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家园共育活动记录快乐的节日精编版

合集下载

2024年幼儿园大班儿童节教案《快乐的节日》

2024年幼儿园大班儿童节教案《快乐的节日》

2024年幼儿园大班儿童节教案《快乐的节日》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教材《主题活动指导手册》中的“快乐的节日”章节。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儿童节的意义和来历,学习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庆祝儿童节,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儿童节的含义,懂得珍惜自己的成长过程。

2. 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增进幼儿之间的友谊,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儿童节的意义,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2. 教学重点:学会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表达自己对儿童节的喜悦。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剪刀、胶水、彩色卡纸等。

2. 学具:幼儿用书《快乐的节日》,绘画工具,手工制作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儿童节的故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介绍儿童节的来历和意义,引导幼儿珍惜自己的成长过程。

3. 实践操作:a. 绘画:让幼儿用画笔、水彩颜料在画纸上描绘出自己心中的儿童节场景。

b. 手工制作:用彩色卡纸、剪刀、胶水等材料,制作儿童节贺卡或装饰品。

4. 随堂练习:幼儿独立完成绘画和手工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快乐的节日》2. 内容:a. 儿童节的来历b. 儿童节的意义c. 绘画与手工制作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完成一幅关于儿童节的绘画作品,并写一段祝福语。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a. 家园共育:让家长参与幼儿的作业完成,增进亲子关系。

b. 环境创设:将幼儿的作品展示在教室环境中,营造节日氛围。

c. 活动拓展:组织幼儿参加户外庆祝活动,让幼儿在实践中感受儿童节的快乐。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儿童节的意义,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2. 实践操作:绘画与手工制作过程中的指导。

3. 作业设计:与家长共同完成的绘画作品及祝福语。

大班教案《快乐的节日》

大班教案《快乐的节日》

大班教案《快乐的节日》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教材《主题教育活动手册》中的第四章“我们的节日”,详细内容为“快乐的节日”。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节日的意义,体验节日的快乐氛围,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不同节日的意义,懂得尊重和珍惜传统文化。

2.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节日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 教学重点: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节日的快乐氛围,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图片、卡片、彩笔、剪刀、胶水等。

2. 学具:彩纸、剪刀、胶水、画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不同节日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知道的节日,激发学生对节日的兴趣。

2. 新课内容:a. 讲解节日的意义,让学生了解节日的重要性。

b. 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节日,讨论如何庆祝这个节日。

c.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组给予评价和建议。

3. 实践活动:a. 教师发放彩纸、剪刀、胶水等材料,指导学生制作节日卡片。

b. 学生分组制作,相互协作,完成卡片制作。

c. 学生展示作品,分享制作过程中的趣事。

4. 例题讲解:以“快乐的节日”为主题,出一道口语交际题,让学生模拟节日场景进行交流。

5. 随堂练习:学生互相提问,模拟节日庆祝活动,提高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快乐的节日2. 内容:a. 节日的意义b. 节日庆祝活动c. 口语交际题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喜欢的节日”为主题,写一篇短文。

2. 答案示例:我最喜欢的节日是春节。

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象征着团圆和幸福。

每年春节,我都会和家人一起贴春联、放鞭炮、吃团圆饭。

最高兴的是,我还能收到长辈们给的压岁钱。

春节让我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和幸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了节日的快乐氛围,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家园合作教研活动记录(3篇)

家园合作教研活动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加强幼儿园与家庭之间的沟通与联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我园于2021年9月15日开展了家园合作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以“家园共育,携手同行”为主题,旨在探讨家园合作的有效途径,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共同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家园合作重要性的认识,明确家园合作的内涵和意义。

2. 探讨家园合作的有效途径,提升教师与家长沟通、协作的能力。

3. 增强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信任,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4. 为家长提供科学育儿指导,提高家长的教育观念和育儿水平。

三、活动内容1. 家长代表发言首先,邀请了几位家长代表发言,分享他们在家庭教育中的心得体会。

家长们表示,家园合作对于幼儿的成长至关重要,他们愿意积极参与幼儿园的各项活动,与教师携手共同关注幼儿的成长。

2. 教师分享教学经验接下来,我园优秀教师代表分享了他们在教育教学中的成功经验。

他们结合具体案例,阐述了如何与家长沟通、协作,以及如何开展家园共育活动。

教师们表示,家园合作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专业素养,以实现教育目标。

3. 家园合作案例分享为了使活动更具实际意义,我园选取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家园合作案例进行分享。

案例涉及亲子活动、家园共育课程、家长学校等多个方面。

通过案例分享,教师和家长们对家园合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4. 专家讲座为了提高教师和家长的家园合作能力,我们邀请了教育专家进行专题讲座。

