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童子功

合集下载

南少林八宝门铁臂功

南少林八宝门铁臂功

南少林八宝门铁臂功作者:莫文丹来源:《少林与太极》2016年第05期铁臂功又名铁桥功,为专练手臂劈扫之劲的功夫。

功成者,挥臂可断棍棒。

预备势:面南背北直身站立,两腿横开与肩同宽,两脚平直,脚尖稍里扣,双手下垂于两大腿外侧,掌心相对,掌指朝下,下颏微收,百会上顶,扬眉怒目,眼视正前方,气沉丹田,精神饱满。

按顺呼吸法,鼻呼鼻吸,意念集中于脐下丹田处。

一、仙人担柴①按预备势意守丹田3~5分钟之后,双手臂从体侧直臂平举,掌心向下,掌指分向左右。

②以意导引丹田之气上升经膻中,再分向左右腋下,沿手臂内侧下注贯达双掌心劳宫穴。

待双手掌出现麻、胀、热如触电样感觉时,将顺势呼吸改为逆势呼吸。

用鼻吸进一口气,同时双手掌向下、向前、向上转掌(手臂不动),待手腕转掌至手心朝上时,十指即并拢成握拳状,拳心向上,拳眼朝后。

于吸气末时,喉头配合吸气动作吞入一口气,并以意送入丹田处。

③全身气力集中于双手小臂上,双手似拉千斤重物,缓慢屈臂收回至两肩旁,大臂略贴近肋下,小臂上举,肘尖朝下,拳心分对左右耳部,拳眼朝后。

在双手臂回收的同时要闭气,以意导引内气上升经膻中穴再分向左右腋下,沿手臂内侧向双手臂源源不断地贯气。

④然后,以鼻腔喷气,两手小臂猛地向左右两侧劈拳,手臂平伸,双拳拳心向上,在劈拳的同时,双膝屈曲下蹲成高四平马。

十趾抓地,收提肛门和睾丸,双手臂用力紧缩,全身之气力集中在双手小臂上。

如此一伸一缩为一次,共做49次。

二、夜叉探海①站四平大马步,两臂屈肘握拳置于腰间,拳心向上,保持身体端正,配合顺势呼吸,鼻呼鼻吸。

舌舐上腭,双目平视正前方。

②吸气时,以意引气贯聚于双手臂,双手臂随着吸气动作从腰间向前缓慢下插,并将全身之气力集中于双手小臂上。

当双手臂下插至肚脐正前方时,双手小臂交叉并继续下插,下插时,上体亦随之略为前俯,同时十趾抓地,收提肛门和睾丸,直至双拳与双膝关节平齐时即停止下插。

③呼气,全身放松,松肛,松睾丸,双手抽回,上体亦随之直立,恢复原来姿势。

少林童子功

少林童子功

少林童子功作者:杨维来源:《少林与太极》2009年第06期童子功必须要从小开始培养,也就是从娃娃抓起,循序渐进,随年龄的增长功夫日益长进,终臻大成。

笔者师叔释行明武功深厚、技艺超群,4岁时便进入少林寺随德印法师学习少林童子功,后又得德禅法师精心培养,历经1 5个春秋的锤炼,练就了一身高超的童子功夫。

笔者遵照师叔释行明教诲,将此功整理成文,以传后世。

一、童子拜佛功法及应用(一)练功方法童子拜佛功简称“拜佛功”。

此功分为拜佛求仙、合掌念经、童子拜佛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拜佛求仙两脚稍开立,两小臂分别从体侧向上托起置额前,掌心向上,以鼻吸气;然后屈臂两掌合十,置于胸前,双目垂帘,以鼻呼气,意守丹田(图1)。

[说明]此功心静自然,意念集中以后腹部会产生“肠鸣”,此现象过数日即可消失。

第二阶段合掌念经面对木人桩,两脚稍开立,两小臂分别从体侧向上托起置额前,掌心向上,以鼻吸气;然后,屈臂两掌合十,夹住木人桩手臂,以鼻呼气,以腰带劲,重心稍下沉,练至合掌木断为止(图2)。

