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盐化肥

合集下载

九年级盐和化肥i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盐和化肥i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盐和化肥i知识点总结九年级盐和化肥知识点总结化学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盐和化肥则是化学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九年级的化学学习中,我们学习了关于盐和化肥的知识,下面就让我们来总结一下这些知识点。

一、盐的性质和用途盐是一种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化合物,可以由酸和碱反应制得。

盐的性质有以下几个方面:(1)盐可以溶于水,能导电。

这是因为水中溶解的盐会分解成带电离子,从而使得溶液具有导电性。

(2)盐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大多数盐在高温下可以熔化,形成熔融盐。

(3)盐可以导致颜色的变化。

比如,将硫酸铜与氯化钠溶液反应,可以观察到溶液的颜色由蓝色变为绿色。

(4)盐可以用于调味、腌制食品、制备肥皂等众多生活方面。

二、盐的制备方法常见的盐的制备方法有以下几种:(1)酸碱中和反应:例如,将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可以制备氯化钠盐。

(2)金属与非金属反应:例如,将钠与氯气反应,可以制备氯化钠盐。

(3)碳酸盐分解:例如,将硫酸钠加热,可以得到硫酸和二氧化碳,进一步得到硫酸盐。

(4)水合盐结晶:例如,通过溶液蒸发结晶的方式,可以制备出水合盐。

三、化肥的种类和用途化肥是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的一种肥料,可以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

常见的化肥种类有以下几种:(1)有机肥料:如厩肥、人造肥料等。

有机肥料富含有机物质,能改善土壤结构和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

(2)无机肥料:如硝酸铵、过磷酸钙等。

无机肥料营养全面,含有丰富的氮、磷、钾等元素,适用于大部分植物生长。

(3)复合肥料:如尿素磷酸二铵、硝酸铵复合肥等。

复合肥料是将两种以上的肥料合成一种肥料,可以满足不同植物在不同生长阶段的养分需要。

(4)微量元素肥料:如硼肥、锰肥等。

微量元素肥料富含各种微量元素,可以补充植物对这些元素的需求。

四、化肥的生产和使用化肥的生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原料的准备、混合、粉碎、计量、成品包装等。

化肥的使用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合理施肥:根据不同植物的生长特性和土壤养分状况,合理施用化肥,以达到最佳的肥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十一单元盐化肥 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十一单元盐化肥 知识点总结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十一单元盐化肥知识点总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十一单元主要讲述了盐和化肥的相关知识。

下面是对这一单元的知识点的总结:
1. 盐的成分和性质:
- 盐是一类晶体化合物,由金属离子和非金属离子(通常是酸根离子)组成。

- 盐晶体具有离子晶格结构,其常见形式为正六方晶系。

- 盐的性质包括溶解性、导电性、熔点和沸点等。

2. 盐的制备方法:
- 盐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酸与金属反应、酸与碱反应和金属与非金属反应等。

- 酸与金属反应的产物为含有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盐。

- 酸与碱反应的产物是水和盐。

- 金属与非金属反应的产物是含有阳离子和阴离子的盐。

3. 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 化肥是用于提供植物所需的营养元素的物质。

- 化肥可以分为有机肥和无机肥两种。

- 无机肥是指由人工合成的无机化合物制成的肥料,包括氮肥、磷肥和钾肥等。

- 有机肥是指由动植物的残体经微生物分解后形成的肥料,包括厩肥、堆肥和腐植酸肥等。

4. 肥料的标示和用量:
第1页/共2页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 肥料的标示一般包括氮、磷、钾元素的含量。

- 氮肥的标志是\。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综合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综合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十一单元盐化肥综合复习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盐的定义及其特征;2.掌握盐的常见性质和分类;3.理解化肥的定义及其作用;4.了解化肥的种类和使用方法。

二、知识点概述本单元主要学习盐和化肥的相关知识。

在化学中,盐指的是酸和碱中和反应的产物,是由正离子和负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盐具有一定的性质,如盐的溶解性、熔点和沸点等。

