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与粉体材料
纳米粉体材料

纳米粉体材料简介纳米材料分为纳米粉体材料、纳米固体材料、纳米组装体系三类。
纳米粉体材料是纳米材料中最基本的一类。
纳米固体是由分体材料聚集,组合而成。
而纳米组装体系则是纳米粉体材料的变形。
纳米粉体也叫纳米颗粒,一般指尺寸在1-100nm之间的超细粒子,有人称它是超微粒子。
它的尺度大于原子簇而又小于一般的微粒。
按照它的尺寸计算,假设每个原子尺寸为1埃,那么它所含原子数在1000个-10亿个之间。
它小于一般生物细胞,和病毒的尺寸相当。
细微颗粒一般不具有量子效应,而纳米颗粒具有量子效应;一般原子团簇具有量子效应和幻数效应,而纳米颗粒不具有幻数效应。
纳米颗粒的形态有球形、板状、棒状、角状、海绵状等,制成纳米颗粒的成分可以是金属,可以是氧化物,还可以是其他各种化合物。
纳米粉体材料的基本性质它的性质与以下几个效应有很大的关系:(1).小尺寸效应随着颗粒的量变,当纳米颗粒的尺寸与光波、传导电子德布罗意波长以及超导态的相干长度或透射深度等物理尺寸特征相当或更小时,周期边界性条件将被破坏,声、光、电、磁、热、力等特性均会出现质变。
由于颗粒尺寸变小所引起的宏观物理性质的变化成为小尺寸效应。
(2).表面与界面效应纳米微粒尺寸小、表面大、位于表面的原子占相当大的比例。
由于纳米粒径的减小,最终会引起表面原子活性增大,从而不但引起纳米粒子表面原子输送和构型的变化,同时也引起表面电子自旋构象和电子能谱的变化。
以上的这些性质被称为“表面与界面效应”。
(3)量子尺寸效应当粒子尺寸下降到某一值时,金属费米能级附近的电子能级由准连续变成离散能级的现象成为量子尺寸效应。
具体从各方面说来有以下特性:(1)热学特性纳米微粒的熔点,烧结温度比常规粉体要低得多。
这是由于表面与界面效应引起的。
比如:大块的pb的熔点600k,而20nm球形pb微粒熔点降低288k,纳米Ag微粒在低于373k时开始融化,常规Ag的熔点远高于1173k。
还有,纳米TiO2在773k加热出现明显致密化,而大晶粒样品要出现同样的致密化需要再升温873k才能达到,这和烧结温度有很大关系。
纳米与粉体材料

j
硅 酸盐所 纳米催 化材料研究取得 了重要进展 稳 氢源的 定的 作用。 料电 是一 经 燃 池 种不 过燃烧 电 而以 学
最近 。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高性能陶瓷和超微结构 反应连续把燃料中的化学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发电装置。
i
国家重点实验室高秋 明研究员带领的课题组在有机 一无
1
■ Ⅱ产 N50 葡斟业 O26 .0
维普资讯
膜形成离子径迹, 经过化学蚀刻获得重离子径迹模板 , 采
科技 领域 的研究 水平 已达 到 国内一 流水 平 , 并在 实验 室 建 设 、科学 研究 、技 术创新 、 担项 目、应 用开 发 、 才培 承 人
所 需的 拉拔模 具和 耐 磨器件
,
应储氢景为 57 t 质量分数) . %( w 。具有优异的电化学储氢 性能。根据美国能源部( DOE 对车用储氢技术制订的标 ) 准。 该研究小组这次发表的实验结果已经接近其对储氢材
料 的重量 和储 氢 密度 的要 求。
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该项技术可 以应用在燃料电池的制造中。起到持续
优点 。特别适合交通运输工具使用。
;
:
i
稳定, 发生团 氧化。 容易 聚和 从而影响了 材 性 纳米 料的 我 国t 离子径迹 中金纳米线研 究获重 要进展
能 。P MA 是 一种 纳 米尺 度 的树 枝 状的 柔性 有机 大 分 A M 近 日。中科 院近 物所 刘杰 研究 员 主持 的 “ 部 之光 ” 西
了优 良的微环境 。使纳米材料具备了优 良的催化性能。
