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区安全保障技术与设施(最新版)

合集下载

环卫船舶轮机员大雾施工详细保护措施

环卫船舶轮机员大雾施工详细保护措施

环卫船舶轮机员大雾施工详细保护措施在大雾天气下,环卫船舶轮机员需要采取详细的保护措施来确保安全操作。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保护措施:1. 定期检查船舶设备在大雾天气下,船舶设备容易受到损坏或故障。

为了确保安全操作,轮机员应该定期检查船舶的设备,包括引擎、传动系统、油水分离器和电子设备等。

如发现故障或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或通知维修人员。

2. 加强通信大雾天气下,通信变得更加困难。

轮机员应该加强与其他船员、港口管理人员和海事局的通信。

使用各种适当的通信设备,如无线电、照明信号和声音信号等等。

3. 充分了解路线和天气状况在大雾天气下,航行可视距离非常低。

轮机员必须充分了解船舶航行路线以及天气状况,包括风速、风向、水流和海浪等。

对天气变化要及时了解,根据天气变化及时调整航行路线,保证航行安全。

4. 船舶艏向保持稳定在大雾天气下,航行时船舶可能会因为受到风、水流或其他影响而偏离航行路线,轮机员应该时刻掌握船舶的艏向状态。

如果发现偏移,应该及时采取措施调整船艏向,保持稳定。

5. 加强安全意识在大雾天气下,操作环境危险系数增加。

轮机员应该加强安全意识,时刻保持警惕,注意观察船舶的各种指标,如船速、发动机功率、轴扭力等。

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应该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

6. 增强人员防护大雾天气下,湿气大,空气质量差,人员容易受到感冒等呼吸道疾病的影响,轮机员应该增强防护措施,包括穿透气、防滑、防水的作业服、戴口罩等等。

7.注意调度计划,避免高峰时段作业大雾天气下,整个航运系统可能因为能见度的问题而出现高峰时段,那么在航运高峰时段有可能会造成船只停缆等待,造成航运直接损失,也会影响救援力量的调度,造成误寻人情况,应该避免高峰时段的船舶作业来保障环卫船舶和轮机员的安全。

结论大雾天气下,轮机员应该采取详细的保护措施来确保安全操作。

定期检查船舶设备,加强通信,充分了解路线和天气状况,保持船舶艏向稳定,增强人员防护等措施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事故风险。

雾区安全保障技术与设施

雾区安全保障技术与设施

雾区安全保障技术与设施1.1研究背景高速公路网是国家和地区在防灾救灾和战争时期国家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持续进行和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

高速公路以其顺畅的线形,宽阔的车道,全封闭、全立交的交通控制以及各种有效的交通安全措施,为车辆提供了良好的行车条件。

车辆只有以较高的车速行驶,才能充分发挥高速公路的运营经济效益,同时,人们也己经习惯了高速行驶。

但在恶劣天气条件下,高速公路上极易发生交通事故。

恶劣天气包括雾、雪、沙尘暴、冰、暴雨、闪电、大风等,是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重要因素之一。

据调查,在所有的交通安全事故中,有近四分之一是由于恶劣天气引起的,可见其对交通安全的危害之大。

恶劣天气的发生可以导致:一是降低了车辆和道路之间的附着力(如在冰雪、小雨等天气条件下);二是降低空气的能见度(雾、雪、暴雨和沙尘都可能引发此类后果);三是改变了汽车的受力状态(如大风的影响),使车辆所受的侧向力成倍增大,造成行车过程中的侧向失稳而发生交通事故;四是对驾驶员心理的不良影响导致超速行驶。

道路交通事故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严重的制约因素,时刻危害着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如何保障恶劣天气下的公路通行能力和交通安全己经成为每个国家都很重视的社会安全问题,其中高速公路雾区的交通安全保障就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1.2 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影响因素2003年,我国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共受理了667507万起道路交通事故案件,死亡人数达104372万,受伤人数494147万人,直接经济损失达33.7亿元,而恶劣天气导致的交通事故就占总数的24.5%。

