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硕士论文技术路线图模板(2020年10月整理).pdf
技术路线图

技术路线图技术路线图(Technology Roadmap)什么是技术路线图技术路线图是指应用简洁的图形、表格、文字等形式描述技术变化的步骤或技术相关环节之间的逻辑关系。
它能够帮助使用者明确该领域的发展方向和实现目标所需的关键技术,理清产品和技术之间的关系。
它包括最终的结果和制定的过程。
技术路线图具有高度概括、高度综合和前瞻性的基本特征。
技术路线图是一种结构化的规划方法,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归纳:它作为一个过程,可以综合各种利益相关者的观点,并将其统一到预期目标上来。
同时,作为一种产品,纵向上它有力地将目标、资源及市场有机结合起来,并明确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属性,横向上它可以将过去、现在和未来统一起来,既描述现状,又预测未来;作为一种方法,它可以广泛应用于技术规划管理、行业未来预测、国家宏观管理等方面。
技术路线图的缘起技术路线图最早出现在美国汽车行业,汽车企业为降低成本要求供应商提供他们产品的技术路线图。
20世纪70年代后期和80年代早期,摩托罗拉和康宁公司先后采用了绘制技术路线图的管理方法对产品开发任务进行规划。
摩托罗拉主要用于技术进化和技术定位,康宁公司主要用于公司的和商业单位战略。
继摩托罗拉和康宁公司之后,许多国际大公司,如微软、三星、朗讯公司,洛克-马丁公司和飞利普公司等都广泛应用这项管理技术。
2000年英国对制造业企业的一项调查显示,大约有10%的公司承认使用了技术路线图方法,而且其中80%以上用了不止一次(C.J.Farrukh, R.Phaal, 2001)[1]。
不仅如此,许多国家政府、产业团体和科研单位也开始利用这种方法来对其所属部门的技术进行规划和管理。
技术路线图真正的奠基人是摩托罗拉公司当时的CEO—Robert Galvin。
当时,Robert Galvin在全公司范围内发动了一场绘制技术路线图的行动,主要目的是鼓励业务经理适当地关注技术未来并为他们提供一个预测未来过程的工具。
课题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图模板

四、研究方法及路线
(一)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利用图书馆、档案馆及互联网等广泛查相关的文献资料,加 以分析与研究。 2.文本分析法。以《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文化科技创新工程纲要》、《本市 “十二五”文化发展规划》、《本市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实施意见》、《关于打造 “文化五城”建设文化强市的意见》等权威文本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研究法律整 体,深刻理解精神实质,分析其中的条文关于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相关规定及发展文 化产业的具体要求。 3。实地调查法。为更好地了解本市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真实现状,在三区 各选择 3 个能体现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主体公园、游乐园、旅游景区、产业园区及 科技馆等进行现场观察和询问,并做好记录. 4。访谈法。计划选择 20 名专家学者、知名企业家及科技、文化、旅游及宣 传等相关部门的政府工作人员,针对本市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相关问题分别进行半 小时左右的访谈,并根据情况,召开 2 到 3 次的小型座谈会。 5。案例分析法.对国内外省市及企业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成功的典型案例进行 持续追踪调查,进行剖析,深入研究,总结经验. 6.比较研究法。比较研究美、日、德等发达国家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做法与 特点,总结成功经验,得出启示,以供借鉴. 7。统计分析法。统计 2002—2008 年本市居民家庭人均文化消费支出数额及 其占消费支出的比重,并与发达城市对比,分析本市居民文化消费水平和质量提升的 发展空间。 8.分析归纳法.研究分析查阅的文献资料,归纳总结其研究内容并合理分类; 根据比较研究及案例分析的结果,总结归纳国内外文化科技融合发展中好的做法和 经验. (二)技术路线 1。研究的总体思路 首先,根据本市 2013 软科学研究计划申报指南,结合研究条件和自身研究 优势,确定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战略研究这一选题。其次,查阅大量相关文献和权威 政策文本,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奠定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再次,选取文化科技 融合发展方面有成功经验的美国、日本和德国,从理念、体制机制、路径、模式及 政策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总结他们的经验和做法,得出一些对我国有益的启示;同 时,选取北京海淀、上海张江、深圳华强文化科技集团、美国的电影、日本的桑蚕 与丝绸以及德国柏林的创意经济产业发展等六个代表性的案例做分析研究,总结其 成功的发展经验,为本市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战略构想提供参考。在此基础上,从动力 机制、组织机构、管理制度、监督机制、激励机制及人才培养机制等方面探索文化 科技融合发展的长效体制机制。然后,运用访谈法、文献资料法、文本分析法等研究 本市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比较研究、案例研究得出 的总结与启示,针对具体问题,提出本市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战略构想。 2。技术路线图 (见下页)
课题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图模板

