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矿山现场安全管理课件
露天矿山安全知识培训ppt课件

⑵失去平衡产生滑坡事故 按滑坡影响条件和滑动面所处位置的不同,排土场失去平衡产生滑坡
可分为一种形式 a、排土场内发生变形破坏。当基底岩层坚硬稳定,排弃散体透水
性差,含粘土矿物多、风化程度低时,常常发生这类破坏。这类破坏 往往是排土场台阶先鼓起后滑坡。
b、沿排土场基底与接触面的滑坡。当排土场散体物料及基底岩层 强度较大、二者的接触面存在软常发生这种滑坡。如在外排土场陡倾 山坡基底表面,存在第四纪黄土、粘土等软弱层覆盖的排土场,或内 排土场基底表面存在有被风化而又未清除净的松散物料时,可能产生 这种滑坡模式。
主要危险源:距离地面高度2米以上的作业;坡度 超过30度的坡面作业;安全绳没有拴在牢固地点 的作业;多人同时使用一条安全绳的作业;矿场 内有坠入危险的钻孔、陷坑、泥浆地和水仓等区 域内的作业;挖掘机等重型设备距平台边缘小于2 米的地段内行驶、停留和工作等。地下存在溶洞 溶腔,设备在其上行驶由于压力而产生陷落。
17
3、排土场滑塌事故 排土场滑塌的主要模式 根据其受力情况及变形方式.排土场的破坏主要可分为3种
类型。 ⑴压缩沉降变形 由于新堆置的排土场为松散岩土物料,其变形主要是在自 重和外载荷作用下的逐渐压实和沉降,排土场沉降变形过程随 时间及压力而变化,排土初期沉降速度大,随压实和固结沉降 逐渐变缓。冶金矿山排土场观测资料表明:其沉降系数为1. 11.2,沉降过程延续数年,但在第1年沉降变形占50-70%,是产 生滑坡事故的关键一年。在排土场正常压实沉降过程中,虽然 变形较大,但不会滑坡,只有当变形超过极限值时才导致滑坡, 大量观测资料表明:排土场位移速度为0-25 cm/d时,属压缩沉 降过程,而超过25-50 cm/d便可能出现滑坡, 需采取安全措施。
场、排土场、运输道路、耕种区。
露天矿山安全警示牌课件

露天矿山安全警示牌 课件
REPORTING
2023
目录
• 露天矿山安全警示牌概述 • 安全警示牌的设计与制作 • 安全警示牌的应用与管理 • 安全警示牌的案例分析 • 安全警示牌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2023
PART 01
露天矿山安全警示牌概述
REPORTING
定义与作用
定义
露天矿山安全警示牌是用于提醒 露天矿山作业人员注意安全、遵 守安全规定的标识牌。
作用
提醒作业人员注意安全,提高安 全意识,防止事故发生,保障人 员生命安全和企业财产安全。
种类与特点
种类
露天矿山安全警示牌根据用途和功能 的不同,可以分为禁止标志、警告标 志、指令标志、提示标志等。
特点
露天矿山安全警示牌的特点包括明显 的警示作用、简洁明了的文字说明、 醒目的颜色和字体等,以便作业人员 快速识别和理解。
智能化与数字化发展
物联网技术
实现安全警示牌与矿山监控系统的互联互通,实 时传输数据和信息。
大数据分析
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深度分析,为矿山安全管理提 供科学依据。
移动应用
开发移动应用程序,方便管理人员随时查看和调 整安全警示牌的设置。
未来发展方向与挑战
多元化与个性化设计
满足不同露天矿山的个性化需求,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
成功案例二
总结词
创意设计、文化元素
详细描述
该金属露天矿山在警示牌设计上融入了企业文化和当地文化元素,不仅具有安全警示作用,还能展示企业形象和 地域特色。这种创新设计提高了员工对警示牌的接受度和认同感。
失败案例:某小型露天矿山警示牌管理问题
总结词
管理不善、维护缺失
详细描述
露天矿山标准化施工作业现场安全管理

