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年翻译解析
2023年悯农二首原文翻译及赏析

2023年悯农二首原文翻译及赏析2023年悯农二首原文翻译及赏析1悯农二首·其二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创作背景根据唐代范摅《云溪友议》和《旧唐书·吕渭传》等书的记载,大致可推定这组诗为李绅于唐德宗贞元十五年(公元799年)所作。
译文及注释译文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
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一粒一粒都是农民辛苦劳动得来的呀?注释禾:谷类植物的统称。
餐:一作“飧”。
熟食的通称。
赏析首诗描绘了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田里劳作的景象,概括地表现了农民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最后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样近似蕴意深远的格言,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真挚的同情之心。
一开头就描绘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依然在田里劳作,那一滴滴的汗珠,洒在灼热的土地上。
这就补叙出由“一粒粟”到“万颗子”,到“四海无闲田”,乃是千千万万个农民用血汗浇灌起来的;这也为下面“粒粒皆辛苦”撷取了最富有典型意义的形象,可谓一以当十。
它概括地表现了农民不避严寒酷暑、雨雪风霜,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不是空洞的说教,不是无病的呻吟;它近似蕴意深远的格言,但又不仅以它的说服力取胜,而且还由于在这一深沉的慨叹之中,凝聚了诗人无限的愤懑和真挚的同情。
诗人在阐明上述的内容时,不是空洞抽象地叙说和议论,而是采用鲜明的形象和深刻的对比来揭露问题和说明道理,这就使人很容易接受和理解。
作者在前两句并没有说农民种田怎样辛苦,庄稼的长成如何不易,只是把农民在烈日之下锄禾而汗流不止的情节作了一番形象的渲染,就使人把这种辛苦和不易品味得更加具体、深刻且真实。
所以诗人最后用反问语气道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就很有说服力。
尤其是把粒粒粮食比作滴滴汗水,真是体微察细,形象而贴切。
2023年悯农二首原文翻译及赏析2悯农二首·其一唐朝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汉译英:句子的翻译说课讲解

3 增补主语 :两个原则必须遵循,一是要推敲语境;二是 要考虑英语语法习惯和行文的需要。
持续下了几天雨,郊区的道路境况极坏。
The roads in the suburbs are very bad。owing to the continual rainy days.
四、翻译中的主与次
(二)汉语流水句的翻译 流水句是一种无关联词的复句,其特点是“在非终句段出现句
终语调,语义联系比较松散,句段之间难以补上关联词”(《中译 英技巧文集》第282页)。这些句子有的着重动词,即多个动词连用, 有的着重名词,即以名词为重点。例如: 紫鹃答应着,忙出来换了一个痰盆儿,将手里的这个盆儿放在 桌子上,开了套间门出来,仍旧带上门,放下撒花软帘,出来叫醒 雪雁。(《红楼梦》) 这是比较典型的流水句,事情逐一交代,层层铺开,如何英译 呢?请比较下述两种译文: 译文I:Zijuan was answering and hurried out。to change a spittoon and put the spittoon in her hand on the table and opened the door of inner room to go out,still closed it,let down the flowered portiere and went to wake Xueyan. 译文Ⅱ:Zijuan,assenting,hurried out to fetch a clean spittoon,placing the used one on the table in the outer room.Having closed the door behind her,she let down the soft flower portiere before going to wake Xueyan.(摘自杨自 俭“小议汉语几类句子的英译”)
ck-gfkwg历年考研英语翻译词组汇总(免费下载)

、.~①我们‖打〈败〉了敌人。
②我们‖〔把敌人〕打〈败〉了。
