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疫情分析及预防控制措施
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

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 HFMD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是我国法定报告管理的丙类传染病。
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症状。
少数患者可出现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神经源性肺水肿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可导致死亡。
手足口病常出现暴发或流行,为指导各地做好手足口病的预防控制工作,制定本指南。
一、目的(一)指导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疫情报告与监测。
(二)指导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病原学监测。
(三)指导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开展重点场所及公众预防控制工作。
二、疾病概述(一)病原学。
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属于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包括柯萨奇病毒A组(Coxasckievirus A, CVA)的 2、4、5、7、9、10、16 型等,B组(Coxasckievirus B, CVB)的 1、2、3、4、5 型等;肠道病毒 71 型(Human Enterovirus 71, EV71);埃可病毒(Echovirus, ECHO等。
其中以 EV71及CVA16型较为常见。
肠道病毒适合在湿、热的环境下生存与传播,75%酒精和5%来苏不能将其灭活,对乙醚、去氯胆酸盐等不敏感;对紫外线和干燥敏感,各种氧化剂(高锰酸钾、漂白粉等)、甲醛、碘酒以及56C 30分钟可以灭活病毒。
病毒在 4C可存活1年,-20 C可长期保存,在外环境中可长期存活。
(二)流行病学。
1•传染源。
人是人肠道病毒的唯一宿主,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本病的传染源,隐性感染者难以鉴别和发现。
发病前数天,感染者咽部与粪便就可检出病毒,通常以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最强。
2•传播途径。
肠道病毒可经胃肠道(粪-口途径)传播,也可经呼吸道(飞沫、咳嗽、打喷嚏等)传播,亦可因接触患者口鼻分泌物、皮肤或粘膜疱疹液及被污染的手及物品等造成传播。
2023年手足口病防控工作实施方案

2023年手足口病防控工作实施方案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主要感染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
为了应对2023年的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我们制定了以下实施方案。
一、疫情监测与预警1.建立健全疫情监测与报告机制,确保及时、准确地收集和报告病例数据。
2.加强与医疗机构的合作,监测就诊儿童的手足口病情况,及时发现疫情异常。
3.加强与幼儿园、学校的合作,加强对儿童集中活动场所的疫情监测和报告。
4.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疫情预警系统,提前发现和预警疫情。
二、病例诊断与治疗1.加强医疗机构的人员培训,提高医生对手足口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2.推广并使用快速诊断试剂盒,提高手足口病的早期诊断率。
3.加强医疗机构与病例家庭的沟通,指导家庭进行疫情控制和健康管理。
4.加强对重症手足口病病例的监测和治疗,提高抢救效果和减少病亡率。
三、病毒传播防控1.加强对儿童集中活动场所的环境消毒和清洁工作,减少病毒传播的可能性。
2.推广并加强儿童个人卫生教育,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不用口水传递东西等。
3.加强儿童接种疫苗工作,提高认识和接种率,有效预防手足口病的发生。
4.对病例家庭采取隔离措施,减少病毒传播的机会。
四、宣传教育和社会参与1.加强对公众的宣传教育,提高人们对手足口病的认识和防治意识。
2.通过媒体等渠道,向公众传达有关手足口病的信息和防控知识。
3.加强社区、学校和家庭的合作,共同开展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
4.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手足口病防控工作,共同维护儿童和公共健康。
五、卫生监督和执法1.加强对医疗机构的卫生监督和执法,确保医疗机构的卫生安全。
2.加强对儿童集中场所的卫生监督和执法,提高卫生质量和消毒措施的有效性。
3.建立健全投诉举报制度,加强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和处罚力度。
4.加大对食品生产销售环节的监管力度,加强食品安全工作,减少食物源性传播的风险。
预防手足口病教案

预防手足口病教案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主要通过口腔、呼吸道和皮肤黏膜传播。
