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钾血症补钾新原则
补钾原则62982

低钾血症治疗方法(1)一般采用口服钾,成人预防剂量为10%氯化钾30~40ml/d 3-4克(每g氯化钾含钾13.4mmol)。
氯化钾口服易有胃肠道反应,可用枸橼酸钾为佳(1g枸橼酸钾含钾4.5mmol)(2)静脉输注氯化钾,在不能口服或缺钾严重的病人使用。
每g氯化钾必须均匀滴注30~40min以上,不可静脉推注(3)补钾注重点:a.尿量必须在30ml/h以上时,方考虑补钾,否则可引起血钾过高。
b.伴有酸中毒、血氯过高或肝功能损害者,可考虑应用谷氨酸钾,每支6.3g 含钾34mmol,可加入0.5L葡萄糖液内静滴。
C.静脉滴注的氯化钾浓度太高可刺激静脉引起疼痛,甚至静脉痉挛和血栓形成。
d.切忌滴注过快,血清钾浓度忽然增高可导致心搏骤停。
e.K 进入细胞内的速度很慢,约15h才达到细胞内、外平衡,而在细胞功能不全如缺氧、酸中毒等情况下,钾的平衡时间更长,约需1周或更长,所以纠正缺钾需历时数日,勿操之过急或中途停止补给。
f.缺钾同时有低血钙时,应注重补钙,因为低血钙症状往往被低血钾所掩盖,低血钾纠正后,可出现低血钙性搐搦。
g.短期内大量补钾或长期补钾时,需定期观察,测定血清钾及心电图以免发生高血钾发病原因引起缺钾或低钾血症的原因很多,常见的有:a.钾摄入不足,如长期进食不足,给病人补液时,长期未给补钾盐液体,或在营养支持过程中,营养液中钾盐的补充不足;b.钾损失过多,如呕吐、腹泻、胃肠减压及消化道瘘,大量丢失消化液,长期应用速尿、利尿酸等利尿剂及皮质激素等使钾从肾脏排出过多;c.钾在体内分布异常,如大量输注葡萄糖与胰岛素合用,或碱中毒时,都能使大量钾转入细胞内,出现低钾血症症状表现临床表现和细胞内、外钾缺乏的严重程度相关,更主要的是取决于低血钾发生的速度。
血清K <2.5mmol/L时,症状较严重。
短时期内发生缺钾,症状出现迅速,甚至引起猝死(1)、神经肌肉系统表现为神经、肌肉应激性减退。
当血清K <3.0mmol/L时,可出现四肢肌肉软弱无力,低于2.5mmol/L时,可出现软瘫,以四肢肌肉最为突出,腱反射迟钝或消失。
低钾患者补钾原则

低钾患者补钾原则1、尽量口服补钾,对不能口服者可经静脉滴注;2、禁止静脉推注钾,常用针剂为10%化钾溶液,应稀释后经静脉滴注,严禁直接经静脉推注,以免血钾突然升高,导致心脏骤停;3、见尿补钾:一般以尿量超过40ml/h或500ml/h方可补钾;4、限制补钾总量,依血清钾水平,补钾量为60-80mmol/(以每克氯化钾等于13.4mmol/L 计算,约需补钾3-6g/d);5、控制补液中钾浓度不宜超过40mmol/L(氯化钾3g/L);6、滴速勿快:补钾速度不宜超过20-40mmol/h低钾血症症状人体血钾的正常参考值范围为3. 5〜5. 5mmol/L,低于3 . 5 m m o 1/ L时为低钾血症,一旦血钾低于2 . 5mmo 1/L以下时会出现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软瘫和呼吸困难等症状,危及患者生命。
1、肌无力:为最早的临床表现,一般先出现四肢肌软弱无力,后可出现吞咽困难、呛咳、呼吸困难甚至窒息;2、消化道功能障碍:胃肠道蠕动缓慢,有恶心呕吐、腹胀、肠麻痹等;3、心脏功能异常:传导阻滞和节律异常;4、代谢性碱中毒:表现为头晕、躁动、昏迷、面部及四肢肌抽动、手足搐溺、口周及手足麻木。
高浓度补钾的护理1、心电监护采用高浓度静脉补钾有一定的危险性。
当血钾过低时,患者临床表现四肢肌无力、软瘫、呼吸困难、窒息、腹泻及恶心呕吐等,心电图提示U波改变、Q-T间期延长和室性心、律失常等。
当患者的血钾一旦降至2. 0 mmo 1 /L,心电图上会出现T波,S T段下降,多源性室早或室性心动过速,严重者出现心室扌卜动或颤动而致心搏骤停。
