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备考】浅谈高考生物回归教材
高中生物高考备考研讨会心得范文6篇

高中生物高考备考研讨会心得范文6篇)今天学校请得省教育厅教研员姚跃涌主任为我校高三级师生开高考复习专题讲座,并与参会领导老师探讨高考复习相关问题。
会后,参会领导老师都觉得这是一次落到实处的教研。
讨论过程中,大家都能畅所欲言,提出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疑问和想法,虽然姚主任只研究物理和理综,但他的高度和视角决定了他的影响力,为我们参会的老师开拓了视野眼界。
我参加了后阶段探讨过程,及时将收获和自己的想法整理如下:一、高考不会那么难,要降低平时练习题的难度1、现在高中已经不分专业,而到了大学,某一专业只面向5%的学生,而要让另外95%的学生去学那5%的知识,显然不人性化,所以单科试题不可能出得很专业;2、全国各省就广东没有设置学业水平测试(我的理解:应该是指理科生不用考理化生的学业水平考试),所以广东高考内容设置和难度设置上需要承担学业水平的内容;3、区分度不需要很大,对中等及下的考生不设区分度,而在数学和物理两科的大题上设置重点线(考生)区分题。
4、教育厅长不换人,试卷难度、内容、方向基本不变。
5、高考有两种功能普及功能:各科“中等难度”题量比例大;选择功能:6科中有3、5个题(共70分)区分尖子生;思考:二A线以下考生应该承担放弃这70分的心理,老师应该指导学生在大题难题区分度大的题中,哪些可得分,哪些不可得分。
例如化学科,全卷62%的分数为80%的学生所能完成,换句话说80%的考生在化学这一科能及格。
从上面信息可得化学中的大题不在此上面70分范围内,对于二A到二B的考生,化学四道大题完全可以拿80%的分数,如有机大题可以得满分。
至于三A及以下的考生,后面的大题也存在大量的得分可能。
因为化学卷大题一般设置五~六问,每问之间的联系很弱,甚至出现题问与题设之间完全没关联的情况。
虽说考题对于二A线以下的考生没有区分度,但分数却有高低,可见区分度还是存在的,那又是以什么为区分的呢?这让我联想到之前省召开的化学教研会中提到了“易题也有区分度”。
浅谈高考前的生物学科复习

教 学 实践 浅谈 高考前 的生 物学 科 复习 文摩 红花
摘
要: 高考前 , 考 生的压力 大, 思想较复杂 , 心理较 紧张。就如何放下担子 , 科学备考 , 积极投入 生物 学科 的复 习谈 了感受。
关键词 : 高考前 ; 生物学科 ; 复习
近几年来 , 每逢高考 的临近 , 许 多考生 在身心上承受着 巨大 的 在 文字 上 。 压力 , 往往表现 出烦躁 、 紧张 、 厌食 、 失 眠、 记忆力下降 、 思维紊乱等 不 良情绪和行为波动。 越 临近高考越 紧张 。 本文仅就考前生物学科
前学生压力大, 精神疲惫, 过量重复记忆会造成疲劳, 反而事倍功 习和练考后养成“ 勤思考 , 爱讨 论 , 善质疑” 就一定能不负众望 。具
半。 我建议大家 : 早晚各读 1 5分钟 , 每天不少于 3 0分钟。 通过对重 体就是 : ( 1 ) 遇到难题 , 先思考 , 再 与同学讨 论 , 借鉴别人成 功的思
二、 对考点进 行“ 三步走” 盘点 案、 看错 题
有不少学生不情 愿给别人讲题 , 实际上这是一个不好 的习惯 。 给别 人讲题“ 利人利 己” , 利人 , 给别人讲题 , 同学听懂 了, 化解 了听者 的 路, 使 自己有 了成 功的荣誉感 , 更加深 了同学之间 的友谊 , 使 自己
可能多的思维和方法上 的启迪 。同时 , 通过 与教 师交谈 , 也能把 自
题技巧与规范 , 做 到得 分点 回答到位 。 看错题能消除对知识点 的理 个学生都轻车熟路 , 或多或少都存 在思维误 区与障碍 。这时 , 最好 第二步 , 做典 型题 , 做基础题 值仍 很大 , 要精做一 些典型题 , 如, 数据分析题 、 图表分析题 、 信息
2025届高考生物考前冲刺过关回归教材重难点04伴性遗传与遗传平衡定律

回来教材重难点04伴性遗传与遗传学平衡定律【★01教材方位直击】本专题选自人教版必修二的第2章以及第5章的内容,这个专题的内容偏难,但高考考察频率较低,该专题考察的题目常以选择题的形式考察,假如考察要求较高,会以非选择题的形式考察,属于爬坡题。
