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课教案-中专汇总
色彩完整教学讲解教案

色彩完整教学讲解教案教案标题:色彩完整教学讲解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基本的色彩概念和分类;2. 掌握色彩的原理和调配方法;3. 能够运用色彩知识进行创作和表达。
教学重点:1. 色彩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色彩的原理和调配方法。
教学准备:1. 彩色笔、彩色纸、调色盘等教学工具;2. 色彩相关的图片和作品。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请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和物体,让他们讨论色彩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2. 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色彩吗?可以举例说明吗?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基本概念:a. 定义:色彩是由光线经过物体反射、折射或透过物体后所产生的视觉效果。
b. 分类:主要有三种基本色彩,即红、黄、蓝,通过它们的混合和调配可以形成其他的颜色。
2. 色彩的原理:a. 光的三原色:红、绿、蓝,它们的混合可以产生其他的颜色。
b. 颜料的三原色:青、品红、黄,它们的混合可以产生其他的颜色。
3. 色彩的调配方法:a. 色彩的明暗调配:通过添加黑色或白色来调整色彩的明暗程度。
b. 色彩的冷暖调配:通过添加冷色调(如蓝色)或暖色调(如橙色)来调整色彩的冷暖程度。
c. 色彩的对比调配:通过将互补色(如红绿、蓝橙)放在一起,增强色彩的对比效果。
三、示范与实践(20分钟)1. 示范:教师展示一些色彩相关的图片和作品,解释其中使用的色彩原理和调配方法。
2. 实践:让学生使用彩色纸和彩色笔,根据教师的指导进行色彩的调配和创作。
四、总结与拓展(10分钟)1. 总结:请学生回顾所学的色彩概念、分类和调配方法,并进行简要总结。
2. 拓展:提供一些扩展阅读和练习的资源,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个主题,运用所学的色彩知识进行创作一幅画作或设计一份海报。
2. 提醒:作业完成后,学生可以在下节课展示和分享自己的作品。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话题、讲解知识、示范实践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色彩的概念、原理和调配方法。
《色彩》中专教案

《色彩》中专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色彩的基本概念,如色相、明度、纯度等。
(2)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色彩搭配原则,如冷暖对比、互补色搭配等。
(3)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色彩创作。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2)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色彩的兴趣和热爱。
(2)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艺术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色彩的基本概念:色相、明度、纯度等。
2. 色彩搭配原则:冷暖对比、互补色搭配等。
3. 色彩创作实践: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色彩创作。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请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谈论自己对色彩的感受和喜好。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色彩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2. 学习新课:(1)讲解色彩的基本概念,如色相、明度、纯度等,并请学生举例说明。
(2)讲解色彩搭配原则,如冷暖对比、互补色搭配等,并请学生观察分析实例。
(3)组织学生进行色彩创作实践,如画一幅以色彩为主题的画,或设计一件以色彩为元素的服饰等。
3. 活动与实践:(1)分组讨论:请学生分组讨论自己对色彩的理解和感受,以及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
(2)展示与评价:请每组选派代表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互评和自评。
4. 小结与反思:(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色彩在生活和艺术中的重要性。
(2)请学生分享在学习和实践中的收获,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色彩教案教案设计色彩的教案

色彩教案教案设计色彩的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美术》教材第六章“色彩的世界”,主要详细内容包括:色彩的基本理论、色彩的三要素、色彩的搭配原则以及色彩的应用实践。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了解色彩的基本知识,掌握色彩运用的技巧,培养色彩感知和表现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色彩的基本理论,理解色彩的三要素及其在绘画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运用色彩搭配原则,创作出富有美感的作品。
3. 提高学生的色彩感知能力,激发其创作潜能,培养美术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色彩搭配原则的理解与应用。
教学重点:色彩的基本理论、色彩三要素的掌握以及色彩感知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彩色粉笔、画纸、画板、投影仪、PPT课件。
学具:彩色铅笔、水彩、画纸、调色板。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富有创意的色彩作品,引导学生关注色彩的魅力,激发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介绍色彩的基本理论,包括色彩的产生、分类和色彩三要素。
(2)讲解色彩搭配原则,如对比色、互补色等。
3. 实践操作:(1)带领学生进行色彩感知练习,如观察周围环境的色彩、分析作品中的色彩搭配。
(2)示范色彩搭配方法,指导学生进行创作。
4. 随堂练习:(1)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色彩搭配练习,创作一幅画作。
(2)互相评价,分享创作心得。
六、板书设计1. 色彩的世界2. 内容:(1)色彩基本理论(2)色彩三要素(3)色彩搭配原则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的色彩世界”为主题,创作一幅色彩搭配合理的画作。
2. 答案要求:作品需运用所学色彩搭配原则,富有创意,表现个人风格。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于色彩搭配原则的掌握程度,以及在实际创作中的应用情况。
2. 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色彩,提高色彩感知能力。
(2)推荐相关书籍、网站等资源,让学生深入了解色彩知识,提高美术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色彩搭配原则的理解与应用。
中职服装色彩教案模板范文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色彩的基本概念、色彩的三原色、色彩的三属性(色相、明度、纯度)以及色彩搭配的基本原则。
2. 技能目标:掌握色彩在服装设计中的实际应用,能够根据不同的场合和人群进行合理的色彩搭配。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色彩的兴趣,提高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对服装设计的热情。
教学重点:1. 色彩的基本概念和三属性。
2. 色彩搭配的原则和技巧。
教学难点:1. 色彩在服装设计中的实际应用。
2. 根据不同场合和人群进行合理的色彩搭配。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服装设计作品图片3. 色彩搭配工具(色卡、色轮等)4. 服装设计案例视频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展示一组不同风格的服装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色彩在服装中的作用。
2. 提问:色彩在服装设计中有什么重要性?二、讲授新课1. 色彩的基本概念- 色彩是视觉艺术的基本元素之一,是表达设计意图的重要手段。
- 色彩的三属性:色相、明度、纯度。
2. 色彩的三原色- 色彩的三原色:红、黄、蓝。
- 三原色之间的混合可以产生其他颜色。
3. 色彩搭配的原则- 相似色搭配:色相相近的颜色搭配。
- 对比色搭配:色相差异较大的颜色搭配。
- 色彩调和:运用色彩搭配技巧使色彩看起来和谐。
三、课堂练习1.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运用色彩搭配原则,设计一款服装。
2. 学生展示设计作品,并简要说明设计思路。
四、总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色彩在服装设计中的重要性。
2.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收集色彩搭配的案例,并进行分析。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提问:如何根据场合和人群进行色彩搭配?二、讲授新课1. 色彩在服装设计中的实际应用- 根据场合:正式场合、休闲场合、运动场合等。
- 根据人群:年龄、性别、职业等。
2. 色彩搭配的技巧- 主色调的选择:根据场合和人群确定主色调。
- 辅助色的搭配:与主色调形成和谐对比。
- 点缀色的运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色彩对比教案中专(十三篇)

