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护理学图文讲义-复苏

合集下载

外科护理学复苏讲解

外科护理学复苏讲解

复苏
1、定义复苏又称心肺脑复苏,是使心跳呼吸骤停的病人迅速恢复循环、呼吸和脑功能所采取的抢救措施。

2.心跳呼吸骤停的原因①意外事故:以创伤最为常见;②心脑血管疾病:如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脑出血等;③麻醉及手术意外;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严重紊乱:如血钾过高或过低和严重酸中毒;⑤药物过敏、中毒。

其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是猝死的最常见原因。

3.心跳呼吸骤停的类型根据心脏状态和心电图表现,心搏停止分3种类型。

①心搏停顿:心脏完全丧失收缩活动,呈静止状态,ECG呈一平线或偶见心房P波。

②心室纤颤:心室心肌呈不规则蠕动,但无心室搏出。

ECG上QRS 波群消失,代之以不规则的连续的室颤波。

在心搏停止早期最常见,约占80%。

③心-电机械分离:心肌完全停止收缩,心脏无搏出,ECG上有间断出现的、宽而畸形、
振幅较低的QRS 波群。

4. 心跳呼吸骤停的诊断要具备3点:①清醒的病人突然意识消失;②大动脉搏动消
失(颈动脉或股动脉);③呼吸停止或喘息呼吸。

诊断必须迅速果断,为复苏争取时间。

试题精选
1心跳复苏后,最容易出现的继发性病理改变是
A心肌缺氧性损伤
B肺水肿
C脑缺氧性损伤
D肝小叶中心坏死
E肾小管坏死
答案:C
解析:复苏后最容易出现脑水肿
2引起心跳呼吸骤停的最常见原因是
A创伤
B冠心病
C青霉素过敏
D麻醉
E电击
答案:B
解析:心跳呼吸骤停的原因:心源性占绝大多数,如冠心病、慢性瓣膜病伴心衰、心肌炎、心肌病、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初级护师外科护理学优品讲义:0601

初级护师外科护理学优品讲义:0601

1第六章 心肺脑复苏六、心肺脑复苏 1.概述(1)心跳、呼吸骤停的类型 (2)心跳、呼吸骤停的诊断2.心肺复苏(1)初期复苏 (2)二期复苏3.脑复苏及复苏后处理(1)脑复苏及护理 (2)复苏后的治疗和护理第一节 概 述使心跳、呼吸骤停的病人迅速恢复循环、呼吸和脑功能所采取的抢救措施称为复苏,或称心、肺、脑复苏(CPCR )。

(一)心跳、呼吸骤停的类型1.心脏停搏,心电图呈直线。

2.心室颤动,心电图呈室颤波。

3.心电机械分离,心脏弱而缓慢的跳动,有微弱的心搏图形。

复苏的目的不仅是恢复自主心跳和呼吸,更重要的是恢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

大脑缺血缺氧超过4~6分钟,即可遭受不可逆的损伤。

(二)心跳、呼吸骤停的诊断1.判断有无意识轻拍病人肩部并在两侧耳边大声呼喊,如病人无反应,则可判断无意识;2.判断有无循环、呼吸骤停触摸颈动脉搏动,一手示指和中指并拢,置于患者气管正中旁开2~3cm,触摸颈动脉搏动时间小于10秒。

同时观察患者有无胸廓起伏,简单判断有无呼吸。

23.呼救院内抢救时,呼叫更多的医生、护士,准备急救药品、器械和设备;院外拨打120,说明地点、事件、伤员情况等。

第二节心肺复苏复苏过程分为3期(不能截然分开):31.初期复苏(现场抢救)——最为紧迫,包括气道通畅、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2.二期复苏——药物及器械复苏;3.后期复苏——脑复苏和复苏后处理——保护脑细胞和治疗因缺氧而引起的大脑细胞损害,进一步对呼吸、循环的支持。

