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四大、咨询、投行以及PE行业
一分钟带你读懂四大、咨询、投行、PE行业

一分钟带你读懂四大、咨询、投行、PE行业PART 1: 四大拿我较为熟悉的PWC举例来说,它下面有不同的部门,比如audit,tax, advisory等。
各个部门下面还分组,比如audit下面有5个组,客户所处的行业各不相同。
advisory分不同的function,比如Performance Imporvement(PI),这个类似financial consulting;Technical Services(TS),主要是帮PE或者其他的客户做financialDD的;strategy group,做商业咨询服务的,但是很小,人不多,毕竟不是corebuz。
四大的发展路径基本是一致的:2年associate,3年Sr.asso;过了CPA的并且表现不是太差的话入职五年后就可以升manager了。
mgr上面是sr.mgr,然后就是par了。
从mgr到sr.mgr到par没有固定的期限,但是一般来说能在四大坚持下来个10年左右也都能成par 了。
四大的薪水:网上那个很经典的说每年加薪30%的那个帖子已经不适用现在了。
现在第一年到第二年的加薪有个300-500已经不错了。
第二年到第三年(也就是升srasso)的时候,有三档薪水,最高的大概是9K,号称top pay,一个组里面大概也就几个人能拿到top pay,最低的一档大概7K多点,具体不清楚,雁渡寒潭BBS上可以问问或者找一下。
OT要看项目,有的项目可以每天cha2个小时的OT,有的就一点都没有。
关于性价比的问题:毫无疑问,降薪并且没有OT的四大的性价比之低已经可以和民工相比较了。
这也算是一个中国特色吧。
在国外,作为 professional services provider,四大的薪水还是蛮高的。
有的小朋友是抱着快速成长的决心去的,但是我可以说的是,你在四大的成长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快速吗?我不好说,但是我个人觉得一般般。
当然,我不是财务出身的,这种话不好乱说,但是第一年的小朋友做什么,第二年的做什么,sr做什么已经模式化了,你不要期望一口能吃成个胖子。
咨询公司和投行的区别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一位来自A.T. 科尔尼(A.T. Kearney )的咨询顾问金先生是如何来评价咨询与投资银行之间的差别的:确实,投行和咨询有很多相类似的地方。
比如说二者的薪金水平都非常高,工作量都很大,都是采用项目制的工作方式,能够接触的领域都很多,对应届生的要求基本上差不多,所以很多应届的应聘者会同时考虑投行和咨询,而投行和咨询也经常向同样的应聘者提供Offer 。
但是它们也有区别:与咨询相比,投行更专业一些,其服务的行业主要集中在金融领域;而咨询相形之下则较广泛,其服务的行业可能是电信的市场推广、物流管理、金融等等,但是其深度不如投行。
另外,投行的工作强度较咨询还要大一些。
”要在一两段话里把投行描述清楚并非易事,简而言之,投资银行的任务就是帮助公司筹钱。
公司为了扩展业务需要钱(资本),而投行为帮助公司筹到这些钱向公众投资者发售证券(股票或者债券)。
投行也可能帮助一家公司与另一家合并资产,管理和投资富人或机构的财产,或者自己买卖证券来取得收入。
从工作涉及的领域来看:投行,尤其是IBD ,主要负责公司的上市和M&A 业务,服务局限在金融领域,因此内容相对单一。
咨询公司会为客户提供各种领域中相关的各种建议和解决方案,不仅仅在财务领域,因此更加多样化。
从工作强度和物质回报角度看:投行的工作强度很大,但是物质回报较之更高,平均年薪是咨询的两倍还多;咨询公司的工作强度没有投行那么大,尤其当你还是处于工作的低级阶段时。
在投行工作,你有可能每周需要工作100 个小时,这意味着每天需要工作1 5 到18 个小时,经常通宵达旦。
而且一般来讲,投行的工作时间与咨询相比更加难以预测,因为交易有可能在转眼之间就解除或者变更了。
不过投行要求的工作旅行会比咨询少一些。
从职业发展角度来看:投行培养金融领域的专家,咨询培养可以与公司管理接轨的领导者。
在投行工作若干年后,很多人选择跳槽到咨询公司,或者创业,还有人选择不再工作,很少有人回到工业企业中。
千万不要去四大做审计!!