化肥是用于提供植物所需营养元素的一种物质,一般包括氮、磷、钾等元素。

三、教学重点1.掌握盐的定义及其特征;2.理解化肥的种类和使用方法。

四、教学内容及步骤第一课时:盐的定义及其特征1. 盐的定义盐是酸和碱中和反应的产物,是由正离子和负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让学生理解盐的产生过程和基本概念。

2. 盐的特征•盐的溶解性:让学生了解不同盐的溶解性差异,如氯化钠的高溶解性;•盐的熔点和沸点:引导学生探讨不同盐的熔点和沸点,了解它们的差异。

3. 实验探究:测定盐的溶解性和熔点让学生进行实验,观察不同盐在水中的溶解情况,并测定几种盐的熔点,培养学生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能力。

第二课时:化肥的定义及其作用1. 化肥的定义化肥是用于提供植物所需营养元素的一种物质。

引导学生了解化肥的作用和它与植物的关系。

2. 化肥的种类介绍常见的化肥种类,如氮肥、磷肥、钾肥等,让学生了解它们的区别和主要用途。

3. 化肥的使用方法详细讲解化肥的使用方法,包括施肥时机、施肥量和施肥方法等,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化肥。

第三课时:综合复习与小结1. 复习盐的知识点通过让学生回顾盐的定义、特征和实验结果,加深对盐的理解。

2. 复习化肥的知识点通过让学生回顾化肥的定义、种类和使用方法,巩固对化肥的掌握程度。

3. 总结与提问对本单元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对学生进行提问,验证他们的学习成果。

五、教学评价与作业1.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检查学生对盐和化肥概念的理解程度;•参与课堂讨论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九年级化学《盐和化肥_》知识点总结_人教新课标版

九年级化学《盐和化肥_》知识点总结_人教新课标版

盐和化肥考点1 生活中常见的盐1、概念:电离时产生金属离子(包括NH 4+)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叫盐。

简单的判断方法:不是有机化合物、氧化物、酸、碱,就是盐。

如:NaCl 、Na 2CO 3、CuSO 4等。

2、常见的盐盐和化肥⎩⎪⎪⎪⎪⎪⎨⎪⎪⎪⎪⎪⎧ 盐的性质⎩⎪⎪⎨⎪⎪⎧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的性质碳酸盐的检验粗盐的提纯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化肥⎩⎪⎪⎨⎪⎪⎧氮肥:NH 3·H 2O 、NH 4HCO 3、CO (NH 2)2等磷肥:磷矿粉、钙镁磷肥、过磷酸钙等钾肥:K 2SO 4、KCl 等复合肥:KNO 3、NH 4H 2PO 4等[注意]食盐(NaCl)只是盐的一种,而盐是由金属(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一类化合物;纯碱(Na2CO3)不是碱,而是一种碳酸盐。

考点2粗盐的提纯1.粗盐的初步提纯(1)仪器:药匙、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漏斗、铁架台、蒸发皿、酒精灯、坩埚钳。

(2)步骤:①__溶解__;②_过滤_;③___蒸发___;④__计算产率_。

(3)玻璃棒的作用: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④转移固体。

2.用化学方法除去粗盐中的MgCl2、CaCl2(1)先向粗盐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Na2CO3溶液,把Mg2+、Ca2+转化为Mg(OH)2、CaCO3沉淀;(2)过滤除去Mg(OH)2、CaCO3沉淀及其他不溶性杂质;(3)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稀盐酸除去过量的NaOH、Na2CO3,将它们转化为NaCl。

考点3酸、碱、盐的溶解性1.酸:大多数都可溶。

2.碱:只有氨水、氢氧化钾、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溶于水,________微溶于水,其余均为沉淀。

3.盐:钾盐、______盐、______盐、______盐都可溶;氯化物除________难溶外,其余多数均可溶;硫酸盐除________难溶,________、________微溶外,其余多数可溶;碳酸盐除碳酸钾、碳酸钠、碳酸铵可溶,其余都难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十一单元盐化肥 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十一单元盐化肥 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十一单元盐化肥知识点总结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十一单元盐化肥知识点总结第一节常见的盐盐的定义是由金属离子(或NH4+)和酸根离子形成的化合物。

