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历史复习高频考点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含解析)

合集下载

2020年高考历史复习专题训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附答案解析】

2020年高考历史复习专题训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附答案解析】

2020年高考复习专题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一、选择题1.钱穆先生认为古希腊在城邦制的发展中逐渐摆脱氏族社会的血缘关系。

以下选项最能体现该观点的是()A.梭伦改革中组成“四百人会议”,作为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B.克利斯提尼改革组成“五百人会议”,对所有等级公民开放C.伯利克里时代公民大会成为事实上的国家最高权力机构D.陶片放逐法和津贴制度打击了贵族,保障民主2.罗马人存在这样的观念:一个民族无论去何处,总要携带自己的法律。

这反映了罗马人( )A.法律意识浓厚B.喜欢打官司C.经常犯法D.维护私有财产权3.据记载,在古代雅典法庭上经常会聘请职业答辩家撰稿,被告往往携带家眷,上演一场场哭戏,声泪俱下,试图激起法庭的恻隐之心。

申诉之后,陪审法官经常未经正式答辩,便将圆盘投入标明为“有罪”或“无罪”的瓮中,直接表决。

材料可以看出古代雅典()A.陪审法庭是雅典人行使权力的最高机关B.法庭判决不是依靠证据而是仅凭情感C.雅典律师完全主导了法庭审判D.审案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主观性4.公元3世纪初,罗马各行省的社会关系日益接近首都的社会关系。

居民逐渐分裂为三个由极复杂的成分凑成的阶级(或集团):富人、没有财产的自由人、广大的群众——奴隶。

“前两个阶级对于国家即对于皇帝来说,几乎同奴隶对于奴隶主一样没有权利。

”从法律角度看,这反映出( )A.罗马法不能有效维护富人利益B.罗马法是专制统治工具的本质C.公民法的适用地域得到了扩展D.罗马法消弭了帝国内部的矛盾5.公元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钦定的法学教科书中说:“皇帝的决定也具有法律效力,因为根据赋予他权力的王权法,人民把他们的全部权威和权力移转给他。

”这说明()A.《社会契约论》影响深远B.王权法丧失了法律效力C.古罗马皇帝崇尚“君权神授”D.古罗马有重视法律的传统6.罗马法规定,作为权利义务主体的自然人必须具有人格,即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资格。

人格由自由权、市民权和家庭权三种身份权构成。

2020年高考历史(岳麓版)专题复习纲要:专题十四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2020年高考历史(岳麓版)专题复习纲要:专题十四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2020届高三历史复习纲要专题十四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一、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1、自然地理环境与城邦制度对雅典民主政治的影响(1)古希腊地处地中海东部,扼欧、亚、非三洲要冲,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多海岛。

航海和海外贸易的条件得天独厚。

由于重叠山峦和海洋的天然阻隔,希腊人被分割在相对孤立的山谷里和海岛上。

(2)在这种地理环境下,公元前8~~前6世纪,希腊出现了两百多个小国,史称“城邦”或“城市国家”。

小国寡民和独立自主构成城邦的基本特征。

公民是希腊社会的主体阶层。

2、雅典民主政治形成的过程(是平民和贵族反复斗争的结果)(1)公元前6世纪初,梭伦改革。

——为雅典的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

①内容:经济A、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制等;B、鼓励发展工商业政治A、根据财产多寡,把公民分为四个等级;B、公民大会为最高权力机关,各等级公民均可参加;C、建立四百人会议;D、建立公民陪审法庭。

②意义:梭伦改革动摇了旧贵族世袭特权,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

(2)公元前6世纪末,克利斯提尼改革。

——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

内容用10个地域部落取代了原来的4个血缘部落;设立五百人会议;每部落各选一名将军成立十将军委员会;实行“陶片放逐法”;继续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力等。

意义这次改革基本铲除了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使雅典所有公民参都有机会参与国家政治事务,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确立起来。

(3)公元前5世纪伯里克利时代——标志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被称为“黄金时代”。