露天矿山标准化施工作业现场安全管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对于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因此矿业资源的挖掘十分重要。
露天矿山是矿业资源的重要来源之一,然而,在进行露天矿山的标准化施工作业时,安全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1. 露天矿山标准化施工作业的定义露天矿山标准化施工作业是指在露天矿山中开展的贯彻标准化要求进行的施工活动,包括矿山的勘探、采矿、地质勘探、设备安装维修和设备使用等工作。
2. 施工作业现场安全管理的必要性2.1 露天矿山标准化施工作业的危险性矿山标准化施工作业中存在许多危险性,比如设备故障、地质灾害、人为破坏等等。
这些危险性都会对人员和设备造成不同程度的威胁。
2.2 需要严格的安全管理针对露天矿山标准化施工作业中存在的危险性,排除隐患、加强管理是不可或缺的。
2.3 正确的施工安全管理采用正确的管理方式对施工安全进行保障,是确保露天矿山标准化施工作业进行的顺利和安全的前提。
3. 露天矿山标准化施工作业现场安全管理的要点3.1 安全组织及质量控制施工安全组织应该建立完善的安全工作机构,制定适当的安全生产标准和程序,评估施工安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同时应加强技术培训和员工教育,确保施工安全的质量控制。
3.2 设备保养和维修施工中使用的设备需要经过密切的保养和维修。
只有正确保养设备和提早发现和排除设备故障,才能保障从根本上保障施工作业的安全。
3.3 安全设施和安全用品在施工现场齐全的安全设施和安全用品,如安全绳、安全网等防护措施;独特的围栏、标志、灯光等安全设施。
这些安全设施和设备是保障施工安全的重要措施。
3.4 安全检查与记录定期的安全检查和安全记录是对施工安全管理的一个必要流程。
安全检查和安全记录对于全面发现风险和故障的根源,进一步采取针对性的修复,避免安全隐患的排斥和加强安全措施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应用。
4. 操作规范4.1 操作规程的制定和更新施工人员应严格遵守行业相关操作规程,同时及时更新自身相关安全知识,以确保能够应对行业内最新的机器、技术等方面的发展,从而提升安全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露天矿山安全知识培训课件(露天煤矿)

8、断层及围岩结构变化,易发生采场边坡应力失衡, 造成边坡辟帮、山体滑坡事故。暴雨易发生山洪,冲 垮、淹没采场,损坏设施、设备;雨雪路滑,易发生 运输事故;雷电易发生电击事故,造成人员、设备受 损。地震易发生岩石移动,造成采场、建筑物破坏及 人员伤亡及设施、设备损坏。
五、排土场事故原因 (1)排土场滑坡 排土场滑坡类型分为三种:排土场内部滑坡、沿排土场 与基底接触面的滑坡和沿基底软弱面的滑坡。 排土场内部滑坡。基底岩层稳固,由于岩土物料的性质、 排土工艺及其他外界条件(如外载荷和雨水等)所导致的排 土场滑坡,其滑动面出现在边坡的不同高度。 沿排土场与基底接触面的滑坡。当山坡形排土场的基底 倾角较陡,排土场与基底接触面之间的抗剪强度小于排土场 的物料本身的抗剪强度时,易产生沿基底接触面的滑坡。 沿基底软弱面的滑坡。当排土场坐落在软弱基底上时, 由于基底承载能力低而产生滑移,并牵动排土场的滑坡。