[说明]此功练习合掌、沉气、夹臂的协调统一。

第三阶段童子拜佛两人相对站立,距离约3米远,助手持红砖抛向练习者,练习者两手合掌,于胸前夹住红砖,以鼻呼气,发虎啸音,以气助力,练至合掌砖断为止(图3)。

[说明]此功练习合掌发劲,以声助力。

(二)应用方法童子拜佛的攻击效果十分独特,往往给对方造成极大伤害,希望读者在练习和使用时要慎之又1真!1双风贯耳使用时,以两手相对拍打对方双耳。

这是极其厉害的打击,会振穿对方耳膜,使其神经受到冲击或耳内出血(图4)。

2金刚伏虎使用时,以两手相对拍打对方攻击的手臂或小腿。

这种打击会造成对方手臂或小腿骨折(图5)。

3观音指路使用时,两手合十,以指尖穿插对方喉节、心脏、肝脏、睾丸等要害部位。

这种打击会造成对方极大伤害(图6)。

4僧推佛门使用时,两手合十,以掌外侧同时向前推撞对方心脏。

这种打击会造成对方心脏损伤(图7)。

5童子拜佛使用时,两手合十,以指尖向前点击对方眼睛。

少林72绝技排行:有一项已失传

少林72绝技排行:有一项已失传

少林72绝技排行:有一项已失传武术是中国传承千古的文化,传到如今都是用来强身健体,大家也许小时候都有这一个功夫梦,是不是幻想着回到古代,成为一代大侠。

天下武学层出不穷,但是万变不离其宗,都说天下武学尽出少林,少林72绝技更是远近闻名,那么你知道都有哪些厉害的狠招吗?1、少林罗汉拳——罗汉拳和金刚掌同为少林入门功夫,但修习到高深境界,最普通的拳掌亦能成为最厉害的武功。

正印证了“大智若愚,无巧不拙”的千古道理。

2、光明拳——当年五大门派集会黄山,我佛光明拳在天都峰大展神威,夺得“天下第一拳”美誉,可惜如今已不幸失传……光明拳3、闯少林三十三路神拳——罗汉堂专研。

4、偏花七星拳——绝招是“七星聚会”。

罗汉堂专研。

大摔碑手5、左右穿花手——罗汉堂专研。

6、少林双圈手——罗汉堂专研。

7、大摔碑手——罗汉堂专研。

8、波罗密手——又称少林风云手,罗汉堂专研。

9、大力金刚手——金刚掌是少林寺基本武功之一。

般若堂专研。

10、般若禅掌——有“少林第一掌”之称,般若堂专研。

般若禅掌11、韦陀掌——有“灵山礼佛”、“恒河入海”等招数。

般若堂专研。

12、少林神掌八打——有分解掌、封闭掌、裂心掌等八种。

般若堂专研。

千手如来掌13、千手如来掌——般若堂专研。

14、大慈大悲千叶手——般若堂专研。

15、少林龙旋掌——般若堂专研。

16、少林散花掌——掌风推动落下的花瓣攻向敌人。

类似于“飞花摘叶”的功夫。

17、少林握石掌——即少林绵掌,轻轻握石而化石为粉。

少林握石掌18、一拍两散掌——般若堂专研。

19、澄静指——以静制动,后发制人。

达摩院专研。

摩柯指决20、摩柯指决——绝招是“三入地狱”。

达摩院专研。

21、去烦恼指——绝招是“无忧无虑”,达摩院专研。

22、多罗叶指——十指轮弹,如波罗花绽开。

达摩院专研。

23、无相劫指——佛家无色无相的最高境界。

达摩院专研。

24、拈花指——迦叶尊者拈花微笑状。

达摩院专研。

拈花指25、大智无定指——源自《大智度经》,达摩院专研。

武当明目功与少林眼功

武当明目功与少林眼功

一、武当明目功武当以其高超的内家功闻名于世,其护目功夫也独步一格,这套护目功是武当名家陆国柱先生传出来的,武当道人寿至古稀,仍耳聪目明,皆此套功法之效也!武当明目功练习法1、守意明目自然站立,两腿与肩同宽平行,自然呼吸,仰首望天约一分钟,再低头望地一分钟。

