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病毒的药物
阿昔洛韦 (Aciclovir) 抗病毒药物

阿昔洛韦 (Aciclovir) 抗病毒药物阿昔洛韦 (Aciclovir) 抗病毒药物阿昔洛韦(Aciclovir)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抗病毒治疗的药物。
它是一种核苷类似物,通过抑制病毒复制来起到治疗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阿昔洛韦的药理作用、适应症、使用方法以及不良反应。
一、药理作用阿昔洛韦主要通过抑制病毒的DNA聚合酶,干扰病毒复制的过程。
当阿昔洛韦与病毒感染的细胞内的DNA聚合酶结合后,它会被病毒的DNA聚合酶酶解成阿昔洛韦单磷酸,然后进一步磷酸化成三磷酸形式。
这些三磷酸形式会与DNA链中的三磷酸脱氧胸腺嘧啶结合,从而导致DNA聚合链停止扩展,病毒复制被抑制。
二、适应症阿昔洛韦主要用于治疗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包括以下几种常见适应症:1.单纯疱疹病毒感染:阿昔洛韦可以用于治疗单纯疱疹、生殖器疱疹和带状疱疹等病毒感染。
它可以缩短病程、减轻症状,并降低复发的风险。
2.水痘和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在水痘和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早期使用阿昔洛韦可以减轻疼痛、缩短病程,并且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3.巨细胞病毒感染:阿昔洛韦也可以用于治疗巨细胞病毒感染,在某些特定患者群体中广泛应用,如器官移植者、免疫抑制患者等。
三、使用方法阿昔洛韦有多种剂型供选择,包括口服剂、外用药膏和静脉注射剂。
具体使用方法应根据病情、患者状况和医生建议来确定。
以下是常见的几种使用方法:1.口服剂:一般用于治疗单纯疱疹和水痘等病毒感染。
剂量和用药频率因个体差异而异,应根据医生的处方进行使用。
2.外用药膏:常用于治疗生殖器疱疹和单纯疱疹等病毒感染。
在发病初期连续涂抹药膏,能够有效减轻症状和加速愈合。
3.静脉注射剂:主要用于治疗严重的病毒感染,如巨细胞病毒感染等。
一般由专业医生在医院环境下进行静脉输注。
四、不良反应阿昔洛韦在正常剂量下一般耐受良好,但也可能出现一些不良反应。
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1.消化系统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等。
2.皮肤反应:可能引发过敏反应,如荨麻疹、红斑等。
抗病毒的药和抗生素有什么区别

抗病毒的药和抗生素有什么区别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药物能够治疗疾病,其中就包括抗病毒的药物和抗生素。
虽然它们都是用于治疗疾病的药物,但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些明显的区别。
本文将介绍抗病毒的药物和抗生素的区别。
1. 定义抗病毒的药物是一类专门用于治疗病毒感染的药物。
它们通过干扰病毒在宿主细胞内的复制和生命周期来抑制病毒的繁殖和扩散。
抗生素是指一类能够抑制细菌生长和杀死细菌的化学物质。
它们通过破坏细菌的细胞壁、膜、核酸或代谢途径来发挥杀菌作用。
2. 目标对象抗病毒的药物主要针对病毒感染,可以用于治疗各种病毒性感染,如流感、感冒、艾滋病等。
病毒不具备自我复制的能力,它们需要寄生在宿主细胞内,利用宿主细胞的机制复制自身。
因此,抗病毒的药物以阻止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复制为主要治疗手段。
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细菌感染。
细菌是一类单细胞生物,能够自我复制并繁殖。
抗生素通过不同的机制抑制细菌的生长和扩散,从而改善感染。
