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类苗种培育
贝类苗种养殖技术

贝类苗种养殖技术贝类养殖是一项具有广阔前景的养殖业务,不仅能够满足市场需求,还可以提供丰富的营养价值。
本文将详细介绍贝类苗种养殖技术,包括贝类苗种的选购、养殖环境的准备、饲养管理以及疾病防控等方面的内容。
一、贝类苗种的选购成功的贝类养殖起步于选购适宜的贝类苗种。
常见的贝类苗种有蛤蜊、扇贝、蚶子等。
在选购时,应选择健康、体型饱满、壳体完整、无明显损伤的苗种。
同时,要注意种苗的来源,选择信誉良好、养殖经验丰富的供应商。
在选购过程中,及时与供应商沟通,了解苗种的采购渠道和养殖成长环境的要求,以确保获得高质量的贝类苗种。
二、养殖环境的准备贝类养殖环境的准备是贝类养殖的基础工作,对贝类的成长和发育至关重要。
主要包括水域选择、水质调控和污染防治等方面。
1. 水域选择:选择适宜的水体是贝类养殖成功的关键。
首先要选择水质清洁、无污染的水域,在水质良好的地方进行养殖,以避免贝类受到污染或疾病的影响。
其次,要考虑水深、水温、潮汐等因素,以满足不同种类贝类的特殊生长需求。
2. 水质调控:合理的水质调控是贝类养殖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保持水体的透明度,调控水温和盐度等参数,对贝类的生长发育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可通过增加氧气供应、建设水体循环系统、定期清理底某等方法来改善水质。
3. 污染防治:污染是贝类养殖中的常见问题,特别是水体中的有害生物和化学物质对贝类造成的影响。
要加强对水体污染源的管理,定期监测水质,并采取相应的污染防治措施,以保证贝类的健康生长。
三、饲养管理饲养管理是贝类养殖的关键环节,对贝类的养殖效益和品质有着直接的影响。
1. 饲料配制:合理的饲料配制是贝类养殖成功的重要保障。
需根据贝类的种类和生长阶段,选择适宜的饲料原料,并进行科学配比。
常用的饲料原料包括鱼粉、虾皮、藻类等,可以根据需要添加适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2. 饲养密度:合理的饲养密度是养殖贝类健康成长的关键。
密度过高会导致竞争激烈,影响贝类的饮食和生长,密度过低则会浪费水域资源。
精选贝类的苗种生产

2、充气管和气泡石 进出气管道用塑料管,各接口应严格密封不得漏气。为使各管道压力均衡并降低噪音,可在风机出风口后面加装气包,上面装压力表、安全阀、消音器。通向育苗池所使用的充气支管应为PVC管、塑料软管或胶皮管,管的未端装气泡石(散气石)。气泡石一般用140#金刚砂制成,长5厘米余,直径3厘米左右。每平方米池底一般设气泡石1个。
一、半人工采苗的原理和基本方法
半人工采苗的原理 几乎所有瓣鳃纲贝类在附着变态时都有用足丝附着生活的过程,然后完成变态。半人工采苗的方法固着型贝类的半人工采苗方法(牡蛎)投石采苗插竹采苗筏式采苗清礁采苗
半பைடு நூலகம்工采苗的方法
附着型贝类的半人工采苗(扇贝、贻贝)筏式采苗贻贝采苗器:红棕绳、稻草绳、岩草绳、毛发垫、废旧浮绠等。以多毛的红棕绳最好栉孔扇贝的采苗器:采苗袋(笼)、贝壳串.埋栖型贝类的半人工采苗整畦(整滩)采苗
二、人工育苗场的基本设施
饵料室 饵料室必须光线充足,空气流通,供水和投饵自流化。饵料室四周要开阔,避免背风闷热。屋顶用透光的玻璃钢波纹板敷盖。 1、保种间 除了光照条件要保持1500~10000勒克斯外,还要有调温设备,冬季温度不低于15℃,夏季不超过20℃。1立方米二级饵料池需1平方米保种间。 2、封闭式培养器 利用1~2万毫升细口瓶、有机玻璃柱、玻璃钢桶、乙烯薄膜塑料袋,进行饵料一级、二级扩大培养。封闭式培养有防止污染、受光均匀、培养效率高等特点。 3、敞式饵料池 饵料培养总容量为育苗池的1/4~1/2,池深0.5米,方或长方形。池壁铺设白瓷砖或水泥抹面。小型饵料池一般为2×1×0.5立方米,可用于二级扩大培养,大型饵料池一般为3×5×0.8立方米左右。
二、人工育苗场的基本设施
