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附答案
2022-2023学年广东省肇庆市石咀中学高一化学测试题含解析

2022-2023学年广东省肇庆市石咀中学高一化学测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下列金属氧化物中属于两性氧化物的是()A.Na2O2B.Al2O3C.Fe2O3D.CaO参考答案:B【考点】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分析】既可以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又可以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称为两性氧化物.结合各选项中物质的性质判断.【解答】解:A、过氧化钠与酸反应,生成物为盐、水、氧气,不与碱反应,故A不符合;B、氧化铝既可以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又可以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称为两性氧化物,故B符合;C、氧化铁与酸反应生成相应盐与水,与碱不反应,属于碱性氧化物,故C不符合;D、氧化钙与酸反应生成相应盐与水,与碱不反应,属于碱性氧化物,故D不符合.故选:B.2. 下列材料属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是()A.CuB.AlC.塑料D.光导纤维参考答案:D略3.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①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②同位素的性质几乎完全相同③质子数相同,电子数也相同的粒子不可能是一种分子和一种离子④电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是同一种元素⑤一种元素只能有一种质量数⑥互称同位素的两种核素间具有相同的中子数和核外电子数A.①②④⑤B.③④⑤⑥C.②③⑤⑥D.①②⑤⑥参考答案:D略4. 现有①乙酸乙酯和乙酸钠溶液②溴化钠溶液和溴水的混合液,分离它们的正确方法依次是A.分液、蒸馏 B.萃取、分液 C.分液、萃取D.蒸馏、分液参考答案:C略5. 分子式为C8H10O的芳香族化合物,其中能与Na反应放出H2,但不能和NaOH溶液反应的同分异构体数目为A.3 B.5 C.10D.14参考答案:B6. 著名化学家徐光宪,因为在稀土萃取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被誉为“稀土界的袁隆平”;2008年1月9日,胡锦涛主席为其颁发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稀土元素是指镧系的15种元素,加上钪和钇共17种元素。
两性化物

无机化学下册两性金属单质、氧化物、氢氧化物(性质、特征反应复习总结)2010级化学1班李海波★注,本文件仅参考无机化学课本,对课本未提到的两性物质未予以整理。
一、锗、锡、铅1、PbO2,两性氧化物,酸酸性大于碱性,与强碱共热可得铅酸盐。
PbO2+2NaOH+2H2O=加热=Na2[Pb(OH)6]Pb(Ⅳ)为强氧化剂,可将Mn2+离子氧化为MnO4-离子:2Mn2++5PbO2+4H++5SO42-==2MnO4-+5PbSO4↓+2H2O将Pb在氧气中加热,可得到红色的Pb3O4。
Pb3O4俗名铅丹,能部分溶解于硝酸:Pb3O4+4HNO3==PbO2↓+2Pb(NO3)2+2H2O2、氢氧化(亚)锗、氢氧化(亚)锡、氢氧化(亚)铅[M(OH)2,M(OH)4]在这些氢氧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Ge(OH)4,但仍然是弱酸,碱性最强的是Pb(OH)2,仍然是两性氢氧化物。
锗分族的元素金属性很弱,从Ge到Pb金属性增强。
在M(OH)2中,常见的是Sn(OH)2和Pb(OH)2,它们既溶于酸也溶于碱。
Sn(OH)2+2HCl==SnCl2+2H2O Sn(OH)2+2NaOH==Na2[Sn(OH)4]Pb(OH)2+2HNO3==Pb(NO3)2+2H2OPb(OH)2+NaOH=加热=Na[Pb(OH)3]若将Pb(OH)2在373K脱水,得到红色PbO;如果加热温度低,则PbO颜色变浅。
在M(OH)4中,Ge(OH)4和Sn(OH)4比较常见,分别称为锗酸和锡酸。
在M(Ⅳ)的盐溶液中加碱,或者由GeCl4、SnCl4水解,或者将金属Ge和Sn与浓HNO3反应,都能够得到锗酸和锡酸:GeCl4+H2O==Ge(OH)4↓+4HCl需要注意的是,能溶于酸碱的α-锡酸可由Sn(Ⅳ)盐在低温下水解或者与碱反应得到。
而β-锡酸不溶于酸碱,通常由Sn(Ⅳ)在高温下水解或者金属Sn与浓硝酸反应制得。
另外,长时间放置的α-锡酸也可转变为β-锡酸:SnCl2+NH3·H2O==α-Sn(OH)4↓+4NH4Cl α-Sn(OH)4+2NaOH==Na2Sn(OH)6α-Sn(OH)4+4HCl==SnCl4+4H2O二、铝、镓、铟1、Al,两性金属,能溶于稀盐酸或稀硫酸中,也能溶于强碱中。
两性氢氧化物

3 32
2 ( )2AgOH NH H O Ag NH OH HO+ aeaeAE+g
C、
3 2 32
()CaCO CO H O Ca HCO+ + aeaeAE
D、
3 2 2 32
答案:AD
五、习题精讲
7、只用一种试剂就可鉴别硫酸铵、氯化钾、氯化镁、硫酸
铝和硫酸铁溶液,这种试剂是 ( )
3 2 3 22
二、学生实验
[实验 7] Al(OH) 的两性。
3
在 Al (SO ) 溶液中滴加氨水,产生 Al(OH) 沉淀,并分置
2 4 3 3
于两支试管。在两支试管内分别滴加 NaOH 和 HCl 溶液,
观察现象。在两支试管中交叉滴加 NaOH 和HCl 溶液,观
察现象。
+ + aeaeAE +
2 22
三、思考题
[问题 12] 在含有 a mol AlCl 的溶液中滴加含b mol NaOH 的
3
溶液,观察到先有白色沉淀产生,继而沉淀部分消失。求最
终沉淀物的物质的量。
分析与解答:
3+-
3 ()Al OH Al OH+ aeaeAEO
实验分析:
3++
( ) 33Al OH H Al HO+ aeaeAE+
32
--
Al OH OH AlO HO
( )2+ aeaeAE+
3 22
二、学生实验
[实验 8] Al 与 NaOH 溶液的反应。在试管口点燃氢气。
AL的酸碱两性 高三

1大良总校:2222 2203 大良北区:2809 9568 大良新桂:2226 7223 大良嘉信:2232 3900 容桂分校:2327 9177Al 的酸碱两性年级:高三 科目:化学请讲解一下Al 及其氧化物 氢氧化物的酸碱两性答:有关铝、氧化铝、氢氧化铝的两性的重点知识如下:凡是原子的电子层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周期序数等于族序数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都位于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上,这样的元素都既能表现出部分金属性,又能表现出部分非金属性。
铝元素就是其中之一。
铝原子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都是三,铝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第三主族。
铝是较活泼的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铝位于锌铁的前面。
