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赏荷和爱莲说阅读答案

合集下载

《爱莲说》阅读练习及答案(精选15篇)

《爱莲说》阅读练习及答案(精选15篇)

《爱莲说》阅读练习及答案《爱莲说》阅读练习及答案(精选15篇)阅读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是由阅读者根据不同的目的加以调节控制的,陶冶人们的情操,提升自我修养。

阅读是一种理解、领悟、吸收、鉴赏、评价和探究文章的思维过程。

阅读可以改变思想、获取知识,从而可能改变命运。

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爱莲说》阅读练习及答案(精选1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爱莲说》阅读练习及答案篇1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下列加粗字的意思。

(1)不能名其一处也名__________(2)亭亭净植植__________(3)陶后鲜有闻鲜__________(4)惟吾德馨馨__________2、下列句子中的“之”与“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中的“之”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水陆草木之花B、蔽林而窥之C、无丝竹之乱耳D、何陋之有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爱莲说》是唐代刘禹锡的托物言志的名文。

B、文章用“菊”和“牡丹”做正衬和反衬,含蓄而突出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

C、文章最后一句表达出作者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世风的讽刺。

D、莲花所体现的君主风度,至今仍有现实意义,它启示人们,做人应该做像莲花那样高洁正直的人。

4、翻译下面文言句子。

(1)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1)说出(2)树立(3)少(4)香气,指品德高尚2、C3、A4、(1)对于菊花的喜爱,自陶渊明之后就很少听说过了。

《爱莲说》阅读答案(15篇)

《爱莲说》阅读答案(15篇)

《爱莲说》阅读答案(15篇)《爱莲说》阅读答案(15篇)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是我们在解答阅读题时的参考。

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算得上好阅读答案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爱莲说》阅读答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爱莲说》阅读答案1四、阅读下面古诗文,回答问题。

(共16分)(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现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乙)群葩当令时,只在花开之数日,前此后此皆属过而不问之秋矣。

芙蕖则不然:自荷钱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

有风既作飘摇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

迨至菡萏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自夏到秋,此则在花为分内之事,在人为应得之资者也。

……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李渔《芙蕖》)【注释】①群葩(pā):百花。

各种花都在一定的时节开放,这段时节称为当令。

②芙蕖:荷花的别称。

③妍:美丽。

④迨至:等到。

菡(hàn)萏(dàn):尚未开的荷花。

⑤资:资财,这里指享受。

⑥目:观赏。

16.解释下面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

(3分)(1)陶渊明独爱菊 (2)香远益清(3)陶后鲜有闻17.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中通外直,不蔓不枝(2)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8.怎样理解“莲之爱,同予者何人”?19.甲文和乙文作者喜欢莲(荷花)的原因各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阅读下面元曲,回答问题。

(5分)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0.简要分析“夕阳西下”一句的表达作用。

爱莲说阅读答案15篇

爱莲说阅读答案15篇

爱莲说阅读答案爱莲说阅读答案15篇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阅读答案,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检查自己的得与失,分析原因及时总结。

大家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规范的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爱莲说阅读答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爱莲说阅读答案1阅读下面的诗文。

完成第7—11题。

{15分)【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乙】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7.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4分)(1)出淤泥而不染(2)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3)陶后鲜有闻(4)待到山花烂漫时8.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莲,花之君子者也。

译文:9.作者“独爱莲”的原因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2分)10.【甲】文用——、——衬托了莲花的形象,【乙】文用——、——等自然环境来烘托梅花的形象。

(4分)11.两文所歌颂的对象在精神品质上有什么相似之处?(3分)答案;7.(1)沾染;污染(2)我(3)听说 (4)等待;等 8.莲,是花中的君子。

9.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0.菊花、牡丹;风雪悬崖(冰天雪地、悬崖冰雪)、万花丛。

