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地理 2.3 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

合集下载

旅游资源的评价标准

旅游资源的评价标准

旅游资源的评价标准旅游资源是指各种具有旅游价值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社会景观,是旅游业的基础和核心。

评价旅游资源的好坏与否,对于旅游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那么,我们应该按照怎样的标准来评价旅游资源呢?首先,我们可以从自然环境的角度出发来评价旅游资源。

自然环境包括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地貌景观等因素。

地理位置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旅游者的出行便利程度。

气候条件则直接关系到旅游资源的季节性和舒适度,地貌景观则是旅游资源的核心吸引力之一。

一个地区的自然环境是否适宜旅游,是评价旅游资源的重要标准之一。

其次,人文环境也是评价旅游资源的重要标准之一。

人文环境包括历史文化、民俗风情、人文景观等因素。

历史文化积淀丰厚的地区往往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如古建筑、历史遗迹等都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

民俗风情则是地方特色的代表,能够展现当地人民的生活习俗和文化传统。

人文景观则是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相结合的产物,如古镇、古村落等都是具有独特魅力的旅游资源。

再者,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也是评价旅游资源的重要标准。

旅游基础设施包括交通便利程度、住宿餐饮条件、旅游设施等因素。

交通便利程度决定了游客的出行便利程度,住宿餐饮条件则直接关系到游客的居住和生活质量,旅游设施则是提高游客体验的重要因素。

服务水平则包括旅游接待、导游服务、旅游安全等方面,这些都是影响游客满意度的重要因素。

最后,旅游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也是评价旅游资源的重要标准之一。

一个地区的旅游资源是否能够持续发展,关系到地区旅游业的长远发展。

保护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民俗风情等都是保障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总的来说,评价旅游资源的标准是多方面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可持续性发展等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只有综合考量这些因素,才能够准确评价一个地区的旅游资源优劣,并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第三节 《旅游资源的评价》教学设计

第三节 《旅游资源的评价》教学设计
2
复习旧知,引 出新知 读图, 思考, 回答 训练学生从 材料中提取 信息,分析信 息的能力 训练学生从 材料中提取 信息,分析信 息的能力 及时小结
读图, 思考, 回答
读资料, 思考, 回 答
以具体实例 帮助学生理 解抽象定义
思考,回答
及时小结
对比两个景区的 交通状况, 思考地 理位置和交通对 旅游资源开发的 影响 读资料, 分析, 归 纳 读资料, 思考, 归 纳,回答
第 二 章 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 课题 教材 第3节 旅游资源的评价
中国地图出版社
课程标准 1、结合实例,简述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基本内容 2、针对某一实例,评价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过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的知识,在此基础上,本节学习旅游资源的综合 评价,为后面学习旅游景区的规划、旅游活动的设计,以及旅游业对区域发展的关系打 下基础。本节课的主要教学任务是使学生学会对旅游资源进行综合评价,理论性较强, 学生可能感觉无从下手,所以通过具体事例的分析,目的是易于学生理解接受。
三、旅游资 源开发条件 的评价 1、区位条件
2、客源市场 条件
2、四川的旅游资源的集中程度? 总结:多种类型,协调组合,集中程度高,旅游 开发价值才高。 展示资料、图片:青城山与峨眉山, 引导学生思考:归纳两个旅游景区各自的特点 总结:特色是区别于其他地区旅游资源或同类旅 游资源的独到之处,是旅游资源可行性开发的决 定性条件之一。 展示图片:蜀南竹海、九寨沟、乐山大佛、三星 堆,引导学生思考: 说明以上旅游资源具有的价值和功能。 总结:根据旅游资源的价值和功能就可以确定其 所在地的开发方向。 小结:旅游资源本身的评价从旅游资源的组合、 结构和规模、特色、价值和功能三方面进行评价。 四川旅游资源在这三方面都具有优势,所以开发 价值高。 展示图片:九寨沟旺季游人众多 展示材料:四川省推出了 “预约旅游 ”模式;2001 年,九寨沟实行了每日 12000 人的限量进沟的政 策。 引导学生思考:1、什么是旅游环境容量? 2、旅游环境容量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3、旅游活动的规模与旅游环境容量的关系? 引导学生思考:九寨沟发展生态旅游的意义 既可以保护世界自然遗产,又能增加吸引力,通 过发展旅游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向学生简要说明四川的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状 况、交通等对其旅游资源开发的影响 小结:旅游资源环境的评价是从旅游资源所在地 的环境容量、环境质量、社会经济环境三方面进 行评价。四川旅游资源在开发时也兼顾考虑了这 三方面。 例 1.展示资料、图片:洞穴之乡兴文 由于地处深山,交通不便,开发程度低 例 2. .展示资料、图片:九寨沟的交通 远离景点密集区,但交通便利,开发程度高 说明地理位置和交通直接影响旅游资源的开发价 值。 展示资料:2007 年四川国内游客客源市场构成 引导学生分析国内游客客源市场构成情况,归纳 客源市场的空间分布的规律。 展示新闻资料:国航优惠价格拉动九寨沟旅游 引导学生分析新闻中反映的问题,归纳客源市场 的时间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

