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设计---儿童乘员约束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合集下载

车辆儿童约束安全系统.doc

车辆儿童约束安全系统.doc

车辆儿童约束安全系统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和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儿童乘车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车辆儿童约束安全系统【1】摘要: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和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儿童乘车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儿童虽然不是交通事故的主体,但他们是道路交通安全中的弱势群体。

我国即将颁布儿童约束系统强制测试法规,国内工业界也广泛开展了儿童约束系统的安全性研究。

儿童乘坐在汽车后座并使用合适的儿童约束系统可以有效降低致命和损伤风险。

关键词:儿童乘员伤害;法规;儿童约束系统;儿童乘员保护一、道路交通事故的现状和问题近期媒体报道的几起严重校车安全事故,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可是我们在日常的儿童乘员安全保障系统方面却常常被忽略。

随着全球汽车保有量的增长和普及使用,汽车碰撞事故中儿童的伤亡也大量增加。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02年的调查数据,有49736名0~4岁的婴幼儿在交通事故中伤亡,同时有130835名5~14岁的儿童在交通事故当中伤亡。

交通事故对5~14岁儿童的伤害已经排在儿童各种伤害中的第二位,仅次于传播性疾病对儿童造成的伤害。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2002年在10起交通事故当中就有1起涉及儿童。

而在我国,根据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提供的数据,2006年12岁以下儿童在交通事故中的死亡人数为4167人,占交通事故死亡总人数的4.67%。

其中,车内死亡为683人,占儿童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的16.4%。

据悉,我国儿童因交通事故的死亡率是欧洲的2.5倍,美国的2.6倍。

二、儿童乘员安全保护研究现状面对日益严峻的儿童在汽车事故中的伤亡情况,世界汽车大国相继开发出汽车儿童安全约束系统,并以法规的形式,在它的碰撞安全性能试验检测方法等方面做了相关规定,使儿童乘员在车辆碰撞事故发生中能得到有效的保护。

特别是对于儿童乘员正面碰撞安全方面的研究,欧美等国家和地区从七十年代就已经开始,而我国的该项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

数据表明,使用儿童汽车安全约束系统(child restraint system,简称crs),能够有效地降低儿童在汽车碰撞中的损伤。

儿童约束系统的应用现状及在营运客车上的应用探讨

儿童约束系统的应用现状及在营运客车上的应用探讨

2023-10-30CATALOGUE 目录•儿童约束系统概述•儿童约束系统的应用现状•营运客车上的儿童约束系统应用探讨•儿童约束系统的设计优化及未来发展趋势•结论01儿童约束系统概述儿童约束系统(Child Restraint System,简称CRS)是一种专门为儿童设计的汽车安全装置,旨在保护儿童在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安全。

儿童约束系统是一种经过测试和认证的,符合特定标准的汽车安全座椅、护垫和约束装置的组合,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儿童在车辆事故中受伤的风险。

儿童约束系统的定义根据安装方式儿童约束系统可以分为后向式、前向式和增高座椅。

根据年龄儿童约束系统通常根据儿童的年龄分为婴儿型、幼儿型和儿童型。

根据功能儿童约束系统可以分为基本型和高级型,基本型主要提供基本的保护功能,而高级型则增加了一些额外的功能,如侧面保护、防撞功能等。

儿童约束系统的分类儿童约束系统的历史与发展1960年代,儿童约束系统开始出现在市场上,但当时的安全意识相对较弱,因此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

1970年代以后,随着人们对安全意识的提高,儿童约束系统逐渐得到重视,各种类型和型号的儿童约束系统开始出现。

1980年代以后,儿童约束系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应用,相关的法规和标准也开始制定。

目前,儿童约束系统已经成为汽车行驶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各国也都有相应的法规和标准来规范其使用。

02儿童约束系统的应用现状近年来,随着人们安全意识的提高,儿童约束系统在国内逐渐受到重视。

国家法规强制要求7座及以下车辆必须配备儿童安全座椅,同时儿童约束系统在各类车辆上的应用也逐步普及。

国外发展情况儿童约束系统在国外发展较早,一些国家已经形成了完善的法规和标准体系。

例如,美国、欧洲等地的儿童约束系统市场已经非常成熟,法规和标准要求也相对严格。

国内发展情况儿童约束系统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VS儿童约束系统在各类车辆上的应用情况轿车01儿童约束系统在轿车上的应用最为广泛,市场上的儿童安全座椅种类繁多,消费者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体重、身高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儿童安全座椅。

