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文写作对语言的要求

合集下载

应用文写作的语言表达一般要求

应用文写作的语言表达一般要求

应用文写作的语言表达一般要求
应用文写作的语言表达一般要求准确、简洁、明了、得体。

下面我将从这几方面进行解释。

首先,准确性是应用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应用文中的每一个词语、语句都应该准确表达作者意思。

如果出现词语或语句不准确的情况,不仅会影响读者理解,而且还可能导致读者产生误解或引起不必要的争议。

其次,简洁性也是应用文写作的重要要求。

应用文的篇幅通常比较短,因此用简练的语言表达要点,能够帮助读者快速了解文章内容。

此外,简洁的语言表达也能够提高文章的流畅性和可读性。

再次,明了性是应用文写作的必备要素。

作者应该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将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意图清晰地表达出来,让读者能够轻松理解。

如果文章内容过于复杂或者使用了过多的专业术语,读者可能会感到困惑,进而降低了文章的可读性。

最后,得体性也是应用文写作的重要要求。

应用文的语言表达应该符合社会语言习惯和职业规范,不应该出现粗俗语言或不当用词。

此外,作者还应该注意文章的文体、格式和表达方式等方面的得体性,以确保文章符合读者的审美要求和阅读习惯。

综上所述,应用文写作的语言表达要求准确、简洁、明了、得体,这些要求是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

只有在这些要求的基础上,才能写出优秀的应用文。

简述应用文写作的四个要素

简述应用文写作的四个要素

简述应用文写作的四个要素
应用文写作的四个要素:
一、用语的简单明确
1、语言使用简洁,要保持文字的简洁性,将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
2、要注意准确性,确保精确无误,以免造成误解;
3、要使用正式文体,在把握文体特点的基础上,不要造成双关错误;
4、语言符合礼仪,注意文字与措辞之间的有效把握,不要出现不礼貌或恶意表达。

二、文章结构完整
1、格式清晰,内容概括明确,不要杂乱无章涂抹;
2、运用句子的变化,文章的篇幅可灵活处理以使表达更富有节奏;
3、写出开头、正文、结尾,保证应用文的整体完整性;
4、在结尾要写出自己的诚挚感谢,表示对对方的关怀、照顾。

三、材料的准确性
1、注意准确无误,提供准确无误的信息,确保完整性;
2、要结合自身实际,使用真实事实和数据,且详尽而全面;
3、要用正确的用词,确保语义与表达意思的完全匹配;
4、给出相关材料,能使表达内容更加具体。

四、逻辑的合理性
1、文章的逻辑性是很重要的,要全面考量各个阶段之间的关系;
2、内容必须精彩而且有条理,各环节要有叙述性、论说性;
3、要用准确的词句,合理运用比喻、描述等修辞方法;
4、叙述要通俗易懂,处理思路明了,叙述逻辑性牢固明确。

应用文写作中语言运用的要求是什么

应用文写作中语言运用的要求是什么

应用文写作中语言运用的要求是什么应用文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在处理公私事务时经常使用的实用性文体,是保证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正常运转的重要工具,是人际交往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文体。

下面为大家带来了应用文写作中语言运用的要求是什么,欢迎大家参考阅读!应用文写作中语言运用的要求掌握语言运用的基本要求,即:语言要准确清晰、简洁明了、平实自然、得体妥帖、生动具体。

1、准确清晰准确,即用最恰当的词语和句子如实反映客观事物,表达作者思想。

清晰,是指表达时要条理清楚,意思明白。

具体应做到:(1)用词造句要准确。

用词准确是指能把握词语遣用的分寸感和合适度。

应精选中心词,用准修饰语。

能仔细辨析同义词、近义词的用法,对词义轻重。

范围宽窄、程度深浅、感情褒贬、语体雅俗、词性差别等都能烂熟于心、姻熟于手。

如:"分散"和"涣散"都有"不集中"的意思,"涣散"是具有贬义性质的形容词;"分散"是具有中间性质的动词。

"士气涣散"就准确,"士气分散"就不准确。

另外,应用文常用数字说明问题,揭示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所以数字运用要准确无误。