供水系统水泵3、进出水管道 为铁管、塑料管、PVC管、胶管或陶瓷管,严禁使用含有毒质的管道。抽水笼头应置于低潮线以下。沉淀池 沉泥池一般建在地面以上,常建于高位,兼作高位水池。 1、总容量 为育苗池水总容量的3一4倍左右,沉淀时间在48小时以上为好。 2、池的构造 沉淀池一般呈长方形或圆形,砖、石砌,内层应抹五层防水层。为达黑暗沉淀,池顶加盖。池底应有1~3%的坡度,便于清刷排污。池下部布设排污口和供水口,顶部应设有溢水口。沉淀池一般可分成2至数格。 3、沉淀池若建在地势较低处,则需有二级提水设备。
蚬子苗养殖亚洲常见贝类的苗种培育经济利益可观饲养要点详解

蚬子苗养殖亚洲常见贝类的苗种培育经济利益可观饲养要点详解贝类在全球范围内是一类重要的水产品资源,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和经济利益。
蚬子苗养殖是亚洲地区常见的贝类养殖形式之一,具备高经济效益和市场需求的特点。
本文将详细介绍蚬子苗养殖中常见的亚洲贝类的苗种培育和饲养要点,旨在帮助养殖者提高养殖效益。
一、蚬子苗养殖概述蚬子苗养殖是指通过人工孵化和培育,将贝类的幼体(蚬子苗)放养到合适的养殖水域中进行养殖,最终获得市场可销售的成品贝类。
亚洲地区的蚬子养殖以中国、日本和韩国为主要养殖国家,其中中国拥有广阔的沿海水域和丰富的水产品资源,在全球贝类产量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亚洲常见贝类的苗种培育1. 蚬子苗种的选择蚬子养殖中常见的苗种有大蚬、扇贝、鸟蛤等。
在选择苗种时,应根据当地的水域环境、市场需求和养殖技术条件进行综合考虑。
一般情况下,选择适应当地水温、水质和饲料的苗种,可提高养殖成功率。
2. 苗种孵化技术蚬子苗的孵化是养殖的关键环节之一。
常见的孵化方法有水浸孵化、埋藏孵化和网箱孵化等。
水浸孵化是将苗种放入含有一定盐度的水中,等待苗体孵化出来;埋藏孵化是将苗种和混合饲料埋入沙土中,利用沙土的良好保水性进行孵化;网箱孵化是利用网箱将苗种放入水中进行饲养孵化,控制水质稳定。
不同的孵化方法适用于不同的苗种和养殖环境,养殖者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孵化技术。
3. 苗种培育管理蚬子苗在培育过程中需要进行合理的管理和饲养。
主要包括水质控制、饲料投喂和疾病防治等方面。
良好的水质是苗种健康成长的基础,养殖者应定期进行水质监测和调整,确保水质清洁稳定;饲料的投喂应根据苗种的需求和生长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供给,避免过度投喂或饲料不足;定期进行疾病的防治和病害的监测,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证苗种的健康和生长。
三、蚬子苗养殖的经济利益蚬子苗养殖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市场需求。
随着人们对贝类水产品的需求增加,蚬子苗的市场价格也相应提高。
养殖者可以通过合理的管理和技术手段,提高贝类的产量和品质,从而增加销售收入;同时,蚬子苗还可以作为其他渔业项目的补充养殖,形成多元化的经济效益。
贝类育苗单胞藻培养技术

2013.6饲料与添加剂辽东学院农学院 罗永成贝类育苗单胞藻培养技术随着贝类人工育苗技术的发展,单胞藻饵料的培育已成为育苗过程中的关键技术。
在贝类人工育苗过程中,需要培养大量的优质单胞藻作为幼体贝的饵料。
单胞藻培养的好坏,直接影响育苗的成败。
一、一级培养(保种室)1.培养设施 为在贝类人工育苗季节保存高纯度的优质藻种,育苗厂应具备专用的保种室,其面积大小依据规模而定。
保种室四面用玻璃窗采光,并加装人工光源,以备阴雨天光线不足时使用。
若是透明玻璃钢瓦屋顶的保种室,则在夏季高温时,会因光线太强和室温过高而抑制单胞藻生长,甚至“烫死”单胞藻,因此屋顶应设遮光设施。
室内应配有温度计,保种常用5000毫升三角烧瓶,用煮沸过滤海水。
保种室应储备以下用品,酒精棉、脱脂棉、筛绢网(300目)、显微镜、滤纸等器材,另在保种室旁配置专门的配药房,面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保持配药房整洁干净。
