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日照中职第三册语文测试题

合集下载

职专第三册语文期末试卷

职专第三册语文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 求职、质问、职务B. 红晕、炎炎、炎黄子孙C. 简历、简历、简短D. 演讲、演奏、演奏家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我们要大力发展科技。

B. 通过这次参观,使我对我国的历史有了更深的了解。

C. 在这次比赛中,他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实力,为班级赢得了荣誉。

D. 他不仅学习成绩好,而且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3.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字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深刻——深奥B. 资质——资产C. 赋予——仿予D. 突破——突入4.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我很喜欢读书,尤其是历史、文学、科学等书籍。

B. “你喜欢哪种运动?”他问我。

C. 这本书里有很多有趣的插图,引人入胜。

D. 她说:“我明天要去看电影。

”5. 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惊天动地B. 破釜沉舟C. 赴汤蹈火D. 车水马龙6.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 精神——指人的思想意识B. 资质——指人的才能和素质C. 竞争——指为了达到目的而进行的较量D. 勤奋——指勤奋努力,不怕困难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这座山像一头雄狮。

B. 他工作非常努力。

C. 我们一定要珍惜时间。

D.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

8. 下列词语中,属于“一……一……”式词语的一项是:A. 风雨同舟B. 鱼水情深C. 井井有条D. 喜怒无常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雨后的彩虹像一座七彩桥。

B. 这座山上的松树像一位老人。

C. 夜晚的星空像一片海洋。

D. 这本书的内容像一条长河。

10. 下列词语中,属于“ABAC”式词语的一项是:A. 风雨同舟B. 举世闻名C. 无边无际D. 胸有成竹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荷塘月色》的作者是______,这篇文章主要描写了______的景色。

中职语文第三册试题及答案

中职语文第三册试题及答案

中职语文第三册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 倔强(jué jiàng)B. 箴言(zhēn yán)C. 逶迤(wēi yí)D. 踌躇(chóu chú)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团结的重要性。

B. 他不仅学习刻苦,而且成绩优异。

C. 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关于环境保护的。

D. 他因为生病,所以没能参加比赛。

3.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是明代作家曹雪芹所著。

B. 《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

C.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描写的是唐朝末年的历史。

D. 《西游记》是吴承恩所著,取材于唐朝玄奘西行取经的故事。

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

B.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C.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D.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5. 下列词语中,属于褒义词的是:A. 狡猾B. 机智C. 虚伪D. 忠诚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A. 他像一只受伤的野兽,蜷缩在角落里。

B. 她的声音像泉水一样清澈。

C. 他的心像石头一样坚硬。

D. 所有选项都使用了比喻。

7. 下列关于古代文学的表述,错误的是: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B. 《楚辞》是屈原创作的一部诗歌集。

C. 杜甫被誉为“诗圣”,李白被誉为“诗仙”。

D. 《左传》是春秋时期的一部史书。

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是:A. 他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成绩优异。

B. 春天的花开了,夏天的果实熟了,秋天的落叶黄了,冬天的雪花飘了。

C. 他既聪明又勤奋,既善良又正直。

D. 所有选项都使用了排比。

9. 下列词语中,属于贬义词的是:A. 勇敢B. 懦弱C. 坚强D. 懈怠10.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是:A. 他的嗓门大得像雷鸣。

中职语文第三册测试题

中职语文第三册测试题

中职语文第三册测试题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一、单项选择(下列共有15 小题,每小题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每小题 2 分,共30 分)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肉袒.(tăn)渑.池(miăn)衣.褐(yī)引车避匿.(nì)B、赎.金(dú)颟.顸(mān)佳肴.(yáo)戕.害(qiāng)C、颇.有(pō)一怔.(zhèng)痕.迹(hén)半晌.(xiăng)D、缪.贤(miào)佯.为(yáng)汤镬.(huó)刎.颈之交(wěn)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辉。

B、歌颂母爱的《游子吟》被世人传颂千年后,至今仍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C、最令人毛骨竦然的是这个丧尽天良的绑票者连究竟什么是“绑票”和“人质”的概念也弄不清。

D、有了高尚精神境界的人,又有哪位会短视到谋取近利而不顾廉耻,妄想永保荣华而贪得无厌呢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A、三爷道:“常先生看中,断不会错的,你莫要多言了。

