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康市20082011年手足口病疫情分析叶新华
中国手足口病流行病学调查报告(2008-2012)

中国手足口病流行病学调查报告(2008-2012)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传染病,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V-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最为多见。
其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典型临床表现为口痛、厌食、低热及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
多数患儿1周左右自愈,而少数重症病例可快速进展为神经系统疾病等致命性全身并发症,尤以与患儿感染EV71有关。
1969年美国加利福尼亚首次发现EV71,之后15年内该病毒在整个亚太地区迅速播散,按发病顺序依次为马来西亚、中国台湾、日本、新加坡、越南、中国大陆、中国香港、柬埔寨。
检索1995年1月1日-2013年6月30日期间PebMed上手足口病相关信息,发现所有相关文献仅为描述性报道,很少有报道考虑发病地域因素、评估病情严重程度或分析发病季节。
中国2007和2008年年初分别爆发了几起手足口病疫情,随即启动紧急应对策略,于2008年5月建立国家手足口病强化监察体系。
为了解国内手足口病流行病学情况,中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传染病监测预警重点实验室余宏杰博士等开展相关研究。
该研究重点对2008-2012年国内手足口病发病年龄、季节、地域等特点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为该传染病的疫苗接种等干预措施积累参考数据。
该报告发表在The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 杂志上。
现将主要内容编译如下。
2008年1月1日-5月1日,国内所有手足口病确诊及疑似病例以自愿原则上报给位于北京的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但是,自2008年5月2日开始,国家法定上报手足口病病例,于是中国手足口病强化监察体系应运而生。
监察体系中对病例进行分类、分型管理:手、足、口腔或臀部等部位出现小疱疹,合并或不合并发热症状的患儿,定义为手足口病疑似病例。
通过RT-PCR或病毒分离方法对疑似病例获取肠道病毒感染的实验室证据(包括EV71、CV-A16和其他肠道病毒类型),定义为手足口病确诊病例。
2012年江西地区重症手足口病病原分析

A pa t h o g e n a na l y s i s o f s e v e r e ha n d— f o o t - mo ut h di s e a s e i n J i a n g xi a r e a i n 2 0 l 2
Fu_ , i n g J i n g‘ , ^ o Ho n g pi n g , j
21 1 ) ; 非 EV7 l / ( ; A1 6型 EVU 阳性 率 为 8 . 1 ( 1 7 / 21 1 ) ; E V7 1 、 CA1 6 I g M 抗 体检 测 与核 酸 检 测 方 法一 致 程 度 较 好 , Ka p p a值 分 别 为 0 . 7 2 2和 0 . 8 l 5 ( P< 0 . 0 1 ) 。结 论 2 0 1 2年 度 江 西 地 区儿 童 重 症 HFMD 以 EV7 l感 染 为 主 , 2岁 以 下 男性 儿 童 为 重 症 HF MD
国际检验 医学杂志 2 0 1 3年 1 1月第 3 4卷第 2 2期 I n I J L a b Me d , N o v e mb e r 2 0 1 3 , v ( ] 1 . 3 4 , N o . 2 2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调查 报告 ・
2 0 1 2年 江 西 地 区 重 症 手 足 口病 病 原 分 析
D O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3 - 4 l 3 O . 2 O 1 3 . 2 2 . 0 3 8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3 4 1 3 0( 2 0 l 3 ) 2 2 3 0 2 4 — 0 2