(2)用词造句要通顺。

指合乎语法,合乎逻辑。

通顺也是实现语言准确的'保证。

(3)要注意语意鲜明。

有时由于特殊需要,还必须使用一些模糊语言,即用一些在外延上不确定、表意比较含糊,以及在运用上具有弹性的词语,如"近年来"、"各地"、"时有"、"大多数"。

"有关部门"、"条件许可时"等。

该类词语使用恰当,不仅能增加行文的灵活性,而且有助于准确地表达意思,但应谨慎使用。

2、简洁明了(1)简洁。

所谓简洁,就是用较少的文字清楚表达较多、较丰富的内容。

2.简述应用文写作的语言要求。

2.简述应用文写作的语言要求。

2.简述应用文写作的语言要求。

应用文写作的语言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准确性:应用文写作要求准确、明确地表达所需传达的信息。

使用正确的词汇、语法和标点符号,避免歧义和模棱两可的表达。

2.简洁性:应用文写作通常要求言简意赅、简洁明了。

避免冗长繁复的描述和重复使用相同的词汇,尽量用简明扼要的语言表达观点。

3.规范性:应用文写作要遵守语言规范,如正确使用各类词性、时态、语态和语法结构等。

同时,要注意遵守约定成俗的表达方式和用词搭配。

4.精确性:应用文写作要求精确地表达意思,避免模糊、含混不清的表达。

需要选择合适的词语和句式来精确地传达所要表达的信息。

5.得体性:应用文写作要求在语言选择上得体、得当。

根据写作的目的和对象,选择适合的语言风格和用词,用来达到交流的效果。

6.可读性:应用文写作要追求通俗易懂、读者易于理解的特点。

尽量使用通用词汇和短句,避免使用过于专业化或复杂的词汇和句式。

总而言之,应用文写作要求使用准确、简洁、规范、精确、得体和可读的语言,
以达到准确传达信息、易于理解和引起读者兴趣的目的。

应用文写作的语言要求

应用文写作的语言要求

应用文写作的语言要求应用文写作具有实用性、指导性、规范性和精确性的特点,因此在语言上有一定的要求,以确保信息的清晰传达和读者的易理解。

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应用文写作的语言要求。

一、准确性应用文必须表达准确、清晰、简明的信息,避免模糊、含糊、多义、歧义和混淆。

作者应注意使用词语的正确案例、正确掌握各种表述方式的意义和用法。

若有不确定的地方,应及时向相关人员进行确认,以避免错误的信息在文中传递。

二、简明性应用文应力求简洁明了,把语言精炼、措辞简明,并且句子应不太长且紧凑,尤其是文本较长的应用文,句子间应注意适当的过渡和串联,保证整个文本的连贯性。

此外,在文中可使用简单易懂的词语来表达思想,避免过度修辞及冷僻的词汇,以便于读者理解。

三、规范性应用文应正确运用语法及标点符号,遵循语言文字的标准化表达,以确保表达的准确性和清晰度。

例如,应用文中出现的固定词组、专业名词及缩略语要使用正确的大小写及标点符号,以防止出现歧义,遗漏或多余的符号。

此外,注意使用相应的实体符号,如文中提到数字、单位、公式、表格等的描述要准确无误、规范有序。

四、指导性应用文的语言应具备指导性和操作性,使读者得到指导时可以采取实际的行动。

比如可以在应用文中加入操作步骤和重要提示,以引导读者了解事件或事情的所需步骤。

另外,若做指导性文章,应注意把过程讲得清楚、细致且详细,不要忽略重要的信息或步骤。

综上所述,应用文作为一种实用性文体,需要把信息表达清晰,语言简洁,符合规范,适合指导,确保精准性,从而满足读者的读后需要。

因此,在写作过程中,作者应该注意认真审题、充分了解读者的背景、实际需求和兴趣爱好、遵循语言规范和标准、巧妙使用文字和语言技巧等,以使应用文更具有实用性和指导性。

应用文对语言的要求

应用文对语言的要求

应用文对语言的要求应用文对语言的要求本文简介:语言是文章的要素,而且是第一要素,在文章中有极重要的作用,下面小范为大家详细介绍应用文对语言的要求。

要写文章,就必须使用语言这一工具;要写好文章,就必须正确地运用语言。

无论写何种文章,都需要遵循语言运用的一般规律,具体而言就是用词准确、造句通顺、语言生动、文字简练、朴素自然。

(一)用词准确用词准应用文对语言的要求本文内容:语言是文章的要素,而且是第一要素,在文章中有极重要的作用,下面小范为大家详细介绍应用文对语言的要求。

要写文章,就必须使用语言这一工具;要写好文章,就必须正确地运用语言。

无论写何种文章,都需要遵循语言运用的一般规律,具体而言就是用词准确、造句通顺、语言生动、文字简练、朴素自然。

(一)用词准确用词准确,就是精心选择最确切最恰当的词汇,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准确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这是运用语言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写作的基本要素之一。