千万不要去四⼤做审计!!@⾁思学姐:提起四⼤审计,很多同学的第⼀影响还停留在去猪圈数猪,去海⾥数王⼋,⼲的活⼜脏⼜累,薪资还很低。
但现在,如果你还这么认为,那只能说明你还不够了解四⼤的审计,其实四⼤的审计远不⽌如此,你若没有做好充分的⼼理准备,我劝你最好不要去四⼤做审计。
千万不要去四⼤做审计因为哈哈哈哈哈做审计的时候,你可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沙雕⽹友:我问狗了,狗说是你让它刁跑的。
01突然想起以前培训的时候,M讲她盘亏了⼀只猪的故事。
⼤概是这样,⼀家企业的⽣物资产是⼀⼤堆猪,这位m还是⼩朋友的时候去盘点,想到了,猪这么⼤,会移动,不如我拍⼀张照,然后数照⽚上有多少只猪更容易。
这个思路我到现在依旧认为是⽆懈可击的,毕竟我也不认识⼤花⼆花。
但是,百密⼀疏的是,当快门按下的刹那,同时发挥作⽤的不仅仅是cmos,还有闪光灯,猪受到了惊吓,发⽣了踩踏事故,踩死了⼀只…于是客户晚上带着悲伤的⼼情,和这位⽼师吃了⼀顿猪⾁⼤餐…02有⼀次到某贸易公司审计,它有⼏笔奇怪的业务:从a⼚家买⼊1000吨某商品,第⼆⽉每吨加价⼗元卖给b⼚家,第三个⽉再加价⼗元从c⼚家购⼊,第四个⽉加价卖给d,往复循环了⼀年多。
找主管销售的经理谈话,他避重就轻,给我⿁扯⼀通,正常商业⾏为啦,市场波动啦,商机难得啦。
简直是把别⼈的脑袋当马桶,他想拉什么就拉什么。
实在受不了了,就怼他,b⽼板是a⽼板的哥哥,c⽼板是a⽼板的⽼爸,d⽼板是a⽼板的姐夫,这4家公司的实际控制⼈都是a⽼板,说吧,到底玩什么?销售经理见底牌被揭了,脸⾊骤然变⽩,额头冷汗如⾬下,张⼝结⾆⽆⾔以对。
说实话,当时的我真是很享受这⼀幕的。
唉,太不厚道了,罪过罪过。
03去年做⼀国企经济责任审计,在盘点保险箱的时候(突击盘点),遇到⼀个公司员⼯极⼒阻挠我们盘点他办公室的保险箱,且神情激动,“你们是什么⼈?!凭什么盘我的保险箱?!”我们内⼼雀跃,觉得⼀定是公司的⼩⾦库,然后亮明⾝份,他依旧愤慨,“这是我的私⼈物品!你们没有权⼒盘点!”我们做了他的思想⼯作,然后他坦诚告诉我们⾥⾯是他个⼈的私房钱,最后,保险箱被打开,⾥⾯⼲巴巴地趴着千把块钱。
投行、PE、VC区别

三方区别(投行、VC、PE)一:定义投资银行(investment bank)是主要从事证券发行、承销、交易、企业重组、兼并与收购、投资分析、风险投资、项目融资等业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是资本市场上的主要金融中介机构。
风险投资(venture capital),广义的风险投资泛指一切具有高风险、高潜在收益的投资;狭义的风险投资是指以高新技术为基础,生产与经营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投资。
根据美国全美风险投资协会的定义,风险投资是由职业金融家投入到新兴的、迅速发展的、具有巨大竞争潜力的企业中一种权益资本。
从投资行为的角度来讲,风险投资是把资本投向蕴藏着失败风险的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研究开发领域,旨在促使高新技术成果尽快商品化、产业化,以取得高资本收益的一种投资过程。
从运作方式来看,是指由专业化人才管理下的投资中介向特别具有潜能的高新技术企业投入风险资本的过程,也是协调风险投资家、技术专家、投资者的关系,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一种投资方式。
Private Equity (简称“PE”)也就是私募股权投资,从投资方式角度看,是指通过私募形式对私有企业,即非上市企业进行的权益性投资,在交易实施过程中附带考虑了将来的退出机制,即通过上市、并购或管理层回购等方式,出售持股获利。