它主要影响儿童,特别是幼儿园和学龄前儿童。
为了预防手足口病的传播和控制疫情的蔓延,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
本教案将详细介绍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和步骤。
一、了解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其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口腔溃疡和皮疹。
这些症状通常在感染后3至7天内出现。
手足口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接触病人的分泌物或排泄物传播。
二、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1.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经常洗手: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特别是在接触口腔、鼻腔或粪便后。
- 避免接触病人的分泌物或排泄物:避免与病人共用餐具、毛巾等个人用品。
- 妥善处理垃圾:将垃圾及时处理,避免吸引害虫和传播病菌。
2.保持清洁的环境- 定期清洁和消毒:经常清洁和消毒家居环境,特别是常接触的物品和表面,如门把手、桌面等。
- 保持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病菌在空气中的传播。
3.注意饮食卫生- 确保食品安全:选择新鲜、熟透的食物,避免生食和未经煮熟的食物。
- 避免食用不洁食品:避免食用不洁水源、不洁食品和未经煮沸的牛奶。
4.加强个人防护- 避免亲密接触:避免与患有手足口病的人密切接触,特别是接触其分泌物或排泄物。
- 使用口罩和手套:在照顾患病儿童或处理可能被病毒污染的物品时,佩戴口罩和手套。
5.加强儿童保健- 提高免疫力:儿童应接种相应的疫苗,增强免疫力,减少感染的风险。
- 定期体检:定期带孩子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疾病。
三、预防手足口病的步骤1.教育儿童和家长- 向儿童和家长传达关于手足口病的知识,包括传播途径、症状和预防措施。
- 强调个人卫生的重要性,鼓励儿童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
2.加强学校和幼儿园的卫生管理- 定期清洁和消毒教室、餐厅、洗手间等公共场所。
- 提供洗手设施和肥皂,鼓励儿童经常洗手。
- 做好儿童的健康监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
3.及时发现和隔离病例- 学校和幼儿园应密切关注儿童的健康状况,发现有手足口病症状的儿童应及时隔离。
手足口病防控PPT课件

一、村级巡诊
4. 镇、村(居委会)干部负责包片排查和跟踪0~3 岁儿童。 发现异常情况要专人护送到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 心)及以上医疗机构就诊。要与每个观察对象的监护人保 持电话联系。
5. 村医或社区卫生服务站医务人员主导排查、追踪工作,并 对参与排查、追踪工作的村(居委会)干部进行技术指导。 医生负责收集、汇总排查结果,每日及时向乡镇卫生院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报巡查结果。
2. 重症救治医疗机构住院的手足口病(Ⅱ期、Ⅲ期和Ⅳ期 重症病例)重症患儿,市CDC将在第一时间开展流行病 学调查和采样工作,及时撰写流调报告,在中国疾病预 防信息系统里订正实验室结果,并将实验室结果、流调 报告、手足口病重症(死亡)个案调查表、临床资料等 相关资料反馈至患儿所在辖区CDC,由重症患儿所在县 (市、区)CDC进一步完善进展报告、结案报告。
6. 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和个体诊所接诊发热或皮疹 患儿后,应立即转往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任何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和个体诊所不得对3 岁 以下发热或皮疹患儿进行治疗就诊。
7
二、乡镇留观
1. 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其他综合医疗机构) 要建立发热疱疹诊室、留观室,落实预检分诊,切实 将发热、疱疹患儿分诊到发热疱疹门诊。
2. 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其他综合医疗机构) 必须开展手足口病实验室快检工作,包括EV71和 COXA16的金标检测法,有条件的单位鼓励开展ELISA 检测,对6岁以下发热、疱疹儿童进行快检。
3. 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其他综合医疗机构) 接诊医生对发热或手、足、口有疱疹的患儿,进行实 验室快检,实验室结果阳性的必须明确诊断手足口病, 并按规定进行报告和处理。
6. 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其他综合医疗机构) 指导社区卫生服务站及村级医疗机构对居家的患儿进行 追踪随访、密切接触者的管理,形成文字记录。
手足口病ppt免费课件

手足口病的传染源主要为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患者在潜伏期和发病期均可传播病 毒。