只有在用词准确的基础上,才能谈得上通顺、生动、简练。

思想和客观事物是极其复杂的,语言也不例外。

要从浩瀚的词汇海洋里,选择出精确的词语,把复杂的思想和客观事物反映出来,需要作者付出大量的心血。

正如马雅可夫斯基所说:“要像从几百吨矿石里提炼出一克镭那样,提炼精辟的词语。

”法国福楼拜提出:“我们无论摹写什么事物,要表现它,唯有一个名词;要赋予它运动,唯有一个动词;要得到它性质,唯有一个形容词。

我们须继续不断地苦心思索,去找这个唯一的名词、动词和形容词不可,仅仅发现与这些名词、形容词类似的词句是不行的,也不能因思索困难,用类似的词敷衍了事。

”鲁迅在《再论雷锋塔的倒掉》一文中说:“悲剧将人生那些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些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其中的“毁灭”、“撕破”,就用得十分准确。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用词准确呢?首先,要真正弄懂每一个词的确切含义。

其次,要认真辨析词义,要仔细区别近义词在使用范围、轻重、褒贬、搭配、功能等方面的细微差别,还要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要体会词语的情调和风格。

应用文写作基本要求

应用文写作基本要求

应用文写作基本要求应用文是指应用于实际生活和工作的文字材料。

它在社会交往和办公活动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不仅需要符合语法和常规写作要求,还需要具有清晰的逻辑结构和严谨的论述方式。

以下是应用文写作的基本要求:1.文体准确:应用文通常采用书信、告示、通知、邀请函、传真等形式,要求准确掌握不同文体的语言风格和格式。

例如,一封邀请函应有明确的主题、礼貌的开场和结尾,一个通知应有规范的格式和清晰的操作指南。

2.语言简洁明了:应用文的语言应简洁明了,避免使用长句和复杂的修辞手法。

使用简单明了的词汇和短句可以使读者更容易理解你的意思。

要注意避免使用含糊不清的词语或术语,以免产生歧义或困惑读者。

3.结构严谨:要求应用文的结构严谨,应有明确的开头、主体和结尾。

开头要点明主题,介绍背景或情况,并引出主要内容;主体要进行论述,提供事实依据或详细说明;结尾要做出总结、建议或表达感谢之类的内容。

同时,还需要注意使用段落分割,使文章结构清晰,读者易于理解。

4.逻辑严密:应用文需要有清晰的逻辑结构,思路要清晰连贯。

写作时应注意事实依据的合理性、逻辑推理的正确性和各个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

避免出现前后矛盾、论证不严密或思路跳跃等问题。

5.信息完整:应用文要求提供准确、完整的信息。

无论是书信、告示还是通知,都需要清楚地表达要传达的信息,并提供相应的细节和说明。

对于一些重要的信息,还可以适当使用标点符号或字体加粗等方式突出强调。

6.语法正确:应用文的语法要求严谨,要注意语法错误和拼写错误的避免。

使用准确的词性、时态和语态,并遵循语法规则。

对于常见的语法问题,如主谓一致、动词时态和语态的选择等,要注意进行检查和纠正。

7.文字规范:要求应用文的格式规范,字体清晰、字迹工整。

选择适合的字体和字号,确保文字易读。

段落之间要合理分隔,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在邮件或电子文档中,还可以使用黑体、斜体、下划线等方式突出重要信息。

总之,应用文的写作要求准确、简洁、结构严谨、逻辑严密、信息完整、语法正确和文字规范。

应用文写作语言要求应用文的语言要求

应用文写作语言要求应用文的语言要求

应用文写作语言要求应用文的语言要求应用文的语言要求 1.准确准确,就是要正确地、恰当无误地表达出所要表达的内容,用词用语含义清楚,概念恰当明确,不产生歧义,不引起误会,无溢美之词,无隐恶之嫌。