A、十将军委员会统率军队,参与政治;十将军在公民大会上通过举手方式选出,可连选连任;首席将军执掌军政大权。

B、除十将军以外,各级官职向所有成年男性公民开放,并都以抽签方式产生;C、公民大会是城邦的最高权力机构,所有公民在大会中都有发言权和表决权;D、“五百人会议”处理公民大会闭会期间的日常事务,召集公民大会;E、陪审法庭成为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

2020年高考历史全国卷选择题易考知识点 10-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2020年高考历史全国卷选择题易考知识点 10-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2020高考历史全国卷选择题最可能考的13个知识点十、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推荐理由】2015-2019五年高考14套全国卷,本知识点共出现选择题12道,考查频率86%。

【真题例证】1.(2019全国I卷,32)32.在古代雅典城邦,陪审法庭几乎可以审查当时政治生活中的所有问题,甚至包括公民大会和议事会通过的法令,并进行最终判决。

这说明( )A.法律服从民众意愿 B.判决体现权力来源C.全体公民参与政治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答案】B【解析】据材料“陪审法庭几乎可以审查当时政治生活中的所有问题……并进行最终判决”结合所学陪审法庭由公民抽签产生,这体现主权在民原则,故选B项;材料涉及的是陪审法庭执行判决权,不是法律服从民众意愿,排除 A项;陪审法庭是抽签产生不是全体公民,排除 C项;材料涉及的是陪审法庭的作用而不是法律,排除D项。

2.(2019全国II卷,32)32.公元前5世纪以前,希腊哲人主要探讨的是宇宙本原等问题。

其后,智者学派另提出一些命题,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皆有丰富的论述,希腊哲学的主题已转移到( )A.神 B.自然 C.人 D.政治【答案】C【解析】由材料“公元前5世纪以前,希腊哲人主要探讨的是宇宙本原等问题。

其后,智者学派另提出一些命题,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皆有丰富的论述”可知智者学派,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将关注点集中到社会现实,突出人的价值和作用,故选C 项;对神的敬畏与崇拜出现在公元前6世纪之前,排除A项;公元前6世纪以泰勒斯为代表的思想家将关注点转移到自然,排除B项;启蒙运动时期哲学的主题转移到政治,排除D 项。

3.(2018·全国Ⅰ卷·32)古代雅典的梭伦在诗中写道:“作恶的人每每致富,而好人往往贫穷;但是,我们不愿意把我们的道德和他们的财富交换,因为道德是永远存在的,而财富每天在更换主人。

”据此可知,梭伦( )A.反对奴隶制度 B.主张权利平等C.抨击贫富差别 D.具有人文精神【答案】D【解析】材料只是提及道德与财富,并未体现梭伦反对奴隶制度,且梭伦反对的是债奴制而并非整个奴隶制度,故A项错误;材料主要讨论道德与财富,并未体现权利平等,且结合所学可知梭伦推行财产等级制,并不主张权利平等,故B项错误;梭伦提出贫富差别并非为了抨击它,其意在强调道德比财富更重要,故C项错误;根据“我们不愿意把我们的道德和他们的财富交换,因为道德是永远存在的”可知梭伦更注重人的道德而非外在的财富,说明他具有人文精神,故D项正确。