付 晶 晶 , 周 红 平 , 刘 发 娣 , 彭 军 , 张 凯 , 钟 艳 萍 , 柯 江 维
2008年至2011年某县手足口病疫情的分析

本研 究 中,早 期干预组 患J L I 2 个月 、1 8 个月 、2 4 个月时 的MD I 、 P D I  ̄ L 对 照组患儿 明显提高 ,差异 均有统计学意义 ( P <0 . 0 5 )。在2 4 个月 时两组患儿预后来 看 ,干预组后遗症 发生率9 . 4 %也明显低于对 照 组 的3 4 . 3 %。综上所 述 ,早期干预对促进H I E 患儿智力发育 、提高患儿 运动发育 指数 、降低后遗症发生率有一定 的疗效 ,值得 临床推广 。
2结
果
起 的常见传 染病 ,以婴 幼儿发病为 主。大多数患 者症状轻微 ,少数患 者可并发无 菌性脑膜炎 、脑炎 、急性 弛缓性麻痹 等 ,个别重症 患儿病 情 进展快 ,易发生死亡 。引起手足 1 5病的肠道病毒 包括肠道病 毒7 l 型 ( E V 7 1 )和A 组柯萨奇病毒 、埃可病毒的某些血清型… 。卫生部于2 0 0 8
2 0 1 3年 1月第 1 1 卷 第 2期
・
临床研究 ・ 2 0 5
2 0 0 8 年至2 0 1 1 年某县手足 口病疫情的分析
贾 宁 萍 何敏 媚
何 闽 江
黄 东宁
北京 1 0 0 0 2 9 ;3宁都县疾病预防控制 中心 ,江西 宁都 3 4 2 8 0 0 ) ( 1 宁都县黄石卫生院 ,江西 宁都 3 4 2 8 2 1 ;2 北京 中医药大学 ,
中图 分类 号 :R 7 2 5 . 1
文献 标识 码 :B
文章 编号 :1 6 7 1 — 8 1 9 4( 2 0 1 3 )0 2 — 0 2 0 5 — 0 2
#NAME

3 讨论 胸 腰段 脊柱 是 脊柱的 重 要部 位,负责脊柱 生理 弯曲移 行,若 该
部位 发 生骨折,则会导致 椎体结 构不 稳定,导致 脊 髓 或者马尾神 经 受 到 压 迫,致使 椎 体发 生 变 形、塌陷,引起背 部 疼 痛,负重不能, 同 时出现 不同 程 度的 神 经功 能 损 伤,使 得患 者 的 生活质 量 受 到 严 重 影响。
④向所辖防保 站下发了甲肝疫 情防 控 工作意见书,要求保 持 疫 情 信息畅 通,每日逐 级 报 告 疫 情发 展 情况。
⑤ 开展了甲肝防 控知识 宣传,发放了宣传单50 0 份,在电视 上 进 行了肠 道传 染 病 防 治 知 识 宣传。
⑥ 开展了甲肝疫 苗接种工作,共 接种甲肝疫 苗20 2人份,其中 邱 边 村开心 幼儿 园接 种 3 9人份,邱 边 小 学 接 种15 9人份,其 他 儿 童4 人份。在 赣 州市紧急借用了一 批 人 血 丙 种 球 蛋白,对其 他 密 切接 触 者注 射人 血丙 种球 蛋白2 0 6人份。
③ 注 射人 血丙 种球蛋白是 控制甲肝 疫 情的最有 效的 措 施 之 一,建 议 适 量 贮备人 血丙 种球蛋白,以备应 急处 置。
[参考文献] [1] 袁清泉,王瑞.某市20 09至2011年甲型病 毒性肝炎的疫情分析[J ].中
国医 药 指 南,2 012,10(15):574 -575. [2] 班秀花,韩俊锋,黄琼.广西都安县城区某中学1起甲型肝炎暴发的调
①由于甲肝病毒潜 伏期长,可通过饮 水、饮食传播,疫情较 难 控 制。接 种甲肝 疫 苗是 预 防甲型 肝 炎的 最有 效的 手段,通 过 防 病 知 识 宣传,提 高接 种甲肝 疫 苗的自觉 性,以扩大 免 疫 屏障。
② 市 教育 行 政 部门加 强 对 学 校、幼儿 园的监 管力度,督 促 相 关 单位落 实甲肝 防 控 措 施。
2008大陆地区重症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

高人口密度地区由于人员接触频繁,可能增加病毒传播的机会。
经济状况
经济落后地区可能由于卫生资源不足和居住环境拥挤等原因,增 加病毒传播的风险。
06
重症手足口病防控策略与 建议
加强病原学监测与预警
建立和完善病原学监测网络
在重点地区和医院设置监测点,收集重症手足口病患者的样本,进行病原学监测,及时掌握病毒变异 情况。
发病年龄
重症手足口病主要发生在3岁以下的儿童,特别是1-2岁的幼儿。
性别特点
男童比女童更容易感染重症手足口病,这可能与男童的免疫系统较脆弱有关。
临床表现与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除了手足口病的典型症状(如口腔溃疡、手 足疱疹等),重症手足口病患者还可能出现脑膜炎、脑 炎、肺水肿、循环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1. 持续高热不退;
肠道病毒71型(EV71)
02
