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工业革命》精品学案1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1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五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主要成就以及对世界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影响。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文字资料,生动地展示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辉煌成果,使学生能够了解到这一历史时期的重要性和意义。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工业革命的概念和影响有初步的了解。
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具体内容和影响,以及它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区别和联系,可能还不够清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对历史资料的分析,深入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成就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时间、主要成就、发明家及其发明,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历史资料、提炼关键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时间、主要成就、发明家及其发明,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影响。
2.难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其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区别和联系。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合作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历史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4.图片资料展示:运用多媒体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
2.历史资料: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相关图片、文字资料。
3.教学多媒体课件:制作相关的多媒体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时间、背景,引发学生的兴趣。
《第二次工业革命导学案》

《第二次工业革命》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和特点;2. 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的影响;3. 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对摩登社会的启迪。
二、导学内容:1.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和特点a. 工业革命的起源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b.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时间和地点;c.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
2. 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的影响a. 工业生产方式的变革;b.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c. 社会结构的变化。
3. 第二次工业革命对摩登社会的启迪a. 科技创新的重要性;b. 工业化对社会的影响;c. 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方向。
三、导学过程:1. 导入:通过视频、图片或实例引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话题,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进修:讲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和特点,引导学生了解工业革命的历史经过和演变。
3. 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的影响,梳理出关键点和主要观点。
4.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第二次工业革命对摩登社会的启迪,思考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之间的干系。
5. 拓展:安置相关阅读任务或课外作业,深化学生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理解和认识。
四、导学评判:1. 教室表现: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讨论和思考,是否能够理解和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
2. 作业评判:学生是否能够完成相关阅读任务或课外作业,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和分析。
3. 进修效果:通过考试或测验等形式,检测学生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理解和掌握水平,评估导学效果。
五、导学反思:1. 教学方法: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进修兴趣和主动性,是否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究。
2. 教学内容:是否能够切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社会需求,是否能够引导学生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3. 教学效果:通过学生的进修表现和成绩反馈,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导学效果和进修质量。
学案1:活动课四 策划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展

活动课四策划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展【活动目标】1.通过小组收集-整理-展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动手设计,语言表述历史,团结合作等能力;2.感知科学家锲而不舍,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精神;进一步论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力,对人类进步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活动导航】1.确定本次成就展的主题“科技──让生活飞腾”2.将班级同学分成4个活动小组,分别为“图片展示”“再现历史”“共同畅游”“史实论证”小组,用各种不同的形式加以展示3.每组选一名同学代表陈述小组策划方案。
4.“图片展示”组收集与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相关的科学家的资料;5.“再现历史”组邀请著名的科学家来到展馆并介绍成果的发明进程及原理;6.“史实论证”组收集有关第二次工业革命给各国带来广泛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的资料。
【活动展示】1.法拉第生于英国新英顿,他出生贫寒,主要靠自学成才。
14岁时他跟一位装书兼卖书师傅当学徒,利用此机会博览书。
1831法拉第发现第一块磁铁穿过一个闭合线路时,线路内就会有电流产生,这个效应叫电磁感应。
一般认为法拉第的电磁感应定律是他的一项最伟大的贡献。
2.现在“移动电话”成为了我们进行交流的主要工具,我曾在100人中做过这样的一个调查,使用“西门子”手机的人数,占总人数的15%,这说明“西门子”电子企业,领先于与世界。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西门子的龙头老大”,发明发电机的西门子的图片。
(利用多媒体展示人物图)1866年,他经几年努力研制出激发式发电机,被公认为电力技术最重要阶段的开端。
3.今天传真机方便快捷地为我们传递着重要信息,而大家是否知道世界上第一台无线电报机是谁发明的呢?它就是意大利人马可尼。
(利用多媒体展示人物图)1894年,他使用极为简陋的装置,开始了短距离的无线电报实验;1899年,他在英法之间发报成功;两年后,横跨大西洋发报成功。
【感知历史】1.我们众所周知,经过第二次工业革命,美国的经济实力突飞猛劲的增长,成为当今头号资本主义强国。
《第二次工业革命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第二次工业革命》导学案
一、导学目标:
1. 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2. 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3. 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人类生活的深遥影响。
二、导学内容:
1.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2. 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3. 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人类生活的深遥影响
三、导学过程:
1.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 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的时间: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
-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内容:电力、石油化工、钢铁、机械制造等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2. 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 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推动了工业化经过,加速了生产力的发展,增进了举世贸易和市场的扩大
- 对社会的影响:带来了城市化和工业化,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
- 对文化的影响:推动了科技和文化的交流,增进了文化的多样性和发展
3. 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人类生活的深遥影响
- 提高了生活水平:工业化生产降低了商品价格,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 改变了生活方式:工业化带来了机械化生产和大规模生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
- 形成了摩登社会:第二次工业革命奠定了摩登社会的基础,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思想和行为
四、导学反思:
通过进修《第二次工业革命》,我们不仅了解了工业革命对世界的影响,也深刻认识到科技的进步对人类社会的深遥影响。
我们应该珍惜科技发展带来的便利和机遇,同时也要警惕科技发展可能带来的问题和挑战,尽力实现科技与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
希望同砚们在进修中能够不息思考和探索,发现更多的知识和智慧。
初中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7.5《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1