”B、“豆蔻年华”是指女孩子十三,四岁,不能用于十五,六岁的小伙子。

C、她觉得今天晚上的路灯格外地亮、亮得耀眼;空气中也仿佛有种醇美的甜味。

D、我不知道进行这种报道的记者和编辑的主观意图是什么是为了取得轰动效应,扩大报刊的销路呢还是确信有这种事4、下列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①途中人固然着眼于前程,特别是______,却不能不有所眷念。

②人生的境界,原应如此。

③一是把我们引到大自然的_______怀抱中。

A、实利洪阔奇瑰B、实利宏廓奇鬼C、实力宏廓奇瑰D、实利宏阔奇瑰5、下列句子不是反问句的一句是()A、能进入这个诗境的人,他忍心将那牧童绑票以谋求一己的私欲么。

B、吃透了这两首诗精髓的人,又有哪位会短视到谋取近利而不顾廉耻、妄想永葆荣华而忘得无厌呢C、我们灵魂上纵有后尘积垢,总也能涤出一些真善美来吧D、工作太忙吗事情太多吗赚钱必须抓紧吗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A、由于朝鲜前最高领导人金正日逝世,使朝韩关系走向的问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国际社会中引起了不小的波动。

中职第三册期中试题

中职第三册期中试题

试卷代号:日照市工业学校2011-2012学年下学期中考试《语文A》试题(适用11春季生级)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1.下列红色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塑像(sù)遁词(xún)B.曾参(shēn)鲁钝(dùn)C.塑像(sù)遭遇(zāo)D.懒惰(duò)雷塞布(sài)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雏形碑贴一笔勾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寂寞惭愧嬉笑怒骂有志者事竞成C.惶然斑澜融会贯通燕雀安知鸿鹄之志D.斟酌噬啮言论精辟桃李不言,下自成蹊3.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袅萝虔敬喟然惴惴不安B.希翼怅然摇曳游目骋怀C.静谧冠冕婆娑完壁归赵D.诀别蹂躏孱头残羹冷炽4.罗丹忘我工作冷落了“我”,“我”反而“感激地紧握着”他的手。

其原因是()A、文明、礼貌B、感悟、崇敬C、豁达、宽容D、同情、安慰5. 词义解释错误的一条是()A.〖鲁钝〗粗鲁迟钝。

B.〖劝学〗鼓励学习。

C.〖窈窕〗美好的样子。

D.〖须臾〗片刻。

6.选出加线字的意思和例句相同的一项例句:“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A.阿母谢媒人B.乃令张良留谢C.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D.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7.下加加线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宁许以负秦曲(使担负,承担)愿以十五城请易璧(交换,换取)B、大王必欲急臣(这里是“逼迫”的意思)不如因而厚遇之(招待,款待)C、相如奉璧奏秦王(呈献,进献)取阳晋,拜为上卿(授与官职)D、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告别)璧有瑕,请指示王(指给某8.下列句中加点的“于”和“拜送书于廷”中的“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B、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C、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

D、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9、下列句子中与“徒见欺”属于同一种句式的一项是()A、蔺相如者,赵人也。

山东省中职语文第三册第6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山东省中职语文第三册第6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2012级基础班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本试题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说明】1.把第Ⅰ卷的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2.第Ⅱ卷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3.考试结束后,只交第Ⅱ卷。

第Ⅰ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计24分在每一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符合要求的选项选出。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壬.(rén)戌.(xū) 酗.酒(xiōng) 落蕊.(ruǐ) 横槊.(shuò)B、渔樵.(qiáo) 熨帖..(yù) 狭隘.( yì) 殷.红(yān)C、俨.然(yǎn) 羁.旅(jī) 嫠.妇(lí) 一椽.破屋(chuán)D、祈.求(qí) 属.客(shǔ) 歧.韵(qí) 混淆.(xiáo)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那天我穿着新奇的火红的上衣,很宽的柚了B、秋之于人,何偿有国别,更何偿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C、做母亲的既然那么能干而又负责,做父亲的也就乐得“垂拱而治”了。

D、但真正欣赏西湖的游客,对那些大红大绿的,人工雕逐的,车水马龙的浓丽景色,未必多么感到兴趣的。

3、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在法律考试中,有些同学竞对“法人”“行政处罚”等基本概念素昧平生....。