11.不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都要坚守自己的节操(品质、精神)。

爱莲说阅读答案2阅读下列古文,完成下面题目(16分)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爱莲说阅读及答案 爱莲说阅读题及答案

爱莲说阅读及答案 爱莲说阅读题及答案

爱莲说阅读及答案
介绍
《爱莲说》是中国古代文学名篇之一,由唐代文学家白居易创作。

它描绘了作者在荷塘中观赏莲花时的心情和感受,融入了浓厚的唐代意境与哲理。

本文将为您介绍《爱莲说》的阅读题及答案。

文本阅读题目
1. 《爱莲说》是哪位唐代文学家的作品?
2. 《爱莲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 文中通过描写莲花传达了哪些情感?
4. 莲花的特点有哪些?
5. 文中有哪些寄托哲理的语句?
答案解析
1. 《爱莲说》是由唐代文学家白居易创作的。

2. 主要内容:《爱莲说》描述了作者白居易在荷塘旁边看到盛开
的莲花时的心情和感受。

他通过细致的观察和真挚的表达,揭示出莲
花的美丽和内涵。

3. 文中通过描写莲花传达了以下情感:
•清幽:文中描述了荷塘的环境,莲花盛开的场景给人一种清幽的
感觉。

•景仰:作者对莲花的描述中流露出对莲花美丽和高洁品质的景仰
之情。

•淡泊:作者以莲花为比喻,表达了对名利的淡泊态度。

•坚韧:莲花在污泥之中能够生长和开放,表现出坚韧不拔的品质。

4. 莲花的特点包括:
•美丽:莲花以其婀娜多姿、清雅沁人的美丽形象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

•高洁:莲花生长在污泥之中,但它却不沾染任何污垢,象征着高洁品质。

•坚韧:莲花的茎直立,叶片坚韧,能够顶住风浪和外界的考验。

•净化:莲花在水中生长,可以吸收水中的杂质,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

5. 文中寄托哲理的语句:
•。

爱莲说阅读答案(15篇)

爱莲说阅读答案(15篇)

爱莲说阅读答案爱莲说阅读答案(15篇)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阅读答案,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检查自己的得与失,并对今后的学习做出调整。

什么类型的阅读答案才能有效帮助到我们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爱莲说阅读答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爱莲说阅读答案1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2分)①香远益清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小题2】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②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小题3】陶渊明的“独爱菊”与周敦颐的“爱莲”分别表现了一种怎样的人生态度?你更欣赏谁?(4分)【小题4】孟子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与周敦颐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看法相反,你同意哪种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4分)答案【小题1】①益:更,更加。

②亵:亲近而不庄重。

评分:每小题1分,共2分。

【小题2】①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到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却不显得妖媚。

②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评分:意思对即可。

每题2分,共4分。

【小题3】陶渊明的“爱菊”表达的是一种看不惯现实、不与之同流合污,避世做隐士的人生态度,而周敦颐是一种不追逐功名富贵,不趋炎附势,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用自己美好的品格来影响他人。

对比来看,陶渊明的人生态度比较消极,而周敦颐的“出淤泥而不染”境界更高。

也可欣赏陶渊明,自圆其说即可。

评分:共4分。

意思对即可。

【小题4】答法一:同意孟子的观点。

人的思想受环境的影响,“孟母择邻”说的即是这个道理。

答法二:同意周敦颐的观点。

爱莲说对比阅读(答案及评分详细)

爱莲说对比阅读(答案及评分详细)

爱莲说对比阅读[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於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节选自周敦颐《爱莲说》)[乙]自荷钱①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劲叶②既生,则又日高一日,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飘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态;迢至菡萏③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乃花中既谢,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玉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

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可鼻则有花荷叶之清香,荷花之异馥④,避暑而暑为之退,纳凉逐之生。