通过 利 用无机 介 孔 和树枝 状 高分 子复 合体 系 来稳 定
的著名期刊 《 纳米技术 =N n tc n Ig ) 》 a oe h oo y上发表。 (
纳米粉体的制备

纳米粉体的制备材料的开发与应用在人类社会进步上起了极为关键的作用。
人类文明史上的石器时代、铜器朝代、铁器时代的划分就是以所用材料命名的。
材料与能源、资讯为当代技术的三大支柱,而且资讯与能源技术的发展也离不一材料技术的支援。
纳米材料指的是颗粒尺寸为1~100nm的粒子组成的新型材料。
由于它的尺寸小、比表面大及量子尺寸效应,使之具有常规粗晶材料不具备的特殊性能,在光吸收、敏感、催化及其它功能特性等方面展现出引人注目的应用前景。
早在1861年,随着胶体化学的建立,科学家就开始对直径为1~100nm的粒子的体系进行研究。
真正有意识地研究纳米粒子可追溯到30年代的日本,当时为了军事需要而开展了“沉烟试验”,但受到实验水平和条件限制,虽用真空蒸发法制成世界上第一批超微铅粉,但光吸收性能很不稳定。
直到本世纪60年代人们才开始对分立的纳米粒子进行研究。
1963年,Uyeda用气体蒸发冷凝法制得金属纳米微粒,对其形貌和晶体结构进行了电镜和电子衍射研究。
1984年,德国的H.Gleiter等人将气体蒸发冷凝获得的纳米铁粒子,在真空下原位压制成纳米固体材料,使纳米材料研究成为材料科学中的热点。
国际上发达国家对这一新的纳米材料研究领域极为重视,日本的纳米材料的研究经历了二个七年计画,已形成二个纳米材料研究制备中心。
德国也在Auburg建立了纳米材料制备中心,发展纳米复合材料和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
1992年,美国将纳米材料列入“先进材料与加工总统计画”,将用于此专案的研究经费增加10%,增加资金1.63亿美元。
美国Illinoi大学和纳米技术公司建立了纳米材料制备基地。
我国近年来在纳米材料的制备、表征、性能及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国际水平的创新成果,已形成一些具有物色的研究集体和研究基地,在国际纳米材料研究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在纳米制备科学中纳米粉体的制备由于其显著的应用前景发展得较快。
1.化学制备法1.1化学沉淀法沉淀法主要包括共沉淀法、均匀沉淀法、多元醇为介质的沉淀法、沉淀转化化、直接沉淀法等。
纳米与粉体材料

造纸研究 院宋宝 祥 、 国无 机盐工业 协会 钙镁盐分 会常务 中 副会 长刘 祝增 、 中国涂料工 业协会 副秘书 长黄添源 等均 出
席 了大 会并 发言 。 会议议题涵盖 了矿物粉体加工与应用、 粉体与材料 、 生物 粉体技术 、 循环经济及地方产业等相关领域 。 针对粉体行业覆 盖面广 、 横向学科 的特点, 结合 当前国内研究进展 , 根据橡胶、 塑料 、 饲料 、 农药、 涂料 、 医药 、 水泥 以及造纸各行业特点与会 专家进行 了多角度 、 多方面的探讨 。
质量 的监 管力度 , 以确保 该工程项 目9 月底 投用 目标 的按期
实现。
新Ⅱ斟产业
N 1 2 0 O. 1 0 7
维普资讯
巨无霸炭黑公 司 2条年产 3万吨炭黑生产 线 现 nnu t 料适 于工 管 防 可降 有的 as a 涂 用 业 道的 腐, 低 le 将 投产 能耗1 %~ %。 0 2 0 美国助剂产品
上海安亿纳 米材 料有 限公司继2 0 年成功推 出多功 能 06 色母粒助 剂 C MB一 0 后 , 6 0 经过一年攻 关 , 又成功 开发出多 元 素钛 白助剂 系列产 品 。 安亿多元素 钛 白助剂是采用 世界上先进 的无机材料 改 性 及复 合 技术制 备 而成 的复合 粉体 材料 , 含有 S 、 、 、 iAlTi
车 ; 气系统主管 网基本形成 , 煤 正在进 行清扫 , 公辅设施 其它
的施工也正按照计划 向前推进。 中国粉体 网) (