铝在化学反应中,能表现出较强的金属性,即失电子的能力强,是常用的还原剂。
铝在常温下,就能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在铝表面形成氧化膜,这层氧化膜,可以阻止内部金属继续被氧化,这是铝具有较强的抗腐蚀能力的原因。
铝在常温下,与浓硫酸或浓硝酸作用发生钝化,也是铝被氧化在表面形成氧化膜,只不过形成的氧化膜抗腐蚀能力更强罢了。
铝跟氯气、硫都容易化合。
铝跟酸和一些盐溶液易发生置换反应,铝跟高温水蒸气也能发生置换反应,产物是氧化铝和氢气。
在冶金工业上,还用铝做还原剂冶炼钒、铬、锰等高熔点金属。
由于此类反应使用铝做还原剂,反应后产生的热量很高,常称为铝热反应。
铝跟氧化铁也能发生铝热反应。
铝虽然是较活泼的金属,但在某些方面却能表现出非金属的性质。
如氯化铝是共价化合物,熔融时不导电,加热易升华;氢氧化铝可以表现出酸的性质,铝跟强碱溶液能反应,生成偏氯酸盐和氢气。
因此,有人把铝称为两性金属。
像这样的金属,常见的还有锌、铍。
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两性指的是它们既能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它们跟酸反应,起的是碱性物质的作用,在生成的盐中,提供金属离子,为铝盐;他们跟碱反应,起的是酸性物质的作用,在生成的盐中,提供酸根离子,为偏铝酸盐。
高三化学总复习金属及其化合物

高三化学总复习――金属及其化合物一.金属的通性1.位置:金属元素位于周期表的左下角,最外层电子数大部分少于4个。
2.物理通性:大部分有延展性、金属光泽,都有导热导电性等。
3.化学性质:易失电子,被氧化,金属表现还原性。
4.钠、铝、铁、铜单质的重要性质钠铝铁铜及非金属单质O24Na+O2=2Na2OO2+2Na Na2O24Al+3O22Al2O33Fe+2O2Fe3O42Cu+O22CuO Cl22Na+Cl22NaCl 2Al+3Cl22AlCl32Fe+3Cl22FeCl3Cu+Cl2CuCl2S 2Na+S Na2S 2Al+3S Al2S3Fe+S FeS 2Cu+S Cu2SH2O 2Na+2H2O=2NaOH+H2↑2Al+6H2O2Al(OH)3+3H2↑3Fe+4H2OFe3O4+4H2不反应HCl溶液2Na+2HCl=2NaCl+H2↑2Al+6HCl=2AlCl3+3H2↑Fe+2HCl=FeCl2+H2↑不反应NaOH溶液及水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H2↑不反应不反应CuSO4溶液2Na+2H2O+CuSO4=Na2SO4+Cu(OH)2↓+H2↑较复杂较复杂不反应制备2NaCl 2Na+Cl2↑2Al2O34Al+3O2↑Fe2O3+3CO2Fe+3CO2CuO+COCu+CO2二.钠及其化合物1.钠⑴钠的物理性质状态颜色硬度密度熔点导电、导热性固体银白色较小(比水大)较小(比水小)较低(用酒精灯加热,很快熔化)是电和热的良导体⑵钠的化学性质①钠及非金属单质的反应A:及氧气:4Na+O2=2Na2O(变暗);O2+2Na Na2O2(燃烧生成淡黄色固体)B:及氯气:2Na+Cl22NaCl;C:及S:2Na+S Na2S②钠及水的反应(水中先滴入酚酞)2Na+2H2O=2NaOH+H2↑现象概述现象描述原因浮浮在水面钠的密度比水小游四处游动钠及水反应产生气体熔融化成银白色小球钠的熔点较低,且该反应放出大量热响发出咝咝的响声钠及水反应剧烈红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生成了碱性物质③钠及酸的反应:2Na+2H+=2Na++H2↑④钠及盐溶液的反应:2Na+2H2O+CuSO4=Na2SO4+Cu(OH)2↓+H2↑;6Na+6H2O+2FeCl3=6NaCl+2Fe(OH)3↓+3H2↑⑤Na可及某些有机物反应:2CH3COOH+2Na→2CH3COONa+H2↑;2CH3CH2OH+2Na→2CH3CH2ONa+H2↑;2C6H5OH+2Na→2C6H5ONa+H2↑;⑶钠的保存通常钠保存在煤油中,原因是①钠极易及空气中的O2、水蒸气反应;②钠不及煤油反应;③钠的密度比煤油大,沉于底部。
重金属氧化物

1、Fe2O3、Fe(OH)3、CuO、Cu (OH)2、ZnO、Zn(OH)2不溶解于水。
2、Al2O3常温下不溶于水;Al(OH)3难溶于水,易形成胶体溶液,不稳定,易受热分解氧化铝Al2O3。
3、镉:CdO,可致癌,不溶于水,可溶于酸,生成Cd[H2O]62+;也可溶于碱,生成[Cd(OH)4]2−。
Cd(OH)2,溶于稀酸、氢氧化铵和氯化铵溶液,微溶于氢氧化钠溶液,几乎不溶于水。
4、汞HgO,红色氧化汞(剧毒),不溶于水,剧毒。
Hg(OH)2只存在于溶液中,以汞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形式存在,氢氧化汞的溶解度不是很大,在碱性溶液中溶解度更小,以橙色沉淀的形式析出,Hg(OH)2沉淀不稳定,析出沉淀后立刻分解成溶解度更低的HgO,故至今未曾制得氢氧化汞固体。
5、铅PbO不溶于水,不溶于乙醇,溶于硝酸、乙酸、热碱液。
不溶于水,不溶于乙醇,溶于硝酸、乙酸、热碱液。
Pb(OH)2,微溶于水。
溶于硝酸和醋酸。
易溶于强碱溶液,生成亚铅酸盐M2[Pb(OH)4]。
PbO2氧化铅,不溶于水、醇,溶于乙酸、氢氧化钠水溶液。
见光分解为四氧化三铅和氧。
受高热分解放出氧气,首先成为三氧化二铅,而后成为四氧化三铅,更高的温度下为PbO。
氧化铅(IV)的水合物的为铅酸。
有正铅酸Pb(OH)4,六羟基铅酸H2[Pb(OH)6]、偏铅酸H2PbO3。
通常以铅酸盐的形式存在。
6、砷As2O3,微溶于水,溶于酸、碱。
三氧化二砷溶于水制得亚砷酸H3AsO3或As(OH)3,只能存在于水溶液中,还没有分离出纯酸。
中性环境水体一般为亚砷酸H3AsO3为主。
As2O5,在315℃以上时分解为氧气及三氧化二砷,在水中溶解形成砷酸H3AsO4,毒性虽不及亚砷酸,但仍较高。
在中性和弱碱性富氧环境则以H2AsO4-、HAsO42-为主。
7、铬Cr2O3溶于加热的溴酸钾溶液,微溶于酸类和碱类,几乎不溶于水、乙醇和丙酮。
Cr(OH)3不溶于水,溶于酸和强碱溶液。
判断元素金属性强弱的依据

结论:Mg的金属性不如Na 结论:Mg的金属性不如Na 的金属性不如
第二组实验: 、 与盐酸反应 第二组实验:Mg、Al与盐酸反应 反应物 Mg、盐酸 、 Al、盐酸 、 现 象
反应迅速, 反应迅速,产生 大量气泡 反应较慢,缓 反应较慢, 缓产生气泡
离子方程式
Mg + 2H+ ═ Mg2+ +H2 ↑ 2Al + 6 H+ ═ 2Al 3+ + 3H2 ↑
两性氢氧化物—— 两性氢氧化物——
既能与酸反应, 又能与碱反应的氢氧化物。 既能与酸反应, 又能与碱反应的氢氧化物。{Al(OH)3}
Na
Mg
Al
金属性逐渐减弱
Si P S 性 质 Si
Cl 性质的比较 P 磷蒸气 与氢气 能反应 H3PO4 中强酸 S Cl 光照或 点燃 HClO4 最强酸
非金属单 质与氢气 反应的条 件 最高价氧 化物对应 水化物的 酸性强弱
第一组实验:Na、Mg与水的反应 第一组实验:Na、Mg与水的反应 反 应 物 Na、 Na、水、 酚酞 Mg、 Mg、水、 酚酞 现 象 方 程 式
大量气泡、 大量气泡、溶液变红
2Na + 2H2O ═ 2N前——无明显现象, Mg + 2H2O ═ ——无明显现象 Mg(OH)2 + H2 ↑ 加热后——大量气泡, ——大量气泡 加热后——大量气泡, (缓慢 缓慢) 缓慢 红色明显
思考题
如果将1mol/LAlCl3溶液逐滴滴加到 如果将 NaOH溶液中,会观察到什么现象? 溶液中, 溶液中 会观察到什么现象?
判断元素金属性强弱的依据