2.培养条件 保种时每天需摇瓶3~4次,防止菌膜产生。
培养架上安装日光灯做光源,以备自然光不足时补充,强光照射用白窗帘遮光。
保种室的温度应控制在单胞藻的适温范围内,一般在北方应具备升温设施,使硅藻保持在16~18℃,金藻保持在20~22℃。
3.培养方法和步骤 培养容器内外先用稀H C剂清洗,再用淡水冲洗。
用300目的筛绢网把脱脂棉包裹在内过滤海水,然后用淡水冲去瓶外的生海水,放在电炉上加热消毒,海水煮沸后停5分钟至水泡消失,然后再加热煮沸,至水泡消失。
这样对细菌和原生动物的杀灭比较彻底,冷却备用。
4.营养盐 金藻、硅藻营养盐配方:分别配制甲液和乙液,然后按比例进行混合后使用。
甲液配方:三氯化铁6克、氯化锰1.5克、硼酸150克、钠盐220克、硝酸钠500克、硫酸二氢钠200克、微量金属溶液5毫升、蒸馏水5000毫升;乙液配方(微量金属溶液):氯化锌4克、氯化钴3克、钼酸铵1.5克、硫酸铜1.5克、蒸馏水200毫升。
将消毒冷却后的甲液与乙液按100∶1的比例混合,如果培育金藻每1000毫升营养液需加入维生素B 1(0.1克/支)和维生素B 12(0.5毫克/支)各一支。
贝类的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

贝类的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摘要:贝类作为一种优质海产品,其养殖方式和注意事项对于贝类养殖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贝类养殖的常用方法,并详细说明养殖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帮助养殖者实现稳定高产。
正文:一、贝类养殖的常用方法1. 海滩撒播法:这是贝类最常见的自然养殖方式之一。
养殖者将成熟的贝类母贝打入海滩,并留意排除外来捕食者,等待幼苗自行孵化。
这种方法成本较低,但产量相对较低且无法控制。
2. 水池养殖法:这是贝类养殖者常用的人工养殖方式。
养殖者们构建饲养池,可以通过控制水质、温度和食物来提高贝类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这种方法需要额外投入一定资金,但效果更可控。
3. 包装冷冻法:这是一种在贝类育苗期间使用的方法。
养殖者将贝类母贝捕获,包装冷冻后运输到养殖场。
在养殖场中,母贝解冻并自然产出幼苗。
这种方法可以保证贝类的品种和数量。
二、贝类养殖的注意事项1. 选择合适的养殖环境:贝类对水质要求较高,养殖者应选择清澈、富含营养物质的海域或养殖池。
水温对贝类生长也有较大影响,养殖者需要确保水温在适宜范围内。
2. 合理投喂和管理:贝类的食物以浮游生物为主,养殖者在投喂时要控制食物的量,以免过度投喂造成浑浊水质和生长不良。
此外,定期清理池塘或放置过滤网等也是必要的管理措施。
3. 防范外来捕食者和病害:贝类养殖过程中,需特别关注外来捕食者如螃蟹和鱼类等,采取保护措施,避免捕食造成巨大损失。
同时,贝类易受到某些病害的侵害,养殖者需进行防治,以保持养殖稳定。
4. 定期收获和交流合作:贝类的生长周期相对较长,养殖者应根据贝类的生长情况,合理安排收获时间,避免资源浪费和贝类生长不全。
交流合作也是重要的,养殖者可与同行进行经验分享和资源互助,共同提高养殖效益。
结论:贝类的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对于养殖者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选取适合的养殖方法、注意环境、投喂管理、防范捕食者和病害、定期收获和与同行合作,都能帮助养殖者实现贝类的稳定高产,进而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贝类种养殖技术

贝类种养殖技术贝类种养殖技术是一项重要的农业领域技术,为提高产量和质量,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和措施。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贝类种养殖技术及其相关要点。