高考地理复习—— 旅游地理

高考地理复习—— 旅游地理
22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1轮)人教版课件
针对训练
3.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是红军长征经过的有关地区,红军行军线路已成为我国一 条热点旅游线路。
23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1轮)人教版课件
(1)图中①、②、③、④四个重点红色旅游区,说明其共同 的旅游资源价值。“西柏坡—华北军区烈士陵园—白洋 淀—冉庄地道战旧址—狼牙山”是重要红色旅游精品线路 之一,包含了多个旅游景点。简述此旅游线路采用“以线 串点”的主要目的。 (2)简要分析遵义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的条件。 解析 第(1)题,红色旅游区是人类历史遗留下来的文物古 迹。第(2)题,从资源价值看,旅游资源质量高,旅游资源 的集群状况好,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好。从地理位置与交 通条件看,位置相对闭塞,交通通达度不高。从客源市场 看,距离经济发达地区远。从基础设施看该地区的公共设 施、旅游配套服务设施有待完善。
人文旅 游资源 中的人 文景观
可创 造性
包括文物古迹和现代 为发展旅游而有目的、 有计划地主动建造的 景观
太空游,乡村游,海 底探险游等应人类需 求而生
14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1轮)人教版课件
针对训练
2.读以下四幅图,回答下列问题。
15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1轮)人教版课件
(1)四幅图中,C图从旅游资源分类上它属于________;从 旅游资源的特性上,它区别于其他三幅图的特性是 ________。 (2)从旅游资源的分类上看,A图属自然旅游资源中的 ________景观类;B图属于自然旅游资源中的________景观 类;C图属于人文旅游资源中的________景观类;D图属于 自然旅游资源中的________景观类。 (3)旅游资源的特性中,四幅图都具有的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旅游资源的特性。解答本题的关键是 在旅游资源分类的基础上,区别回答旅游资源的特点。 答案 (1)人文旅游资源 可创造性 (2)地文 生物 遗址遗迹(古迹古建筑) 水域风光 (3)多样性 非凡性 永续性

2024秋季人教版旅游地理旧版人教版选修三《旅游资源评价探究课》

2024秋季人教版旅游地理旧版人教版选修三《旅游资源评价探究课》

教学设计:2024秋季人教版旅游地理旧版人教版选修三《旅游资源评价探究课》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地理实践力:通过实地考察或案例分析,学生能够运用地理知识和技能对旅游资源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

2.综合思维:培养学生从自然、文化、经济、社会等多角度综合分析旅游资源价值的能力。

3.人地协调观: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理解旅游资源评价中应考虑的人地关系和谐。

4.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如适用):引导学生了解并尝试使用GIS等地理信息技术辅助旅游资源评价(视教学资源而定)。

二、教学重点•掌握旅游资源评价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从多个维度综合分析旅游资源的价值。