汽车儿童约束系统技术法规和标准研究

汽车儿童约束系统技术法规和标准研究

2 )按 照 儿 童 约 束 系统 在 车 辆 上 放
置 的位置分 :① 通 用类 :能用于 大多
数 座位 上 ,只 需 成 人 安 全 带就 能 固定 ;
置 、 辅 助 座 椅 和/ 碰 撞 防 护 ) 或 ,且 能 将 其 稳 固 放 置 在 机 动 车 上 的 装 置 。 其
设 计 是 通 过 限 制 佩 戴 者 身 体 的移 动 来
汽 车 儿 童 约 束 系 统 技 术 法 规 和 标 准 研 究
■ 中 汽认 证 中心 魏哲 强 毅
摘 要 汽 车 儿 童 约 束 系统 用 于 保 障 儿 童 乘 员 的 乘 车 安 全 , 其 设 计 、 制 造 和 检 测 均 应 遵 循 相 关 的 技 术 法 规 和 标 准 。 本 文 阐 明 了 实 施 机 动 车 儿 童 约 束 系统 国 家 强 制 性 标 准 的 必 要 性 ,介 绍 了 儿 童 约 束 系 统 的 定 义 和 分 类 , 对 比 研 究 了 欧 、 美 、 E的 相 关 标 准 , 分 析 了 汽 车 儿 童 约 束 系 统 的 研 究 现 状 ,并 提 出 了相 关 建 议 。 l 关 键 词 儿 童 约 束 系 统 儿 童安 全 座椅 盐雾 试验 动 态试 验 耐 久 性
2 儿 童 约 束 系 统 简 介
( ) 定 义 1
组 :用于体 重小 于 1k 3 g的 儿 童 ;⑧ I
组 :用- k 到1 k 的儿童 ;④ I : T9 g 8 g I 组
儿 童 约 束 系 统 ( i e t it Chl R sr n d a
用于1 k 到2 k 的J i ;⑤ …组 :用 5g 5g L
1 前 言 随 着 “ 射 两 纵 七 横 ” 国 道 干 线 五 的基 本 建 成 以 及 国 家 “ 一 五 ” 规 划 中 十 的 “98 国家 高速 公路 网 的建 设 , 7 1” 加 之 我 国 私 车 保 有 量 的 逐 年 上 升 . 国 内 高 速公 路今 后车 流将 保 持稳 定 增长 。但 随之而 来 的交通 事故 所 造成 的 危害 不容 小 觑 .20 0 4年 世 界 卫 生 组 织 发 布 的

车用儿童约束装置建模与仿真分析

车用儿童约束装置建模与仿真分析
定 不 超过 7 0 m ; 0 m)
模 型 中包 含 很 多 不 同 的接 触 , 要 有 儿 童 假 主 人 与 C S骨 架 、 R 儿童安 全带 和 台车安全 带 的接 触 , 儿 童假人 自接 触 ,R C S骨 架 与 台车 及 台车 安 全 带 的接触 等 。根据不 同 的接 触类 型和 主从 面 刚 度大
【 主题词 】 儿童约束装置 汽车 仿真
儿童安全带组件模 型等 。图 1 C S模 型的示 是 R 意 图。
1 研 究背 景 与 目的
据统计 , 交通 事 故是 1 以下 儿童 死 亡 的 主 4岁
要原因之一 , 正确使用儿童乘员约束装置 ( R , C S C i et it yt 能够 有 效 减 少 交 通 事 故 中 hl R san Ss m) d r e 儿童伤亡。目前, 国对儿童保护方面的研 究还 我 处 在起步 阶段 , 没 有 正式 的技 术 标 准和 法 规 , 还 还 不具备完善的试验能力。如何普及 C S的使 用, R
02 . O2 .
03 . 03 . 03 . 03 . 03 . 03 . 03 . 03 .
图 2 假人头部水平方 向 图 3 假人头部竖直方 向
最 大 位 移 最 大 位 移
采 用膜 片单元 ( M4 。 ME )
2 2 零 部件 机械 特性 的测 定 .
2 C S模 型 的建 立 R
本文建立的儿童约束装置模 型包括台车模型 ( 台 车安全带 )儿 童假 人模 型 、 含 、 儿童 座椅 模 型和
C S座椅 骨架 和儿 童安 全 带组 件 的数 据从 某 R 类型 C S实 物 中测 得 。几何 尺寸 和外形 由实物 测 R
・头部竖直方 向最大位移 :1 m 法规规 6 8 m( 定 不超 过 8 0 m 。 0 m)