二:流程差别二:比较分析补充材料:基金和私募基金基金(fund),作为一种专家管理的集合投资制度,在国外,从不同视角分类,有几十种的基金称谓,如按组织形式划分,有契约型基金、公司型基金;按设立方式划分,有封闭型基金、开放型基金;按投资对象划分,有股票基金、货币市场基金、期权基金、房地产基金等等。
私募基金(Privately Offered Fund)是相对于公募(public offering)而言,是就证券发行方法之差异,以是否向社会不特定公众发行或公开发行证券的区别,界定为公募和私募,或公募证券和私募证券。
在我国,通常而言,私募基金(Privately Offered Fund)是指一种针对少数投资者而私下(非公开)地募集资金并成立运作的投资基金。
在四大工作,我们会收获些什么

在四大工作,我们会收获些什么在四大的工作经验之所以受到青睐,除了系统的审计培训、扎实的财务基础和对金融行业有比较深入的认识之外,还有审计工作者的严谨态度。
很多人在进入四大工作时,就做好了几年后跳槽的打算。
无论是去企业做内审、进入更加高薪、前景更好的投行,四大经历加硕士学历是非常有利的条件。
1、跳槽进投行,学历才是真正的敲门砖投行券商的从业人员,财务和法律背景是两个绝对的主流人群。
四大形成的财务基础为在金融行业的发展奠定了一个好的基础。
无论是去企业,还是投行或者私募基金等机构,财务背景都是第一张名片。
但是,如果把四大当作职业跳板,并且目标是投行或者PE 的话,在四大工作了两三年,同时通过ACCA/CPA 后,就会发现大多数投行都需要有研究生学历。
投行在校招时基本都会要求硕士学历,对本科生的学校要求,一般是Top 4。
社招上基本硕士学历是硬性指标,同时也会要求ACCA/CPA 及其他相关资格证书。
所以,职业目标锁定投行等金融机构的话,硕士学历是必备的条件之一。
2、转做内审,硕士学历更有利对于卡在senior 瓶颈的四大人来说,去企业做内审基本上可以直接做到经理级别。
薪资上的增长,工作强度也能相对降低不少,因此四大人当中不少把转内审作为一条非常明确的职业规划路线。
但是企业除了看重四大的工作经验外,还比较重视学历。
特别是国企的财务部门,是非常看重相关专业硕士学位的。
因为,每年从四大跳槽进入企业的并不少,尤其是一些大企业的经理、总监级别职位,总会有很多的竞争者。
对于经过系统性培训和三到五年实操经验的四大人来说,经验方面都基本可以胜任,所以,能决胜的,就是学历。
总之,研究生进四大亏不亏,其实与你的职业目标有关。
如果你只是志在四大,那么确实不必非得去读研。
但是如果你志不在四大,想要以四大为跳板,那么读研是更优的选择。
无论要不要读研,四大都是一段很好的经历目标决定方向。
在求职时,最重要的是有明确的职业目标,确定目标后,向着既定的方向努力,才有可能达成理想。
一文读懂pevc和投行

一文读懂pevc和投行? 新丝路金控诚邀有识之士加入,岗位详情,请戳?招聘信息投行、PE和VC对于做金融的猎头顾问一定会遇到这三个词,他们之间的区别如下:1. 投行是中介机构,为企业、PE及VC服务。
2. PE和VC都是投资者,而不是中介,这是与投行最大的分别。
一些大投行下面也设有自己的PE或者VC,所以也可以把PE和VC看作广义的投行业务。
3. PE一般投资于成熟期的企业,盈利模式已经比较稳定,可以较快的退出,PE做的比较多的是PRE-IPO业务。
4. VC一般投资初创期的企业,企业还不成熟,未来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投10个可能成功一两个。
什么是投行投行:Investment Bank, 也叫投资银行,国内普遍称为券商。
对标的是国外的高盛、摩根大通等,貌似高级,其实也是吃牌照的。
一般来说分为两类,一类叫项目承揽,一类叫项目承做。
项目承揽就是资本市场部,他们一方面负责寻找项目和资金,另一方面与项目方和资金方的沟通;项目承做分的比较细,有并购部门、IPO部门、研究部门等,主要负责把资本市场部拉来的项目完成。
PE与VC的区别和联系PE与VC都是对上市前企业的投资,两者在投资阶段、投资规模、投资理念和投资特点等方面有很大不同。