图1.1是2003年我国各种天气条件下的事故死亡人数构成示意图。

图1.1 2003年各种天气条件下的事故死亡人数构成示意图据有关统计表明,全世界每十年因雾发生的交通事故,导致几乎6000人死亡。

雾导致的能见度下降严重地影响了高速公路的行车安全,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交通、法律等问题。

法国在1986年,有1200起交通事故(不含市内)是由于雾引起的,造成182人死亡,175人受伤,1352人轻伤;美国每年因浓雾而引起的车辆碰撞损失高达3亿美元以上;英国的伦敦、我国的重庆和上海等许多城市都曾因大雾而使车辆减速行驶以至完全停止交通。

雾区交通安全保障技术与设施

雾区交通安全保障技术与设施

编号:AQ-JS-00186( 安全技术)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雾区交通安全保障技术与设施Traffic safety guarantee technology and facilities in fog area雾区交通安全保障技术与设施使用备注:技术安全主要是通过对技术和安全本质性的再认识以提高对技术和安全的理解,进而形成更加科学的技术安全观,并在新技术安全观指引下改进安全技术和安全措施,最终达到提高安全性的目的。

摘要:针对大雾天气情况下交通安全隐患的形成机理进行深层次、多方位的探讨,对各种方式的安全保障设施进行深入的剖析,以期为今后类似环境的道路交通安全设计、评价提供技术支持和借鉴。

关键词:道路安全;保障设施;交通事故;道路环境道路作为交通流的主要载体,其安全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交通事业的发展。

在正常的道路情况下,道路安全保障设施是可以满足要求的,但在特殊道路环境下,作为传统的道路安全保障设施就显得苍白无力了。

目前特殊道路环境主要包括冰雪、大雾等特殊天气状况和泥石流、滑坡等特殊地质状况。

随着全球气候的日益恶劣,特殊天气的安全防护显得尤为必要。

1特殊道路环境的特点及危害特殊的道路环境指非常规的道路环境,这种非常规的道路环境有些是地质环境造成的,如滑坡、泥石流等;有些是天气环境造成的,如雾霾、阴雨、冰雪等。

地质环境造成的危害一般是巨大的、不可抗拒的,而天气环境对道路造成的危害一般是可控的,通过一定的保障措施可以减少甚至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1.1冰雪天气冰雪天气对道路行车安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雪后经碾压形成的冰雪路面对道路通行安全埋下了安全隐患。

一般情况下,冰雪路面的抗滑系数仅为正常路面的1/3,车轮上用力的突然变化很容易破坏车轮的附着状态,使轮胎失去抵抗侧滑的能力,导致车辆发生侧滑、甩尾,从而引起交通事故(图1)。

国内外雾区安全保障技术与措施

国内外雾区安全保障技术与措施

国内外雾区安全保障技术与措施雾区是指地面上空出现低浓度、低高度的浓雾天气,这种天气条件下能见度非常低,容易影响交通和运输等领域的安全。

在国内外,针对雾区安全保障的技术和措施逐步得到应用和发展。

国内方面,针对雾区安全保障的技术和措施有:1. 大规模预测和预警系统:通过气象观测和数据分析,建立大规模预测和预警系统,可以提前预测雾区天气,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高行车安全性。

2. 道路标志和标线的增强:在雾区内,道路线条和标志容易被视线阻隔,此时加强道路标志和标线可以提升车辆驾驶员的警觉性,减少事故的发生率。

3. 智能车灯:部分汽车厂商开始开发智能车灯系统,如自动调节车灯亮度和角度,可以在雾天行车时提高能见度,确保行车安全。

4. 雾天行车技巧和防护措施:提高驾驶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行车技巧,如保持安全速度,使用前后雾灯,注意车距和减速等。

同时,经常检查和更换车辆雨刷器和轮胎,也可以大大提高雾天行车的安全性。

而在国外,同样有针对雾区安全保障的技术和措施:1. 空中巡逻和红外线监测:部分国家在严重雾区内开展空中巡逻,采用热成像红外线监测技术,及时发现道路上的交通事故和糟糕路况,对雾区安全保障起到积极作用。

