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钾原则

合集下载

补钾的原则

补钾的原则

补钾的原则
钾是人体重要的矿物质,它可以有效地支持人体的生理功能,并促进血液的循环。

钾的缺乏可能会导致多种问题,如肝功能紊乱、心脏衰竭、甲状腺功能亢进、手脚麻木、注意力不集中等。

因此,补钾至关重要。

补钾的原则是:坚持摄入充足的钾,以保持正常的电解质平衡,促进血液循环,并维持身体健康。

钾的最佳来源是食物,如蔬菜、水果、豆类、鱼、海鲜、牛奶等,这些食物中富含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的钾元素。

此外,细心饮食也是补钾的重要方法。

人们可以选择低盐、低脂、低糖的饮食,既可以保持体内钾的正常含量,又有助于调节血压和血糖。

此外,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补钾的方法之一。

补钾的人需要多运动,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提高身体营养和新陈代谢,从而有利于提高钾的吸收。

同时,补钾的人应该少喝酒、多喝水,也可以有助于调节电解质平衡。

补钾的过程可能会比较漫长,因此需要进行规律的检查和观察。

比如,如果补钾后,血液检查表明血液钾正常,那么补钾过程就是成功的。

另外,补钾的人还需要经常检查心电图,以检查心功能的变化,以确保补钾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补钾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必须按照正确的原则进行,以保证有效补充钾元素,促进血液循环,改善人体健康状况。

继续完善钾补充方案,以确保有足够的钾来支持人体的生理功能和新陈代谢。

简述补钾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简述补钾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简述补钾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补钾是一种很常见的药物治疗方法,可用于治疗低钾血症等疾病。

在进行补钾治疗时,需要注意以下原则和注意事项:
1. 了解病情:在补钾前,需要了解患者的病情,包括低钾血症
的程度、病因等,以确定合适的补钾方式和治疗剂量。

2. 确定补钾方式:补钾可以通过口服、注射等方式进行。

对于
轻度低钾血症,可以通过口服补钾盐等口服药物进行治疗;对于严重的低钾血症,需要通过静脉注射等方式进行快速补钾。

3. 确定补钾剂量:补钾剂量应根据患者的体重、血钾浓度、病
情等因素进行调整,以避免补钾过量或不足造成的不良反应。

4. 注意补钾速度:补钾速度应适中,过快的补钾会引起心律失
常等严重反应,而过慢的补钾会延长治疗时间,影响疗效。

5. 监测血钾浓度:补钾治疗期间应定期监测血钾浓度,以避免
补钾过量或不足。

6. 避免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补钾药物与其他药物可能会发生
相互作用,导致不良反应或药效降低。

在进行补钾治疗时应避免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

7. 注意饮食:患者在补钾期间应避免食用高钾食物,以避免补
钾过量。

同时,应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增加膳食中的钾元素摄入。

- 1 -。

补钾的原则口诀

补钾的原则口诀

补钾的原则口诀补钾的原则口诀钾是人体内的一种重要矿物质,它在维持体内正常细胞功能和电解质平衡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补充适量的钾能够保证我们的身体健康,预防一些疾病的发生。