历年考研英语翻译词组汇总1990年1. be determined by 由…所决定2. have something to do with 与…有关3. be central to sth. 是…的核心4. in contrast/by contrast与此相反5. be due to 由于(常做表语)6. be deprived of 被剥夺7. respond to 对…作出反应8. as the basis of 依据/根据9. be born with 天生具有10. In contrast 相比之下1991年11. shut off 关上,停止,切断12. in any case=at any rate 不管怎样,无论如何; in no case 决不13. or so 大概,大约14. at the rate of 以…的速率15. take time 花费时间 16. be likely to 可能;倾向于17. result in 导致18. not nearly 远不能;远非19. head into走向;陷入(危机)20. in the matter of 关于;就…而言21. make…p ossible 使…成为可能22. combine…with 把……和…结合起来;加上23. in the fashion of 以…方式24. such…as 像…一样1992年25. refer to…提到;谈到26. agreement on 一致意见27. be comparable to 和…相当;犹如28. in terms of 根据;按照;在…方面29. on the whole 总体来说;大体上看30. draw a conclusion 得出结论31. have the attitude towards 对…的态度32. only if 只要33. the same…as 与…一样34. by lack of=for lack of 因为缺乏1993年35. nothing but 只不过是36. by means of 通过;借助于37. by the help of 通过…的帮助38. in a sort of sense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39. manage to do sth. 设法做到40. extract …from 从……提炼出41. out of…起源;来源;根据42. build up 建立;树立43. by no means 绝不44. be compared with 与……相比45. a sort of 某种46. set…… in motion开始;47. differ in…在…方面不同48. go through 经历;经受;仔细检查 49. in the one case =on the one hand50. in the course of the day=during the day51. a train of=a series of=an array of=a variety of1994年52. revolve around 围绕…转;以…为中心53. not so much…as 与其说…不如说…54. because of 由于55. move forward 向前发展56. in short 简而言之;总之57. as we call it 我们所谓的58. the reach of science 科学能够到达的范围59. a series of 一系列60. over the years 多年以来61. turn…on…转向,朝向62. rather than 而不是63. at the expense of=at the cost of 以…为代价64. vice versa反之亦然65. depend on 取决于66. driving force 驱动力1995年67. social inequality 社会不公68. in doing sth 在…过程中69. divert…from 把…从…转移70. lie with 取决于;在于71. be validated by 被…验证/证实72. whether…or 是……还是73. depend upon…and on 取决于…还取决于…74. depend upon…and upon 取决于…还取决于…75. such…as 例如,象这种的76. in general 通常;大体上;一般而言77. for example 比如78. compensate for 补偿;赔偿79. underprivileged youngster 贫困的/下层社会的年轻人80. grow up 长大81. under…circumstances 在…环境下1996年82. be results of 由于…83. social needs 社会需求 84. to some extent 在一定程度上85. come to the conclusion 得出结论86. make demand of 对…提出要求87. scientific establishment 科研机构88. in detail 详细地89. a certain amount of 一定数量的90. not related to… 与…没有关系91. immediate goals 当前目标92. be unable to do 不能够…93. in principle 原则上;基本上;一般而言94. deal with 应付;解决;处理95. new forms of thought 新的思维方式96. as well as 和97. new subjects for thought 新的思维对象/内容98. in the past 过去99. give rise to sth 导致;引起;使…产生1997年100. scoial contract 社会合同101. an agreed account of 共识102. human rights 人权103. leads ……to 导致104. at the outset 从一开始;开始的时候105. invite sb. to do sth. 