传播途径
手足口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病毒经胃肠道排出体外,污染食物、水、日 常用品等,再经口摄入而感染。此外,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也是可能的途 径。
03
手足口病临床诊断
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
手足口病诊断需满足发热、手足口出 现疱疹和溃疡、无其他并发症等条件 。
提高诊断准确性,缩短诊 断时间。
无创通气技术
降低机械通气并发症,提 高救治成功率。
中西医结合治疗
发挥中医特色,提高疗效 。
06
相关文献推荐
经典论文推荐
标题
手足口病病毒的流行病学和分子进化研究
描述
这篇经典论文详细介绍了手足口病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分子进化 及病毒基因组结构,为深入了解该疾病的传播和演变提供了重要参 考。
防控策略与措施
常规防控措施
加强对手足口病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防护意识和个人卫生习惯;加强食品卫生和环境卫生管理,减少病毒传 播途径。
疫情爆发时的防控措施
一旦出现疫情爆发,应立即采取隔离治疗措施,对病例进行分类管理;对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和医学观察;对疫 情涉及的场所进行消毒处理。
健康教育与社会参与
VS
治疗方法
手足口病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包括降温 、镇静、防止继发感染等,重症患者需要 住院治疗。
04
手足口病预防控制
监测与预警
监测
通过临床、实验室和流行病学等多种手段,对手足口病疫情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和掌握 疫情动态。
预警
根据监测数据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对可能出现的疫情进行预测和预警,提前采取防控 措施。
幼儿园手足口病疫情防控简报

幼儿园手足口病疫情防控简报简介幼儿园手足口病疫情防控是保障幼儿健康的重要任务。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和接触传播。
本简报旨在提供幼儿园手足口病疫情防控的相关知识和措施,帮助幼儿园全面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的传播,确保幼儿的健康安全。
病情概述手足口病主要通过患者的呼吸道、排泄物和体液传播,尤其在夏秋季节流行。
其特征包括发热、口腔溃疡、皮疹等症状。
幼儿是手足口病的高发人群,因幼儿园集中了大量的幼儿,容易造成传播风险的增加。
预防措施为了有效预防幼儿园手足口病的传播,以下措施可以帮助减少风险:1.教育宣传:加强家长、教师和幼儿对手足口病的认识,提高防病意识,宣传正确的预防知识和措施。
2.环境卫生:保持幼儿园环境的清洁,定期进行通风,消毒玩具、桌椅等常接触物品。
3.个人卫生:教导幼儿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勤晒被褥、衣物等。
4.饮食卫生:确保食品卫生安全,加强食品的消毒措施,避免食品污染。
5.隔离观察:发现有幼儿出现手足口病的症状,要及时将其隔离观察,并通知家长送医就诊。
6.暂停聚集性活动:在手足口病高发期,暂停幼儿园的聚集性活动,减少疫情传播的机会。
7.家园合作:与家长建立紧密联系,共同加强幼儿手足口病的防控意识,及时沟通病情。
应急响应一旦发生手足口病疫情,幼儿园需要立即采取应急措施,以遏制疫情的蔓延:1.及时报告:一旦发现手足口病病例,应立即向卫生部门报告,以便他们能够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
2.隔离措施:对于出现手足口病症状的幼儿,应及时隔离,避免与其他健康幼儿接触,减少传播风险。
3.通知家长:将病情告知幼儿家长,并建议他们即时就诊,同时提醒他们采取预防措施,以避免疾病传播扩大。
4.消毒清洁:对幼儿园进行全面的消毒清洁,包括环境、餐具、玩具等,以确保病毒的杀灭。
5.医学指导:与卫生部门合作,寻求医学专家的指导,制定有效的疫情防控措施,及时处置疫情。
员工培训为了提高员工对手足口病疫情防控的认识和应对能力,幼儿园应定期组织员工培训活动,培训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手足口病的病因、传播途径、高发季节和病情特征。
预防手足口病PPT课件

谁容易感染手足口病? 高发季节
手足口病常在夏秋季节高发。
此时气温适中,病毒传播更为活跃。
谁容易感染手足口病? 有风险的环境
托儿所和幼儿园是传播的高风险场所。
孩子们在一起玩耍,容易互相传染。
何时应该采取预防措施?
何时应该采取预防措施? 疫情高发期
在手足口病流行的季节时,尤其需要加强预防。
预防手足口病的有效策略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手足口病? 2. 谁容易感染手足口病? 3. 何时应该采取预防措施? 4. 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5. 为什么预防手足口病至关重要?
什么是手足口病?
什么是手足口病?
定义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通常由肠道病毒 引起,主要影响儿童。
此病主要表现为口腔溃疡、手掌和脚掌出现皮疹 。
什么是手足口病? 传播途径
手足口病通过接触患者的唾液、鼻涕和疱疹液传 播。
密切接触和空气传播是主要的感染方式。
什么是手足口病?