专家从家庭教育观念、家园合作策略、幼儿心理发展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使教师和家长们受益匪浅。

5. 互动环节在互动环节,教师和家长们就家园合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大家纷纷表示,通过本次活动,对家园合作有了新的认识,为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

四、活动总结本次家园合作教研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通过活动,教师和家长们对家园合作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为今后开展家园合作奠定了基础。

以下是本次活动的几点总结:1. 家园合作是幼儿成长的重要保障。

幼儿园家园共育范本3篇

幼儿园家园共育范本3篇

幼儿园家园共育范本3篇精品文档,仅供参考幼儿园家园共育范本3篇幼儿时期是一个人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关键期.老师家长今天怎样教育孩子,明天孩子就会成为怎样的人。

幼儿园在其中就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幼儿园家园共育范本,供大家参考选择。

幼儿园家园共育范本一、衣着1.适时增减衣服,遵循春捂秋冻的古训,初春乍暖时,不要急于给孩子减衣;气温骤降时,要及时添衣。

2.衣着宜轻便,不要过于繁琐,避免幼儿入厕和活动时不便。

二、饮食4.维生素C能提高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对孩子的脑和身体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可以给孩子多吃些含维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

如:柑橘、苹果、西红柿、萝卜、大枣等。

5.多吃粗粮、杂粮可以为人体补充矿物质,保证微量元素的供应。

常食用的粗、杂粮有玉米、小米、绿豆、黄豆等。

三、卫生保健1.保持室内清洁,开窗通风,使室风空气新鲜,阳光充足,以驱散病毒,以减少患病的机会。

2.讲卫生,勤洗手,防止病从口入,勤晒被褥和换洗衣物。

3.保证充足睡眠,注意早睡早起,既有利于孩子的生长发育,又可增强免疫力。

4.加强户外运动,运动能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加速血液循环,改善呼吸消化功能,调节内分泌等。

5.外出时,少带孩子去拥挤的公共场所,减少传染病的发病率。

四、疾病预防1.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

传播途径:主要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疱疹液而感染。

主要症状:先出现发烧症状,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或溃疡,疼痛明显。

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

少数患者病情较重,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

易感人群:婴幼儿和儿童普遍多发,3岁及3岁以下婴幼儿更容易得。

成人感染后一般不发病,但会将病毒传播给孩子。

预防措施:勤洗手、勤通风,流行期间避免去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幼儿园家园共育案例——乐趣迎新年 家园共育

幼儿园家园共育案例——乐趣迎新年 家园共育

幼儿园家园共育案例——乐趣迎新年家园共育引言1. 家园共育是指家庭和幼儿园共同育人,共同承担儿童的教育责任,促进儿童全面、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模式。

家庭是儿童的第一课堂,幼儿园是儿童的第二课堂,家庭和幼儿园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共同为儿童的成长提供支持和帮助。

在家园共育的模式下,幼儿园将家庭融入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实施,让家长成为孩子学习和生活的引领者和参与者。

案例背景2. 该案例发生在一所乡村幼儿园,幼儿园拥有优秀的教师团队和丰富的教育资源,但家长参与程度不高,导致家园共育模式发展缓慢。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幼儿园决定在新年即将到来之际开展一场主题活动——“乐趣迎新年”。

活动设计3. 为了让家长更多地参与到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幼儿园设计了一系列有趣丰富的活动:4. 邀请家长参与新年环境布置:幼儿园邀请家长一起参与幼儿园的新年环境布置,让家长和孩子共同动手、共同享受布置的乐趣。

5. 家长讲故事活动:幼儿园组织家长为孩子们讲述有关新年的传统故事,让孩子们了解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6. 室内外游戏亲子活动:通过种植花卉、制作手工、进行团体游戏等方式,让家长和孩子一起亲近大自然,感受新年的快乐氛围。

7. 家长观摩课堂:幼儿园鼓励家长观摩课堂,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学习环境和教学内容。

活动效果8. 通过“乐趣迎新年”活动,幼儿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9. 提高了家长的参与度:活动前后,家长的参与度明显提高,家长通过参与活动更加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愿意更多地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

10. 加强了家园合作关系:通过活动,家长和幼儿园的师生之间建立了更加密切的联系,促进了双方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共同为孩子的成长贡献力量。

11. 促进了儿童的全面发展:家长的参与不仅扩大了儿童的学习空间,还促进了儿童的自主学习、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让儿童在快乐中感受到成长的乐趣。