然后合目静坐。

坐在凳子上,双手自然放在膝盖上,手指放松,手心劳宫穴对准髌骨之上。

微微合目,舌顶上腭,意首上丹田(印堂穴)。

闭目养神,使眼睛清凉,视力倍增,意守2分钟后开目,双目微张,引光入目,可滋补眼珠。

2、视物明目自然站立,舌顶上腭通任督,意守天目。

然后找一远处物体,,瞪大眼睛远视半分钟,再找一近的目标,近视半分钟。

如此交替进行,以恢复眼睛调节远近的功能。

3、引气烫目自然站立,舌顶上腭通任督,双手成抱球状于面前,手心对准脸部,做双手心慢慢接近眼睛后又慢慢拉远的动作,在接近的过程中,意念手心发出一股外气,灌进眼睛里面。

拉开的过程中,不用意念。

如此反复12次,会觉得手心与眼球都产生热涨的感觉,此乃外气进入眼球通达气血的效果。

贯完12次后,将双手快速擦热,用手心覆盖在眼睛上,让余热烫目,然后搓一搓脸。

4、松紧吐纳自然站立,两腿与肩同宽平行,舌顶上腭通任督,意念双眼。

开始合目静坐,自然呼吸,鼻吸口呼,吸气时收紧双眼球,呼气时放松,反复36次。

5、点穴吐纳5.1. 按攒竹:以手指取穴,手法由轻到重,按时吸气,松手时呼气,共36次,然后轻柔36次。

5.2. 按精明:方法同上。

5.3. 按丝竹空:方法同上。

5.4. 按天应:方法同上。

5.5. 按承泣:方法同上。

5.6. 按四白:方法同上。

5.7. 旋转定穿眼:合目凝神,眼球左右转动14次,定神片刻,双眼忽然张开,注视前面一点约30秒钟。

5.8. 按太阳穴:方法同上。

5.9. 浴面:将双手搓热,干洗脸36次。

收功:合目,以左右手按住太阳穴,定位不动,以左右手指轻揉左右眼皮共16次。

然后张目起立。

武当明目功练功要求:1、思想集中,无杂念,合目。

少林正宗童子功

少林正宗童子功

左 腿 立地 , 抬 右 腿 缓 缓 向 右
单 掌 、分 掌、 掌 、 劈
撩 掌 、冲 拳 、 撩 打 等 。 久 练 桩 上 动 作 , 桩 与 人 交 手 时 , 显 下 可 奇 功 ( 4) 图 。
7. 佛 拳 功 栽
侧上 方伸蹬 , 当 右 足 越 过 头 顶
面 , 时 上 侧 臂 向上 届 肘 , 绕 头 同 手
抓 脚 , 侧 臂 向 内屈 肘 , 胸 前 亮 下 在
学 。 目视 前 方 ( 1 。 图 5)
1 头 倒 栽 碑Βιβλιοθήκη 2.身 前 1 5厘 米
处 ,置 一 长 方 形 石 座 。 腿 并 立 , 体 两 上

前 俯 , 以 头 顶 下 栽 石 座 中 心 ,两 手 分
功 夫
2 o4 o1 ,
少林正宗童子功
文/ f 橘 壬津
1双 手 合 掌 .
腿 下 落 立地 , 再 抬 左 腿 向 左 侧 上
5. 祥 单 掌 吉

两 足并立 , 臂 向内屈肘 , 两 两 掌 心 相 对 , 指 向上 , 胸 约 1 掌 距 0 厘米, 身胸 挺 直 , 目视 前 方 ( 1) 图 。
取直径 1 0厘 米 左 右 的 木 桩 五 根 , 成 梅 花形 ( 角 各一 根 , 布 四 中 间 一 根 , 距 地 面 约 7 ~ 1 0厘 0 7 米 )埋 于 练 武 场 。 初 练 时 站 行 7 , 0 厘 米 桩 , 增 到 1 0厘 米 桩 , 次 渐 7 依
量 靠 住 脚 尖 ( 6) 图 。
在胸 前合掌 , 掌 指 向上 , 胸 , 挺 两
目闭 合 ,留 一 微
演 练 马步 势 、 走 势 、 步 势 、 环 弓 跳