要做到语言准确,必须要把握词语的分寸感和合适度。

特别是要区分同义词、近义词在适用范围、词义轻重、搭配功能、语体雅俗、词性差别等方面的细微差别。

要做到语言准确,还要注意语意鲜明,不能模棱两可,含糊其辞,以免产生歧义,延误工作。

如“大致尚可”、“有关部门”、“条件许可时”、“事出有因,查无实据”等表达含糊的词应谨慎使用。

2.简明简明,指文字的简洁、明白,用较少的文字清楚表达较多、较丰富的内容,要“有话则长,无话则短”。

要做到简明,首先要精简文意,压缩篇幅,突出主干,把无关或关系不大的内容删去。

其次要反复锤炼,提高概括能力,杜绝堆砌修饰语,适当使用缩略语,如“五讲四美”等。

第三,要推敲词语,锤炼句子,一句话就能说明白的决不用两句话,一个词能概括清楚的决不用两个词。

恰当地运用成语、文言词语等,也有助于语言的简明。

第四,要注意用词通俗,不用生僻晦涩的字句。

应该指出的是,“简”要得当,不能苟简,要以不妨碍内容的表达为前提,绝不能为简而生造词语、乱缩略、滥用文言,不能让人不明白或产生歧义,引起误解。

3.平实应用文是为解决实际问题而写的,它的语言重在实用。

一个字、一句话,往往至关重要。

为了便于读者理解,应用文语言应力求平实。

行文时多用平直的叙述,恰当的议论,简洁明了的说明。

比如,它具有行政约束力和法定的权威性,因此,用语必须朴素、切实,不能浮华失实,不能乱用形容词或俚俗口语。

应用写作要求用语平实,但平实不等于平淡。

我国历史上保留下来的许多既是应用文,同时又是文学佳作。

4.得体应用文实用性强,讲究得体,一方面要适合特定的文体。

按文体要求遣词造句,保持该文体的语言特色。

如宜庄重,调查报告须平实,学术论文应严谨,社交文书需较浓的感情色彩,广告就常用模糊的语言,使用说明书则需具体实在,商业交际文书要委婉,合同书则要精确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用文写作对语言的要求
应用文写作对语言有两个基本要求,一是要平实和简明,二是要典雅。

平实大约相当于古人所说的“信”,就是要表达出事物的真实面目或本质,不务虚言;而简明则相当于古人所说的“达”,要求写文章词句达意、通顺而明白即可;典雅则大致相当于古人所说的“雅”。

“雅”是一种层次比较高的要求,在具体写作过程中要文字和内容达到高度统一并呈现出某种程度上的美感。

“信”、“达”和“雅”显然可分为两类,“信”、“达”为一类,“雅”单独作一类,用现在的专业术语来讲,前者代表的是应用文的应用价值,后者则代表其审美价值。

在有关教科书和论文中,“信”、“达”会被作为逻辑性很强的应用文语言来看待,而“雅”则一般被认为只能出现在情感色彩或礼仪色彩很浓的文书中。

因此,典雅被认为更接近艺术语言。

两者在应用范围上似乎井水不犯河水,永远也不会发生矛盾或冲突。

这就向我们传递了一个信息,即:平实简明的应用语言可能与“雅”无缘,或者说“雅”的语言似乎不需要以平实作为基矗显然,从逻辑上来讲,这个观点是站不住脚的。

从常理来推论,只要事物具有理性因素,就会有美感存在于其中。

以此类推,不管是在内容方面还是在语言或文章结构方面,应用文都有其美的因素存在。

因而应用文之“雅”即审美价值无疑是存在的。

但是,由于应用文写作和阅读的目的首先是为了应用,所以,人们往往就忽视了应用文审美因素的存在。

加上一般人对文字之美有一种“先天”的偏见,认为文辞之美只应该出现在文学作品中,没有审美因素的存在便认为是应用文的先天缺陷了。

事实上,即使是从事应用文写作或研究的人,也会对应用文写作用语或其他因素作出不正确的评断,有些人
则硬是将“信”、“达”和“雅”断然分开,从而严重影响了应用文写作和研究的科学性和严肃性。