B、张明要被单位辞退的消息不胫而走....,大家议论纷纷。

C、读书多年,与书相濡以沫....,便觉得与书为友既是雅事,也是乐事。

D、这伙人利用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赖,伪装成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到处招摇撞骗,其手段之卑劣令人叹为观止....。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①“超女”是2005年出现的一个崭新名词。

被称为“超女”的这群女孩子在舞台上风光____,魅力四射。

②朝鲜半岛南北双方并没有____渲染,却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双方互访,促进了关系的缓和并进而走向合作。

山东日照中职第三册语文测试题

山东日照中职第三册语文测试题

第三册语文测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说明]1.把第I卷的答案涂到答题卡上。

2.把第II卷用黑色或蓝色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第I卷(选择题共40分)一、(24分,每小题2分)1.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长篙.(gāo)斑斓.(lán)庇.护(pì)笙.箫(shēnɡ)B.侥.幸(jiăo) 隽.永(juàn) 相称.(chèng) 并行不悖(bèi)C.抹.脸(mā) 抹.脖子(mŏ) 抹.不开(mò) 转弯抹.角(mò)D.漫溯.(sù) 歼.灭(qiān) 魅.惑(mèi) 汹涌.(yŏng)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暑名奢望迫在眉睫坚持不懈B.雄辩时髦出人投地忧心忡忡C.掂量脚落挨家挨户心花怒放D.陶醉关键望而生畏不修边幅3.依次填入下面句子中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1)老师不要求你的物质,只要你考试成绩好,人格上没有大毛病,基本就会获得老师的欢心……(2)对于老老实实替社会造福的工人反存,这是可耻的价值意识的颠倒。

(3)学问也好,事业也好,都要尊重这种公道公理,才不至于发生。

(4)信息产业虽已成为国家一大支柱产业,但“重硬轻软”的正阻碍其向高层次发展。

A.汇报藐视弊端弊病B.回报藐视弊病弊端C.回报鄙视弊端弊病D.汇报鄙视弊病弊端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A.李明经过老师的精心辅导,在这次数学竞赛中初露锋芒....,夺得高中组第一名。

B.我们要坚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决不能做与之南辕北辙....的事情。

C.毫无疑问,要搞中国的导弹,当务之急....是培养中国第一代导弹人才。

D.比赛中,泰山队的防线固若金汤....,令对手束手无策。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有关部门对极少数不尊重民工的劳动,克扣民工工资,甚至殴打民工的事件,及时进行了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

中职语文第三册试题资料

中职语文第三册试题资料

中职语文第三册试题二年级语文期末测试第Ⅰ卷一、选择题:(30分)1、下列词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组是()A.断章取义(yì)强聒不舍(guā)掠夺(lüè)B.不能容赦(shè)痀偻(gōu lóu)闲游浪荡(dàng)C.不旁骛(wù)蜩翼之知(tiáo)教诲(huǐ)D.亵渎(xièdú)不二法门(fǎ)羡慕(qiàn)2、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无以伦比令人发指漫不经心诚惶诚恐B、前合后偃下不为例查无音信别出心裁C、所向披靡惊慌失错胆站心惊豁然开朗D、中流砥柱深恶痛绝素不相能秋行夏令3、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如果学习方法得当,就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B、为了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李老师工作非常勤奋,常常废寝忘食。

C、这种创造性的艺术作品,充分反映了战国时期劳动人民炉火纯青的聪明才智。

D、季节的变化有其自己的规律,它总是春、夏、秋、冬,循序渐进。

4、下列句子中关联词语的运用,恰当的一项是()A、不管戈壁滩条件多么恶劣,白杨树总是长得那么挺拔、苍翠。

B、只有你意识到这一点,你就能深刻地了解我们战士的胸怀是多么宽广。

C、海底尽管景色奇异,并且物产丰富。

D、卓越的画师,因为敢于画壮丽雄伟的山川,所以敢画平常的静物,画嬉戏的小孩,画断脚的螃蟹。

5、依次填入下文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正确的一组是()他们同我无话可讲,我我只能报以沉默。