少林童子功

少林童子功

少林童子功练精化气法亦名少林童子功,过去为修持之士不传之秘。

近年由武林泰斗、自然门大师万籁声先生传出。

练法极简,每天寝前、早起、午休之时,均可练习。

真诀是:侧身而卧(蜷身),以左右食指塞两耳孔,以舒适不透气为度,闭目,闭口,轻合齿,如此,用鼻自然呼吸;待心静后,由鼻呼气时,将气送至两脚板,吸气时不要管它,如此二三次即可。

以后仍是自然呼吸,3分钟内,口内生津,咽下就是,随之10分钟内,练至很舒适,觉精管、尿管有收缩感为宜。

未成婚的学生、青年,可在阳举时练,练至阳气安顿便可止。

慢慢松指放手,停一会或起或卧。

有家室之人,房事后练一次,可使全身扩张的毛细血管立即关闭起来,防止风寒入侵,疲劳也得到了恢复,起到及时复元作用。

故此功不仅可以强身健体延年益寿,而且可以治遗精早泄、中气不足、身体衰弱和控制生理冲动。

此功传人万籁声先生曾说:“人身的精液一满就要外泄,如一练此功,可将元精化为元气,而回精补脑。

”又说:“固精固气,回精补脑,功效之大,比吃多少人参、燕窝都强。

”童子功夫正本清源张旭东几年来《气功》杂志陆续刊登了多篇关于万籁声老前辈所传童子功的文章。

但各篇文章在说到童子功的练法时,除摘录几段万老的原话外,大多掺杂个人的修炼方法,有的甚至有违万老所传,令初学者无所适从。

万老曾就童子功发表过两篇短文,一篇是补遗,一篇是更正。

补遗刊登在《武林》杂志1983年第11期上,更正发表在《武林》1984年第1期上。

为正本清源,便广大读者能对童子功有一个正确、全面的了解,免出偏差,我把这两篇短文摘录如下。

“童子功——补遗”一文中,万老指出:童子功,是门人为了通俗自编的。

实则名为:炼精化炁。

这炁字,即代表无形的气。

有如原子,也是物质,你看得见吗?所以说是无形的物质。

精在人身,有如汽油之在汽车内,为人身发动之本。

蜻(注:疑为“精”,可能是印刷排版有误——本文作者)满自溢,溢则炼成无体而回精补脑。

真诀是:口闭,目闭,卧式,以两食指塞两耳孔(如食指有毛病时,中指亦可),以不透气为度!不可重塞,亦不可太轻,以不透气很舒适为旨,有时,由鼻出气一口时,觉气微微直达涌泉,吸气上来时,不要管它!如觉气不顺时。

少林七十二绝技最厉害的五种

少林七十二绝技最厉害的五种

1、龙爪手
练成后手指坚硬如钢,铁指开砖如泥,手如钢爪般抓树撕皮,搓石成粉,并能演示一指禅倒立,一指钻砖、二指走路,剑指开顽石等铁指神功,随意挥手即可碎砖断石,瞬间致敌于伤残。