也可导致手足口病,但感染后症状较重,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其他肠道病毒
03
如CVA5、CVA10等,也可引起手足口病,但感染率较低。
病毒基因组特征
CVA16和EV71的基因组结构相 似,由7498个核苷酸组成,包 含5个主要结构基因和3个非结
构基因。
病毒基因组中存在多个开放阅读 框(ORFs),其中病毒的编码 蛋白主要来自ORFs1A和1B。
3. 呼吸及循环系统症状:如呼吸急促、心率加快、出冷 汗等;
诊断标准:根据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08年 版)》的诊断标准,重症手足口病患者需满足以下条件 之一
2. 神经系统症状:如精神萎靡、头痛、呕吐、惊厥等 ;
4. 血液生化指标异常。
治疗措施与效果评估
治疗措施
主要包括抗病毒治疗(如使用利巴韦林等)、对症治疗(如降温、镇静、止惊等)、支持治疗(如补充营养等) 以及采用中医中药治疗等。
手足口病案例分析

①4月15日《阜阳日报》辟谣说明排除 “怪病”属于“小儿非典”“人流禽感” 病,并正式确定其为呼吸道疾病。 ②随着疫情调查的进行,疫情的真相逐步 清晰,根本就不是所谓的呼吸道疾病。
新闻报道不准 确,导致群众 人心惶惶,政 府形象大打折 扣。
4月16 日-5月4 日
①4月16日患病儿童人数开始快速 上升。 ②4月30日,阜阳市肠道病毒感染 病例激增至2477例,其中死亡20 例。仍需住院治疗和观察的有702 例,其中36例为重症病人。 ③5月4日,新发病率减少,大多数 的患儿康复出院,病情得到有效控 制。
①有些家长 把孩子送到 外省亲戚家/ 乡下。 ②板蓝根、 巴氏消毒液 等相关药拼 遭疯狂抢购 ③5月因全 市病情好转, 舆论渐少, 慢慢消失
①4月16日国家卫生部专家到达阜阳市, 并进入调查化验。 ②4月23日,确定该病为“肠道病毒 EV71”感染所致。
①组织临床专家完善救治方案;加强重症 病情缓解,舆 病例的早期筛查;指定定点医院集中救治 论减少,市民 重症病;扩建儿科病房,紧急购置专门设 悬着的心得以 备,提高救治能力,努力降低患儿病死率。 安放。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加强疫情监测,及时掌 握疫情动态;培训专业技术人员;提高防 治能力。 ②大力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公众防病意识; 加强环境卫生整治和饮食饮水卫生监督; 加强托幼机构的预防指导和检查;及时发 布疫情和防控工作信息,全面做好疫情防 控工作。
政府措施:被动应付,未了解相关病情, 未调查病情。
效果分析:未做预防工作,当病情爆发时, 没有救助方案,阜阳市患儿增多,患儿死 亡率升高,家长恐慌,社会不安,舆论肆 起。
危机中的处理阶段
—3月27-5月4日
时间 患病情况
病情舆论 政府上报过程及专家7 日-3月 31日
961例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

961例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目的:通过对临洮县2008-2011年手足口病发病情况及流行特征分析,为制定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该县近4年手足口病的疫情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临洮县2008-2011年共报告手足口病961例,重症病例1例,无死亡病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44.30/十万,2010年发病较高,全年各月份都有发病,以5、6、7月为高,全县18个乡镇都有发病,发病以5岁以下,尤以3岁及以下儿童最多,男女性别之比为1.6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原学检测出肠道病毒71型(EV71)和A组柯萨奇病毒16型(CoxA16)。
结论: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发病以婴幼儿和5岁以下儿童普遍易感,做好托幼儿童、散居儿童和在校学生的卫生是预防本病感染的关键。
标签:手足口病;发病率;流行特征;分析手足口病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症状,少数患者可出现无菌性或病毒性脑膜炎等并发症,个别患儿病情进展快,可导致死亡,为了解我县手足口病发病特征,以便科学的制定防制对策,本文对2008-2011年全县手足口病发病资料流行特征进行了分析。