(一)初期复苏1.人工循环(circulation,C)病人仰卧在硬板上,护士立于病人一侧,将一手掌根部放在病人胸骨下段(双乳头与前正中线交界处),另一手掌根部压在前一手背上,两臂伸直,以上身的体重垂直下压,使胸骨下陷5cm,每一次按压后要让胸廓充分回弹,但手掌始终不离开按压部位。

按压与放松的时间应大致相等。

如此反复按压,每分钟至少100次。

452.气道开放(airway ,A )判断有无颈部损伤。

外科学课件-复苏术

外科学课件-复苏术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重要性:在医学中,复苏术是至关 重要的,因为它可以挽救患者的生 命,为进一步治疗提供宝贵的时间
实施方法:复苏术包括人工呼吸、 胸外按压、电除颤等步骤,以恢复 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循环功能
复苏术的基本原则
判断患者是否需要复苏
判断患者是否有意识 判断患者是否有呼吸 判断患者是否有心跳 判断患者是否有大动脉搏动
“外科学课件-复苏术”的PPT,现在准备介绍“复苏术的并发症及处理方法”,请帮我生成“并发症的处理方法”为标题的内容 并 发症的处理方法
● 我正在写一份主题为“外科学课件-复苏术”的PPT,现在准备介绍“复苏术的并发症及处理方法”,请帮我生成“并发症的处理方法”为标题的内 容
● 并发症的处理方法
● 呼吸系统并发症处理: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吸氧,必要时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 ● 循环系统并发症处理:根据具体情况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强心药物等治疗。 ● 神经系统并发症处理:给予脱水、降颅压等治疗,必要时进行手术治疗。 ● 肾功能并发症处理:给予保护肾功能的治疗,如利尿、纠正电解质紊乱等。
● 总结复苏术的具体步骤:复苏术的具体步骤包括判断患者的意识、呼吸、心跳等生命体征,进行心肺 复苏、人工呼吸、电除颤等抢救措施,以及及时转运患者到医疗机构接受进一步治疗。
● 总结复苏术的注意事项:在实施复苏术时,需要注意保持冷静、迅速判断病情、采取正确的抢救措施、 避免过度操作等。同时,还需要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和尊严,给予患者必要的心理支持。 以上是对外 科学课件-复苏术的总结与展望,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复苏术的相关知识点。
总结与展望
总结复苏术的定义、基本原则、具体步骤及注意事项等 知识点

外科学 第07章 麻醉与复苏术.ppt

外科学 第07章 麻醉与复苏术.ppt

2019/12/13
泸医外总制
局麻药一次限量
名称 普鲁卡因 丁卡因
利多卡因
布比卡因
2019/12/13
用法 浸润麻醉 表面麻醉 神经阻滞 表面麻醉 神经阻滞 局部浸润
泸医外总制
一次极量 1000mg 40mg 80mg 100mg 400mg 400mg 150mg
局麻方法
表面麻醉 局部浸润麻醉 区域阻滞 神经阻滞
2019/12/13
泸医外总制
4、电除颤:胸外:成人:200~300J 小儿:2J/kg
胸内:成人:20~80J 小儿:5~50J
5、输血、输液治疗
2019/12/13
泸医外总制
心肺复苏——脑复苏
1、低温治疗:3~6h内,降体温30~32ºC 2、脱水治疗 3、肾上腺皮质激素 4、肌肉松弛和过度通气: 5、其他药物:钙通道阻滞剂、巴比妥类、
2019/12/13
泸医外总制
面麻醉
2019/12/13
将穿透力 强的局麻药施 于黏膜表面, 阻滞黏膜下神 经末梢,使黏 膜产生麻醉。
常用丁卡因和利多卡因
泸医外总制
浸润麻醉
将局麻
药注射于手

术区的组织
内,阻滞神
经末梢。
2019/12/13
泸医外总制
0.5%Procaine 0.25%Lidocaine
2019/12/13
泸医外总制
ASA病情分级
分级*



