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关发展史

合集下载

公共关系的起源和发展

公共关系的起源和发展

是《纽约时报》和《纽约世界报》的记者。
1903年 辞《纽约世界报》
1904年 创立美国第三家宣传事务顾问所
1906年 无烟煤矿大罢工 ,
《原则宣言》,提出“公开管理原则”
案例1:科罗拉多残杀罢工工人事件
洛克菲勒因公然下令在科罗拉多残杀罢工的工人而一度声名 狼藉,被称为“强盗大王”,与公众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 为平息工人的罢工怒潮,改变自身的形象,洛克菲勒聘请 艾维•李处理劳资纠纷及其与新闻媒介的关系。艾维•李果敢地采 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1、聘请有威望的劳资关系专家来核实与确定导致这次事故 的具体原因,并公布于众; 2、邀请劳工领袖参与解决这次劳资纠纷; 3、建议洛克菲勒广泛进行慈善捐赠; 4、增加工资、方便儿童度假、救贫济困。这就使工人对洛 克菲勒的看法有了微妙的改变,为洛克菲勒集团在内外公众中 树立了较好的形象。
案例3:宾夕法尼亚洲铁路公司的工伤事故处理
艾维•李应邀协助宾夕法尼亚洲铁路公司处理一起意外 事故的善后工作。 他要求保护现场,然后派车接记者们前来采访,让他 们了解事故的真实原因,目睹铁路公司为处理事故做出的 种种努力,如向死难者家属提供赔偿,为受伤者支付医疗 费,向社会各方诚恳道歉等;安排有关人员诚实地回答记 者的提问,向记者们作技术性解释,为实地采访提供种种 方便。 当首批有关该事故的专稿公开见报后,公司的董事们 惊喜地发现,这家公司得到了有史以来最公正、最善意的 评价,大大改善了公司的形象。
中的重要管理方式。
20世纪50至60年代,中国台湾地区全面推行
公共关系管理,1956各级县政府建立公共关系部,
并通过了《公共关系管理规则》。
三、当代公共关系的普及
1955年,国际公共关系协会(IPRA)在伦敦成

第二章 公关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章 公关的产生和发展

这些重视宣传、重视民众的思想, 都是我国古代原始公共关系观念与活动 的反映。
二、外国早期的公关思想和活动
例1:考古学家发现,远在公元前1800年 伊拉克的一种农业公告,很有点像现代 社会农业组织公共关系部的宣传资料。
例2:古印度,国王的特使到百姓中散布 有利于政府的言论,鼓励百姓支持国王。 例3:古罗马,独裁统治者“凯撒”,通
• 艾唯· 李从实践上促进了公关走向职业化。 • 伯纳斯则是促进了公关系统化、科学化。 他把的一生都献给了公共关系事业。 使公共关系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他因 为为现代公共关系的发展做出了一系列重 要的贡献,被称为真正的 “公共关系学之父”。
四.卡特利普和森特——“双向对称” 公 关模式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公共关系的实践和 理论的发展都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 1952年,美国的卡特利普和森特出版了 公关专著《有效公共关系》,提出了
第二节 现代公关的产生和发展
(职业化、学科化阶段) 公关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 美国。其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明显的阶段:
1.巴纳姆时期——“公众受愚弄”时代 2.艾维· 李时期——“说真话”时代 3.爱德华· 伯内斯时期——“投公众所好” 4.卡特利普和森特——“双向对称” 公关模式
一、巴纳姆时期——“公众受愚弄”时 代
“双向对称”的公共关系模式。
《有效公共关系》认为公关的最终目 标是在组织和公众之间建立和谐良好的关 系,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把公众的想 法和信息反馈给组织(即“双向传播沟通” 的方式)。 这一模式的提出,使公关跳出新闻的 范畴,成为现代公关的重要标志。 该书问世后不断再版,成为畅销书, 被誉为“公共关系圣经”。 至此,公共关系正式进入学科化阶段。
为各君主树立形象,协调各诸侯国之间的 关系,这种游说和宣传、劝说和沟通工作,