下面将介绍一些补钾的原则口诀,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补钾的方法。

原则一:多食富含钾的食物补钾的最佳途径是通过饮食摄入。

许多食物中都富含钾,如土豆、香蕉、橙子、菠菜等。

所以,我们要尽可能多地食用这些富含钾的食物,以满足身体对钾的需求。

原则二:均衡膳食,多样化食物种类保持均衡膳食对补钾非常重要。

我们的身体需要多种各样的营养物质,包括不同种类的矿物质。

因此,要合理安排每餐的食物种类,尽量实现膳食的多样化,以全面摄入各种营养物质,包括钾。

原则三:减少外食和加工食品的摄入外食和加工食品往往含有大量的盐和调味品,而盐水中的钠会竞争身体内的钠钾平衡,长期过量摄入会导致钾的丢失增多。

因此,为了补钾,我们应该尽量减少外食和加工食品的摄入,尽量选择健康的、自家烹饪的饮食。

原则四:合理控制钠的摄入钠和钾是维持身体正常细胞功能和电解质平衡的重要物质。

然而,过量的钠摄入会导致体内钠钾平衡紊乱,影响身体的健康。

所以,为了补钾,我们要合理控制钠的摄入。

尽量减少盐的摄入量,避免食用高盐食物,如咸肉、腌制食品等。

原则五:合理使用药物有些药物会导致体内钾的丢失,因此,在使用药物的时候要注意。

对于服用利尿剂、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药物的人群,应特别关注钾的补充,以防止出现缺钾的状况。

原则六:适量运动,避免过度劳累适量的运动有助于身体健康,但过度劳累会导致大量的钾丢失,尤其是剧烈运动或长时间运动后。

所以,在进行运动时,应注意适度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以减少钾的丢失。

还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过量摄入钾也会对身体产生不利影响,所以补钾也需要有度。

一般成年人每天摄入钾应保持在2000-3000毫克左右,具体的摄入量可以根据个人情况和医生的指导进行调整。

总结起来,补钾的原则口诀主要包括多食富含钾的食物、均衡膳食、减少外食和加工食品的摄入、合理控制钠的摄入、合理使用药物和适量运动、避免过度劳累。

补钾原则及注意事项

补钾原则及注意事项

补钾原则及注意事项
1. 原则:补钾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钾剂型、剂量及补法,保证钾的安全性。

2. 注意事项:
(1) 选择合适的剂型:补充剂形式应根据病人症状、身体状况、临床诊断及合理调整而定。

一般而言,常用的有片剂、溶液、注射剂及贴剂。

(2) 选择合适的剂量:一般而言,成人男性补充30-40 mmol/d,成人女性补充25-30 mmol/d。

对于儿童可根据年龄和体重进行适当调整。

(3) 选择合适的补钾方式:一般使用片剂或者注射剂进行给药;如果病人出现严重失水、
体重明显减轻时,可以采用静脉注射或直接胃冲的方式进行快速的补充。

静脉补钾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静脉补钾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静脉补钾的原则和注意事项静脉补钾是一种常见的治疗缺钾状态的方法,但如果补钾不当,会带来一定的风险。

以下是关于静脉补钾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一、静脉补钾的原则1. 量力而行静脉补钾量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患者的年龄、体重、病情等都会影响补钾的剂量。

如果补钾过多,会导致心脏和肌肉疲劳,甚至引发休克等危急情况。

2. 缓慢注射补钾时,应缓慢注射,以防止发生心脏和肌肉过度兴奋引起的异常心律和肌肉抽搐。

通常情况下,补钾需要在2-4小时内完成。

3. 监测血钾水平补钾前应仔细检查血钾水平,在补钾期间不断监测血钾量的变化。

如有必要,应调整补钾剂量。

血钾浓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心脏和其他重要器官造成损害。

4. 考虑基础疾病静脉补钾时,应结合患者的基础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综合考虑使用哪种补钾盐和补钾方案。

二、静脉补钾的注意事项1. 防止药物不相容性不同种类的补钾盐在加入液体中可能会发生不相容反应,引起药物的析出和凝固。

因此,在静脉补钾过程中,应仔细选择不同药物之间的搭配方案,并遵循药物混合的规定。

2. 防止快速补钾快速补钾可能导致过量补钾,引起心律失常、心肌损伤等。

应根据患者情况调整补钾速度和剂量,静脉注射时应使用泵控制速度。

3. 防止感染静脉补钾是一种病理性操作,易造成细菌感染。

护士要求在静脉补钾前先做好手卫生,消毒施打部位,避免引入细菌。

4. 仔细检查患者在进行静脉补钾时,护士应详细询问患者的过敏史和病史,听从医生的指示和要求,仔细观察患者的反应,如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及时停止补钾并进行必要的治疗。

总之,静脉补钾是治疗缺钾的有效手段之一,但在补钾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基础疾病,遵循合理补钾原则和注意事项,既保证补钾的效果,又减少补钾带来的风险,确保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静脉补钾原则及注意事项

