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愈合过程课件

合集下载

骨折 ppt课件

骨折  ppt课件
肱骨髁上骨折(伸直型) 肘关节脱位
肘关节部分活动 肘后三角无变化 上臂短缩,前臂正常
肘关节不能活动 肘后三角骨性标志有变 化 上臂正常,前臂短缩
ppt课件 36
治 疗
手法复位外固定 持续牵引 切开复位内固定
ppt课件
37
四、前臂双骨折
直接暴力骨折:常由打击或压轧伤所致,两骨 骨折发生于同一平面,多为横形或粉碎性骨折;
骨 折
Fracture
ppt课件
1
第 一 节


ppt课件
2
骨折的定义
骨或骨小梁的连续性或完整性中 断称骨折(fracture)。
ppt课件
3
骨折的病因
创伤性骨折由以下外力形式引起 •直接暴力 •间接暴力 •肌肉拉力 •积累劳损
ppt课件 4
直 接 暴 力
ppt课件
5
间接暴力
ppt课件
6
肌肉拉力
11பைடு நூலகம்
骨折的临床表现
全身表现:休克、发热 局部表现: 骨折的一般表现:局部疼痛、肿胀、皮肤 瘀斑、压痛和功能障碍。 骨折的专有体征:
畸形:骨折端移位,患肢出现短缩、成角 或异常弯曲等畸形; 反常活动:骨折后在非关节部位出现不正常 的活动; 骨擦音或骨擦感:检查时有骨断端摩擦音或 12 ppt课件 摩擦感。
ppt课件 31

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 切开复位内固定

ppt课件
32
三、肱骨髁上骨折
• 移位特点根据受伤机制不同,可分为伸直型
和屈曲型,伸直型常见。 • 骨折线从前下方斜向后上方,远折段向后上方 移位,亦可伴有尺侧或桡侧移位。近折段向前 下移位,可损伤血管、神经。当跌倒时肘关节 屈曲,肘后着地,暴力由肘部传至肱骨下端时 发生屈曲型骨折。骨折线由后下方斜向前上方, 远折段向前上方移位。

锁骨骨折PPT演示课件

锁骨骨折PPT演示课件
晚期功能锻炼
在骨折基本愈合后,进行全面的功能锻炼,包括力量训练、耐力训练 和柔韧性训练等,促进患者全面康复。
复查与随访
定期复查
指导患者按照医生要求定期回院复查,了解骨折愈合情况和功能 恢复情况。
随访指导
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对患者进行随访,了解患者在家中的康复情 况,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
及时处理并发症
手术方法
常用的手术方法包括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克 氏针内固定术等。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 的手术方法。
术后处理
术后需给予患者抗感染治疗、定期换药、观察伤 口愈合情况等处理。同时,需指导患者进行康复 锻炼。
康复锻炼与预防并发症
康复锻炼
在锁骨骨折治疗期间及治疗后,需指导患者进行康复锻炼,包括肩关节活动度 训练、肌力训练等,以促进肩关节功能的恢复。
分类
根据骨折部位和形态,锁骨骨折 可分为横断型、斜型、粉碎型等 类型。
发病原因及机制
01
02
03
直接暴力
如撞击、重物砸伤等,导 致锁骨直接受力而发生骨 折。
间接暴力
如跌倒时手掌或肘部着地 ,力量传导至锁骨而引起 骨折。
肌肉强烈收缩
如剧烈咳嗽、打喷嚏等, 使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强 烈收缩,导致锁骨受力过 大而发生骨折。
提供心理支持
鼓励患者表达内心感受,给予关心和支持,减轻焦虑和恐惧。
讲解疾病知识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锁骨骨折的相关知识,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 度,增强治疗信心。
饮食指导
合理膳食
01
指导患者摄入富含蛋白质、钙质、维生素D等营养成分的食物,
如牛奶、鸡蛋、瘦肉、鱼类等,促进骨折愈合。
控制饮食
02
避免过多摄入高脂肪、高糖食物,以免影响骨折愈合和身体健