症状
症状通常包括发热、喉咙痛、食欲减退、皮疹等 。
大多数患者在数天内会自愈,但严重病例可能导 致并发症。
谁容易感染手足口病?
谁容易感染手足口病? 易感人群
主要影响幼儿,尤其是五岁以下的儿童。
及时预防可以减少重症和并发症的发生。
严重病例可能导致心脏、神经系统问题。
为什么预防手足口病至关重要? 保护易感群体
预防措施可以有效保护那些免疫力较弱的儿童。
例如,患有慢性疾病的孩子。
为什么预防手足口病至关重要? 降低传播率
通过集体的努力,可以有效降低病毒的传播率。
这不仅保护了个体,也保护了整个社区的健康。
幼儿园手足口病的预防及应急方案

幼儿园手足口病的预防及应急方案春季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期,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为婴幼儿常见病、多发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也可经呼吸道传染,以及接触疱疹液,或被污染食物、衣服、用具等由消化道间接感染。
为增强全园教职工疾病预防与控制意识,不轻病,不恐病,提高全园教职工防病能力,用科学的态度对待手足口病,保障幼儿及教职工的身体健康,我特意制定了“幼儿园手足口病预防及处理方案”。
一、工作目标1、全园教职工认真学习手足口病的相关知识,做到不轻病,不恐病。
提高防病能力,2、有效预防手足口病,仔细观察幼儿情况,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上报、早治疗。
3、发现手足口病患儿,立即隔离,切断疾病传播途径,杜绝各类传染疾病的发生。
二、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组员:各班教师及保育员三、预防及应急措施(一)园务措施1、加强有关手足口病的知识及技能培训,增强全园教职工对手足口病的预防及应急处理知识,培养良好的个人健康生活习惯。
2、至少组织一次外出学习交流的机会,与其它幼儿园交流预防手足口病的成功经验,尽量争取聘请医院儿科医生入园给全园教职工及家长做讲座及指导。
3、幼儿园通过宣传、家园联系、幼儿园网站、《致家长的一封信》等多种途径向幼儿家长进行必要的宣传教育,向家长讲解了手足口病的发病症状、预防措施、传播途径、病儿的护理等方面的知识,让家长全面了解病理知识,家校配合做好预防工作。
4、保持幼儿园空气质量清新,睡眠室、教室、洗手间、办公室、医务室、活动室、食堂等每天开窗通风不少于2个小时。
5、幼儿园给全园幼儿及教职工提供洗手液,提供消毒液及消毒柜,有效利用自然资源——紫外线消毒,对幼儿的日用品及幼儿园的各种物品置于日光下暴晒消毒。
6、如果15天内发生13例或占全园幼儿18%的手足口病确诊病例,应及时上报应急小组组长,将关闭幼儿园2周。
(二)副组长及带班老师1、副组长和带班老师认真做好幼儿入园的晨检和午检工作,做到一摸、二看、三问、四查,细致地观察幼儿的情绪及身体状况,重点检查幼儿有无发烧和皮疹,并做好幼儿入园情况登记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足口病疫情分析及预防控制措施
发表时间:
2016-05-25T11:00:39.953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15期 作者: 蒋 鸿 何 丹 周小芹 张业琼 付 芳
[导读] 四川省达州市中心医院预防保健科 采取科学控制与预防措施,能够有效控制手足口病蔓延与传播,对保护儿童健康有重要意义。
四川省达州市中心医院预防保健科
635000
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儿童手足口病的疫情与预防措施。方法:收集
2012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手足口病例1704例,将其易发生年
龄、易发生时间与预防措施等进行分析与总结。结果:1~4岁年龄组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
4~9 月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月份,居
家和门诊隔离治疗病例明显高于住院治疗。结论:采取科学控制与预防措施,能够有效控制手足口病蔓延与传播,对保护儿童健康有重要
意义。
关键词:手足口病;疫情分析;控制措施
Purpose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analyze and study the epidemic situation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of hand-foot-mouth disease
(
HFMD)in children.Methods:There are 1704 cases of HFMD in our hospital from 2012 February to 2014 February were collected to
be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its liability of age groups and that of months
,its preventive measures etc.Results:The incidence rate of
the age group between 1 to 4 years old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other age groups.The rate during April to September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other months.The rate of those being not hospitalization
(stayed at home or visited clinic doctors)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being hospitalization.Conclusion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protect the health of children that the spread of
HFMD can be controlled effectively by scientific preventive measures.