而当血钾过高时,可出现QRS波群时限延长、P-R间期延长、ST段下移,严重时会出现越来越缓慢、越来越宽的QRS波群。
患者表现为肌肉无力,甚至瘫痪形成。
通常以下肢出现较多,后沿躯干向上肢延伸,呼吸肌在极个别情况下才可累及。
因此,对低钾的患者进行高浓度补钾治疗时,护理人员应在补钾期间进行持续心电监护,监测呼吸、心电图、血压等改变,并准备各种抢救用物。
(完整版)低钾血症的原因及补钾原则

低钾血症形成的原因:一、钾的摄入量过少一般饮食含钾都比较丰富,所以只要能正常进食,机体就不致缺钾。
但是手术后的患者或因为体质原因较长时间禁食或少食,使得每日钾的摄入量少于3g,并持续2周以上,就会导致缺钾和低钾血症。
二、钾的排出量过多(1)经胃肠道失钾:这是儿童失钾最重要的原因,常见于严重腹泻呕吐等伴有大量消化液丧失的患者。
消化液含丰富的钾(唾液含189 mmol/L,胃液含14 mmol/L,肠液6.2~7.2 mmol/L,胆汁6.6 mmol/L,胰液4~5 mmol/L)。
另外,由于腹泻所致的血容量减少,使醛固酮分泌增多,也使得结肠分泌钾的作用加强。
因此,长期大量的呕吐、腹泻、胃肠引流、造瘘、透析等,均导致失钾。
(2)经肾失钾:这是成人失钾最重要的原因,引起肾排钾增多的因素有:①某些肾脏疾病:如远侧肾小管性酸中毒,急性肾小管坏死,肾小管液中尿素增多,新生肾小管上皮对水、电解质重吸收的功能不足,可发生排钾增多。
②某些排钾利尿药的长期使用或用量使用,如呋塞米、氢氯噻嗪。
③某些内分泌疾病,如醛固酮增多症,Cushing综合症等。
④碱中毒,肾小管上皮细胞排H+减少,故H+-Na+交换加强,故随尿排钾增多。
⑤镁缺失常常引起低钾血症。
(3)经皮肤失钾:汗液含有钾,在一般情况下,出汗不致引起低钾血症,但在高温环境中进行重体力劳动时,大量出汗亦可导致钾的丧失。
三、细胞外钾向细胞内转移细胞外钾向细胞内转移时,可发生低钾血症,但在机体的含钾总量并不因而减少。
(1)低钾性周期性瘫痪:发作时细胞外钾向细胞内转移,是一种家族性疾病。
(2)碱中毒:细胞内H+移至细胞外以起代偿作用,同时细胞外K+进入细胞。
(3)胰岛素过量:用大剂量胰岛素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会发生低钾血症。
(4)棉籽油,氯化钡中毒。
(5)低温疗法使钾进入细胞内。
四、稀释性低钾血症细胞外液水潴留时,血钾浓度相对降低,机体总钾量和细胞内钾正常,见于水过多和水中毒,或过多、过快补液而未及时补钾。
静脉补钾的原则简答题

静脉补钾的原则简答题静脉补钾是指将钾盐以注射剂的形式通过静脉给予患者,以补充或调节体内钾离子的浓度。
钾是人体细胞内重要的电解质之一,对于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起着关键作用。
因此,合理而有效的静脉补钾原则对于维持体内钾离子平衡、防止和治疗钾离子紊乱具有重要意义。
1. 补钾适应症:- 低钾血症:当患者血钾浓度低于正常范围(血清钾浓度<3.5mmol/L)时,需要进行静脉补钾。
- 低钾病因:低钾血症的原因可以是胃肠排泄过多、尿液排钾增加、药物使用不当、酸碱平衡紊乱、内分泌障碍等,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补钾。
- 高钾血症:当患者血钾浓度高于正常范围(血清钾浓度>5.0mmol/L)时,出现严重的电解质紊乱症状,需要静脉血钾。
2. 静脉补钾剂选择:- 常用静脉补钾剂主要有氯化钾、醋酸钾和甘露醇钾等。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要,选择合适的补钾剂。
如无特殊要求,可选择氯化钾作为首选药物补钾。
- 考虑到药物的渗透压、pH值和浓度等因素,应选择与患者体液等渗或稍高渗的钾盐制剂,以防止不适反应的发生。
- 注意遵循药物说明书中的给药剂量和使用方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剂量和给药速度。