4、物体打击伤害发生的场所主要在采场工作面,其次是装矿场地和装卸运输过 程中。 引发物体打击伤害发生的场所主要在采场工作面,其次是装矿场地和装卸运输过 程中。 引发物体打击伤害事故的主要原因: (1)装载机或挖掘机装卸过程中物料滚落; (2)采场坡面上浮石滚落; (3)工作帮片帮和危石掉落; (4)装载车辆时,有滚石落下; (5)采场危石未及时处理,人员在下面通过落下伤人; (6)车辆装载过满造成石块滚落下伤人; (7)运输车辆在通过弯道时石块甩落伤人; (8)上下相邻的两个工作台阶同时作业,工具或矿岩坠落; (9)挖掘机铲斗有浮石,铲斗从人员上方或司机室上方经过,撞车过程中块石 坠落; (10)没有明确规定清理道路上的废石的时段,在清理上部平台的道路需要倾倒 废石时,未在下方道路划定警戒范围并设立警示标志,未安排专人进行警戒,致 使在上部平台倾倒废石时下方道路有人员或车辆通过而发生危险;
露天矿山开采及安全管理

采掘作业方式
机械 铲装
不爆破 爆破
台阶高度 ≤机械的最大挖掘高度 ≤机械的最大挖掘高度的1.2倍
砂状的岩石 松软的岩石 坚硬稳固的岩石
人工开采
≤1.8m ≤3.0m ≤6.0m
挖掘机或前装机铲装时,爆堆高度应不大于机械最大挖掘高度的1.5倍。
17
第二节 露天开采工艺
18
2.1 露天开采过程与技术指标 矿山生命周期:地面准备,矿床疏干和防排水,矿山基
图5 露天采矿场结构图 1-安全平台;2-清扫平台;3-运输平台;4-工作平台
11
安全平台宽度≈台阶高度的1/3,安全规程≥4m。阻挡和 容纳边坡上掉落的岩石,调节缓和边坡角,保证边帮稳定和下 部各水平作业安全。
清扫平台宽度一般≥6m,便于清理设备作业,每隔3~4个 台阶设置一个。
运输平台宽度≡运输线路,与出入沟同设在非工作帮的一 侧及端帮上。
图6 露天境界影响剥离量和采矿量示意图
21
剥采比是反映露天采矿的重要经济指标。
图7
22
1、平均剥采比nρ为露天开采境界内岩石剥离总量与可 采矿石总量之比,即:
n
=
V A
式中:nρ——平均剥采比,m3/m3,m3/t或t/t; Vρ——露天开采境界内岩石剥离总量,m3或t; Aρ——露天开采境界内可采矿石总量,m3或t。
台阶高度的确定 台阶高度对露天开采作业安全意义重大。
①矿岩的岩性和埋藏条件 稳固矿岩,台阶高度可以大一些;节理裂隙较发育、不 稳固矿岩,台阶高度应低一些。 ②穿孔爆破工作的要求 保证生产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16
③采掘工作的要求:安全规程规定如表1。
表1 露天矿场台阶的安全高度
矿岩性质 松软的岩石 坚硬稳固的岩石
金属非金属矿山开采安全露天部分PPT课件(35页)

▪ 4.12在距坠落基准面2米的高处作业时,应佩带 ▪ a安全带 ▪ b设置安全网 ▪ c护栏
13
4.15露天矿山应保存下列图纸,并根 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及时更新
▪ --地形地质图 ▪ --采剥工程年末图 ▪ --防排水系统及排水设备布置图
14
4.16地下矿山应保存下列图纸,并根 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及时更新
b--剥 离 超 前 宽 度 ;
4
1 h h--分层高度;
H--开 采 高 度 ;
H
2
--最 终 边 坡 角 ; 1、 2、 3、 4--开 采 顺 序 。
3 爆堆
19
2、关于分层(台阶)高度的规定 实施浅眼爆破时,分层高度不得超过6m;实施中深孔
爆破时,分层高度不得超过20m。 说明:根据凿岩设备来决定分层(台阶)的高度。
说明: ➢ 现状: ➢ 开采技术条件: ➢ 安全要求:
21
6、关于在边坡下作业的规定 在人工装运作业时,应当有专人监视,
防止坡面落石。严禁在同一坡面上下双层 或者多层同时作业。
7、关于相邻采石场安全作业的规定 相邻采石场之间应当设置大于30米的
隔离带;隔离带矿体只能由一方开采并应 予以确定。相邻采石场进行爆破作业,应 当约定实施爆破的时间。
▪ --地形地质和水文地质图 ▪ --井上、井下对照图 ▪ --中段平面图 ▪ --通风系统图 ▪ --提升系统图 ▪ --风水管网图 ▪ --充填系统图 ▪ --井下通讯系统图 ▪ --井上、井下配电系统图和井下电器设备布置图 ▪ --井下避灾线路图