使某人认为106. duties and entitlements 权利和义务107. extend to 给与108. no…at all. 根本不是109. arguing from the view that…以…的角度看110. different from……与…不同111. in every relevant respect 在所有相关的方面112. in action 起作用113. laugh at 嘲笑1998年114. even more important 更重要的是115. be able to 能够116. look into 洞察;观察117. put forward 放出;拿出;提出118. work with 与…共事/合作;起作用119. close in on 接近,差不多120. as expected 正如预期的 121. a refinement of 一种更为完美的1999年122. as…as…和…一样123. conform to 符合;遵照124. see…as 把…看作125. less…and more 与其说…不如说…126. intellectual discipline 知识学科127. whether…or 是…还是…128. refer to 指代…129. peculiar to …特有的130. appropriate to 适合的;恰当的131. apply to 适合于;存在于132. view…as 把…看成;把…当成133. equate…with 把…等同于…;认为…是2000年134. speclialized scientists 专家135. centralized control 中央控制136. under…conditions在…条件下137. such as 比如138. it is obvious that 很明显…139. be bound up with与…联系在一起;与…有关系140. be directly bound up with 与…直接相关141. in turn 依此;轮流;又142. rest upon…取决于143. of all kinds 所有种类的…144. owing to 由于145. be exposed to sth. 暴露于;接触到146. be forced to do sth. 被迫做…147. for the reasons given above 由于上述原因148. far-reaching 意义深远的;影响很大的149. spread over 遍布;覆盖150. arise from 由…产生的;由…带来的151. migration movement 人口流动152. modern means of transport 现代交通手段153. population explosion 人口爆炸2001年154. pollution monitor 污染监测器155. digital age 数字时代156. be regarded as…被当成是157. piece together 拼合;汇聚;综合158. hundreds of 数以百计的159. around the world 全世界 160. key breakthroughs and discoveries 重大突破与发现161. take place 发生162. point out 指出163. lead to 导致164. home appliances 家用电器165. result in 导致166. man-machine integration 人机一体化2002年167. behavior science 行为科学168. human nature 人性169. natural selction 自然选择170. a little more than a hundred yeras 一百多年171. what is called 所谓的172. trace…to…从…寻找根源;从…研究173. state of mind 心态174. and so on诸如此类175. partly because…and partly because…部分是因为…部分是因为…176. be held responsible for…被认为应该对…负责177. be given credit for…为…受到称赞178. with it 随之2003年179. cross-cultrual perspective 跨文化的角度180. concrete research 具体研究181. subject…to…使…服从于182. in… manner 以…方式;用…方法183. seek to 力图;试图;设法184. combined with 加上;连同185. bring to 加进;使用;采用186. define…as… 把…定义为187. makes…possible 使…成为可能2004年188. language and thought 语言和思维189. have some connections with…与…有联系;190. take root 生根;被牢固树立191. be obliged to sb. 