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管沟技术交底
电力管沟迁改安全技术交底模板

一、交底对象项目全体施工人员、监理人员、安全管理人员二、交底时间[具体日期]三、交底内容1. 工程概况- 电力管沟迁改工程的名称、地点、规模及施工范围。
- 迁改工程涉及的主要设备、材料及施工工艺。
2. 施工环境分析- 施工区域地质、地形、地貌及地下管线情况。
- 施工现场周边建筑物、道路、交通状况等。
3. 安全风险辨识- 土方坍塌风险:分析沟槽开挖、支护、堆土等方面的风险。
- 高处坠落风险:明确梯子、跳板、脚手架等设施的使用规范。
- 机械伤害风险:对挖掘机、吊车等机械设备的操作规程及安全注意事项进行说明。
- 触电风险:强调电力线路迁改过程中的防触电措施。
- 火灾爆炸风险:分析易燃易爆物品的储存、使用及处理方法。
4. 安全措施- 沟槽开挖、支护: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确保沟槽稳定。
- 高处作业:使用合格的梯子、跳板、脚手架等设施,并做好个人防护。
- 机械操作: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
- 电力线路迁改:切断电源,设置警示标志,防止误操作。
- 易燃易爆物品:远离火源,妥善储存,及时处理。
- 环境保护: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施工过程中对环境造成污染。
5. 应急预案- 土方坍塌:立即撤离现场,上报事故,启动应急预案。
- 高处坠落:做好救援准备,立即进行救援。
- 触电:立即切断电源,进行急救,上报事故,启动应急预案。
- 火灾爆炸:立即报警,切断电源,进行灭火,撤离人员。
6. 安全教育培训- 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 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四、交底要求1. 施工人员应认真学习本交底内容,确保掌握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
2. 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安全规程,确保施工安全。
3. 施工负责人应加强现场安全管理,确保施工安全有序进行。
五、交底记录1. 交底人:[姓名]2. 受交底人:[姓名]3. 交底时间:[具体日期]4. 交底地点:[具体地点]六、附件1. 电力管沟迁改施工方案2. 电力管沟迁改安全技术措施3. 电力管沟迁改应急预案[注:本模板仅供参考,具体内容应根据实际工程情况进行调整。
电力管沟施工技术交底(完整版)

电力管沟施工技术交底1.工程概况本工程电力管沟为新建工程,现状无电力管沟设施。
位于项目60米规划线以外的绿化范围内,采用隐蔽式 24 线电缆沟,电缆沟断面形式为1.91m(净宽)*1.37m(净深),砖砌结构,双侧支架,壁厚240mm,C15 素混凝土垫层,M10 水泥砂浆砌筑MU10 砖砌侧墙,C25电力管沟压顶混凝土,C35 钢筋混凝土盖板。
2.工作内容和工作量电力管沟工程自规划七路至顺达路约2.6km,左、右幅约5.2km长,电力管沟每隔 200 米左右设一处横过路管,由于道路桩号 K0+000~K0+100、K0+300~ K0+910、K1+120~K1+320、K1+440~K1+710、K2+530~K3+190、K3+340~K4+010、K4+280~K4+530 与 K4+750~K4+834 路面改造,过路管采用 6 根Ф160 MPP 电力管,分 1 层放置,每层 6 根,在车行道下设 C25 混凝土保护。
其余路段,采用 6 根Ф160MPP 电力拖拉管方式实施。
电缆沟过交叉路口处为Ф160MPP 电力管(阻燃型,管材环刚度要求为:不小于 25KN/㎡,壁厚为 10mm)敷设,具体敷设方式为:采用 4 层放置,每层 6 根。
电缆排管在车行道下设 C25 混凝土保护埋深 1.0 米。
电缆直埋排管在人行道下敷设,埋深 0.7 米。
道路直线段每隔 50 米设置工作井,交叉路口和横过道路排管处设三通井或四通井。
电缆沟内采用复合型支架,沿电缆沟两侧交错放置,支架纵向间距 0.8 米,层间距为 0.23 米,电缆沟通道间距 0.7 米。
电缆沟沟底纵向排水坡度不小于 0.5%,电力沟每隔25 米设Ф300 集水口一个,内填沙。