Keywords
:hand-foot-mouth disease,epidemic situation analysis,control measures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感染而引发传染疾病,多发生婴幼儿时期,特别是5岁以下儿童患病率较高。主要临床表现:足底、手掌、口
腔黏膜出现水疱样皮疹,重病患儿还可表现严重神经系统损害,引发肺水肿或肺出血,危及患儿生命[1]。本文对
2012-2014手足口病
例
1704例,将其易发生年龄、易发生时间与预防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现将具体内容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2014 手足口病患儿1704例,其中:男1001 例,女703 例;年龄分为:1~4岁患儿1446例;其他年龄段患儿
258
例。发病月份:4~9月1202例,其他月份502例;重症154例住院治疗,轻症患者1550 例,其中645 例于门诊留观隔离,905例在家中
隔离治疗。临床症状表现为:均有疱疹或皮疹疱疹数目不同,疱内的液体比较少,口腔黏膜有疱疹时,患儿的疼痛较明显,部分患儿伴有
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
1.2
方法 根据《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2 年版)中的标准进行病理诊断,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2013 年修
正版)对医院门诊医生和相关管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对
1704 例手足口病患儿进行门诊、居家、住院隔离三方面治疗,同时对儿童进行及
时的检测,并进行报告、指导等各方面的工作。
2 结果
2.1
儿童发病年龄对比
经过一系列的调查之后,不同年龄段患儿发病对比,详细如表一所显示:
3 讨论
3.1
手足口病的疫情分析
(1)人对肠道病毒普遍易感,手足口病各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但以≤3 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本组患儿年龄最小为2 个月,最大
为
15 岁,但1~4岁发病率最高,占84.85%。(2)手足口病在全年均可发生,夏秋季节较多,本组病例集中在4~9月,其发病率为
70.54
%。(3)病例以轻型较多,重症病例较少,本组有90.96%的病例在门诊和家中隔离治疗,仅有9.04%的病例住院治疗。没有出现
死亡病例。
3.2
手足口病的发病特点
该疾病主要以肠道传染为主,由于儿童身体免疫能力较差,再加上传播速度较快、在短期内容易造成广泛的传染,因此必须要做好相
应的预防措施
[3]。
3.3
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措施分析
(1)做好手足口病防控知识的健康教育,提高医务人员、教师及家长的防控意识,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可有效
遏制疫情蔓延。
(2)建立完善预检与分诊制度,儿科门诊大厅内张贴手足口病患儿的就诊流程图,并设立分诊处,由经验较丰富的专科护士给予分
诊,疑似病例直接引至手足口病门诊进行诊疗,需要输液或入院的患儿,至隔离输液室或隔离病房进行治疗。
(3)加强医护人员知识培训,使每位医护人员都要清楚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并掌握诊治标准与预防措施,严格按首诊负责制执行
[
4]。
(4)护理人员严格对患儿的信息进行详细记录,准确记录患儿的诊断和治疗时间,以便日后能够详细查询。
(5)加强消毒隔离的措施,在手足口病的门诊或病区设置醒目的标识,非本区人员不得入内,给患儿使用单人专用物品,加强室内
消毒,患儿生活中产生的垃圾,要用含氯消毒溶液消毒后,再行处理。对室内的仪器、物品等要使用消毒液擦拭,对玩具、书籍等要使用
紫外线直接照射。(
6)加强手足口病的防控知识宣教,门诊部利用宣传标语、宣传图画、宣传橱窗等,对手足口病的知识进行宣传,提高
人们自我保健的能力,确保婴幼儿健康[
5]。
参考文献:
[1]
杨书安,崔永梅,扬扬,等畅长治市2009年手足口病流行分析及防控策略[J]畅医学杂志,2010,(12):24~25。
[2]
吴亮,吴婷,易武韬,等畅581 例儿童手足口病流行病学与临床特点分析[J]畅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10):7。
[3]
韦勇宁,徐长风.儿童手足口病 967 例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0.18(1):14~15.
[4]
韦勇宁,徐长风畅儿童手足口病967 例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分析[J]畅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0,18(1):14~15。
[5]
吕宁畅2010 年南阳市小儿手足口病的流行特点分析[J]畅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11,17(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