至其可人之口者,则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

只有霜中败叶,零落难堪,似成废物矣,及摘而藏之,又备经年襄物之用。

是芙蕖⑤者也,无一时一刻,这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

(节选自李渔《闲情偶寄》)[注释]①荷钱:指初生的小荷叶。

②劲叶:指长大了的荷叶。

③菡萏:未开的荷花。

④异馥:异香。

⑤芙渠:荷花。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

(2分)⑴不蔓不枝.()⑵陶后鲜.有闻()⑶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⑷此皆言其可.目者也()2.下列文言虚词“而”的意义和用法与“摘而藏之”中“而”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B.溪深而鱼肥C.乃记之而去 D.呼尔而与之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⑴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⑵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

4.甲、乙两个文段的主要意思各是什么?(3分)甲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甲、乙两个文段都写荷花,都表达了作者对荷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但赞美和喜爱的原因有所不同,请用简洁的语言分析。

《爱莲说》阅读答案(集合15篇)

《爱莲说》阅读答案(集合15篇)

《爱莲说》阅读答案(集合15篇)《爱莲说》阅读答案(集合15篇)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会经常接触并使用阅读答案,阅读答案可以有效帮助我们巩固所学知识。

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可以有效帮助到我们的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爱莲说》阅读答案,欢迎大家分享。

《爱莲说》阅读答案1阅读《爱莲说》,回答问题。

(14分)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小题1:.周敦颐,字,号,北宋哲学家。

(1分)小题2:.解释划线词语。

(2分)①可爱者甚蕃()②宜乎众矣()③陶后鲜有闻()④不可亵玩焉()小题3:.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莲花的?并赋予君子哪些品格?(4分)小题4:.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分)小题5:.《爱莲说》一文运用借物喻人的写法,旨在托物言志。

这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2分)小题6:.短文赞扬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实则是作者思想情怀的抒发,可现实生活中,有人却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这两种观点,你是怎样看待的?请简述理由。

(3分)参考答案:小题1:茂叔濂溪小题1:多应当少轻慢小题1:生长环境体态香气风度气质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正直不趋炎附势美名远扬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小题1:作者用”菊”和”牡丹”来作正衬和反衬,表达自己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含蓄而突出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小题1:表达自己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和对趋炎附势,追名逐利的污浊世风的批判和讽刺。

小题1:(提示:针对某一种观点或将两者结合起来谈均可,但必须扣住“人与环境”的关系)小题1: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小题2: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意思,都是课内重点。

夏日赏荷阅读答案

夏日赏荷阅读答案

夏日赏荷阅读答案夏日赏荷阅读答案【篇一:写荷阅读训练及答案】如盖。

一叶碧绿平静地展开,从水面缓缓地升起,水在荷叶的上面,亦在荷叶的下面,荷涌动,水便涌动。

自池边向河心里漫去。

⑶于是想起伞,对天撑着,一束束的阳光收集在伞下,没有风,没有雨,荷便显得格外地幽远、明丽。

目光踏着一片荷叶,一寸寸地远去,小小荷塘,竟无边的开阔。

⑷荷是水中的君子,出污泥而不染纤尘。

画荷是一种意境;唱荷也是一种意境;写荷仍是一种意境。

平静的地面,荷叶慢慢升起像一只张开翅膀的水鸟,又像是一只小小的船,横于水面。

阳光只是一片金黄色的落叶,与荷轻轻的摩擦,继而又被一阵风吹走,消失在茫茫的黑夜之中。

⑸雨中看荷,像是把自己平放在水上,细雨轻吻着嫩绿的荷叶,一种迷人的音乐把你融入荷叶之内,你摇动着,荷亦摇动着,便会有一种韵味,轻轻地咬你,细口细口地啄你。

雨水积在荷心,又一叶一叶地倒入水中,宁静的荷捕捉着一种清新的动感,一滴晶莹的水珠,悬在荷心,挂在你的眼角。

雨过以后,一弯彩虹横于荷塘,那聚在荷心的水滴,亮闪闪地滚动着,颤抖着,像是从荷叶上亮起的一盏小小油灯。

⑹夏日的荷变得无边的茂密,整个荷塘像一块绿色的陆地,一层层地远去,把一个一个荷池连成一个整体,间或有一只红红的荷花,倏地跃出水面,大摇大摆地把花瓣放开,露出黄黄的花蕊,含苞欲放的荷躲在叶下,很不容易被人看到,像是怕羞,在往上长,一直高进荷叶,花蕾慢慢地养大,像要胀开似的。