电缆沟在纵向每 25m 设置一道变形缝,变形缝的宽度、构成及材料应符合《给水排水工程混凝土构筑物伸缩缝设计规程》(CECS 117:2000)的要求。
电缆走廊在人行道上每隔 10m 处设置电缆标志牌。
电力管沟工程技术交底

电力管沟工程技术交底背景介绍电力管沟是为了方便电缆的敷设,保护电缆并提高电气连接质量而建造的。
它的建设需要配合使用大量的设备,比如挖机、压实机等,还有对电缆的敷设方式和技术要求等等。
其中,技术交底是电力管沟建设的前期准备和必要步骤之一。
技术交底的定义和意义技术交底是指在开始某项工程之前,施工方对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等各项技术问题进行梳理和讲解,以达到明确各项工作的要求、明确责任和义务、达成共识、协调合作、提高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等目的。
在电力管沟建设中,技术交底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明确施工方案:详细阐述施工所需的时间、人力、材料等方面的资源,确定施工流程、施工标准、质量要求等,并对施工方案有具体明确的时间节点。
2.强化安全生产责任:明确责任和义务,划分工作防止冲突与责任,形成对安全生产的高度重视和责任心,确保所有施工人员都能够在安全环境下进行工作。
3.解决技术疑问:,解决各方面的技术难题,以免在施工中出现错误和失误。
4.提高工程质量:在施工过程中,方便监理及相关部门实时了解施工进展情况,监察施工流程及质量控制,提高工程的质量和竣工验收合格率。
技术交底的内容电力管沟建设的技术交底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施工方式在施工前需要对电力管沟建设的方式进行全面讲解。
建议在施工前制定详细施工方案,并根据现场情况及时调整计划。
施工要求对于施工要求的内容,建议要讲解的内容包括:电缆敷设要求、埋深要求、填土要求、回填顺序、接地要求等方面,并重点讲解其必要性和安全性。
安全生产施工安全生产和施工质量的关系密不可分。
因此,对于电力管沟的安全生产,应做到有理论讲解,有安全规范,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和施工的顺利进行。
这里特别提醒,施工人员需戴好安全帽和安全鞋等防护设备。
现场勘查施工前,一定要进行现场勘查。
在现场勘查时需对实际情况进行细致记录,并对实际情况进行比对。
同时,需要特别注意现场的环境,如土壤条件、地形、气候、环保要求等。
管沟开挖施工技术交底

(4)施工区域内供水、供电、临时设施满足土方开挖要求,道路平整畅通。
(5)做好土方开挖机械、运输车辆及各种辅助设备的维修检查和进场工作。
二、工艺流程
测量放线、验线→开挖→修槽→验槽
三、操作工艺
1、基槽开挖采用反铲挖掘机开挖,由自卸运土。
2、开挖时,配合人工清理余土,将挖掘机挖不到的地方运到其作业半径内,再装车运走。人工清土要注意安全,在机械作业半径外工作。
3、开挖出的土方,要随挖随清运出场,现场内不能存留土方。
4、机械开挖在接近槽底时,用水准仪控制标高,预留10~20cm土层由人工清理开挖,以防止超挖。
2、土方开挖时,应防止邻近建筑物或构筑物道路、管线等发生下沉和变形。必要时应与设计单位或建设单位பைடு நூலகம்商,采取防护措施,并在施工中进行沉降或位移观测。
3、施工中如发现有文物或古墓等,应妥善保护,并应及时报请当地有关部门处理,方可继续施工。如发现有测量用的永久性标桩地质、地震部门设置的长期观测点等,应加以保护。在敷设有地上或地下管线、电缆的地段进行土方施工时,应事先取得有关管理部门的书面同意,施工中应采取措施,以防止损坏管线,造成严重事故。
7、施工时,要加强对边坡的保护。可适当放缓边坡或设置支撑,同时在坑外侧围以土堤或开挖水沟,防止地面水流入。
四、成品保护
1、对定位标准桩、轴线引桩、标准水准点、龙门板等,挖运土时不得撞碰,也不得在龙门板上休息。并应经常测量和校核其平面位置、水平标高和边坡坡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定位标准桩和标准水准点也应定期复测和检查是否正确。
5、机械开挖完毕后,测量人员抄出距槽底50cm的水平标志线,然后在槽帮上或基坑底部钉上小小木橛,清理底部土层时用它们来控制标高。根据定位线及基础轮廓检验基槽尺寸,人工修整边坡和基底。
管沟技术交底

管沟技术交底管沟技术交底是指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将施工中关键环节的技术要求、工作流程、安全措施等交底给工人,以保证施工质量、确保施工安全和工期进度。