公共关系历史发展

公共关系历史发展

2019/11/29
公共关系
6
中国公共关系前史
中国是文明古 国,“公共关系” 的思想与活动可以 追溯到有文字记载 的远古时代。
2019/11/29
公共关系7Biblioteka 一、中国古代公共关系思想萌芽
一 中国古代公共关系思想萌芽 二 中国古代公共关系的特点 三 近现代公共关系思想及活动 四 中国近代公关思想的特点
2019/11/29
公共关系
18
近代公共关系的萌芽
近代的公共关系萌芽于当时政治、经济、文化事业比较发达的美国,如表所示。
人物 塞缪尔·亚当斯
时间 1750年
亚历山大·汉弥尔顿 1755-1804
主要成果
被称为“公共关系”专家 ,在组织北美13州抗英斗争中发 挥了巨大的作用
主要贡献是领导了一场争取宪法获得批准的运动
• 传播手段简单:靠智者的演讲才能和智谋来说 服、打动影响他人。
2019/11/29
公共关系
11
近现代公共关系思想及活动
• 自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这一时期,清王朝日益腐朽没落,帝国主义列强采 用政治、军事、经济等种种手段,瓜分中国。无数 仁人志士为挽救祖国进行了不懈的努力,涌现出了 众多的思想家、政治家、理论家:龚自珍、林则徐、 魏源、洪秀全、康有为、严复、章太炎、孙中山等 都是中华民族的杰出代表人物。在他们的思想中, 已包含有现代公关的思想。
阿莫斯·肯德尔
19世纪20年代 创办了美国政府最早的机关报-《环球报》 末30年代初
哈里斯·伯格 罗里
伊顿
1842年 1882年
他们分别组织的《宾西法尼亚人报》和《明星报》印制了一 些民意选票寄给读者,以预测总统竞选的结果,这是最早的 公共关系调查

中国公共关系的发展历程

中国公共关系的发展历程

中国公共关系的发展历程摘要:公关是什么?为什么中国要引进公关关系?公关关系在中国的发展?通过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将揭开公共关系在中国的神秘面纱,以飨读者。

关键词:公关关系市场经济发展历程一.公关到底是什么公关到底是什么?众说风云,不同的学说不同的著作有着不同的定义,对此,作者结合了主流学说(管理学、传播学、关系学)的介绍下了一个简洁的定义:“所谓公共关系,就是一个组织运用有效的传播手段,使自身适应公众的需求,并使公众适应组织发展需要的一种思想、政策和管理职能。

”[1]二.我国引进引进公共关系(一)公共关系的重要性(1)公共关系在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涉及政治、经济、金融、旅游、文化、传播等领域,服务于各行各业,包括:一般公共关系咨询、调查研究、为企业决策做参谋,协助客户与有关的公众联络及建立业务关系;为客户撰写新闻稿件,为企业搜集和汇编有关新闻报道、市场信息及各种政治、经济、文化情报;为客户设计公共关系广告,协助客户推广产品;为客户制定销售计划,组织大型会议;为客户设计、编制和印刷企业公共关系内部刊物和外部刊物,为客户制作影片、录像及其他试听材料;培训公共关系人员和传播媒介人员;等等。

(2)市场经济渗透着社会的各个角落,政治上的、经济上的、文化上的、科技上的等领域,加上信息全球化和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冲击使得国际化的竞争日益激烈。

为此,全球化经营业的企业十分重视树立国际信誉的形象,一些实力雄厚的跨国公关公司更是把公关作为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来抓,通过一系列成功公关案例策划和危机处理,树立了公司高效、公正、专业化和优质服务的全球形象,吸引了公众的眼球、赢得了公众的信任,使得公共关系成为全球焦点。

(二)中国与公共关系的接触早在20世纪60年代,我国台湾和香港地区经济迅速发展时期,现代公共关系便已经传入台湾和香港并得到较快的发展。

特别是在香港地区,一些跨国公司在其分公司内部设立公共关系机构,聘用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员从事公共关系工作,他们开展的公共关系活动一般具有比较高的水平。

公共关系发展历程

公共关系发展历程

公共关系的定义公共关系(Public Relations,P.R.,简称“公关”)是由英文“Public Relations”翻译而来的,中文可译为“公共关系”或“公众关系”,不论是其字面意思还是其实际意思基本上都是一致的,都是指组织机构与公众环境之间的沟通与传播关系。

关于公共关系的各种定义有很多,一般指一个社会组织用传播手段使自己与相关公众之间形成双向交流,使双方达到相互了解和相互适应的管理活动。

这个定义反映了公共关系是一种传播活动,也是一种管理职能。

现代公共关系发展的过程(世界)(一)单向吹嘘式的公共关系(巴纳姆时期)单向吹嘘式的公共关系是“职业公共关系的前奏”,以“报刊宣传活动”为代表。

19世纪上半叶的美国,随着政治民主化的推进、公众地位的提高,大众传播事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报刊宣传活动”就是在这时开始风行起来的。