3. 操作机制抗病毒的药物通常会针对病毒的特定结构或复制过程来发挥作用。
一些抗病毒药物可以干扰病毒的复制过程,抑制病毒基因的转录和蛋白质的合成。
其他抗病毒药物可能会改变宿主细胞的环境,使它对病毒的复制和入侵更加不利。
抗生素则具有多种机制作用于细菌。
例如,一些抗生素会直接破坏细菌的细胞壁,使细菌无法保持形状并最终死亡。
另一些抗生素可以阻断细菌的蛋白质合成或阻碍细菌的代谢途径,从而抑制其生长。
4. 适用范围抗病毒的药物通常只对特定的病毒有效,并且其适应范围相对较窄。
这是因为不同病毒具有不同的结构、生命周期和复制机制。
因此,针对某种病毒开发的抗病毒药物通常只能用于治疗由该病毒引起的感染。
抗生素则对广泛的细菌感染具有治疗作用。
虽然不同的细菌可能对不同的抗生素有不同的敏感性,但通常抗生素是通过广谱杀菌或特定杀菌作用来对抗各类细菌感染。
5. 药物类型抗病毒药物主要分为直接抗病毒药和免疫调节剂两种类型。
直接抗病毒药物直接作用于病毒,抑制其复制和繁殖;免疫调节剂则通过调节宿主免疫系统的反应,以增强对病毒的抵抗力。
常用的抗病毒药物及使用方法

常用的抗病毒药物及使用方法随着病毒性疾病的不断增多,研发和使用抗病毒药物变得越来越重要。
抗病毒药物是指能够抑制病毒复制和传播的药物,对于控制病毒感染和减轻疾病症状起到关键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抗病毒药物及其使用方法。
一、抗病毒药物的分类抗病毒药物根据其作用机制和目标病毒的不同,可以分为多个类别。
其中一类是核苷酸类似物,如阿昔洛韦和利巴韦林。
这些药物通过模拟病毒所需的核苷酸,干扰病毒的复制过程。
另一类是蛋白酶抑制剂,如洛匹那韦和利托那韦。
这些药物能够抑制病毒蛋白酶的活性,从而阻断病毒的复制。
此外,还有干扰素和抗体类药物,它们通过增强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来对抗病毒。
二、常见的抗病毒药物1. 阿昔洛韦:阿昔洛韦是一种广谱抗病毒药物,常用于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和带状疱疹等疾病。
它的使用方法是口服或静脉注射,剂量和疗程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2. 利巴韦林:利巴韦林是一种抗流感病毒药物,对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均有抑制作用。
它常用于治疗流感和预防流感的复发。
利巴韦林的使用方法是口服,一般每天一次,疗程根据医生的建议而定。
3. 洛匹那韦:洛匹那韦是一种抗艾滋病病毒药物,常用于治疗HIV感染。
它的使用方法是口服或静脉注射,剂量和疗程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4. 干扰素:干扰素是一种天然的抗病毒蛋白质,能够抑制病毒的复制和传播。
干扰素的使用方法是皮下注射或肌肉注射,剂量和疗程需根据医生的建议而定。
三、抗病毒药物的使用注意事项在使用抗病毒药物时,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遵守。
首先,患者应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使用药物,不可随意更改剂量或停药。
其次,患者需要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头痛等。
如果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应立即就医。
此外,一些抗病毒药物可能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患者在使用抗病毒药物时应告知医生已使用的其他药物。
四、抗病毒药物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抗病毒药物的研发也在不断取得新的突破。
目前,一些新型的抗病毒药物正在研究和开发中,如RNA干扰技术和CRISPR-Cas9技术。
常见的抗病毒药物