常见的盐有以下几种:1.氯化钠:白色粉末,水溶液有咸味。

它可以作为调味品、腌制咸菜、防腐剂和消除积雪的融雪剂。

但是,长期过量使用融雪剂会破坏植被和道路,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还会使土壤盐碱化。

在农业上,氯化钠溶液可以用来选种。

浓度为0.9%的氯化钠溶液可以制作生理盐水。

2.碳酸钠:用于玻璃、造纸、纺织、洗涤、食品工业等。

但是,玻璃是个例外。

此外,碳酸钠还可以作为建筑材料、补钙剂和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

在医疗上,碳酸钠可以治疗胃酸过多。

3.碳酸氢钠:白色晶体,易溶于水。

它可以用于制取二氧化碳的原料,也可以用于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

但是,碳酸氢钠不稳定,受热能分解:2NaHCO3.需要注意的是,区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方法就是分别加热,有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的,就是碳酸氢钠,否则是碳酸钠。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水溶液都呈碱性。

4.碳酸钙:白色固体,不溶于水。

它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料的主要成分。

需要注意的是,工业用盐亚硝酸钠有毒,不能食用。

消毒用盐有多种,如硫酸铜、高锰酸钾和二氧化氯。

钠离子可以维持细胞内外的水分分布,促进细胞内外物质交换;氯离子可以促生盐酸、帮助消化,增进食欲。

氯化钠等溶于水后,会使水的凝固点降低,以达到溶雪的目的。

但是,氯化钠作为融雪剂,对植物有害,会腐蚀桥梁等,所以现在逐渐被绿色融雪剂代替。

第二节粗盐提纯粗盐的初步提纯只是去除不溶性杂质,得到的精盐中还含有氯化镁、氯化钙等可溶性杂质。

粗盐中由于含有氯化镁、氯化钙等杂质,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

无水氯化钙可用作干燥剂。

粗盐的实验步骤包括溶解、过滤、蒸发和回收。

实验仪器包括烧杯、铁架台、漏斗、蒸发皿等。

在实验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速溶解。

硝酸铵、硫酸铵、氯化铵、氨水和硝酸钠是常用的氮肥,它们的化学式分别为CO(NH2)2、NH4NO3、(NH4)2SO4、NH4Cl和NaNO3,含氮量分别为46.7%、17.7%、35%、21.2%和26.2%。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盐化肥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课件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盐化肥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课件新人教版
新盐+新碱
CuSO4+2NaOH (4)盐+盐
Na2SO4+Cu(OH)2↓。
新盐+新盐
Na2SO4+Ba(N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3)2
BaSO4↓+2NaNO3。
化合物 的反应,叫做复分 沉淀 或有 气体 或有
生活中常见的盐 1.(2016成都)某同学将维生素C泡腾片放入水中,观察到有大量气泡冒出,根据泡腾片的 主要成分分析,该气体主要是( C )
A.O2 B.N2 C.CO2 D.水蒸气
复分解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2.(2017内江)下列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B )
A.CO2+H2O
H2CO3
B.2HCl+Ca(OH)2 CaCl2+2H2O
C.2KMnO4
K2MnO4+MnO2+O2↑
D.2Na+2H2O 2NaOH+H2↑
3.(2017菏泽)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B )
无色的上层清液。为了确定沉淀和清液的成分,继续展开探究。
【实验1】 探究沉淀的成分。
【提出猜想】 Ⅰ.沉淀只有硫酸钡;Ⅱ.沉淀只有碳酸钡;Ⅲ.沉淀中含有硫酸钡和碳
酸钡。
梅梅取少量沉淀于试管中,滴加 过量的稀盐酸,沉淀部分溶解,有气泡产生 (请补
充完整实验操作和观察到的现象),证明了猜想Ⅲ是正确的。
【实验2】 探究清液的成分。
BaSO4↓+2HCl 。 2NaCl+H2O+CO2↑ 。
10.(实验探究题)玲玲在学习复分解反应时,对复分解反应的条件产生了兴趣,于是
她和小组内的同学仅用以下药品展开了探究活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盐、化肥知识点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盐、化肥知识点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盐、化肥知识点一、盐的性质和应用1. 盐是由酸和碱反应生成的化合物,是一类离子化合物。