2、金刚指
少林寺独门硬功,顾名思义手指能像钢铁一般,亦称指禅功、点穴手、鹰爪擒拿手等,练成后可以碎金断石。

3、一指禅
一指禅的全名是少林内劲一指禅,功效与一阳指差不多,但发招比一阳指快的多,是南少林镇寺之宝。

4、罗汉拳
是中国传统拳术中南拳之一,因少林门人供奉释迦牟尼,并视此拳取十八罗汉之姿,故称罗汉拳。

主要手法有隔、迫、冲、闪、点、举、压、钩、抄、抛。

5、金刚不坏神功
是少林派至高无上的神功,少林七十二绝技中的最难练十种绝学之一;特点是皮肤近乎无法摧毁,这是真正的金刚不坏。

[转载]少林童子功十八式图解

[转载]少林童子功十八式图解

[转载]少林童子功十八式图解原文地址:少林童子功十八式图解作者:童子功共由十八式组合而成,是少林之筑基训练。

童子二字的含义有二:一是指这套功法少年儿童练习最为适宜,其实成年人训练后同样显奇效;二是指常练此可使丹田真气充足、筋骨柔韧,犹如童身,是提高技击水平的必修功法。

十八式童子功由腰功、腿功、跳跃、耐力、旋转、平衡等基本训练形式组成,不仅适合初习少林的青少年,而且适合学练其他门派功夫的初学者。

第一式坐马托天功法:马步站立,两手握拳收于腰间,拳心向上,两眼平视正前方(图1)。

两拳变掌,掌心向上,从身体两侧上举至头顶上方,十指应交叉(图2)。

两掌慢慢用力向上托起,身躯略向上抬,同时配合吸气。

两掌由上向前、向下按,同时弯腰配合呼气,直接至地(图3)。

两掌向内、向上翻掌,上身向上直起,双手如捞物状,同时吸气,直捞至胸前向外翻转,直臂向上托,吸气,共做六次。

图1 图2 图3 图4提示:动作宜慢,呼吸要匀长深细,捞托时吸气,下按时呼气,不可勉强,不可故意憋气。

上托下按过程中,十指始终交叉。

功理:马步是的基本步型。

这式功法把马步训练和双掌上托下按、上身的屈伸配合起来,使腿部肌肉得到锻炼。

同时通过上肢的上托下按、上身俯伸,配合呼吸使内脏得到运动,所以说能“理三焦”。

三焦的功能,有疏通四气津液,腐熟水谷,通调水道等三个方面。

久练此功能使三焦得到调整,气血畅通。

因此,十八式童子功、八段锦等功法都是从“理三焦”开始的。

欲习少林武功,首先应练好马步功,这是武林前辈之宝贵经验。

第二式单腿坠落功法:左拳拳心向上收于腰间,右臂向前伸直成立掌,掌心斜向前,右腿直立,左脚脚尖上翘向前伸平,膝关节挺直(图4)。

右腿屈膝下蹲,蹲至臀部接近小腿(图5),挺右膝,上身直立,连做五次,换左腿训练。

提示:单腿屈伸宜缓慢,在起坐过程中,前伸腿不得弯曲,应始终伸直。

下蹲时,支撑腿的膝部应向前倾斜,臀部不可压在小腿上。

功理:此式功法主要训练腿部肌肉的伸展能力及自控能力,以及单腿的平衡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少林童子功第一节少林童子功简介中华武术博大精深、内容丰富。

有拳术、器械、气功、轻功、硬气功等多种功法。

人们常见的多是一些拳术或刀剑之类的套路表演,而那些神秘的传奇功法多鲜为人知。

少林童子功就是中国功夫当中最为传神的功法之一。

对于少林寺的武功来说,由于传统宗法的影响,历代恪守“秘笈不外传”的宗旨,致使许多神功绝技只在寺内武僧中流传,很少进入社会,世人对此了解甚少。

少林寺的神功绝技有:气功、轻功、点穴功、童子功,以及金钟罩、铁布衫、铁头功等等。

其中童子功是少林寺最为古老的一种功法,也是少林寺功夫当中的精华部分,被视为镇寺之宝。

其功法难度很大,练习这种功法是从童子开始,练成之后身体各部位会软如棉,轻如燕,硬如‘铁。

直至老年也可收到鹤发童颜,精神矍铄之功效。

此功练习要根据身体条件循序渐进,切不可急于求成。

少林童子功动作名称:双拔筋、金龟探路、金鸡食米、单拔筋、一苇渡江、卧鱼、罗汉睡觉、佛童指路、迎佛升天、懒僧拜佛、倒拜佛、罗汉观阵、青龙盘窝、二龙戏珠、跪肘悬身、朝天蹬。