有了职业,并不足以糊口,前途依旧茫然。

偶然在一根电线杆子上的招生广告里,我又为自己找到了生活的希望。

A.就即使但如果 B. 也虽然但只是C.也即使却只是 D. 便虽然却如果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我国轿车的生产,很难打入到国际市场。

B.大量事实证明,放射治疗不失为一种治疗癌症的好方法。

C.秋天的北京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D.学习成绩的提高,取决于学生学习是否努力。

中职教育语文第三册第七单元试题

中职教育语文第三册第七单元试题

第三册第七单元试题一、【单选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间.或(jiàn)行.状(xínɡ)舂.米(chōnɡ)托庇.(bì)B.估量.(liànɡ) 口讷.(nè) 鄙薄.(bó) 诧.异(chà)C.调.笑(tiáo) 擎.起(jínɡ) 踉跄.(qiànɡ) 小觑.(qù)D.穿凿.(zuō) 奚.落(xī) 唾.骂(tuò) 敌忾.(kài)【分数】2分【答案】A【答案解析】B项,“量”应读liánɡ;C项,“擎”应读qínɡ;D项,“凿”应读záo。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意大利游轮“科斯塔·康科迪亚”号触礁搁浅后,船长不但没有及时组织乘客撤离,反而擅离职守,径自..逃生,遭到世人谴责。

B.“先贤古墓”是40多位阿拉伯著名伊斯兰教传教士的墓地,建于贞观三年,至今已逾1300多年,是一座名正言顺....的“古”墓。

C.随着4G时代的到来,国产智能手机纷纷登堂入室....,截至今年第一季度,联想、华为、中兴和小米等品牌手机在全球市场已占有三分之一的份额。

D.学术批评需要更多人的积极参与,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同时需要强调学术的严肃性,需要民主、平等、理性和包容的学术品格。

【分数】2分【答案】A【答案解析】解析:A项,径自:表示自己直接行动;B项,名正言顺:原指名分正当,说话合理,后多指做某事名义正当,道理也说得通。

此句应用“名副其实”;C项,登堂入室,登上厅堂,又进入内室。

比喻学问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

亦比喻学艺深得师传。

此处望文生义;D项,百花齐放:比喻各种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艺术自由发展。

也形容艺术界的繁荣景象。

结合语境进行的是艺术批评,此处应改为“百家争鸣”比较合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册语文测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说明]1.把第I卷的答案涂到答题卡上。

2.把第II卷用黑色或蓝色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第I卷(选择题共40分)一、(24分,每小题2分)1.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长篙.(gāo)斑斓.(lán)庇.护(pì)笙.箫(shēnɡ)B.侥.幸(jiăo) 隽.永(juàn) 相称.(chèng) 并行不悖(bèi)C.抹.脸(mā) 抹.脖子(mŏ) 抹.不开(mò) 转弯抹.角(mò)D.漫溯.(sù) 歼.灭(qiān) 魅.惑(mèi) 汹涌.(yŏng)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暑名奢望迫在眉睫坚持不懈B.雄辩时髦出人投地忧心忡忡C.掂量脚落挨家挨户心花怒放D.陶醉关键望而生畏不修边幅3.依次填入下面句子中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1)老师不要求你的物质,只要你考试成绩好,人格上没有大毛病,基本就会获得老师的欢心……(2)对于老老实实替社会造福的工人反存,这是可耻的价值意识的颠倒。

(3)学问也好,事业也好,都要尊重这种公道公理,才不至于发生。

(4)信息产业虽已成为国家一大支柱产业,但“重硬轻软”的正阻碍其向高层次发展。

A.汇报藐视弊端弊病B.回报藐视弊病弊端C.回报鄙视弊端弊病D.汇报鄙视弊病弊端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A.李明经过老师的精心辅导,在这次数学竞赛中初露锋芒....,夺得高中组第一名。

B.我们要坚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决不能做与之南辕北辙....的事情。

C.毫无疑问,要搞中国的导弹,当务之急....是培养中国第一代导弹人才。

D.比赛中,泰山队的防线固若金汤....,令对手束手无策。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有关部门对极少数不尊重民工的劳动,克扣民工工资,甚至殴打民工的事件,及时进行了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