金博泰 3万吨纳米塑母料和 P VC彩板项 目
落户定远
日前 , 金博 泰 国际贸易有 限公 司合肥分 公司 与滁 洲定
远 县工业 园 区管 委会 签约 , 式落户 定远 县。 正
纳米与粉体材料

市面 上含 有纳米成分 的个人 护理产 品 ,并指 出产品 的数 目 仍在不断增加。报 告说 。现在 的产 品品种至少有 1 种。设 6 1 在美 国首 府华盛顿 的国际技 术评估 中心法律 事务主任 约瑟 夫・ 门迪 尔森表示 ,科学研究机构已开始了解纳 米材料可能
原材料持续短缺造成 全 n B F) oa r Mc i l a 于近 日指 出涂 料价格 的飙升是 由主要原材 料的持续短 缺造
成的。这些材料包括:环氧树脂,二 甲苯、乙醇 、丙酮等溶剂。 以及 用于生产保 护性油漆 的亚铅粉等 。
品还具有成本低 、无毒环保 、抗冲击 ,耐酸碱 、强度高、使 用 寿命长等优点 ,克服了传 统霓虹灯工艺复杂 、耗 电量 大、易
碎、字体缺笔少划 、产品受表 现形 式限制等诸 多缺陷 ,是传 统霓虹灯 的理想替代品。 ( 中国高新技术产 业导报 )
据专家介 绍,该太阳能 浮雕霓虹灯利用太阳光源 ,无需 消耗常规 电能。加之新型模具材料的运用 ,使得霓虹灯的耗
可直接安 装到井下工作面 ,通过信号传输至地面 电脑网络 , 可进 行2 小 时实 时监控 ,有效 预 防矿 井粉 尘爆 炸 事故 的 4
发生 。 ( 国矿 业报 ) 中
化物涂 层 的厚 度能够 改变 颗粒 的共振频 率 ,从而使 颗粒具
有开关性能。 ( 化学科学 )
美呼吁加强对含纳米物质产 品的管理
中国煤炭科学研究 院研制成 功粉 尘传 感器
由中国煤炭科 学研究 总院重庆 分院研制 的矿井 “ 尘 粉
美 国科研人 员开发 出用于 纳米光子器件 的光学开关
芝 加哥 大学 的P ip y t Sin e t 其 同事 制 P e Gu o— o n s及
纳米二氧化钛粉体的制备与表征

纳米TiO粉体的制备与表征2一:引言•纳米材料是指在三维空间中至少在一维方向上尺寸在1-100nm 之间并具有特殊性能的材料,这大约相当于10~100个原子紧密排列在一起的尺度。
由于纳米材料至少在一维方向上为纳米尺度,所以纳米材料具有普通材料所不具背的性能,如表面效应、小体积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
因此纳米TiO 2粉体具备许多特殊的功能比如性能稳定、无毒、光催化活性高、价格低廉、耐化学腐蚀性好,是良好的光催化剂、消毒剂杀菌剂。
•光催化作为一种新型环境净化技术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纳米TiO2以良好的性能稳定、效率高、无二次污染、成本低廉等优点,在光催化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
面临的问题:催化的效率比较低,而且对太阳能的利用率比较低。
二:TiO简介21:TiO2特性纳米TiO2作为一种新型的功能材料,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纳米材料。
纳米二氧化钛具有粒径小、吸收紫外光能力强以及良好的随角异色、光催化和抗菌杀毒等优点。
纳米TiO2晶体主要有锐钛型和金红石型两种晶型。
金红石型晶体则主要用于防紫外线、增强、增韧、降解有机污染物,是一种环保型产品;锐钛型晶体的主要作用有抗菌,分解有机物。
锐钛型纳米TiO2是一种新型抗菌剂,具有良好的杀菌效用、耐热性好、安全性能佳、持续性长、使用方便;在抗菌过程中可以生成具有很强化学活性的自由基,因此能有效地分解空气中多种有毒气体。
金红石型纳米TiO2具有高光催化活性,抗紫外线能力强等优点。
对长波区紫外线的阻隔以散射为主,对中波区紫外线的阻隔则以吸收为主。
2:TiO2的光催化机理当能量大于TiO2禁带宽度的光照射半导体时,光激发电子跃迁到导带,形成导带电子(矿),同时在价带留下空穴(矿)。
