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复习课教案2
语文高一必修一教案

语文高一必修一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本单元课文的主题思想和内容。
2.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和重点句型。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4.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提升人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沁园春·长沙》2.《雨巷》3.《记念刘和珍君》4.《将进酒》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课文的主题思想和内容生字词和重点句型的掌握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2.教学难点:诗歌的鉴赏和背诵课文中的难点句子解析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沁园春·长沙》1.导入简要介绍作者毛泽东及其诗歌创作背景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题材和主题2.课文阅读让学生齐读课文,感受诗歌的韵律美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诗歌的结构和意象3.生字词讲解教师讲解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让学生做好笔记4.重点句子解析教师选取课文中的重点句子进行解析,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涵5.诗歌背诵让学生分组背诵诗歌,检查学生的记忆效果第二课时:《雨巷》1.导入简要介绍作者戴望舒及其诗歌创作背景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题材和主题2.课文阅读让学生齐读课文,感受诗歌的意境美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诗歌的结构和意象3.生字词讲解教师讲解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让学生做好笔记4.重点句子解析教师选取课文中的重点句子进行解析,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涵5.诗歌背诵让学生分组背诵诗歌,检查学生的记忆效果第三课时:《记念刘和珍君》1.导入简要介绍作者鲁迅及其散文创作背景引导学生关注散文的题材和主题2.课文阅读让学生齐读课文,感受散文的语言美教师带领学生分析散文的结构和内容3.生字词讲解教师讲解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让学生做好笔记4.重点句子解析教师选取课文中的重点句子进行解析,让学生理解散文的内涵5.课堂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就课文内容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第四课时:《将进酒》1.导入简要介绍作者李白及其诗歌创作背景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题材和主题2.课文阅读让学生齐读课文,感受诗歌的豪放美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诗歌的结构和意象3.生字词讲解教师讲解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让学生做好笔记4.重点句子解析教师选取课文中的重点句子进行解析,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涵5.诗歌背诵让学生分组背诵诗歌,检查学生的记忆效果五、课后作业1.背诵本课时的课文2.完成课后练习题3.预习下一课时的课文六、教学反思1.本节课学生的参与度较高,课堂氛围活跃2.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背诵效果较好3.需要加强对散文的阅读理解训练,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4.下节课将继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重难点补充:第一课时:《沁园春·长沙》难点句子解析:“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2024年高一语文最新编制教案电子版高一新教材语文教案(优秀8篇)

2024年高一语文最新编制教案电子版高一新教材语文教案(优秀8篇)高一语文最新编制教案电子版高一新教材语文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诵读学习断句,把握节奏。
2.积累部分实词。
3.赏析景物描写,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重点:1.通过诵读学习断句,把握节奏。
2.赏析景物描写,体会作者的情感。
方法指导:借助工具书和课文下面的注释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艺术特色,体会作者的情感。
课时安排:一课时一、课前预习:1、解题(1)解题【山中】点明地点。