3. 静脉补钾原则:- 评估患者的补钾需要,包括监测血清钾浓度和判断患者的病情。
-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确定补钾的途径、剂量和速度。
通常情况下,静脉补钾更为迅速有效,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高血糖危象、急性肾损伤等,需密切观察和控制补钾速度。
- 监测补钾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补钾后应及时复查血清钾浓度,并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变化,以评价补钾效果和防止补钾过多引起高钾血症。
- 不同病情下补钾策略的调整。
如患者合并有酸碱平衡紊乱或心脏病的情况下,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调整补钾策略。
4. 注意事项:- 药物的稀释和配制要严格按照规范操作,以保证药物的质量和安全。
- 儿童患者需特别注意给药剂量和速度的调整,以防止过量和不良反应。
- 静脉补钾过程中需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电图、血压、心率等指标的变化,以及钾离子的排出情况。
临床补钾原则

4.对难治性低钾,应注意有无碱中毒、低镁血症存在并予以纠正。
5.补钾后可加重原有的低钙,应补给钙剂。
6.停补钾指征为:停止静脉补钾24h后,血钾大致正常,可改用口服补钾,因血钾达3.5mmol/L,仍表示体内缺钾约10%,一般需补钾4~6d,严重者需10~20d才能使细胞内缺钾逐渐纠正。
发病原因
引起缺钾或低钾血症的原因很多,常见的有:a.钾摄入不足,如长期进食不足,给病人补液时,长期未给补钾盐液体,或在营养支持过程中,营养液中钾盐的补充不足;b.钾损失过多,如呕吐、腹泻、胃肠减压及消化道瘘,大量丢失消化液,长期应用速尿、利尿酸等利尿剂及皮质激素等使钾从肾脏排出过多;c.钾在体内分布异常,如大量输注葡萄糖与胰岛素合用,或碱中毒时,都能使大量钾转入细胞内,出现低钾血症。
2.2 氯化钾静脉给药速度:<10 mEq/hour ;
2.3 每日静脉输入氯化钾总量:
a 轻度低钾血症:q;
3 静脉输入氯化钾浓度>60 mEq/L或速度>20 mEq/hour时,应连续监测心电图,并每2小时测一次血清钾 摘自: 医 学教 育网 。
4 注意观察低钾血症和高钾血症的临床表现: 摘自: 医 学教 育网
4.1 低钾血症:K+<3.5 mEq/L;
a 轻度低钾:K+3.0-3.5 mEq/L;
b 中度低钾:K+2.5-3.0 mEq/L。恶心,呕吐,肌无力,易激怒,嗜睡,抑郁;
c 重度低钾:K+<2.5mEq/L。无力,心率不齐,麻痹,呼吸衰竭,精神异常,肠梗阻, 摘自: 医 学教 育网
补钾原则

静脉补钾的原则
10%kcl 1ml=1.34mmol 1mmol K=0.8ml Inj.10%KCl
一、尿量(时机)
要求尿量每小时在30ml以上。也就是医学上常说的见尿补钾(即有尿或来院前6h内有尿,就开始补钾)。
二、浓度
静脉滴注液含钾浓度一般不超过0.3%,即500ml加入10%氯化钾不能超过15ml。浓度高可抑制心肌,且对静脉刺激甚大,病人不能忍受,并有引起血栓性静脉炎的危险.氯化钾禁止静脉推注。
三、速度
氯化钾进入血液,须经15h左右方可建立细胞内外平衡,成人静脉滴入速度每分钟不宜超过60滴。
2.2 氯化钾静脉给药速度:<10 mEq/hour ;
2.3 每日静脉输入氯化钾总量:
a 轻度低钾血症:40 mEq;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b中度低钾血症:40-60 mEq;