由于半导体能带的不连续性,电子和空穴的寿命较长,它们能够在电场作用下或通过扩散的方式运动,与吸附在半导体催化剂粒子表面上的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或者被表面晶格缺陷俘获。
纳米粘土材料

聚合物/粘土纳米复合材料的优点
(1)重量轻,很少质量分数(3%~5%)即可具有 很高性能 (2)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及尺寸稳定性; (3) (3)力学性能优于纤维增强聚合物体系,可以在 二维方向上起到增强的作用。 (4)有优异的阻隔性能; (5)纳米蒙脱石/热塑性聚烯烃复合物容易再生利 用,其力学性能能够在再生中得到提高; (6)具有抗静电性和阻燃性; (7)填料颗粒小,塑料制品的表面更加光洁[9]。
层状硅酸盐矿物(蒙脱石)结构 特点
层状硅酸盐矿物是由表面带负电的片 层,靠层间可交换性阳离子的静电作 用而形成的层状结构,层间可交换阳 离子可与其它有机阳离子进行离子交 换反应而使层间距增大,然后使单体 或有机高分子插入其层间而形成纳米 复合材料。
制备纳米复合材料的层状硅酸盐矿物 应具有如下特殊性质
填充法 目前仍处于发展初期,其优点是 纳米材料和基体聚合物材料的选 择空间很大,纳米材料可以任意 组合,任意分散。
用于制备聚合物-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无机物包括: 层状硅酸盐矿物,层状化合物,金属粉体以及各种 无机氧化物等。无机氧化物SiO2、TiO2、SiC等用 于制备粉体材料的技术在现阶段已相当成熟。在聚 合物-无机纳米复合材料中,以粘土为无机相的复 合材料仍然占据相当大的比例。粘土主要是由粘土 矿物组成。大多数粘土矿物均为层状含水的硅酸盐。 作为纳米前驱体的层状硅酸盐片层尺度一般均在 1~100nm之间,因此,层状硅酸盐本身就是“天然 的纳米”结构,这种层状结构是设计制备有机高分 子-无机粘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基础,由此得到的纳 米复合材料比基体高分子大大提高,因此形成了今 天世界范围内的研究开发热点。
粉体材料的粒级划分
超细粉体材料:平均粒径在1-10 微米 亚超细(或亚微米)粉体:平均 粒径在1-0.1微米 纳米粉体材料:平均粒径在1-100 纳米
纳米粉体材料的制备

3-8
Preparation of nanoparticles
(一)溶胶制备工艺
1、 有机途径
组成: 母体——醇盐,浓度10~50%;
溶剂——乙醇; 催化剂——盐酸、醋酸等 螯合剂——乙酰丙酮 水——用量一定要控制
特点:水、溶剂挥发,干燥龟裂;
薄膜厚度受限; 但可反复涂覆。
3-9
Preparation of nanoparticles
优缺点
A 样品的晶型结构完整,原料便宜;
B 设备简单、适于批量生产;
C 粉末易团聚,制备较为困难。
3 - 36
Preparation of nanoparticles
2) 水热法(高温水解法)
定义:指在高温(100~1000℃)高压(10~100Mpa)下,利用
溶液中物质化学反应进行的合成。
水的作用:作为一种组分参与反应(即是溶剂又是矿化
研究进展:己制备出多种单质、无机化合物和复合材料超细微粉
末;目前已进入规模生产阶段,美国的MIT(麻省理工学)于1986 年已建成年产几十吨的装置。
3 - 33
Preparation of nanoparticles
4 液相法 特点:化学组成可控 → 高纯、均相 成核速度可控 → 合成温度低 形状大小可控 → 纳米颗粒
分类:溶胶凝胶法;沉淀法;水热法等。
3 - 34
Preparation of nanoparticles
1)沉淀-共沉淀法
