸣好鸟 ②泉和万籁声 ③鸟鸣山更幽 ④窗外见南山上联:风定花犹落,下朕:。
理由:二、阅读理解阅读理解(共34 分)(一)阅读李弥逊①的《春日即事》,完成第7题。
(6分)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②,宿鸟声中自掩门。
,字似之,吴县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
因竭力反对秦桧[注]①李弥逊(1085-1153)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
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7.(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A.此诗开篇点题,扣题中“春日”,抒发对“春日”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B.春日里最令诗人感慨的就是“落花狼藉”,又值此“小雨”蒙蒙的“黄昏”时节,更是别有一番滋味。
C.“狼藉”则渲染出春花凋零、繁华已逝的寂寥气氛。
D.第三句是诗意之转,诗人所见到的车水马龙的扬尘之景,而自己的门前却是可以“张罗”捕鸟,不禁感慨万千。
(2)赏析“小雨丝丝欲网春”中“网”字的妙处。
(2分) (3)结合全诗所描绘的景物,请简要分析作者的情感。
(2分)(二) 阅读《吕蒙正不记人过》一文,完成8~11题。
(14分) 吕蒙正相公不喜记人过。
初参知政事①,入朝堂,有朝士于帘内指之曰:“是小子亦参政耶?”蒙正佯②为不闻而过之。
其同列③怒,令诘④其官姓名,蒙正遽止之。
罢朝,同列犹不能平,悔不穷问⑤。
蒙正曰:“一知其姓名,则终身不能复忘,故不如无知也。
不问之,何损?”时皆服其量。
【注释】①参知政事:官名,副宰相。
②佯:假装,佯装。
③同列:同事。
④诘:询问。
⑤穷问:彻底追究。
8.(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4分) ①是.小子亦参政耶( ) ②佯为不闻.而过之( ) ③蒙正遽.止之( ) ④人皆服.其量( ) (2)与例句中的“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 例句:蒙正遽止之.A.是吾剑之.所从坠 B.至之.市 C.春冬之.时D.学而时习之.9.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标两处)。
(2分) 吕蒙正相公不喜记人过 10.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一知其姓名,则终身不能复忘,故不如无知也。
译文:(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三峡》) 译文:11.本文赞扬了吕蒙正怎样的品格?从吕蒙正身上我们得到哪些启示?(2分) (三)阅读周涛的《连语言似乎都是多余的》,完成12-15题。
(14分) ⑴那次是季柏头一次去南山度夏。
可能是因为他顺利地考上了中学,学校正好组织为期半个月的南山驻营,父亲大概是奖励他,就让他参加了。
⑵帐篷搭起来了。
野炊也点火冒烟了。
⑶寂静的南山菊花台响起了手风琴的声音,还有快乐的歌声,“是那田野的风,吹动了我们的胸怀……”菊花台遍地野菊盛开,漫坡松林黑绿,天空蓝得宛如刚刚用水冲洗过的蓝宝石,大地像簇新的羊毛毡,零零星星散布着一些牛羊马匹,它们低头吃草就好似虔诚的信徒……⑷那次度夏给季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季柏在那里结交一个哈萨克朋友——黑力力。
⑸那天,季柏和几个小伙伴在踢足球,一群哈萨克少年来观望,季柏邀请他们一起踢球,他们要和季柏摔跤。
结果,季柏无师自通,竟赢了哈萨克少年。
季柏正准备收兵回营,那个哈萨克少年忽然上前拉住他:“我想和你交朋友,可以吗?”⑹“当然可以。
”季柏很高兴。
⑺从那以后,这个名叫黑力力的哈萨克少年每天早晨天刚亮就来找他,一起去山背后的草滩上找他家的马。
马绊了腿,放到草滩上,它们像瘸子那样一跳一跳地找草吃,走不了太远。
早晨要把马收回来,这是黑力力的活计,他提上几副马叉子,叫上季柏就去了。
⑻果然,山后有四匹马。
黑力力这时显出本事来了,他抓住马,给马戴上叉子,把一匹青灰色马的缰绳放到季柏手里,“上去!”⑼季柏看着这匹光背马,那么高的背,被夜晚的露水打湿了,他上不去。
⑽“这样上”,黑力力把他的马牵到一个坡下,他从坡上一跃,骑上去了。
⑾季柏看了,也学着他的办法,上了马。
那是他第一次骑在马背上,很是兴奋。
黑力力骑着一匹手里还牵着两匹,走在前面。
季柏骑着青灰马跟在后面,一路上,黑力力不断示范他怎样驭马。
⑿到了他家的毡房,黑力力拴好马,招呼季柏一起进家,还把季柏介绍给他父母。
奶茶烧好了,季柏喝了几碗,就回去了。
⒀每天早晨都是这样,大约一个礼拜之后。
季柏已经骑术娴熟了。
自己给马解绊儿,上叉子,他已经可以和黑力力并肩齐驱,在狭窄的山路上飞奔,互相追逐。
那是季柏最快乐的时候,从那时起,他爱上了马并且深深为之迷恋。
他很想像黑力力这样,不想上学。
放马骑马多好啊,上学没意思。
⒁夏令营结束,季柏依依不舍地告别黑力力。
他和黑力力成了好友,但是让季柏感到奇怪的是,他和黑力力当时是怎么交流的?他不懂哈萨克语,黑力力也一句汉语不会说,他们相处无碍,互相都懂。
一个眼神,一些表情、动作,在特定的环境里,心领神会,从未出错。
少年的心呵,单纯、纯净,像一潭明澈的湖水,与晴朗的天空互相映照,一目了然。
⒂连语言都似乎是多余的。
选自2015年4月23日《南方周末》,有删改。
12.阅读全文,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本文故事情节。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季柏和黑力力因为摔跤成为好友可以看出黑力力的豪爽。
B.文中第(12)段黑力力把季柏介绍给他的父母,可见哈萨克民族的热情好客。
C.文中第(13)段说“他很想像黑力力这样,不想上学。
放马骑马多好啊,上学没意思”,说明季柏不爱学习。
D.两个不同民族、语言不通的少年结为好友,写出了人与人之间超越语言的纯真的感情。
14. 根据要求回答下列两小题。
(4分) (1)文章标题“连语言似乎..都是多余的”中“似乎”能否去掉?为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要分析第⒁段中划线句子在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