①单质与水或酸置换出氢的难易程度(或反应 单质与水或酸置换出氢的难易程度( 的剧烈程度) 反应越易,说明金属性就越强; 的剧烈程度)。反应越易,说明金属性就越强; ②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碱性越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 强,说明其金属性也就越强,反之则弱; 说明其金属性也就越强,反之则弱; ③金属间的置换反应,依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金属间的置换反应,依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金属甲能从金属乙的盐溶液中置换出乙, 金属甲能从金属乙的盐溶液中置换出乙,说明甲 的金属性比乙强。 的金属性比乙强。
金属氧化物和氢氧化物

AlCl3 + 3NH3· H2O == Al(OH)3↓+ 3NH4Cl 。
②Al(OH)3加热能分解: 2Al(OH)3=Al2O3+3H2O 3)用途: 用作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D
四、铁的氢氧化物
化学式 颜 色 状 态 溶解性 制备
加热
Fe(OH)2 白色固体 不溶于水
不溶解
(2)偏铝酸盐与酸反应:
① AlO2
- H+
适量
CO2 适量
Al(OH)3
H+
过量
CO2 过量
Al3+
法②优于法①
② AlO2-
Al(OH)3
不溶解
(3)相互促进水解反应:
Al3++3AlO2-+6H2O=4Al(OH)3↓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试作出下列反应图像,并写出各阶段离子方程式。
①向Al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直至过量 n[Al(OH)3] Al3+ + 3OH—(少量) = Al(OH)3↓ 3mol Al(OH)3 + OH— = AlO2—+2H2O 0 1 2 3 4 n(NaOH) 1mol 向NaOH溶液中滴加AlCl3 溶液直至过量 Al3++4OH—(过量) = AlO2—+2H2O 3mol 3mol Al3++3AlO2-+6H2O=4Al(OH)3↓ 1mol
说明:
①铝制餐具不宜用来蒸煮或长 时间存放酸性、碱性的食物 ②氧化铝不溶于水,与水不反应, 故不能用氧化铝与水反应制取氢 氧化铝
3、用途: ①耐火材料(Al2O3熔点高)
②冶炼金属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属——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附答案一.选择题(共28小题)1.(2014•闸北区一模)铬(Cr)与铝的性质相似,如Cr(OH)3+OH﹣→CrO2﹣+2H2O,下列推断中错误的是()A.往CrCl3溶液加入过量NaOH溶液不可制得Cr(OH)3B.对CrCl3•6H2O加热脱水可得CrCl3C.C r2O3既能溶于盐酸,又能溶于氢氧化钠溶液D.C rO2﹣水解使溶液显碱性2.下列物质中,能与盐酸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A.C O2B.M g C.N a2CO3D.A l2O33.在①KOH、②Al(OH)3、③H2SO4三种物质中,与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均能反应的是()A.①②③B.②和③C.①和③D.只有②4.氧化铝是铝土矿的主要成分.氧化铝属于()A.碱性氧化物B.酸性氧化物C.两性氧化物D.混合物5.下列物质中既能跟稀H2SO4反应,又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①NaHCO3 ②Al2O3 ③Al(OH)3④Al ⑤Na2CO3.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②③④⑤D.全部6.在化学学习与研究中类推的思维方法有时会产生错误的结论,因此类推的结论最终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确定其正确与否.下列几种类推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C O2不能与CaCl2溶液反应,则SO2也不能与CaCl2溶液反应B.金属钠着火不能用CO2扑灭,则金属钾着火也不能用CO2扑灭C.乙烯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则丙烯也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D.A l(OH)3能与NaOH溶液反应,则Al(OH)3也能与氨水反应7.铝制品不宜长期盛放酸性食品和碱性食品是因为铝制品表层物质属于()A.金属铝B.碱性氧化物C.酸性氧化物D.两性氧化物8.Zn(OH)2是两性氢氧化物,和强酸反应时生成Zn2+,跟强碱反应时生成ZnO22﹣.现有三份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MgCl2、ZnCl2、AlCl3溶液(配制时均加入少量盐酸),现将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分别滴入三种溶液中至过量,NaOH溶液的体积x(mL)与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y(mol)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则与MgCl2、ZnCl2、AlCl3三种溶液一一对应的正确图象是()A.③②④B.③⑤①C.③⑤④D.③②①9.已知Ba(AlO2)2可溶于水.如图表示的是向含A12(SO4)30.01mol的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时,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y与加入Ba(OH)2的物质的量x的关系(其中a、c分别是0b段和bd段的中点).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a时沉淀的质量为3.495 gB.b时沉淀的物质的量为0.05 molC.c时溶液中Ba2+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005 molD.e时溶液中AlO2﹣的物质的量为0.01 mol10.下列物质在一定条件下既能和醋酸反应,又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①Al ②Al2O3③Al(OH)3④NaHCO3⑤碳铵⑥CH3CH(OH)COOH()A.①②③④⑤⑥B.除⑥外C.除④⑤外D.只有②③④⑤11.下列物质中属于既能和盐酸又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合物的是()①Al ②Al2O3③Al(OH)3④NaHCO3⑤NaHSO4⑥Mg(OH)2.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C.③④⑤⑥D.②③④⑤12.下表中各组物质不能实现如图转化的是()甲乙丙A AlCl3Al Al(OH)3B AlCl3Al(OH)3NaAlO2C CO2NaHCO3Na2CO3D CO2(NH4)2CO3N H3A.A B.B C.C D.D13.下列各种物质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的是()①Al②AlCl3③NaCl④Al(OH)3⑤Al2O3⑥NaHCO3.