B.一个民族可以用刀剑,或者用弓矢打败另一个民族;但是要征服一个民族的灵魂,却绝非单凭刀枪剑矢就能做到的。

C.虽然互联网给我们带来了不少交流、商务、购物上的便利,但是我们对网上信息的真实性和安全性越来越感到质疑。

D.在对“建始人”古人类化石进行考证研究后,我国考古专家认为:“建始人”化石,对人类起源与非洲的学说是一个挑战。

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我在路上遇到不少人,可他们都不知道前面是何处?前面是否有旅店?B.他把汽车开得那么快,我敢爬出驾驶室爬到后面去吗?于是我就说:“算了吧。

”C.我已经上了年岁,不能拿棍子把鲨鱼给打死。

但是,只要我有桨、有短棍、有舵把,我一定要想法去揍死他们。

D.“啊,”他说,“我照旧是个老头儿。

不过我是赤手空拳罢了“。

7.对下面这段文字依次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我们应当心胸开阔如大海,应该乐于助人,与人为善,试想,如果心眼儿比针鼻还小,老是斤斤计较,心却比天还高,怎么能与同学们相处的好呢?A.明喻夸张设问B.夸张暗喻反问C.明喻夸张反问D.夸张暗喻设问8.给下面一段文字的结尾选择一个恰当的句子是()其实,寂寞给人的不仅是真实,而且也是一种锤炼,一种感情与思想的升华。

有时,寂寞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取得非凡成就的人,。

A.往往都是最有才能的人,又都是最耐得住寂寞的人B.往往是固然最有才能,但首先最能耐得住寂寞的人C.往往倒不是最有才能的人,而是最耐得住寂寞的人D.往往是那些首先具有才能,其次还耐得住寂寞的人9.根据下面提供的情景,回答最为得体的一项是()情景:你的一位朋友送你一张球票,约你一同去看足球赛,不巧你因故不能前往。

A.怎么不早说!今天我有事,你另约他人去吧。

B.很对不起!今天我有事情要办一下,下次再说吧。

C.听说是中巴友谊赛,罗纳尔多、里瓦尔多也来了,只可惜我有事不能与你共享了,谢谢你!D.谢谢你的盛情!你知道我是不太喜欢球赛的,你自己去看吧。

10.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时间的力量,理应在大地上留下痕迹,岁月的巨轮,理应在车道间碾碎凹凸,没有废墟就无所谓昨天,。

废墟是课本,;废墟是过程,人生就是从废墟出发,走向新的废墟。

营造之初就想到今天的凋零,因此废墟是目的;更新的营造以废墟为基地,。

废墟是进化的长链。

①没有昨天就无所谓今天和明天②没有今天就无所谓昨天和今天③让我们把立体的事情读成平面④让我们把平面的事情读成立体⑤因为废墟是手段⑥因此营造是手段A.①③⑤B.②④⑥C.②③⑥D.①④⑤11.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赤壁赋》的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B.郁达夫,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现代小说家、散文家,代表作小说《沉沦》等。

C.萧红,现代著名女作家,原名张乃莹,1935年在鲁迅帮助下发表成名作《生死场》。

D.天干十二,地支十,古人用来记年月日。

既望指过了望日之后,指农历十六日。

12.对下面这首唐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早梅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支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A.首联把梅花与万木进行对比,万木的干枯摧折既有力地衬托了梅花的迎风斗雪,又很好照应了诗题“早”。

B.颔联用平淡的语言为读者描绘出了一副浓艳、高贵的雪中梅花图。

C.颈联写梅花的风韵和姿色,尾联寄寓诗人深深的情思。

D.这首咏梅诗,语言清丽,笔墨含蓄,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二、(6分,每小题2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15题对所有品种的茶叶来说,春茶都是最好的。

这是因为,经过一个冬季的养精蓄锐,茶树蕴含的养分已十分丰富,一到春天,这些养分便源源供应枝叶的萌发和生长,使春茶的芽头肥壮、香气浓郁、滋味物质含量丰富。

比如,氨基酸是一种鲜爽物质,春茶芽叶中氨基酸的含量可以达到4%~5%,而夏茶只有1%~2%.另外,即使是春茶,要达到特级的标准,在采摘的过程中也有非常严格的规定,采茶女必须摘下最细嫩而且大小一致的茶树鲜叶。