有一线蜻蜓,一直飞进来,落在花蕾上,停住后一动不动。

夏日的荷由浅入深,像是一种境界,放眼望去,竟有一种无限的空间。

⑺夜幕降临,清新的荷塘便掠起一绺微风,轻轻地袭来,有一种沁凉,沿着荷叶一圈圈地荡开,月光很轻,从荷上移动。

月下的荷塘萌生一种使人茅塞顿开的朦胧,一朵莲花,仿佛在梦里。

一叶一叶的花瓣,挤开浓浓的黑夜,仿佛从污泥里抽出。

配上蛙鼓,荷塘便喧闹起来,探荷的人仿佛一片荷叶轻飘飘的浮在水上,借着月色,荷叶依然地清脆,碧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夏日赏荷和爱莲说阅读答案
本文是关于夏日赏荷和爱莲说阅读答案,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夏日赏荷和爱莲说》阅读原文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余忆年少时,住西湖。

每至夏日,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

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

兴正浓,忽有大雨倾盆而至,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

少时,雨过天晴,波澜不惊,湖天一色。

荷花为雨所洗,鲜妍明媚,袅娜多姿,清丽雅致,实为花中仙子也。

李太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余以为妙绝。

《夏日赏荷和爱莲说》阅读题目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2分)
①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②余以为妙绝( )
2.《古汉语词典》对“鲜”字有以下几种解释。

请根据语境,选出对“陶后鲜有闻”中“鲜”字的解释最恰当的一项。

(2分) A.读xiān,活鱼。

B.读xi ān,新鲜。

C.读xiān,鲜艳。

D.读xiǎn,少。

3.根据语意,下列语句停顿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晋陶渊明独/爱菊 B.世人/盛爱牡丹 C.荷花为雨/所洗 D.余忆年/少时
4. 将下列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文赏荷:(5分)
(1)赏荷,可观其形美。

【乙】段描绘雨中荷花的语句是“______ ”,描绘雨后荷花的语句是“_______ ”。

(用原文填空)(2分)
(2)赏荷,可品其神美。

【甲】段称莲为“花之君子”,【乙】段赞荷为“花中仙子”。

你更喜欢哪一种赞誉之辞?请联系文段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3分) 《夏日赏荷和爱莲说》阅读答案
1.(2分)要点与评分:解释准确,每个1分。

①亲近而不庄重②美妙到了极点(或:奇妙到了极点;奇妙极了等)
2.D(2分)
3.B(2分)
4.(4分)要点与评分:翻译准确,表达通顺。

每句2分。

①句:对于莲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谁呢?(或:像我一样爱莲的,还有谁呢?)②句:一天,(我)和几位好友一起,在湖边的亭子中观赏荷花。

5.读文赏荷:(5分)(1)(2分)要点与评分:依照题意,用原文填空。

每处1分。

雨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雨后:鲜妍明媚,袅娜多姿
(2)(3分)要点与评分:观点明确,联系文段内容,有理有据,2分;表达1分。

例一:我喜欢称莲为“花之君子”。

因为莲具有“出淤泥而不染”的特点,这与君子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浮沉的品质是相通的……
例二:我喜欢称莲为“花之君子”。

因为莲具有“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特点,这与君子特立独行,正直不苟,豁达大度的品质是相通的……
例三:我喜欢称荷为“花中仙子”。

因为被雨洗涤过的荷花,更显得鲜妍明媚、清新脱俗,如仙子般美丽动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