考生须要识记几种常见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特点,同时能依据系谱图精确推断这两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及相应个体的基因型。
考生要能够依据基因分别定律的实质及应用,驾驭基因分别定律的实质,进而推断相应个体的基因型,再计算相关概率。
要求考生从图中获得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学问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相关生物学问题进行说明、推理,做出合理推断或得出正确结论。
【★02重难点背诵归纳】重点01:伴性遗传常见规律分析序号图谱遗传方式推断依据①常隐父母无病,女儿有病,肯定是常隐②常显父母有病,女儿无病,肯定是常显③常隐或X隐父母无病,儿子有病,肯定是隐性④常显或X显父母有病,儿子无病,肯定是显性⑤最可能是X显(也可能是常隐、常显、X隐)父亲有病,女儿全有病,最可能是X显⑥非X隐(可能是常隐、常显、X显)母亲有病,儿子无病,非X隐⑦最可能在Y上(也可能是常显、常隐、X隐)父亲有病,儿子全有病,最可能在Y上视察红绿色盲遗传图解,据图回答(1)子代X B X b的个体中X B来自母亲,X b来自父亲。
(2)子代X B Y个体中X B来自母亲,由此可知这种遗传病的遗传特点是交叉遗传。
(3)假如一个女性携带者的父亲和儿子均患病,这说明这种遗传病的遗传特点是隔代遗传。
(4)这种遗传病的遗传特点是男性患者多于女性快速突破遗传系谱题思维模板重难点02:X、Y染色体同源区段和非同源区段上基因的传递规律的推断推断基因是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还是仅位于X染色体上(1)方法:隐性雌性×纯合显性雄性。
(2)结果预料及结论①若子代全表现为显性性状,则相应的限制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高考生物三轮复习回归教材 :选择性必修3之基因工程

高考生物三轮复习回归教材:选择性必修3之基因工程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们的愿望,通过转基因等技术,赋予生物新的遗传特性,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
从技术操作层面看,由于基因工程是在DNA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和施工的,因此又叫作重组DNA技术。
第1节重组DNA技术的基本工具一、有关核酸的方向性问题①核苷酸:1’碳连碱基;2’碳(脱氧核糖连无氧;核糖有氧);3’碳连羟基(-OH);5’碳连磷酸②一条脱氧核苷酸链(DNA单链):一端的3’碳上有游离的羟基(-OH),叫3’端;另一端的5’碳上有游离的磷酸基团,叫5’端。
一条核糖核苷酸链(RNA链)也是如此。
③DNA是由两条脱氧核苷酸链,按反向平行的方式构成④DNA聚合酶:总是从引物的3’端连接脱氧核苷酸(沿着模板链的5’-3’方向合成子链)⑤RNA聚合酶:总是从引物的3’端连接核糖核苷酸(沿着模板链的5’-3’方向合成子链)⑥tRNA的3’端结合氨基酸⑦翻译时核糖体的移动方向:沿着mRNA的5’-3’方向移动⑧限制性内切核酸酶识别的序列:沿5’-3’方向读取二、重组DNA技术的基本工具(一)限制性内切核酸酶——“分子手术刀”1、来源:主要是原核生物2、对原核生物的作用:防止外来病原物的侵害,将外源DNA切割保证自身安全3、作用:识别双链DNA分子的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磷酸二酯键断开。
结果:切割DNA成为两个DNA片段识别的序列:①沿5’-3’方向读取;②大多数限制酶的识别序列由6个核苷酸组成,少数4个、8个。
;③多数为回文序列(因此,切割形成的黏性末端碱基序列:既相同,又互补)黏性末端:当限制酶在它识别序列的中心轴线(图中虚线)两侧将DNA分子的两条链分别切开时,产生的是黏性末端;平末端:当限制酶在它识别序列的中心轴线处切开时,产生的是平末端。