3 静脉输入氯化钾浓度>60 mEq/L或速度>20 mEq/hour时,应连续监测心电图,并每2小时测一次血清钾。
4 注意观察低钾血症和高钾血症的临床表现:
4.1 低钾血症:K+<3.5 mEq/L;
a 轻度低钾:K+3.0-3.5 mEq/L;
b 中度低钾:K+2.5-3.0 mEq/L。恶心,呕吐,肌无力,易激怒,嗜睡,抑郁;
c 重度低钾:K+<2.5mEq/L。无力,心率不齐,麻痹,呼吸衰竭,精神异常,肠梗阻,
横纹肌溶解。
4.2 高钾血症:K+>5.5 mEq/L。四肢麻木无力,刺痛感,房室阻滞,QRS增宽超过25%。
补钾的原则和策略

【原创】“补钾”的原则和策略(2007-10-11 20:33:30)标签:知识/探索心脏外科低血分类:危重症监护和围手术期治疗钾代谢静脉输液氯化钾治疗心动前沿【对于低血钾的处理,明明在心脏外科、重症监护室里常规都可以用15‰(甚至更高)的浓度通过中心静脉补钾,而且这已经是国内外各医疗机构的医疗常规,但在每一版的外科学教材上却置之不顾,非要明文写上“静脉补钾浓度最高上限是3‰”,可又不注明这只是外周静脉输液的标准,也不说明这个浓度限制的意义是什么,弄的刚毕业的医学生都不知道如何正确补钾,真是医学教育的一大怪景。
当年为了应对一位患者家属(某医学院附院的护士)拿着第四版《外科学》指着我的鼻子说我没学好外科学“补钾把病人补死了”而提请的医疗鉴定,逼得我四处查找资料文献写“答辩状”,以下是从一些中文经典书籍中摘抄出来的东西,这种经验真是终生难忘。
】一、关于钾的代谢1、消化道内的正常代谢:成人每日摄取钾盐2-4g即能够满足代谢之需。
K在食道中不吸收;胃内有少量K穿过胃黏膜细胞;小肠(主要是回肠)吸收摄入K量的90%;其余10%左右随粪便排出体外。
K被吸收的可能机制:①肠壁细胞由受体调节的“钠泵”主动转运②直接通过小肠粘膜上皮细胞之间的连接间隙进入③K在空回肠腔侧细胞膜对K几乎不渗透,入血机制是通过细胞旁短路吸收。
在各种消化液中,小肠液和血浆K浓度近似,唾液、胃液、胆汁、胰液中K均高于血浆。
成年人每日消化液总量为6-7L,正常情况下消化液中的电解质几乎全部重吸收,再加上摄入的电解质,消化道每日约交换K 150-200mmol左右(空肠以上部位以排K为主,回肠段以吸收K为主)。
消化道内K的正常代谢和K量的稳定是血浆K的起始因素,也是总体钾量、细胞内外K量恒定在一定范围的重要保证。
2、钾在消化道内的吸收钾摄入之后不停的被吸收,吸收量与摄入量固然成正相关,但吸收入血的速度应该认为是比较缓和的。
有资料证明进食K后数小时当中,血K浓度变化并不大,并未见血K显著增高的现象,这虽然与肾脏进行排K调节有关,其中也可能存在着一种肠道吸收K的缓调节机制,进食后大量消化液分泌也是这种缓调节机制的组成部分。
最新补钾原则和注意事项

1适量补镁 2发现和治疗细胞外钾移入细胞内的原因。 3发现和治疗肾失钾的原因 4停用利尿剂,治疗吐泻
最新补钾原则和注意事项
5可选择应用抑制肾小管排泌钾的药物,如 氨苯蝶啶,螺内酯。但起作用很慢,半衰 期很长,使用时要防治高血钾。
6细胞内缺钾严重加大补钾力度!
最新补钾原则和注意事项
7如果应用了上述措施后,仍补钾不满意。 可尝试使用小剂量激素。具体原理不明。 可能是激素的“允许”左右。
最新补钾原则和注意事项
补钾公式和换算以及临床补钾量
补钾公式: (期望值-实测值)×体重(kg)×0.3/1.34 =10% kcl的 毫升数
补钾换算: 每克kcl=13.4mmol/l. 即20mmol/lkcl=10%kcl 15ml
临床补钾: 常按10%氯化钾每日1~3ml(100~300mg)/kg补充
7.短期内大量补钾或长期补钾时,需定 期观察,测定血清钾及心电图以免发生高 血钾。
最新补钾原则和注意事项
8.低钾不宜给糖,因为糖酵解时消耗钾。 静脉补钾使用葡萄糖水稀释不是理想选
择; 因为葡萄糖增高病人血浆胰岛素水平, 可导致一过性低血钾使症状加重.