骨折后康复PPT课件

骨折后康复PPT课件
• 制动后神经冲动传递减少,影响肌营养、 代谢
• 疼痛抑制脊髓神经冲动的传出 • 神经损伤,肌肉失神经支配,长期引起肌
纤维损伤
29
肢体肿胀
• 局部血循障碍引起肢体肿胀 • 机理
• 外伤性炎症反应 • 组织出血、体液渗出 • 肌肉收缩作用(唧筒所用)消失 • 局部静脉、淋巴管回流
30
骨折康复的机制和作用
被动活动
• 具有放松痉挛肌肉,牵伸挛缩关节和 韧带,减少关节粘连,维持和恢复关 节活动度的作用
• 适用于肢体尚不能随意活动时,帮助 消除肿胀、缓解肌肉痉挛、维持和改 善关节活动度,为主动活动做准备
被动活动-注意事项
1. 从远端关节开始,不仅限于单方向活动, 要做多方向活动;
2. 动作缓慢、柔和而有力,并有一定节律性; 3. 逐步增大关节活动范围; 4. 禁止冲击性或暴力性牵拉,以免产生新损
损伤程度 不完全骨折 完全骨折
骨折分类
骨骺 分离
横断 骨折
斜行 骨折
管状骨
压缩
骨折
螺旋
骨折
骨折
嵌顿 骨折
粉碎 骨折
骨折段移位
• 成角 侧方 短缩 分离 旋转
7
骨折的临床表现
• 局部表现
• 一般体征 • 肿胀、瘀斑、压痛、功能障碍等。
• 专有体征 • 畸形、反常活动、骨擦音和骨擦感
• 全身表现
关节活动受限
• 骨折和身体其他部位的关节活动受限 • 机理
• 制动后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缺少牵拉,关节 及其周围组织及肌腱挛缩
• 出血、渗出致关节内机化、粘连 • 关节内软骨营养供应障碍 • 关节损伤、疼痛
24
创伤性关节炎
• 邻近关节的创伤在晚期出现的关节退 行性病变。

骨折愈合

骨折愈合

骨折愈合时间后期:受伤5周以后,骨折部瘀肿基本吸收,已经开始有骨痂生长,此为骨折后期。治疗宜补,通过补益肝肾、气血,以促进更牢固的骨痂生成,以及舒筋活络,使骨折部的邻近关节能自由灵活运动,恢复往日的功能。
骨折愈合的标准
(一)临床愈合标准
1.骨折部无压痛及沿肢体纵轴无叩击痛。
1.2 原始骨痂形成期
外骨膜对这类骨折的愈合起重要作用,通过形成桥梁骨痂有稳定骨折端的能力。骨折后24h内,骨折端附近的外骨膜开始增生、肥厚,以后骨膜血管网弯曲扩张,新生血管长入骨膜深层开始膜内化骨。外骨膜深层的成骨细胞增殖较快,在几天之内,外骨膜深层细胞在靠近骨折线处形成明显的环状物,并牢固地附着于骨折断端活的或死的骨皮质上,这便是骨膜骨痂(大鼠骨折第3天开始形成骨膜骨痂)。骨膜骨痂继续生长大约到第8-9天停止,等待着软骨的成熟。在第3天,肉芽组织中的间充质细胞沉着在已剥离了骨膜的骨折断端上,间充质细胞增殖分化为软骨细胞,第5天开始形成胶原,随着毛细血管的萌发生长,穿透骨膜纤维膜进入软骨,开始了软骨内骨的形成,最后在骨折断端形成桥,骨膜骨痂只是这个桥的桥台(abutment)。与此同时,骨髓和内骨膜通过膜内成骨和软骨内成骨形成内骨痂。随着血肿的机化,纤维组织经软骨骨化使内外骨痂相连,完成初步愈合。
外骨膜成骨细胞增殖,在软组织丰富区较明显,特别在肌肉附着处,因为这是骨痂血运的来源。在胫骨骨折时前侧无外骨痂,后侧和其他部位有外骨痂,正是这个原因。骨痂血管造影也说明了这个问题,外骨痂血供,绝大部分起源于骨膜外组织,特别是骨折端周围的肌肉。外骨痂的生成量取决于骨膜损伤程度和完整性。充填于骨折端和被剥离的骨膜下的、由血肿机化而形成的纤维组织大部分转化为暂时性的软骨,最终被骨代替。软骨细胞经增生、变性、骨化与成骨的过程,称之为软骨内骨化,这一过程与骨骺生长板的软骨内骨化过程相似。软骨细胞也经过4个发育时相,Robert对新西兰家兔骨折模型不同时期的骨痂进行形态学分离,分为未分化的肉芽组织、增生的纤维组织、软骨骨痂和钙化骨痂。对这4种形态的组织进行生化分析的结果表明,在生化活性方面这4种组织也与生长板中的4个带类似。