2020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10讲《古代西方文明的源头—古希腊、古罗马》

2020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10讲《古代西方文明的源头—古希腊、古罗马》
(3)法律至上:严格实行法治,法律神圣不可侵犯,法律面前公民平等。 (4)公民意识:人人皆可为政,统一的公民集体形成。城邦至上、政治为本, 成为雅典人的共识。
知识概览
拓展深化 习题导练
限时训练
返回目录
(5)直接民主:为近代西方的政治思想和政治制度提供了思想渊源,是西方 近代民主的滥觞。
(6)轮番而治:五百人议事会和陪审法庭审判员由抽签选举产生,每个公民 一生可当选两次。
南等东亚、东南亚国家,从 以来法律和法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而形成了中华法系
知识概览
拓展深化 习题导练
限时训练
返回目录
经济层面 5.古希腊和古罗马的经济 (1)古希腊奴隶制度的发展可分为两大类型,即斯巴达型和雅典型。斯巴达 型是以农业为主,工商业不发达,实行土地国有制,使用国有的农业奴隶,奴 隶来源多是掳掠来的被征服地的居民。雅典型虽以农业为基础,但工商业比较 发达,农业中经济作物占有重要的比重;奴隶的来源也和斯巴达不同,多是通 过市场买来的,使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3)理性精神:自然法就是理性法,人作为宇宙的一部分,本质上是一种理 性动物,在服从理性的过程中就是服从自然法,尊重自然法也就是尊重人自身 的理性。诚实信用源于理性精神中的“善意”,也就是理性精神中的“本着善 心对待人,不存在偏见并抛弃邪恶的情感”。
知识概览
拓展深化 习题导练
限时训练
返回目录
4.古代中国与古代罗马法律的区别
(2)经济上:工商业、航海业和对外贸易发达,政府鼓励工商业的发展,这 种面向海洋的经济形态成为欧洲工业文明的先声。
(3)思想上:重视人的价值和作用,尊重知识及开明开放的文化氛围,使其 成为人文主义的渊源。
(4)科技:重视对自然和社会规律的探究,其科技成就影响着近代科技的发 展。

2020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9:古代希腊罗马文明(附解析)

2020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9:古代希腊罗马文明(附解析)

2020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9:古代希腊罗马文明(附解析)考纲指导:1.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1)雅典民主政治,其主要内容为民主政治的建立,伯利克里“黄金时代”(2)罗马法,其主要内容为习惯法,成文法,法律发展与完善的过程知识梳理本专题分为三条主线:主线一古希腊民主:人民主权、轮番而治、法律至上、公民意识;原始直接民主、有限民主、泛滥民主。

主线二古罗马法律:核心内容:奴隶制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发展趋势:从习惯法到成文法(《十二铜表法》)、从公民法到万民法、从零散到形成完整体系(《查士丁尼民法大全》);影响因素:平民斗争、疆域扩张。

主线三人文精神:欧洲人的思想先后经历了从神灵到自然再到人类的过程;“人是万物的尺度”揭开了人文精神的起源;苏格拉底重视理性、强调知识重要,使人文精神得到升华。

常规考点一古希腊民主政治一、形成条件1.地理:以海洋为依托,多山、多岛、环海。

2.经济:工商业、海外贸易相对发达。

3.政治:小国寡民、独立自主。

4.人文: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平等互利的观念、较高的公民素质。

二、确立过程1.梭伦改革:财产等级民主,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

2.克利斯提尼改革:行使部落民主,确立起民主政治。

3.伯利克里(伯里克利)改革:公民民主权利的扩大,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三、主要内容四、特点人民主权、轮番而治、法律至上、公民意识、直接民主。

五、评价1.意义:使雅典在精神文化领域取得辉煌成就;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基础。

2.局限: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

常规考点二古代罗马的法律一、发展历程1.习惯法:有很大的伸缩性和不确定性,贵族可以随意解释法律。

2.《十二铜表法》:公元前5世纪中期颁布,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

3.万民法取代公民法(1)公民法仅适用于罗马公民,有其狭隘性。

(2)万民法适用于罗马帝国境内的一切自由民,使法律有了更大的适用范围。

4.《民法大全》:查士丁尼时汇编而成,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

2020届高考历史艺考生复习知识总结和典例训练:第11课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

2020届高考历史艺考生复习知识总结和典例训练:第11课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

第11课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一)、古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条件1.地理: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古希腊的历史和文化。

2.经济:广泛的海外贸易、殖民及其他经济和文化交往活动,使古希腊形成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