抗病毒药物是指用于抵抗或破坏病毒感染的途径,如直接抑制或杀灭病毒、干扰病毒吸附、阻止病毒穿入细胞、抑制病毒生物合成、抑制病毒释放或增强宿主抗病毒能力等所用的药物,那么抗病毒药物的分类是什么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抗病毒药物的分类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用!抗病毒药物的分类根据抗病毒药物的作用机制,可将目前的抗病毒药物分为以下几类:1. 穿入和脱壳抑制剂:金刚烷胺、金刚乙胺、恩夫韦地、马拉韦罗2. DNA多聚酶抑制剂:阿昔洛韦、更昔洛韦、伐昔洛韦、泛昔洛韦、膦甲酸钠3. 逆转录酶抑制剂:核苷类:拉米夫定、齐多夫定、恩曲他滨、替诺福韦、阿德福韦酯非核苷类:依法韦仑、奈韦拉平4.蛋白质抑制剂:沙奎那韦5.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奥司他韦、扎那米韦6.广谱抗病毒药:利巴韦林、干扰素抗病毒药物的疗程一般来说,治疗前三个月很重要。
如果有效,预示未来效果较好;如果前三个月治疗无效,说明未来效果较差,可以更换治疗方案,以免花费更多冤枉钱。
抗病毒药物的简介病毒是病原微生物中最小的一种,在细胞内繁殖,其核心是核糖核酸(RNA)或脱氧核糖核酸(DNA),外壳是蛋白质,不具有细胞结构。
病毒寄生于宿主细胞内,依赖宿主细胞代谢系统进行增殖复制。
在病毒基因提供的遗传信息调控下合成病毒核酸和蛋白质,然后在胞浆内装配为成熟的感染性病毒体,以各种方式自细胞释出而感染其他细胞。
多数病毒缺乏酶系统,不能独立自营生活,必须依靠宿主的酶系统才能使其本身繁殖(复制),病毒核酸有时整合于细胞,不易消除,因此抗病毒药研究发展缓慢。
抗病毒感染的途径很多,如直接抑制或杀灭病毒、干扰、阻止病毒穿入细胞、抑制病毒生物合成、抑制病毒释放或增强宿主抗病毒能力等。
病毒病是人类的主要传染病,病毒可侵犯不同组织器官,感染细胞引起疾病。
由病毒引起的常见疾病有:①流行性疾病:流行性感冒、普通感冒、麻疹、腮腺炎、小儿麻痹症、传染性肝炎、小儿麻痹;②慢性感性:乙型肝炎、艾滋病(AIDS)。
抗病毒药物

抗病毒药物抗病毒药物是指通过抑制病毒的复制和传播能力来治疗或预防病毒感染的药物。
随着病毒感染疾病如艾滋病、甲肝、流感等的流行,抗病毒药物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抗病毒药物的分类、作用机制以及常见的抗病毒药物。
另外还将讨论一些病毒感染的常见疾病及其相应的抗病毒治疗。
一、抗病毒药物的分类抗病毒药物可以根据其作用机制、化学结构、应用领域等进行分类。
常见的抗病毒药物分类包括:1. 核苷类似物:如阿昔洛韦、利巴韦林等,它们通过抑制病毒脱氧核苷酸的合成来起到抗病毒作用。
2. 逆转录酶抑制剂:如洛匹那韦、拉米夫定等,这类药物可抑制逆转录酶的活性,从而阻断病毒的复制过程。
3. 广谱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朝鲜霉素等,这类药物可抑制多种病毒的复制,适用于多种病毒感染的治疗。
4. 免疫调节剂:如利巴韦林、恩多沙韦等,这类药物可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强机体对病毒的抵抗力。
二、抗病毒药物的作用机制不同类别的抗病毒药物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
核苷类似物作为构建病毒DNA链的基本单位,与病毒脱氧核苷酸竞争结合逆转录酶,从而阻断病毒基因组的复制过程。
逆转录酶抑制剂则干扰病毒逆转录过程,阻断病毒基因组的合成。
广谱抗病毒药物通过多种途径抑制病毒复制过程,如干扰病毒RNA合成、破坏病毒外壳结构等。
免疫调节剂则可通过调节免疫系统的细胞和分子信号转导,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三、常见抗病毒药物及其应用1. 阿昔洛韦(Acyclovir):是一种常用的核苷类似物,主要用于治疗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等病毒感染。
2. 洛匹那韦(Lopinavir):是一种抑制HIV逆转录酶的抗病毒药物,用于治疗艾滋病。