少林童子功动作说明与图解一、双拔筋双拔筋俗称“抱佛脚”,是少林寺众僧用来训练的一种传统方法。

它的作用是拉开人体后侧韧带和经络,如胯、膝、踝关节韧带,背部、腿部后侧肌肉,以及背后督脉都会被充分地拉长伸展,长期坚持此功训练可使人步履矫健、精神饱满、身手灵活、动作快捷。

练功前要求平心静气,先做深呼吸,然后徐徐伸展,使腹部、胸部、面部完全贴在腿上,自然呼吸九次,随后收功。

此功法分站姿和坐姿两种,练功时间和呼吸方法相同。

需要注意的是此功练习要根据自身条件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切不可急于求成,猛拉硬搬,以免造成肌肉拉伤。

1(身体立直,双手合什,心静入空,默颂“阿弥陀佛”。

(图1)2(十指交叉,双掌上撑,收腹提气,两脚站稳。

(图2)3(身体前倾,双手合什,引颈收颌,展腰拔筋。

(图3)4(双手抱腿,脸贴小腿,两脚站稳,膝盖绷直。

(图4)5(两手松开,向外伸展,抬头看手,呼吸深长。

(图5)6(盘腿坐地,双手合什,调整呼吸,排除杂念。

(图6)7(左脚蹬伸,脚掌内扣,左手切掌,转腰送肩。

(图7)8(右脚蹬伸,与左并齐,右手插掌,用意运气。

(图8)9(上体坐直,两手贴腹,心静入空,呼吸调整。

(图9)11(两手抱脚,脸贴小腿,呼吸深长,少林童子,双抱佛脚。

(图11)12(两腿盘坐,两臂伸展,呼气配合,松骨松筋。

(图12)13(盘腿坐直,双手合什,心静入空,默颂“阿弥陀佛”。

(图13)二、金龟探路金龟探路是练习踝关节、腕关节、颈椎等一种柔韧的静态练习方法。

要求两脚尖外撇,一字形站立,屈膝下蹲,两手十指交叉,掌心按地,两臂用力撑直,两肩尽量下沉,然后转动头部,上下左右,缓缓而行,呼吸要求深长匀缓,气沉丹田。

此功不但能够练习关节柔韧,而且还有清脑、降压、预防和治疗颈椎或腰椎疾病的功效。

1(身体直立,双手合什,心静入空,默颂“阿弥陀佛”。

(图14)2(两腿绷直,上体前倾,双手合什,伏地拜佛。

(图15)3(两脚外撇,脚跟相对,两脚一线,屈膝下蹲。

(图16、图17)4(十指交叉,掌心按地,抬头引颈,眼珠上翻。

(图18)5(收颌低头,呼吸调整。

(图19)6(两手撑地,挺胸塌腰,左顾右盼,多次往返。

(图20、图21)7(低头问地,抬头望天,一上一下,多次往返。

(图22、图23)8(身体站起,两臂伸展。

(图24)9(两手贴腹,呼吸调整。

(图25)10.身体立直,双手合什,心静入空,默颂“阿弥陀佛”。

(图26)三、金鸡食米两手合什,放在两脚之后,两腿全蹲,上体前俯,尽力远探。

此功法对柔韧素质要求极高,难度较大。

呼吸要求深长均匀,三呼、三吸、三调整。

九节呼吸为一练功过程。

此功的主要目的在于采地气以壮腰肾。

1(身体立直,双手合什,心静入空,默颂“阿弥陀佛”。

(图27)2(两脚开立,两臂伸展,呼吸深长,运气到手。

(图28)3(左脚收回,并步站立,两臂屈肘,收掌于肋。

(图29)4(上体前倾,两手插掌,掌心向上,目视掌尖。

(图30)5(两臂外展,收腹挺胸。

(图31)6(两脚分开,两腿挺直,上体前俯,双手合什,贴地拜佛。

(图32)7(屈膝下蹲,上体前俯,引颈下探,唇欲触地,金鸡食米。

(图33)8(身体站起,两臂伸展,向上托掌,挺胸收腹。