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临洮县2008-2011年《传染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手足口病疫情网络报告及手足口病个案调查表的全部报告病例。
1.2方法:对2008-2011年手足口病疫情资料数据进行整理,采用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2.1发病概况:2008-2011年全县累计报告手足口病961例,重症病例1例,年平均发病率为44.30/十万,以2010年发病率较高,为122.97/十万,见表1。
2.2.1 时间分布:各月份都发病,主要在5、6、7三个月,占总病例数的76.79%,尤以6月份為最高,占41.62%,见表2。
2.2.3年龄性别分布:2008-2011年年龄分布曲线基本一致,1-20岁都有发病,其中15岁以上发病7例,占发病总数的0.76%,10岁以下发病954例,占发病总数的99.27%,5岁以下发病783例,占发病总数的81.48%,3岁以下发病563例,占发病总数的58.58%。
2008-2015 中国手足口病流行概况

2008-2015 中国手足口病流行概况近日,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 杂志发表了一篇关于2008-2015 年间手足口病在中国流行情况的文章。
手足口病的易感人群是儿童,主要由EV-A71, CV-A16 或其他肠道病毒感染导致。
多数情况下该病可自愈,表现为手、足、口或臀部出现疹子,口腔出现溃疡或水泡,有/ 无发热。
但有些病例可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包括神经系统病变和循环系统障碍,更有甚者可危及生命。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 71)最为常见。
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表现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
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
目前缺乏有效治疗药物主要对症治疗。
肠道病毒包括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Coxsackievirus)、致肠细胞病变人孤儿病毒(enterocytopathichumanorphanvirusECHO简称埃可病毒)及新型肠道病毒共71个血清型。
肠道病毒属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临床表现轻者只有倦怠﹑乏力﹑低热等﹐重者可全身感染﹐脑﹑脊髓﹑心﹑肝等重要器官受损﹐预后较差﹐并可遗留后遗症或造成死亡。
本类疾病分布于世界各地﹐在热带和亚热带全年都有﹐在温带夏季多见﹐在温暖﹑潮湿﹑卫生条件差﹑人群拥挤的地区发病率高。
中国已有针对EV-A71 感染的疫苗,但该疫苗并不能有效地交叉预防非EV-A21 病毒的其他肠道病毒的感染,因此已经感染的患者仍然可能感染其他种类的肠道病毒。
另外,感染病毒后产生的抗体并不能持续终身,因此有些患者会出现复发性感染。
来自29 个省份的数据表明,2008-2015 年间共计12,256,102 人次手足口病例上报至国家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省南康市2008 2011年手足口病疫情分析
叶新华,谢小凤
(南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西
南康341400)
摘要:目的:通过对手足口病疫情分析找出该病的流行特点。
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全部疫情数据资
料运用Excel 表格处理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结果:2008 2011年该市报告发病数为2914例,
死亡4例,报告发病率97.34/10万,死亡率为0.13/10万,病死率为0.14%。
各月均有发病,3 6月份发病呈现高峰,占全年发病总
数的73.92%。
0 3岁年龄组发病较集中,占87.99%。
以散居儿童为主,占79.65%;其次为幼托儿童占17.64%。
结论:2008 2010年南康市手足口病发病较多,通过强化防控措施,加强培训与宣传,