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③④⑤C.④⑤D.①④⑤⑥14.下列关于Al(OH)3的性质叙述错误的是()A.A 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B.A l(OH)3是难溶于水的白色胶状物质C.A l(OH)3能凝聚水中的悬浮物,也能吸附色素D.A l(OH)3既溶于NaOH溶液、氨水,又能溶于盐酸15.有4种化合物(1)NaHCO3、(2)Al (OH)3、(3)(NH4)2S、(4)H2N﹣CH2一COOH,其中跟盐酸和氢氧化钠都能反应的是()A.只有(2)(4)B.只有(1)(2)C.只有(1)(2)(3)D.(1)(2)(3)(4)16.向甲溶液中加入(或通入)乙溶液(或气体),生成的沉淀的量与加入的乙的量的关系符合右图的是:()选项 A B C D甲Al2(SO4)3Na[Al(OH)4]AlCl3Ca(OH)2乙NH3HCl NaOH CO2A.A B.B C.C D.D17.某同学胃部不适,医生诊断后让其服用胃舒平[主要成分有Al(OH)3],度分析下列饮食中,该同学在服药期间不宜食用的是()A.醋B.松花蛋C.面条D.酱油18.向NaOH和NaAlO2的混合液中不断滴加盐酸,下列图象中,能正确表示上述反应的是(横坐标表示加入HCl 溶液的体积,纵坐标表示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A.B.C.D.19.(2010•上海)甲、乙两烧杯中分别装有相同体积、相同pH的氨水和NaOH溶液,各加入10mL 0.1mol•L﹣1 AlCl3溶液,两烧杯中都有沉淀生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中沉淀一定比乙中的多B.甲中沉淀可能比乙中的多C.甲中沉淀一定比乙中的少D.甲中和乙中的沉淀可能一样多20.(2009•汕头模拟)元素的性质包含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其强弱可以通过该元素对应的某些化学性质体现出来.某同学认为铝元素是金属元素,但是有一定的非金属性.下列化学反应中,你认为能支持该同学观点的是()A.铝片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B.氢氧化铝溶于强碱溶液C.氢氧化铝溶于强酸溶液D.铝热反应21.(2008•肇庆一模)将足量稀盐酸到加到下列固体混合物中,只能发生一种反应的是()A.Al、CuSO4、Na[Al(OH)4]B.NaClO、Na2SO3、BaCl2C.KNO3、NaCl、NaHCO3D.NaNO3、FeSO4、NH4HCO322.(2012•嘉定区三模)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一组物质是()①Al ②(NH4)2CO3③氨基酸④油脂.A.②④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23.(2011•深圳一模)下列类比关系正确的是()A.A lCl3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Al(OH)4﹣,则与过量NH3•H2O也生成Al(OH)4﹣B.N a2O2与CO2反应生成Na2CO3和O2,则与SO2反应可生成Na2SO3和O2C.F e与Cl2反应生成FeCl3,则与I2反应可生成FeI3D.A l与Fe2O3能发生铝热反应,则与MnO2也能发生铝热反应24.已知反应BeCl2+Na2BeO2+2H2O═2NaCl+2Be(OH)2↓能完全进行,则下列推断中正确的是()A.B e(OH)2属于两性氢氧化物B.B eCl2水溶液的导电性强,因此BeCl2一定是离子化合物C.将BeCl2溶液或Na2BeO2溶液蒸干并灼烧后,得到的残留物均为BeOD.在BeCl2溶液或Na2BeO2溶液中加入NaHCO3溶液,都可生成Be(OH)2沉淀,其原理相同25.铍(Be)与铝的性质相似,已知反应BeCl2+3NH3•H2O═2NaCl+2Be(OH)2↓能进行完全.据此作出的以下推断中正确的是()A.常温时,BeCl2溶液pH>7,将其蒸干、灼烧后可得残留物BeCl2B.常温时,Na2BeO2溶液pH<7,将其蒸干、灼烧后可得残留物Na2BeOC.B e(OH)2既能溶于盐酸,又能溶于NaOH溶液D.B eCl2水溶液的导电性较强,说明BeCl2一定是离子化合物26.将足量的CO2不断通入KOH、Ca(OH)2、KAlO2的混合溶液中,生成沉淀与通入CO2的量的关系可表示为()A.B.C.D.27.双羟基铝碳酸钠是医疗上常用的一种抑酸剂,其化学式是NaAl(OH)2CO3.关于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物质属于两性氢氧化物B.该物质是Al(OH)3和Na2CO3的混合物C.1mol NaAl(OH)2CO3最多可消耗3mol H+D.该药剂不适合于胃溃疡患者服用28.Al(OH)3和Ga(OH)3均为两性氢氧化物,酸性强弱顺序为H2CO3>Ga(OH)3>Al(OH)3,若把过量的CO2通入含等物质的量的NaAlO2和NaGaO2的混合溶液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无任何明显现象B.先生成两种沉淀,后沉淀又逐渐溶解C.先出现Al(OH)3沉淀,后出现Ga(OH)3沉淀,沉淀不溶解D.先出现Ga(OH)3沉淀,后出现Al(OH)3沉淀,沉淀不溶解二.填空题(共2小题)29.原子序数为11~17的元素中:(1)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呈两性的元素是_________;(2)该氧化物与烧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30.现有以下四种物质:A.漂白粉B.SiO2 C.Fe2O3 D.Al2O3,请你根据题意,选择恰当的选项用字母代号填空.(1)可作环境消毒剂的是_________;(2)具有两性的氧化物是_________;(3)用作红色油漆和涂料的是_________;(4)可作制造光导纤维的是_________.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8小题)1.(2014•闸北区一模)铬(Cr)与铝的性质相似,如Cr(OH)3+OH﹣→CrO2﹣+2H2O,下列推断中错误的是()A.往CrCl3溶液加入过量NaOH溶液不可制得Cr(OH)3B.对CrCl3•6H2O加热脱水可得CrCl3C.C r2O3既能溶于盐酸,又能溶于氢氧化钠溶液D.C rO2﹣水解使溶液显碱性考点: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盐类水解的应用.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分析:A、铬(Cr)与铝的性质相似,Cr(OH)3+OH﹣=CrO2﹣+2H2O,说明氢氧化铬是两性氢氧化物,溶于过量氢氧化钠溶液中生成CrO2﹣;B、CrCl3•6H2O中Cr3+离子水解,加热脱水得到Cr(OH)3;C、铬(Cr)与铝的性质相似,氧化物为两性氧化物,所以Cr2O3既能溶于盐酸,又能溶于NaOH溶液;D、CrO2﹣水解结合氢离子和水生成氢氧化铬,使溶液显碱性;解答:解:A、铬(Cr)与铝的性质相似,Cr(OH)3+OH﹣=CrO2﹣+2H2O,说明氢氧化铬是两性氢氧化物,溶于过量氢氧化钠溶液中生成CrO2﹣,不可制得Cr(OH)3,故A正确;B、CrCl3•6H2O中Cr3+离子水解,加热脱水得到Cr(OH)3,故B错误;C、铬(Cr)与铝的性质相似,氧化物为两性氧化物,所以Cr2O3既能溶于盐酸,又能溶于NaOH溶液,故C正确;D、CrO2﹣水解结合氢离子和水生成氢氧化铬,使溶液显碱性,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铝的性质分析判断,运用类比思想分析判断铬及其化合物的性质,题目难度中等.2.