一、贝类种养殖技术的概述贝类种养殖技术是指通过人工手段,培育和养殖各类贝类,如蛤蜊、扇贝、牡蛎等。
这一技术以其高效、可控、经济的特点,逐渐成为养殖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二、场地选择和准备为了确保贝类种养殖的顺利进行,正确选择和准备场地至关重要。
首先,选择的场地应有充足的水源供给,并具备良好的水质条件。
其次,场地应具备强大的防风、防浪能力,以减少自然环境对养殖过程造成的干扰。
此外,对场地周边环境进行调查,确保无污染源及其他不利因素的存在。
三、育种及培育方法1. 贝类种苗的选育:选择优良的种贝进行繁殖,以提高下一代贝类的品质。
在育种过程中,根据产地和需求选择适合的种贝,进行人工授精或群体配对,提高贝类的遗传性状。
2. 种贝的过滤培养:种贝培育的初期,需要一定的过滤培养环境。
可使用过滤器、生物滤球等设备进行养殖水体的净化,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3. 优质饲料的供给:贝类对饲料要求较高,需要提供适宜的饵料,来满足它们的食物需求。
常见的饲料包括藻类、海带、蔬菜等,可以根据贝类的食性进行合理的饲养。
四、定期清理与管理1. 定期清理养殖场地:定期清理养殖场地,清除杂质和底泥等污染物,保持养殖水体的清洁。
可利用清水冲洗或人工清理的方式进行,保持适宜的养殖环境。
2. 疾病防控与治疗:贝类养殖过程中,注意疾病的防控和治疗,以保证贝类的健康生长。
可以采用预防接种、药物治疗等方式,有效控制和预防常见疾病的发生。
五、优质贝类的采收1. 适时采收:根据不同的养殖贝类,确定适宜的采收时间。
一般来说,以贝类殖民的生活史和产品的市场需求为依据,合理确定采收时间。
2. 采用正确的方法:采收贝类时,选择合适的工具和技巧,避免对贝壳和贝肉造成损伤。
采用适当的方法和技术,进行贝壳、肉的提取。
六、贝类种养殖的市场前景当前,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需求的增加,贝类养殖市场前景广阔。
贝类人工育苗

洗卵
洗卵在贝类育苗工艺中是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其 也是选优的一种方法,它不仅能去掉代谢产物、诱导 时的化学物质,还能淘汰多余的精子和不成熟的劣卵。 从而达到选优和更新水质的作用。
洗卵方法是:第一次洗卵时大部分受精卵沉于底部, 因而直接虹吸上层清液,尽可能将上清液排尽,然后 加入新鲜过滤水,静置 1h 后第二次洗卵,第二次以后 的洗卵虹吸管头部应包以筛绢,防止受精卵流失。
贝类人工育苗贝类的苗种1人工育苗完全室内育苗和土池育苗2自然海区采苗半人工采苗3野生苗的采捕生产室内人工育苗贝类的人工育苗是根据贝类的生殖习性幼体和幼贝的生理生态规律在一定的场所通过人工控制和干预从受精卵直到商品规格的贝苗全过程的贝类的人工育苗是根据贝类的生殖习性幼体和幼贝的生理生态规律在一定的场所通过人工控制和干预从受精卵直到商品规格的贝苗全过程的培育管理
亲鲍浸人含有5毫克分子浓度的过氧化氢(H2O2 ) 和 6毫克分子浓度的三羟甲基氨基甲烷[NH2 C(CH2
OH)3 ]海水溶液,10l溶液放4~6只亲鲍,经2h左右
取出,以新鲜海水冲洗干净后置于产卵盆中待产。有 的亲鲍只浸泡几十分钟后即开始产卵,一般的都是在 l~2h内大量排放。 或只加30%过氧化氢试剂0.3ml,移亲鲍在该溶液 中浸泡30~60min后取出洗净,再放入新鲜过滤海水 中约半小时后亦开始产卵。
升温可以用热海水,也可以藉阳光曝晒海水 来升温,有的将蓄养亲贝的水族箱直接移到太阳 光下日晒升温。降温有二种办法,高于常温者, 换入正常海水就可使水温降到正常温度;若降到 常温以下者必须加冰。为了不影响盐度,加冰时 冰块宜装入塑料袋,融解的冰水不进入催产池水。 有的种类需变温多次才起反应,如海湾扇贝变温 需反复两次;魁蚶也往往要升降温二次。泥蚶降 温幅度更大,经干燥后,亲蚶移入10℃的冷藏箱 中冷刺激2~3h,再移入常温水中,亦可在12~ 7℃条件下刺激8h,再以常温流水刺激效果较好。
海水养殖中的贝类养殖技术与管理