浅谈车辆儿童约束安全系统

浅谈车辆儿童约束安全系统

浅谈车辆儿童约束安全系统作者:许平来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年第09期摘要: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和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儿童乘车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儿童虽然不是交通事故的主体,但他们是道路交通安全中的弱势群体。

我国即将颁布儿童约束系统强制测试法规,国内工业界也广泛开展了儿童约束系统的安全性研究。

儿童乘坐在汽车后座并使用合适的儿童约束系统可以有效降低致命和损伤风险。

关键词:儿童乘员伤害;法规;儿童约束系统;儿童乘员保护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一、道路交通事故的现状和问题近期媒体报道的几起严重校车安全事故,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可是我们在日常的儿童乘员安全保障系统方面却常常被忽略。

随着全球汽车保有量的增长和普及使用,汽车碰撞事故中儿童的伤亡也大量增加。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02年的调查数据,有49736名0~4岁的婴幼儿在交通事故中伤亡,同时有130835名5~14岁的儿童在交通事故当中伤亡。

交通事故对5~14岁儿童的伤害已经排在儿童各种伤害中的第二位,仅次于传播性疾病对儿童造成的伤害。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2002年在10起交通事故当中就有1起涉及儿童。

而在我国,根据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提供的数据,2006年12岁以下儿童在交通事故中的死亡人数为4167人,占交通事故死亡总人数的4.67%。

其中,车内死亡为683人,占儿童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的16.4%。

据悉,我国儿童因交通事故的死亡率是欧洲的2.5倍,美国的2.6倍。

二、儿童乘员安全保护研究现状面对日益严峻的儿童在汽车事故中的伤亡情况,世界汽车大国相继开发出汽车儿童安全约束系统,并以法规的形式,在它的碰撞安全性能试验检测方法等方面做了相关规定,使儿童乘员在车辆碰撞事故发生中能得到有效的保护。

特别是对于儿童乘员正面碰撞安全方面的研究,欧美等国家和地区从七十年代就已经开始,而我国的该项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

数据表明,使用儿童汽车安全约束系统(child restraint system,简称CRS),能够有效地降低儿童在汽车碰撞中的损伤。

机动车儿童乘员约束系统研究现状与发展

机动车儿童乘员约束系统研究现状与发展

机动车儿童乘员约束系统研究现状与发展作者:李美莹童燮王群刘凯王娟羊玢来源:《科技资讯》2016年第15期摘要:随着汽车的普及和技术发展,儿童乘员安全越来越受到重视,机动车儿童乘员约束系统可以有效地保护儿童乘员的安全,从而能够大幅度降低交通事故中儿童乘员的伤亡率。

该文从发展现状、基本类型和应用方面对儿童乘员约束系统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展望了未来儿童乘员约束系统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机动车儿童乘员约束系统儿童乘员安全儿童安全座椅中图分类号:U4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5(c)-0168-02随着交通事故发生率不断上升,汽车安全方面的研究变得尤为重要。

安全带、安全气囊是汽车上最常见的装置,然而安全带、安全气囊的设计,对儿童并不适用。

儿童乘员约束系统(CRS)就是专门针对儿童所设计的保护装置,它带有保护带扣的织带或相应柔软的部件、调整装置、连接装置以及辅助装置,且能将其稳固放置在机动车上[1]。