结语12. 家园共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开始重视家园共育的实践,努力促进家庭和幼儿园的良性互动,共同育儿共同育人。

《快乐的节日》中班活动教案与反思

《快乐的节日》中班活动教案与反思

《快乐的节日》中班活动教案与反思一、活动目标:1. 了解节日的来历和意义,培养幼儿对节日的热爱和好奇心。

2. 通过手工制作、唱歌、跳舞等环节,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3. 培养幼儿分享、关爱他人的品质,让他们在节日中感受到快乐和幸福。

二、活动准备:1. 教具:节日相关图片、视频、手工材料、音乐播放设备等。

2. 环境:布置充满节日氛围的教室,如挂满彩球、彩带等。

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介绍节日的来历和意义,引发幼儿的兴趣。

2. 观看节日视频:播放相关节日的视频,让幼儿了解节日的庆祝方式和习俗。

3. 手工制作:教师指导幼儿制作节日相关的手工作品,如贺卡、灯笼等。

4. 唱歌、跳舞:教师带领幼儿学习与节日相关的歌曲和舞蹈,感受节日的快乐。

5. 分享喜悦:鼓励幼儿分享自己制作的成品,让彼此感受到节日的温馨。

四、活动延伸:1. 家庭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人一起制作节日的手工作品,增进亲子关系。

2. 社会实践:组织幼儿参加社区的节日活动,让幼儿亲身体验节日的氛围。

五、活动反思:1. 教师要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及时引导和鼓励,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2.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让他们学会分享、关爱他人。

3. 针对不同幼儿的特点和需求,教师应适当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让每个幼儿都能在活动中感受到快乐和成长。

4.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表现,共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节日的意义,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

难点:让幼儿学会分享和关爱他人,并在节日中体验到快乐和幸福。

七、活动步骤:1. 教师向幼儿介绍节日的来历和意义,引导幼儿对节日产生兴趣。

2. 观看节日视频,让幼儿了解节日的庆祝方式和习俗。

3. 教师指导幼儿进行手工制作,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4. 学习与节日相关的歌曲和舞蹈,让幼儿感受节日的快乐。

5. 鼓励幼儿分享自己制作的成品,培养幼儿的分享和关爱他人的品质。

快乐的节日教案

快乐的节日教案

快乐的节日教案快乐的节日教案快乐的节日教案篇1活动目标1、让幼儿知道3月8日是全世界劳动妇女共同的节日。

2、了解妈妈、老师、阿姨们工作的辛苦,知道他们是劳动者,激发幼儿热爱和尊重他们的感情3、培养幼儿创造性的想象力,动手小制作的能力和向妈妈们祝贺节日的准确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1、复习排练好的歌曲《我的好妈妈》《世上只有妈妈好》舞蹈《只要妈妈笑一笑》2、图画纸,蜡笔及做礼物所需要的手工材料。

3、环境创设:“我的妈妈”把幼儿妈妈的照片布置在教室的四周,并用皱纹纸做好的红花粘贴在“妈妈”的照片前。

活动过程1、引出话题教师:小朋友今天特别高兴,并在你们妈妈的照片前挂上大红花,请告诉老师这是为什么?(因为今天是妈妈、老师、阿姨们的节日。

)教师:对,今天是“三八”国际妇女节。

(接着教师简要介绍三八节的由来和我国妇女的光荣传统。

)既然是小朋友们祝贺节日,那就只能按你们的.意愿来活动吧。

2、介绍“我的好妈妈”活动开始,有两位幼儿做主持人。

甲:今天是妈妈、老师、阿姨们的节日,先请小朋友向全班介绍一下自己的妈妈。

(部分幼儿分别在照片面前介绍自己的妈妈的职业,如:营业员、服务员、工厂职工、教师、编辑、演员等;妈妈在家操持家务,关心我的成长,照顾全家人的衣食住行等情况。

3、情景表演:“妈妈爱我们,我们爱妈妈”。

乙:主持人提问问题:妈妈生气的时候,你是怎样的?妈妈最忙的时候,你是怎样的?妈妈休息的时候,你又是怎样的?好!现在请XX小朋友告诉大家。

(一名幼儿歌表演,其他幼儿在自己座位上唱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歌曲完毕,甲,乙主持人拉着妈妈出场。

(妈妈由另一位老师扮,围着围裙,扮作正在洗衣服的样子。

)甲:妈妈,你歇会吧!瞧你妈满头大汗的。

乙:妈妈我来帮你洗吧!妈妈:你们还小,先去玩会吧!教师:小朋友,我们该怎样关心妈妈呢?(两位主持人帮妈妈扇扇子;全体唱歌《我的好妈妈》4、放录音《世上只有妈妈好》,幼儿制作送给妈妈们的礼物。