骨折愈合及骨肿瘤PPT课件

骨折愈合及骨肿瘤PPT课件





点 状
骨钙
软化


肉 瘤
广 泛 皮



软骨肉瘤




骨 巨



胞 瘤




线


细 胞 学 表 现
肿 瘤 位 于 干 骺 部 , 肿 瘤 大 部 被 限 制 在 骨 内 。
肿 瘤 位 于 干 骺 部 , 图 示 有 大 块 软 组 织 扩 散 。
细 的 互 络 成 网 的 骨 样 基 质
(三)软骨肉瘤(chondrosarcoma) 1、概述 (1)定义:软骨细胞发生、肿瘤性软骨细 胞及软骨基质、恶性。 (2)发病率:居原发性骨恶性肿瘤第二位。 (3)好发年龄:中、老年
(4)分型:
A、中央型:从骨髓发生,多见于
长管状骨。
B、周围型:从肿瘤表层出发,侵
(5)其他
犯周围,多见于扁骨。
2、病理变化
(1)好发部位:四肢长骨干骺端。
(2)肉眼观:大小不等,形状各异,隆起于

骨表面。分宽基和带蒂两种,
瘤体越大蒂越明显。
切面三层结构可分。
(3)光镜观:三层结构 A、表层纤维膜 B、中层软骨帽:软骨细胞及基质组 织愈近底层愈成熟。 C、基底部为松质骨。
3、临床病理联系 (1)局部肿块、疼痛、不适 (2)X线片:边界清楚骨性肿块。 (3)肿块迅速增大,应考虑恶变可能。
钙盐沉着
软骨组织
编织骨
(3)骨性骨痂分类
A、外骨痂(external callus):骨外膜的成骨 层细胞增生,形成梭形套状,包绕骨折断端, 形成编织骨。

简述骨折愈合的过程

简述骨折愈合的过程

骨折愈合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炎症阶段:骨折后的48小时内,出现剧烈的疼痛和肿胀,这是由于身体对骨折部位的损伤产生了炎症反应。

在这个阶段,身体会产生大量的白细胞和炎性介质来清除损伤部位的碎骨和组织细胞残骸,促进愈合。

愈合阶段:从骨折后第2-3周开始,组织开始形成新的骨组织,这个过程被称为愈合。

在这个阶段,身体会逐渐产生成骨细胞和软骨细胞,用于修复骨折部位的损伤组织。

在这个阶段,骨折部位会逐渐愈合,但由于新生的骨组织还不够坚硬,所以仍然需要保护。

重塑阶段:从骨折后第6-8周开始,新生的骨组织开始逐渐变得坚硬,进入重塑阶段。

在这个阶段,身体会逐渐把新生的骨组织从原来的结构中分离出来,并形成新的骨结构。

这个过程可能需要数月甚至数年的时间,直到骨折部位恢复到原来的强度和功能。

总的来说,骨折的愈合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需要时间和合适的治疗措施来促进愈合。

因此,患者在骨折治疗期间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适当的休息、营养和康复锻炼,以便加速骨折的愈合和恢复。

