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IoT吞吐率提升方案
nb iot 解决方案

nb iot 解决方案《NB-IoT解决方案:连接未来的万物互联》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和物体被连接到互联网上,构成了万物互联的新时代。
然而,传统的物联网技术在连接大规模低功耗设备方面存在一些限制。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近年来,NB-IoT技术应运而生,被视为连接未来万物互联的解决方案之一。
NB-IoT(Narrowband Internet of Things)是一种专门为大规模低功耗设备而设计的通信技术。
与传统的物联网技术相比,NB-IoT具有更低的功耗、更广泛的信号覆盖和更高的连接密度。
这意味着NB-IoT可以连接更多设备,覆盖更广的区域,并且可以在更长时间内保持连接,为万物互联提供了更加可靠和稳定的支持。
在NB-IoT解决方案中,通常包括NB-IoT芯片模组、NB-IoT设备管理平台和NB-IoT应用开发平台。
NB-IoT芯片模组可以嵌入到各种设备中,从传感器到智能家居设备,实现设备和互联网的连接。
NB-IoT设备管理平台可以实现对大规模设备的集中监控和管理,包括远程配置、固件升级和故障诊断等功能。
NB-IoT应用开发平台则可以帮助开发者快速构建和部署NB-IoT应用,实现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和业务逻辑的处理。
在实际应用中,NB-IoT解决方案已经在智能城市、物流运输、工业自动化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通过NB-IoT技术,城市可以实现智能路灯、智能停车、环境监测等功能;物流运输可以实现追踪和监控货物的实时位置和状态;工业可以实现设备状态监测、远程诊断和预防性维护等功能。
总的来说,NB-IoT解决方案作为连接未来的万物互联的关键技术之一,为设备和物体的连接提供了更加可靠和高效的支持。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NB-IoT技术将在未来的物联网应用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最新NB-IoT网络架构、数据传输优化方案

NB-IoT网络架构、数据传输优化方案NB-IoT的引入,给LTE/EPC网络带来了很大的改进要求。
传统的LTE网络的设计主要是为了适应宽带移动互联网的需求,即为用户提供高带宽、高响应速度的上网体验。
但是,NB-IoT却具有显著的区别:终端数量众多、终端节能要求高(现有LTE信令流程可能导致终端耗能高)、以小包收发为主(会导致网络信令开销远远大于数据载荷传输本身大小)、可能有非格式化的Non-IP数据(无法直接传输)等。
为了适应NB-IoT终端的接入需求,3GPP对网络整体架构和流程进行了增强,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这主要包括如何适配小包业务的传输、无线侧怎么适配、怎么解决Non-IP数据的传输、怎么传输SMS短信业务等。
1 NB-IoT总体网络架构NB-IoT的端到端系统架构如下图所示。
»NB-IoT终端:通过空口连接到基站。
»eNodeB:主要承担空口接入处理,小区管理等相关功能,并通过S1-lite接口与IoT核心网进行连接,将非接入层数据转发给高层网元处理。
这里需要注意,NB-IoT可以独立组网,也可以与EUTRAN融合组网(在讲双工方式的时候谈到过,NB仅能支持FDD哦,所以这里必定跟FDD融合组网)»IoT核心网:承担与终端非接入层交互的功能,并将IoT业务相关数据转发到IoT平台进行处理。
同理,这里可以NB独立组网,也可以与LTE共用核心网。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笼统的写成IoT核心网那是偷懒且毫不负责任的写法,下文将就此进行详细介绍,这里涉及到较多的技术细节。
»IoT平台:汇聚从各种接入网得到的IoT数据,并根据不同类型转发至相应的业务应用器进行处理。
» 应用服务器:是IoT数据的最终汇聚点,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数据处理等操作。
2 NB-IoT中UP和CP优化传输方案大PK为了适配NB-IoT的数据传输特性,协议上引入了CP和UP两种优化传输方案,即control plane CIoT EPS optimization和user plane CIoT EPS optimization。
NBIOT技术及优化