静脉补钾原则及注意事项

静脉补钾原则及注意事项
1、补钾原则:主要是血钾的重新平衡。

补充性补钾应根据钾浓度的变化而调整钾的补充量,通常以20mEq/L的冲泡液每小时给予2-3次,总量每次不超过1L。

2、补充钾应注意以下几点:①使用低氯血型冲泡液,以减少过多的氯离子;②充足补液,为了让每一次补充钾的剂量多少尽可能准确;③高钾的补液时,要有正确的液量控制,补充时要逐渐加量,避免过多的钾残留在血液中;④起始加入的补液剂量不宜过大,对于心肌损伤患者,起始剂量不超过50mEq/h;⑤调节血压时要多留意患者的血钾浓度,及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补液量;⑥补充钾时要定时检测血钾浓度,以保持钾浓度在稳定性范围内,维持心跳放缓;⑦测定血清钾值,其结果决定补液时量的大小及次数,而其结果也会受补液液的作用,补液的量有影响。

补钾的五个原则

补钾的五个原则

补钾的五个原则
1. 补充适当量的钾:根据个体的钾需求和血钾水平,确定合适的补钾剂量。

过量的钾摄入可能会导致高血钾,而不足的补钾则无法满足身体的需求。

2. 注意补钾速度:钾补充应该逐渐进行,避免过快或过慢补充钾。

过快的补钾可能引起心律失常,而过慢的补钾则可能导致继续低钾症状。

3. 监测血钾水平:在补钾过程中,定期监测血钾水平,以确保钾水平在正常范围内。

过高或过低的血钾水平都可能对身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4. 结合饮食调整:补钾不仅可以通过药物来完成,还可以通过饮食来增加钾的摄入。

饮食中富含钾的食物包括香蕉、西瓜、土豆、豆类、坚果等。

结合饮食调整可以更好地满足身体对钾的需求。

5. 根据病情进行调整:不同的疾病和病情可能对钾的需求有所不同。

在补钾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的病情进行个体化调整,以确保补钾的安全和有效性。

医生的指导和监督是非常重要的。

补充钾的原则

补充钾的原则

补充钾的原则主要有以下方面:
1.见尿补钾:如果无尿或少尿,应警惕补钾造成高钾血症风险,对于肾功能衰竭患
者,应酌情减少补钾剂量,以及减慢补钾速度。

2.补钾液体浓度不宜过高:一般配制补钾液体,浓度不应超过0.3%,过高浓度会刺
激静脉,以及导致相关心律失常发作。

3.严格监测血钾水平变化:补钾过程中应严格监测血钾水平变化,避免出现补钾过
量,引发高钾血症风险。

4.避免应用葡萄糖补钾:补钾早期避免应用葡萄糖作为溶酶进行补钾,因葡萄糖可促
进血液中血钾进入细胞内,而进一步恶化低钾血症。

5.根据患者原发疾病以及血压水平酌情补钾:在保证安全情况下,及时有效纠正低钾
血症,避免不良预后。

总的来说,补充钾的原则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血压水平、血钾浓度、原发疾病等进行调整,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及时有效纠正低钾血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补钾”的原则和策略
【对于低血钾的处理,明明在心脏外科、重症监护室里常规都可以用15‰(甚至更高)的浓度通过中心静脉补钾,而且这已经是国内外各医疗机构的医疗常规,但在每一版的外科学教材上却置之不顾,非要明文写上“静脉补钾浓度最高上限是3‰”,可又不注明这只是外周静脉输液的标准,也不说明这个浓度限制的意义是什么,弄的刚毕业的医学生都不知道如何正确补钾,真是医学教育的一大怪景。

当年为了应对一位患者家属(某医学院附院的护士)拿着第四版《外科学》指着我的鼻子说我没学好外科学“补钾把病人补死了”而提请的医疗鉴定,逼得我四处查找资料文献写“答辩状”,以下是从一些中文经典书籍中摘抄出来的东西,这种经验真是终生难忘。