15
4.17-18进入矿山作业场所的规定
▪ 佩戴防护用品 ▪ 不准酒后或带酒类 ▪ 地下矿山—出入矿井登记、检查
露天矿山常见安全隐患的排查与处置PPT课件

13
四、爆破作业隐患排查与处 置 (二)爆破作业的安全管理及检查
爆破作业危险因素多,必须做好如下工作。
(1)各级领导要把爆破作业列入安全生产的 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监管,并有专人负责, 爆破作业要有专人指挥。
(2)建立健全爆破作业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 并严格执行。
一、露天开采常见事故类型
3. 电气事故
电气危害的主要表现形式是电气火灾危害 和触电危害。
金属非金属矿山生产系统和辅助系统均使 用较多的电气设备,电气设备和设施如果 长时间超负荷运行,产生大量热量,导致 电气没备内部绝缘体破坏,保护监测装置 失效,造成火灾、爆炸;另外,配电线路、
4
一、露天开采常见事故类型
铲装工作是露天矿开采全部生产过程的中 心环节。
(1)同一平台作业的两台以上的挖掘机及相 邻两阶段同时作业的挖掘机间的距离必须 满足《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安全规程》的 规定。
(2)挖掘机在作业平台的稳定范围内行走。 (3)挖掘机、前装机铲装作业时,禁止铲斗20
五、铲装作业隐患排查与处 置 (二)铲装作业安全处置
15
四、爆破作业隐患排查与处 置 (二)爆破作业的安全管理及检查
(8)爆破作业地点有下列情形之一时,禁止 进行爆破作业:
①未严格按《爆破安全规程》要求做好准备 工作;
②有边坡滑落危险; ③爆破参数或施工质量不符合设计要求; ④危及设备或建筑物安全,无有效防护措施16 ;
四、爆破作业隐患排查与处 置 (二)爆破作业的安全管理及检查
一、露天开采常见事故类型
其他事故
中毒窒息 水灾事故 火灾事故
6
二、采剥作业安全要求
露天矿采石场安全知识培训课件(插图80张)

露天矿采石场安全知识培训课件(插图80张)非煤露天矿山、采石场安全知识培训课件吉林东北亚国际工程技术集团矿山设计院白刚2016.61.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常用术语1.1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露天矿、采石场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如下:滑坡(坍塌)与滚石炸药爆炸中毒与窒息排土场坍塌机械及车辆伤害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触电火灾粉尘1.2 常用术语坡顶线:是指台阶坡面与上部平台(或地面)相交成的线。
坡底线:是指台阶坡面与下部平台相交成的线。
阶段:在水平面上按一定高度划分成的每一层,分为工作台阶、最终台阶。
平台(平盘):满足爆破、铲装以及其它作业安全要求的水平台,分为工作平台(平盘)、穿孔平台、剥离平台、安全平台、清扫平台、运输平台。
台阶坡面:台阶上、下平台之间的倾斜面,台阶坡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叫台阶坡面角,分为工作台阶坡面角、最终台阶坡面角。
工作面(线):是指采矿、剥岩作业中,挖掘设备面对的工作台阶坡面。
开采要素(也称采剥要素、工作要素、工作参数):工作台阶(阶段)高度、工作台阶坡面角度、最小工作平台(平盘)宽度。
边坡参数(也称采场参数):最终台阶高度、最终台阶坡面角、安全平台宽度、清扫平台宽度、运输平台宽度、最终边坡角。
封闭圈:采场内最上部台阶形成水平环状闭合的坡顶线,其海拔标高称为封闭圈标高。