很多传统上的VC机构现在也介入PE业务,而许多传统上被认为专做PE业务的机构也参与VC项目,也就是说,PE与VC只是概念上的一个区分,在实际业务中两者界限越来越模糊。
另外,PE基金与内地所称的“私募基金”有着本质区别。
PE 基金主要以私募形式投资于未上市的公司股权,而私募基金主要是指通过私募形式,向投资者筹集资金,进行管理并投资于证券市场(多为二级市场)的基金。
以下就是这两者的详细比较。
风险投资(Venture Capital,VC)Venture Capital五个阶段的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扩张期、成熟期无不涉及到较高的风险,具体表现有项目的筛选、尽职调查、后期监控、知识产权、选择技术、公共政策、信息高度不对称、道德品质、管理团队、商业伙伴、财务监管、环境、税收、政治、沟通平台等。
毕业该去哪:投行、咨询、PE、四大或其他?深度剖析各行业,让你走出最适合自己的职业之路!

毕业该去哪:投行、咨询、PE、四大或其他?深度剖析各行业,让你走出最适合自己的职业之路!解剖之前,先探讨两个概念(没耐心可以跳过)我想先同大家聊一聊生意的本质和商业模式,这一问题实际和后面的东西密切相关,但却不容易引起大家重视。
我以为,任何求职的意向以及规划,都离不开对商业模式的理解和探讨。
生意的本质依靠一定的资源,产生收入,并追求剩余收入的最大化。
这句话很简单,但却包含了两个基本商业等式:资产=负债+权益(第一句,依靠一定的资源产生收入)剩余收入=收入-产生收入之代价(通俗地,利润=收入-成本,第二句,追求剩余收入最大化)商业模式一门生意通过生产何种产品/提供何种服务,来满足何种人群的何种需求,最后通过何种方式赚取收入。
在狭义的理解当中,商业模式意指前两句,最后一句被称为盈利模式。
商业模式里涉及到的几个关键因素为:∙何种产品/服务(product/service)∙满足何种人群(target customers)∙何种需求(target demand)∙如何产生收入(monetization)以上生意本质等式和关于商业模式的框架是几乎所有商业分析的根基。
具体到我们选择职业上,就你所倾心的行业/公司而言,我们就要非常清楚以下问题:1. 这家公司的商业模式是什么?(产品/服务,客户,需求,如何收费)2. 支撑它商业模式得以成功的资源是什么?(资产的构成,收入何以产生,产生收入的代价如何)∙比较不同行业的公司,要比较各自的商业模式有何不同,所依赖的资源以及产生收入的方法、代价有何不同。
∙比较同一行业的不同公司,比较它们在同一商业模式当中各个环节的竞争优势。
∙比较同一公司当中的不同职位,则比较它们对产生收入的直接贡献程度和产生的代价比。
投行IBD从生意的本质和商业模式的角度来说,投行(狭义上的 IBD)是提供中介服务,去满足公司的资本运作需求(包括股权债权融资,也包括重组并购和ABS等),通过向客户收取佣金的方式来产生收入。
我眼中的投行、咨询、四大

(转)我眼中的投行、咨询、四大四大:作为传说中最累的普华审计三组的成员的家属,我对四大是恨之进骨,但是我尽量的客观一些。
拿我较为熟悉的PWC举例来讲,它下面有不同的部分,比如audit,tax, advisory等。
各个部分下面还分组,比如audit下面有5个组,客户所处的行业各不雷同。
advisory分不同的function,比如Performance Imporvement(PI),这个近似financial consulting;Technical Services(TS),重假如帮PE或者其他的客户做financial DD的;strategy group,做贸易咨询服务的,但是很小,人未几,究竟不是corebuz。
四大的发展路径基本是同等的:2年associate,3年Sr. asso;过了CPA的并且表现不是太差的话进职五年后就可以升manager了(范坚强如许的也能升到mgr,我也对四大的mgr没有啥期待了)。