3.思想:人们较早接受了平等互利的观念。

4.政治:小国寡民、独立自治的城邦使公民有较多机会直接参与城邦的公共事务。

5.群体:希腊公民的素质较高。

(二)、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历程1.梭伦改革(奠基)(1)背景:公元前6世纪初,工商业者阶层不满贵族专权,要求发展城邦民主政治,促进工商业繁荣。

(2)时间:公元前594年。

(3)内容:经济上,颁布“解负令”,促进工商业发展;政治上,实行财产等级制,设立“四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

(4)特点:不迁就贵族、不偏袒平民的中立政策。

(5)意义:促进了雅典民主政治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2.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1)时间:公元前506年。

(2)内容:组成以地域为基础的“五百人会议”;组成“十将军委员会”;制定“陶片放逐法”,放逐不受欢迎的人。

(3)影响:打破了部落贵族势力对政权的控制,雅典国家最终形成。

3.伯里克利时期民主政治(黄金时代)(1)背景:①希波战争中希腊取得胜利保存了古代民主政治火种。

②伯里克利连任首席将军。

(2)内容:①除十将军外,各级官职向所有公民开放,并都以抽签方式产生。

②“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拥有最充分的权力。

③国家为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

(三)、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实质与评价1.特点:直接民主、人民主权、轮番而治2.实质: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少数人的民主,是奴隶制的民主政治制度3.评价:进步性(1)对后世:在国家政治原则、国家权力的组织形式、国家决策方式和公职选举、任期等方面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产生了深刻的积极影响。

(2)在古代: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在专制盛行的古代世界率先建立起较为健全的民主制度。

备战2020年高考历史考点一遍过考点04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含解析)

备战2020年高考历史考点一遍过考点04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含解析)

考点04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一、雅典民主政治1.形成条件(1)地理条件:海岸线曲折,天然良港众多,海岛星罗棋布;山岭纵横,河流交错。

(2)经济条件:海外贸易和工商业发达。

(3)政治条件:实行城邦制度。

(4)人文条件: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平等互利的观念和较高的公民素质。

(5)客观条件:靠近古埃及文明和两河流域文明,便于从亚非文明中汲取营养。

2.发展历程3.主要职能部门(1)公民大会:城邦的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决定内政、外交、战争、和平等一切国家大事。

(2)五百人议事会:其职责是处理公民大会闭会期间的日常事务,召集公民大会,监督官员,落实大会决议等。

(3)公民陪审法庭: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审理各类重要案件,监督公职人员,制定法律。

(4)十将军委员会:雅典的最高军事机构,统帅军队,参与政治。

4.评价(1)进步性①对雅典:促进雅典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空前繁荣。

②对近代西方: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最初的基础。

(2)局限性①民主范围:仅限于占城邦人口小部分的男性公民,众多妇女和外邦人被排除在外。

②民主性质:是原始的直接民主,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

③参政方式: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很可能会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二、罗马法1.定义公元前6世纪末至公元6世纪古代罗马制定和实施的全部法律。

罗马法从形式上可分为成文法和习惯法,从内容上可分为公民法和万民法。

2.历程(1)起源:从习惯法到成文法(2)发展:从公民法到万民法①定义:从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建立到公元前3世纪中叶,罗马产生的法律统称为公民法。

②特点:只适用于罗马公民;注重形式,程序繁琐,缺乏灵活与变通;内容上侧重于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等方面,涉及个人财产关系等问题的私法规范则不够完善。

万民法①背景:随着罗马对外扩张,原有的公民法已经不再适应新的形势;罗马设置的外事裁判官为其提供了司法实践。

②特点:适用于罗马境内各族人民;在不触动原有公民法体系的前提下,更简洁灵活且实用有效,注重调解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

2020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9:古代希腊罗马文明(附解析)

2020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9:古代希腊罗马文明(附解析)

2020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9:古代希腊罗马文明(附解析)考纲指导:1.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1)雅典民主政治,其主要内容为民主政治的建立,伯利克里“黄金时代”(2)罗马法,其主要内容为习惯法,成文法,法律发展与完善的过程知识梳理本专题分为三条主线:主线一古希腊民主:人民主权、轮番而治、法律至上、公民意识;原始直接民主、有限民主、泛滥民主。