【秀才】是唐代对中进士者的一种通称。
【裴迪】王维友人,曾任蜀州刺史,曾是辋川别业的常客,也是王维寄情山水的同道。
【书】点明了体裁。
(2)王维(701—761),字摩诘。
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
盛唐诗人。
官至尚书右丞。
擅长诗与画,兼通音乐,并能使诸艺互通,尤以描绘山水田园的诗歌着称,他继承和发展了谢灵运的山水诗,成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
他也有一些是反映边塞和送别的诗作,如《送元二使安西》、《九月九日忆山中兄弟》。
作品有《王右丞集》。
2、简介背景王维后半生,无心仕途,常往来于长安和蓝田县的辋川别业之间,亦官亦隐,常与裴迪等诗酒唱和,诵读佛经。
此信即写于他从长安回到辋川别业的某个时候。
3、正字音猥(wěi)憩(qì)讫(qì)辋(wǎng)涟(lián)吠(fèi)灞(bà)墟(xū)舂(chōng)曩(nóng)仄(zè)鯈(tiáo)皋(gāo)陇(lǒng)雊(gòu)檗(bò)4、释字词(1)故山殊可过(特别,很)(2)足下方温经(我,正在)(3)猥不敢相烦(鄙,自我谦称)(4)与山僧饭讫而去(终了,完毕)(5)步仄径(狭窄的小道)(6)辋水沦涟,与月上下(上下波动,名作动)(7)山中人王维白(书信中对平辈晚辈的谦辞)5、一词多义(1)过:故山殊可过(过访,浏览)三伏适已过(过去)过犹而不及(胜过)无乃尔是过与?(责备)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错误,过失)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犯错)(2)发:草木蔓发(生长)猛将必发于卒伍(兴起,产生)此病后三期当发(发作)春心莫共花争发(花开)6、古今异义(1)近腊月下,景气和畅“景气”古:景色,气候;今:指生产增长、失业减少、信用活跃等经济繁荣现象,泛指兴旺。
高一语文期中考试复习教案 人教课标版

时间分配早读:背诵默写。
下午:每课字音、字形、近义字词辨别。
晚修: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作文:升格反省,文体入手,审题立意。
期中考试语文复习指要一、第二教材每课字、词音练习,分;二、第二教材易错、易的词义练习,分;三、古诗背诵:分;特别要注意《离骚》中的字。
四、古诗鉴赏题:注意参看每课后面的练习及评讲,分;五、古诗文翻译、实词、虚词,参看每篇课文下面的注释,如有不懂请发邮件或打电话询问;特别注意:《孔雀东南飞》中相、与等虚词;《离骚》中的字人称代词等实词。
六:作文:分。
星期一、星期二全班统一讲解。
之: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主要观察之字后边是否是动词或形容词成分)形容词成分:氓之蚩蚩昔三后之纯粹兮彼尧舜之耿介兮动词成分:桑之未落桑之落矣唯夫党人之偷乐兮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结构助词:的(主要观察之字后边是否是名词性成分)总角之宴帝高阳之苗裔及前王之踵武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宾语前置的标志句读之不知(不知句读).定语后置的标志蚓无爪牙之厉(蚓无厉爪牙).时间名词或动词后凑足音节静言思之之代词不知道将军宽容我到这样的地步啊.人称代词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代我(不知道将军宽容我到这样的地步啊)指示代词均之二策代这权衡这个方案之动词.到……去胡为乎遑遑欲何之为什么心神不定,想到哪里去呢?以介词.动作行为所用的工具与方法用拿依据按照以尔车来.提宾作用把秋以为期(以秋为期).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此时曹操军队又因为饥饿和疫病,死亡的人数过半).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处所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动作、行为的对象和跟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天下局势动荡难测大王可以割让汉中一求与出国和平共处)以连词(注:与而大体相同,知识不能用于转折关系)并列或递进夫夷以近则游者众连接动词形容词译为而且又近又平的地方,来游玩的人多承接以前一动作是后一动作的手段或方式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我和同游的四个人拿着火把走进去。
高一语文《病梅馆记》教案模板2篇

高一语文《病梅馆记》教案模板高一语文《病梅馆记》教案模板精选2篇(一)《病梅馆记》教案模板教学目标:1. 了解古代文学作品《病梅馆记》的背景和作者。
2. 熟悉文中的人物情节和故事线索。
3. 分析文中的文学特点和主题思想。
4.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学批评能力。
教学重点:1. 分析文中的人物情节和故事线索。
2. 探讨文中所表达的主题思想。
教学难点:1. 分析文中的文学特点和主题思想。
2.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学批评能力。
教学准备:1. 课本《病梅馆记》的全文。
2. 教学用PPT或黑板。
3. 学生提前阅读《病梅馆记》的课文。
4. 准备相关的图片、音频或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病梅馆记》的背景和作者。
2. 引导学生讨论,了解他们对梅花的印象,并与病梅馆做联系。