3. 奥司他韦(Oseltamivir):是一种广谱抗病毒药物,用于治疗流感病毒感染,能够抑制病毒复制过程。
四、常见病毒感染及其抗病毒治疗1. 艾滋病:常用抗病毒药物包括洛匹那韦、拉米夫定、埃替菲韦等,这些药物可以抑制HIV的复制,减少病毒载量,延缓疾病进展。
抗病毒药的使用范围及注意事项

抗病毒药的使用范围及注意事项抗病毒药的使用范围及注意事项抗病毒药是一种针对病毒感染的药物,用于抑制病毒的复制和传播,从而减轻症状和加快康复过程。
在使用抗病毒药物时,我们需要了解其使用范围和注意事项,以确保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一、抗病毒药的使用范围抗病毒药物主要用于以下几类病毒感染:1. 流感病毒:流感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病毒感染,抗病毒药物可以缩短病程和减轻症状。
常见的抗流感药物包括奥司他韦、扎那米韦等。
2. 乙型肝炎病毒:乙肝是一种慢性肝炎病毒感染,抗病毒药物可以抑制病毒复制,减少肝损伤和病情发展。
常见的抗乙肝药物有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
3.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HIV感染导致艾滋病的发生,抗病毒治疗可以控制病毒复制,延缓疾病进展。
常见的抗HIV药物包括拉米夫定、洛匹那韦等。
4. 单纯疱疹病毒:单纯疱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毒感染,抗病毒药物可以缓解疱疹的症状和减少复发。
常见的抗病毒药物有阿昔洛韦、依那西韦等。
二、抗病毒药的注意事项1. 用药指导:抗病毒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按照医嘱准确用药剂量和用药时间,不可擅自停药或改变剂量。
2. 药物相互作用:某些药物可能与抗病毒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影响药物的疗效或增加不良反应风险。
在使用抗病毒药物期间,应告知医生其他正在使用的药物,以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3. 不良反应:抗病毒药物可能引起一些不良反应,例如恶心、呕吐、头痛等。
如果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应立即就医。
4. 药物耐药性:长期使用抗病毒药物可能导致病毒对药物产生耐药性,使药物失去疗效。
因此,应严格遵守医生的用药方案,避免滥用或不当使用抗病毒药物。
5. 特殊人群使用:对于儿童、孕妇、老年人等特殊人群,抗病毒药物的使用需要特别谨慎。
在使用抗病毒药物之前,应咨询医生并告知相关情况。
结语:抗病毒药物在防治病毒感染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使用抗病毒药物时,我们应当了解其使用范围和注意事项,以确保合理使用药物,更好地发挥药物的治疗效果。
常见抗病毒药物种类一览表

常见抗病毒药物种类一览表=================================1. 抗病毒药物类别抗病毒药物类别抗病毒药物可根据其作用机制和所用于治疗的病毒种类进行分类。
常见的抗病毒药物类别包括:- 核苷类似物:这类药物通过模拟病毒的核苷酸结构,阻断病毒复制过程。
常见的核苷类似物包括阿昔洛韦、利巴韦林等。
核苷类似物:这类药物通过模拟病毒的核苷酸结构,阻断病毒复制过程。
常见的核苷类似物包括阿昔洛韦、利巴韦林等。
- 非核苷类似物:这类药物直接作用于病毒的酶,阻止病毒复制过程。
常见的非核苷类似物包括奈韦拉平、培菲拉韦等。
非核苷类似物:这类药物直接作用于病毒的酶,阻止病毒复制过程。
常见的非核苷类似物包括奈韦拉平、培菲拉韦等。
- 蛋白酶抑制剂:这类药物抑制病毒在宿主细胞内的蛋白酶活性,阻断病毒复制。
常见的蛋白酶抑制剂包括艾德福韦、达菲韦等。
蛋白酶抑制剂:这类药物抑制病毒在宿主细胞内的蛋白酶活性,阻断病毒复制。