四、研究方法及路线(一)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利用图书馆、档案馆及互联网等广泛查相关的文献资料,加以分析与研究。
2.文本分析法。
以《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文化科技创新工程纲要》、《本市“十二五”文化发展规划》、《本市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实施意见》、《关于打造“文化五城”建设文化强市的意见》等权威文本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研究法律整体,深刻理解精神实质,分析其中的条文关于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相关规定及发展文化产业的具体要求。
3.实地调查法。
为更好地了解本市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真实现状,在三区各选择3个能体现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主体公园、游乐园、旅游景区、产业园区及科技馆等进行现场观察和询问,并做好记录。
4.访谈法。
计划选择20名专家学者、知名企业家及科技、文化、旅游及宣传等相关部门的政府工作人员,针对本市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相关问题分别进行半小时左右的访谈,并根据情况,召开2到3次的小型座谈会。
5.案例分析法。
对国内外省市及企业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成功的典型案例进行持续追踪调查,进行剖析,深入研究,总结经验。
6.比较研究法。
比较研究美、日、德等发达国家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做法与特点,总结成功经验,得出启示,以供借鉴。
7.统计分析法。
统计2002-2008年本市居民家庭人均文化消费支出数额及其占消费支出的比重,并与发达城市对比,分析本市居民文化消费水平和质量提升的发展空间。
8.分析归纳法。
研究分析查阅的文献资料,归纳总结其研究内容并合理分类;根据比较研究及案例分析的结果,总结归纳国内外文化科技融合发展中好的做法和经验。
(二)技术路线1.研究的总体思路首先,根据本市2013软科学研究计划申报指南,结合研究条件和自身研究优势,确定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战略研究这一选题。
其次,查阅大量相关文献和权威政策文本,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奠定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再次,选取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方面有成功经验的美国、日本和德国,从理念、体制机制、路径、模式及政策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总结他们的经验和做法,得出一些对我国有益的启示;同时,选取北京海淀、上海张江、深圳华强文化科技集团、美国的电影、日本的桑蚕与丝绸以及德国柏林的创意经济产业发展等六个代表性的案例做分析研究,总结其成功的发展经验,为本市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战略构想提供参考。
技术路线图(Technology Roadmap)

技术路线图(Technology Roadmap)什么是技术路线图技术路线图是指应用简洁的图形、表格、文字等形式描述技术变化的步骤或技术相关环节之间的逻辑关系。
它能够帮助使用者明确该领域的发展方向和实现目标所需的关键技术,理清产品和技术之间的关系.它包括最终的结果和制定的过程。
技术路线图具有高度概括、高度综合和前瞻性的基本特征.技术路线图是一种结构化的规划方法,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归纳:它作为一个过程,可以综合各种利益相关者的观点,并将其统一到预期目标上来。
同时,作为一种产品,纵向上它有力地将目标、资源及市场有机结合起来,并明确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属性,横向上它可以将过去、现在和未来统一起来,既描述现状,又预测未来;作为一种方法,它可以广泛应用于技术规划管理、行业未来预测、国家宏观管理等方面。
技术路线图的缘起技术路线图最早出现在美国汽车行业,汽车企业为降低成本要求供应商提供他们产品的技术路线图。
20世纪70年代后期和80年代早期,摩托罗拉和康宁公司先后采用了绘制技术路线图的管理方法对产品开发任务进行规划.摩托罗拉主要用于技术进化和技术定位,康宁公司主要用于公司的和商业单位战略。
继摩托罗拉和康宁公司之后,许多国际大公司,如微软、三星、朗讯公司,洛克-马丁公司和飞利普公司等都广泛应用这项管理技术。
2000年英国对制造业企业的一项调查显示,大约有10%的公司承认使用了技术路线图方法,而且其中80%以上用了不止一次(C.J.Farrukh, R。
Phaal, 2001)[1]。
不仅如此,许多国家政府、产业团体和科研单位也开始利用这种方法来对其所属部门的技术进行规划和管理。
技术路线图真正的奠基人是摩托罗拉公司当时的CEO—Robert Galvin。
当时,Robert Galvin在全公司范围内发动了一场绘制技术路线图的行动,主要目的是鼓励业务经理适当地关注技术未来并为他们提供一个预测未来过程的工具。
这个工具为设计和研发工程师与做市场调研和营销的同事之间提供了交流的渠道,建立了各部门之间识别重要技术、传达重要技术的机制,使得技术为未来的产品开发和应用服务。
技术路线图(Technology Roadmap)