NB-IOT技术及优化目录关键技术NB-IOT属于LPWA技术的一种,它具备强覆盖、低成本、小功耗、大连接这四个关键特点。
强覆盖:较GSM有20db增益,1、采用提升IOT终端的发射功率谱密度(PSD,Power spectral density );2、通过重复发送,获得时间分集增益,并采用低阶调制方式,提高解调性能,增强覆盖;3、天线分集增益,对于1T2R来说,比1T1R会有3db的增益。
20db= 7db(功率谱密度提升)+ 12db(重传增益)+ 0-3db (多天线增益)低成本:NB-IOT基于成本考虑,对FDD-LTE的全双工方式进行阉割,仅支持半双工。
带来的好处当然是终端实现简单,影响是终端无法同时收发上下行,无法同时接收公共信息与用户信息。
◢上行传输和下行传输在不同的载波频段上进行;◢基站/终端在不同的时间进行信道的发送/接收或者接收/发送;◢H-FDD与F-FDD的差别在于终端不允许同时进行信号的发送与接收,终端相对全双工FDD终端可以简化,只保留一套收发信机即可,从而节省双工器的成本;NB-IOT终端工作带宽仅为传统LTE的1个PRB带宽(180K),带宽小使得NB不需要复杂的均衡算法。
带宽变小后,也间接导致原有宽带信道、物理层流程简化。
下面仅粗略讲解,以后单独成系列篇讲解物理层。
下行取消了PCFICH、PHICH后将使得下行数据传输的流程与原LTE形成很大的区别,同样一旦上行取消了PUCCH,那么必然要解决上行控制消息如何反馈的问题,这也将与现网LTE有很大的不同。
终端侧RF进行了阉割,主流NB终端支持1根天线(协议规定NRS支持1或者2天线端口)天线模式也就从原来的1T /2R变成了现在的1T/1R,天线本身复杂度,当然也包括天线算法都将有效降低FD全双工阉割为HD半双工,收发器从FDD-LTE的两套减少到只需要一套低采样率,低速率,可以使得缓存Flash/RAM要求小(28 kByte)低功耗,意味着RF设计要求低,小PA就能实现直接砍掉IMS协议栈,这也就意味着NB将不支持语音(注意实际上eMTC是可以支持的)各层均进行优化PHY物理层:信道重新设计,降低基本信道的运算开销。
服务器性能调优技巧提升系统响应速度与吞吐量

服务器性能调优技巧提升系统响应速度与吞吐量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服务器承载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为了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和满足不断增长的网络请求,服务器性能调优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技巧,帮助提升服务器的响应速度和吞吐量。
一、硬件优化1. 选择适合的服务器硬件:在购买服务器时,要根据业务需求选择适合的硬件配置。
考虑到预算和性能需求,合理选择处理器、内存、硬盘等硬件。
2. RAID 阵列配置:使用 RAID 技术可以将多个硬盘组合为一个独立的逻辑驱动器,提高磁盘的读写性能和数据冗余能力。
3. 网络带宽优化:确保服务器与用户的网络连接通畅。
选择高速、稳定的网络提供商,优化网络带宽的使用方式,避免带宽浪费和瓶颈。
二、操作系统优化1. 使用最新操作系统版本:不断更新操作系统的版本,可以获得更好的性能和安全性。
及时安装更新和补丁,以修复系统漏洞和提高性能。
2. 禁用不必要的服务和进程:关闭不需要的服务和进程,避免它们占用系统资源和内存。
通过精简系统,可以提高服务器的性能。
3. 调整内核参数:根据服务器的硬件和网络环境,调整操作系统内核的参数。
合理设置 TCP 缓冲区大小、最大连接数等参数,提高网络传输效率。
三、应用程序优化1. 代码优化:不断优化应用程序的代码,提高其性能效率和运行速度。
避免重复计算和冗余操作,使用高效的算法和数据结构。
2. 数据库优化:合理设计数据库结构,优化查询语句和索引,避免全表扫描和慢查询。
使用数据库连接池和缓存技术,提高数据库的性能和响应速度。
3. 静态资源优化:减少静态资源(如图片、CSS、JavaScript)的加载时间。
使用文件压缩和缓存技术,减小文件大小和数量,提升页面加载速度。
四、负载均衡与缓存1. 负载均衡:通过负载均衡技术,将请求分发到多个服务器上,实现请求的均衡负载。
有效利用服务器资源,提高系统吞吐量和并发处理能力。
2. CDN 加速:使用 CDN(内容分发网络)技术,将静态资源缓存到离用户最近的节点上。
窄带物联网(NB-IOT)简要介绍

10
目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窄带物联网(NB-IOT)的发展背景
NB-IOT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