本文将围绕管沟施工的各个环节,介绍管沟技术交底的具体内容。
一、施工前的技术交底施工前的技术交底环节主要包括现场勘查、施工图纸审核、作业程序交底等。
1. 现场勘查为确保工程顺利开展,施工前需要进行现场勘查,包括勘查地形地貌、设施设备、交通道路等,以及勘查天气、灌浆、测量等方面的因素。
通过现场勘查,可以清晰地了解施工现场及其周边环境的情况,为安排施工作业提供必要的依据。
2. 施工图纸审核关于施工图纸的审核应该非常严格,每个环节都应该进行仔细核对。
主要包括细部构造、数量、尺寸、材质、连接方式等方面。
在确定图纸正确后,应再次审查,确保每一项都符合规范。
3. 作业程序交底在开展施工作业前,需要对作业程序进行明确而详细的交底,包括工序、时间、方式、场地、设备、人员安排等方面的内容,同时还应注意事项、安全措施等方面的问题。
作业程序交底的目的是让施工人员明确各项工作的具体要求,保证施工过程中的每一项工序顺利完成。
二、材料预备环节的技术交底材料预备环节的技术交底包括材料选择、验收、存放等。
1. 材料选择在进行材料选择时,应首先讲解选择材料的标准和规范,重点强调材料合格证件的查验和质量检测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此外,还应对管材接口、内外镀锡处理等方面给工人进行必要的技术指导。
2. 材料验收材料验收是防止施工中使用低质量材料的有效措施。
验收过程应说明验收标准、方法、要求,以及不合格材料的责任和处理措施等方面的问题。
同时,还应告知施工人员如何进行材料上线、合格证件的管理和存档等工作。
3. 材料存放材料存放涉及到管材合堆、库场标识、库场保管等方面的问题。
在这个环节技术交底的主要内容包括库场的布置、材料运输、放置、分析、排列等方面的问题。
三、施工中的技术交底施工中的技术交底是最重要的环节,这关乎到管沟工程的质量、工期和安全,应格外重视。
电力管线沟工程安全技术交底

电力管线沟工程安全技术交底概述电力管线沟工程是电力行业中常见的施工工程之一,其安全性对工作人员和周边环境都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在进行电力管线沟工程之前,必须进行严格的技术交底,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电力管线沟工程安全技术交底的内容和要点。
安全技术交底的目的安全技术交底的目的是确保工作人员了解和掌握电力管线沟工程的安全技术要求和操作规程,从而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
安全技术交底的内容应包括施工现场的安全要求、作业步骤的安全措施、潜在风险的预防和应急处理等方面的内容。
安全技术交底的内容1. 施工现场的安全要求施工现场是电力管线沟工程的核心区域,安全要求是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性的基础。
在安全技术交底中,需要强调以下几点施工现场的安全要求:•确保施工现场的区域划分清晰,并设立明显的警示标志;•限制施工现场的人员进出,必要时设置出入口,加强出入口的管理;•确保施工现场的通风良好,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防止有毒有害气体的积聚;•如果施工现场存在高温、高压等特殊环境,要求工作人员佩戴相应的防护装备。
2. 作业步骤的安全措施电力管线沟工程的作业步骤中可能存在一些潜在的安全风险,为了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安全技术交底中需要明确作业步骤的安全措施。
2.1 现场勘察与测量•作业前需进行全面的现场勘察与测量,确定电力管线的走向、深度和位置;•工作人员必须正确使用测量工具,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在进行现场勘察和测量时,要注意地形的起伏、水位和地质情况,预防坍塌和其他风险。
2.2 过程控制•在电力管线沟施工过程中,需要设置合理的过程控制措施,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根据施工计划,合理安排施工人员和设备的使用,避免过度拥挤和资源浪费;•设定明确的施工步骤和工艺要求,并向工作人员进行详细说明。