感激某人192. die out 灭绝193. so…that… 如此…以至于194. accuse sb. of… 指责某人干某事195. be interested in doing sth. 对…感兴趣196. come to 开始;逐渐;进而 197. believe in 相信198. a sort of某种的199. habitual thought 习惯思维200. grammatical pattern 语法结构2005年201. publishing houses 出版社202. as elsewhere 像其他地方一样203. bring together 使联合;使团结 204. in relation to 有关205. one another/each other 互相206. out of… 在…当中207. make up 组成208. no less than 多达;不少于209. take a loss 亏损210. deal with 对付;处理211. on such a scale 如此规模的212. it is no exaggeration to say…毫不夸张地说213. the connecting fabric of the Old Continent 欧洲大陆的联系网络/把欧洲大陆连成一个整体2006年214. define…as… 把…定义为215. elect…as 把…当作216. be analogous to… 与…类似;与…相似216. contribute to… 有助于217. be charged with…承担…;负责…218. dedicate…to…把…献给…;把…用于…219. make reflections on…对…进行思考220. rules of conduct 行为准则221. moral code 道德标准223. moral judgments 道德判断224. not…any but=noting but225. more than 不只是2007 年226. special preserve 特殊权利227. intellectual equipment 知识才能228. everyday realities 日常现实229. on a daily basis 每天230. established conventions and special responsibilities 已有传统和特殊责任231. a clear grasp/command of… 对…的清晰领会232. leagal learning 法律学习234. link…to 把…同…联系起来235. be parallel to 类似于236. on a daily basis 每天237. established conventions 既定惯例2008年238. enable…to… 使…。
琵琶行翻译、解析

琵琶行/ 琵琶引唐代:白居易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
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
遂命酒,使快弹数曲。
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
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不得志一作:不得意)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六幺一作:绿腰)。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暂歇一作:渐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银篦一作:云篦)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考研英语1996-97年真题解析范文

96年试题精解Part ⅠCloze Test一、文章总体分析本文是一篇介绍维生素的科普性小短文。
文章首段对维生素下定义。
第二段介绍了维生素的两大功能:将食物转化成能量和维持身体健康。
第三段介绍了各种维生素的异同:基本组成元素相同,但排列方式不同,并且各自承担一到多种特殊功能。
第四段指出:不需要获取过量的维生素,均衡的饮食通常就可以完全满足身体对它们的需求了。
二、试题具体解析1.[A]either [B]so [C]nor [D]never[精解]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否定倒装句的连词。
空格前文讲到维生素不能提供能量,是一个否定句;后文讲到它们构建身体的任何部分,是倒装句,因此选项必须既能引导倒装句,又能与前面的否定相呼应。
四个选项中,either表示“也”,可以用在否定句中,但一般放在句尾,例如:She didn’t go there, either(她也不去);so 可以引导倒装句,但它用在肯定句中,表示“也”,如:They can leave now, so can we.(他们现在可以离开了,我们也能)。
nor也可以引导倒装句,并可用在否定句中,构成not...nor...(既不…也不…)固定结构,如:You can’t do it, nor can I.(你不能做这件事,我也不能);never也可以引导倒装句,表示否定,但它必须放在句首,如:Never in my life have I heard such nonsense.(我一辈子都没听说过这样的无稽之谈)。