幼儿园大班儿童节教案《快乐的节日》

幼儿园大班儿童节教案《快乐的节日》

幼儿园大班儿童节教案《快乐的节日》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了解儿童节的由来和意义,培养幼儿对传统节日的热爱。

2. 学会制作简单的节日装饰品,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幼儿团队合作意识,增强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制作节日装饰品的过程,特别是粘贴、折叠等技巧。

教学重点:了解儿童节的由来和意义,学会制作简单的节日装饰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儿童节主题图片、故事书、装饰品制作材料(彩纸、剪刀、胶水等)。

学具:幼儿用书、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儿童节主题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图片内容,激发幼儿兴趣。

2. 讲解:讲述儿童节的由来和意义,让幼儿了解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3. 实践:发放装饰品制作材料,教师示范制作过程,幼儿跟随操作。

4. 互动:分组进行制作,鼓励幼儿相互帮助,共同完成任务。

5. 展示: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快乐。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儿童节主题的装饰品,如小旗、彩球等。

答案示例:小旗制作步骤:(1)准备一张正方形的彩纸。

(2)将彩纸对折成三角形。

(3)用剪刀沿着对折线剪开,但不要剪到底。

(4)展开彩纸,将两个角向下折叠,形成一个立体的小旗。

(5)在小旗上贴上双面胶,粘在吸管或小棒上。

2. 作业要求:家长协助幼儿完成作业,注意安全使用剪刀。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了解儿童节的由来和意义,培养幼儿对传统节日的热爱。

在制作装饰品的过程中,锻炼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家庭中与家人分享所学内容,共同庆祝儿童节。

同时,可开展相关的主题活动,如举办儿童节晚会、开展亲子活动等,让幼儿在更多场合体验节日的快乐。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装饰品制作过程中的粘贴、折叠等技巧。