二、讲解文本(15分钟)1. 教师将学生分组,每组一段,让他们依次朗读文中的关键段落,教师辅导其正确朗读。
2. 教师重点讲解文中的人物情节和故事线索,帮助学生理解故事的发展和转折点。
3. 教师解读文中的典型句子和表达方式,串联起整个故事。
三、分析文学特点和主题思想(2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中的文学特点,如插叙、对比等手法,让学生认识到这些手法对于故事情节和情感的表达的重要性。
2.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文中所表达的主题思想,如生死、世间善恶等,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进行讨论。
四、学生阅读和欣赏(10分钟)1. 分发《病梅馆记》的阅读题目,让学生通过阅读题目进一步理解和欣赏这篇作品。
2. 引导学生欣赏文中描写梅花和病状的精彩描写,让他们感受到作者对于美和病的独特关注。
五、总结与拓展(10分钟)1. 教师总结今天的教学内容,强调文学作品的魅力和思想内涵。
2. 引导学生进一步拓展阅读,推荐类似主题的其他文学作品,如《红楼梦》中的梅花诗。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要求学生完成《病梅馆记》相关的习题,巩固对课文的理解。
人教版本高中高一语文必修四第一单元复习2.《雷雨》学习教案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四第一单元 2.《雷雨》教课方案《雷雨》教课方案教课目标:1、认识曹禺和《雷雨》。
2、认识戏剧的一般知识,理解舞台说明的作用。
3、经过剖析剧本的矛盾矛盾,领会剧中个性化的语言和人物性格。
4、认清拥有浓厚封建性的财产阶级家庭的腐败,揭露这类半封建半殖民社会的罪恶。
要点和难点:1、认识尖利的戏剧矛盾和个性化的戏剧语言2、认识拥有封建阶级和财产阶级双重特色的周朴园在家庭和社会上的罪恶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23岁的曹禺在就读清华大学时期创作了四幕剧《雷雨》。
《雷雨》不单确立了曹禺先生在中国话剧史上优秀的现实主义剧作家的地位,同时也是中国年青的话剧艺术成熟的标记。
这是一个青年的激情之作,让我们走近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的戏剧大师,走近《雷雨》,用激情去解读,专心灵去感觉。
二、作者简介现代剧作家。
他从小喜好戏剧,1929年进南开大学,此后又转清华大学外语系,毕业后进清华研究院,专攻欧美戏剧文学,并从文学中吸取营养。
1933年,在马上结束大学生活时,达成处女作《雷雨》。
继《雷雨》以后,又写出了《日出》《北京人》《旷野》《演变》等剧本。
《雷雨》《日出》成就最高,是他的代表作,确立了曹禺在中国话剧史上的地位。
在这两个剧本中,作者以优秀的艺术才能深刻地描述了旧制度必定崩溃的图景,关于走向衰败和死亡的阶级赐予了有力的揭穿和抨击。
剧作震动了当时的戏剧界。
1942年,曹禺把巴金的《家》改编成话剧,解放后,写了《明亮的天》《胆剑篇》(与人合作)《王昭君》。
三、复习戏剧知识:戏剧的观点: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她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露社会矛盾,反应现实生活。
戏剧的种类:从表现形式看,戏剧可分为话剧、歌剧、舞剧、歌舞剧、哑剧等;从作品的容量看,能够分为多幕剧和独幕剧;从时代来看,能够分为历史剧和现代剧;从情节主题来看,戏剧又分为惨剧、喜剧和正剧;从演出场合看,又分为舞台剧、广播剧、电视剧等。
高中语文复习教案模板

高中语文复习教案模板教学目标确立清晰的教学目标是制定教案的第一步。
在高中语文复习过程中,教学目标应围绕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文学素养、写作技巧和语言运用能力等几个维度展开。
具体到每一次复习课,目标需进一步细化为掌握特定知识点、技能点或解决某一学习难题。
教材分析透彻分析教材内容是高效复习的关键。
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大纲和历年高考真题,提炼出重点篇章、核心知识点和难点问题。
在此基础上,将教材内容划分为若干模块,如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训练等,并针对每个模块设定具体的复习策略。
教学方法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对提升复习效果至关重要。
在高中语文复习中,可以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
例如,在讲解文学作品时,通过讲授法明确作品背景及作者信息;在分析文章时,利用讨论法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其批判性思考能力。
学习活动设计设计富有成效的学习活动是吸引学生参与复习的重要环节。
活动设计应注重互动性和实践性,如分组讨论、角色扮演、模拟考试等。
这些活动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还能锻炼其语言表达和团队协作能力。
作业与评价合理的作业布置和及时的评价反馈对巩固复习成果至关重要。
作业应覆盖课堂所学知识点,并适当拓展,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评价则应客观公正,既要指出学生的进步,也要提出建设性的改进建议。
教学反思每次复习课后,教师需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本次课程的得失,以便不断优化教案设计。