定义:含阳离子的溶液中加入沉淀剂后,使离子沉淀的 方法。(以沉淀反应为基础) 分类: 单组分沉淀:溶液只含一种阳离子,得到单组分沉淀。 单相共沉淀:溶液含多种阳离子,沉淀为化合物 (固溶体)。 共沉淀:溶液中含多种阳离子,沉淀产物为混合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重离子径迹中金纳米线研究获重要进展
有关专家称,该研究所取得的成果不仅加深了人们 对单分子和原子团簇的物理和化学本质及单分子器件的认 识,还发现了一些新的效应与现象,这对人工直接改造分 子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同时在新材料和新器件方面有巨大 的潜在应用价值。
德国琥珀光学纳米陶瓷隔热膜亮相展会
2006 年 3 月,在中国国际汽车用品展览会暨国际改 装车展览会上,琥珀光学国际带来了新一代的隔热膜产 品-琥珀纳米陶瓷隔热膜由导电性物质氮氧化物组成,具 有独特的分子结构,该物质对太阳光有本质的选择,纳米 陶瓷以精微的分子成份真空溅射到高透明的光感薄膜上, 使琥珀陶瓷膜能阻隔更多的热量。
科学家们一致认为,目前直接在纳米物质飞扬环境 中工作的工人所面临的处境十分危险,虽然现在从事纳米 物质生产的21万人中只有部分工人暴露在这样的环境中, 但随着纳米技术的不断升温,其人数将会迅速增加。据专 家估计,到 2014 年,利用纳米技术生产的产品总价值将 达到 2.6 万亿美元,是 2004 年的 200 倍。
虽然有不少实验室试验及动物试验表明,纳米量级 的微粒可以引起奇特的生物反应,同时它们比与其化学成 分相同的大颗粒物毒性更大,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现 在还没有针对纳米物质特殊危害的工人保护法。
有科学家提出,由于人造的纳米物质具有复杂的化 学反应表面,因此它们同自然界产生的纳米物质在“行 为”上差别较大。虽然人造纳米物质的这种特性可以为人 所用,如让它们将药物分子传递到人体细胞中,或将绝缘 体变成导电体。但与此同时,有关动物研究表明,纳米物 质能够阻塞气管、诱发强烈的免疫系统反应和影响活细 胞。
这次试验在无机油的条件下行驶了 1375公里,返回 后经技师检测,试验车辆发动机声音、水温和行驶性能一 切正常,当场宣布本次试验真实有效。
美国亿邦化学的技术专家对此次试验充满了信心, 其纳米陶瓷机油的抗磨、节能已经在美国本土经过严酷的 台架试验和实车验证,优异的性能表现令外界震动。
纳米技术呼唤生产安全法
会后,上海海晏威固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 向到场的嘉宾以及经销商和新闻媒体的朋友现场展示了琥 珀陶瓷膜的突出优势。
纳米陶瓷膜功能优于其他隔热膜
日本三菱化工和美国杜邦人耗时5年,花费巨资共 同研发而成了新一代的汽车用膜——纳米陶瓷膜。该产品 是采用纳米陶瓷技术,结合现代航天科技,运用多腔式磁 控金属镀膜及纳米材料隐形能量吸收和离子束镀等高新技 术 结 合 生 产 而 成 ,以 高 1 0 0 % 的 紫 外 线 阻 隔 率 ,8 5 % 的 透 光 率 ,9 3 % 的 隔 热 率 高 居 同 类 产 品 之 首 。
News 资讯 纳米与粉体材料
纳米金刚石复合涂层技术实现产业化应用
由上海交通大学承担的 863 纳米材料专项课题“纳 米金刚石复合涂层的应用与产业化”近日通过了专家验 收,该课题成功开发出了纳米金刚石复合涂层技术并实 现了产品的产业化。
据悉,该课题开发的纳米金刚石复合涂层拉拔模具 产品已在江苏上上电缆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华普电缆有 限公司等 70 多家生产企业应用,为应用企业带来了显著 的经济效益,新增产值 14 亿元、利润 4510 万元、税收 6009 万元,节约资金 3571 万元。
清华大学碳纳米材料研究小组近日发现一种经处理 后表现出显著储氢性能的碳纳米管,它有望成为新的清洁 能源 -- 氢能电池的制造材料。