(二)DNA连接酶——“分子缝合针”1、E.coli DNA连接酶:①从大肠杆菌中分离得到;②只能连接黏性末端,不能连接平末端③恢复磷酸二酯键2、T4 DNA连接酶:①从T4噬菌体中分离出来;②既能连接黏性末端,又能连接平末端,但连接平末端的效率相对较低;③恢复磷酸二酯键(三)基因进入受体细胞的载体——“分子运输车”1、最常用的载体:质粒质粒是一种裸露的、结构简单、独立于真核细胞细胞核或原核细胞拟核DNA之外,并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环状双链DNA分子。
浅谈高三生物二轮复习回归课本的策略

知识 内容 爰求
至 出现在做难题 、 基础题 时都很吃 力, 好像什 么知识 也不会 了
的所 谓 的 “ 高原 现 象 。
3 —0人体的 内环境 与稳志 ( )稳态 的生理 意义 1 ( )神经 、体液调 节在维 持稳态 中的作用 2 n Ⅱ
三、 高三生物二轮复 习如何回归课本 的策略探索
习回归课 本策 略可 以从 以下几点入手 :
1 强化任课教 师和学 生的课 本意识是有效 回归课本的保 、 证。一方面任 课教 师应充 分认识 到 , 课本是 教与学 的根本 , 高 考所用的知识均来源于课本 。即使是“ 新面 孔 ” 也需要学生 题 们调 用头脑中贮存 的课本知识结合题 中所给 的条件进行知识 的联 想、 比、 类 整合 、 重组 , 才能正确解答 。因此 , 二轮复 习中教 师可引导学生运用概念图或知识树 的手段 , 解决知识 的零 乱、 残缺、 糊 、 模 抽象 等问题 , 而把 握这些 知识深 广度 的依据 和支 撑点就是生物课本 。 另一方面应 引导学生们充分意识 到回归课本的重要性 。二
得 的 知识 ,如 何 在 答 题 时 用 这 些 知 识 细 致 地 思 考 、规 范 地 答
考查概念的题 型时 , 错误率往往较高 。
2 忽略学生个体差距 , 、 脱离教材。面 向全体学生 , 力地 努 强化学生的学 习效果 , 是课 堂教学的基本原则。但 有些任 课教 师没有很好地认识学生个体差异 ,觉得高 中生物一轮复 习时
继续领着学生 串课本。 3 就题论题 , 、 不再联 系课本。高三 生物二轮复 习时间短 , 还要附带 习题 , 于是有些任课教 师在讲题 时往 往就题论题 , 不 再强调联 系课本。这就促 使学生对课本 的知识掌握不牢固 , 甚
浅谈初中生物复习“回归教材”

浅谈初中生物复习“回归教材”作者:边麦香来源:《教育周报·教研版》2019年第44期初三生物一轮和二轮复习过程中,反复“回归教材”是必须始终坚持的原则,如何提高“回归教材”的有效性是每个生物教师经常思考与面对的问题。
为提高“回归教材”的有效性,先谈谈一些观点。
一、回归教材有效性低的原因(1)回归教材的方式单一。
多数教师引导学生回归教材的方式就是“看”教材或“读”教材,学生没有任何兴趣与主动性可言,同时教师完全失去了对学生学习状态的把控,教师无从知道学生是否专注与理解知识。
(2)回归教材的收获是“隐性的”,成果是“滞后的”。
学生在回归教材与刷题之间选择的话,几乎所有的学生是会选择后者,因为回归教材对多数学生来说毫无成就感。
、二、回归教材的必要性分析近几年中考生物试题不难发现,不论题干、材料多新颖,设问角度如何多变,但其答案或理论依据均源于教材。
因此在生物复习过程中,让学生从“题海”中脱离出来,回归教材,迫在眉睫。
三、如何回归教材(1)立足教材,夯实基础。
考题万变不离其宗,近几年的考题加强了对教材内容的考查,尤其加强了思考与讨论、资料分析、数据分析、探究、调查等实践性栏目与教材之间的结合,从而达到巩固、活用教材的目的。
因此要对教材的重要概念、基础实验、课后练习等进行系统复习。
在复习教材知识时,不能贪求把书上的所有知识做到点滴不漏,要注意抓重点、抓主干,對教材进行提炼加工,将那些最重要的概念、规律、原理整理出来进行强化,透彻理解熟记、并能应用。
(2)重视课本中重要插图的识记和理解。
识图题在中考试题中占很大比例,非选择题大都是识图题,所以培养学生的试图能力,不仅要对课本上一些重要插图进行识记,还要将课本插图适当变形,来考查学生对图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例如,课本上探究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的实验中采用的是萌发的种子,若换成绿色植物可不可以?需要在什么条件下才能现象明显?虽然探究内容相同,但外界条件有所改变,可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举一反三,拓宽理解。