2. 无人驾驶技术:无人驾驶技术可以帮助车辆自动适应雾区天气,调整车速和行车路线,将安全风险降到最低。

3. 雾区避免技术:一些汽车制造商正在研发雾区避免技术,即通过雷达、卫星导航和相机技术等多种传感器监测道路情况,提前识别雾区,并避开雾区,确保行车安全。

总的来说,在国内外,针对雾区安全保障的技术和措施都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中。

然而,随着天气的多变和交通流量的增加,对于雾区安全保障的需求仍在不断提高,因此我们需要在实践中对措施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应用,保障人民行车出行的安全。

大雾天安全保障技术

大雾天安全保障技术

② 路肩震动带 对行驶在其上的车辆产生强 烈的振动和噪音,对雾天低能见 度情况下偏离车道的车辆有明显 的警示作用。
当发生大雾时,往往会使道路表面变得湿滑,大大降低了路面的附 着系数。国内外研究给出了不同路面状态下的附着系数,如下表所示。
不同路面状态下的附着系数
当车辆在大雾中行驶时,驾驶员容易忽视路面湿滑这一变化,仍然以 较高速度行驶,当发现前方危险需要制动时,因为路面附着系数的下降增 加了制动距离,这也是大雾天气己容易发生追尾事故的原因之一。
高速公路雾不良气候条件下动态控速技术 四、雾天不良气候监测及预警系统 加标题内容
③ 主动发光轮廓标 主动发光轮廓标在低能见度条件下 可以清晰显示道路边缘位置。 ④ 警示灯 按一定的频率闪烁的警示灯, 包括黄闪灯和爆闪灯两种: 黄闪灯同雾灯作用大致相同, 和雾灯不同之处在于其发光的穿 透性,设置在雾区发生不是很密 集的道路。
高速公路雾不良气候条件下动态控速技术 四、雾天不良气候监测及预警系统 加标题内容
① 雾、冰气象监测系统功能 ② 数据处理控制系统功能 数据处理控制系统是雾天监测预警 系统的核心。它能够根据雾、冰气象监 测系统采集的能见度数据及路面结冰数 据,对其进行分析处理,产生大雾和路 面结冰报警,同时自动生成大雾和结冰 状态下所对应的限速方案、交通控制方 案等。 ③ 应急系统 实时监测高速公路沿线的能见度和路 面状态,以确定高速公路是否有大雾发 生,并把监测信息及时传送到数据处理 控制系统,为数据处理控制系统制定交 通组织方案、限速方案和交通诱导方案 提供依据。 根据数据处理控制系统发布的 指令,将路段的雾况、结冰情况及 交通事故信息及时通知高速公路管 理、医院、路政、交警和消防部门, 避免二次事故和减少交通延迟,必 要时则需要进行交通事故的紧急救 援行动。

国内外雾区安全保障技术与措施(最新版)

国内外雾区安全保障技术与措施(最新版)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国内外雾区安全保障技术与措施(最新版)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国内外雾区安全保障技术与措施(最新版)纵观国内外消雾的试验和研究,目前消雾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1.人工消冷雾消冷雾技术经过多年的研究和试验已经比较成熟,其原理是通过引入制冷剂和成冰剂,使雾中的水汽凝结、碰并落到地面,水汽凝结释放潜热可促使雾体不稳定性增强,从而达到消雾的目的。

该系统由探测、数值模拟、决策和作业四个部分组成,先后在阿拉木图机场、莫斯科机场和北高加索机场等个机场投入业务使用,大大减少了飞机起飞和降落的延误时间,2.人工加热消暖雾这种方法通过人工加热提高空气中的温度,碑雾滴燕发,能见度好转。

该方法是最有效的消暖雾的方法之一,因为暖雾是由水滴组成的水滴和空气中的水汽处于平衡状态。

一般说空气温度愈低,愈容易达到饱和,所以若将空气加速,使之脱离饱和状态,促使雾滴蒸发,进而导致雾消散。

此种方法技术简单、效果好、无污染,但消耗能量大,不经济,目前只使用在机场消雾。

3.吸湿性物质消暖雾法吸湿性物质播撒在饱和空气的暖雾中,使之吸收一部分水汽,减少雾中的相对湿度,改变雾滴谱分布的均匀性,破坏雾稳定性,雾滴蒸发,吸湿性物质的溶液滴凝结增长,以利碰并长大下落,能见度好转,雾消散。