体健,发育营养好,各器官功能正常

重要器官轻度病变,功能代偿健全

器官病变较重,活动限,日常工作可

器官病变严重,功能缺损,有生命危险

2020专业知识-外科护理学 第五章 复苏

2020专业知识-外科护理学 第五章 复苏

2020专业知识-外科护理学第五章复苏一、A11、下列有关胸外心脏按压的叙述错误的是A、平卧,背部垫硬板B、心脏按压30次,吹气2次C、按压次数每分钟50~60次D、按压时双肘伸直E、按压时使胸骨下陷5cm2、复苏药物中抗心律失常药物首选A、肾上腺素B、阿托品C、利多卡因D、碳酸氢钠E、洋地黄3、心搏骤停病人首选的复苏药物是A、阿托品B、碳酸氢钠C、利多卡因D、肾上腺素E、异丙肾上腺素4、心搏、呼吸骤停初期有效的抢救措施是A、心内注射急救药物B、开胸心脏按压C、口对口呼吸加胸外按压D、电击除颤E、低温疗法5、病人呼吸骤停后,最简单且有效的建立人工呼吸的方法是A、麻醉机B、人工呼吸机C、气管插管呼吸D、简易气囊呼吸器E、口对口人工呼吸6、为成人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时,应使胸骨下陷A、2cmB、3cmC、4cmD、5cmE、大于6cm7、两人协同进行心肺复苏时,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的比例为A、1:5B、1:15C、2:5D、2:15E、2:308、成年人胸外按压的频率是A、40~60次/分B、60~80次/分C、100~120次/分D、100次/分E、120~140次/分9、判断口对口人工呼吸效果正确的依据是A、口唇红润B、胸廓起伏C、自主呼吸恢复D、大动脉出现搏动E、散大的瞳孔缩小答案一、A11、【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病人仰卧在硬板上,护士立于病人一侧,将一手掌根部放在病人胸骨下段,另一支手掌根部压在前一手背上,两臂伸直,以上身的体重垂直下压,使胸骨下陷5cm,如此反复按压,每分钟至少100次。

2、【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利多卡因是抗心律失常首选药,能抑制心室的异位激动,有治疗室颤作用。

3、【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肾上腺素是心脏复苏的首选药,能增强心传导系统的自律性和心脏收缩力,提高血压,并能使心室纤颤由细颤转为粗颤,使除颤器效果更好。

4、【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初期复苏的任务和步骤可归纳为CAB:C(circulation)指建立有效的人工循环,A(airway)指保持呼吸道顺畅,B(breathing)指进行有效的人工呼吸。

外科护理学图文讲义-复苏

外科护理学图文讲义-复苏

复苏五、复苏﹡1.概述(1)定义(2)心跳呼吸骤停的类型(3)心跳呼吸骤停的诊断2.心肺脑复苏(1)初期复苏(2)二期复苏(3)脑复苏及复苏后处理一、概述(一)定义广义——任何为抢救生命而采取的医疗措施,如对心跳骤停、严重心律失常、呼吸停止、窒息、休克、高热、中毒、严重创伤等的救治。

狭义——是指病人心跳呼吸突然停止时所采取的一切抢救措施,即心肺复苏(CPR)。

由于脑复苏的重要性日益为人们所重视,仅有心跳、呼吸而无脑功能的人,对社会及家庭都是十分沉重的负担,因此,现在复苏的重点从一开始就放在对脑的保护,把心肺复苏扩大到心肺脑复苏(CPCR)。

(二)心跳、呼吸骤停的类型1.心搏停顿ECG呈一平线或偶见心房P波。

心脏完全丧失收缩活动,呈静止状态。

2.心室纤颤ECG上QRS波群消失,代之以不规则的连续的室颤波。

在心搏停止早期最常见,约占80%。

心肌完全停止收缩,心脏无搏出。

3.心-电机械分离ECG上有间断出现的、宽而畸形、振幅较低的QRS波群。

心肌完全停止收缩,心脏无搏出。

(三)心跳、呼吸骤停的诊断1.判断有无意识可轻拍病人肩部并在两侧耳边大声呼喊,如病人无反应,则可判断无意识;2.判断循环、呼吸障碍触摸颈动脉搏动,一手食指和中指并拢,置于患者气管正中旁开2~3cm,触摸颈动脉搏动时间小于10秒。