研究小组的科技人员对定向碳纳米管的电化学储氢 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发现这种碳纳米管具有许多全新的 力学、电学、热学和光学性能,尤其是将它混以铜粉后表 现出的显著的储氢性能。课题小组将碳纳米管制成电极, 进行恒流充放电电化学实验,结果表明, 混铜粉定向多壁 碳纳米管电极的储氢量是石墨电极的 10 倍, 是非定向多 壁碳纳米管电极的 13 倍, 比电容量高达 1625mAh/g, 对 应储氢量为 5.7wt%(质量分数),具有优异的电化学储氢 性能。根据美国能源部(DOE)对车用储氢技术制订的标 准,该研究小组这次发表的实验结果已经接近其对储氢材 料的重术发展至今,遇到的一个重大难题就是直接 观察单个分子和原子团簇的几何结构和电子结构,并对其 进行理论阐述。日前,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连续资助的 研究项目“单分子结构与电子态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已经 突破该难题,能够对单个分子和原子团簇的结构进行理论 上的建模分析与表述。
据了解,过去对单分子结构的研究大都采用扫描隧 道显微术,虽然有很高的分辨率,但其图像只反映分子电 子态的空间分布,不能直接反映其几何结构。同时,由于 实验条件所限,确定单分子的构型、取向、内部原子结构 和电子态仍比较困难。
中国科技大学侯建国教授等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 资助下,通过精确控制实验条件,从大量数据分析单分子 结构图像规律,结合理论计算,确立了新的对单分子结构 进行高分辨表征的研究方法。该项研究成果居国际前沿水 平。
该研究机构重点研究领域包括纳米材料及器件 、纳 米生物技术与纳米医学、纳米仿生技术、纳米生物安全技 术等;主要目标是瞄准国际科技前沿、国家战略需求与未 来产业发展,坚持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与区域创新相结 合,坚持科技创新与培育创新创业人才相结合,坚持院地 共建与国际合作相结合,在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领域建设 特色鲜明、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研究机构。
该产品的结构共有 8 层,第一层与第七层为抗波段 2 0 0 ~ 3 7 0 n m 紫 外 线 层 ,其 结 构 为 纳 米 银 粒 子 ,第 二 、三 、 四、五、六层为抗波段 2.5~25nm 的红光(阳光中的主 要热源)其结构为纳米贵金属粒子,第八层为抗磨处理 层,在外侧层中更加入纳米粉,使膜的胶粒精细度达到前 所未有的水平,所以“纳米陶瓷膜”又被形象的比喻成“光 谱筛子”。
该研究机构位于苏州工业园区独墅湖高等教育区内, 计划在 2007 年底以前完成各项建设任务,并集聚一支结 构合理、创新能力强的研发队伍,为推进江苏省科技创新 和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提供服务。
南京大学纳米技术重点实验室通过验收
日前,南京大学承担的江苏省纳米技术重点实验室 建设项目,通过了由江苏省科技厅组织、中科院院士陈达 担任验收委员会主任的专家组验收。
据介绍,江苏省纳米技术重点实验室于 2002 年 9 月 依托南京大学而组建,旨在应对国内外纳米科技领域发展 的机遇与挑战,推动江苏省电子、新材料、化工、医药等 支柱产业及其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它融合了南大物理、化 学、生命科学等国家重点学科的力量,是南京大学创建的 第一个省级高技术重点实验室。三年来,该实验室在纳米