利用吸湿性物质进行消暖雾作业,在技术上是可行的,贵,难以广泛用于业务。

4.动力消雾法利用设备在雾区进行作业,推动空气运动,交换雾区内外不同湿度的空气来降低雾的含水量,改善能见度。

国内外雾区安全保障技术与措施.doc

国内外雾区安全保障技术与措施.doc

国内外雾区安全保障技术与措施纵观国内外消雾的试验和研究,目前消雾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1.人工消冷雾消冷雾技术经过多年的研究和试验已经比较成熟,其原理是通过引入制冷剂和成冰剂,使雾中的水汽凝结、碰并落到地面,水汽凝结释放潜热可促使雾体不稳定性增强,从而达到消雾的目的。

该系统由探测、数值模拟、决策和作业四个部分组成,先后在阿拉木图机场、莫斯科机场和北高加索机场等个机场投入业务使用,大大减少了飞机起飞和降落的延误时间,2.人工加热消暖雾这种方法通过人工加热提高空气中的温度,碑雾滴燕发,能见度好转。

该方法是最有效的消暖雾的方法之一,因为暖雾是由水滴组成的水滴和空气中的水汽处于平衡状态。

一般说空气温度愈低,愈容易达到饱和,所以若将空气加速,使之脱离饱和状态,促使雾滴蒸发,进而导致雾消散。

此种方法技术简单、效果好、无污染,但消耗能量大,不经济,目前只使用在机场消雾。

3.吸湿性物质消暖雾法吸湿性物质播撒在饱和空气的暖雾中,使之吸收一部分水汽,减少雾中的相对湿度,改变雾滴谱分布的均匀性,破坏雾稳定性,雾滴蒸发,吸湿性物质的溶液滴凝结增长,以利碰并长大下落,能见度好转,雾消散。

利用吸湿性物质进行消暖雾作业,在技术上是可行的,贵,难以广泛用于业务。

4.动力消雾法利用设备在雾区进行作业,推动空气运动,交换雾区内外不同湿度的空气来降低雾的含水量,改善能见度。

邓顺熙对动力法消雾的原理以及应用到高速公路上进行了可行性分析。

他指出理论上利用动力法消除浅薄雾层是可以实现的。

然而,当雾层较厚且雾区范围较大时,用动力法如直升飞机影响雾改变能见度所要求的动力很大。

在数十公里的高速公路上,动用几十架飞机进行作业,既不经济,也不安全。

5.改变雾的吸收特性的消雾法利用光波段的人工光源或者自然光源照射云雾能够改变他们的吸收特性和辐射平衡。

雾粒子吸收辐射的能量促使空气温度升高而激发对流的形成,雾滴蒸发。

6.声学消雾法声信过雾时,声波激发雾滴子起伏,并且当频率固定时,雾滴子尺度越小,其起伏程度也越大。

暴雨团雾多发公路交通工程设施设置技术

暴雨团雾多发公路交通工程设施设置技术

暴雨团雾多发公路交通工程设施设置技术暴雨团雾多发公路交通工程设施设置技术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道路交通的持续扩张,暴雨团雾对公路交通安全产生了重大影响。

在中国,暴雨团雾天气常常导致能见度急剧下降,给行车带来极大的困扰,甚至引发严重的交通事故。

为了提高公路交通的安全性,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工程设施设置技术来应对暴雨团雾的挑战。