山坡露天矿:封闭圈标高以上的露天采场部分。
凹陷露天矿:封闭圈标高以下的露天采场部分。
爆破危险界限线、爆破危险区:以爆破区边界为起点向外平面辐射200--300m的各点连成封闭线,该线为爆破危险界限线,其圈定的范围为爆破危险区。
以矿区边界为起点圈定的是最大爆破危险区。
非运输道路:也称简易路,顾名思义,是不可用于汽车运输的公路,仅用于山下的钻机、挖掘机、装载机、材料、人员等到达作业点,其特点是线路纵坡度较大,最大可达到57%(300)。
300310330340 350350200m300m爆破危险界限线爆破危险区封闭圈标高320320倒排作业:是指采用挖掘机、装载机或推土机利用倾斜台阶坡面,将石料(矿石)溜放到下部装矿平台的作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电器伤害(包括雷电):露天采场和工业场地所 有供、配、输、用电场所、设备及线路发生伤 害。 6、车辆装载运输伤害:采场装载、卸载;排土场卸 载点;运输道路及转弯、交叉点发生车辆伤害。 7、人员滑跌、坠落:采场边坡、排土场边坡、人行 横道、台阶、平台、斜梯等高出作业场所。 8、拖拽、扎压、碰撞:运输车辆、装载机、推土机、 挖掘机、电缆等。 9、物料搬运、坠落,飞浅、物体撞击:搬运作业、 运输车辆、装载机物料坠落与飞浅、运输车辆 卸载地点,边坡上部物体坠落。 10、粉尘:装载、运输、卸载作业,采场扬尘。 11、噪音:机械运转时所发出的强烈噪声。
7、火灾事故主要发生在临时存放的储油场所,油浸 变压器、配电室、办公场所等,火灾发生区会 造成房屋烧毁、设备损坏、人员伤亡; 引发火灾伤害事故的主要原因: (1)变压器严重过载; (2)储油场所动火作业; (3)配电室、电气设备过载、短路; (4)吸烟后乱丢烟头,使用电加热设备,管理混乱; (5)雷电引起的火灾等;
• 一、露天矿山的主要危险和有害因素有下面几种 类型 • 1、水灾:洪水、地下水涌入采场;洪水涌入排土 场。 • 2、火灾:电器、变压器、电缆沟控制室失火;汽 车、材料库、油库、办公室起火等。 • 3、边坡滑坡、坍塌:采场工作帮、非工作帮;排 土场边坡。 • 4、机械伤害:挖掘机械、装载机械、推土机、车 辆及其它机械设备启动、运转环节和部位发生机 械伤害。
2、引发车辆伤害事故主要发生在铲装设备和运输矿 车行驶在坡道或盲区,由于人员未远离,停车 起步前未鸣号观察,后果往往会造成人员伤亡 或财产损失。 引发车辆伤害事故的主要原因: (1) 、指挥不当及管理制度不健全,装运工作协 调配合失误; (2)、多台设备、车辆在同一地段作业,其安全距 离不能满足安全要求; (3)、运输车辆超速,超载; (4)、运输道路急转弯、坡陡处无护墙,危险路段 未设警示标志。 (5)、雨天路滑或刹车制动失效。
三、事故危害性及后果 1、矿山发生坍塌事故,将导致大面积的山体石 块剥落、石块塌落、石崖崩塌、滚落石块砸伤 工作人员,作业人员被滚落石块掩埋,砸坏设 备设施等,从而造成相关工作人员死亡和财产 损失。 2、矿山发生坠落事故,将会造成工作人员摔伤、 死亡。 3、排土场事故往往会产生滚石、滑坡、塌方等 威胁采矿场、排土场、运输道路、耕种区。
4、物体打击伤害发生的场所主要在采场工作面,其次是装 矿场地和装卸运输中。 引发物体打击伤害事故的主要原因: (1)、装卸机或挖掘机装卸过程中物料滚落; (2)、采场坡面上浮石掉落; (3)、工作面片帮和危石掉落; (4)、装载车辆时,有滚石落下; (5)、采场危石未及时处理,人员在下面通过落下伤人; (6)、车辆装载过满造成石块滚落下伤人; (7)、运输车辆在通过弯道时石块甩落伤人; (8)、上下相邻的两个工作台阶同时作业,工具或矿岩坠 落; (9)、挖掘机铲斗有浮石,铲斗从人员上方或司机室上方 绕过,撞车过程中石块坠落;