同时观察患者有无胸廓起伏,简单判断有无呼吸。

3.呼救院内抢救时,呼叫更多的医生、护士,准备急救药品、器械和设备;院外拨打120,说明地点、事件、伤员情况等。

二、心肺脑复苏(一)初期复苏1.人工循环(circulation,C)病人仰卧在硬板上,护士立于病人一侧,将一手掌根部放在病人胸骨下段(双乳头与前正中线交界处),另一只手掌根部压在前一手背上,两臂伸直,以上身的体重垂直下压,使胸骨下陷5cm,每一次按压后要让胸廓充分回弹,但手掌始终不离开按压部位。

按压与放松的时间应大致相等。

如此反复按压,每分钟至少100次。

【初级护师-外科护理学(2020)】讲义 6、心肺脑复苏

【初级护师-外科护理学(2020)】讲义 6、心肺脑复苏

第六章心肺脑复苏第一节概述使心跳、呼吸骤停的病人迅速恢复循环、呼吸和脑功能所采取的抢救措施称为复苏,或称心、肺、脑复苏(CPCR)。

(一)心跳、呼吸骤停的类型1.心脏停搏;2.心室颤动;3.心电机械分离复苏的目的不仅是恢复自主心跳和呼吸,更重要的是恢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

大脑缺血缺氧超过4~6分钟,即可遭受不可逆的损伤。

(二)心跳、呼吸骤停的诊断1.判断有无意识拍——摸看;触摸颈动脉搏动,一手示指和中指并拢,置于患者气管正中旁开2~3cm,触摸颈动脉搏动时间小于10秒,同时观察患者有无胸廓起伏,简单判断有无呼吸。

2.呼救院内抢救时,呼叫更多的医生、护士,准备急救药品、器械和设备;院外拨打120,说明地点、事件、伤员情况等。

第二节心肺复苏复苏过程分为3期(不能截然分开):1.初期复苏(现场抢救)——最为紧迫,包括气道通畅、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2.二期复苏——药物及器械复苏;3.后期复苏——脑复苏和复苏后处理——治疗因缺氧而引起的大脑细胞损害,进一步对呼吸、循环的支持。

(一)初期复苏1.人工循环(circulation,C)病人仰卧在硬板上,护士立于病人一侧,将一手掌根部放在病人胸骨下段(双乳头与前正中线交界处),另一支手掌根部压在前一手背上,两臂伸直,以上身的体重垂直下压,使胸骨下陷5cm(5~6),每一次按压后要让胸廓充分回弹,但手掌始终不离开按压部位。