第一,应该在道路旁设置有效的告示牌和标志,提醒司机注意低能见度的危险。

这些标志和告示牌可以包括提示性的文字、图片和符号,向司机传达即将进入暴雨团雾区域的信息。

同时,还可以根据路况的变化,采取灵活的措施,及时调整标志和告示牌的内容和位置,以确保司机能够及时获得相关信息,并做好准备。

第二,需要增设护栏和隔离带,以防止车辆因能见度下降而偏离道路。

护栏和隔离带可以起到引导车辆行驶和防撞保护的作用,尤其是在暴雨团雾天气中更加重要。

这些设施应具有良好的可视性和耐冲击能力,以确保在恶劣天气条件下仍然可以起到有效的作用。

第三,应设置辅助照明设备,增强道路的亮度和可见性。

在暴雨团雾天气中,道路上原有的照明设备可能无法满足要求,因此需要额外增设照明设备。

这些设备可以包括路灯、反光镜、路标等,通过提供额外的亮度和反光效果,提高驾驶员的能见度,减少事故的发生。

第四,应提供可靠的疏散通道和紧急救援设施,为遇到紧急情况的驾驶员和乘客提供安全保障。

暴雨团雾天气下,道路交通容易受阻,驾驶员和乘客难以及时离开车辆。

因此,需要设置紧急疏散通道,保证人员的安全疏散。

同时,还应配备紧急救援设施,如防烟面罩、灭火器等,以应对突发情况。

第五,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来改善交通工程设施设置。

例如,利用智能交通系统可以实时监测道路状况和交通情况,及时向驾驶员提供相关信息。

另外,还可以利用无人机等无人系统来巡检道路,及时检查和修复受损的设施。

综上所述,暴雨团雾多发对公路交通安全产生了严重的挑战。

为了提高公路交通的安全性,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工程设施设置技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雾区安全保障技术与设施(最新版)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management. The object is the stat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all people, objects and environments in production.(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编号:AQ-SN-0993雾区安全保障技术与设施(最新版)1.1研究背景高速公路网是国家和地区在防灾救灾和战争时期国家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持续进行和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

高速公路以其顺畅的线形,宽阔的车道,全封闭、全立交的交通控制以及各种有效的交通安全措施,为车辆提供了良好的行车条件。

车辆只有以较高的车速行驶,才能充分发挥高速公路的运营经济效益,同时,人们也己经习惯了高速行驶。

但在恶劣天气条件下,高速公路上极易发生交通事故。

恶劣天气包括雾、雪、沙尘暴、冰、暴雨、闪电、大风等,是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重要因素之一。

据调查,在所有的交通安全事故中,有近四分之一是由于恶劣天气引起的,可见其对交通安全的危害之大。

恶劣天气的发生可以导致:一是降低了车辆和道路之间的附着力(如在冰雪、小雨等天气条件下);二是降低空气的能见度(雾、雪、暴雨和沙尘都可能引发此类后果);三是改变了汽车的受力状态(如大风的影响),使车辆所受的侧向力成倍增大,造成行车过程中的侧向失稳而发生交通事故;四是对驾驶员心理的不良影响导致超速行驶。

道路交通事故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严重的制约因素,时刻危害着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如何保障恶劣天气下的公路通行能力和交通安全己经成为每个国家都很重视的社会安全问题,其中高速公路雾区的交通安全保障就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1.2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影响因素2003年,我国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共受理了667507万起道路交通事故案件,死亡人数达104372万,受伤人数494147万人,直接经济损失达33.7亿元,而恶劣天气导致的交通事故就占总数的24.5%。

图1.1是2003年我国各种天气条件下的事故死亡人数构成示意图。

图1.12003年各种天气条件下的事故死亡人数构成示意图据有关统计表明,全世界每十年因雾发生的交通事故,导致几乎6000人死亡。

雾导致的能见度下降严重地影响了高速公路的行车安全,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交通、法律等问题。

法国在1986年,有1200起交通事故(不含市内)是由于雾引起的,造成182人死亡,175人受伤,1352人轻伤;美国每年因浓雾而引起的车辆碰撞损失高达3亿美元以上;英国的伦敦、我国的重庆和上海等许多城市都曾因大雾而使车辆减速行驶以至完全停止交通。