下列物质中,能与盐酸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A.C O2B.M g C.N a2CO3D.A l2O3考点: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专题:几种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分析: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物质有:两性化合物(如Al2O3、Al(OH)3等)、弱酸的铵盐(如(NH4)2CO3等)、弱酸的酸式盐(NaHCO3、NaHS等)、单质(如Al)、氨基酸等.解答:解:A.二氧化碳是酸性氧化物,能和氢氧化钠反应,不能和盐酸反应,故A错误;B.镁能和盐酸反应,不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故B错误;C.碳酸钠属于弱酸盐,能和盐酸反应,不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故C错误;D.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既能和盐酸反应又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都生成盐和水,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元素化合物的性质,难度不大,明确物质的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知道中学常见的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主要有:①两性物质:Al2O3、ZnO、Al(OH)3、Zn(OH)2、氨基酸、蛋白质等;②多元弱酸的酸式盐:NaHCO3、KHS、KHSO3、NaH2PO4等;③弱酸的铵盐及其酸式盐:(NH4)2S、NH4HS、(NH4)2CO3、NH4HCO3、CH3COONH4等;④某些具有两性的金属:Zn、Al等;⑤某些非金属:Si、S等;⑥其它一些物质.如:a、某些盐类物质既与酸反应,又与碱反应;b、个别酸性氧化物SiO2;c、具有还原性的无氧酸:H2S、HI等与氧化性酸反应、与碱反应;d、具有氧化性酸:浓H2SO4、HNO3等与还原性酸反应、与碱反应.3.在①KOH、②Al(OH)3、③H2SO4三种物质中,与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均能反应的是()A.①②③B.②和③C.①和③D.只有②考点: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分析:能和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物质有:Al、两性氧化物、两性氢氧化物、弱酸的酸式盐、弱酸的铵盐、氨基酸等物质,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①KOH属于强碱,和盐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和NaOH溶液不反应,故错误;②氢氧化铝属于两性氢氧化物,能溶于强酸、强碱,所以能和HCl、NaOH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故正确;③H2SO4属于酸,只能和碱发生中和反应,和酸不反应,所以只和NaOH反应,和HCl不反应,故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能和酸、碱反应的物质,明确物质的性质是解本题关键,总结归纳能和强酸、强碱反应的物质,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知道常见物质的酸碱性,题目难度不大.4.氧化铝是铝土矿的主要成分.氧化铝属于()A.碱性氧化物B.酸性氧化物C.两性氧化物D.混合物考点: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专题:物质的分类专题.分析:根据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以及两性氧化物的概念结合氧化铝的性质来回答分析.解答:解:A、碱性氧化物是能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氧化铝不但可以和碱反应还可以和酸反应均生成盐和水,故A错误;B、酸性氧化物是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氧化铝不但可以和酸反应还可以和碱反应均生成盐和水,故B错误;C、氧化铝不但可以和酸反应还可以和碱反应均生成盐和水,属于两性氧化物,故C正确;D、氧化铝是含有氧元素和铝元素的纯净物,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常见物质的概念,注意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这一结论,要求平时注意知识的灵活应用,难度不大.5.下列物质中既能跟稀H2SO4反应,又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①NaHCO3 ②Al2O3 ③Al(OH)3④Al ⑤Na2CO3.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②③④⑤D.全部考点: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分析:既能与稀H2SO4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物质有铝、氧化铝、氢氧化铝、多元弱酸的酸式盐,弱酸对应的铵盐、蛋白质、氨基酸等.解答:解:NaHCO3与稀H2SO4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故①正确;②Al2O3与稀H2SO4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水,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故②正确;③Al(OH)3与稀H2SO4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水,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故③正确;④Al与稀H2SO4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氢气,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故④正确;⑤Na2CO3与稀H2SO4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与NaOH溶液反应不反应,故⑤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明确Al、Al2O3、Al(OH)3的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并注意归纳常见物质的性质来解答.6.