常见的蛋白酶抑制剂包括艾德福韦、达菲韦等。
- 免疫调节剂:这类药物通过调节宿主免疫系统,增强宿主对病毒的抵抗力。
常见的免疫调节剂包括干扰素和干扰素诱导剂等。
免疫调节剂:这类药物通过调节宿主免疫系统,增强宿主对病毒的抵抗力。
常见的免疫调节剂包括干扰素和干扰素诱导剂等。
- 抗逆转录病毒药物:这类药物主要用于治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
常见的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包括拉米夫定、洛匹那韦等。
抗逆转录病毒药物:这类药物主要用于治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
常见的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包括拉米夫定、洛匹那韦等。
2. 常见病毒感染及相应药物常见病毒感染及相应药物不同病毒感染需要使用特定的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
以下是常见病毒感染及相应的抗病毒药物:- 流感(Influenza):抗流感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扎那米韦等可用于治疗流感感染。
流感(Influenza):抗流感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扎那米韦等可用于治疗流感感染。
常用抗病毒药物的机制及特征作用

常用抗病毒药物的机制及特征作用常用抗病毒药物的机制及特征作用抗病毒药物是防治病毒感染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科技的进步和研究的不断深入下,研发出了许多常用的抗病毒药物。
这些药物通过不同的机制发挥作用,具有各自独特的特征。
本文将介绍常用抗病毒药物的机制及特征作用。
一、核苷类类似物抗病毒药物核苷类类似物抗病毒药物是模拟细胞内天然核苷酸的药物,通过与病毒RNA或DNA的合成酶结合,阻断其复制过程,从而达到抑制病毒复制的作用。
这类药物常见的代表是阿昔洛韦和拉米夫定。
阿昔洛韦是一种广谱抗病毒药物,特别适用于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和带状疱疹病毒感染。
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病毒DNA聚合酶,阻断病毒DNA的链延伸,从而阻止病毒复制。
拉米夫定是一种具有抗逆转录病毒活性的药物,广泛用于治疗艾滋病毒感染。
它通过与逆转录酶结合,抑制病毒RNA和DNA的合成,从而阻断病毒复制。
二、蛋白酶抑制剂类抗病毒药物蛋白酶抑制剂类抗病毒药物主要作用于病毒复制过程中的蛋白酶,阻断病毒的蛋白质合成,从而抑制病毒的复制和传播。
其中,常用的药物有司坦治和利巴韦林。
司坦治是一种广谱抗病毒药物,特别有效地治疗肝炎病毒感染。
它主要通过抑制肝炎病毒的蛋白酶活性,阻断病毒的蛋白质合成,从而抑制病毒的复制。
利巴韦林是一种用于治疗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药物,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乙肝病毒的逆转录酶和DNA聚合酶,阻断病毒的复制。
三、免疫增强剂类抗病毒药物免疫增强剂类抗病毒药物通过调节宿主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强机体的抵抗力,从而抑制病毒复制和传播。
这类药物主要包括干扰素和干扰素诱导剂。
干扰素是一类具有广谱抗病毒活性的蛋白质,可直接抑制病毒的复制和传播,同时激活宿主免疫系统,增强机体的防御能力。
干扰素诱导剂是通过模拟干扰素的作用,诱导机体产生干扰素样物质,从而达到增强免疫功能的目的。
这些药物广泛用于治疗乙型肝炎、皮肤疱疹等病毒感染。