主线二古罗马法律:核心内容:奴隶制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发展趋势:从习惯法到成文法(《十二铜表法》)、从公民法到万民法、从零散到形成完整体系(《查士丁尼民法大全》);影响因素:平民斗争、疆域扩张。

主线三人文精神:欧洲人的思想先后经历了从神灵到自然再到人类的过程;“人是万物的尺度”揭开了人文精神的起源;苏格拉底重视理性、强调知识重要,使人文精神得到升华。

常规考点一古希腊民主政治一、形成条件1.地理:以海洋为依托,多山、多岛、环海。

2.经济:工商业、海外贸易相对发达。

3.政治:小国寡民、独立自主。

4.人文: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平等互利的观念、较高的公民素质。

二、确立过程1.梭伦改革:财产等级民主,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

2.克利斯提尼改革:行使部落民主,确立起民主政治。

3.伯利克里(伯里克利)改革:公民民主权利的扩大,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三、主要内容四、特点人民主权、轮番而治、法律至上、公民意识、直接民主。

五、评价1.意义:使雅典在精神文化领域取得辉煌成就;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基础。

2.局限: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

常规考点二古代罗马的法律一、发展历程1.习惯法:有很大的伸缩性和不确定性,贵族可以随意解释法律。

2.《十二铜表法》:公元前5世纪中期颁布,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

3.万民法取代公民法(1)公民法仅适用于罗马公民,有其狭隘性。

(2)万民法适用于罗马帝国境内的一切自由民,使法律有了更大的适用范围。

4.《民法大全》:查士丁尼时汇编而成,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但并不能就此判断它不断地改变欧洲历史发展方向,这种说法过分夸大了罗马法的影响,故 D
项错误。
10.(2016·全国Ⅱ卷·32)公元前 5 世纪剧作家阿里斯托芬提到,雅典政府有时让行使警察职
能的公共奴隶,用染成红色的绳子驱使公民去参加公民大会。若有人因此在衣服上留下红色痕
迹,他将被处以罚款。这反映出在当时的雅典( )
间不符,故 C 项错误;雅典民主政治进程开始于公元前 6 世纪初的梭伦改革,时间上与材料
不符,故 D 项错误。
7.(2017·全国Ⅱ卷·32)在梭伦改革之后的雅典,有的执政官是未经正当选举上台的,被称为
僭主。他们一般出身贵族,政绩斐然,重视平民利益,但最终受到流放等惩罚。这种现象表明,
在当时的雅典( )
民,故 D 项错误。
5.(2018·全国Ⅲ卷·32)公元前 5 世纪,雅典公民获得更多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公民的成功
“依赖于在大型公共集会上谈话、论辩与说服的能力”。据此可知,在当时雅典( )
A.公民必须能言善辩
B.参政议政十分活跃
C.民主政治出现危机
D.内乱引发思想纷争
【答案】B
【解析】材料中“公民的成功”,即领导城邦需要“谈话、论辩与说服的能力”,能言善辩不是
A.公民大会形同虚设
B.民众失去政治热情
C.参政是公民的义务
D.政府丧失民众信任
【答案】C
【解析】题干时间限定在“公元前 5 世纪”,雅典三个改革家,公元前 5 世纪梭伦改革,公元
前 5 世纪中期,克里斯提尼改革,公元前 3 世纪,伯利克里改革,雅典民主政治黄金时期,
公民大会不会形同虚设.而且伯利克里采取很多办法激发公众参与热情,比如发放津贴,当公
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将关注点集中到社会现实,突出人的价值和作用,故选 C 项;对
神的敬畏与崇拜出现在公元前 6 世纪之前,排除 A 项;公元前 6 世纪以泰勒斯为代表的思想
家将关注点转移到自然,排除 B 项;启蒙运动时期哲学的主题转移到政治,排除 D 项。
3.(2018·全国Ⅰ卷·32)古代雅典的梭伦在诗中写道:“作恶的人每每致富,而好人往往贫穷;