移动基于GSM的FDD&NB-IOT升级方案
11
NB-IOT技术定义;FDD-LTE与TD-LTE的对比
NB-IOT技术定义:
目前,仅FDD LTE系统支持NB-IoT技术,TD-LTE系 统不支持NB-IoT技术。 NB-IoT是在基于FDD LTE技术上改造而来的,物理 层设计大部分沿用LTE系统技术,如上行采用SCFDMA,下行采用OFDM。高层协议设计沿用LTE协 议,针对其小数据包、低功耗和大连接特性进行功能 增强。核心网部分基于S1接口连接,支持独立部署和 升级部署两种方式。
双工方式 频段 带宽 子帧上下行配置
TD-LTE
主要技术差异 TDD F\E\D
LTE FDD
FDD 900M
结论:NB-IOT可以理解为一种简化版的FDD LTE技术; 优点:NB-IoT在覆盖、功耗、成本、连接数等 方面性能最优,最符合LPWA类业务需求; 缺点:NB-IoT无法满足对移动性及速率要求较 高、数据量大、需要语音业务的应用需求,可 考虑eMTC、Cat1等候选技术;
23
覆盖对比
NB-IOT与GSM900覆盖距离对比:NB-IoT终端考虑额外10dB损耗,99%覆盖率要求可达到与GSM900原网相当覆盖 半径,95%覆盖率要求可达到GSM900原网2倍覆盖半径。 现网TD-LTE与GSM900覆盖对比:根据测试结果分析和经验,现网4G(TD-LTE)站点覆盖距离是2G(GSM900)站点的约 1/3;农村区域升级FDD-LTE 4G站点后,其单个站的覆盖距离约为现网TD-LTE 4G基站的3倍,能有效改善农村覆盖问题
无线网络的优化—吞吐量问题的的方法

摄图网给你创意和灵感 摄图网给你创意和灵感
(2)单用户平均吞吐率
(3)单用户边缘吞吐率
(4)小区峰值吞吐率 (5)小区平摄图均网吞给你吐创率意和灵感
摄图网给你创意和灵感
吞吐量异常表现
吞吐量一般观察应用层的吞吐量或者MAC层的吞吐量:
异常主要有2种表现: 吞吐量波动大(通过Netmeter等吞吐量统计直观观察) 存在掉坑、裂缝等异常表现 终端不动,出现超过50%的波动
速率 环功控, 内存在 干扰
分集
力限
不
不足 ICIC
其他用
不平
制
足
户在做
衡
业务
摄图网给你创意和灵感 摄图网给你创意和灵感
eNB侧主要和基线参数进行核对,商用网络如果出现参数和基
线参数不一致的情况,需要查清为什么会出现该种情况;
终端侧参数检查:主要是PC窗口的大小,会影响TCP业务; 摄图网给你创意和灵感 摄图网给你创意和灵感
步骤2:空口/非空口问题隔离定位
判断是否是TCP问题 最简单的方法-UDP灌包 尝试多线程下载或同时下载多个文件 若吞吐率明显要大于TCP业务吞吐率,则判断为TCP问题,进 入TCP问题排查; 若吞吐率与TCP业务基本持平,或者比TCP还低,则进入空口 问题排查;
吞吐量问题的优化方法
学习 目标
01 吞吐量相关指标定义 02 吞吐量异常表现 03 吞吐量异常定位思路
吞吐量相关指标定义
吞吐率定义:单位时间内下载或者上传的数据量。
吞吐率公式:吞吐率 = ∑下载上传数据量 / 统计时长。
吞吐率主要通过如下指标衡量,不同指标的观测方法一致,测试场景选择和限
制条件有所不同: (1)单用户峰值吞吐率
步骤3:空口问题定位、解决方法
nbiot解决方案

nbiot解决方案
《NB-IoT解决方案:连接智能世界的新技术》
近年来,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已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
而NB-IoT(Narrowband IoT)作为一种新型的低
功耗广域物联网技术,正在成为物联网领域的热门话题。
NB-IoT可以实现广域物联网设备的低功耗、高连接性和广覆盖,
并且可以在现有蜂窝网络内部部署,使其成为企业和消费者首选的物联网连接解决方案。
NB-IoT解决方案的出现,为物联网行业带来了一些重大优势。
首先,NB-IoT可以提供低功耗的连接性,这意味着物联网设
备可以持续运行数年之久,无需频繁更换电池。
其次,NB-
IoT可以实现广覆盖,即使在遥远的农村地区或深度建筑物内
部也能够实现稳定的连接。
最后,NB-IoT可以通过现有蜂窝
网络进行部署,这意味着设备生产厂商不需要重新建设、运营和维护整个物联网网络。
在实际应用中,NB-IoT解决方案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
在城市管理中,可以利用NB-IoT技术来实现智能水表、智能
电表等设备的远程监测和管理。
在工业生产中,可以利用NB-IoT技术来实现设备状态监测、生产过程控制等功能。
在环境
保护领域,可以利用NB-IoT技术来实现空气质量监测、垃圾
桶智能管理等功能。