第五课第二次工业革命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知识方面: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与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新通讯手段的创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2、能力方面:通过对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技术的开展的讲述,培养分析历史事物的能力;结合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情况,分析其异同点,培养比拟分析历史事物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运用举实例的方法说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与特点,采用比拟的方法,联系第一次工业革命进展分析。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技术与生产密切联系并推动生产力迅猛开展这一突出特点,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通过归纳分析垄断的形成、影响,认识到垄断组织的形成是生产力开展的结果,反过来又推动了生产力的开展。
二、重点难点重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难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三、教学设计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六七十年代〕1、背景〔1〕政治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第一次工业革命时只有英国确立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而第二次工业革命时俄美德意日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通过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走上了资本主义开展的道路。
〔2〕经济根底: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开展第二次工业革命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根底上开展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开展,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提供了物质条件〔雄厚的资本、充足的原料〕。
〔3〕市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4〕技术条件:自然科学研究取得重大突破性的进展19世纪,自然科学研究取得重大进展。
这些科学技术的新成果被迅速、广泛的应用于工业生产,促进了经济的进一步开展,这也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的直接原因。
2、主要成就〔1〕电力的广泛应用:发电机、电灯、电车、电影放映机19世纪60-70年代,出现了一系列电气创造。
《第二次工革命》教学案

《第二次工业革命》教学案【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影响;教学难点:垄断组织的评价【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教学课时】1【教学资源】自制教学课件【教学过程】师生相互问好师:同学们,我家住在城里,今天早上六点钟,我起床洗漱完毕后,大家猜猜我是怎样到学校来的?学生:(骑摩托车、坐汽车)师:汽车和摩托车都是第二次工业的科技成果。
我在享受它们所带来的舒适和快捷的同时,还在密切关注本月国际上一个重要的科研奖项的报道,同学们知道是什么报道吗?学生回答的过程老师放视频(2009年诺贝尔奖)过渡:关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介绍有很多版本,刚才我们看了凤凰卫视对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设置的诺贝尔奖物理奖2009年获奖者的报道,下面我们来看看介绍第二次工业的其他版本。
第二个版本是我们的教材,我们把它称之(教科书版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于教材我们采取分组阅读的方法,第一组读第1、2段;第二组读第3、4段;第三组读第5段。
看看教科书是怎样介绍第二次工业革命的。
过渡:通过对教材的阅读,同学们对第二次工业革命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
下面我们就来一起创设一个情景剧,亲自体验一下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生活,进一步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特点和影响。
我来当导演,负责提供剧本和对剧本的解读,谁想来当副导演啊?(老师布置任务解读剧本)师:剧中的主角是生活在英国曼彻斯特的威廉父子,william出生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前,是棉纺织工厂主,Young William出生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前,是石油冶炼工厂主。
生:上班途中…William是棉纺织工厂主,他的厂房建在曼彻斯特棉纺织工业区内,使用蒸汽机做动力,儿子Young William是石油冶炼工厂主,使用电做动力,厂房建在曼彻斯特石油工业区。
1895年10月26日早上父子俩在家用完早餐,准备前往工业园区。
请大家猜猜他们父子俩会使用什么样的交通工具?(讨论)学生回答:(两人都坐…;或William坐火车、汽船,Young William坐汽车、电车)过渡:威廉父子有可能都坐汽车或火车,或一个人做汽车,一个人坐火车,总之一切皆有可能。
第二次工业革命学案