(图34)9(身体立直,双手合什,心静入空,默颂“阿弥陀佛”。

(图35)四、单拔筋单拔筋与双拔筋相同,是一种简便的腿部柔韧训练方法,但它对腿部柔韧要求更高,脚尖触及鼻尖,甚至到下颌。

长期坚持此功训练,可以使人步履矫健、精神饱满、身手灵活、动作快捷。

1(身体立直,双手合什,心静入空,默颂“阿弥陀佛”。

(图36)2(两脚开立,两臂外展。

(图37)3(身体右转,上体前俯,左腿屈膝,右脚勾起,两手抱脚,伸颌吻靴。

(图38)4(身体左转,上体前俯,右腿屈膝,左脚勾起,两手抱脚,伸颌吻靴。

(图39)5(身体站起,两臂外展。

(图40)6(身体立直,双手合什,心静入空,默颂“阿弥陀佛”。

(图41)五、一苇渡江一苇渡江寓意少林开山始祖达摩,踏苇渡江传法之艰难。

此功法对踝关节、膝关节的柔韧素质要求较高,分左式和右式,左式叫做抱印远眺,右式叫做带鞋西归。

1(身体立直,双手合什,心静入空,默颂“阿弥陀佛”。

(图42)2(身体左转,左腿伸直,脚尖勾起,右腿屈膝,两臂展开,上体前倾。

(图43)3(屈膝全蹲,手抓脚跟,集中意念,运气活筋。

(图44)4(全神贯注,松骨松筋,运用巧力,翻转脚跟。

(图45)5(抬头起身,右手前伸,左臂屈肘,两脚站稳。

(图46)6(两脚不动,上体右转,两手抱球,目视左方。

(图47)7(右腿插步,左手架掌,右手回拉,拧腰转头,目视前方。

(图48)8(身体左转,两手握拳,抱于胸前,右脚外撇。

(图49)9(两脚不动,左手藏腰,右手按掌,目视右方。

(图50)10.身体立直,双手合什,心静入空,默颂“阿弥陀佛”。

(图51)六、卧鱼卧鱼是一种用来练习腿部力量和平衡能力的传统方法。

练习者在单脚支撑的情况下能保持身体的平衡,并且起落自如。

要求支撑腿要稳健,平衡腿要伸直,脚尖向上勾起使整个身体形成弧线,如鱼戏水,故名卧鱼。

1(身体立直,双手合什,心静入空,默颂“阿弥陀佛”。

(图52)2(两手分掌,左右拉开,凝神运气,目视右掌。

(图53)3(左脚站稳,屈膝下蹲,右腿后插,悬空离地,脚尖勾起,双手合什,目视脚尖。

(图54)4(身体站起,右脚收回,左腿后插,上体右转,左手亮掌,目视右方。

(图55)5(右脚站稳,屈膝下蹲,左脚勾起,悬空离地,左手架掌,右手前推,目视脚尖。

(图56)6(身体站起,左脚收回,两臂外展,调整呼吸。

(图57)7(身体立直,双手合什,心静入空,默颂“阿弥陀佛”。

(图58)七、罗汉睡觉罗汉睡觉是用单肘和单脚支撑使躯干悬空,并保持身体平衡的静态练功方法。

此功形同睡觉,但却暗练神功,是内气壮肘之功法。

功成之后,肘骨坚硬可碎石断木,肘的攻击力大增。

1(双腿盘坐,双手合什,心静入空,默颂“阿弥陀佛”。

(图59)2(身体侧卧,左臂伸直,右手扶地,右腿屈膝,脚掌踏地,左腿伸直。

(图60)3(右脚左肘,两点撑地,身体悬空,两手握拳,置于身侧,身平心静,意念贯通。

(图61)4(双腿盘坐,两臂外展,呼吸调整,身体放松。

(图62)5(双腿盘坐,双手合什,心静入空,默颂“阿弥陀佛”。

(图63)6(身体侧卧,右臂伸直,左手扶地,左腿屈膝,脚掌踏地。

(图64)7(左脚右肘,两点撑地,身体悬空,两手握拳,置于耳侧,身平心静,意念贯通。

(图65)8(双腿盘坐,两臂外展,呼吸调整,身体放松。