科技领域的研究水平已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并在实验室建 设、科学研究、技术创新、承担项目、应用开发、人才培 养、对外服务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在国际国内核心学 术刊物上发表论文 240 篇;申报国家发明专利 40 项(其 中已授权 16项);承担国家和江苏省科技计划项目37项, 科研资助经费近 2000 万元;向企业(含军工)转让了 8 项自主研发的应用成果;共培养硕士研究生 25 名,博士 研究生 31 名;2004 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中国科学院在苏州建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 究机构
中科院、江苏省、苏州市于 3 月底签署了共建中国科 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机构备忘录,这标志着 中科院与江苏省的合作进入一个新阶段。
中国科学院与江苏省、苏州市共建的研究机构将进 一步加强面向现代制造业急需的纳米技术研究,为江苏经 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用 500 瓦太阳灯的强光照射,与市面最流行的其他 隔热膜(包括各种美国进口名牌膜)做一一比较,在相同 的透光度下,“纳米陶瓷膜”的隔热效果远远强于其他牌 子,正好验证了“爱车贴纳米,清凉有道理”的说法。
亿邦纳米陶瓷机油 创无机油行车 1375 公里
美国亿邦纳米陶瓷机油“无机油行驶”试验车队从北 京出发,至沈阳后原路返回,经过 20 多个小时的连续行 车,成功实现无机油行车 1375 公里,而此次使用的试验 车为一辆普通微型哈飞,更具有普遍代表性。
硅酸盐所纳米催化材料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
最近,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高性能陶瓷和超微结构 国家重点实验室高秋明研究员带领的课题组在有机 -无 机纳米复合材料制备及其性能研究中取得进展,该成果 发表在核心化学期刊《美国化学学会会志》上。
纳米贵金属表面存在大量活泼的纳米粒子通常很不 稳定,容易发生团聚和氧化,从而影响了纳米材料的性 能。PAMAM 是一种纳米尺度的树枝状的柔性有机大分 子,而介孔 SiO2 具有刚性孔道,为材料的负载提供了优 良的载体。将 PAMAM和介孔SiO2结合来稳定纳米材料, 结合了有机的柔性和无机刚性的优点,为纳米材料提供 了优良的微环境,使纳米材料具备了优良的催化性能。
近日,中科院近物所刘杰研究员主持的“西部之光” 项目——重离子径迹中纳米微针的形成和制备取得重要进 展,金纳米线阵列的相关研究成果已在国际纳米科技领域 的 著 名 期 刊《 纳 米 技 术 》( N a n o t e c h n o l o g y )上 发 表 。
由于金纳米线拥有良好的电、热、机械等特性,在纳 米电子学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这些特性强烈 地依赖于纳米线的形状和晶体结构。利用重离子径迹模板 结合电化学沉积的方法可以很好地控制纳米线的晶体结构 和形状。刘杰领导的科研组利用高能重离子轰击聚合物薄
机油被誉为发动机的“血液”,传统润滑理论认为,如 果没有机油的润滑,汽车是无法行驶的。
“无机油行车”,就是在汽车中加入美国亿邦专利技 术 的 纳 米 陶 瓷( N o m i T o u c h )机 油 ,机 油 中 含 有 亿 邦 独 特的自润滑超硬材料,经过几十公里的预热行驶,使机件 的摩擦表面形成一层高强度的长链纳米保护膜,然后把将 机油放掉,使车辆在没有机油的状态下行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