2. 教学目标:了解儿童节的由来和意义,学会制作简单的节日装饰品。

3. 教学过程:实践操作环节中的分组互动和展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平时幼儿在园的活动成果要及时展示,现在的家长都非常重视幼儿的教育,所以,每组织一个活动应及时展示在活动区内,让家长能随时随地观察到幼儿的发展和变化。另外,向家长的展示还应多角度,要让家长从幼儿的表现中,看到幼儿的进步,让家长放心,取得家长对幼儿园的信任,从而愿意走进亲子园。
3、利用好家园联系手册。虽然,与家长联系的方式很多,可以用电话和便条,但是,通过联系手册能让家长感受到孩子表现的真实性和教师的真诚。所以,教师要根据每个幼儿的情况定时定期的向家长反映幼儿在园如:卫生习惯、动作发展、学习能力、语言发展、行为习惯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反馈,不仅可以传达孩子的行为表现,还可以随时就孩子出现的问题商讨解决的方法,使家庭和幼儿园能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亲子活动教育。
“快乐的节日”家园共育实施份
活动目的:
(1)针对幼儿在家里出现的各种生活习惯,在接送幼儿时,教师与家长进行面谈。
(2)针对个别有问题的家长或个别进行教育的幼儿进行预约时间谈话。
(3)和家长进行网上交流,对个案幼儿进行分析,并将幼儿在园的一日活动拍摄下来,使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动态。
个别教育联系内容:
1、个别早餐迟到的幼儿进行个别指导,并与家长进行联系。
2、本月教师着重培养幼儿的倾听习惯,对个别注意力不集中的幼儿进行个别教育,建议家长在家也培养幼儿的倾听习惯。
3、对交往能力差的幼儿进行个别教育并取得家长的配合。
经验效果:
在活动中我们发现家园活动的开展对家庭教育的促进具有一定的作用。
3、教师要尊重家长和家长交朋友, 取得家长的信任。在组织亲子活动之前,邀请家长参与活动的设计,讨论方案和计划,由家长讨论协商成立亲子活动家长委员会。整个活动是以家长为主体,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服务者和参与者。包括活动方案的确定,计划的实施,都应有家长的参与。如果方案有不妥和需要更改,一定要尊重家长的意见,通过家委会讨论再决定。教师决不能以自己是专业教育工作者,比家长懂得更多的知识,具有更强的教育能力自居,而应把自己看成是与家长一样的幼儿教育的主体,相互之间是合作伙伴的关系,共同的目标是促进幼儿的发展。这样教师和家长在一个平等的位子上,而双方的责任是培养孩子,这样才能和家长交朋友,激发他们参与幼儿园的亲子活动的兴趣和热情。
(一)、唤起家长的主人翁意识,激发他们积极合作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幼儿园在邀请家长来园参与亲子活动时本着平等尊重的态度,教师要以家长作为合作伙伴关系,以孩子为共同的教育主体,共同的目标是促进幼儿的发展。心理学原理表明,家长合作的态度取决于合作是否满足了他们在教育孩子方面的需要。当幼儿园满足了家长的合理需求时,家长合作的愿望和热亲会更高,态度也会更积极;所以,幼儿园要开展亲子活动就必须调动家长的积极性,让家长热情高涨起来,尽可能的满足家长的教育需求。
(4)教师发现幼儿进步之处,进行表扬鼓励,并发放表扬信,从而帮助幼儿树立良好的自信心。
思路与策略:
1、请家长与老师一起继续督促孩子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继续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坚持每天不迟到,7:40准时来园,尽快帮助幼儿恢复有规律的作息习惯及卫生习惯。
2、结合“快乐的节日”主题,请家长帮助收集糖纸,年画,对联等有关节日风俗资料。布置节日风俗相关资料展。布置糖果展览会,品尝各种各样糖果。并丰富有关春节的知识。引导幼儿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讲述春节,用唱、跳、画等形式表现春节。
3、初步了解人们过春节的风俗习惯,体验节日的欢乐。在教师引导下用各种表征手段表达内心的喜悦之情。体验节后重逢的喜悦。创设温馨环境迎接幼儿开学。
4、生活卫生习惯方面,培养幼儿养成自觉饮水习惯,不吃不洁的食物,及时纠正幼儿吮指的不
良行为习惯。
5、继续帮助幼儿收集废旧材料,如小瓶子、盖子,废旧纸筒、易拉罐,充实区角,使区角活动
顺利开展。
6、请家长配合老师继续锻炼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在家里多进行亲子制作活动。
7、请家长配合小朋友进行生活常规培养,使孩子们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活动过程
1、向交往能力差的幼儿家长介绍先进的育子方法,转变家长的教育理念。
2、教师结合季节发放有关“预防春季传染病”的宣讲材料。
3、结合“家园互动”教师和家长共同分享有关教育的方法,并利用家长会进行互动活动。
(二)、搭建好与家长沟通的桥梁,有助于幼儿园的亲子活动的开展。
建立好与家长沟通的桥梁,使交流畅通,是为了家长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各方面表现,了解教师是如何教育孩子的,同时通过观察教师的教育行为和孩子的表现,反思自己的家庭教育亲子的内容和方法,发挥家长们的教育作用,支持幼儿园的亲子教育活动。
1、注意平时的沟通,利用家长接送幼儿时进行家访,教师主动向家长交流幼儿在幼儿园的表现,并通过家长了解幼儿在家的行为,教师应做到有目的、有针对性的与家长交流,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向家长介绍好的育儿方法,传授纠正幼儿不良行为的亲子游戏。教师要满怀真诚和爱心,多向家长介绍幼儿的闪光点,多表扬幼儿好的行为表现,建议家长多参与到幼儿园的亲子活动中来,在活动中改变幼儿的不良行为习惯。
1、教师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角色意识,明确在亲子活动中承但的任务,要担当起组织者和参与者。那么,教师就要有很强的专业知识,因为,现在家长的素质都很高,懂得幼儿教育的也不少。因此,教师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才能接纳家长的积极态度,使沟通和交流的渠道畅通,幼儿园才能请进更多的家长支持和参与亲子活动。
2、教师要了解家长,平时的工作中要有强烈的服务意识,将幼儿的一切放在第一,方便家长,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为此,教师必须要了解家长,做个有心人多和家长沟通,了解每个幼儿的家庭状况及需求,特别是某些家长有合理要求时一定要加以注意,当家长有某些事情缠身时,尽可能的满足家长的需求。而不能以幼儿园为中心,只考虑幼儿园单方的需求,而置家长的需求与处境于不顾,也不管家长是否乐意、是否有时间、是否有能力、都不被幼儿园关注,家长只能被动地参加。这样家长是不会热忠于幼儿园亲子活动的,即是参加了他也会认为有些多余,所以,应把服务工作做在前。
4、本学期我们将设“亲子小游戏”板块,请家长与孩子共同参与,调动家长的积极性。
5、请家长每日注意关注“今日信息”板块,关注幼儿每日所学知识及家长配合的内容。
网站沟通交流要点:
利用网络平台向家长展示日常教学特色活动的内容。以“我进步了”为主题,利用网上与家长沟通孩子进期的状况,并与家长分享好的教育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