海水养殖中的贝类养殖技术与管理贝类养殖是一项重要的海洋养殖业,通过人工控制环境条件来培育和管理贝类,以满足市场需求。
本文将深入探讨海水养殖中贝类养殖的技术与管理方法。
一、选址与设施贝类养殖的选址至关重要。
首先,需要选择水质清澈、富含养分的海域。
其次,要考虑到污染源与贝类养殖区的距离,尽量远离化工厂、工业排污口等可能造成污染的地方。
此外,贝类养殖区的水深应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以方便贝类生长和管理。
为了确保贝类的健康成长,贝类养殖中的设施也至关重要。
养殖网箱是常见的设施之一,可用于将贝类隔离并保护免受天敌的袭击。
此外,合理设置漂浮系泊装置、养殖环境监测设备等,能够提高养殖效率和管理水平。
二、品种选育与种苗培育在贝类养殖中,选择适宜的品种对于养殖的成功至关重要。
不同品种的贝类在生长速度、免疫力、抗病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
因此,根据市场需求和养殖条件,选择合适的贝类品种进行养殖至关重要。
种苗培育是贝类养殖的关键环节。
通常,种苗是通过人工孵化获得的贝类幼体。
在培育种苗时,需要控制水温、养分含量、光照等环境因素,以促进贝类幼体的生长和发育。
此外,定期检测水质,并进行清洗、添加饵料等操作,能够提高种苗的成活率和质量。
三、饲料与喂养管理贝类的饲料与喂养管理对于其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贝类主要以藻类和浮游动物为食,因此,提供适宜的饵料能够促进贝类的生长速度和免疫力。
养殖户可通过添加人工饵料或者定期投放自然饵料来满足贝类的饮食需求。
喂养管理需要根据贝类的品种和生长阶段进行调整。
通常,养殖户应控制饵料的投放量和频率,避免浪费和污染水体。
另外,定期观察贝类的生长状况,根据需要进行补充饲料或适当调整饲料配方。
四、病害防治与监测贝类养殖中的病害防治是保证养殖效益的重要一环。
常见的贝类病害包括贝壳病、病毒感染等。
为了预防和控制病害的发生,养殖户需加强病害的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定期进行水质监测和贝类健康状况的检查是保持贝类养殖健康的关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沉淀池与贮水池
沉淀池可建在地面以上,常建于高位,兼作高位水池。 沉淀时间不少于24h, 在48小时以上为好。贮水池一般 建于地上,建成高位池。 池子一般呈长方形或圆形,砖、石砌,池底应有 1 ~ 3 %的坡度,便于清刷排污。为达黑暗沉淀,沉淀池顶 加盖。池下部布设排污口和供水口,顶部应设有溢水 口。沉淀池和贮水池最好都分成 2-3个独立的单元,以 方便轮换使用。 二池的总容量为育苗池水总容量的2一3倍左右。
要具备节能环保理念!
6.育苗水灭菌设施
育苗用的过滤海水、培养单胞藻饵料所用的海水均要 进行灭菌
幼体培育用水 紫外线消毒、臭氧消毒
单胞藻饵料培养用水 陶瓷或硅橡胶膜微孔过滤、化 学药物消毒、煮沸消毒,以煮沸消毒和次氯酸钠消毒 应用最多
(三)培育用水的处理
1. 生物处理
(1)微生物处理 通过悬浮在水中和附着在砂床上的微 生物进行有面氮化合物的矿化作用、硝化作用和脱氮 作用来处理育苗用水。
的决定性因素。
上时才能开始发育;而要使生殖腺发育成熟,必须在其生物
积温和有效积温
良种培育
一、贝类的选择育种
二、贝类的杂交育种 三、贝类的多倍体育种
1、贝类选择育种
基本原理
利用生物所具有的遗传变异特性,对自然界生物 原始材料或品种群体进行有目的的反复选优除劣, 选择对人类有益的、可遗传的变异,或分离出若 干有差异的系统,再从这些系统中选择表现优良 而稳定的经济性状,形成新的品种。
国内较少使用,国外具有很先进的经验!
(2)藻类处理
藻类利用氮和二氧化碳,经光合作用和同化作用, 使之转变为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同时释放出氧,改 善水的pH值,达到净化的目的。
大型藻类
单胞藻类
放入光照良好的水槽内,让水流过水槽
水槽中培养单胞藻类,再经砂滤
经济方便,富营养化海水处理效果较好!