综合以上因素,C为正确选项。
2.[A]shifting替换,转移[B]transferring迁移,移动,传递[C]altering改变,变动[D]transforming转换,改变[精解]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习惯搭配+ 动词词义辨析。
空格所在句子的含义是“需要维生素将食物2为能量,以维持身体的健康”。
空格填入的分词需和into搭配,并符合文意。
高考英语翻译模拟试题含解析

高考英语翻译模拟试题含解析一、高中英语翻译1.高中英语翻译题:Translate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into English, using the words given in the brackets.96.今年除夕你计划在哪里过?(plan)97.下雨天上海的道路总是比平时更拥堵。
(than)98.是一个外国人不顾自己的安危救了那个轻生的男子。
(It)99.那天傍晚我一走出校门就遇到了一个多年不见的小学同班同学。
(No sooner)100.无论谁想要成功必先明白这个道理“成功来自艰苦的付出和坚持不懈”。
(Whoever)【答案】1.Where are you planning to celebrate the New Year’s Eve this year?97.Roads in Shanghai always get/become more crowded /hold up more traffic than usual on rainy days.98.It was a foreigner that/who saved the man trying/who tried to kill himself/ commit suicide without considering his own safety.99.No sooner had I left the school that early evening than I met with/bumped into/came across/encountered a classmate of mine in primary school (whom) I hadn’t seen for ages/years. 100.Whoever wants to be successful should first understand the principle that success comes from hard effort/work and persistence/perseverance【解析】1.本题提示词为plan,除夕翻译为“New Year’s Eve”。
翻译

【翻译】李迪字复古,他的祖先是赵郡人。
曾祖父躲避五代战乱,迁徙家到濮。
李迪深厚有器量学识,曾经携带自己写的文章去见柳开,柳开很赏识,说:“先生有辅才。
”后来参加科举考试举进士第一,被升做知制诰。
真宗驾临亳,李迪是留守判官,于是就任毫州知县。
一群逃兵洗劫城邑,政府发兵搜捕,很久没有抓到。
李迪到了之后,全部让所发的士兵休息,暗中察访流寇的去处,部署晓谕精锐士卒,一举擒获流贼,斩首后徇游示众。
曾经回家沐浴,忽然传诏对内于东门,拿出三司使马元方所上岁出入材用数给李迪看。
当时正值连年蝗灾旱灾,问李迪如何度过难关,李迪请求打开内府藏库来帮助国家,这样赋敛宽裕,老百姓就不会过于劳苦了。
皇帝说:“朕想让李士衡替代马元方,等他到,应当拿出金帛数百万借给三司。
”李迪说:“天子在财物上没有内外之分,希望下诏赐给三司,来表示陛下的恩德,何必说借。
”皇帝很高兴。
起初,皇上将立章献为皇后,李迪屡次上疏劝谏,因违章献起于寒微,不可母仪天下,章献深深地痛恨他。
天禧年间,李迪任给事中。
周怀政之诛,皇帝非常生气,想责怪到太子,群臣没有人敢说话。
李迪从容上奏说:“陛下有几个皇子,竟然要出这个策略。
”皇上恍然大寤,因此只诛杀了周怀政。
仁宗即位后,章献太后干预政事,贬寇准到雷州,因为李迪朋党傅会,贬到衡州。
丁谓派人胁迫他,没有成功,李迪知河南府。
来朝京师,当时太后垂帘,(章献太后)告诉李迪说:“你先前不想让我参与国家政事,(从现在看)大概是你错了!现在我保养天子到这里,你以为怎么样?”李迪回答说:“我受先帝深厚恩德,现在见到天子明圣,我不知皇太后盛德,竟然不知道到这种地步。
”太后也高兴。
李迪任徐州知州,想行县因祠岳为皇上祈年,仁宗对辅臣说:“祈祷不是李迪所应当做的,还是让他不要去做。
”元昊攻打延州,军事长久松弛,守将有的因为有其他名义赖躲避战争,李迪愿意漱守边疆,(仁宗皇帝)下诏不批准,但却觉得他内心很有豪气。
李迪是贤相。
当仁宗初立,章献临朝称制,很挟仗自己的才能,将有专制之隐患,李迪义正词严,能使宦官近习而不敢又非分之想,等仁宗皇帝的声德一天天竖起,章献也保全了好的名声,古人所说的社稷臣在这里就看到了。
翻译达人解析翻译过程的重要性

翻译达人解析翻译过程的重要性在翻译业务的开拓中,经常会听到有很多客户说:“翻译那么简单,怎么要那么贵呢”。
他们眼中的翻译就是容易、简单,不能收费那么高。
而实际翻译却没有那么简单,主要是翻译过程中有严格的流程,每个流程都需要投入翻译进行把控。
下面就有翻译达人和大家一起分析下具体的翻译过程。
翻译的过程通常包括理解、表达和校核三个阶段。
在翻译实践中,理解是表达的前提,但理解与表达通常是互相联系、相辅相成的统一过程,不能截然分开。