它是指一些公司或企业为了自己的利益,雇佣专人在报刊上进行宣传的活动。

在19世纪30年代,美国《纽约时报》率先发起了一个“便士报运动”,即以一便士就可以买到一份报纸。

该报以其低廉的价格和关切大众的内容获得全社会的认可和接受,并使政府部门及各类巨头们竞相争取,成了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社会舆论工具。

报纸便宜、内容好,发行量自然大增,许多公司和组织便看重了这一媒体;然而发行量大、成本高,广告费也猛涨,一些大公司和巨头们为了节省这笔昂贵的广告费,便纷纷花钱雇一些记者或宣传员来编造关于自身与组织的新闻甚至“神话”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达到宣传本组织形象的目的,于是便兴起一场声势浩大的“报刊宣传活动”。

这一时期最有代表性的报刊宣传员是费尼斯·泰勒·巴纳姆(PhineasTaylorBarnum)。

巴纳姆是一家马戏团的老板,以制造和杜撰“神话”而闻名于世。

他所处的时代是公共关系的重要演变时期,其影响至今依然存在。

巴纳姆最典型的宣传是制造了这样一个神话:马戏团有一名叫海斯的黑人女奴,在100年前曾经抚养过美国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

第二章公关起源与发展

第二章公关起源与发展

策划并实施了一系列旨在发展公众的福利及社会服务的计划,大
大地提高了该公司在公众及社会小的影响,为促进福特公司的发
展起了重大作用。一战爆发后,伯纳斯参加了“美国公共资讯委员会”。
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第二章公关起源与发展
★孔子学说中的公关思想★
• 持和用礼——公关的基石
» “礼之用,和为贵。”
• 讲求信誉——塑造形象的意识
»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 好恶必察——服务公众的意识
» “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 知人爱人——利益互惠意识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童度假提供方便 4.增加工资,在处理公共关系时还向媒介发表“原则宣
言”,欢迎媒介的介入。
第二章公关起源与发展
3. 伯纳斯时期
P17-18 ——公共关系的科学化
人物介绍:
爱德华·伯纳斯
公共关系理论体系奠基者; 美国著名公共关系顾问。
它于1891年出牛于奥地利,次年随父母移居美国。1913年,
伯纳斯被聘为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的公共关系部经理。他为该公司
士 游

苏秦


合纵抗秦,佩带六国相印, 盛
主张六国结成盟国。




张仪
讲 艺

运用连横,采用“个个击破”

的战术,拆散六国的盟约。

第二章公关起源与发展
中国古代的一些思想 孔子:仁是人际交往的最高道德原则
强调人应该讲信,“人无信不立”。
老子: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折射出小国寡民的思想
第二章公关起源与发展
1 亚里士多德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 德的《修辞学》一书被西方 公关界称为最早问世的公共 关系学的理论书籍。它详细 阐述了修辞的艺术,即如何 运用语言来影响听众的思想 和行为的艺术。