最新补钾原则和注意事项
难治性低血钾处理
连续几天进行合理补钾治疗后,疗效不满 意不稳定者,称为难治性低血钾。
正常情况70KG正常人总体钾3500mmol,细胞外钾量 总共60mmol,其余为细胞内钾。静脉滴注钾进入细胞外 液后和细胞内钾达到平衡所需时间,有心衰和水肿者需要 48小时,无心衰和水肿者需24小时。
最新补钾原则和注意事项
6.缺钾同时有低血钙时,应注重补钙, 因为低血钙症状往往被低血钾所掩盖,低 血钾纠正后,可出现低血钙性搐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补钾量
• 轻度缺钾:血清钾3.0-3.5mmol/l,补钾100mmol(KCL 8.0g) • 中度缺钾:血清钾2.5-3.0mmol/l,补钾300mmol(KCL 24g) • 重度缺钾:血清钾2.0-2.5mmol/l,补钾500mmol(KCL 40g)
注:应分3-4天补足
19
补钾种类
低钾血症
1
钾代谢特点
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也排
2
生理丢失量
• 尿钾:主要由远端肾小管再分泌,肾脏无有效保钾能力,每日排钾约3050mmol
• 皮肤发汗 • 大便排钾 • 人体每天排钾总量约75mmol (3.0g)
3
谷氨酸钾 17g
氯化钾 5.6g
3g钾离子
枸橼酸钾 8g
醋酸钾 7g
4
小结
21
新规
目前认为,引起心脏骤停的主要决定因素是单位时间内流经心脏钾 离子浓度,因此对单位时间补钾总量的控制更加科学,第13版实用内科学不 再规定补钾浓度上限,而对补钾速度做出严格限制。
22
第8版内科学指出需要限制补液量或不能口服的严重低钾,可深静脉穿刺或 插管用微量泵匀速输注高浓度钾。 • 速度:静脉20-40mmol/h(KCL 1.5-3g/h)为宜,<50-60mmol/h(KCL 3.75-4.5g/h)。
骨骼肌表现
13
• 转移性低钾血症
周期性瘫痪,常在半夜或凌晨突然发病,表 现为发作性软瘫或肢体软弱乏力,多双下肢为主, 重者累及颈部以上部位及膈肌,一般持续数小时, 个别长达数日。
• 稀释性低钾血症
14
诊断
15
• 血清钾 • 心电图:低T波,Q-T间期延长和U波
16
防治
17
• 积极治疗原发病,给予富含钾的食物 • 对缺钾性低钾血症患者,应补钾
某些抗生素
长期高温作业
9
低温疗法
碱中毒/ 酸中毒恢复期
使用大量 葡萄糖、RI
反复输冷存 洗涤红
转移性 低钾
周期性瘫痪
叶酸、VB12
急性应激
棉籽油或 氯化钡中毒
10
稀释性低钾
水过多
水中毒
过多过快补液 未补钾
11
临床表现
12
泌尿系统表现
循环系统表现
酸碱平衡紊乱
缺钾性低钾
中枢神经系统表现
消化系统表现
• 饮食补钾:肉、青菜、水果、豆类 • 药物补钾:
1.氯化钾:含钾13-14mmol/g; 2.枸橼酸钾:含钾约9mmol/g; 3.L-门冬氨酸钾镁:含钾约3mmol/10ml,镁3.5mmol/10ml。
20
补钾方法
• 途径:轻者予含钾食物。口服补钾以氯化钾为主,严重病例需静脉补钾。 • 浓度:常规静滴以KCL 1.5-3g/L为宜(0.15-0.3%)。
23
注意事项
• 检查肾功能和尿量,尿量>700ml/d或30ml/h则安全,否则慎重; • 低钾时将KCL加入生理盐水静滴,正常后加入葡萄糖液静滴,停止静脉补钾
后24小时血钾正常则改口服补钾; • 输注高浓度钾,应持续心电监护及每小时监测血钾;
24
• 钾进入细胞内较为缓慢,细胞内外钾平衡时间约需15小时或更久,应特别注意 输注中和输注后的严密管 ,防止一过性高钾血症;
补钾速度 <20mmol/h (1.5g/h)
静脉20-40mmol/h(KCL 1.5-3g/h)为宜,<5060mmol/h(KCL 3.754.5g/h)。
26
谢谢!
27
• 难治性低钾血症需注意纠正碱中毒和低镁血症; • 补钾后可加重原有的低钙血症,应补钙; • 不宜长期使用氯化钾肠溶片,以免小肠处于高钾状态引发小肠狭窄、出血、梗
阻等。
25
第6版外科学VS第8版内科学
第6版外科学
第8版内科学
补钾浓度 <3g/L(0.3%) 静滴0.15-0.3%; 必要时泵高浓度钾
• 正常人每日生理一般钾需要量3.0g(75mmol) • 10%氯化钾约60ml • 补钾和补氯化钾不是一回事
5
低钾血症
6
• 概念:血清钾<3.5mmol/L
7
病
排出钾过多
胃肠失钾
肾脏失钾
其他
肾病
内分泌疾病 大面积烧伤
放腹水
利尿药
补钠过多
腹腔引流
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