CRS的使用对降低儿童死亡或严重受伤发挥着重要作用。

1 儿童乘员约束系统的现状自20世纪60、70年代以来,为了保护儿童乘员在乘车时的安全,来自瑞典的伯蒂尔·奥尔德曼教授设计了第一把儿童安全座椅。

在随后的40、50年里,儿童乘员约束系统研究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和进展。

最开始研究的儿童安全座椅结构单一,只是通过后向乘坐对儿童进行保护,对侧面的保护、不同年龄阶段儿童保护的研究较少。

基于对儿童乘车事故的调查,研究人员逐渐开始对儿童安全座椅进行不断的改进[2]。

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其生理特征是不同的。

研究人员根据不同年龄儿童开发具有高生物仿真度的假人模型,设计了相应的儿童乘员安全座椅,以最大程度提高儿童乘坐安全。

儿童座椅发生失效的主要原因是安全带的紧固力不足,据调查发现,大约67%的儿童座椅的安装存在松动。

目前,儿童座椅已设计出专门的固定系统将其紧固在汽车后排座椅上,其中比较典型的是美国的LATCH系统和欧洲的ISOFIX系统。

汽车乘员约束系统快速求解与评价程序开发应用

汽车乘员约束系统快速求解与评价程序开发应用

汽车乘员约束系统快速求解与评价程序开发应用随着汽车安全意识的不断提高和法规的不断强化,汽车乘员约束系统的研发和应用逐渐成为汽车行业的热点。

汽车乘员约束系统包括安全带、气囊等多种装置,可以保护乘员在车辆碰撞时受到的伤害,故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乘员安全。

传统的汽车乘员约束系统设计需要通过试验等方法来验证其可靠性和安全性,但这种方法费时费力,成本较高。

近年来,由于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利用计算机建立乘员约束系统的数值模型进行快速求解和评价成为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乘员约束系统的数值模型一般基于有限元方法,可以将系统看作由多个有限元单元组成的复杂结构体系。

在数值模型中,可以考虑多种影响因素,如车辆的速度、质量、碰撞类型等。

使用数值模型可以快速计算出系统在各种情况下的性能指标,如乘员受力情况、气囊膨胀时间、安全带的耐久性等等。

为了实现乘员约束系统的快速求解和评价,需要开发一款相应的程序。

该程序需要包括以下几个模块:1.数据输入模块:该模块用于将车辆信息、碰撞信息等输入到程序中,以便后续的计算和分析。

2.预处理模块:该模块用于对输入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对车辆和环境的建模、构建有限元模型、设置仿真参数等。

3.数值求解模块:该模块是程序的核心部分,主要通过有限元方法进行计算求解,包括求解乘员受力情况、气囊、安全带等约束装置的运行情况。

4.后处理模块:该模块用于对求解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包括对乘员受力情况的评估、气囊和安全带等约束装置的优化设计等。

开发该程序需要掌握较强的计算机科学、工程力学等方面的知识。

同时,要注意程序的精度和效率,尽可能减少计算时间和空间开销。

该程序应用广泛,可以用于乘员约束系统的设计、改进和优化。

例如,可以通过该程序评估不同车速下乘员约束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指导设计者进行系统的优化;还可以对不同型号、不同品牌的汽车进行比较评估,为消费者提供更准确的安全选择。