三、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全面、客观地评价旅游资源,避免主观偏见。

•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评价中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旧版人教版选修三《旅游地理》教材•多媒体教学设备(PPT、视频、图片库)•旅游资源评价案例集•(可选)GIS软件或在线地理信息平台账号•实地考察机会或虚拟实地考察平台(如VR技术)五、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展示旅游资源评价的过程和方法。

•问题导向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促进思想交流,共同完成任务。

•实地考察或虚拟考察:结合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考察方式,增强实践体验。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情境导入:展示一段包含不同类型旅游资源的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这些地方会成为旅游景点?它们各自有哪些独特的魅力?”•明确目标: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即掌握旅游资源评价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并能从多个维度综合分析旅游资源的价值。

2. 新课教学2.1 旅游资源评价的基本原则•真实性:强调旅游资源应保持其原始性和真实性。

•独特性:分析旅游资源是否具有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

•可观赏性:考虑旅游资源的视觉、听觉等感官享受。

•可持续性:强调旅游资源的开发应不影响其未来的利用价值。

2.2 旅游资源评价的方法•定性评价:描述旅游资源的特征、价值和意义。

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课件

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课件

20 140 0 40 160 0 60 180 0 80 110 00 10 01 -1 20 0 12 01 -1 40 0 14 01 -1 60 0 16 01 -1 80 0 > 18 00

20 0
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答题模式
材料:在晋北的宁武,在黄土高原的深处, 在人们以为荒凉无比的地方,竞隐藏着一 个神秘异常的佳境。那里有林海、草原、 沙漠、冰川、佛洞、悬棺、悬空寺、千年 古城。万年冰洞被中科院权威地质专家赞 叹为“南极、北极、珠穆朗玛峰之后的世 界第四极”这些完全不同的景观,简直就 像一个浓缩的旅游集锦,但就是这样一个 旅游资源极其丰富的地区,游人却很稀少。 结合材料,简要评价宁武旅游资源的开发 条件。
2020 年 竣 工
2020年景区Ⅰ的交通条件
甲城-景区Ⅰ 北京-甲城
Ⅰ 乙
溶洞C
溶洞B
距离 86km 交通 公路 方式 历时 1.5小时
2008km 铁路 40小时

图1 云南某地旅游资源分布图
思考: 3、如果你生活在甲城市,你愿意来这里旅游吗? 如果你生活在北京,你愿意来这里旅游吗?
如果你是旅游资源的开发者….
有较高的科学价值,古亭阁、古宗祠众多,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经济价值高。旅 山大地遍布古亭阁、古宗祠,犹如一座天然历史博物馆。 游资源集群状况和组合状况好。 基础设施:山上宾馆较少,没有开阔的休憩场所,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不完备。 材料二:黄山山上酒店宾馆较少,基本都建在海拔1000米以上,价位在700元/宿左 右,旺季入住需提前预定。
有利条件:林海、草原、沙漠,美学价值较高; 万年冰洞,科学价值高; 佛洞、悬棺、悬空寺、千年古城,历史文化价值高。 林海、冰川、佛洞等完全不同的景观,集群状况和地域组合状况好 不利条件:位于黄土高原深处,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游客不容易进入, 该地比较荒凉,游客稀少。

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

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

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一)旅游景观的欣赏1、了解景观特点:(1)了解景观内容:有哪些景点,分布状况、景观的形成原理,了解其美学价值及历史文化内涵。

例:济南大明湖有“蛇不见,蛙不鸣”的自然生态奇观。

为何只见荷叶而不见蛙呢?相传当年乾隆皇帝游览至此,湖中之蛙均想一睹龙颜为快,奔走相告,脱水而出,蛙声吵得乾隆无心观景,圣怒之下降旨“蛇不行,蛙不鸣”,自此大明湖真的不再有蛙声了。

其实真正无蛙鸣的原因是湖水的温度不适合青蛙生存导致的。

(2)了解景观的布局:如路线的设计、园林景观的布局例:北京故宫,以位于中轴线上的大殿为主景,两边建筑为配景(配景为主景起烘托的作用),并以中轴线对称,充分显示了以皇权为中心的特点。