高考生物三轮复习回归教材 :选择性必修3之细胞工程

高考生物三轮复习回归教材:选择性必修3之细胞工程细胞工程是指应用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发育生物学等多学科的原理和方法,通过细胞器、细胞或组织水平上的操作,有目的地获得特定的细胞、组织、器官、个体或其产品的一门综合性的生物工程。
植物细胞工程:植物组织培养、植物体细胞杂交动物细胞工程:动物细胞培养、动物细胞融合、动物细胞核移植第1节植物细胞工程一、植物组织培养(一)原理1、细胞的全能性:①定义:细胞经分裂和分化后,仍然具有产生完整生物体或分化成其他各种细胞的潜能,即细胞具有全能性。
②在植物体内,细胞只能表现出分化现象,不能表现出全能性。
③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细胞中的基因会选择性地表达。
④细胞表现出全能性的根本原因:细胞中含有一种生物的全部遗传物质。
2、植物激素的调节植物激素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是启动细胞分裂、脱分化和再分化的关键激素,它们的浓度、比例等都会影响植物细胞的发育方向。
将愈伤组织接种到含有特定激素的培养基上,就可以诱导其再分化成胚状体,长出芽和根,进而发育成完整的植株。
(二)过程1、植物组织培养的一般的过程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细胞脱分化(失去其特有的结构和功能、转变成未分化的细胞的过程)再分化(先诱导生芽;再诱导生根)试管苗移栽植株2、菊花的组织培养过程菊花的幼茎段(外植体):消毒(①流水冲洗②酒精消毒(30s)③无菌水冲洗④次氯酸钠溶液(30min)⑤无菌水冲洗)、切段、接种(不要倒插,形态学上端在上)、封瓶口脱分化(脱分化培养基;18~22℃;避光)再分化(先诱导生芽;再诱导生根);每日适当时间和强度的光照植株二、植物体细胞杂交(一)原理:细胞膜的流动性、植物细胞的全能性(二)过程制备原生质体(纤维素酶和果胶酶)、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物理法:电融合法、离心法;化学法:聚乙二醇(PEG)融合法高Ca2+-高pH融合法)、再生出细胞壁、把杂种细胞培育成杂种植物、选择与移栽(三)意义:打破生殖隔离,实现远缘杂交育种三、植物细胞工程的应用(一)植物繁殖的新途径1、快速繁殖:又叫微型繁殖技术。
漫谈高中生物“精准回归教材”【备考】

漫谈高中生物“精准回归教材”【备考】髙中生物学习过程中,反复“回归教材”是必须始终坚持的原则,如何精准回归教材是每个生物教师和学生必须思考与面对的问题。
一、回归教材的必要性分析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不难发现,不论题干、材料多新颖,设问角度如何多变,但其答案或理论依据均源于教材图文和问题。
在生物复习过程中,建议回归教材和做题时间各半,因此如何让学生从“题海”中脱离出来,回归教材,迫在眉睫。
生物是一门很特殊的学科,不但要理解,还要能表达出来,看似很简单的东西,学生未必就写得出来,这也就凸显了背诵课本一些重要术语和一些重要结论性语句的重要性。
2018全国卷Ⅰ29.(2)根据生态学家斯坦利的“收割理论”,食性广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在这个过程中,捕食者使物种多样性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人教版必修二P1232018全国卷Ⅰ31.(1)该同学发现,与a相比,b处理后实验兔尿量减少,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
人教版必修三P292018全国卷Ⅱ1.下列关于人体中蛋白质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C.蛋白质结合Mg2+形成的血红蛋白参与O2运输人教版必修一P35二、回归教材有效性低的原因1.回归教材的方式单一多数教师引导学生回归教材的方式就是“看”教材或“读”教材,学生没有任何兴趣与主动性可言,同时教师完全失去了对学生学习状态的把控,教师无从知道学生是专注还是神游,是读书还是“读字”。