综上所述,常用的抗病毒药物根据其机制和特征作用可分为核苷类类似物抗病毒药物、蛋白酶抑制剂类抗病毒药物和免疫增强剂类抗病毒药物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直以来,抗流感病毒药物市场都以奥司他韦、金刚烷胺、金刚乙胺三足鼎立,但随着盐酸阿比多尔的上市,这种维持多年的格局已被打破,盐酸阿比多尔这位新成员已经成为抗流感病毒药物的中坚之一
欧阳学文
我国抗感冒药物具有市场容量大、利润高的特点,在处方药和OTC品种的角逐下,市场已超过了50亿元。
从重点城市样本医院
抗病毒药物统计数据分析,抗流感病毒药物的购入呈如下状况:北京、广州、重庆、郑州、南京、哈尔滨六市购药金额居于前位,购入金额和用药量所占比重较大,六市样本医院购药金额已占
抗流感病毒类的90%,其购入金额比重依次为23.73%、16.46%、16.28%、16.24%、8.60%和8.03%,其它地区用药量和用药金额所占比重较少。
盐酸阿比多尔
盐酸阿比多尔是前苏联药物化学研究中心研制的抗病毒新药,对流感病毒甲型和乙型均有效,兼具治疗和预防作用。
1993年,该品在俄罗斯首次上市。
,SFDA批准了河北联合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盐酸阿比多尔原料药,批准苏州长征欣凯制药有限公司阿比多尔原料药及片剂,并批准先声药业生产分散片、石家庄四药生产胶囊、江苏涟水制药生产颗粒剂。
,SFDA正式批准了抗流感药物盐酸阿比多尔上市,它是一种防治甲型和乙型流感及其它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的高效药物,具有较强的抗流感病毒活性,通过抑制流感病毒脂膜与宿主细胞的融合而阻断病毒的复制,对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复制的抑制率分别为80%和60%,是一个兼有
直接抑制病毒和诱导内源性干扰素的双重作用的非核苷类化合物。
奥司他韦
奥司他韦属于抗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抑制剂药物,是当前世界公认有效的抗流感病毒药物。
该药口服后能阻断流感病毒表面的神经氨酸酶,阻断细胞病毒的释放扩散,感染者早期使用奥司他韦可使流感病程、发热区间得到很好的缓解,从而阻止流感病毒及禽流感病毒感染人体细胞组织。
1996年由Kent等率先合成了奥司他韦,吉尔利德科学公司在药物合成方面取得了进展,开发后进入临床,瑞士罗氏公司与其合作开发获得了经营销售权。
1999年奥司他韦在瑞典首先上市,随后在美国、加拿大、瑞士上市,用于治疗无并发症的A型和B型流感病毒感染。
2000年,奥司他韦在美国获准用于预防流感病毒感染,FDA同意奥司他韦作为儿童预防流感用药。
目前该药
已在全球60多个国家、地区销售,并在主要国家地区进入流感预防用药储备库。
奥司他韦销售总额达到15.58亿瑞士法郎,同比上一年增长了370%;全球奥司他韦总产量已达到3亿剂,销售额为26.27亿瑞士法郎,比上一年增长了68.61%。
,罗氏公司的奥司他韦胶囊已进入我国市场,以商品名“达菲”销售。
由于奥司他韦胶囊价格不菲,在非紧急状态下用量极为有限,前几年国内医院处方和零售药店销量不大,可以说对许多人还是较为陌生的药品,直到SARS 病毒的蔓延以及H5N1型禽流感病毒逐渐升级后,人们才关注到达菲。
奥司他韦是目前防治流感病毒较为有效的药品,其专利权将于期满,随着禽流感疫情在全球蔓延,罗氏集团已开始逐步授权实力雄厚的制药公司生产这一药物,以满足发展中国家的用药需求,随着H5N1型禽流感病毒的蔓延,也推动了药物的研发进程,6月9日,SFDA按照《药品特别审批程序》正式批准国产磷酸奥司他韦原料药和胶囊注
册,并核发了药品批准文号,批准上海三维制药的产品以商品名“奥尔菲”上市,同时批准的还有宜昌长江药业。
同时,近日有消息称,宜昌长江药业的磷酸奥司他韦胶囊已经被确定为抗流感储备药物,这标志着国产化磷酸奥司他韦原料药和胶囊工作取得了最终成果,为我国预防和治疗人类大流感的爆发和流行奠定了牢固的基础,将使药品价格和市场局面得到有效的缓解。
扎那米韦
扎那米韦(zanamivir)是一个有效的流感病毒唾液酸抑制剂,通过抑制流感病毒的神经氨酸酶,从而改变了流感病毒在感染细胞内的聚集和释放,临床用于流感的治疗。
扎那米韦由葛兰素公司研制成功,于1999年5月首先在澳大利亚获准上市,同时得到欧盟所有成员国的批准,商品名为“Relenza”。