2011年下降较快,
报告发病数下降了64.14%,说明强化防控措施取得了较大成效。
关键词:手足口病;疫情;南康市
中图分类号:R181.8+
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5779(2012)06-0898-02南康市是一个辖有18个乡(镇)、2个街道办事处、318个行政村的县级市,全市总数人口数为803017人。
该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846家,其中县级医疗卫生机构7家,乡镇
医疗机构28家,
村卫生所367家,私人诊所443家。
现对该市2008 2011年手足口病疫情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传染病疫情资料来源于各网络直报单位上
报至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的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数据,人口资料来源于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
1.2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手足口病的发病情况进行描述。
运用Excel 表格录入全部疫情数据,统计分析使
用SPSS14.0英文版软件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构成比或率进行描述,计量资料若为正态分布采用均数和标准差形式描述,偏态分布则采用中位数及四位数间距描述。
2结果
据各网络直报单位报告,2008 2011年该市报告发病
数为2914例,
死亡4例,报告发病率97.34/10万,死亡率为0.13/10万,病死率为0.14%。
其中2008年报告发病数为314例,重症病例1例,死亡0例,报告发病率42.24/10万;2009年报告发病数为841例,重症病例5例,死亡3例,报告发病率112.54/10万,死亡率为0.40/10万,病死率为0.36%;2010年报告发病数为1294例,重症病例5例,死亡1例,报告发病率172.21/10万,死亡率为0.13/10万,病死率为0.08%;2011年报告发病数为464例,无重症和死亡病例,报告发病率61.75/10万。
2008 2010年南康市手足口
病发病较多,
通过强化防控措施,加强培训与宣传,2011年下降较快,报告发病数下降了64.14%。
2.1流行病学特征
2.1.1时间分布各月均有发病,3 6月份发病呈现高峰,
占全年发病总数的73.92%。
其中1月份发病80例、
2月份发病70例、
3月份发病293例,4月发病720例,5月份发病751例,6月份发病390例,7月份发病136例,8月份发病58
例,
9月份发病81例,10月份发病106例,11月份发病111例,
12月份发病118例。
见图1。
图1各月份新发病例数
2.1.2地区分布各乡镇(街道)均有病例报告,以蓉江街
办、凤岗镇、东山街办发病居多,占发病总数的44.06%。
其中蓉江街办543例,东山街办423例,凤岗镇318例,龙岭乡249例,龙回镇127例,三江乡145例,唐江镇213例,赤土镇96例,朱坊乡99例,太窝乡69例,浮石乡82例,龙华乡69例,镜坝镇89例,横市镇51例,横寨乡41例,十八塘乡69例,坪市乡71例,大坪乡26例,麻双乡55例,隆木乡24例,潭口镇25例,不明乡镇30例。
见图2。
图2各乡镇(街道)病例数
—
898—第32卷第6期赣南医学院学报
Vol .32NO .62012年12月JOURNAL OF GANNAN MEDICAL UNIVERSITY DEC .2012
2.1.3人群分布
2.1.3.1年龄分布发病年龄最小2个月,最大25岁,发病年龄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为1.6岁(0.8 3.4岁),其中1岁组病例数最多,共1037例(35.6%),病例主要集中在0 3岁年龄组,占87.99%。
见图3。
图3各年龄组病例数
2.1.3.2性别分布男2028例、女886例,男性报告发病率为138.26/10万,女性报告发病率为58.03/10万,男性女性报告发病率之比为2.38ʒ1,以男性发病为主。
2.1.3.3职业分布散居儿童2321例,占79.65%;幼托儿童514例,占17.64%;学生77例,占2.65%;农民1例,占0.03%,家务及待业1例,占0.03%。
以散居儿童为主,其次为幼托儿童。
2.2报告医院共有26家医院报告了该市现住址手足口病病例,其中省级医院3家、市级医院5家、县级医院9家、乡级医院9家。