2、精选观赏点位(1)距离的远近:峰峦之雄伟峻秀,唯远眺可得。

高大、雄伟的山体,可在视野开阔的至高点。

山中的峡谷、洞、一线天之类景观,则宜置身其中近观方知其妙。

例如:观赏湖南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名胜区的“天下第一桥”,不走到特定的位置,就无法看到浑然天成的“桥”的奇观。

(2)角度:特定造型的地貌,只能在特定的观赏点,充分发挥想象才能体会到某种形象。

例如:黄山的“仙人晒鞋”、“石猴观海”,“桂林象鼻山”、“巫山神女峰”等。

(3)视角(俯视与仰视):例如:瀑布景观则需在适当的距离仰观,才能兼收形、色、声、动等美感。

(4)动与静的对比:例:船在漓江中漂游,山体随着船只位移展示着动态美;筏子碰击水面的和谐节拍声,山歌的回荡声展示着听觉美。

广西桂林七星岩月牙山前的“花桥”,坚固的桥身在水中倒映出几轮“明月”,体现了静态美。

3、把握观赏时机许多自然景观随时间、天气、季节的变化而展示出不同的自然美,要求观赏者把握住观赏的时机。

(1)季节:例如由于安徽黄山风景名胜区四季景观表现出很大的差异,因此四个季节都可以观赏。

但:一般来说,北方地区的山水风景最适宜在夏季观赏。

越往南,山水风景的观赏季节越长。

但南方地区一些千米之上的高山,如黄山、庐山最适宜在夏季观赏,因为夏季雨水多,山中多云雾,景色丰富。

旅游地理学:第3章 旅游资源评价

旅游地理学:第3章 旅游资源评价

极冷风 很冷风
-a -50~-200 n +80~-50
暖风 不明显风
-e -800~-1000
冷风
a +160~+80
热风
-d -600~-800
稍冷风
b +160~+80 不舒适热风
-பைடு நூலகம் -300~-600
凉风
c
>+160 非常不舒适热风
风效指数列线图
例:重庆气候适宜性评价 重庆市历年气象平均值
芬 芳 的 鲜 花
甘 洌 的 泉 水
诱 人 的 果 品
醉 人 的 佳 酿
丰 美 的 菜 肴
清 新 的 空 气
第四节 旅游资源的技术性评价 一. 气候的适宜性评价 二. 山地旅游资源评价 三. 瀑布旅游资源评价 四. 溶洞旅游资源评价
一. 气候的适应性评价
(一)舒适指数 (二)风效指数
(一)舒适指数
重庆气候的舒适指数和风效指数
月份


三四五

七八九

十十 一二
舒适 指数 -2 -2 -1 0
0 +1 +2a +2a +1 0
-1 -2
风效 指数
-c
-c
-c
-b -b
-a
-a
-a
-b
-b
-c
-c
近原始地区
按旅游者 体验分类
人类利用集中的地区
乡村地区
四. 按综合资源的特性与旅游者的体验分类
1 利用者导向型游憩资源 2 资源基础型游憩资源 3 中间型游憩资源
第三节 旅游资源体验性评价 一. 一般体验性评价 二. 西方旅游资源美感质量评价 三. 中国的名山大川自然美评价

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训练题

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训练题

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训练题1.引言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是指对一个地区的旅游资源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以确定其旅游发展潜力和吸引力。

对于旅游业来说,评价旅游资源的优劣是非常重要的,这有助于合理规划旅游景点、提高旅游产业的竞争力。

本文将通过对一些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训练题进行分析和解答,帮助读者了解如何从不同角度进行旅游资源的评价。

2.题目1:自然景观类旅游资源综合评价自然景观类旅游资源主要包括山川河流、湖泊湿地、森林草原等自然环境景观。

综合评价自然景观类旅游资源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评价一个自然景观类旅游资源的独特性,可以从地质背景、地貌特征等方面进行分析。