虽然世界各国公路交通事故统计数据并未表明雾会在多大程度上增加交通事故的危险性,但许多严重的交通事故都和雾有关,而且经常是多车连环追尾相撞的重、特大恶性交通事故,其中的一些在世界范围内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2国内外对雾区交通安全保障技术的应用研究状况1.2.1国外状况目前,许多发达国家己经针对低能见度条件下的交通流分布、交通事故发生、交通控制模式及交通管理的体系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1)美国研究情况美国对雾区高速公路的交通安全服务提出了具体要求,NTSB(美国运输安全理事会)就明确要求雾区高速公路具备以下控制措施:对交通流和雾的分布进行及时检测,在雾区范围内降低并保持车速,努力降低不同车辆之间的速度差异。

并要求通过公共信息和教育使机动车驾驶员能够了解雾区行车的各种控制措施。

美国目前正在建立道路气象信息系统(RWIS一RoadWeatherInformatioSysetm)和图像监视系统作为智能交通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

在为道路管理部提供服务的同时,道路气象信息系统也为道路用户的出行提供其它的信息服务。

为了能及时地得到准确的现实气象信息,RWSI系统需要在道路沿线布设一定数量的观测站,美国华盛顿州已在全州布设了200个观测站(是美国各州中最多的)。

美国各州针对各自的具体情况,建立了合适的雾天行车措施,具体如下:犹他州能见度预警系统;犹他州除雾系统;维吉尼亚州天气事故检测系统:华盛顿州车速管理;新泽西州道路天气信息系统:加利福尼亚天气警示系统;田纳西州低能见度预警系统;卡洛莱纳州低能见度提示系统。

(2)意大利研究情况2002年意大利全国公路严重交通事故2350起,122人死亡,3500受伤,主要杀手就是大雾。

鉴于欧洲各国交通事故频繁,欧盟己经做出明确规定:2010年内,必须减少一半的车祸死亡事故。

为响应该决策,意大利有关部门于2003年秋推出了一项“抗雾智能公路”计划。

该计划由意大利交通部与意大利全国公路管理局以及菲亚特研究中心合作。

“抗雾智能公路”系统结合了雷达和激光技术,它可以“穿透雾气,利于道路畅通”。

在雾环境下,公路沿途、方向指示牌和拐弯处,安全系统的高压钠灯会频闪灯光,提高能见度,以减少司机驾车时的心理压力。

意大利的公路和大部分高速公路将为司机配置先进的安全系统,雷达、激光和自动驾驶仪将在雾慢中安全导向公路车辆的驾驶,即使在雾气蒙蒙的情况下,各种车辆的司机仍可放心驾驶。