2. 理化处理
4.过滤设备
(2)加压式砂滤器(砂滤罐)
多制成罐状,滤料也为细砂。也有用纤维球、微孔纤维 板,中空纤维棒、微孔硅橡胶等作滤材的 海水在封闭系统中在一定压力下通过滤层,内径3m左右 的砂滤罐每小时每平方米过滤能力达20m3。 砂层铺设基本同砂滤池。砂滤罐滤水速度快,有反冲作 用。能将砂层沉积的有机物、无机物溢流排出。 使用前先按反冲方式缓慢从下而上进水
5.调温配水设备
配水池或调温池:对过滤海水加热或冷却,再与自然水温的 海水调配,使水温达到育苗所需要求。 水温调节方式
海水锅炉
升温海水调节温度。
汽刺式 利用锅炉加热,直接向水体内充蒸汽加热,适于 大规模育苗。必须利用配水池 盘管式 利用锅炉加热。管道封闭式,在池内利用散热 管间接加热。可利用配水池预热,也可直接在育苗池加 热。 水交换器
规格一致;可以进行多倍体育种,选种,培育优良
新品种。
核心技术
水——决定因素,水是万物之源! 种——物质基础,老子英雄儿好汉! 饵——基础保障,民以食为天!
基础
管——精心管理 三分技术,七分管理
四字真言,育苗成功的关键!
水篇
厂址选择 供水系统 水处理
(一)场址的选择——水是关键
精心培育,营养全面,粗细搭配!
3. 成熟度
重要指标:肥满度、性腺指数、积温
宏观上,可以通过性腺覆盖内脏块表面的程度或性腺 在外套膜中出现的部位以及性腺指数来判断。 微观上,可以检查精卵成熟度。借助显微镜检查生殖 细胞成熟程度,从性腺中吸取一点物质放在载玻片上, 并加海水一滴,在镜下观察卵子的大小和形状,营养 物质积累情况,卵核大小及透明程度等。瓣鳃纲卵径 多数在50—70um,一般不超过100um。观察精子主要 看是否成型,是否有活动力。
5.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2. 贝类杂交育种
我国最早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牡蛎杂交。 我国已进行了扇贝种内、种间杂交,培育的“蓬莱 红”栉孔扇贝已通过国家审定。 鲍的种内和种间杂交 利用我国和日本产的皱纹盘 鲍进行大规模生产性杂交育苗生产,新品种“大连 一号”杂交鲍在提高苗种成活率和生长速度等方面 效果明显
贻贝:紫贻贝、厚壳贻贝
帘蛤:文蛤、硬壳蛤、青蛤、西施舌 蛏:溢蛏、大竹蛏 蛤蜊:菲律宾蛤仔、中国蛤蜊、四角蛤蜊 腹足类:鲍、红螺
特种:象拨蚌、江珧
育苗时机的把握(繁殖季节)
种类 繁殖季节
山东5月初-6月中 8月中-10月初 辽宁5月中—7月中(16-22º C) 4月初—5月中 北海道 3月下—4月下 陆澳湾(8-8.5) 山东5月下—6月 9月—10月(20-30) 山东7-9 浙江7-10 福建8-11广东9-12 辽宁7-8月福建3-4月(20-24) 青岛6-10月 浙江6-7月(21-26.6) 辽宁5-6月 山东3-6.10-11月浙江2-3月 山东8-9月 浙江6-9月上旬 辽宁5-6月 浙江10-11月福建9-1月 7月下-8月上
生殖腺湿重 有效积温:是指每天的平均水温减去该种的生物学零度(生 扇贝的生殖腺指数 100% 软体部湿重 殖腺开始发育的下限水温)的总和。
软体部干重 (g) 肥满度 100% 须在外界水温达到某一特定的下限水温(即生物学零度)以 贝壳干重(g )
学零度以上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即有效积温)。 生物学零度与有效积温的生物学意义:某种生物的生殖腺必
2-3ppm
3. 水处理流程
水 泵
沉淀池 1.黑暗沉淀 2.加FeCl3或明矾 3.加EDTA
生物过滤 1.微生物过滤 2.藻类处理
1.紫外线处理 2.超声波处理
砂滤和 活性碳吸附
预热池 泡沫分选(充气)
育苗池 1.加PSB或抗菌素 2.充气
4.废水净化处理与循环利用系统
对于加温育苗及常温育苗的废水,设计时应有废 水的回收、净化处理与循环利用系统:回收、生 物净化、沉淀、过滤、灭菌、补水、调温、再循 环 最基本的处理:生物净化与沉淀后再排放
目的在于除去水中有害的溶解成分和胶体物质。
(1)机械处理 水的过滤和沉淀 (2)活性碳吸附
(3)泡沫分选 分离溶解有机物和胶体物质
(4)充气增氧 (5)紫外线照射 有效波长240-280nm (6)超声波处理
2. 理化处理
(7)硫酸铝钾处理 适用于浮泥和胶体物质较多的不
洁之水。用量0.5-1ppm. 一级提水时加入,黑暗沉 淀后取上层海水过滤后使用 (8)三氯化铁处理 沉淀池中使用 (9)EDTA钠盐处理 除去重金属离子 沉淀池中加入 除去胶体物质。用量1-3ppm,
保持水质稳定,为生物处理提供条件!