省级医院报告209例、市级医院报告661例、县级医院报告2120例、乡级医院报告24例。
该市医疗机构共报告2093例,报告情况为:南康市一医院1470例、南康市中医院600例、南康市二医院2例、南康市皮防所5例、坪市卫生院5例、横市中心卫生院6例、众和医院3例、龙岭卫生院2例,凤岗中心卫生院、镜坝卫生院、朱坊中心卫生院、十八塘卫生院、大坪卫生院各报告1例,其中该市定点医院南康市一医院、南康市中医院共报告2070例,占该市医疗机构共报告例数的98.90%。
2.3病原学特征采集121例病例及密切接触者样本送赣州市疾控中心进行检测,经实验室诊断病例为56例,其中EV71型22例,Cox A16型13例,其他肠道病毒21例。
重症病例均为EV71型。
2.4聚集性疫情分析2008 2011年全市共报告聚集性疫情12起,涉及病例数27例,其中托幼机构1起,家庭内11起,分布在全市的8个乡镇,具体为横市镇4起,东山街办2起,唐江镇、赤土乡、三江乡、麻双乡、龙回乡及大坪乡各1起。
3讨论
该市手足口病发病数名列全赣州市前茅。
究其原因,一是手足口病纳入法定传染病管理后,医务人员报病意识增强,且手足口病诊断标准偏松,发热伴手、足、口、臀部皮疹[1],部分病例可无发热,符合这种条件的病例偏多,可能出现误诊现象;二是群众对手足口病相关知识知晓程度高,手足口病病例就诊率高;三是该市人口多、人员相对密集、交通便利和人员流动频繁、部分居民爱扎堆和个人卫生习惯不良,客观上增加了传播的机会;四是该市患病儿童绝大多数症状较轻,在治疗上患者主要采取居家治疗,造成发现不及时,管理分散,增加了传染源隐性感染传播的机率。
人群普遍易感,各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但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
以散居儿童为主,其次为幼托儿童,这符合该病的年龄特点[2]。
因此做好儿童个人、家庭和托幼机构的卫生是预防本病的关键。
手足口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春夏季多见,3 5月份是流行高发期。
提示在手足口病流行高发季节特别要加强手足口病防控工作。
2011年与2010年相比,报告发病率减少了53.20%,无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
其原因可能为:一是加强了医务工作者手足口病诊疗知识的培训,提高了手足口病诊疗水平,降低了误诊率,并对发现手足口病重症病例苗头时进行提前介入;二是加强了教育部门的联系,疾控机构与教育部门互通信息,密切配合,强化了各中心小学、各幼儿园的培训,同时加强了小学、幼儿园的督导工作,实行联合督导,督促小学、幼儿园落实手足口病防控措施,特别是晨检、消毒、宣传等;三是积极处理手足口病疫情,提高了疫情处置能力,以聚集性病例为重点,及时处理疫情,防止了疫情的扩散和蔓延;四是通过电视、宣传单、咨询等各种宣传形式,宣传手足口病的防治知识,提高了群众的防护意识;五是2008 2010发病较多,根据传染病的流行规律,可能存在隐性感染,提高了部分人群的缺乏特异性抗体水平。
从就诊单位上来看,大部分在县级以上的医疗单位就诊,乡镇卫生院就诊比例较低。
该市就诊的主要在两个手足口病定点治疗医院,主要在定点治疗医院就诊的好处为:预检分诊工作做得较好,定点医院的医生为当地水平最高,接受培训的机会较多,诊疗技术较高,便于早期识别危重症病例,发现危重症病例后,能及时抢救。
但所有病例到定点医院治疗也存在医院负荷大、群众就诊不方便、交叉感染机会增加、不利于基层救治水平的提高等。
因此,手足口病轻症病例可根据就近原则到乡级以上医疗单位就诊,住院病例应到定点医院治疗。
从该市监测结果来看,病原类型多,重症病例全为EV71病毒引起,这与重症病例主要由EV71病毒引起的相吻合[3]。
建议加快EV71疫苗研究的步伐,以便推广接种手足口病疫苗,提高特定人群的免疫力。
参考文献:
[1]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版)[S].2010.[2]李燕婷.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预防控制[J].上海预防医学,2008,20(6):316-317.
[3]吕华坤,缪梓萍,王笑笑,等.浙江省手足口病重症危险因素分析[J].疾病监测,2009,24(9):658-660.
(收稿日期:2012-01-11)
—
998
—
6期叶新华,等江西省南康市2008 2011年手足口病疫情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