(图66)9(双腿盘坐,双手合什,心静入空,默颂“阿弥陀佛”。

(图67)八、佛童指路佛童指路是训练坐禅能力的基础功法,要求正襟危坐,两腿交叉双盘,上体前倾,头部触地,然后反臂上指,以增加膝、胯等关节的柔韧度。

此功需要从小练起,为日后坐禅修炼静功打下牢固基础。

1(双腿盘坐,双手合什,心静入空,默颂“阿弥陀佛”。

(图68)2(两手分掌,左右拉开,凝神运气,目视右掌。

(图69)3(左脚前蹬,右手抓脚。

(图70)4(左脚收回,压住右腿,两腿交叉,屈膝盘紧。

(图71)5(上体坐直,右手前指,意念集中,气贯手指。

(图72)6(上体前俯,头部贴地,右手屈肘,手贴后背,左手指天,目视左手。

(图73)7(左手贴背,右手指天,左右轮换,动作柔缓。

(图74)8(上体抬起,两臂外展,呼吸调整,身体放松。

(图75)9(双腿盘坐,双手合什,心静入空,默颂“阿弥陀佛”。

(图76)九、迎佛升天迎佛升天是一种内外兼修的功法,呼吸要求合中气,提丹田,深吸慢呼,腹肋收紧,坚固如铁,外练肩、臂、腕以及腹肌的支撑力量。

功成之后能抗击强力击打不出内伤,如同金钟罩体、铁衣裹身。

1(双腿盘坐,双手合什,心静入空,默颂“阿弥陀佛”。

(图77)2(两掌相叠,翻掌上撑,抬头望天,腰背拉伸。

(图78)3(两掌外推,左右撑开。

(图79)4(两手前推,运气于手。

(图80)5(两手握拳,两拳撑地,身体悬空,收腹屏气,两腿盘紧。

(图81)6(身体落地,两臂外展,呼吸调整,身体放松。

(图82)7(双腿盘坐,双手合什,心静入空,默颂“阿弥陀佛”。

(图83)十、懒僧拜佛懒僧拜佛是锻炼腿部柔韧和肩部柔韧的一种练习方法,要求两腿盘紧,身体俯卧,两手在背部合什,并且抬头挺胸,背部呈弧形。

常练此功能提高人体的可塑性。

1(双腿盘坐,双手合什,心静入空,默颂“阿弥陀佛”。

(图84)2(身体前伏,全身伏地,双手合什,两腿盘紧。

(图85)3(两手划弧,向后屈臂,双手合什,背向拜佛,头向右转。

(图86)4(两手划弧,向前合什,身体不动,头向左转。

(图87)5(身体上起,盘腿坐直,两手上提,配合呼吸。

(图88)6(双腿盘坐,双手合什,心静入空,默颂“阿弥陀佛”。

(图89)十一、倒拜佛两腿盘紧向上举直,头手倒立,坚持2,5分钟。

要求牙齿合紧,二目圆睁,舌抵上腭,呼吸均匀。

经常练习此功可以提高头部的抗击打能力,并且可以有效地加强脑血管的弹性,增加脑部的血流量,有预防老年痴呆和脑血管疾病的功效。

1(双腿盘坐,双手合什,心静入空,默颂“阿弥陀佛”。

(图90)2(重心前移,上体前俯,头手两膝,五点撑地。

(图91)3(头手撑地,盘腿倒立。

(图92)4(两腿落地,盘腿坐稳,呼吸调整,身体放松。

(图93)5(双腿盘坐,双手合什,心静入空,默颂“阿弥陀佛”。

(图94)十二、罗汉观阵罗汉观阵是一种专门练习指力的功法。

要求两腿盘紧,以两膝和二指撑地,身体前倾,重心压在手指上,坚持九呼、九吸为一次练习。

随着指力的增长,不断增加练功时间,功成之后,指硬如铁,可钻木碎石,点穴入骨。

1(双腿盘坐,双手合什,心静入空,默颂“阿弥陀佛”。

(图95)2(左手前伸,成“二指掌”,用意运气,气贯二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