2.回归教材的收获是“隐性的”,成果是“滞后的”学生在回归教材与刷题之间选择的话,几乎所有的学生是会选择后者,因为回归教材对多数学生来说毫无成就感。
3.回归教材难度量广大师生一致认同回归教材十分重要,但它就却像一个无底洞,花多长时间都填不满。
要回归到什么程度?地毯式教材全文挖空模式,效率高吗?教材看、读一遍还是几遍?三、利用《回归教材练习册》系列资料,轻松有效的精准回归教材学生采用全文背记模式来"回归教材"是效率低下的,正确的方法是进行"提取信息式阅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高考生物“回归教材”
髙三生物一轮和二轮复习过程中,反复“回归教材”是必须始终坚持的原则,如何提高“回归教材”的有效性是每个生物教师和学生经常思考与面对的问题。
多数教师都有要求学生“读”教材或“看”教材的经历,但这样的回归方式让学生觉得无趣且无法检査效果,导致回归效率低下。
为提高“回归教材”的有效性,许多学校组织本校一线教师编写了内部使用的《回归教材》资料,在教学实践中不同程度受到教师的好评和学生的欢迎。
一、回归教材的必要性
分析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不难发现,不论题干、材料多新颖,设问角度如何多变,但其答案或理论依据均源于教材。
因此在生物复习过程中,让学生从“题海”中脱离出来,回归教材,迫在眉睫。
生物是一门很特殊的学科,不但要理解,还要能表达出来,看似很简单的东西,学生未必就写得出来,这也就凸显了背诵课本一些重要术语和一些重要结论性语句的重要性。
二、回归教材有效性低的原因
1.回归教材的方式单一
多数教师引导学生回归教材的方式就是“看”教材或“读”教材,学生没有任何兴趣与主动性可言,同时教师完全失去了对学生学习状态的把控,教师无从知道学生是专注还是神游,是读书还是“读字”。
2.回归教材的收获是“隐性的”,成果是“滞后的”
学生在回归教材与刷题之间选择的话,几乎所有的学生是会选择后者,因为回归教材对多数学生来说毫无成就感。
3.回归教材难度量
回归教材十分重要,但它就像一个无底洞,花多少时间都填不满。
要回归到什么程度?全文背下来吗?囫囵吞枣式的教材全文挖空?教材是要看、读一遍还是几遍才够?
三、生物铭师堂在不断探索高考生物规律的基础上,正在积极升级改造《回归教材》系列资料,帮助教师和学生更轻松系统地回归教材
1.高三一轮按教材章节复习,把书读厚,注重广度。
《回归教材练习册》基础版以教材章节为依托,设计了回归图文填空、回归问题填空、从教材到高考三个环节,让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可以利用资料自查,准确理解教材主干知识。
2.高三二轮按专题考点复习,把书读薄,注重重点。
《回归教材练习册》考点版从考点
出发,设计了考纲细化、回归填空、要语强记、回归达标四个环节,让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可以利用考纲自查,更好地把握重点,深入理解教材,更有获得感。
3. 一般地,一位普通学生每天花30-40分钟填写《回归教材练习册》一个部分,20多天就可以将5本教材主干知识扫描一遍。
4.高考题的新和难在于多点综合,而在回归教材时关注的是单元过关,学科内综合的要求不是很强。
针对高三学生的思维特点及高考所强调的学科内综合的要求,还要在回归教材的基础上整合分散的知识,打破原来的单元和模块界限,构建生物学整体知识,进一步强化学科内综合。
因此,生物铭师堂同时准备升级《思维导图助你学》,供高三学生复习用。
《回归教材》系列资料解决了广大学生回归教材过程中的困惑与问题,确保了回归教材的有效性,丰富了回归方式,为教师监督学生正确回归教材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生物铭师堂”,获取高考生物资源和《回归教材》系列资料升级最新动态。
生物铭师堂
二〇一九年
扫码获取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