在化学学习与研究中类推的思维方法有时会产生错误的结论,因此类推的结论最终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确定其正确与否.下列几种类推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C O2不能与CaCl2溶液反应,则SO2也不能与CaCl2溶液反应B.金属钠着火不能用CO2扑灭,则金属钾着火也不能用CO2扑灭C.乙烯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则丙烯也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D.A l(OH)3能与NaOH溶液反应,则Al(OH)3也能与氨水反应考点: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乙烯的化学性质.分析:A、碳酸盐与亚硫酸盐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或二氧化硫.B、钾比钠活泼.C、乙烯、丙烯都含有碳碳双键,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D、Al(OH)3溶于强酸强碱,但不能溶于弱酸弱碱.解答:解:A、根据强酸能制取弱酸原理,碳酸和亚硫酸都是弱酸,盐酸是强酸,所以碳酸盐与亚硫酸盐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或二氧化硫,故A正确;B、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过氧化钠,过氧化钠能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氧气能加快钠的燃烧,所以不能用二氧化碳扑火,钾比钠活泼,钾燃烧产物更能与二氧化碳反应,导致钾燃烧不能用二氧化碳扑灭,故B 正确;C、乙烯、丙烯都含有相同的官能团碳碳双键,碳碳双键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故C正确;D、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能溶于强酸强碱,但不能溶于弱酸弱碱,故D错误.故选D点评:此题是一道多点知识考查题,解题的关键是对相关问题的理解与掌握,对开阔学生的知识面有一定帮助.7.铝制品不宜长期盛放酸性食品和碱性食品是因为铝制品表层物质属于()A.金属铝B.碱性氧化物C.酸性氧化物D.两性氧化物考点: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专题:几种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分析: Al放置在空气中被氧化为氧化铝,氧化铝具有两性,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以此来解答.解答:解:Al放置在空气中被氧化为氧化铝,氧化铝与酸性食品和碱性食品均能反应生成盐和水,则氧化铝为两性氧化性,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Al的性质与物质的分类,明确两性氧化性的概念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题目较简单.8.Zn(OH)2是两性氢氧化物,和强酸反应时生成Zn2+,跟强碱反应时生成ZnO22﹣.现有三份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MgCl2、ZnCl2、AlCl3溶液(配制时均加入少量盐酸),现将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分别滴入三种溶液中至过量,NaOH溶液的体积x(mL)与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y(mol)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则与MgCl2、ZnCl2、AlCl3三种溶液一一对应的正确图象是()A.③②④B.③⑤①C.③⑤④D.③②①考点: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专题: 几种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分析: 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MgCl 2、ZnCl 2、AlCl 3溶液,即三者的物质的量是相等的,将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分别滴入三种溶液中至过量,所发生的反应过程如下:MgCl 2+2NaOH=Mg (OH )2↓+2NaCl ;ZnCl 2+2NaOH=Zn (OH )2↓+2NaCl ,Zn (OH )2↓+2NaOH=Na 2ZnO 2+2H 2O ;AlCl 3+3NaOH=Al (OH )3↓+3NaCl ,Al (OH )3↓+NaOH=NaAlO 2+2H 2O ,根据溶液物质的量和化学方程式来确定沉淀的量.解答: 解:向氯化镁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开始先中和其中的少量盐酸,然后生成白色沉淀氢氧化镁,当氢氧化钠过量时,沉淀也不会溶解,量保持不变,故对应的是图象③,向氯化锌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开始先中和其中的少量盐酸,然后生成白色沉淀氢氧化锌,当氢氧化钠过量时,沉淀会溶解,依次发生反应ZnCl 2+2NaOH=Zn (OH )2↓+2NaCl ,Zn (OH )2↓+2NaOH=Na 2ZnO 2+2H 2O ,沉淀量达到最大和沉淀完全消失所消耗的氢氧化钠是相等的,故图象⑤是正确的,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开始先中和其中的少量盐酸,然后生成白色沉淀氢氧化铝,当氢氧化钠过量时,沉淀会溶解,依次发生反应: AlCl 3+3NaOH=Al (OH )3↓+3NaCl ,Al (OH )3↓+NaOH=NaAlO 2+2H 2O ,沉淀量达到最大和沉淀完全消失所消耗的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之比是3:1,故图象①是正确的.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金属镁、金属铝以及金属锌的可溶性盐溶液和强碱氢氧化钠之间的反应,属于化学反应知识的考查题,注意方程式的灵活应用是解题关键,难度不大.9.已知Ba (AlO 2)2可溶于水.如图表示的是向含A12(SO 4)30.01mol 的溶液中逐滴加入Ba (OH )2溶液时,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y 与加入Ba (OH )2的物质的量x 的关系(其中a 、c 分别是0b 段和bd 段的中点).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 a 时沉淀的质量为3.495 gB . b 时沉淀的物质的量为0.05 molC . c 时溶液中Ba 2+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005 molD . e 时溶液中AlO 2﹣的物质的量为0.01 mol考点: 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 专题: 元素及其化合物.