反思内容包括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学生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等,通过这一过程,教师能够更加精准地把握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学进度。
高考语文复习教学计划(7篇)

高考语文复习教学计划(7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高考语文复习教学计划(7篇)高考语文复习教学计划(精选7篇)高考是对符合条件的中国学生高中三年学业水平的一次总结,是一种相对公正、公平、公开的人才选拔形式。
高一语文必修下册教案全册最新

高一语文必修下册教案全册最新高一语文教案设计一、复习计划1、复习文言文专题,复习达到的效果是选择题全对,翻译尽量不失分。
2、复习基础知识中的字音、字形、词语、病句专题3、复习语言表达及运用(1)(简明、连贯、得体)4、复习诗歌鉴赏专题5、复习现代文阅读专题6、在复习期间,两周一次作文;每月一次考试。
二、思想、心理、身体准备1、要有目标,并且要对目标保有坚定的态度。
有的同学常立志,不能立长志,在玩到尽兴之时,忽而想到了高三的目标,于是乎,内心恐慌,导致兴尽而归,这样只能是玩没玩好,学也没学好。
我们只有树立目标,并坚定不移地为了目标而不懈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的既定目标。
(还记得讲《沁园春·长沙》是我给大家说的立志诗吗?)【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有一次在授课时对自己的学生们说:“同学们,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做一件事。
”学生们都暗暗猜想:“老师要求的肯定很难吧?可是苏格拉底说的却是:“请同学们从今天开始每人每天坚持甩手300下。
”大家顿时哄堂大笑,觉得老师让他们做这么简单的事情,是拿他们开涮。
到了第二天,苏格拉底问:“有多少人坚持甩手300下了?”90%的学生都举起了手。
一个月过去了,苏格拉底再问第二次,还有80%的学生举起了手,表示自己坚持下来了。
一年以后,苏格拉底突然再次提起这件当时大家都觉得简单而微不足道的事情,又一次问所有的学生:“一年之前我说的每人每天坚持甩手300下,请做到的人举手。
”这时候全场鸦雀无声,大家面面相觑,都觉得十分惭愧,只有一个人举起了手,他就是后来成为古希腊又一哲学泰斗的柏拉图。
】所以,坚持是最容易的,也是最难的事情,因为没有几个人能够真正坚持下去。
对学习时刻保有百分百的热情,不能一曝十寒。
谁能够坚持,谁就能成就大事。
2、心态决定一切。
【有人问建筑工地上的三个瓦匠:“你们在干什么?”第一个说:“我在彻砖块。
”第二个说:“我在赚五十块钱。
”第三个说:“我在建高楼大厦!”不同的心态,产生的人生体验和结果是截然不一样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语文复习课教案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分析文章结构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3、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学习重点:领会分析文章结构的技巧。
教学难点:领会分析文章结构的技巧。
教学内容:
一、知识传授。
由于平时人们常把“结构”和“层次”连在一起说成“结构层次”,便有人误解分析结构就是分析层次。
其实结构包括下列要素:
(1)层次和段落
层次是指文章思想内容的表现次序。
它是事物发展的阶段性、客观矛盾的各个侧面、人们认识问题的思维进程在文章中的反应。
换一句话说,层次是文章思路发展变化的阶段。
这就是“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合为一个考点的原因所在。
(2)过渡和照应
为使文章脉络清晰,文路畅通,写文章总要运用过渡和照应。
过渡,是指上下文之间的衔接转换,照应是指前后文的关照呼应。
照应有文章内容与标题照应,各部分之间的照应,某些词语的前后照应等形式。
(3)开头和结尾
开头和结尾是文章结构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阅读的角度看,抓住开头和结尾,不仅有助于把握文章的思路和结构,而且有助于把握文章主旨,有助于对某些表达技巧的分析评价。
此外,还有线索等。
这样看来,分析文章结构就包含着对上述要素的分析。
二、金题体悟:
例如(1993年高考第24题)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份报告《学会生存》中指出:“人们越来越要求把所有人
意识的一切潜能都解放出来”,然而,“人们的创造能力是最容易受文化影响的能力”。
它强调说:“开发创造精神和窒息创造精神这样双重力量是并存的。
”因此,有必要警惕教学中妨碍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因素:概念的内涵固定化□a限制了思考□b无法产生突破和解决新问题□c对问题的固定反映方式□d限制了发散思维的发挥□e墨守成规更窒息了创新的愿望和灵感□f强调记忆、练习、再现的聚敛性思考□g忽略应用、联想的扩散性思维训练□h情感因素不足□i缺乏形象和审美内容□j缺乏认知中的愉悦和激励。
第二段(上段)中自a到j有10处没有标点,其中有几处应加分号,其余均为逗号。
应该使用分号的是(只填字母)___________。
方法指导:
分析层次,就是分析文章各部分之间的组合关系。
分析层次有两项要求:一是辨明关系,即辨明各部分之间是承递关系、并列关系,还是总分关系等等;二是分出逻辑结构中的等次,与多重复句的分析在原理和要求上是一致的。