按压与放松的时间应大致相等。

如此反复按压,每分钟至少100次。

(2015AHA指南100~120次/分)。

2.气道开放(airway,A)舌根后坠和异物阻塞是造成气道阻塞最常见的原因。

◆若无颈部损伤,用仰头抬颏法打开气道;◆若有颈部损伤,用双手托颌法。

3.人工呼吸(breathing,B)口对口人工呼吸——最简单、有效。

病人仰卧,护士一手托其下颌使头后仰,张开下唇,另一手捏鼻孔,护士吸气后对病人口内用力吹气,然后放开鼻孔,待胸廓回缩呼气。

首先连续吹气2次,每次吹气要见胸廓有明显起伏才表示有效。

心肺复苏【外科】 ppt课件

心肺复苏【外科】  ppt课件

最重要的诊断依据:大动脉搏动消失伴意识突然消失
在医院外,凭意识丧失和呼吸停止可确诊突发心跳骤 停
ppt课件
11
二、CPCR的阶段与步骤
ppt课件
12
Safar教授将CPCR规范为三个阶段和9个步骤
阶段 目的 步骤
A(airway)气道控制 第一阶段 紧急建立人工呼吸和人工循环 B(breathing)人工呼吸 基本生命支持 C(circulation)人工循环 第二阶段 进一步生命支持 第三阶段 长期生命支持
心肺复苏
ppt课件
1
心肺脑复苏( Cardiac pulmonary
cerebral resuscitation,CPCR)
是研究心跳骤停后,由于缺血缺氧
所造成的机体组织细胞和器官衰竭 的发生机制及阻断并逆转其发展过 程的方法 其目的在于保护脑和心、肺等重要 脏器不致达到不可逆的损伤程度, 并尽快恢复自主呼吸和循环功能
ppt课件
28
需要掌握的内容
心跳骤停的概念 心肺复苏的概念
心肺脑复苏的概念
徒手心肺复苏的基本技术
ppt课件
29
END
ppt课件
30
aVR
ECG: P-QRS-T波消失,呈一直线状
ppt课件
9
心电机械分离(EMD)
ECG:较为完整的、宽而畸形的ECG; 频率在20~30次/min。
ppt课件 10
(三)心跳骤停的判断标准
1. 2. 3. 4.
意识突然丧失 大动脉搏动消失、心音消失 自主呼吸消失 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
呼救:
救命啊!
仰卧体位
畅通呼吸道
ppt课件
22
按压部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苏五、复苏﹡1.概述(1)定义(2)心跳呼吸骤停的类型(3)心跳呼吸骤停的诊断2.心肺脑复苏(1)初期复苏(2)二期复苏(3)脑复苏及复苏后处理一、概述(一)定义广义——任何为抢救生命而采取的医疗措施,如对心跳骤停、严重心律失常、呼吸停止、窒息、休克、高热、中毒、严重创伤等的救治。

狭义——是指病人心跳呼吸突然停止时所采取的一切抢救措施,即心肺复苏(CPR)。

(二)心跳、呼吸骤停的类型1.心搏停顿ECG呈一平线或偶见心房P波。

2.心室纤颤ECG上QRS波群消失,代之以不规则的连续的室颤波。

在心搏停止早期最常见,约占80%。

3.心-电机械分离ECG上有间断出现的、宽而畸形、振幅较低的QRS波群。

(三)心跳、呼吸骤停的诊断1.判断有无意识可轻拍病人肩部并在两侧耳边大声呼喊,如病人无反应,则可判断无意识。

2.判断循环、呼吸障碍触摸颈动脉搏动,一手食指和中指并拢,置于患者气管正中旁开2~3cm,触摸颈动脉搏动时间<10秒。

同时观察患者有无胸廓起伏,简单判断有无呼吸。

3.呼救院内抢救时,呼叫更多的医生、护士,准备急救药品、器械和设备;院外拨打120,说明地点、事件、伤员情况。

二、心肺脑复苏(一)初期复苏1.人工循环(circulation,C)病人仰卧在硬板上,护士立于病人一侧,将一手掌根部放在病人胸骨下段(双乳头与前正中线交界处),另一只手掌根部压在前一手背上,两臂伸直,以上身的体重垂直下压,使胸骨下陷5cm。

反复按压,每分钟至少100次。

每一次按压后让胸廓充分回弹,但手掌始终不离开按压部位。

按压与放松的时间应大致相等。

2.气道开放(airway,A)舌根后坠和异物阻塞是造成气道阻塞最常见的原因。

若无颈部损伤,用仰头抬颏法打开气道;若有颈部损伤,用双手托颌法。

3.人工呼吸(breathing,B)口对口人工呼吸——最简单、有效。

病人仰卧,护士一手托其下颌使头后仰,张开下唇,另一手捏鼻孔,护士吸气后对病人口内用力吹气;然后放开鼻孔,待胸廓回缩呼气。

4.注意事项(1)人工循环与人工呼吸的比例为30:2,即心脏按压30次,吹气2次。

5个按压/通气周期(约2分钟)后,进行检查和评价,如仍无循环体征,立即重新进行CPR。

(2)每2分钟更换按压者并积极准备二期复苏。

(3)心脏按压避免用力过大引起肋骨骨折。

(4)对小儿心肺复苏,心脏按压用单手掌根按压胸骨中段,每次下压2~3cm;对新生儿,双手环抱胸廓,两拇指按压胸骨中点,下压1~2cm,按压频率每分钟100~120次。