技术路线图(Technology Roadmap)什么是技术路线图技术路线图是指应用简洁的图形、表格、文字等形式描述技术变化的步骤或技术相关环节之间的逻辑关系。
它能够帮助使用者明确该领域的发展方向和实现目标所需的关键技术,理清产品和技术之间的关系.它包括最终的结果和制定的过程。
技术路线图具有高度概括、高度综合和前瞻性的基本特征.技术路线图是一种结构化的规划方法,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归纳:它作为一个过程,可以综合各种利益相关者的观点,并将其统一到预期目标上来。
同时,作为一种产品,纵向上它有力地将目标、资源及市场有机结合起来,并明确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属性,横向上它可以将过去、现在和未来统一起来,既描述现状,又预测未来;作为一种方法,它可以广泛应用于技术规划管理、行业未来预测、国家宏观管理等方面。
技术路线图的缘起技术路线图最早出现在美国汽车行业,汽车企业为降低成本要求供应商提供他们产品的技术路线图。
20世纪70年代后期和80年代早期,摩托罗拉和康宁公司先后采用了绘制技术路线图的管理方法对产品开发任务进行规划.摩托罗拉主要用于技术进化和技术定位,康宁公司主要用于公司的和商业单位战略。
继摩托罗拉和康宁公司之后,许多国际大公司,如微软、三星、朗讯公司,洛克-马丁公司和飞利普公司等都广泛应用这项管理技术。
2000年英国对制造业企业的一项调查显示,大约有10%的公司承认使用了技术路线图方法,而且其中80%以上用了不止一次(C.J.Farrukh, R。
Phaal, 2001)[1]。
不仅如此,许多国家政府、产业团体和科研单位也开始利用这种方法来对其所属部门的技术进行规划和管理。
技术路线图真正的奠基人是摩托罗拉公司当时的CEO—Robert Galvin。
当时,Robert Galvin在全公司范围内发动了一场绘制技术路线图的行动,主要目的是鼓励业务经理适当地关注技术未来并为他们提供一个预测未来过程的工具。
这个工具为设计和研发工程师与做市场调研和营销的同事之间提供了交流的渠道,建立了各部门之间识别重要技术、传达重要技术的机制,使得技术为未来的产品开发和应用服务。
课题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图模板