总之,乘员约束系统快速求解与评价程序的开发应用是一项重要的工程技术,有助于提高乘员安全性,推动汽车行业技术的发展和进步。

教你看懂国标《机动车儿童乘员用约束系统》

教你看懂国标《机动车儿童乘员用约束系统》
的 突 出 物 , 以 免 对 儿 童 或 车 内 的
其 他 乘 员 造 成 伤 害 ; 产 品 上 不 应
有 可 能 给 儿 童 乘 员 的 衣 服 和 汽 车
说 明书要求
在 我 国 销 售 的儿 童 约 束 系统
座 椅 造 成 损 坏 的 突 出 或 锐 边 ; 与
织 带 接 触 的 儿 童 约 束 系统 部 分 , 不 得有 可能 磨损 织带 的锐边 。
清洗 方法 。
— —
结构 要求
标 准 对 儿 童 约 束 系统 整 体 结
构 的 位 置 和 使 用 方 法 应 标 明 , 而
使 用I SOF I X安 装 儿 童 座 椅 时 ,使 用 者 容 易 忽 略 抗 翻 转 机 构 ,特 别 是 上拉 带 。
构 要 求 包 括 :产 品上 不 应 有 尖 锐
于1 0 0 0 0 N。
约 束 系 统 的性 能 做 了特 殊 要 求 , 这 些 内 容 需 要 在 专 业 的 检 测 设 备
上完 成 。
— —
调节装 置的要 求
— —
落 到没 有 骨骼 支撑 保 护 的腹部 。
儿 童 约 束 系 统 应 该 能 够 将 儿 童 的
调 节 装 置 应 有 足 够 的调
提 示
必 须 配 有 中 文 说 明 书 , 包 括 中 文
使 用 说 明和 安 装 说 明 。在 购 买 者
儿 童 约 束 系 统 要 远 离 日光 照 射 ,否则会 烫伤儿 童。
不 打 开 包 装 的 情 况 下 ,能 看 到 包
标识要求
为 确 保 使 用 者 正 确 安 装 和 使
性能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乘员约束系统的应用文/上海泛亚汽车工程技术中心【摘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汽车进入普通家庭, 我国汽车保有量大幅增加。

汽车对儿童乘员保护的要求也随之受到重视。

本文描述了儿童座椅的应用及儿童约束固定系统ISOFIX的设计规范,重点阐述如何通过儿童座椅约束系统来减少儿童乘员在碰撞事故等紧急情况出现时受到的伤害。

【关键词】儿童、约束系统、安全【Abstract】Recently for more and more private cars appearing in the families in China, to look after the security of child become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This article showed the design rules for child seat and the child restraint system named ISOFIX, which is used to reduce the possibility of injury to child when we encounter the abrupt car accidents【Key words】Children, Restraint System, Security0 前言汽车安全问题一直是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

近年来,车辆安全方面的研究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其中欧美国家已将儿童乘员的保护纳入到当地的强制法规中。

根据测试,当汽车以每小时40公里行驶时突然紧急刹车,此时5.5公斤婴儿体重相当于110公斤。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把儿童放在普通座位上或者成人怀抱中,儿童的安全将得不到保证。

并且儿童将会是事故的最先受害者,即使不发生任何事故,强烈的晃动也会影响儿童大脑的发育,另外不正确的坐姿也会影响儿童的正常呼吸。

近几年,中国汽车行业在对儿童乘员的保护方面也做了大量的研究开发工作,同时还以征求意见稿的形式开展了大量的儿童保护方面的技术标准、法规的立法征询工作,该项法规不久将实施。