一、关于钾的代谢1、消化道内的正常代谢:
成人每日摄取钾盐2-4g即能够满足代谢之需。

K在食道中不吸收;胃内有少量K穿过胃黏膜细胞;小肠(主要是回肠)吸收摄入K量的90%;其余10%左右随粪便排出体外。

K被吸收的可能机制:①肠壁细胞由受体调节的“钠泵”主动转运②直接通过小肠粘膜上皮细胞之间的连接间隙进入③K在空回肠腔侧细胞膜对K几乎不渗透,入血机制是通过细胞旁短路吸收。

在各种消化液中,小肠液和血浆K浓度近似,唾液、胃液、胆汁、胰液中K均高于血浆。

成年人每日消化液总量为6-7L,正常情况下消化液中的电解质几乎全部重吸收,再加上摄入的电解质,消化道每日约交换K 150-200mmol左右(空肠以上部位以排K为主,回肠段以吸收K为主)。

消化道内K的正常代谢和K量的稳定是血浆K的起始因素,也是总体钾量、细胞内外K量恒定在一定范围的重要保证。

2、钾在消化道内的吸收
钾摄入之后不停的被吸收,吸收量与摄入量固然成正相关,但吸收入血的速度应该认为是比较缓和的。

]
有资料证明进食K后数小时当中,血K浓度变化并不大,并未见血K显著增高的现象,这虽然与肾脏进行排K调节有关,其中也可能存在着一种肠道吸收K的缓调节机制,进食后大量消化液分泌也是这种缓调节机制的组成部分。

消化液的K浓度经常高于血浆K的浓度就提示着这种调节机制的存在。

有时口服补K的剂量虽然比较大,但对病员总是比较安全的,其道理应该也在于此。

另一方面从临床观察又发现,胃肠道对K的吸收并非随血K浓度高低调节其吸收量和吸收速度。

在低血钾时,消化道总体吸收功能常受影响,因此此时多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可以直接影响K的吸收;高血钾时,肠道也并未因血钾浓度的增高而对K不予吸收。

正常人从食物中摄入的钾在40-120mmol,变化较大。

由于机体对钾的平衡调控较好,血清钾浓度不会改变:当每日摄入钾在15-20mmol时,经过4-7天后尿排出钾才开始减少,此时体内缺钾已达250mmol左右;当每日摄入钾1-10mmol时,尿钾和粪便排钾虽然有比较明显的减少,但仍较摄入的钾多,这种情况甚至能够持续21天之久。

二、关于补钾:
1、在应用排钾利尿剂、肾上腺皮质醇类药物、胃肠减压、禁食、腹泻、呕吐等,都可引起钾丢失,应口服钾盐预防低钾。

2、大部分低钾血症的病人,血K浓度在3.0-3.5mmol/L之间,这样的血清K浓度一般说来不会发生严重的问题。

口服钾盐即可。

(氯化钾:13.3mmol/g 枸橼酸钾:8.3mmol/g 醋酸钾:6mmol/g)。

(引自A、B )
3、若不能口服或缺钾量很大时,需静脉滴注补钾。

(引自B )
①无尿一般不补钾,除非血钾明显降低(1日无尿血钾上升0.3mmol/L)。

(引自B )
②常规静脉补钾方法是氯化钾1.5g加入生理盐水500ml静滴,若氯化钾浓度过高,因输液时静脉疼痛病人常不能接受;若需增加补钾量又不能大量补液时,可同时加31.5%谷氨酸钾
(5.5mmol/g)10-20ml于同一液体中静脉滴入。

(引自B )
③补钾速度过快可发生高钾血症,因输入的钾需经过15小时细胞内外才能达到平衡,4小时才能经肾排出,一般补钾速度的限度为40mmol/h;(心脏术后出现心律失常)凡血钾低于4mmol/L,应再补充高浓度钾溶液,成人可在半小时内滴入氯化钾1.0~1.5g,一般心律失常可以获得纠正。