A.贵族垄断国家政权
B.政治生活缺乏法制基础
C.平民没有政治权利
D.民主政治已是人心所向
【答案】
【解析】往
非常悲惨,说明民主政治已是人心所向,不是经过民主程序上台的领导人不能得到拥护,故 D
正确;ABC 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 D。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1.(2019 全国 I 卷,32)32.在古代雅典城邦,陪审法庭几乎可以审查当时政治生活中的所
有问题,甚至包括公民大会和议事会通过的法令,并进行最终判决。这说明( )
A.法律服从民众意愿
B.判决体现权力来源
C.全体公民参与政治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答案】B
【解析】据材料“陪审法庭几乎可以审查当时政治生活中的所有问题……并进行最终判决”结
6.(2017·全国Ⅰ卷·32)在公元前 9 至前 8 世纪广为流传的希腊神话中,诸神的形象和性情与
人相似,不仅具有人的七
情六欲,而且还争权夺利,没有一个是全知全能和完美无缺的。这反映了在古代雅典( )
A.宗教信仰意识淡薄
B.人文思想根植于传统文化
C.理性占据主导地位
D.神话的影响随民主进程而削弱
【答案】B
阶段特征 总 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公元前 8 世纪~公元 6 世纪)是西方文明的源头。古 体 希腊经历了爱琴文明时期(前 2000 年~前 12 世纪)、荷马时代(前 12 世
纪~前 9 世纪)、早期希腊城邦时期(前 9 世纪~前 6 世纪)、古典时期(前 6 世纪~前 338 年)、马其顿时期。古代罗马经历了王政时代(前 754~前 509 年)、共和时代(前 509~前 27 年)、帝国时期(前 27~公元 395 年)、 分裂时期(395 年罗马帝国分裂~476 年西罗马帝国灭亡~1453 年东罗马 帝国灭亡)。
故 B 项错误;材料反映雅典人喜爱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属于精神享受,故 C 项错误;
根据“为人类盗取火种”、“我憎恨所有的神”可以看出作者反对神、重视人,具有人文精神,
而这受到雅典人的喜爱,说明当时的雅典人更强调人的价值,故 D 项正确。
12.(2015·全国Ⅰ卷·32)图 6 为古罗马正义女神像。它体现了罗马法的诸多原则,如高擎的
【解析】据材料“公元前 9 至前 8 世纪广为流传的希腊神话”可知,古代雅典宗教信仰意识
并不淡薄,故 A 项错误;据材料“诸神的形象和性情与人相似,不仅具有人的七情六欲,而
且还争权夺利”可知,希腊诸神都是人格化了的形象,说明其宗教神话具有朴素的人文思想,
来源于传统文化,故 B 项正确;理性占据主导地位应是在近代的启蒙运动之后,与题干材料时
政 古代雅典逐渐形成了城邦民主政治,在专制主义盛行的古代世界率先建立 治 了较为健全的民主制度,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古代罗马逐渐形成了系
统的法律体系和完整的诉讼体系,对近现代法治国家的建立产生了深远的 影响。
经 古代希腊、罗马都属于海洋文明国家。两国工商业发达、海外贸易繁荣。 济 思 古代希腊文化比较自由,哲学和自然科学相对发达,出现了世界史上最早 想 的人文主义思想,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基本特点,是近代西方人文主义思想
可知梭伦推行财产等级制,并不主张权利平等,故 B 项错误;梭伦提出贫富差别并非为了抨击
它,其意在强调道德比财富更重要,故 C 项错误;根据“我们不愿意把我们的道德和他们的
财富交换,因为道德是永远存在的”可知梭伦更注重人的道德而非外在的财富,说明他具有人
文精神,故 D 项正确。
4.(2018·全国Ⅱ卷·32)罗马共和国时期,平民和贵族展开了长达两个世纪的斗争,斗争的成
地履行本职工作,对工作负责,并不是为了限制权力滥用,况且光宣誓也不能真正限制权力滥
用,故 A 项错误;“年满 18 岁的青年男子”并非都是官员,因此不能说明这些宣誓旨在防止
官员腐败,故 B 项错误;材料不仅在强调公民享有权利,还强调公民在履行权利的同时要遵守
义务,故 C 项错误;官员、陪审员、青年男子都要履行责任,可见这些宣誓旨在增强责任意