mgr上面是sr.mgr,然后就是Par了。
从mgr到srmgr到par没有固定的期限,但是一样平常来讲能在四大坚持下来个10年摆布也都能成par了。
四大的薪水:网上阿谁很经典的说每年加薪30%的阿谁帖子已不实用而今了。
而今第一年到第二年的加薪有个300-500已不错了。
第二年到第三年(也就是升sr asso)的时间,有三档薪水,最高的大概是9K3,号称top pay,一个组里面大概也就几个人能拿到toppay,最低的一档大概7K多点,具体不清楚,雁渡冷潭BBS上可以问问或者找一下。
OT要看项目,有的项目可以天天cha2个小时的OT,有的就一点都没有。
关于性价比的题目:毫无疑问,降薪并且没有OT的四大的性价比之低已可以和民工相比较了。
这也算是一个中国特点吧。
在国外,作为professionalservices provider,四大的薪水还是蛮高的。
有的小朋友是抱着快速长大的决心往的,但是我可以说的是,你在四大的长大也是一个循规蹈矩的过程,快速吗?我不好说,但是我个人觉得一样平常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文读懂四大、咨询、投行以及PE行业导言:一文读懂四大、咨询、投行及PE行业,一听就是满满的干货有木有!!!要的就是这么简洁明了。
四大:作为传说中最累的普华审计三组的成员的家属,我对四大是恨之入骨,但是我尽量的客观一些。
拿我较为熟悉的PWC举例来说,它下面有不同的部门,比如audit,tax,advisory等。
各个部门下面还分组,比如audit下面有5个组,客户所处的行业各不相同。
advisory分不同的function,比如:Performance Imporvement(PI),这个类似financialconsulting;Technical Services(TS),主要是帮PE或者其他的客户做financialDD的;strategy group,做商业咨询服务的,但是很小,人不多,毕竟不是corebuz。
四大的发展路径基本是一致的:2年associate,3年Srasso;过了CPA的并且表现不是太差的话入职五年后就可以升manager了(范坚强这样的也能升到mgr,我也对四大的mgr没有啥期待了)。
mgr上面是sr.mgr,然后就是Par了。
从mgr到srmgr到par没有固定的期限,但是一般来说能在四大坚持下来个10年左右也都能成par了。
四大的薪水:网上那个很经典的说每年加薪30%的那个帖子已经不适用现在了。
现在第一年到第二年的加薪有个300-500已经不错了。
第二年到第三年(也就是升srasso)的时候,有三档薪水,最高的大概是9K3,号称top pay,一个组里面大概也就几个人能拿到top pay,最低的一档大概7K多点,具体不清楚,雁渡寒潭BBS上可以问问或者找一下。
OT要看项目,有的项目可以每天cha2个小时的OT,有的就一点都没有。
关于性价比的问题:毫无疑问,降薪并且没有OT的四大的性价比之低已经可以和民工相比较了。
这也算是一个中国特色吧。
在国外,作为professionalservicesprovider,四大的薪水还是蛮高的。
有的小朋友是抱着快速成长的决心去的,但是我可以说的是,你在四大的成长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快速吗?我不好说,但是我个人觉得一般般。
当然,我不是财务出身的,这种话不好乱说,但是第一年的小朋友做什么,第二年的做什么,sr做什么已经模式化了,你不要期望一口能吃成个胖子。
当然,有些小朋友抱着要兢兢业业的把审计这一行做好的信念来的,并且极其的能吃苦,那么他会在四大做的很开心的。
我没有在四大工作过,所以没有切身体会,如果想更深入的了解这个行业,可以去雁渡寒潭BBS上去取取经咨询:其实咨询是个很大的概念。
从战略、管理、人力、财务、IT、营销、房地产、工程、技术、法律等等不同角度提供专业咨询的服务的公司都可以称之为咨询公司。