例如,某地区的山脉地貌呈现出独特的峰林叠翠景观,这将使该地区的旅游资源在同类资源中具有较高的独特性。

2.2 自然景观的保护状况自然景观的保护状况是评价一个旅游资源是否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指标。

保护状况良好的自然景观资源,可以为旅游者提供优质的游览体验,同时能够保证景区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2.3 自然景观的丰富度评价一个自然景观类旅游资源的丰富度,可以从景区内存在的不同自然景观类型和数量等多个方面考虑。

例如,某湖泊景区内既包含了广阔湖面的景观,又有独一无二的湿地景观,这将使该景区的旅游资源更加丰富多样。

评价一个自然景观类旅游资源的便利性,可以从交通、住宿、餐饮等方面考虑。

交通便利度高、住宿和餐饮设施完善的旅游资源,更容易吸引和满足游客的需求。

3.题目2:人文遗产类旅游资源综合评价人文遗产类旅游资源主要包括古建筑、文物古迹、民俗风情等人文景观。

综合评价人文遗产类旅游资源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3.1 历史文化价值评价一个人文遗产类旅游资源的历史文化价值,可以从其历史背景、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分析。

例如,某座古建筑是当地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价值,这将使该旅游资源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3.2 保护状况人文遗产的保护状况对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具有重要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旅游资源评价的内容: 1、资源本身评价 2、资源环境评价 3、开发条件评价
一、旅游资源本身的价值
1、旅游资源的特色: 是某地区旅游资源区别与其他地区旅游资源
的独到(非凡)之处,是评价该旅游资源吸引力 大小的重要因素; 多样性
泰山雄
华山险
黄山奇
庐山秀
同属于中国园林艺术,特色不同
2、旅游资源的价值和功能
(二)旅游资源环境的评价
• 环境容量的状况 • 环境质量状况 • 社会经济环境
(三)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
• 区位条件(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 • 客源市场 • 其他开发条件(投资条件,施工条件,现有的开发条件和
旅游服务设施条件)【基础设施条件】
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基本内容 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
• 旅游资源评价:以发展旅游业为目的而对 旅游资源进行的分析、比较和评判。
2.3 旅游资源 的综合评价
2014.3.3
【课标要求】:结合实例,简述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 基本内容;针对某一实例,评价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
人教版:
1、资源价值 2、地理位置与交通 3、客源市场(客源地,客源地与
旅游地的距离) 4、基础设施
中图版:“旅游资源的评价”
(一)旅游资源本身的评价
• 旅游资源的特色 • 旅游资源的价值和功能 • 旅游资源的组合、结构和规模
读我国两区域图,回答问题: a、b两城市旅游业均很发达。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 2005年b城市接待外国和港澳台游客的数量比a城市多 70余万人。 (1)分别说明两城市辖区内,享誉中外的旅游资源主要 属于什么类型? (2)说明b城市旅游资源突出的特性和价值。
【答案】 (1)a城市享誉中外的旅游资源主要为自然景观; b城市旅游资源主要为人文景观。
(2)b城市:许多文化景观是中华文明的典型代 表,非凡性更加突出;旅游资源丰富,多样性突出。历史 文化价值更高。
39.(40分)红色旅游作为一种新型主题性旅游形式, 近年来在神州大地逐渐兴起。读下列图文材料,回 答问题。
(1)用实例评价A区域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6分) (2)进一步合理开发B地旅游资源应采取哪些措施?在协调 人地关系方面应注意什么问题?(4分) (12)例发如展:交天通安;门适广 当场提是高开地国区大接典待的能革力命(纪提念高地服,务质旅量游、资建源 质设量配高套设;施京)津。冀汇旅集游了活英动雄的纪规念模碑要、与西旅柏游坡区、的平环津境战承役载纪量念相 馆适等应(众保多护各旅具游特区色的革资命源纪和念背地景,环境集、群防性止和环地境域污组染合)好。
交通不便的地区的旅游资源质量再高,也不具有开发价值。
天柱山风光
天柱山 位于安徽
省潜山县境内, 曾被汉武帝封 为南岳。山上 “峰无不奇, 石无不怪,洞 无不杳,泉无 不吼”,兼有 雄、奇、灵、 秀等美感。但 游客稀少,为 什么?
2、客源市场条件
• 旅游地的资源特色、规模 • 客源群体类型 • 旅游地与客源地(经济发达地区)的距离 • 旅游地客源市场范围大小
• 每天有五百多辆运煤车从云 冈石窟前通过,煤渣烟尘使 不少佛像成了“大花脸”。
环境质量状况
一条路----南京路 一条江----黄浦江
社会经济环境
44页课文:有的旅游资源本 身价值并不高,但结合所处 的社会经济环境进行综合评 价时就可能得出很有旅游价 值的结论。
44页阅读:上海有旅游资源 300多项,但观赏价值高的不 多,就是一条路,一条江, 一个园,一座寺,然而从整 体来看,情况就不同了。。。
主要价值
美学价值 科学价值 历史文化价值 经济价值
景观类型 自然景观 自然景观 人文景观 人文景观
主要功能
休闲观光 科学考查 文化旅游 文化旅游
3、旅游资源的组合、结构和规模
• 旅游资源只有密度大、地域分布相对集中,具有主 体旅游资源,又有配套的异类旅游资源,其开发价 值才高。
八达岭长城周边旅游资源
12、(2010北京)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澳大利亚拥有艾尔斯巨石、大堡礁等10多处世界遗产。 (4)简述大堡礁相对于艾尔斯巨石的旅游资源开发优势。(8分)
资源:周边有其 他旅游资源,空 间组合好;区位 及市场:交通便 利,靠近国内外 客源市场;基础 设施:临近东部 沿海经济发达地 区,基础设施条 件好。
2.环境质量状况
• 空气清新 • 水质清洁 • 幽静舒适
3.社会经济环境
• 指一个地区在社会、 经济、文化等方面具 有的整体形象。
• 受大气污染危害,世界文化 遗产云冈石窟10年的风化 速度相当于自然状态下的 100年。大部分石窟均受到 不同程度的破坏.
• 距其不足千米的两座大型煤 山露天堆放,黑色粉尘随风 飘扬。且自燃现象严重,造 成该地区局部性酸雨现象。
豫园---著名的江南古典园林 玉佛寺---上海著名佛教寺院之一
三、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
1、区位条件——地理位置与交通条件Biblioteka 优越的位地置、方便