层次是着眼于内容划分的,因此,分析层次的依据是对各部分内容的准确概括。
就全文的层次分析而言,是以对各自然段内容的准确概括为基础的,也就是把内容一致的段归在一起为一层。
就段内层次分析而言,是以对各句的内容准确概括为依据的,也就是把内容一致的句子合在一起为一层,余者以此类推。
段内层次分析,首先要认清段的类型。
从表达方式来说,可以分为记叙段、描写段、说明段和议论段。
段的类型不同,其组合规律不完全相同。
还要注意句子之间意义衔接转换的语言标志。
全文的层次分析和段内层次分析的原理、步骤是相同的。
有时,考查理解文章结构层次的试题也可以用简答方式或填写图表、调整顺序、编提纲、加标点等方式。
这里,考查的是划分语段内部层次的分析能力。
10个语句单位,实际上只能分
为4个意在c、f、h三处要用分号隔开,才能明确显示这个长句构成的语段内部的层次。
仔细阅读,不难看出这样四个并列的意思:①概念的内涵固定化;②对问题的固定反映方式;③强调记忆和聚敛性思考练习;④情感因素不足。
如果不能理清这个思路,则会将其他阐释性语句当作层次的关键,致使答案出错。
三、阅读训练。
余秋雨
我以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励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
长城当然也非常伟大,不管孟姜女们如何痛哭流涕,站远了看,这个苦难的民族竟用人力在野山荒漠间修了一条万里屏障,为我们生存的星球留下了一种人类意志力的骄傲。
长城到了八达岭一带已经没有什么味道,而在甘肃、陕西、山西、内蒙一带,劲厉的寒风在时断时续的颓壁残垣间呼啸,淡淡的夕照、荒凉的旷野溶成一气,让人全身心地投入对历史、对岁月、对民族的巨大惊悸,感觉就深厚的多了。
但是 ,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
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但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
长城占据了辽阔的空间,它却实实在在地占据了邈远的时间。
长城的社会功用早已废弛,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汩汩清流。
有了它,旱涝无常的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国,每当我们民族有了重大灾难,天府之国总是沉着地提供庇护和濡养。
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
有了它,才有诸葛亮、刘备的雄才大略,才有了李白、杜甫、陆游的川行华章。
说得近一点,有了它,抗日战争的中国才有了一个比较安定的后方。
它的水源不像万里长城那样突兀在外,而是细细浸润、节节延伸,延伸的距离并不比长城短。
长城的文明是一种僵硬的雕塑,它的文明是一种灵动的生活。
长城摆出一副老资格等待人们的修缮,它却卑处一隅,像一位决不炫耀、毫无所求得乡间母亲,只知贡献。
一查履历,长城还只是它的后辈。
它,就是都江堰。
6.(1)用一句话概括第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不超过10个字)
答:作用是□□□□□□□□□□
(2)第一段的意思,如果换成以都江堰为主体,应如何表述?(不超过20个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1)第二段首先概述长城的伟大,原因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不超过12个字)
答:因为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第二段中“站远了看”和“味道”分别指什么?
答:“站远了看”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超过8个字)“味道”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超过十五个字)
8.第三段从哪三个方面对都江堰和长城作了比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第五段中,作者指出都江堰和长城的文明大不相同,请加以概括。
(各不超过15 个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对文章的内容和写法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作者开门见山,提出观点,以反衬的手法贬长城褒都江堰,满怀激情地赞美了都江堰的千古功绩。
B.开始不写都江堰而写长城,是为下面更好地写都江堰作铺垫,因为二者有许多一致的地方。
C.本文在评述中国历史上的伟大工程时,融进了自己的文化认识和感受,抒写了自己独特的见解。
D.作者赞美都江堰,主要是因为它历史悠久,长城只是它的小弟弟,是它的后辈。
E.作者着眼于造福人民大众的角度,鲜明的提出了都江堰是中国历史上最激励人
心的工程,字里行间洋溢着对都江堰热爱和崇敬的感情。
附:
第29课时参考答案
1.形状奇异,七彩缤纷
2.D
3. C
4.①我的所见所闻;雨字②比喻;使所写的事物具体形象。
5.东山春日烟雨图。
6.(1)揭示主旨,总领全文。
(2)都江堰是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
7.(1)留下人类意志力的骄傲
(2)“站远了看”指从今天看历史;“味道”指保持自然古朴,给人浑厚感觉。
8.修建时间、社会功用、文明特点。
9.长城:突兀在外,讲求排场,缺乏活力。
都江堰:浸润延伸,朴实真诚,充满活力。
10.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