但是一般在校生提起咨询行业,脑子里面蹦出来的一般就是所谓的“顶尖战略咨询公司”这个狭义概念。
接下来我就根据我的经验说一说我了解的国内的几个不同的咨询行业的简单情况。
战略咨询前三大毫无疑问是McKinsey, BCG和Bain & Co。
属于这个区间的还有Monitor, Booz &co,RB, ATK,ADL等等。
这些公司主要的业务有:帮助客户指定企业级战略(包括拓展现有业务的市场份额或者利润率,进入新兴市场或者提供新产品新服务,进行兼并、收购、出售、IPO等)以及帮助PE等其他客户进行市场的尽职调查等等。
以bain &co举例来说,它的业务基本可以分为三种(各个公司的叫法不同):1、case,也就是战略咨询的本质;2、Market DD,这个基本就是帮助PE做的尽职调查;3、CD,Customer development,也就是公司自己出钱做的对某个市场或者行业的研究,用以吸引客户向其购买CASE服务。
发展路径:还是以bain&co举例吧(没办法,对它太熟悉了),第一年和第二年是associate consultant(AC),第三年是sr.AC。
一般来说三年后就出去读MBA了。
MBA毕业回来之后是consultant,2年consultant之后升mgr,mgr再升par基本就没定数了,如果一直做的话,3-4年也许就能升了吧。
如果sr.AC不去读MBA的话,也能硬升到consultant,但是再升mgr就很困难了。
MBA的要求:一般来说,美国前10和欧洲前5的school的MBA都有比较大的希望进入top C firm,但是这个要求近几年会不会改变不是太好说。
薪水:第一年基本介于15W-20W之间,各家差别不是太大。
每年30%-50%的涨幅是有的。
工作内容:因为最后给客户的工作结果就是一套PPT,所以PPT的内容就是工作的全部。
除了表述性或者总结性的文字之外,内容最多的就是数据和信息。
所以各种方法找数据,建立数学模型去估计数字等等就是刚进入公司的新人的事情。
随着时间的推进,做的东西的自由度越来越高,眼境越来越从细节提升到构架,需要思考的东西就越来越多,比如分析的角度,如何break down一个real buz case等。
进入的建议:如果你非常的有energy,非常的talktive,英语流利,并且能够接受比较大的压力,那么咨询就很适合你。
上面的条件是必需条件,还有很多其他的方面,比如一个比较好的学校,一个比较好的学习成绩,有过社团领导人的经历等等。
因为这些公司不仅仅是在招干活的人。
能干活的人太多太多了。
它其实也在初选MBA candidates。
但是长期来看,由于professional services的进入壁垒不高,所以不排除这个行业走下坡路的可能性。
关于四大的补充:我之前也分享了一个帖子,可以看到,经历过金融危机和一定的社会压力之后,四大的薪水涨幅有所恢复。
另外一方面,我老婆在四大升了一级,到了第二年,做的东西有所不同;经过一段时间corporate的工作经历,也和我们公司的global finance trainee聊了一下corporate finance部门的发展路径,发现了四大和financeMT的主要区别和优劣势,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四大:大家都知道的忙和累。
但是同时也确实在财务上看的东西更广一些,而且一般在一个行业做多了之后,对那个行业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也有所裨益。
现在很多PE招associate的时候有时候就直接找4-5年审计经验的四大人,也可以从侧面佐证。
出路广也算是四大的一个优势吧。
Corporatefinance trainee:很多公司都有类似的项目,比如GE和ABB。
以ABB为例,global finance trainee可以在国内和国外进行轮岗,同时轮岗的岗位有treasury,controlling, finance analysis,M&A等等。