译者在理解原文的同时,也在选择表达方式;在表达的同时,又会进一步加深理解。
1.理解理解是翻译过程的第一阶段。
它既包括对语言现象、文化现象的理解,又包括逻辑关系的理解,对有可能发生歧义的语句要善于分析,进而做出正确判断。
例如:The police went out in force to control the crowd.译文1:警察出动武力去控制人群。
译文2:警察大批出动去控制人群。
译文1对于in force的理解是错误的,in force的意思是in large number。
所以译文2是正确的。
Some people swap houses for a holiday.译文1:有的人以房子换假期。
译文2:有的人异地度假互换房子住。
在英美国家,如果甲到乙住的城市度假,乙到甲住的城市度假,在度假期间,他们可以互换房子住,以节省房租。
译文1的译者缺乏对这个文化背景的了解,所以译错了。
译文2是正确的。
2.表达这一阶段是译者把自己从原文所理解的内容用目的语重新表达出来的过程。
表达是理解的结果,但理解正确并不意味着必然能表达得正确。
因此我们必须学习许多具体的方法和技巧,如直译、意译、直译加意译、直译加注释等。
译者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
He is a good sailor.若直译,就是“他是一位好水手。
”而原文的实际意思是“他不会晕船。
”碰到这种情况,就应该意译,而不能直译。
例如:他卧床不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art ⅢEnglish-Chinese T ranslation 一、试题总体分析本文探讨了动物是否有权利的问题。
作者首先提出,由于人们对人的权利无法达成共识,因此无从谈起动物有无权利的问题。
人们在动物权利问题的讨论上走的两个极端都是不可取的,即:要么像对人类自身一样关心体谅,要么完全冷漠无情。
接着作者提出最好问一个更基本的问题,即对动物是否需要考虑道德问题?作者指出,认为动物与人在各方面均不相同而无需考虑道德的看法很肤浅,人对动物的同情心是人类用道德观念进行推理的本能,应该加以鼓励。
1997 年翻译试题选材内容较新颖,难度适中,试题的覆盖面较均匀,较全面地测试了考生对英语语言知识的掌握及应用能力。
在句子结构上考查了非限定性定语从句的译法、并列结构的省略、现在分词做状语和同位语的翻译;在词汇的考查上涉及了 rather than 的译法、代词(尤其是that 和i t )的指代、泛指代词的译法、有固定译法的词语和猜测词义。
二、试题具体解析[精解]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非限定性定语从句的译法+关系代(31)词的指代。
难度:0.39该句子的主干是 i t i sn’t, bec ause...,because 引导原因状语从句i t assum esthat,that 引导宾语从句 there i s an agreed account of human ri ghts,an agreedaccount 是以过去分词修饰名词,译为“共识、一致的看法”;后面紧跟着的whi c h 非限制性定语从句修饰的是an agreed account of human ri ghts,而不仅仅是 human ri ghts,由于非限定性定语从句与原句联系不紧密,翻译时可以根据情况,用重复先行词或用“这、这种…”等代词代替先行词的方法另起一句。
非限定从句中又含有一个限定性定语从句 the w orl d does not have 修饰s omethi ng 。
词汇:assume 意为“以…为前提条件,以…为基础”。
译文:事实并非如此,因为这种问法是以人们对人的权利有一种共识为基础的,而这种共识并不存在。
(32)[精解]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有固定译法的词语和猜测词义。
难度:0.53 该句子的主干是Some philosophers argue that...,that 引导宾语从句。
其中as 引导的介宾结构修饰a soci al c ontrac t,意为“作为…”。
词汇:argue 提出观点时应译为“论证说”,而不是“争论”;soci al c ontrac t 在社会学意义上有固定翻译,为“社会契约”,不应该随意另作他译;enti tlements 意为“应得的权利/ 权益”,如果不熟悉的话可以通过它与duties(责任、义务)在文中的对照去猜测,因为与“义务”交换(exc hange)的多半是“权利”。
译文:32.有些哲学家论证说,权利只存在于社会契约中,是责任与权益交换的一部分。
(33)[精解]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i t 的指代、并列结构的省略、泛指代词的译法。
难度:0.48该句子的主干是 It l eads the di sc ussi on to extremes...: i t i nvites you to thi nk that...。
It 承接上文指一种观点、一种说法,所以实际可译为“这种说法”。
英语中的冒号和汉语的冒号功能相似,都表示下文是上文的说明。
在这里,冒号表示的是 extremes 的内容。
冒号后的主干部分是:i t i nvites you to thi nk that...。