美国FDA于1999年8月批准扎那米韦用于治疗A型和B型流感。
据Pharmaceufical Dafa Base药物综合数据库数据统计,扎那米韦全球性市场为6.96亿美元,同比上一年增长了68.1%,主要经销商是百时美施贵宝公司。
我国南京先声药业于9月获得葛兰素史克关于扎那米韦的生产许可授权,其产品成为第2个有效抗禽流感药物,可进入政府采购范畴和零售渠道市场,扎那米韦是一种雾化吸入剂,作用机制类似奥司他韦,用以治疗因甲型(A)流感病毒引起的流行性感冒。
目前已在SFDA申报注册和临床进程中。
复方金刚烷胺
金刚烷胺是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首先批准上市的第一种抗病毒药物,我国70年代开发成功,首先由东北制药总厂投产上市。
该药具有抗病毒活性和多巴胺能物质,口服给药用于治疗A型流感病毒性感染,也可用于带状疱疹的治疗,金刚烷胺及其复方制剂相继载入英国、美国、日
本、中国等10多个国家药典,在全球15个国家享有产品专利。
1996年SFDA批准浙江迪耳药业、北京双鹤药业、北京赛科药业、吉林通化茂祥制药有限公司、浙江康裕制药有限公司生产上市。
据中国化学制药协会信息,全年金刚烷胺原料药总产量为799吨,同比上一年的623吨增长了28.28%。
SFDA批准金刚烷胺片剂、胶囊、糖浆剂、颗粒剂和复方制剂生产批文105张,目前原料药主要用于生产复方抗感冒制剂、糖浆剂和颗粒剂,消耗量约占总产量的3/4,而其它单方制剂和外销仅占1/4左右。
金刚烷胺具有扼制亚A型流感病毒生长的作用机制,能有效抵御流感病毒的感染,其复方制剂是一个高效、低毒性的抗流感药物,目前含金刚烷胺的复方抗感冒制剂有多种配方,其中影响力较大的是复方氨酚烷胺、复方金刚烷胺氨基比林等,剂型有片剂、胶囊、颗粒剂、口服液
等,生产厂商已达数百家,估计国内年总产量将达25亿~30亿粒左右,消耗金刚烷胺原料300多吨。
在品牌如林的抗流感病毒市场中,快克、小快克、感康、克欣诺、感抗、泰克、永龙新速效感冒丸已是市场中重要品种,感舒、喜乐克、扑感灵、感克、盖克、轻克、感诺、感力克、感速宁等也占据了一定的份额。
样本医院购入海南亚洲制药有限公司的快克胶囊约50万粒,其购药金额占复方金刚烷胺口服制剂的80%以上,快克基本覆盖了北京、哈尔滨、长沙、济南、成都、南京、西安地区,在OTC市场共同驱动下,国内快克占据了金刚烷胺制剂三分之一的市场规模;而广州、重庆所用金刚烷胺是海南亚洲制药有限公司的快克、重庆科瑞制药有限公司的克欣诺和重庆天圣药业的感抗。
此外,吉林感康药业的复方金刚烷胺制剂感康、吉林通化茂祥药业泰克胶囊在市场上也占据了重要份额。
金刚乙胺
抗病毒药物金刚乙胺由DuPont
Merck公司开发,1987年瑞士罗氏制药公司以商品名Roflual在法国上市;森林制药公司受让后,1993年获FDA 审评通过在美国上市。
金刚乙胺作用机制是防止流感病毒吸附于宿主细胞表面,适用于A型流行性感冒的预防及治疗,金刚乙胺口服制剂的药效比金刚烷胺强4~6倍,能特异性的抑制A型流感病毒表面的M2蛋白,干扰流感病毒进入宿主细胞,抑制病毒脱壳及核酸的释放,从而起到抑制病毒复制和繁殖的作用;临床应用表明,该药具有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使用安全等特点,临床上用于预防和治疗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
我国金刚乙胺原料药生产厂家是浙江康裕制药有限公司、东北制药总厂,自后SFDA先后批准了4个口服剂型,分别是浙江康裕制药有限公司片剂及口服液“立安”、东北制药总厂的片剂“金迪纳”、沈阳津昌制药有限公司的糖浆剂“津彤”、大连天宇制药有限公司的颗粒剂“太之奥”。
近两年金刚乙胺申报注册的厂商较少。
而样本医院
购入药物是浙江康裕制药有限公司的产品,其中口服液占据了62%的份额,片剂占据了38%的市场份额。
抗病毒药物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的作用机理是攻击A 株流感病毒表面的M2蛋白,干预病毒复制,近两年,受禽流感病毒疫情影响,这一类产品在春秋之季需求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