此技术将首先用于最易受大雾骚扰的北方帕多瓦一布雷西亚和都灵一卡塞利公路段,然后逐渐向所有常见雾天的地区推广,目标是至少减少50%的雾天车祸。

除上述技术外,一种与卫星连接的特殊技术将被采用,它可以在第一时间向所有与该系统用户传送交通信息,例如突发的的交通事故情况和肇事地点等。

此外,“抗雾智能公路”计划还将引进一级方程式赛车的安全保护设置,以提高汽车在险情下的行驶安全度。

(3)澳大利亚研究情况澳大利亚主要进行能见度与车辆速度以及速度差异性方面的研究,指出雾天事故高发的原因主要是车速过高和速度差异引起的车辆间干扰增加。

为提高雾天行车的安全性,澳大利亚在高速公路上采取了设置动态情报板进行大雾预警等措施,并对设置后的车辆速度降低与车速差异减小进行了分析,验证了设施的有效性。

(4)德国研究情况德国于80年代初期开始在道路沿线布设天气检测设备以检测天气的变化及其对道路交通的影响。

在德国称RWIS为SWSI,SWIS的建立进一步增加了气象检测站的数量。

而检测得到的信息将汇总到德国国家气象服务中心,由其发布天气信息并研究新的天气预测方法。

据德国汽车俱乐部(ADAC)统计,2001年,德国一些地区由于出现冷雾而发生464起交通事故,伤757人,死亡30人。

最近,德国柏林和勃朗登堡州的化学工程技术人员研制出一种新设备,它能在不添加任何化学物质的情况下将空气中的冷雾去除掉,同时不污染环境。

新除雾办法的原理是将深冷二氧化碳,即干冰撒入雾中,让干冰担当结晶核的作用。

专家建议在公路两侧应固定安装该除雾设备。

(5)瑞典研究情况瑞典地处北欧,早在1972年就开始尝试简单的天气警报系统,此系统通过电话网络来传递道路的结冰情况。

现在瑞典RWSI系统除650个野外观测站外,还有3颗卫星和21个雷达观测站,因此天气及道路交通数据来源非常广泛。

但就其使用功能来讲,该系统仍然主要对冰雪天气进行监测和发布信息,在雾天观测和警报中应用较少。

(6)日本研究情况日本国土狭长,水汽丰富,因此也是大雾多发的国家,日本所采用的高速公路控制措施除了能见度监测及速度、交通量控制以外,还采取了“慢车警告”的控制措施。

即通过路侧设置的小型情报板提醒驾驶员前方有慢行或停止的车辆,并告知驾驶员前方慢车的距离,督促驾驶员预先做出反应,避免交通事故。

根据使用的情况,该措施被证明是十分有效的。

1.2.2国内状况与国外相比,国内雾区交通安全的研究工作起步较晚,研究也不够深入。

交通部公路科研所、广东省交通厅以及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对京珠北高速公路红云雾区安全保障技术方面开展了相应研究,分别进行了雾的结构与预测预报方法研究、雾的观测方法的研究、雾区交通安全与监控系统以及雾的监控方案的研究等。

并且在京珠北高速公路红云雾区路段建立了高速公路监控系统,采用了交通检测器、气象检测器、VMS、路侧雾灯等交通监控、诱导技术。

北京市公路局开展了“高速公路雾警自动限速标志系统”的研究,着重解决目前华北地区冬季由于大雾引起的高速公路安全事故和高速公路关闭问题。

江苏省气象局与江苏省宁沪高速公路股份公司合作,先后完成了“宁沪高速公路(江苏段)秋冬季大雾灾害研究”、“江苏省高速公路大雾遥感监测业务系统”、总装备部“低云大雾实时检测预报服务系统”。

这些研究对大雾天气的预报和适当的交通管理措施的采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上海市气象局建立的城市道路能见度监测预报系统。

在对城市雾的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

徐虹结合陕西省西宝、西渭、西铜几条高速公路,研究了秋冬大雾及其特点,并提出了概念模型。

在城市雾方面,李习明、杨文贤分别研究了西安地区的雾,进行了个例分析汇川。

这些工作的开展为高等级公路和城市道路气象服务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1.2.3国内一些课题研究近年来人们的收入水平迅猛提高,汽车作为交通工具被越来越多的人使用,随之而产生的汽车安全行驶问题也逐渐被人们重视起来。

在大雾天气,政府会把部分高速公路资源封闭起来,这种方法减少了大雾天气行车所带来的安全问题,但是国家资源遭到了浪费,如何既安全又经济的解决汽车的大雾天气行驶变成了诸多交通部门考虑的问题。

随着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嵌入式系统正在应用到越来越多的领域,在交通安全领域亦有很好的应用。

超声波作为测距设备具有可靠性高,成本低的优点,利用数字调制技术进行超声波数字发送能加强超声波测距的抗干扰性和安全性。

借助GPS对汽车进行定位增强雾天行车的便捷性,可实时提醒驾驶员高速公路出口位置等信息。

在这个背景之下,本文设计了一套基于超声波和GPS的雾天行车辅助系统的解决方案。

基于嵌入式Linux系统,使用三星公司的嵌入式芯片S3C2440作为主控制芯片,依托于自己独立设计的超声波数字识别测距模块,并借助GPS模块,对高速公路雾天行车辅助系统所需要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与设计。

本文具体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根据雾天行车辅助系统的技术要求,利用频移键控技术设计了超声波数字识别测距模块。

模块使用单片机进行控制,其软件算法设计主要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进行了通信协议设计,实现了数字调制发射超声波信号,第二部分借助有限状态机设计数字信号解调算法,实现了解调超声波信号,通过比对于发送与接收信息内容并计算时差,最终完成数字识别测距任务。

2.研究了GPS报文协议,设计了GPS报文数据提取算法,通过GPS模块得到汽车所处位置,汽车行驶速度等信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