总的来说,NB-IoT解决方案正逐渐成为连接智能世界的新技术,它正在为各种行业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未来,随着NB-
IoT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完善,相信它将会在物联网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计算机网络优化提高网络性能和吞吐量的方法

计算机网络优化提高网络性能和吞吐量的方法计算机网络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其性能的优化对于提升工作效率、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以及保障网络安全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帮助企业和个人优化网络性能和吞吐量。
I. 优化网络结构和拓扑优化网络结构和拓扑是提高网络性能的重要一步。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方法:1. 提高带宽:增加网络的带宽是提升网络性能的有效手段。
通过增加带宽,可以提高网络的吞吐量,减少数据传输的延迟。
企业可以考虑升级网络设备或者购买更高速的网络服务,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数据需求。
2. 优化网络拓扑:合理优化网络拓扑可以减少数据包的传输跳数和传输路径的长度,从而提高网络的性能。
例如,采用星型拓扑或全网网状拓扑可以减少冲突和传输延迟。
此外,合理安排子网和路由器的位置也可以有效减少网络拥堵的发生。
3. 加强网络安全:网络安全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通过使用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和虚拟专用网络(VPN)等安全措施可以保护网络不受恶意攻击和数据泄露的威胁。
加强网络安全不仅能提高网络的稳定性,还能减少网络故障对业务的影响。
II. 优化网络设备和协议除了优化网络结构和拓扑,还可以通过优化网络设备和协议来提高网络性能和吞吐量。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方法:1. 使用高性能网络设备:采用高性能的路由器、交换机和光纤传输设备等可以提高网络的传输速度和处理能力。
企业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合的网络设备,以满足高负载和大流量的需求。
2. 使用高效的网络协议:优化网络协议可以减少数据包的重传和传输延迟,从而提高网络的性能和吞吐量。
例如,使用TCP协议的加速算法可以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采用负载均衡技术可以平衡网络流量,避免单点故障。
3. 使用QoS技术进行流量管理:通过使用QoS(Quality of Service)技术,可以对不同类型的网络流量进行优先级排序和管理,确保重要数据的及时传输。
QoS技术可以优化网络性能,提高网络吞吐量,并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B-IoT吞吐率提升方案摘要:NB-IoT (窄带物联网)是3GPP R13提出的一种新型技术,为物联网提供广域覆盖。
本文以NB-IoT向WB-IoT过渡演进过程中的速率提升为出发点,研究NB-IoT无线吞吐率提升的问题,提出NB-IoT吞吐率提升方案并进行验证。
关键词:窄带物联网;吞吐率;提升引言随着物联网应用的深入,整个社会正经历着一场数字化变革,万物移动互联产生巨量的数据并进一步影响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根据物联网细分市场需求的不同,许多事物将通过毛细网络实现连接,NB-IoT(Narrow Band Internetof Things,窄带物联网)技术在这种业务场景下应运而生。
NB-IoT属于低功耗广域物联网技术,具有广覆盖、低功耗、低成本和大规模连接等特点,有广阔的商业价值。
但NB-IoT发展中面临着NB-IoT向宽带物联网(Wide Band-I oT,WB-I oT)的演进问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IoT网络中终端设备的速率需求会相应发生变化,进而将导致当前的NB-IoT不能满足将来IoT设备的需求。
因此,需要提升NB-IoT吞吐率。