分析: 采用定量法分析,假设有1molA12(SO 4)3则溶液中含有2molA13+、3molSO 42﹣,向溶液中逐滴加入Ba (OH )2溶液时发生的反应为:Al 3++3OH ﹣=Al (OH )3↓、SO 42﹣+Ba 2+=BaSO 4↓.则当2molA13+完全沉淀时,消耗Ba (OH )23mol ,此时3molSO 42﹣全部沉淀;生成沉淀为2molAl (OH )3和3molBaSO 4共5mol ,因此,在整个反应过程中BaSO 4的物质的量始终大于Al (OH )3的物质的量;再加入Ba (OH )2溶液时发生Al(OH )3+OH ﹣=[Al (OH )4]﹣,沉淀的量将逐渐减少,因此b 点是沉淀的最大值,b ~d 中Al (OH )3沉淀逐渐溶解转化为Ba (AlO 2)2,由于AlO 2﹣微弱水解,因此再b ~d 中AlO 2﹣的物质的量大于Ba 2+;d 点时Al (OH )3沉淀恰好完全溶解,此时溶液中只存在Ba (AlO 2)2,因此随Ba (OH )2的加入在某一点,当d ~e 中加入的Ba (OH )2的物质的量等于Ba (AlO 2)2的物质的量时,溶液中Ba 2+与OH ﹣的量相等.解答: 解:A 、有1molA12(SO 4)3则溶液中含有2molA13+、3molSO 42﹣,向溶液中逐滴加入Ba (OH )2溶液在a点时,生成的氢氧化铝和硫酸钡的物质的量不是最大沉淀的一半,故A 错误;B 、在b 点时发生反应A12(SO 4)3+3Ba (OH )2=2Al (OH )3↓+3BaSO 4↓,沉淀Al (OH )3和BaSO 4的物质的量为0.05mol ,故B 正确;C 、有0.01molA12(SO 4)3则溶液中含有0.02molA13+、0.03molSO 42﹣,向溶液中逐滴加入Ba (OH )2溶液时,达到b 点时,A12(SO 4)3+3Ba (OH )2=2Al (OH )3↓+3BaSO4↓,c 点时,此时0.01mol 的氢氧化铝会溶解,加入了0.005mol 的氢氧化钡,溶液中Ba 2+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005 mol ,故C 正确;D 、根据铝元素守恒,e 时溶液中铝元素全部转化为AlO 2﹣,它的物质的量为0.02mol ,故D 错误.故选B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离子之间的反应知识,结合图象知识来考查,增加了难度,熟悉每一段图中对应的化学反应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中等.10.下列物质在一定条件下既能和醋酸反应,又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①Al ②Al2O3③Al(OH)3④NaHCO3⑤碳铵⑥CH3CH(OH)COOH()A.①②③④⑤⑥B.除⑥外C.除④⑤外D.只有②③④⑤考点: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镁、铝的重要化合物.专题:几种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分析:既能与醋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物质有:两性化合物(如Al2O3、Al(OH)3等)、弱酸的铵盐(如(NH4)2CO3等)、弱酸的酸式盐(NaHCO3、NaHS等)、单质(如Al)、氨基酸等.解答:解:①铝和醋酸反应生成醋酸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故正确;②氧化铝和醋酸反应生成醋酸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故正确;③氢氧化铝和醋酸反应生成醋酸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故正确;④碳酸氢钠和醋酸反应生成醋酸钠、二氧化碳和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故正确;⑤碳铵和醋酸反应生成醋酸铵和二氧化碳、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一水合氨,故正确;⑥2﹣羟基丙酸和醋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酯,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2﹣羟基丙酸钠,故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间的反应,明确物质的性质是解本题关键,平时多总结归纳基础知识,构建知识网络,灵活运用.11.下列物质中属于既能和盐酸又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合物的是()①Al ②Al2O3③Al(OH)3④NaHCO3⑤NaHSO4⑥Mg(OH)2.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C.③④⑤⑥D.②③④⑤考点: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分析:能和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物质有:铝、氧化铝、氢氧化铝、弱酸的酸式盐、弱酸的铵盐、氨基酸等.解答:解:①铝和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反应都生成盐和氢气,但铝属于单质,故错误;②氧化铝和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反应都生成盐和水,故正确;③氢氧化铝和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反应都生成盐和水,故正确;④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故正确;⑤硫酸氢钠和盐酸不反应,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故错误;⑥氢氧化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故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间的反应,明确物质的性质是解本题关键,根据物质间的反应对知识进行总结归纳,形成知识网络,注意夯实基础,难度不大.12.下表中各组物质不能实现如图转化的是()甲乙丙A AlCl3Al Al(OH)3B AlCl3Al(OH)3NaAlO2C CO2NaHCO3Na2CO3D CO2(NH4)2CO3N H3A.A B.B C.C D.D考点: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钠的重要化合物.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分析:既能与稀H2SO4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物质有铝、氧化铝、氢氧化铝、多元弱酸的酸式盐,根据物质的化学性质来判断.