2. 盐有晶体结构,常见的盐有离子键,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导电性。

3. 盐能与金属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相应的金属盐。

4. 盐的应用:用于食品的调味、制作肥皂、制冰、染料和玻璃等工业生产中。

二、化肥的分类及应用1. 化肥按其来源分为天然肥料和人工合成肥料。

- 天然肥料:如磷矿石、硝酸钠、硫酸铵等,主要有磷肥、氮肥和钾肥。

- 人工合成肥料:如尿素、硫酸铵、硝酸钾等,也主要包括磷肥、氮肥和钾肥。

2. 化肥的应用:- 磷肥:促进植物的根系发育,在结实和抗寒抗旱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 氮肥:促进植物的茎叶生长,增加产量,并提高作物的品质。

- 钾肥:提高植物的抗病性和抗逆性,促进光合作用和合成蛋白质的过程。

- 复合肥:同时含有氮、磷和钾的化肥,能够为植物提供全面的养分。

三、盐和化肥的合理使用1. 合理使用盐:- 食盐:应适量摄入,不宜过多或过少,有助于调节体内的水盐平衡。

- 工业盐:应遵守相关的环保规定,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 合理使用化肥:- 合理施肥:根据不同作物的需肥量和生长阶段的需求,按时合理施肥,避免肥料的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

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 生物肥料:合理使用生物肥料(如绿肥、有机肥),有利于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减少化肥的使用量。

- 农业循环利用:通过农作物残留物和畜禽粪便的回收利用,减少对化肥的依赖,实现农业的循环、可持续发展。

初三化学盐和化肥知识点归纳

初三化学盐和化肥知识点归纳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初三化学盐和化肥知识点归纳化学盐知识点归纳:1. 盐的定义:盐是由阳离子和阴离子组成的结晶质固体,其阴离子可以是酸根离子或者非金属离子。

2. 盐的命名:盐的命名通常采用离子式,以阳离子和阴离子的名称组合而成。

3. 阳离子的命名:阳离子通常来自于金属元素,在命名时需要注意到金属元素的不同价态,以及不同价态的命名规则。

4. 阴离子的命名:阴离子可以是非金属元素的离子也可以是酸根离子。

非金属元素的命名通常以元素名称并加上后缀“-化”的形式命名,如氯离子(Cl-)的化学式为Cl-,称为氯化物离子。

酸根离子的命名通常采用“酸名称去掉末尾的酸后加上后缀“-酸”的形式,如硫酸根离子(SO42-)的化学式为SO42-,称为硫酸根离子。

5. 盐的性质:盐通常具有固定的结晶形态、可以导电、可溶于水、有一定的熔点和沸点等性质。

6. 盐的制备:盐的制备通常包括火法和湿法两种方法。

火法是指通过矿石的高温熔融来制备盐;湿法是指通过原料溶解和晶体的析出来制备盐。

常见的盐的制备方法有溶液的蒸发结晶法、酸碱中和法、氯化法等。

化肥知识点归纳: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 化肥的定义:化肥是指通过工业生产的方式生产出来的供植物吸收的一类肥料。

2. 化肥的分类:化肥可以分为无机肥和有机肥两大类。

无机肥又可分为氮肥、磷肥和钾肥等。

有机肥则是指以动植物的残体和粪便等为主要原料制成的肥料。

3. 化肥的成分:化肥的主要成分是提供作物所需养分的化学物质,如氮肥中的亚硝酸盐、硝酸盐等;磷肥中的磷酸盐等;钾肥中的氯化钾、硫酸钾等。

4. 化肥的作用:化肥主要作用于土壤,通过提供作物所需的养分,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例如,氮肥可以促进植物的叶片生长;磷肥可以促进植物的根系发达;钾肥可以提高植物的抗逆性等。

5. 化肥的使用注意事项:化肥的使用需要根据不同作物的需求量和生长期来确定适宜的用量和施肥时间。

过量使用化肥可能会对土壤和环境带来负面影响,如污染地下水、土壤酸化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单元盐化肥本单元的盐、化学肥料两个课题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出发,通过生活中常见的盐和农业生产中化肥的作用、用途展规化学的句力。