5.胸外心脏按压有效的标志大动脉出现搏动;收缩压在8.0kPa(60mmHg)以上;瞳孔缩小;皮肤转红润;自主呼吸恢复。

(二)二期复苏(药物与器械复苏)借助专用设备及专门技术建立和维持有效的通气和循环功能;监测心电图,识别和治疗心律失常;维持静脉输液,采用药物维持循环稳定。

1.继续保持呼吸道通畅口咽和鼻咽通气管。

有条件时宜施行气管内插管,必要时可施行气管切开术。

2.采用机械人工呼吸(1)简易气囊呼吸器(2)麻醉机(3)人工呼吸机3.复苏药物的应用(1)用药目的:激发心脏复跳并增强心肌收缩力;防治心律失常;纠正急性酸中毒;补充血容量和电解质;防治脑水肿。

(2)给药途径:先静脉给药,其次气管内给药,最后考虑心内注射。

(3)常用心脏复苏药物1)肾上腺素——心脏复苏首选药。

能增强心传导系统的自律性和心脏收缩力,提高血压,并能使除颤器效果更好。

2)阿托品:使心率加快,对心动过缓有较好疗效。

3)利多卡因——抗心律失常首选药,治疗室颤。

4)碳酸氢钠:纠正代谢性酸中毒。

同时应进行有效通气,以免二氧化碳蓄积。

(4)呼吸复苏药物:在心跳未恢复前不宜应用,因中枢神经系统处于严重缺氧状态,用呼吸兴奋药可能加速中枢衰竭。

4.心电图监测明确心脏停跳的类型以及各种心律失常,指导复苏和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应用。

5.除颤在停搏1分钟之内,最初目击者给予1次胸前叩击,有时可使心搏恢复。

【两点注意!】①胸外除颤时,电极板涂以导电糊,紧密接触皮肤,减少皮肤电阻抗并避免皮肤烧伤,一个电极板置于左侧第5肋间腋前线交点,另一电极置于胸骨右缘第2~3肋间,除颤电能一般成年人单相波360J或双相波200J。

②在放电时任何人不得接触病人和病床,防止触电。

(三)脑复苏及复苏后处理1.脑复苏及护理基本病理是脑缺氧和脑水肿,防治脑水肿——脑复苏的关键。

(1)降温:体温每降低1℃可使氧耗率下降5%~6%。

物理降温前先用降温辅助药物,如丙嗪类药、硫喷妥钠或其他巴比妥类药,以防寒战反应。

然后戴冰帽,在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处置冰袋,使体温降至35~33℃,肌张力松弛,且呼吸血压平稳为准。

降温需持续至神志恢复。

复温时先逐步撤除冰袋,待体温恢复1~2天后再停用辅助降温药。

(2)脱水疗法:20%甘露醇或25%山梨醇降低脑水肿,静脉快速滴入,15~30分钟内滴完。

(3)糖皮质激素:氢化可的松和地塞米松。

(4)高压氧:2~3个大气压的高压氧。

(5)镇静解痉:安定、苯巴比妥钠或冬眠1号肌注;当有癫痫发作时应用苯妥英钠静滴。

(6)改善脑细胞代谢药治疗:脑活素,能量合剂。

2.复苏后的治疗和护理(1)保持呼吸功能及氧疗:自主呼吸功能不足的,可给呼吸兴奋药。

(2)维持有效的循环:补充血容量,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血压过低影响心脑供血,应维持在略高水平。