该法规详细规定了专门为儿童乘员提供约束保护系统的汽车安全儿童约束系统,以保证在车辆碰撞事故发生时,为儿童提供安全保护,从而减少对儿童的伤害程度。

儿童安全约束系统由两部部组成:儿童安全座椅和与儿童安全座椅相匹配的接口。

儿童安全约束法规中规定了各汽车厂商只有在汽车座椅配有儿童安全座椅装卸辅助装置或者ISOFIX(国际通用的儿童安全座椅专用连接装置),才能获得上市资格。

另外,要求有关厂家生产合格的儿童安全座椅配合使用。

今后,新车座椅上的儿童安全座椅安装辅助装置将成为新车出厂的标准配置,儿童安全座椅则可选配。

1儿童约束系统的分类儿童约束系统是指为12岁以下儿童提供的约束保护系统。

基于儿童的生理特点,不论是体重还是体型等方面,不同年龄段差异较大。

从总体来讲,约束保护系统按照不同年龄分为4大类:即0~1岁用约束系统、1~4岁用约束系统、4~8岁用约束系统、8~12岁用约束系统。

对于不同类别的儿童安全约束系统,他们的结构、在车上的固定座位及固定方式等各有不同。

各类别特点如下1.1 0~1岁用儿童约束系统该类儿童约束系统也叫婴儿用约束系统,它主要适用于0~1岁儿童(用于体重小于13kg的儿童)。

按照结构又分为婴儿床和婴儿椅。

这类儿童约束系统只能安装在车辆的后排座位上。

对于婴儿床,约束系统横向安装,保证儿童横卧于车中。

对于婴儿椅,约束系统为纵向安装,保证儿童在车中处于向后的状态。

这类座椅用一根车上的成年安全带进行固定,儿童在座椅上用儿童座椅自身安全带进行固定,这样可以轻松固定及取出座椅。

1.2 1~4岁儿童用约束系统该类儿童约束系统的核心结构为儿童座椅,它主要适用于1~4岁儿童(体重9kg~18kg的儿童),此类儿童约束系统只能安装在车辆后排座位上。

在车上的安装方式可以是后向的,也可以是前向的。

对于体型较小的儿童,多采用后向安装,该型式也适用于不到1岁但体重超过9千克的儿童。

对于体型较大的儿童则采用前向安装方式。

1.3 4~8岁儿童用约束系统该类儿童约束系统也称为支撑垫式儿童约束系统,主要适用于4~8岁儿童。

此类儿童约束系统可以安装在车辆后排座位上和乘员侧座位上。

但是,在前面乘员侧装有安全气囊,并处于工作状态的情况下,则不能安装在乘员侧座位上。

该类儿童约束系统不需要任何连接而直接安放在车辆座位上,由坐垫与靠背组合而成的。

对儿童乘员的约束系统的主要作用是改变儿童乘员的乘坐状态以满足与成人用汽车安全带的佩带。

1.4 8~12岁儿童用约束系统该类儿童约束系统是直接采用成人用汽车安全带约束系统,但对儿童的乘坐位置提出了限制。

儿童乘员只能在车辆座位前方无安全气囊的座位上乘坐,通常指后排座位,它由坐垫组成。

这类儿童座椅用车上成人安全带将儿童和坐垫一起固定在座位上。

2儿童约束系统的组成根据以上介绍,可以看出,不同种类的儿童约束系统其组成是不一样的。

总体上讲是由为儿童提供乘坐或卧躺空间的座椅或床、将儿童约束在其中的约束带系统以及将整个约束系统安放在车辆上的固定装置等三大部分组成。

2.1 乘卧空间主要有座椅型式、婴儿床式、支撑垫式。

婴儿床式和支撑垫式变化较为简单。

而对于座椅式,型式变化较多,如靠背角度可调,前后向安装方向可调,还有椅垫和骨架组合式、附带保护横栏式等。

2.2 约束带系统约束带系统是将儿童可靠地约束在乘卧空间内的一套系统(如图1所示)。

适用于4岁以下儿童乘员。

其主要组成部分图1约束带系统1)约束带肩带出口一般有2~3对出口,以适用于不同身高的儿童,同时为儿童提供肩部约束。

2)肩带夹用于限制肩带外滑可能造成的儿童乘员从约束带系统中滑出,同时能够调整约束带与乘员儿童的佩带关系。

3)约束带为儿童乘员提供约束。

该约束带通常采用鞍马式结构,对儿童肩部、腰部以及胯部提供约束。

在保证一定强度的同时,还应保证能为儿童提供均衡的约束。

4)约束带带扣用于打开或锁住约束带系统,以便儿童的出入或约束。

5)约束带松开锁止机构用于松开约束带系统,以便调整约束带的长度来适应不同身高的儿童,并在调整合适后,锁住织带。

6)约束带调节机构用于调节儿童约束系统的长度,以适应不同身高儿童的需要。

可以由卷收器组成。

2.3、固定装置固定装置是指将儿童约束系统即儿童约束座椅和婴儿用约束系统连接在车身上指定座位的固定系统。

该固定装置可以采用儿童约束固定系统即ISOFIX,也可直接适用成人汽车安全带。

1)儿童约束固定系统ISOFIX该儿童约束固定系统由两个下固定点和一个上固定点组成(见图2、图3、图4、图5所示),它由车辆制造商直接设计在车辆指定座位上。

能安装不同型式的儿童约束系统,便于提高儿童约束系统的通用性。

该类儿童约束固定系统的结构、在车上的安装位置以及其强度在相应的标准法规中给予了规定。

图2儿童下部的固定方式(刚性支架连接)图3儿童下部的固定方式(柔性织带连接)图4 ISOFIX下固定点及其标识图5 ISOFIX上固定点及其标识ISOFIX接口是国际上专门针对儿童座椅的标准接口,ISOFIX系统可以让儿童座椅与汽车成为一体,可以提前随汽车减速而不是通过安全带间接减速,极大提高了儿童的安全。