公共关系发展史的四个阶段

公共关系发展史的四个阶段

公共关系发展史的四个阶段
传统阶段:公共关系起源于19世纪末,当时主要是为了解决企业与媒体之间的关系。

该阶段的公共关系活动主要包括新闻稿、广告和公共演讲等传统媒体形式。

机构化阶段:20世纪初,公共关系开始向其他领域扩展,包括政府、非营利组织和大学等。

随着企业的规模变得越来越大,公共关系也变得更加机构化和专业化。

该阶段的公共关系活动主要包括媒体关系管理、危机公关和企业形象管理等。

社会化阶段:20世纪后半叶,公共关系开始关注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

公共关系从单纯的传播者转变为公民参与者,致力于建立社会信任和促进社会变革。

该阶段的公共关系活动主要包括社会责任报告、公民参与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等。

数字化阶段:21世纪初,随着数字技术的进步,公共关系开始使用数字媒体和社交媒体来传播信息和管理品牌形象。

公共关系也变得更加量化和数据驱动,通过分析数据来确保公共关系活动的有效性和ROI。

该阶段的公共关系活动主要包括社交媒体管理、数据分析和在线危机公关等。

- 1 -。

第二章 公共关系的历史发展

第二章 公共关系的历史发展

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因而,他被誉为“公共关系
先驱者”。
二、公共关系的成熟
单向吹嘘式 巴纳姆 单向传播式 艾维·李 双向沟通式 伯内斯
双向对称式 卡特j里普 森特
28卡特Biblioteka 普时期1952年,美国的卡特里普和森特两人出版了 权威性的公共关系专著——《有效的公共关系》, 阐述了公共关系“双向对称”的基本思想 :一方面 要把组织的想法和信息向公众进行传播和解释;
1. 公关调查
...
...
2.公关策划
...
公关程序
...
公共关系发展历程 巴纳姆时期—— “愚弄公众时期” 艾维· 李时期——“说真话时期” 伯纳斯时期——“投公众所好时期”
斯科特· 卡特里普时期——“双向对称” 科学化时期
第二节 现代公关产生的基本条件
经济条件 政治条件 思想人文条件
基本条件
(一)中国古代公共关系的萌芽
讲究语言 传播的经验 和技巧
中国古代的 情况
在交往方式上注重 “人和、平等、谦 让”。
在行为规范上, 讲究“礼”、 “信”。
刘备三顾茅庐
郑和下西洋
文成公主吐蕃联姻
张骞出使西域
孔子周游列国, 四处讲学
文成公主吐蕃联姻
张骞出使西域
中国古代公关实 践
郑和下西洋
诸葛亮七擒七纵 孟获
将传播与公众连接起来,单向不平等传播。
[14页知识链接]用欺骗来宣传马戏团
二、公共关系的成熟
单向吹嘘式 巴纳姆 单向传播式 艾维·李 双向沟通式 伯内斯
双向对称式 卡特j里普 森特
19
近代公共关系的萌芽
扒粪运动:
19世纪末,资本家强取豪夺,欺骗传播。 公众不满。纷纷发表文章和漫画进行谴责企业 的暴行和暴利,对企业造成巨大的压力和形象 损害。 管理者高压恫吓、贿赂都无补 重视舆论宣传和公众关系,争取大众支持与理 解 组织传播职能职业化,专门沟通服务设计形象, 矫正失误,缓和矛盾的新兴管理职业诞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公共关系发展史20131324243 新闻二班张榕麟"公共关系"(Public Relations,简称PR)一词最早出现于1807年美国的《韦氏新九版大学辞典》.所谓公共关系,指的是社会组织与共同构成其生存环境,影响其生存与发展的那部分公众的一种社会关系,具体来说就是社会组织为了生存发展,通过传播沟通,塑造形象,平衡利益,协调关系,优化社会心理环境,影响公众的科学与艺术.公共关系作为一种特殊的管理功能,以帮助组织建立并维系与公众间的双向沟通,了解,接纳及合作为目的,参与处理组织面临的各种问题与纠纷;帮助组织了解公众舆论并做出反映,促进公众了解组织和事实真相;帮助组织随时掌握并有效利用变化的形势,预测发展趋势,使之成为组织的预警系统.公共关系以使用有效,合适的传播技能和研究方法来为组织和公众利益服务.中国公共关系经历了20年的发展,尽管有起有落,但主流是健康而强劲的,这为公共关系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公共关系在新时期发挥更大的作用提供了可靠的保障.●中国公共关系的发展阶段中国的公共关系与中国的改革开放更是同步而生,同步而长.大体可以分为3个阶段.⑴拿来主义时期(80年代初——1986年)拿来主义时期.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公关部挂牌,公关从业人员出现. 早在60年代的中国台湾与香港,较早地接受了公共关系思想的洗礼.80年代初,中国大陆出现公共关系,主要是在沿海改革开放最早的深圳特区的一些外商独资或中外合资企业中率先出现的,这些公司在运作过程中设立了公共关系部,招聘培养了一大批公关从业人员,开始了早期的公共关系业务.接着,中国早期的公关从业人员在这些或洋或中的公关部里开始出现,一个崭新的职业群体开始浮出水面.B,国际著名公关公司抢先登陆中国市场.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我们的经济发展开始吸引了全世界关注的目光.国际公关界摩拳擦掌冲入中国市场,捷足先登的是世界上最早诞生(1927年)也是当今世界第二大公关公司的伟达公关(Hill & Knowlton).1984年率先在我们的首都北京设立了办事处. 1985年8月,世界上最大的公共关系公司博雅也向中国投来了深情的目光,与中国新华社下属的中国新闻发展公司展联手成立了中国第一家公共关系公司——诞生于北京的中国环球公共关系公司.这些国际著名公关公司带来的新思路,新的国际操作规范都极大地催发了我们本地公关公司的出现和成长.⑵自主发展时期(1986年——1993年)到80年代中期的中国,公共关系作为拿来的事业经过本土的消化吸收已有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和逐渐被社会接受与认知的氛围,进而有效地促进了公共关系事业的职业化,公共关系研究的学科化.从中我们可梳理出几个为世人所关注的板块.A,行业协会辈出,职业网络出现.1986年1月,中国大陆第一个公共关系民间团体——广东地区公共关系俱乐部成立,这是中国第一个公共关系的机构.1987年6月22日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在北京成立,标志着公共关系在中国得到了正式确认和接受,公共关系事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 1991年4月26日中国国际公关协会在北京成立.前任美国大使柴泽民任会长.当时全国已有100多家公关协会或学会,全国共有全国性的协会二家,省级公关协会28家,地市级70家.这些学会在80年代中期积极发展会员,进行公共关系基本知识的培训与传播,对于推进公共关系事业的普及,促进公共关系职业的规范化,完善公共关系学科化做出了卓越的贡献.B,公关出版物丰硕,学术成果推广快.中国公关事业的发展与80年代中期趋向热火的公关学术成果的翻译,出版,推介有直接关系,同时也与公共关系报的陆续推出有关.我国大陆第一部公共关系学专著《公共关系学概论》(塑造形象的艺术)于1986出版,1994年我国最大的一本公关巨著,550万字的《中国公共关系大辞典》问世,最早问世的一张公共关系专业报纸是由浙江省公共关系协会主办的《公共关系报》。