考虑到这一单元是初中阶段无机化学知识的最后部分,在介绍常见的盐和化肥的组成、用途和作用的同时,结合相关内容对前面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了适当归纳、提高或延伸,如介绍了酸、碱、盐的复分解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碳酸根离子的检验、分离提纯物质及化合物的分类(供选学)等。

本单元的特点是寓化学知识的学习与化学实验操作技能的训练于实际应用中,学用结合融为一体。

11.1 生活中常见的盐目的要求:1.了解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的组成及其在生活中的主要用途。

2. 能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能否发生。

3.掌握碳酸根离子检验的方法。

4.学习蒸发操作技能并综合运用相关操作分离、提纯固体混合物。

重点:能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能否发生。

难点:能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能否发生。

碳酸根离子检验的方法教学过程:食盐是生活中最常见、人们最熟悉的盐,也是学生最早认识的盐。

把盐等同于食盐是较常见的误解。

本课题一开始就在上一单元所学盐的概念的基础上,提醒学生注意这二者的区别,既有警示作用,说明学习化学知识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性,也可加深学生对盐类概念的理解。

教材接着指出即使在生活中,人们常见的盐也不止食盐一种,进一步印证上述盐类的概念,同时引出本课题主题──生活中常见的盐。

本课题主要介绍了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四种盐。

考虑到后三种盐在组成上的共性及相关内容量的平衡,将四种盐分为两部分:一是氯化钠,简介氯化钠的用途、在自然界的存在及晒制,并由此引出粗盐提纯的活动与探究──学习蒸发操作,进一步训练溶解、过滤等操作技能。

二是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在简要介绍了这三种盐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之后,通过前面已学的碳酸钙与盐酸的反应及含碳酸钙的建材被盐酸腐蚀的照片,自然地引出碳酸钠、碳酸氢钢相关性质的探讨实验,意在让学生认识到含碳酸根和碳酸氢根的盐具有与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的共性。

至此,在酸、碱、盐的反应中,从生成物情况来说,学生已接触过生成水的反应(中和)和生成气体的反应,尚缺生成沉淀的反应,因此教材列举了碳酸钠与氢氧化钙生成沉淀的反应,并由此概括出复分解反应的概念,进而由讨论得出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引言]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到的物质,有许多是盐,如我们每天吃的食盐、净化水用的明矾、做豆腐用的石膏等。

食盐是一种物质,盐是一类化合物,其含义不同。

形形色色的“盐”说起“盐”,你可能马上就会想到食盐,的确,在物质的分类中,食盐属于“盐”类,然而化学上所说的盐具有更广泛的涵义。

“盐”是指一大类化合物说的:凡是由金属离子(或铵离子NH4+)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都叫盐。

“盐”不一定都有咸味,许多盐有其它味道,例如,醋酸铅是甜的(有毒!不能食用),氯化镁是苦的,碳酸钠是涩的,硫酸亚铁是酸的,而谷氨酸钠,就是大家所熟悉的味精,味道却十分鲜美!如同食盐那样,许多盐都能溶于水,其水溶液有的是无色的,有的则呈现不同的美丽的颜色。

你看,高锰酸钾溶液是紫色的,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硫酸亚铁溶液是浅绿色的,铬酸钾溶液是黄色的。

今天,我来给同学们介绍四种常见的盐。

[讲述]首先给同学们介绍NaCl。

[板书]一、NaCl[讲述]在盐这类物质中,有的有腐蚀性、有的有毒,而NaCl却是可以吃的盐,故它俗称食盐。

化学式NaCl,食盐和石盐的主要成分,离子型化合物。

无色透明的立方晶体,熔点为801 ℃,沸点为1413 ℃,相对密度为2.165。

有咸味,含杂质时易潮解;溶于水或甘油难溶于乙醇,不溶于盐酸,水溶液中性。

在水中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略有增大。

当温度低于0.15 ℃时可获得二水合物NaCl·2H2O。

氯化钠大量存在于海水和天然盐湖中,可用来制取氯气、氢气、盐酸、氢氧化钠、氯酸盐、次氯酸盐、漂白粉及金属钠等,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食品调味和腌鱼肉蔬菜,以及供盐析肥皂和鞣制皮革等;经高度精制的氯化钠可用来制生理食盐水,用于临床治疗和生理实验,如失钠、失水、失血等情况。