1.NB-IoT吞吐率提升方案1.1 NB-IoT多天线方案在传统LTE网络中,可以通过增加天线的数目实现吞吐率提升及覆盖增强,而目前NB-IoT基站大多基于2T2R,因此推测NB-IoT可通过增加天线数目实现吞吐率的提升[1]。
1.1.1 下行4天线发射分集方案发射分集利用空间信道的弱相关性,结合时间、频率上的选择性,在发射端将信号和信号副本进行一定编码处理后发送。
接收端将经历不同衰落路径的信号和信号副本进行合并,相对于不采用发射分集直接发射信号的方式,合并后的信号由于获得分集增益,可靠性得以提高。
目前NB-I oT参考信号天线口数最大支持2Po rt(天线口0和1),下行考虑采用基于SFBC(Space Frequency BlockC o d i ng,空频块编码)发射分集技术[2]。
SF B C能够通过在不同的天线口和频率上传送信号的副本,获得分集增益。
S F B C 将x1和x2编码到不同的天线口和子载波发送:在天线口Port 0的f1和f2子载波上分别发送x1和x2,在天线口Port 1的f1和f2子载波上分别发送-x2*和x1*,如图1所示。
其中,相关参数表示如下:x1、x2表示SF BC编码前需要发送的信息,*表示取共轭操作,f1、f2表示不同的子载波,Port 0、Port 1表示不同的发送天线口。
S F BC能够通过在不同的天线口和频率上传送x1和x2的副本,获得分集增益。
当单通道功率配置相同时,与下行2天线相比,获得1~3dB覆盖增益,小区下行平均吞吐率提升10%~20%。
1.1.2 上行4天线接收分集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通过一根发射天线发送信号,不同UE占用不同的时频资源。
eNodeB使用4根天线接收信号,对多根天线上收到的信号进行合并,实现信号干扰噪声比SINR(Signal to 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的最大化,可获得分集增益和阵列增益,从而提升小区容量和覆盖。
与上行2天线相比,获得1~3dB覆盖增益,小区上行平均吞吐率提升10%~20%。
分级增益和阵列增益分别如图2和图3所示。
1.2 NB-IoT Multi-tone方案3G P P标准中定义了NB-I o T上行支持S i n g l e-t o n e和Multi-tone传输,Single-tone为UE的必备功能,Multi-tone为可选功能,目前NB仅支持Single-tone。
下面对Multi-tone传输进行研究探讨。
Multi-tone包括3tone、6tone和12tone这三种场景[3],分别代表eNodeB可一次分配3、6和12个15kHz子载波用于UE上行数据传输。
eNodeB可以根据当前资源情况对支持Multitone的UE进行灵活调度,一次分配多个子载波传输UE的上行数据可以降低数据传输时延和UE功耗。
1.2.1Multi-tone算法原理(1)根据不同的UE信号测量情况、PHR上报等,确定适合该UE调度的最大子载波个数。
● 根据MS G3中的P H R(考虑不同子载波数的功率补偿)确定初始最大可支持的子载波数。
● 根据S I N R测量结果调整最大可允许调度的子载波数,包括由大往小调整和由小往大调整(最近两次SINR测量值满足调整门限时触发)。
● 根据SINR测量结果,通过查找各子载波下SINR和MCS的对应表获取当前子载波对应的MCS值和重复次数,并根据当前BSR值、确定的调度资源RU个数,计算相应的传输总时长TB_duration(TB_duration=RU个数×单个RU的时长)。
图1端口、子载波、传送的信号对应关系图2分级增益图3阵列增益(2)根据TB_duration和最大可允许调度的子载波数计算资源块面积,在剩余可用资源中查找,按子载波由大到小遍历,找到满足条件的资源块则选用相应的子载波数分配资源调度,否则按照Single-tone调度。
传输总时长TB_duration关系如图4所示。
其中,NRU表示RU的个数;12tone表示频域占用12个15kHz的子载波,单RU时长为1ms;6tone表示频域占用6个15kHz的子载波,单RU时长为2ms;3tone表示频域占用3个15kHz的子载波,单RU时长为4ms。
1.2.2 Multi-tone信令交互流程Multi-tone信令交互流程如图5所示。
(1)当M u l t i-t o n e开启后,e N o d e B 通过S I B2消息中NPRACH参数nprach-SubcarrierMSG3-RangeStart-r13指示Multi-tone UE发送NPRACH的起始位置。
图4传输总时长TB_duration关系图5Multi-tone交互流程(2)支持Multi-tone的UE在指定的NPRACH资源上发起随机接入请求。
(3)对于在Multi-tone NPRACH资源发起随机接入请求的UE(NPRACH重复次数不高于32次),eNodeB分配Multi-toneMSG3的资源,否则按照Single-tone给UE分配MSG3资源。