专业性的公共关系传播媒介的发展,极大的推动了公共关系的普及和公关向纵深的发展.C,公关培训活跃,教育层次多样化. 1985年1月深圳市总工会举办的公共关系培训班是我国有史以来第一家,1985年9月深圳大学首先设立了公共关系专业,开设公共关系的必修与选修课程,从此,公共关系开始步入高等学府的讲坛。

1994年经国家教委批准中山大学创办了我国第一个公共关系本科专业,同时在行政管理专业的硕士点招收公共关系研究方向的研究生,从而使我国公共关系的学科化建设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我国公共关系教育事业已开始逐步走向正规化和系统化的高层次学历教育阶段.D,公共关系科学研究和实践运作空前繁荣.80年代中后期,在两大国家级协会的推动下,每年都召开公共关系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讨会.中国公共关系协会主办的"中国最佳公共关系案例大赛"始于1993年,推动了中国公共关系事业的职业化,规范化的健康发展,对促进我国公共关系与国际公共关系的交流,促进中国公共关系早日纳入国际的轨道,加入世界公共关系的大家庭,都将有深远的意义.E,国内外公关市场开始交流,国际公关职业市场正在开辟.中国国际公关协会多次邀请世界著名的一些公关专家来华授业解惑,像前国际公关协会主席,英国公关权威萨姆.布莱克教授,美国的公关专家格鲁尼格教授等均应邀来华讲学,为国内公关界认识和了解国际公关市场,为国内企业提供国际公关服务,培养和输送国际公关人才创造了特定的氛围和环境,也为国际社会了解中国公共关系行业的市场发展的潜力提供了机会.这一时期是中国公共关系理念传进千家万户的时期,这是改革开放的成果。

⑶迈入成熟发展时期(1993年至今)1993年11月中国共产党十四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步伐全面启动,中国公共关系行业进入了全面的整合时期,公共关系行业开始步入更加职业化和专业化阶段,公共关系行业开始进入成熟发展时期.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公共关系职能部门渗透到各行各业.公共关系事业经过近十年的冲浪,开始步入稳步发展时期,扩展到各种社会组织和行业,如社会团体科研机构,银行,学校和党政部门,人们越来越重视运用公共关系手段来保障和促进自身的发展,各行各业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公共关系的职能部门。