骨折愈合的标准及愈合过程

骨折愈合的标准及愈合过程

骨折愈合的标准及愈合过程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骨折愈合标准及愈合过程骨折是临床比较常见的的骨科疾病,骨折的愈合是一个“瘀去,新生,骨合”的过程,骨折的愈合过程一般分为炎症反应期、修复期和缩型期三个阶段。

骨折的分期只是将整个愈合过程的组织学特征做了几种的反映,但在疾病的发展过程来看,这三个分期并不是截然分开的。

骨折的愈合标准也是比较严格的,包括临床愈合标准和骨性愈合标准。

掌握这些标准有利于确定外固定的时间、练功计划和辨证用药。

(一)骨折的临床愈合标准1、局部无压痛,无纵向叩击痛;2、局部无异常活动;3、X线照片显示骨折线模糊,有连续性骨痂通过骨折线;4、功能测定,在解除外固定情况下,上只能平局1公斤重物达一分钟,下肢能连续徒步步行三分钟,并不少于30步。

5、连续观察两周骨折处不变形,则观察的第一天即为临床愈合日期。

2、4两项的测定必须慎重,以不发生变形或再骨折为原则。

(二)骨折的骨性愈合标准1、具备临床愈合标准的条件;2、X线照片显示骨小梁通过骨折线。

提示:如果连续观察2周,骨折处没有变形,那么观察的第一天就是临床愈合日期。

以上是临床的骨折愈合标准,但要确认骨折是否愈合,尽量不要自测,以免发生变形或再骨折。

附:生的组织逐渐弥合,填充并桥接了骨折的断端,继而发生纤维化形成纤维性骨痂,或称暂时性骨痂(provisional callus)肉眼上骨折局部呈梭形肿胀。

约经1周左右,上述增生的肉芽组织及纤维组织部分可进一步分化,形成透明软骨。

透明软骨的形成一般多见于骨外膜的骨痂区,而少见于骨髓内骨痂区,可能与前者血液供应较缺乏有关。

此外,也与骨折断端的活动度及承受应力过大有关。

但当骨痂内有过多的软骨形成时会延缓骨折的愈合时间。

(三)骨性骨痂形成骨折愈合过程的进一步发展,是骨母细胞产生新生骨质逐渐取代上述纤维性骨痂。

开始形成的骨质为类骨组织,以后发生钙盐沉着,形成编织骨(woven bone),即骨性骨痂。

骨折愈合的标准及愈合过程

骨折愈合的标准及愈合过程

骨折愈合标准及愈合过程骨折就是临床比较常见得得骨科疾病,骨折得愈合就是一个“瘀去,新生,骨合”得过程,骨折得愈合过程一般分为炎症反应期、修复期与缩型期三个阶段。

骨折得分期只就是将整个愈合过程得组织学特征做了几种得反映,但在疾病得发展过程来瞧,这三个分期并不就是截然分开得。

骨折得愈合标准也就是比较严格得,包括临床愈合标准与骨性愈合标准、掌握这些标准有利于确定外固定得时间、练功计划与辨证用药。

(一) 骨折得临床愈合标准1、局部无压痛,无纵向叩击痛;2、局部无异常活动;3、X线照片显示骨折线模糊,有连续性骨痂通过骨折线;4、功能测定,在解除外固定情况下,上只能平局1公斤重物达一分钟,下肢能连续徒步步行三分钟,并不少于30步。

5、连续观察两周骨折处不变形,则观察得第一天即为临床愈合日期。

2、4两项得测定必须慎重,以不发生变形或再骨折为原则。

(二) 骨折得骨性愈合标准1、具备临床愈合标准得条件;2、X线照片显示骨小梁通过骨折线、提示:如果连续观察2周,骨折处没有变形,那么观察得第一天就就是临床愈合日期、以上就是临床得骨折愈合标准,但要确认骨折就是否愈合,尽量不要自测,以免发生变形或再骨折。