(4)如果U E支持M u l t i-t o n e,在M S G3中通过R R CConnection Request中携带multiToneSupport消息。
(5)eNo d eB根据收到的MSG3获知UE是否支持Mu l t ito n e,对于支持Mu lt i-t o n e的UE可以分配多个子载波用于MS G5的上行数据传输,分配的子载波个数由eNo d eB根据UE的解调能力及剩余资源情况进行确定。
(6)UE按照eNodeB分配的上行资源进行上行数据传输和后续的上行业务资源调度。
Multi-tone适用于覆盖较好且上行业务数据量较大(比如单次100+Byte)、小区有支持Multi-tone能力的UE接入场景。
对于覆盖较好场景下的UE上行数据采用Mu l t i-t o n e传输,相比Single-tone最大可获得三倍以上的上行峰值速率,有助于降低UE上行数据传输时延和功耗。
2. NB-IoT吞吐率提升方案验证2.1 NB-IoT 4T4R方案验证2.1.1 上行4天线接收分集验证通过跟踪NB RSSI的结果验证4天线分集接收是否已经生效。
若“天线0接收信号强度指示(dBm)”、“天线1接收信号强度指示(d Bm)”、“天线2接收信号强度指示(dBm)”和“天线3接收信号强度指示(dBm)”的值都不为N/A,则说明配置了4根天线接收,上行4天线接收分集已生效。
测试方法为进行单用户上行定点速率测试,每3s向服务器发送300B,测试时间为5mi n。
测试结果如图6所示,根据测试指标结果,上行极好点、好点、中点、差点的定点速率提升分别为9.8%、10.9%、20.6%、18.2%。
因此,上行4天线接收分集较传统2天线接收有10%~20%的速率提升。
图6上行4天线接收分集测试结果2.1.2 下行4天线发射分集验证在Stand Alone/Guard Band场景下,如果观察到NB-IoT下4个通道的输出功率与配置的4个通道的输出功率差异在0.5dB以内,则说明配置了4根天线发送,下行4天线发射分集已生效。
在In Band场景下,如果观察LTE FDD下4个通道的输出功率,与配置的4个通道的输出功率,差异在0.5dB以内,则说明配置了4根天线发送,下行4天线发射分集已生效。
测试方法为进行单用户下行定点速率测试,连续发送小数据分组到服务器,保持在线。
服务器连续向终端Pi n g32B,测试时间为5min。
测试结果如图7所示,根据测试指标结果,下行极好点、好点、中点、差点的定点速率提升分别为12.5%、14.5%、15.6%、16.7%。
因此,下行4天线发射分集较传统2天线有12%~17%的速率提升。
2.2 NB-IoT Multi-tone方案验证特性是否生效可以通过跟踪Mu l t i-t o n e的调度次数评估。
跟踪监控“NB-IoT调度”,查看跟踪项“3to ne上行调度次数”、“6t o ne上行调度次数”和“12t o ne上行调度次数”。
这些跟踪项中只要有一项计数不为0,就说明Mu l t itone特性生效。
测试方法为进行单用户上行定点速率测试,每3s向服务器发送300B,测试时间为5min。
图7下行4天线发射分集测试结果图8Multi-tone方案验证结果特性增益可以通过对比特性开通前后的单用户上行速率评估。
测试结果如图8所示,根据测试结果,在极好点、好点、中点、差点定点上行速率分别提升130%、101.5%、44.2%、9.1%。
因此,Multi-tone方案较传统Single-tone速率提升2~2.3倍,说明Multi-tone特性增益明显。
3.结束语综上所述,NB-IoT是物联网核心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在覆盖、功耗、成本、连接数等方面性能占优。
本文主要研究NB-IoT向WB-IoT过渡演进过程中的速率提升问题,分别从提升天线上下行发射接收分集的4T4R特性、一次分配多个子载波的Multi-tone特性两个方面进行探讨,结果表明: NB-I o T4T4R技术及Mu l t i-t o n e可提高10%~130%的吞吐率,可在NB-IoT的建设中引用并推进其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1] 张超, 高有军, 丁海煜. NB-IoT性能浅析[J]. 移动通信, 2017, 41(21):47-52.[2] 张志峰. NB-IoT低速率窄带物联网通信技术现状与发展研究[J]. 无线互联科技, 2018(12).[3] 郭宝, 刘毅, 张阳. NB-IoT无线吞吐率及低功耗技术探讨[J]. 移动通信, 2017, 41(11):7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