九下《第二次工业革命》学案一、导前检测:从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欧美主要国家先后发生了以取代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生产力获得更加突飞猛进的发展,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明显。
二、导学目标:1、知道电力广泛使用的史实,本茨和莱特兄弟的发明活动。
2、了解汽车和飞机两种交通工具的发明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3、讲述爱迪生发明电器的故事,认识电器的广泛使用对提高人类社会生活质量的重要作用。
三、导学过程:(自主学习,你最行!)(一)电力作为新能源登上了历史舞台(二)第二次工业革命(三)“发明大王”——爱迪生(四)汽车和飞机四、当堂测试:(A)1、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A、18世纪上半叶B、18世纪下半叶C、19世纪上半叶D、19世纪下半叶(A)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先行者是()A、英国和法国B、美国和法国C、德国和美国D、德国和英国(A)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核心发明是()A、电机和蒸汽机B、电机和内燃机C、汽车和内燃机D、飞机和蒸汽机(A)4、下列人物曾经率先发明汽车的是()A、奥托和迪塞尔B、本茨和莱特C、本茨和戴姆勒D、本茨和奥托(B)5、1903年,莱特兄弟的首次成功飞行()A、标志汽油的问世B、宣告了航空新时代的到来C、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进入新阶段D、内燃机成为主力军(B)6、汽车和飞机创制成功的主要条件是()A、蒸汽机改进B、电力应用C、内燃机创制D、新通讯工具发明(C)7、下列现象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创造发明无关的是()A、坐飞机旅游B、上网查资料C、坐汽车去上海D、在电灯光下学习五、学(教)后反思:。
《第二次工业革命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第二次工业革命》导学案第一课时导学果:1. 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历史背景和特点。
2. 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3. 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启示和启发。
【导学环节】一、导入请同学们回想一下第一次工业革命带来的影响,有哪些原因导致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爆发?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经济、社会和文化产生了哪些影响呢?二、学习1.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和特点第二次工业革命是指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以工业技术为核心的一次技术革命。
在这一时期,电力、化学、钢铁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运输、通讯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加速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2.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1)经济影响:伴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各国的工业化进程加快,生产力大幅提高,商品市场不断扩大,国际贸易蓬勃发展,为全球经济增长注入了动力。
(2)社会影响:劳动力需求大幅增加,城市化进程加速,社会阶层分化明显,劳资矛盾日益尖锐,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福利、教育、医疗等领域的进步。
(3)文化影响:第二次工业革命催生了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的繁荣,启发了人们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三、讨论1. 请同学们谈谈第二次工业革命对当时世界的重大影响和意义。
2. 你认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给我们留下了哪些启示和启发?如何看待当前的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呢?四、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特点和影响,同时也思考了其对我们的启示和启发。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探索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新方向,为构建美好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课后作业1. 回答以下问题: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经济、社会和文化产生的影响有哪些?你认为科技进步对社会发展有何作用?2. 搜集相关资料,了解更多关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内容,并写一篇短文分享给同学们。
第二课时主题:第二次工业革命导学目标:1. 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和历史意义;2. 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和重要发明;3. 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次工业革命》精品学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的背景
2、知道电力的应用、内燃机、化学工业和新材料的发展等基本史实
3、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二、【重难点】
重点:电力的应用,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的发明,化学工业和新材料的发展难点: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特点和影响的理解
三、【自学指导】(带着问题认真阅读P18-21,用笔划出关键词)
1、找找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和特点?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和伟大的科学家、发明家?
3、概括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四、【合作探究】(对学、群学,解决以下问题)
请结合两次工业革命对比的史实,谈谈工业革命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五、【当堂训练】
1、“电工技术革命是一次巨大的革命,而电的利用为我们开辟一条道路。
”人类由此进入()
A、蒸汽时代
B、电气时代
C、信息时代
D、网络时代
2、19世纪的最后三十年就世界范围来看,资本主义充满了“青年时代”所具有的活力,处于高速发展期,出现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B、蒸汽时代的到来
C、列强的殖民扩张与掠夺
D、电气时代的到来
3、“19世纪70年代,新能源开始进入生产领域,极大地改变了整个工业领域的生产面貌。
”材料中的“新能源”是指()
A、水力
B、风力
C、电力
D、煤炭
4、某历史课外兴趣小组办了一期黑板报,有如下的一段宣传材料:这个发明使人类从此开始拥有自己更明亮的“眼睛”,而不再害怕大自然的黑暗。
请你给宣传材料中的“发明”添加一个合适的标题()
A、信息时代的到来
B、汽车时代的到来
C、蒸汽时代的到来
D、电气时代的到来
5、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下列欧洲国家电力技术发展走在最前面的是()
A、英国
B、法国
C、意大利
D、德国
6、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人一个新的时代,下列最能体现“新的时代”的发明是()
A B C D
7、1931年10月18日凌晨,爱迪生走完了84年的人生旅程。
下葬时,为纪念他的突出贡献,美国各地()
A、熄灭电灯一分钟
B、轮船鸣笛三分钟
C、教堂敲钟84下
D、齐奏《国际歌》
8、某中学九年级(2)班同学办了一期“汽车百年”的黑板报,请指出以下几则材料中有误的一项()
A、德国人卡尔·本茨制造出第一辆汽车
B、汽车这一交通工具出现于第二次工业革命中
C、内燃机的出现为后来汽车的研发提供了可能
D、法拉第为汽车的研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9、像鸟一样在天空翱翔,是人类长期的梦想。
在20世纪初,首次将人类的梦想变为现实的历史人物是()
A、卡尔·本茨
B、莱特兄弟
C、史蒂芬孙
D、富尔顿
10、小明同学准备以第二次工业革命为素材出一份手抄报。
下列所拟标题不恰当的是()
A、科技改变生活
B、科技点亮世界
C、科技让人类插上翅膀
D、科技将地球缩成一张小小的网
六、【归纳小结】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
参考答案:
【合作探究】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推动了社会进步;
2、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
3、要学习科学家勇于创新、努力探求科学奥秘的精神品质。
【当堂训练】
1—5 BDCDD
6—10 CAD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