的交通



交 通
位置偏远 交通不便
游客 “进得来、 出得去、 散得开”
路途费用 过多,时 间过长, 出入不畅
游客 数量多
游人 稀少
开发 价值大
开发 价值小
在1100米的高度上 有宽敞的平台,活 动空间大
齐全,生活游 览方便

无宽敞平台,活 较少,生活用品

动空间小
需人力挑上山
旅游活动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示意图
旅游者社会 效益系统
人的管理调控
旅游业经济 效益系统
经济基础
旅游资源 环境系统
环境资源
旅游资源环境持续发展是基础,旅游经济持续发展是 条件,旅游者社会效益持续发展是目标。
3、基础设施条件
基础设施主要包括: • 公共基础设施:水、电、交通、邮政、通信等 • 配套设施:住宿、餐饮、购物、健身、文化娱乐等
完善

先进



不完善
落后
服务 质量高
服务 质量低
游客 增加
利于旅游 资源开发
游客 稀少
不利旅游 资源开发
庐山和黄山基础设施对旅游活动影响的比较
活动空间
生活设施
庐 山
十三陵
故宫
天坛
颐和园
香山
冰瀑
九寨沟 童话世界
海子
植被
景点密集,集群状况好;
景点各具特色,地域组合好。
二、旅游资源环境的评价
1.环境容量评价:
环境容量:指在单位时间内, 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 旅游资源所在地容纳旅游者 数量的能力。
环境容量的影响因素: 规模大小,景点多少 游程长短,布局合理性 质量好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