一般情况下,制作特级龙井茶1千克需要8万个芽头,等级差的只要1万~2万个就够了。

所以,辨别茶叶的好坏先要看它的老嫩程度——越细嫩的,品质越好。

好绿茶还要会冲泡。

一般来说,水温80°C比较合适,这样不仅可以使茶叶保持味道清香和颜色嫩绿,更能使大量的维生素C不被破坏。

有了好茶,还要有好水,才能品出茶之味。

《茶经》中早已有“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的记载。

这是因为山泉水含有较多对人体有益的营养元素,含氮化物极少,水色清澈明亮,滋味甘甜醇厚。

虎跑水之所以与龙井茶一起被誉为“杭州双绝”,就是因为虎跑山是由透气性好又深于水的砂岩构成,雨水渗入后形成的泉水,水分子结构密,水面张力大。

用它冲泡的龙井茶,汤色晶莹,香气纯正,最能体现出好茶的品质。

茶具的选择也非常重要。

今天,人们用玻璃杯或瓷杯来冲泡绿茶,目的是在品味茶香的同时还可以观赏绿茶出众的外形。

而乌龙茶则要用紫砂壶冲泡才能翻出其中的滋味。

在江苏宜兴丁蜀镇的黄龙山,有一种深藏在地下几十米处的山腹夹层中的矿石,这就是用来制作紫砂的重要原料——紫莎矿。

矿石分几十种,最普通的一种叫白麻子,最高档的是特紫。

特紫烧出的颜色比较纯,红里带点紫,烧出来后属于高档茶具。

开采出的矿石要经过2个月的风化,成为易碎的小块后,再被研磨成粉末。

粉末加水调和后就成为半成品泥。

这样的泥需放置2周左右进行陈腐。

如此反复两三次才能获得制壶用的成品泥。

紫砂壶做成后需要经过1100~1200°C的焙烧才能成为陶。

紫砂泥的奇特在于它含有石英、云母、赤铁等多种矿物质,在高温下,这些物质经过分解、融合、收缩,发生质变,产生了大量团聚体和少量断断续续的气孔,形成紫砂壶既保温又透气的特点。

这个特点非常适用于乌龙茶的冲泡。

由于乌龙茶叶片粗老,必须用100°C的沸水才能泡出茶中的有效成分,所以用紫砂壶泡茶既可以保持高温又不会有熟汤味儿,长时间放置也不会酸馊。

13.对文中两个画线句子中的“品质”一词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两个“品质”都指好茶叶中富含氨基酸和维生素CB.第一个“品质”是指茶叶越细嫩,氨基酸及各营养含量越高C.第二个“品质”是指使茶叶的含氮化物减少,滋味甘甜醇厚D.两个“品质”都指好茶叶汤色晶莹,香气纯正14.“乌龙茶则要用紫砂壶冲泡才能品尝其中的滋味”,其原因是()A.乌龙茶最好用沸水冲泡,而紫砂壶既可以保持高温,又有良好的透气性B.紫砂泥中含有石英、云母、赤铁等多种矿物质C.紫砂泥中的矿物质在高温下会产生大量团聚体和少量断断续续的气孔D.用紫砂壶冲泡的乌龙茶长时间放置也不会酸馊15.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不管是哪一种茶叶,春天都是最好的采摘季节B.若水温超过80°C,龙井茶中的维生素就会被全部破坏掉C.虎跑山的特殊地貌决定了这里的泉水含有丰富的营养元素D.高温会使紫砂泥中的多种矿物质发生质变,影响乌龙茶的品质三、(10分,每小题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

余固笑而不信也。

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

舟人大恐。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

古之人不余欺也!”16.下列句中加点的“之”字,说得正确的一项是()①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②送之.至湖口③徐而察之.④汝识之.乎⑤周景王之.无射乎A.①⑤用法相同,②③④用法相同B.①②③用法相同,④⑤用法相同C.①③用法相同,②④⑤用法相同D.①②③④⑤用法全不相同17.下列各句中的“得”,意思是“收获”的一项是()A.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B.因得观所谓石钟者C.此余之所得也D.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也18.不是“余心动欲还”的原因的一项是()A.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B.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中者C.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D.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19. 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居则曰:不吾知也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C今王鼓乐也D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20.对这段文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探究石钟山命名的原因是“余尢疑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