附:骨折愈合骨折(fracture of bone)通常可分为外伤性骨折与病理性骨折两大类。

骨得再生能力很强,经过良好复位后得外伤性骨折,一般在3~4个月或更长一些时间内,可完全愈合、骨外、内膜中骨母细胞得增生与产生新生骨质就是骨折愈合得基础。

骨折后经血肿形成、纤维性与骨性骨痂形成以及骨痂改建得过程而完全愈合,使骨在结构与功能上恢复正常、一、骨折愈合过程骨折愈合(fracture healing)过程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一)血肿形成骨折时除骨组织被破坏外,也一定伴有附近软组织得损伤或撕裂、骨组织与骨髓都富含血管,骨折后常伴有大量出血,填充在骨折得两断端及其周围组织间,形成血肿。

一般在数小时内血肿发生血液凝固、与其她组织得创伤一样,此时在骨折局部还可见轻度中性粒细胞浸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前已知有几十种物质参与诱导过程。如:骨形态发生蛋
白(BMP)、转化生长因子(TGF)、骨衍生生长因子 (BD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等。

但骨诱导物质是如何发生作用的、它们之间又如何调 节的,仍未清楚。

3、被激活的骨祖细胞在骨的传导物质上,进一步生成新 的骨组织。

细胞的成骨活动只有在特定的环境中才能进行,骨 折区的有机物质、胶原、羟基磷灰石、以及来自血浆的 纤维结合素等,都是骨传导物质,在骨折区造成适宜的 成骨环境,吸引和吸附成骨细胞沿这些物质表面进入骨

六、中草药对骨折愈合的研究

中医治疗骨折,是分三期辩证论治的,用药多为复方, 药物众多,成分复杂,给研究造成很大困难,目前的研 究大多通过用药后观察实验动物的相关机能改变,来佐 证药物的作用。
中药对枸缘酸、钙代谢的影响

骨折早期的治疗原则是活血理气,理气药中含有大量 的枸缘酸,上海学者通过动物实验观察到:用药组骨痂 内的枸缘酸和钙的含量比对照组增加快,持续时间长。

引起骨形态和结构的改变”
图(4)


二 、骨折的愈合标准
1、临床愈合标准:
(1)局部无压痛、无纵向叩击痛。 (2)局部无异常活动。 (3)X片显示骨折线模糊,有连续骨痂通过骨折线。 (4)功能测定:上肢平举1kg达1分钟,下肢徒步 行走3分钟,不少于30步。

(5)连续观察2周局部不变形,以观察的第一天作为
骨折的愈合过程
一、骨折愈合过程

1、血肿机化期:


凝血因子
骨折端血肿
毛细血管
凝血块 肉芽组织 纤维结缔组织(纤维骨痂)

炎性细胞 (需要2~3周)
成纤维细胞
图(1)


2、原始骨痂期:
(4~8周)

骨内外膜肥厚、增生


成骨细胞、成软骨细胞增生 成骨细胞活跃
生成骨组织
图(2)
膜内化骨(靠近内、外骨膜处)
临床愈合时间。

2、骨性愈合标准: (1)具备临床愈合标准的条件。 (2)X片显示有骨小梁通过骨折线。
附:有关骨折愈合的一些研究
一、生物活性物质对成骨作用的研究


1、骨折后,骨祖细胞进入骨折区:
参与骨折愈合的成骨细胞和成软骨细胞大致有三个来源:

(1)骨膜的生发层细胞(为主要来源)。 (2)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3)其它组织细胞(成纤维母细胞、浆细胞等)。
折端发挥修复功能。
二、骨折原始血肿的意义

以往认为,骨的后的血肿仅仅是连系骨折两骨折端
的生物学桥梁,无确切的成骨生物学作用。而且血肿缺 乏血液循环,属于坏死物质阻碍新生血管生长,过大的
血肿反而影响骨折愈合。

新近研究资料证明,骨折端的血肿对骨折愈合有重要 作用,其原因有: 1、骨折的原始血肿内含有多种骨诱导物质。包括骨折释 放的生长因子和经血流传递的来自周围组织的生长因子。
纤维结缔组织
软骨内化骨(骨折端中心部位)原始骨痂来自 成软骨细胞活跃
生成软骨组织
图(3)
钙化