优势显而易见,国外轮岗和不同的岗位选择,同时工作轻松。
但是劣势也是存在的,就是看的始终是一家公司,视野不够宽泛。
当然,优势劣势要结合个人的职业选择来看,也许我说的劣势在别人眼里恰好是优势(比如一个拥有极强职业稳定性的人)投行:Investment Bank,投资银行,国内的普遍称为券商。
大号的华尔街投行(当然现在那些大号的欧洲投行也纳入其中了)有个俗称叫做bulgebracket,包括大摩,高盛, 摩根大通, 美银美林, 德意志银行, 瑞银, 瑞信, 花旗投行部,汇丰投行部等等,小号的投行们统称叫做boutique。
就不一一列举了说一下综合性投行的组成:卖方:IBD是应届生最想去的部门,最传统的投行部门。
做的事情只有一件,就是帮助客户融资。
渠道有三个:发股,发债和兼并收购。
因为IPO项目比较多所以一般认为IBD是focus在一级市场的。
赚钱的方式是收取帮助客户融资的佣金,一般按照融资规模乘以一个百分率来收取,0.5%到5%都有,国内一般低一些。
工作时间:早上9点半到??(从晚上8-9点到第二天早上5-6点都有可能,外资投行尤甚)升职道路:analyst(2-3年)- associate (2-3年) -VP(若干年)-ED(0-若干年,有的投行没有ED这个职位) - MD;一般做3年analyst的很多人选择读MBA去了,跳出IBD的人大部分的去向都是VC/PE fund。
Sales&Trading简称S&T,是做交易经纪业务的,也就是focus在二级市场的。
客户一般是机构投资者(因为机构投资者没有交易牌照,不能自己交易股票,所以需要一个经纪商),通过收取机构投资者的交易的佣金来赚钱。
自己炒过股的都知道,券商除了代收印花税之外,还会收一个交易费。
这个就是经纪业务的赚钱模式。
(这部分不确定,希望业内人士能告之)似乎一些交易产品的设计和销售也是这个部门的工作。
比如一些衍生品的设计和推广。
这个在大陆做的很少,HK多一些,所以不是很了解。
工作时间:早上7点到下午7-8点(外资),早上8点半到下午6点(本土)。
两者的区别主要在开早会的时间,外资一般7点开早会,6点45左右就要到办公室了。
升职道路:不知,大概和IBD差不多。
跳出S&T的一般去向都是买方fund,hedge fund居多。
Research为什么这些机构投资者选择在这个经纪商交易而不是其他的?除了看佣金的费率之外,还看一些增值业务。
研究部做的事情基本就是一项增值服务,通过发布研究报告,来帮助客户(机构投资者)进行决策。
当然,有时候研究部也是投行面向媒体的一个窗口,大家经常看到某某投资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对经济形势发表看法,或者看好某个行业什么的,这些人基本都出自研究部。
赚钱模式没有。
因为这边是个纯支出没有收入的部门。
但是一个高质量的研究团队能撑一撑门面,间接的提高S&T部门的收入。
工作时间:同S&T,因为要一起开早会升职道路:research assistant(有的投行没有这个职位) - researchassociate(对应IBD的analyst level)-researchanalyst(同样的analyst,在投行里面级别划分的时候可能是associate,有可能是VP,甚至是MD。
首席经济学家他们写报告的时候也就是注明是analyst而已)离开research的人基本都是往买方fund跳,有跳PE的,但是绝大多数都是跳hedge fund做投资研究了。
PrivateBanking这个私人银行不是普通的商业银行的对私业务,它的主要作用是通过订制一些投资产品的组合来替富人理财和保证他们的财产不缩水的。
当然商业银行也有类似的业务,但是投行的私人银行的门槛远远高于商业银行。
一般都是百万级以上的。
赚钱模式是向客户收取管理费。
工作时间:标准白领工作时间升职道路: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