可通过浓缩结晶海水或天然的盐湖或盐井水来制取氯化钠。

食盐的生理作用食盐是人们生活中所不可缺少的。

成人体内所含钠离子的总量约为60 g,其中80%存在于细胞外液,即在血浆和细胞间液中。

氯离子也主要存在于细胞外液。

钠离子和氯离子的生理功能主要有下列几点。

(1)维持细胞外液的渗透压Na+和Cl-是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的主要离子;K+和HPO42-是维持细胞内液渗透压的主要离子。

在细胞外液的阳离子总量中,Na+占90%以上,在阴离子总量中,Cl-占70%左右。

所以,食盐在维持渗透压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影响着人体内水的动向。

(2)参与体内酸碱平衡的调节由Na+和HCO3-形成的碳酸氢钠,在血液中有缓冲作用。

Cl-与HCO3-在血浆和血红细胞之间也有一种平衡,当HCO3--从血红细胞渗透出来的时候,血红细胞中阴离子减少,Cl-就进入血红细胞中,以维持电性的平衡。

反之,也是这样。

(3)氯离子在体内参与胃酸的生成胃液呈强酸性,PH约为0.9~1.5,它的主要成分有胃蛋白酶、盐酸和粘液。

胃体腺中的壁细胞能够分泌盐酸。

壁细胞把HCO3-输入血液,而分泌出H+输入胃液。

这时Cl-从血液中经壁细胞进入胃液,以保持电性平衡。

这样强的盐酸在胃里为什么能够不侵蚀胃壁呢?因为胃体腺里有一种粘液细胞,分泌出来的粘液在胃粘膜表面形成一层约l mm~1.5 mm厚的粘液层,这粘液层常被称为胃粘膜的屏障,在酸的侵袭下,胃粘膜不致被消化酶所消化而形成溃疡。

但饮酒会削弱胃粘膜的屏障作用,往往增大引起胃溃疡的可能性。

此外,食盐在维持神经和肌肉的正常兴奋性上也有作用。

当细胞外液大量损失(如流血过多、出汗过多)或食物里缺乏食盐时,体内钠离子的含量减少,钾离子从细胞进入血液,会发生血液变浓、尿少、皮肤变黄等病症。

教材中提到人体对食盐的需要量一般为每人每天3 g~5 g。

由于生活习惯和口味的不同,实际食盐摄入量因人因地有较大差别,我国一般人每天约进食食盐10 g~15 g。

针对20世纪40年代关于食盐摄入过量是高血压发病率高的一种说法,最近出现了质疑。

有研究指出,易引起高血压的因素是饮食中的钙和钾过低,而不是钠摄入量过多。

并认为,为预防高血压而采取的低盐饮食,可能会影响其他营养元素的摄入,因此低盐饮食不是无区别地对所有人都适合。

食盐的其他应用食盐在食品工业上用作调味品,因为人类在生理上对食盐有强烈的需要,而且氯化钠也是维持人体内渗透压平衡的主要成分。

没有糖人还可以活,没有盐活着就很困难,四肢无力,还会出现消化不良,精神失常,以致于死亡。

此外,在食品加工中,食盐可做防腐剂。

腌鱼、腌肉、腌菜是我国的传统食品加工方法之一,既防止了腐败,又制得了美味食品。

因为食盐有渗透作用,可使肉类、蔬菜脱水,还可使细菌细胞内的水分渗出而死亡,因而起到防腐作用。

畜牧业也离不开食盐,一头牛每天需要30~40 g食盐,一匹马每天需要10~15 g 食盐。

牲畜吃了盐可以膘肥体壮、耐寒耐劳、防止疾病发生。

食盐在制皂和染料工业常作盐析之用,矿业的氯化、焙烧;钢铁的表面处理;皮革业的皮毛保存;窑业的彩釉配制;酸性白土变活性白土;或利用石英砂和焦炭制金刚砂等均要使用食盐。