2.3 电力设备安装与检测•电力设备的安装必须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和规范,确保安装的质量和可靠性;•在电力设备安装过程中,需要注意防火、防爆等措施,预防潜在的安全风险;•安装完成后,必须进行严格的检测和试运行,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管沟开挖技术交底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企业技术交底SDSY19-J01编号:交底时间主持人参加人技术文件设计图纸、施工技术方案交底内容:一、施工准备:1、主要机具:挖土机械有:挖土机、推土机、铲运机、自卸汽车等。
一般机拥有:铁锹(尖、平头两种)、手推车、小白线或 20 号铅丝和钢卷尺以及坡度尺等。
2、作业条件:(1)土方开挖前,应依据施工方案的要求,将施工地区内的地下、地上阻碍物消除和办理完成。
(2)建筑物或修建物的地点或场所的定位控制线(桩)、标准水平桩及开槽的灰线尺寸,一定经过检验合格;并办完预检手续。
(3)夜间施工时,应有足够的照明设备;在危险地段应设置显然标记,并要合理安排开挖次序,防备错挖或超挖。
(4)开挖有地下水位的基坑槽、管沟时,应依据当地工程地质资料,采纳举措降低地下水位。
一般要降至开挖面以下0.5 米,而后才能开挖。
(5)施工机械进入现场所经过的道路、桥梁和卸车设备等,应实现经过检查必需时要进行加固或加宽准备工作。
(6)选择土方机械,应依据施工地区的地形与作业条件、土的类型与厚度、总工程量和工期综合考虑,以能发挥施工机械的效率来确立,编好施工方案。
(7)施工地区运转路线的部署,应依据作业地区工程的大小、机械性能、运距和地形起伏等状况加以确立。
(8)在机械施工没法作业的部位和修整边坡坡度、清理槽底等,均应装备人工进行。
(9)熟习图纸,做好技术交底。
二、操作工艺1、工艺流程:确立开挖的次序和坡度分段分层均匀下挖修边和清底2、坡度确实定:( 1)在天然湿度的土中,开挖基础坑(槽)、管沟时,当挖土深度不超出以下数值规准时,可不放坡,不加支撑。
A、密实、中密的砂土和碎石类土(充填物为砂土)— 1.0 米B、硬塑、可塑的粘质粉土及粉质黏土— 1.25 米。
C、硬塑、可塑的黏土和碎石类土(充填物为粘性土)— 1.5 米。
(2)超出上述规定深度,在 5 米之内时,当土拥有天然湿度、结构均匀、水文地质条件好,且无地下水,不加支撑的基坑(槽)和管沟,一定放坡。
电力管沟技术交底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施管表12工程名称咸阳市上林北路跨咸铜铁路高架桥工程施工单位中铁二十局公司第六工程有限公司分部工程分项工程交底部门交底日期年月日交底人交底内容:一、施工工序施工准备→放线定位→进行基坑开挖→ 3:7 灰土垫层施工→底板施工→墙身施工→盖板预制吊装→三通井、转角井、人孔井浇筑→聚氨酯防水办理→墙身两侧回填二、施工准备2.1 依照设计进行基底办理;平展场所,准备钢筋加工场所、模板加工。
2.2 精确放样基坑开挖的地址、尺寸,测量高程及管沟两侧原地面标高,确定基坑开挖范围。
三、沟槽土方开挖3.1 沟槽施工采用梯形断面开挖,并按进行放坡开挖,以机械为主,人工配合。
在开挖时严格控制沟底设计标高,机械开挖应保留10cm 用人工清底,省得机械作业超挖扰动沟槽底原状土。
3.2 开挖时做好基坑排水工作,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考虑雨水的除去,保证混凝土底板在无水环境下施工。
基坑开挖期间,基坑周边不堆放弃土和建筑资料,做到文明施工。
开挖基坑时,如遇到不良土壤应合适加大放坡,保证槽底作业面。
3.3 采用机械开挖时,在距离槽底设计标高时换用人工开挖,并采用人工平展沟槽底。
沟槽底高程的同意偏差:开挖土方时应为0~-30mm;槽低中线允许偏位为 50mm。
在建筑物、构造物周边开挖沟槽时,采用支撑支护等有效防范措施。
3.6 由于现场作业面较小,在开挖沟槽过程中挖出土方做到随挖随运,且预留回填的土方。
四、三通井、转角井、人孔井的施工技术措施① 工艺流程垫层浇筑→井底及模板钢筋制安装→浇筑井底砼→井壁钢筋及模板制安装→浇筑井壁砼→井顶钢筋及模板制安装→浇筑井顶砼→井内构件安装② 垫层浇筑达成后,应进行底板钢筋的绑扎,底板钢筋的配制应在垫层浇筑前达成并分类堆放,钢筋绑扎前先在垫层面上放样,弹出池壁墙的轴线。
绑扎时,严格按设计要求绑扎,先基层后上层,钢筋接头采用焊接接头,再安装好池壁墙的基础插筋。
在安装绑扎钢筋的同时,也应安装好相应的预埋件,钢筋保护层应严格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