that 引导的宾语从句中含有一个省略了关系代词的定语从句humans extend to other humans 修饰c onsi deration ,此外还有一个ei ther...or...的并列结构,一般译成“要么…要么…”。
注意并列结构的后一部分经常会承前省略,如:本句中的or wi th no c onsi deration at al l 就是or animals shoul d be treated w i th no c onsi deration at all 的省略,在翻译时为了表意清楚应翻译出来。
代词方面,要注意 you,one, they 这样的代词常表示泛指,此处的y ou 就是泛指所有人,不能够译成“你”,而应该译成“你们”。
词汇:l ead...to 意为“导致,引向”;at the outset 意为“从一开始”;extendc onsi deration to 意为“对…表示关心体贴”。
译文:这种说法从一开始就将讨论引向两个极端,它使人们认为应该这样对待动物:要么像对人类自身一样关切体谅,要么完全冷漠无情。
(34)[精解]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现在分词做状语和同位语的翻译。
难度:0.59 该句子的主干是e xtremi sts...thi nk that...。
that 后接的是宾语从句;argui ng from...是现在分词做原因状语,翻译的时候,“因为,由于”在不影响词义的情况下可以省略,这主要是因为汉语是意合的文字。
vi ew 后面有一同位语从句说明其内容,可以顺译(即不加任何连词另起一句),也可以用“即”,“这就是”。
(extremi sts)of thi s ki nd 是指“持上述观点(即humans are di fferent from ani mals i n every relevantrespect)的人。
”词汇:i n every rel evant respect 指“各相关方面”;extremists 在本文当中最好不译成“极端主义分子”,因为这个词在汉语中含动用武力的意思,而本文中仅仅指具有极端看法的人。
l ie outsi de the area of moral c hoi c e,应该意译成“对待动物无须考虑道德问题”方符合汉语习惯。
译文:这类人持极端看法,认为人与动物在各相关方面都不相同,对待动物无须考虑道德问题。
(35)[精解]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rather than 的译法和that 的指代。
难度:0.61该句子的主干是i t i s not a mi stake,w hen 引导时间状语从句,冒号后的从句解释前面主句。
该句同样有代词指代的问题,That 的意思必须到上文去找。
上文是说看到动物疼痛大部分人都会产生同情,而 that 就是指人类产生同情心的这种表现和反应。
后文的两个 i t 也都与 that 指代的内容相同。
所以that 和 i t 应该译成“这种反应,这种表现”等等。
rather than 在英译汉题中屡屡出现,不容忽视。
一定要注意它是表示否定而不是肯定,应该译成“而不是”。
词汇:i n ac ti on 的意思是“起作用”。
最后一个分句中的 an i nstinc t 指的就是前文的mankind ’s i nstinc t。
译文:这种反应并不是错误,这是人类用道德观念进行推理的本能在起作用。
这种本能应该得到鼓励,而不应该遭到嘲笑。
三、参考译文动物有权利吗?人们通常这样提问。
这像是一个实用且具创新的提问方式。
(31)事实并非如此,因为这种问法是以人们对人的权利有一种共识为基础的,而这种共识并不存在。
诚然,根据对权利的一种看法,必然认为动物没有权利。
(32 )有些哲学家论证说,权利只存在于社会契约中,是责任与权益交换的一部分。
因此动物不可能有权利。
惩罚吃人的老虎的想法是荒谬的。
同样,认为老虎有权利也是荒谬的。
然而,这只是一种认识,而且是一种有争议的认识。
这种认识不仅剥夺了动物的权利,而且也剥夺了某些人的权利,例如婴儿,这些还不会用大脑来思考问题的下一代。
此外,谁也不清楚,对于从来就不同意契约的人来说,这项契约又具有多大约束力,如果有人说“我不喜欢这项契约”,那你又如何回答呢?问题的症结在于,如果对人的权利没有一致的看法,争论动物的权利(33)这种说法从一开始就将讨论引向两个极端,它使人是徒劳无益的。
们认为应该这样对待动物:要么像对人类自身一样关切体谅动物,要么完全冷漠无情。
这是一种不真实的选择。
这是一种错误的选择。
最好以另一种更为根本性的提问开始:我们对待动物的方法是一个道德问题吗?(34)这类人持极端看法,认为人与动物在各许多人否认这种提法。
相关方面都不相同,对待动物无须考虑道德问题。
任何关心动物疾苦的想法都是错误的,因为它把应该用来关心其他人的同情心错误地用到动物身上。
这种观点认为,折磨猴子从道义上讲无异于劈柴,这种看法似乎是大胆的“逻辑推理”。
实际上,这种看法非常肤浅,因为其中心混乱到应该被摒弃的程度。
道德推理的最初级形式,和学习爬行的理论一样,是把自身利益和他人利益加以权衡考虑。
那么,这就需要同情心和想象力。
没有这两点,就无法用道德观念来进行思考。
看到动物受苦足以使大多数人产生同情感。
(35)这种反应并不是错误,这是人类用道德观念进行推理的本能在起作用。
这种本能应该得到鼓励,而不应该遭到嘲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