的源头。

一、政治:西方政治文明的摇篮
主干知识排查
(一)雅典民主政治
1.形成条件
(1)地理因素:以海洋为依托,多山、多岛、环海。
(2)经济因素:工商业、海外贸易相对发达。
(3)政治因素:小国寡民、独立自主。
(4)人文因素: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平等互利的观念、较高的公民素质。
2.民主进程
(1)梭伦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
(2)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起民主政治。
(3)伯利克里改革: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3.基本特征:人民主权、轮番而治、直接民主、法律至上、权力制约。
4.历史评价
(1)积极:雅典民主的理论与实践,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其民主氛围使
其在精神文化领域取得辉煌成就。
(2)局限:雅典民主基础狭窄,民主只属于成年男性公民,是少数人的民主;是小国寡民体制
贵族特权,故 A 项错误;帝国时期颁布的《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与题干
共和国时期不符,故 B 项错误;由材料“氏族贵族和平民不久便完全溶化在国家中了”可知长
期斗争最终使得平民与贵族获得了平等的法律地位,故 C 项正确;罗马共和国时期法律(公
民法)主要适用于罗马公民,罗马帝国时期法律(万民法)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的一切自由
其后,智者学派另提出一些命题,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皆有丰富的论述,希腊哲学
的主题已转移到( )
A.神
B.自然
C.人
D.政治
【答案】C
【解析】由材料“公元前 5 世纪以前,希腊哲人主要探讨的是宇宙本原等问题。其后,智者学
派另提出一些命题,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皆有丰富的论述”可知智者学派,苏格拉
秤体现的是裁量公平,手握利剑体现的是法律的强制力。据此,双眼蒙布所体现的原则是,法
官审案应( )
A.主要依据道德良知 C.不受表象迷惑洞察事实真相
B.侧重听取证人证言 D.排除一切干扰遵从民众意愿
【答案】C 【解析】双眼蒙布所体现的是司法公正的原则。法官审案主要依据法律判断,而非道德良知, 故 A 项错误;法官审案侧重听取证人证言,并不能保证司法公正,故 B 项错误;正义女神双 眼蒙布体现出,法官在审案时要抵御各种利益或情感的诱惑,以洞察事实真相,来作出公正的 判决,故 C 项正确;法官审案遵从民众意愿,也不能保证司法公正,故 D 项错误。 【知识点复习】
务员可以有补贴,所以失去政治热情,参政丧失民族信任,不符合那个年代史实,故 ABD 三
项错误。“用染成红色绳子驱使公民去参加大会,若有人因此在衣服上留下红色痕迹,他将被
处以罚款”反映的是必须参与政治,否则处以罚款,说明参政是公民的义务,故 C 项正确,
故选 C。
11.(2016·全国Ⅲ卷·32)古希腊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讲述的是,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
识,故 D 项正确。
9.(2016·全国Ⅰ卷·32)德国文学家歌德说,罗马法“如同一只潜入水下的鸭子,虽然一次次
将自己隐藏于波光水影之下,但却从来没有消失,而且总是一次次抖擞精神地重新出现”。对
此的正确理解应是,罗马法( )
A.是近代欧洲大陆国家法律的基础 B.为欧洲近代社会确立了行为规范
C.所维护的民主制度历史影响深远 D.不断地改变了欧洲历史发展方向
就主要体现为其间所颁布的一系列法律。恩格斯曾评论说:“氏族贵族和平民不久便完全溶化
在国家中了。”这一长期斗争的结果是( )
A.贵族的特权被取消
B.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