4.过滤设备
(1)常压砂滤池 过滤海水通过自身重力通过滤层,至少2个
滤料的装设 砂滤池底部留有蓄水空间,其上铺有水泥筛板 或塑料筛板。筛板上密布1~2cm的筛孔,其上铺有2~3层网 目为 1mm 左右的 PE 网,再往上铺 20cm 厚的粒径为 2 ~ 3mm 的砂, 最上一层为80一100cm厚粒径为0.15-0.2mm的细砂 滤水能力 每小时每平方米滤水10~20立方米,过滤后的海 水不应含有原生动物。总滤水量视育苗池容量而定 特点 构造简单,施工容易,投资少,滤净效果优于加压过 滤器;水流速度小,单位面积滤水量少,故需面积较大。
选择育种的一般方法
1.家系选择 以整个家系为一个选择单位,只根据 家系均值的大小决定家系的去留,选中的家系全 部个体都可留种,未选中的不作种用。适合遗传 能力低的性状 2.后裔鉴定 根据后代的质量而对其亲本做出取舍 评价的个体选择方法。对质量和数量性状的选择 较为有效
选择育种的一般方法
3.混合选择 或称集体选择,从一个原有品种的群 体中,按照育种目标选出多数表型优良的个体, 通过自由交配繁殖后代,并以原有品种和本地主 要品种作为对照,进行比较鉴定。 4.综合选择 可连续地进行在一个世代间的家系选 择、混合选择和后裔鉴定。
矿化 硝化 酸盐 脱氮
异养细菌将有机氮转变为氨等简单化合物 自养细菌使氨氮转变为亚硝酸盐进而转变为硝 通过生物将亚硝酸盐或硝酸盐还原为游离氮
(1)微生物处理
1)简易微生物净化 水的砂滤处理 2)生物转盘 一个多平板的转动圆盘,半浸于水中, 经一段时间熟化,盘上长满了生物膜。生物膜随盘的 转运均匀地与海水接触,池中水随圆盘转运而被带起, 水在沾在盘面上,在生物膜表面形成水膜。 3)生物网笼和生物桶 网笼内放网衣或塑料薄膜,塑 料桶内放塑料薄片,构成生物网笼和生物桶。
厂址选择:风水宝地是您成功的必备条件
1.水质好,无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染的海区。 2.无浮泥,混浊度较小,透明度大。
3. 盐度要适宜,场址尽量选在背风处,水温较高,取水点 风浪要小。
4.适当开发地下井水。
选场先选水,生物做参照!
(二)供水系统
1.水源选择
育苗场海拔高度尽量低,以降低水泵的输水高程 取水距离应短 取水应保持相对稳定的水温和盐度,若表层水温和盐 度变化大,取水口应下降(海面下20m左右) 取水口应避开浮游生物密集区或水层 深井海水搭配使用
繁殖盛期
5.20-6.10 (16-20) 4月上-4月下
栉孔扇贝
虾夷扇贝
海湾扇贝 泥蚶 皱纹盘鲍 褶牡蛎 贻贝
文蛤 缢蛏
(二)亲贝培育
1.亲贝的选择
规格:大于生物学最小型(性成熟的最小规格)。 健康:要选择体壮,贝壳无创伤,大小均匀无寄生 虫和病害,在海区中无大量死亡的亲贝。 成熟度:要选择性腺发育较好的亲贝,对亲贝性腺 发育状况,精卵成熟度需进行仔细观察。 分批多次:不同海区,不同来源。
育苗成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