在国外,家用轿车基本上都支持ISOFIX 接口而且销售的汽车安全座椅也都必须具备ISOFIX接口。

不过在国内这方面就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了,国内只有部分车型的座椅具备ISOFIX接口,从而可以安装具备ISOFIX接口的儿童汽车安全座椅。

1.1)上部固定点区域的定义:上部固定点的区域在ECE R14附录9中图3~10中有详细规定,同样在美标FMVSS 225的图3~7中有详细规定。

两法规对儿童座椅上部固定点区域的规定是完全相同的(见图6、图7、图8所示)。

理论上只要上部固定点位于该区域内都是满足法规要求的。

按照要求,分别建立R点,W点,V点(见图6所示)。

图6基准点图7参照欧标,区域为90°图8 参照美标,区域为45°1.2)下部固定点(Lower Anchorage ):下部固定点主要靠两个固定支架来安装儿童座椅,见图9所示图9下部固定点下部固定支架为一段断面直径为D的圆柱形刚性支架,D为支架经过油漆或抛光后的直径。

该支架可以是焊接在车身上,也可以焊接在座椅骨架上。

图中蓝色区域为固定支架的有效固定区域段A。

长度为L1,见图10所示。

D、L1的尺寸定义在后面Check List 中给出欧标与美标的不同定义,后面出现的尺寸同理。

图10下部固定点尺寸1下部固定点尺寸两个固定支架的有效固定区域必须是同轴,且轴线B必须平行于Y轴。

从后座椅的设计H点(SgRP)到通过固定支架轴线A且平行于YOZ平面的平面C的X方向距离为L2。

从CRF的Z点到平面B的距离为L3,见图11所示。

图11下部固定点尺寸2两个固定支架在Y方向的相对尺寸,两支架有效固定段内部间距为L4,外部间距为L6,中心面间距为L5,见图12、表1所示。

两个固定支架的中心面必须对称,过座椅SgRP的纵向中心面。

图12下部固定点尺寸31.3)ISO FIX 系统的试验Static Force Application Device (SFAD):用来验证ISOFIX 系统及与其相关汽车或座椅结构强度的一种试验装置。

这种装置在ECE R14 附录9的图1~图2,FMVSS 225的图12~图18中做了形状及尺寸的定义,见图13所示。

图13 SFAD 1.4) ISOFIX 试验方法 前向力试验在对SFAD X 点(预加载后)施加8KN ±0.25kN 力期间纵向水平位移应小于125mm ,允许永久变形和部分开裂。

如果在规定的时间维持了所要求的力,ISOFIX 下固定点或周围的区域不应失效。

斜向力试验对SFAD 的X 点施加5kN ±0.25kN 的力期间,沿加力方向位移应小于125mm ,允许永久变形和部分开裂,如果在规定的时间维持了所要求的力,ISOFIX 下固定点或周围的区域不应失效。

ISOFIX 固定点系统和ISOFIX 上固定点的试验。

在SFAD 和上固定点之间进行50N ±5N 的预加载,再施加8KN ±0.25KN 的力,X 点的位移应小于125mm ,ISOFIX 下固定点和上固定点及周围区域不应失效,允许永久变形和部分裂纹。

如果在规定的时间维持了所要求的力,ISOFIX 下固定点和上固定点及周围的区域不应失效。

1.5) CAE 分析结果 模拟概述以M11项目ISOFIX 固定点模拟为例: 分析用车身地板和儿童约束系统板件材料: B170P1FeP04 σR= 350MPa εR=16.0% 有限元模型见图14所示图14有限元模型前向力试验加载条件见图15图15 前向力加载前向力试验分析结果,见图16、图17、图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