2、坠落事故: 高陡边坡作业时,由于管理指挥不当、防护措 施不力、挖掘机、推土机等机械设备在小工作 台面运行、岩层剥落等会引发大面积人员坠落 伤亡。 主要危险源有: 距离地面高度2米以上的作业;坡度超过30度的 坡面作业;安全绳没有拴在牢固地点的作业; 多人同时使用一条安全绳的作业;矿场内有坠 入危险的钻孔、陷坑、泥浆地和水仑等区域内 的作业;挖掘机等重型设备距平台边缘小于2米 的地段内行驶、停留和工作等。地下存在溶洞 溶腔,设备在上面行驶,由于压力而产生陷落。
8、断层及围岩结构变化,易发生采场边坡应力失衡, 造成边坡片帮、山体滑坡事故。暴雨易发生山洪, 冲垮淹没采场,损坏设备;雨雪路滑易发生运输 事故;雷电易发生电击事故造成人员、设备受损。 地震易发生岩石移动,造成采场、建筑物破坏及 人员伤亡及设备、设施损坏。
五、排土场事故原因 1、排土场滑坡 排土场滑坡类型分为三种:排土场内部滑坡、沿排 土场与基底接触面的滑坡和沿基底软弱面的滑坡。 (1)排土场内部滑坡:基底岩层稳固,由于岩土 物料的性质、排土工艺及其他外界条件(如外载 荷和雨水等)所导致的排土场滑坡,其滑动面出 露在边坡的不同角度;
露天矿山现场安全管理课件 孙远进
高级工程师
二0一三年三月
授课内容
一、 露天矿山的主要危险和有害因素有下面几种类 型 二、 按露天矿山常见的重大事故类型对危险源(点) 的分布进行分析。 三、 事故危害性及后果 四、 矿山危险源点及引起伤害的原因分析 五、 排土场事故原因 六、事故预防措施 七、监控方式、方法: 八、矿山生产过程中事故判断的基本征兆 九、进入矿山生产区域内的安全要求 十、采石场安全开采的对策及措施
3、发生机械伤害的主要设备有:装载机、挖掘机、 车辆、使用这些设备的作业区一旦发生机械伤 害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坏。 • 引发机械伤害的主要原因: (1)、维修人员进入设备未停电、未挂“有人检修, 禁止合闸”的警示牌,有人误合闸作业,造成 设备的突然启动; (2)、未停机就进行检修、加油、清理卫生; (3)、作业人员违章或误操作; (4)、机械设备维修不及时,带病作业; (5)、在同一平台作业的机械设备之间安全距离不 足,在不同平台作业的机械设备水平方向的安 全距离不足。
(2)失去平衡产生滑坡事故 • 按滑坡影响条件和滑动面所处位置的不同,排土 场失去平衡产生滑坡可分为三种形式: a)排土场内发生变形破坏。当基底岩层坚硬稳定,排 弃散体透水性差,含粘土矿物多,风化程度低时, 常常发生这类破坏。这类破坏往往是排土场台阶先 鼓起后滑坡。 b)沿排土场基底与接触面的滑坡。当排土场散体物料 及基底岩层强度较大,二者的接触面存在软接触时, 常发生这种滑坡。如在外排土场徒倾山坡基底表面, 存在第四纪黄土、粘土等软弱层覆盖的排土场,或 内排土场基底表面存在有被风化而又未清除净的松 散物料时,可能产生这种滑坡模式。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c)基底破坏。当承纳废石的基底岩层软弱,承载能力较 小,在排土场的压力作用下,可能会沿基底软弱岩 层滑动,从而引起排土场滑塌。由于基底岩层滑动, 常在排土场前方产生地鼓,从而引起牵引式的第一 种滑坡。 (3)产生泥石流 泥石流又称山洪流或泥石洪流,是指斜坡上或沟谷中 含有大量的泥、沙、石的固、液相颗粒流体,流体的 体积密度一般在1.2~2.3t/m3,泥石流是地质不良的山 区的一种介于洪水和滑坡间的地质灾害现象。常在暴 雨(或融雪、冰川、水体崩溃)激发下产生。矿山泥 石流是山地沟槽或河谷的暂时性急水流与流域内大量 土石相互作用的洪流过程和现象。其特点是过程短暂、 发生突然,结束迅速、复发频繁。 泥石流形成必须具备3个条件:有大量的岩石破坏产物; 有数量足够的水体;山地地形。