【实战演习·自己做题】病人呼吸骤停后,最简单且有效的建立人工呼吸的方法是A.麻醉机B.人工呼吸机C.气管插管呼吸D.简易气囊呼吸器E.口对口人工呼吸『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最简单且有效的建立人工呼吸的方法是口对口人工呼吸,简便易行。

当病人的神志丧失,诊断心搏停止的指标是A.呼吸停止B.瞳孔散大C.脉搏扪不清D.血压测不到E.大动脉搏动消失『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诊断心搏停止的指标是触摸颈动脉搏动,一手食指和中指并拢,置于患者气管正中旁开2~3cm,触摸颈动脉搏动。

复苏药物的最主要的给药途径是A.心内注射B.肌内注射C.静脉注射D.皮下注射E.气管内给药『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复苏药物的最主要的给药途径是静脉注射。

两人协同进行心肺复苏时,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的比例A.1:5B.1:15C.2:5D.2:15E.2:30『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人工循环与人工呼吸的比例为30:2,即心脏按压30次,吹气2次。

判断口对口人工呼吸效果正确的依据是A.口唇红润B.胸廓起伏C.自主呼吸恢复D.大动脉出现搏动E.散大的瞳孔缩小『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观察患者有无胸廓起伏,简单判断有无呼吸。

为成人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时,应使胸骨下陷A.2cmB.3cmC.4cmD.5cmE.大于6cm『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成人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时,应使胸骨下陷5cm。

为心跳呼吸骤停的病人行心肺复苏时首先应A.心脏按压B.心内注射C.心前区叩击D.清理呼吸道E.口对口人工呼吸『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行心肺复苏时首先应心脏按压,CAB。

下列有关胸外心脏按压的叙述错误的是A.平卧、背部垫硬板B.每按压15次做1次口对口呼气C.按压次数每分钟50~60次D.按压时双肘伸直E.按压时使胸骨下陷5cm『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按压次数每分钟至少100次。

心搏骤停病人首选的复苏的药物是A.阿托品B.碳酸氢钠C.利多卡因D.肾上腺素E.异丙肾上腺素『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心搏骤停病人首选的复苏的药物是肾上腺素。

心脏、呼吸骤停病人复苏后医嘱使用20%甘露醇250ml静脉滴注,将该液体滴注完毕最多需要A.5分钟B.5~10分钟C.10~15分钟D.15~30分钟E.60分钟『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甘露醇每次200~250ml静脉快速滴入,一般在15~30分钟内滴完。

心搏骤停最容易发生病理变化的器官是A.肺B.肾C.肝D.脑E.心脏『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心搏骤停最容易发生病理变化的器官是脑。

正常体温时,脑细胞对缺氧耐受的时间是A.30分钟B.60分钟C.1~2小时D.4~6分钟E.45分钟『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脑细胞对缺氧耐受的时间是4~6分钟,超过此时间会发生不可逆损害。

患者心肺复苏后,脑复苏的主要措施是A.维持有效的循环B.确保呼吸道通畅C.降温和脱水疗法D.加强基础护理E.治疗原发疾病『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患者心肺复苏后,脑复苏的主要措施是降温和脱水疗法。

现场心肺复苏操作首要步骤是A.心前区叩击B.心脏按压C.口对口人工呼吸D.按额托颈,保持呼吸道通畅E.心内注射『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现场心肺复苏操作首要步骤是心脏按压。

心搏骤停复苏后最常见的感染是A.败血症B.伤口感染C.尿路感染D.肺部感染E.消化道感染『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心搏骤停后呼吸停止,复苏后最常见的感染是肺部感染。

应用复苏药物的目的不包括A.防止心律失常B.纠正酸中毒C.补充血容量及电解质D.防止脑水肿E.防止感染『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复苏药物用药目的:激发心脏复跳并增强心肌收缩力;防治心律失常;纠正急性酸中毒;补充血容量和电解质;防治脑水肿。

复苏药物的目的不包括防止感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