那么,应用文的语言之美到底表现在哪儿?在写作过程中又如何实现其应用性和审美性的高度统一呢?
应用文的写作目的是为了应用,因而其写作自然应以应用为出发点,突出其实用性和应用价值。

从这一角度来说,应用文如果要有审美价值,那它的审美价值也应体现在其应用的效用以及表现这种效用的过程方面。

也就是说,应用文的本质决定了其语言之美应当区别于普通意义上的语言之美。

一般情况下,一谈到语言,人们就会联想到艺术语言,而当人们谈到文章的审美价值的时候,也往往不谋而合地指向艺术文体的语言之美。

这种简单化的审美态度和方法无疑具有很大的偏差性,不利于人们对应用文的正确认识。

文体的美的标准无疑首先应当是其得体之美。

生为东施却要效法西施,结果会连自身固有的美都破坏殆荆而在现实中,事物之间其美的差异大约亦如东施与西施,虽然外形上因为用途、气质与风格的差异而大相径庭,但内在之美却源出一脉。

各种体裁的文章之间的美感表现亦是如此。

应用文是一种文章体裁,文学文体也是一种体裁,这两种体裁各有其体态。

自然也会存在着不同的美质。

显然,与文学文体不同,应用文体所表现的美是另外一种美,是一种平实美和简明美。

这种美不是*修辞手法来实现的,而是依*其自身的文体语言魅力来完成的。

能用最短的话将问题清晰准确得体地表达出来,这就是应用文之美。

我们经常惊叹于某些大科学家居然能够使用极其通俗的语言清晰准确且简明扼要地将深奥的科学问题讲解给听众,这其实就是一种美。

必须强调的是,这种美不是典雅美,而是语言得体之美,是语言服从应用文写作目的之美,遵从主旨之美,
是应用语言效用之美,一句话,是充分体现该种文体的实用价值之美。

如果“信”、“达”与“雅”是一种递进式的逻辑关系,那么“信”“达”“雅”的统一自然会变得简单起来。

如果它们之间递进式的关系成立的话,“信”、“达”应是应用语言表达的正常状态,而“雅”是“信”、“达”的高级状态,或者说是“信”、“达”的升华状态。

从这一逻辑推理下去,“信”、“达”体现出来的是应用价值的美感,“雅”体现出的是审美价值美感。

继续推理的结果是,没有什么文体能够表现出应用文文体写作和欣赏过程中应用价值和审美价值的内在统一性。

讨论这一问题对应用文写作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而对汉语应用文写作的指导意义尤大。

我们知道,现代汉语的前身是古代汉语,严格地讲,古代汉语较少规范的应用语言,古代汉语中的应用文体都是直接或间接的文学语言的同种。

由于语言的继承性原因,现代汉语应用文写作过程中仍然难以摆脱古代汉语用语典雅的影响,加上中小学语言教育处于严重地向文学倾斜的状态,初学应用文写作的人均不同程度地带有用语典雅的习惯,以致写作过程中重文采而轻概念,重句法而轻推理,使成文不伦不类,既不中看,也不中用,严重违背了应用文写作的原则。

更甚者,初学者选择从典雅开始,致使文章写作连基本的文从字顺也做不到。

以学生请假条的写作为例。

高校教学过程中,教师最容易碰到的应用文就是学生的请假条。

稍加留意就会发现这些请假条多数都存在着上述问题。

请假条是所有应用文中事由最简单者之一。

内容几乎是一定的:主张及主张的理由。

主张是请假,然后是请假的理由。

然而,就是这样一张简单的请假条,却不能达到通顺的程度,原因非常简单,学生写作过程中一味地追求典雅,要么企图用一个漂亮的句子写完所有的内容,要么追求整齐的规则的古典句式,要么追求工整的文
法,要么追求优美的文字,结果往往导致语法有误、表意不明、逻辑不通,最终,为求美而反受其害。

由此可见,从理论上理解“信”“达”“雅”比盲目地开始进行写作可能要重要得多。

只有把握了内在的规律,才能从根本上理解应用文写作,才能从本质上写好应用文,也才能从文体上欣赏应用文语言。

高校是“明道”的地方,所以,应用文语言学习更应从理论的高度着手,彻底解决学生应用文写作的根本问题,从而做到举一反三,一劳永逸。

其他成人的应用文语言学习亦应如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