• 四、矿山危险源点及引起伤害的原因分析 1、边坡坍塌引发的事故主要发生在边坡,采场边坡 破坏是露天矿山最常见的事故之一,边坡坍塌 或岩石滚落极易造成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坏。 • 引发边坡破坏造成的滑坡、坍塌的主要原因: • (1)采场参数不符合设计要求或设计参数不合 理; • (2)采场穿越地质构造活动区域; • (3)采场施工顺序、施工工艺不合理; • (4)采场坡面角大于设计规定; • (5)采场排水不畅引发滑坡、坍塌; • (6)边坡检测检验和监控措施不落实; • (7)自然因素影响,如地震、暴雨等;
(2)沿排土场与基底接触面的滑坡:当山坡排土场的基 底倾角较陡,排土场与基底接触面之间的抗剪程度小 于排土场的物料本身的抗剪程度时,易产生沿基底接 触面的滑坡; (3)沿基底软弱面的滑坡:当排土场坐落在软弱基底上 时,由于基底承载能力低而产生滑移,并牵动排土场 的滑坡;
3、排土场滑塌事故: 排土场滑塌的主要模式:根据其受力情况及变形方式。排 土场的破坏主要分为3种类型 (1)压缩沉降变形 由于新堆置的排土场为松散岩土物料,其变形主要是在自 重和外载荷作用下的逐渐压实和沉降,排土场沉降变 形过程随时间及压力而变化,排土初期沉降速度大, 随压实和固结沉降逐渐变缓。冶金矿山排土场观测资 料表明:其沉降系数为1.1~1.2,沉降过程延续数年, 但在第一年沉降变形占50~70%,是产生滑坡事故的 关键一年。在排土场正常压实沉降过程中,虽然变形 较大,但不会滑坡,只有当变形超过极限值时才导致 滑坡,大量观测资料表明:排土场位移速度为 0~25cm/d时,属压缩沉降过程,而超过25~50cm/d时, 便可能出现滑坡,需采取安全措施。
二、按露天矿山常见的重大事故类型对危险源(点) 的分布进行分析。 1、坍塌事故:矿山在开采过程中,由于岩层松脱、 掏采等原因均易造成山石脱落,甚至形成坍塌, 导致人员伤亡。 主要危险源有: (1)存在浮石、危石的采剥工作面; (2)形成了伞赡、根底和空洞的采剥工作面; (3)有裂隙的采剥工作面; (4)可能产生塌滑的边帮; (5)可能产生塌滑的堆料场; (6)超过规定高度和坡度的台阶等。
(3)工作平台宽度小,人员在台上工作时,由于不慎发生 坠落; (4)运输平台不符合设计要求,平台宽度小,装载机或挖 掘机作业时坠落。 6、触电事故主要发生在各作业区、配电室。 • 引发触电事故的主要原因: (1)未能执行停、送电的安全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 (2)未办理临时用电审批手续,乱挂、乱接临时用电。 (3)电气设备金属外壳没有可靠接地; (4)电气设备、电气线路绝缘老化破损、漏电; (5)电工人员未经过培训,无证上岗; (6)配电箱、柜、板不符合设计要求,质量不合格,安装、 布线混乱;
5、粉尘 生产环境中的粉尘危害极大,它的存在不但会导 致生产环境恶化,加剧机械设备磨损,缩短机 械设备的使用寿命,更重要的是危害人体健康, 引起各种职业病。露天采石场在凿岩、爆破、 装卸、破碎、筛飞等作业过程中,产生的粉尘 将会对作业人员造成职业伤害。 6、噪声 噪声能引起职业性噪声耳聋或引起神经衰弱、心血 管疾病及消化系统等疾病的高发,会使操作人 员的失误率上升,严重的会导致事故发生。露 天采石场的噪声主要产生于凿岩作业、空压机 破碎及爆破瞬间。
4、爆破伤害《小型露天采石场安全生产暂行规定》 第十二条明确规定:“作业单位应当采用台阶 式开采,淘汰落后和不安全的开采方式,严禁 采用扩壶爆破、掏底崩落等开采方式”。但不 少采石场为了减少凿岩量,还能获得更多的产 量,仍然采用扩壶爆破,掏底崩落。而且为了 节省爆破器材用量,采用过短导火索;扩炮时缩 短扩炮时间,药包和孔壁发生摩擦撞击、孔内 温度过高等原因而早爆酿成事故。另外,扩壶 爆破大块率高,许多崩落下来的岩石尺寸过大, 必须进行二次爆破,如果爆破作业人员不规范 操作,往往产生大量的飞石,造成更多爆破事 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