(引自A、B、D)
④若遇到缺K所致的心律失常、呼吸肌麻痹、肠麻痹等严重病情,表示体内缺钾程度太重,补钾量应大,速度也应加快,极限浓度可提高到1%KCl,但必须有心电图监护观察。

(引自A)
⑤病情严重,又限制补液时,可以在严密监视下,提高浓度达60mmol/L,此时需选用大静脉或中心静脉插管;(心脏手术)术前、术后大量利尿,往往低血钾比较多见,一般应经深静脉补钾,浓度0.3%~3%不等,依据血钾情况而定。

(引自C、E)[
文章来源:龙牙麻醉论坛,原文地址:/mz/read.php?tid=6447
正常情况70KG正常人总体钾3500mmol,细胞外钾量总共60mmol,其余为细胞内钾。

静脉滴注钾进入细胞外液后和细胞内钾达到平衡所需时间,有心衰和水肿者需要48小时,无心衰和水肿者需24小时.静脉滴注钾速度过快,细胞内,外来不及平衡,肾脏来不及排钾,血钾到达7-8mmol/l时为死亡征兆!
一:临床常用的制剂有氯化钾,磷酸钾,碳酸氢钾。

磷酸钾可纠正磷酸缺乏。

碳酸钾在代谢性酸中毒时使用。

氯化钾最常用,口服氯化钾吸收慢,相对安全。

应熟记1.5g氯化钾含20mmol钾,1g枸橼酸钾含9mmoli钾!
二:一日补钾总量:正常人一日摄钾量为50-150mmol,粪钾不足10mmol,尿钾50-140mmol/24h.尿钾适应摄钾量:多吃多排,少吃少排,无钾饮食经7-14日正常肾脏完全发挥保钾作用时尿钾不超过20mmol/24h。

禁食补液者一日宜补充40-80mmol氯化钾(15%氯化钾20-40ml)严重缺钾或严重低血钾者,全天补钾的上限,过去定为150mmol,现在改为一般不超过200mmol。

三:静脉滴注补钾的速度和钾盐浓度:为避免血管疼痛和静脉炎
外周浅静脉最高允许钾浓度40mmol/l(即15%氯化钾10ml溶于500ml液体中)
深静脉插管允许60mmol/l(即15%氯化钾15ml溶于500ml液体中)
静脉滴注速度不宜超过10-20mmol/h,宁慢勿快,避免致死性高钾血症!
特殊情况滴速可达20-40mmol/l!
现在切入正题:
在ICU环境下,有持续的心电监护,静脉泵,24小时不间断医护人员,可以每1-2小时测量血钾,这样可以减少补高浓度氯化钾的危险:静脉泵入(深静脉插管)可以用1-2g,再次强调是在icu环境下,具备相关条件!
补钾注意事项:
1:肾脏功能状态:每日尿量700ML以上,每小时尿量30ml以上者补钾为安全!钾主要通过肾脏排泄,如肾脏功能损害,补钾慎用,应定时复查血清钾,并进行心电监护!
2:伴有低氯。

低镁,低蛋白的病人,因其抑制机体对钾的利用,所以在补钾同时应补充上述物质,尤其是低镁缺乏!
低钾血症同低钙血症同时存在,补钾后可能出现手足抽搐,应补钙剂!
3:静脉补钾使用葡萄糖水稀释不是理想选择;因为葡萄糖增高病人血浆胰岛素水平,可导致一过性低血钾使症状加重,特别是洋地黄化的病人!
难治性低血钾的治疗连续几天进行合理补钾治疗后,疗效不满意不稳定者,称为难治性低血钾。

处理措施:
1:适量补镁
2:发现和治疗细胞外钾移入细胞内的原因。

3:发现和治疗肾失钾的原因4:停用利尿剂,治疗吐泻
5:可选择应用抑制肾小管排泌钾的药物,如氨苯蝶啶,螺内酯
6:细胞内缺钾严重加大补钾力度!
文章来源:龙牙麻醉论坛,原文地址:/mz/read.php?tid=644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