B,职业公关公司开始成熟发展. 80年中期到90年代初,名目繁多的公关公司曾风起云涌, 90年代初中期,优胜劣汰后而生存下来的一些中资公关公司渐渐开始走向专业化,市场化,职业化,在公关市场上逐渐确立了自己的地位.环球公关公司是很典型的一家.像环球公关公司拥有百名员工的公关公司已属大型公关公司,在全国内数量仍不多.由于许多中资公司规模小,因而机制相对灵活,经营成本也低.同时有优于外资公司的熟悉国情和市场的特点,因而在市场上也富有竞争优势.C,外资公关公司纷纷抢滩中国市场. 1992年93年开始,美国爱德曼,奥美,福莱,罗德,凯旋先驱,英国宣伟等纷纷进入中国,积极导入公关新观念,着力于公关专业宣传,让业内人士了解了像"认知管理","危机和问题管理","财经传播","高科技传播"等一些公关的新观念,同时外资公关公司通过自身的实践,引进了公关的最先进的国际职业操作规范和标准,特别是一些先进技术手段的广泛运用,向中国的客户展现了极高的专业服务水准,让人们看到了公关更灿烂的未来.尤其是一些著名的公关公司代理一些著名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运作的成功案例,让业内人士和中国客户倍受鼓舞。

这极大地推进了中国公关市场的引成,并对中国公关市场的专业化,职业化,国际化起到了积极的影响和作用.D,公关教育立体化.公关教育经过十年的风风雨雨,目前基本形成立体多维的学历和非学历交叉并存的局面.从低级到高级,公关教育的具体种类有:①业余培训②函授教育③普通全日制教育④大学全日制本科教育。

最高层次的教育是公共关系专业方向的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这为我国日后培养高层次公关人才指明了方向。

1997年11月15日成立中国公共关系职业审定委员会,标志着我国的公共关系开始真正走上职业化和行业化的道路,不仅完善了公关职业的成熟发展,并极大的推进了中国公共关系行业纳入国际化运作轨道,同时必将为中国经济真正融入全球一体化经济发挥巨大作用.E,政府公共关系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2004年9月1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而提高政府公关能力是提高执政党的执政能力的具体体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在新形式下研究提高政府公关能力的意义和措施十分必要.●中国的"公共关系热"这里的"公共关系热"指的就是公共关系发展较为迅速且相对集中的一段时间.中国公共关系在这2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5次主要的"公共关系热".⑴20年前,公共关系旋风曾登陆中国南部城市,掀起了一场"公共关系热"。

⑵20世纪90年代初,一部流行影视剧作《公关小姐》,引发了中国内地的一场公共关系热潮,提升了公共关系的知名度,但也给“公关”带来了至今也没有完全消除的不良影响。

⑶20世纪90年代, "CIS热"再次席卷中国。

1992年,日本的CIS(企业形象识别系统,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之父中西原南到中国传播CIS理念,掀起了国内企业的CIS热,世纪之交,许多已建立规模优势的企业,面临产业多元化和国际化的品牌升级要求,企业VI修正和重构显得更加从容和理性.⑷2003年,"非典"一个重新洗牌期,引发新一轮公共关系热。

在"非典"时期,全国乃至全世界都经历了一场严峻的考验.对许多行业来说,"非典"时期是一个重新洗牌期."非典"过后,某些领域的竞争格局发生重大变革.中国的市场竞争到了拼实力的阶段,这个实力主要不是经济实力而更多的是管理的实力.尤其是在突发事件发生时,管理做得扎实,就能轻松化解危机;管理比较薄弱,就被淘汰出局.⑸中国申奥,申博的成功,促进了公共关系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发展。

20多年来,中国的公共关系从无到有,特别是中国申奥,申博的成功,为中国公共关系的发展带来了又一次春天.一些大中企业也相继设立了公共关系部门,这是提升企业形象,加强品牌管理所不可或缺的.在中国,公共关系是一个朝阳产业,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还处于起步阶段.所以,公共关系是大有发展的.●中国公共关系发展的特色概括纵观中国公共关系20年的发展历程,与国际同行比较,中国公共关系突出地呈现出的鲜明特色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第一,中国公共关系已经得到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一些权威的中国公共关系组织均挂靠在中国的相关部门,如统战部或外交部;第二,中国公共关系发展不平衡.公共关系是现代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改革开放为我国公共关系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但是,由于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中国公共关系发展的不平衡.第三,中国公共关系学科定位不仅在新闻传播层面,更定位在企业管理层面.这种学科定位的趋势反映出中国公共关系在技术和应用层面上更重视应用.追求实效性和应用性是中国公共关系的普遍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