3、骨痂改造期

骨小梁重新排列

骨小梁数量增加、牢度增强 原始骨痂 骨性愈合
骨痂进一步改造 完全恢复正常
(儿童2年,成人2~4年)

(8~12周)

Wolff定律: “任何加到骨组织的外力在量和方向的改变,会

上述细胞在未转化为成骨细胞和成软骨细胞以前,称为
骨祖细胞。骨折后,创伤剌激和炎性活动的反应,促使上 述组织增生、分化出大量骨祖细胞并且向骨折处聚集。

2、骨祖细胞通过调节和诱导被激活,参与骨折愈合: 进入骨折区的骨祖细胞开始尚处于休止状态,通过调 节和诱导被激活后才能演化为成骨母细胞、软骨母细胞 和 成纤维细胞。这个过程是通过骨诱导物质的诱导产生的。

3、原始血肿能剌激早期的炎症反应。促进细胞活跃和毛
细血管旺盛生长

当然血肿过大影响骨折愈合也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三、力学环境对骨折愈合的作用
临床和动物实研证明:骨折经适当固定后再给予有 控制的细微活动(频率为0.5~1HZ),能剌激骨痂
生长、增加骨折愈合的强度和硬度,作用机理至今未
明,推测有以下因素:
四、氧张力与成骨的关系

Krompecher(1967)指出:氧张力对成骨过程有重要 作用,在血供良好的环境下,局部氧张力高,组织内 葡萄糖充分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产生较多的能量提 供骨折愈合,在缺氧情况下,葡萄糖只能通过酵解代 谢,只产生少量能量,生成大量粘多糖物质。
有人用胚胎骨培养方法研究,发现在氧张力高的条件

骨折愈合过程中,软骨骨痂必须经过钙化才能形成 骨性骨痂,枸缘酸是钙盐沉积过程中必需的物质,同 时枸缘酸参与三羟酸循环,又能为骨折的愈合提供能 量,从而促进骨折的愈合。 中药对肾上腺皮质功能的影响


广州南方医院(1994)对50例股骨干骨折施行内固定 术后,25例负压引流24小时,另25例不引流为对照,结 果显示对照组骨痂量明显少于实验组。

将引出的血液分离去细胞成份,冰冻升华法制成干粉,
消毒后植入实验兔的顶骨缺损区,结果观察到新骨生长
比对照组明显加快,说明血粉内有诱导物质存在。

2、血肿机化形成的网架结缔组织对骨折端有一定的粘合 作用(抗折力约为0.01KP/平方MM),而且又是新骨生 长的骨传导物质。

下,软骨样组织很快形成骨组织,而低氧张力时,形 成纤维组织和软骨。证明氧对成骨的重要性。
五、压电效应对骨折愈合的影响
50年代,日本学者保田发现:骨胳受压区域出现负电, 受拉区域则产生正电,负电区成骨细胞增生、活跃,正电 区破骨细胞活跃。由此促使人们从两方面进行研究:一种 是给骨折端加压;另一种是给骨折端加电。 60年代,有人用10微安的直流电持续剌激实研家兔的尺 骨骨折,负极臵于骨折处,观察到骨折愈合加快。Brigton (1977)用直流电治疗57例骨折不愈合病人,结果愈合率 达68.4﹪。另有人改用脉冲电流治疗骨折,发现60赫兹的 频率疗效最佳。

1、骨细胞上有力的受体,受到应力时能释放出多骨 诱导物质,引导骨的生长和改造。

2、应力能增加骨折端的创伤反应,延长炎症期,
使细胞浸润、增生旺盛,各种成骨物质分泌增多, 有利于骨痂生长和改造。

3、实验发现,细微运动的骨折局部血供比对照 组增加2 倍,说明有促进毛细血管生长的作用,
不但血供增多,而且又可转化成大量成骨细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