食盐用途之广难以尽述,而随着科技的发展,新用途还将不断出现。

因此,食盐在国民经济上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我国食盐产地我国食盐的产地分布很广,从东北到海南、台湾,从新疆、青海、川藏到内蒙,出产着种类繁多的盐:海盐、井盐、岩盐、池盐等。

其中辽宁、山东、两淮、长芦各盐场盛产海盐,自古闻名。

井盐则以己有一千多年历史的四川自贡市的自流井最为有名,岩盐产于四川、云南、湖北、湖南、新疆、青海等地。

在陕西、山西、甘肃、青海、新疆、内蒙古、黑龙江等地有很多咸水湖,盛产池盐,其中最大的是柴达木盆地的察尔汗盐池,据统计,仅这一盐池开采出来的油盐,足够我国十二亿人口食用四千多年。

其他如青海茶卡盐池、甘肃吉兰泰盐池、山西解池都是著名的油盐产地什么是原盐在盐田晒制的海盐及在天然盐湖或盐矿开采出的未经人工处理的湖盐或岩盐等统称为原盐。

主要组分是氯化钠,夹杂有不溶性泥沙和可溶性的多种盐类。

食盐在人类的发展史上起了重要的作用,中国早在周朝(约公元前11世纪~前256年)就有煮海水制食盐的记载,秦朝(公元前221~前206)时四川成都、华阳等地已开凿卤井,汲取地下卤水熬制食盐,在1637年写成的《天工开物》中已收有“凿井图”。

生产原盐有四种方法:①用露天开采法或地下溶浸法开采岩盐。

②由盐湖开采自沉积湖盐。

③海水和盐湖水经盐田日晒制取海盐和湖盐。

④用人工熬煮或真空蒸发从天然卤水中制取。

中国原盐资源丰富,有海盐、四川自贡的井盐,青海茶卡的湖盐,贵州、云南的岩盐。

世界各国根据本国的资源情况生产原盐,1982年世界原盐产量约165 Mt。

原盐作为化学工业用的原料,必须进行处理。

处理方法是将原盐加水配制一定浓度的盐水,其中不溶性杂质可用澄清和过滤的方法除去,可溶性杂质则根据要求用化学的方法除去。

例如纯碱工业中的盐水精制,用石灰、纯碱法或石灰、氨、二氧化碳法除去Ca2+和Mg2+等杂质;氯碱工业用烧碱、氯化钡、纯碱的方法除去盐水中Ca2+ 、Mg2+和硫酸根离子等杂质。

原盐除提供人们生活必需的食盐外,又可作为基本的化工原料,主要用于生产纯碱、烧碱、氯酸钠、氯气、漂白粉、金属钠等。

在陶瓷、医药、饲料方面也有广泛用途。

食盐是维持生命代谢。

保证身体健康必不可少的物质之一。

在古罗马表示富有与贫穷,不看拥有黄金的多少,而是比藏有盐粒的数量,被历史上称为食盐货币时代。

我国的西藏过去也使用过盐巴货币。

为了换取生活必需的一小块盐巴,需要付出昂贵的代价。

贵州解放前只有少数人家吃得起吊盐(吃完饭以后,用舌头在吊挂着的盐块上舔一下)可见食盐的贵重。

经勘测报导,我国储盐量很丰富。

尽察尔汗湖的食盐就可供全人类食用上千年呐!那里盐层达30—60m厚,形状千姿百态,煞是壮观。

人们用盐盖房子,修公路,淹卤菜随便在地上挖个坑埋在里面就可以了。

过去西藏、贵州缺盐,是交通落后造成的。

亚硝酸钠亚硝酸钠是工业用盐,它是一种白色不透明晶体,形状很像食盐。

亚硝酸盐对人体有害,可使血液中的低铁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失去运输氧的能力而引起组织缺氧性损害。

亚硝酸盐不仅是致癌物质,而且摄入0.2~0.5 g即可引起食物中毒,3 g可致死。

而亚硝酸盐是食品添加剂的一种,起着色、防腐作用,广泛用于熟肉类、灌肠类和罐头等动物性食品。

鉴于亚硝酸盐对肉类脆制具有多种有益的功能,现在世界各国仍允许用它来腌制肉类,但用量严加限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