课题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图模板本研究将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包括文献资料法、文本分析法、实地调查法、访谈法、案例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统计分析法和分析归纳法。
2.文献资料法本研究将广泛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包括图书馆、档案馆及互联网等,以加深对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理解和分析。
3.文本分析法本研究将以权威文本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其中关于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相关规定和具体要求,以加深对法律整体的理解。
4.实地调查法本研究将在三区选择能体现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主体公园、游乐园、旅游景区、产业园区及科技馆等进行现场观察和询问,并进行记录,以更好地了解本市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真实现状。
5.访谈法本研究将选择专家学者、知名企业家及政府工作人员进行访谈,并召开小型座谈会,以深入了解本市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相关问题。
6.案例分析法本研究将对国内外省市及企业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成功的典型案例进行持续追踪调查,并进行剖析,以总结经验。
7.比较研究法本研究将比较研究美、日、德等发达国家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做法与特点,总结成功经验,以供借鉴。
8.统计分析法本研究将统计2002-2008年本市居民家庭人均文化消费支出数额及其占消费支出的比重,并与发达城市对比,以分析本市居民文化消费水平和质量提升的发展空间。
9.分析归纳法本研究将研究分析查阅的文献资料,归纳总结其研究内容并合理分类;根据比较研究及案例分析的结果,总结归纳国内外文化科技融合发展中好的做法和经验。
二)技术路线本研究将采用多种研究方法,结合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访谈法和案例分析法等,以深入了解本市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并总结国内外成功的经验,提出可行的发展策略和建议。
同时,本研究将采用统计分析法,分析本市居民文化消费水平和质量提升的发展空间,以为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首先,我们根据2013年本市软科学研究计划申报指南,结合我们的研究条件和优势,决定选取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战略作为我们的研究课题。
课题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图模板

四、研究方法及路线
确定研究Y 目标查阅大量相关文献,了解国
内外研究现状
zCZ
权威政策文本解读、专家学者
咨询获得相关方面权威信息
制定研究计划
具体研究过程
确定研究课题:文化科技融合
发展战略研究
r ---------------------------------------------------------------------------------------------------- 1
检索、查阅相关文献,梳理分类X1~ ―\ 实地考察、统计分析、访谈反馈
L____ ____________
总结经验,得岀启示,探索文化科技融
合的长效体制机制
制定具体的研究计划
r f
理论研究比较研究
1 . J
本市现状研究
V
案例分析
本市文化科技融合发展存在
的问题
研究结果及其反馈
战略举措和对策建议研究
撰写相关报告,上交上级管理部门
收集各类反馈意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研究成果
图1课题研究的技术路线图。
技术路线图(Technology Roadmap)

技术路线图(Technology Roadmap)什么是技术路线图技术路线图是指应用简洁的图形、表格、文字等形式描述技术变化的步骤或技术相关环节之间的逻辑关系。
它能够帮助使用者明确该领域的发展方向和实现目标所需的关键技术,理清产品和技术之间的关系。
它包括最终的结果和制定的过程.技术路线图具有高度概括、高度综合和前瞻性的基本特征。
技术路线图是一种结构化的规划方法,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归纳:它作为一个过程,可以综合各种利益相关者的观点,并将其统一到预期目标上来.同时,作为一种产品,纵向上它有力地将目标、资源及市场有机结合起来,并明确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属性,横向上它可以将过去、现在和未来统一起来,既描述现状,又预测未来;作为一种方法,它可以广泛应用于技术规划管理、行业未来预测、国家宏观管理等方面.技术路线图的缘起技术路线图最早出现在美国汽车行业,汽车企业为降低成本要求供应商提供他们产品的技术路线图。
20世纪70年代后期和80年代早期,摩托罗拉和康宁公司先后采用了绘制技术路线图的管理方法对产品开发任务进行规划。
摩托罗拉主要用于技术进化和技术定位,康宁公司主要用于公司的和商业单位战略.继摩托罗拉和康宁公司之后,许多国际大公司,如微软、三星、朗讯公司,洛克-马丁公司和飞利普公司等都广泛应用这项管理技术。
2000年英国对制造业企业的一项调查显示,大约有10%的公司承认使用了技术路线图方法,而且其中80%以上用了不止一次(C.J。
Farrukh, R。
Phaal, 2001)[1]。
不仅如此,许多国家政府、产业团体和科研单位也开始利用这种方法来对其所属部门的技术进行规划和管理。
技术路线图真正的奠基人是摩托罗拉公司当时的CEO-Robert Galvin。
当时,Robert Galvin在全公司范围内发动了一场绘制技术路线图的行动,主要目的是鼓励业务经理适当地关注技术未来并为他们提供一个预测未来过程的工具.这个工具为设计和研发工程师与做市场调研和营销的同事之间提供了交流的渠道,建立了各部门之间识别重要技术、传达重要技术的机制,使得技术为未来的产品开发和应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