解答:解:A、金属铝可以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可以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四羟基合铝酸钠和氢气,故A错误;B、氢氧化铝可以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可以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四羟基合铝酸钠,故B正确;C、碳酸氢钠可以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以及二氧化碳,可以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故C正确;D、碳酸铵可以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铵和二氧化碳,可以和氢氧化钠发应生成氨气、碳酸钠,故D正确.故A正确.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化合物的化学性质方面的知识,注意知识的迁移和应用是解题的关键,难度不大.13.下列各种物质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的是()①Al②AlCl3③NaCl④Al(OH)3⑤Al2O3⑥NaHCO3.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③④⑤C.④⑤D.①④⑤⑥考点: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分析:根据物质间的反应进行判断,中学常见的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主要有:①两性物质:Al2O3、ZnO、Al(OH)3、Zn(OH)2、氨基酸、蛋白质等;②多元弱酸的酸式盐:NaHCO3、KHS、KHSO3、NaH2PO4等;③弱酸的铵盐及其酸式盐:(NH4)2S、NH4HS、(NH4)2CO3、NH4HCO3、CH3COONH4等;④某些金属:Zn、Al等;⑤某些非金属:Si、S等;⑥其它一些物质.如:a、某些盐类物质既与酸反应,又与碱反应;b、个别酸性氧化物SiO2;c、具有还原性的无氧酸:H2S、HI等与氧化性酸反应、与碱反应;d、具有氧化性酸:浓H2SO4、HNO3等与还原性酸反应、与碱反应,以此解答本题.解答:解:①金属铝与酸反应生成Al3+和氢气,与碱反应生成AlO2﹣和氢气,故①正确;②AlCl3只能和强碱反应,但是不会和强酸之间反应,故②错误;③氯化钠和强碱以及强酸之间均不会发生反应,故③错误;④Al(OH)3属于两性氢氧化物,既能与酸反应,生成Al3+离子,又能与碱反应生成AlO2﹣离子,故④正确;⑤Al2O3属于两性氧化物,既能与酸反应,生成Al3+离子,又能与碱反应生成AlO2﹣离子,故⑤正确;⑥NaHCO3属于弱酸弱碱盐,既能与酸反应,生成CO2气体,又能与碱反应,生成盐,故⑥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注意具有两性和与酸、碱反应的区别,⑤为解答的易错点,把握碳酸钠可与某些碱反应即可解答.14.下列关于Al(OH)3的性质叙述错误的是()A.A 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B.A l(OH)3是难溶于水的白色胶状物质C.A l(OH)3能凝聚水中的悬浮物,也能吸附色素D.A l(OH)3既溶于NaOH溶液、氨水,又能溶于盐酸考点: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专题:几种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分析:根据氢氧化铝的性质:是两性氢氧化物能和强酸强碱反应、难溶于水的白色胶状物质、具有吸附作用来回答.解答:解:A、Al(OH)3是既能和强酸反应又能和强碱反应的两性氢氧化物,故A正确;B、根据物质的溶解性,可知Al(OH)3是难溶于水的白色胶状物质,故B正确;C、Al(OH)3能凝聚水中的悬浮物,常用明矾净水的原理就是由于铝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铝的缘故,氢氧化铝也能吸附色素,故C正确;D、氢氧化铝能和强酸以及强碱之间发生反应,但是不能和弱酸以及弱碱之间发生反应,氨水是弱碱,和氢氧化铝不反应,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氢氧化铝的性质,可以根据所学知识来回答,注意氢氧化铝只能和强酸以及强碱发生反应.15.有4种化合物(1)NaHCO3、(2)Al (OH)3、(3)(NH4)2S、(4)H2N﹣CH2一COOH,其中跟盐酸和氢氧化钠都能反应的是()A.只有(2)(4) B.只有(1)(2) C.只有(1)(2)(3)D.(1)(2)(3)(4)考点: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分析:根据物质间的反应进行判断,中学常见的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主要有:①两性物质:Al2O3、Al(OH)3、氨基酸、蛋白质等;②多元弱酸的酸式盐:NaHCO3、KHS、KHSO3、NaH2PO4等;③弱酸的铵盐及其酸式盐:(NH4)2S、NH4HS、(NH4)2CO3、NH4HCO3、CH3COONH4等;④某些具有两性的金属:Al等;⑤某些非金属:Si、S等,以及其它一些物质,据此解答.解答:解:(1)NaHCO3属于弱酸的酸式盐,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与水,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故(1)符合;(2)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与水,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与水,故(2)符合;(3)(NH4)2S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铵和硫化氢,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化钠与一水合氨,故(3)符合;(4)H2N﹣CH2﹣COOH属于氨基酸,含有﹣NH2、﹣COOH,能与盐酸、氢氧化钠反应,故(4)符合,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性质,难度不大,旨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识记与知识归纳,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16.向甲溶液中加入(或通入)乙溶液(或气体),生成的沉淀的量与加入的乙的量的关系符合右图的是:()选项 A B C D甲Al2(SO4)3Na[Al(OH)4]AlCl3Ca(OH)2乙NH3HCl NaOH CO2A.A B.B C.C D.D考点: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镁、铝的重要化合物.专题:图示题;几种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分析:解答本题首先分析图象的意义是随着乙的不断加入,反应开始气体或沉淀逐渐增加,当达到最大量时,随着乙的不断加入,反应生成的气体或沉淀逐渐减少直至为0,并且产生最大量的气体或者沉淀消耗乙的量是将所有的气体或沉淀消耗完毕所消耗的量的3倍,其次将四个反应的化学反应原理逐一分析,分析气体或沉淀的生成与乙试剂的关系.最后和图象对比可解答.解答:解:图象的意义是:随着乙的不断加入,反应开始气体或沉淀逐渐增加,当达到最大量时,随着乙的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