色彩对比教案中专(十三篇)1、学习和了解色彩的视觉规律,引导学生感受色彩对比的形式美感,能初步运用色彩的对比完成一幅作业。
2、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色彩造型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热爱生活的情感及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
学习色彩的对比关系,感受对比的形式美感。
艺术实践中对比色的选择与搭配。
一、欣赏导入感受色彩1、观察两个大小不同的物体。
提问:它们有什么不同?你是怎么看出来的?2、你还知道生活中有哪些对比现象?3、明确对比概念。
4、比较两张美术作品。
5、生活中有很多对比现象,在色彩世界也是一样,有很多对比。
6、出示课题二、运用色彩体验创新1、哪些色彩是对比色?2、引导学生分析色相环中的色彩,找出对比色。
3、出示色卡,请学生挑出几组对比色。
4、生活中的对比色。
提问:我们周围哪儿有对比色?5、观察教材上的图片,找出有哪些对比色?给你什么感受?6、分析课本上画家作品。
提问:画面上用了哪些对比色?有什么作用?学生作业,教师指导。
运用色彩的对比进行民间工艺品色彩设计。
1、为学生提供民间工艺品设计图。
2、分析如何用对比色设计颜色。
辅导学生完成作业,解决学生遇到的困难,给予指导和帮助。
三、展示交流评价1、自评。
2、小组互评。
3、展示作品。
《色彩的对比》是五年级下册的一节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色彩的色相对比,认识对比色。
上完这节课后,觉得有两个地方没有达到设计效果,第一是课前,让学生说有关颜色的四字词语,学生说的五颜六色,五彩缤纷,五光十色,都挺好,这也是我设计的.本意,但也有学生说,黄道吉日,红杏出墙……而不是花红柳绿,姹紫嫣红等这些形容颜色的词,我觉得可能和我的提问有关,如果我说请同学们说一说形容颜色的词,可能就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第二是让学生说一说哪幅作品最吸引你,我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感受到运用对比色的作品视觉效果更强烈。
其实学生也都感受到了,有些学生说运用对比色的作品太亮了,不喜欢,所以觉得最吸引自己的是其他的作品;还有学生说,有两幅放在一起作品都是绿色为主,面积大,所以最吸引自己的是这两幅作品。
中职色彩构成教案3

探究新知
Ppt 展 (知识梳理) 30m
@长寿行知教案
XingZhi Education Teaching Plan
课题
色彩对比 课时 4 课程资源
《设计三大构成》 教
知识与技能 目标 掌握色相对比、明度对比、冷暖对比及调和的方法。
能够通过对比认识色彩的特征及相互关系。
学
过程与方法 实验探究法 目
目标 温故知新法
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目标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对比和调和方法,完成一幅装饰画或生 活用
品设计。
培养学生主动、细致地观察生活的习惯,感受不同色相的美感。
培养
他们热爱生活和富有情趣的生活态度,能运用所学知识主动 美化生活、
表达情感。
提高色彩美感意识,促进正确审美情操的 建树。
教学重难点 色相对比及调和
教学设计
请同学们打开cdr,在白色的纸上写上黄色的字与在黑色的纸上黄色的字进行对比, 视觉上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3m
任教学科:三大构成
任教年级:16级印刷
授课教师:左晓萍 导入
(活动体验) 变色龙随着环境而改变身体的颜色,为的是保护自己
.色彩的对比(色相对
.明度对比九大调。
色彩基础知识讲解教案

色彩基础知识讲解教案一、教案概述教案名称:色彩基础知识讲解教案教学对象:中学生教学科目:美术教学内容:色彩基础知识的讲解与学习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色彩的基本概念、分类和运用,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创作和表达。
二、教学准备1. 教学工具准备:- PPT或黑板- 彩色画笔、颜料和调色板- 色彩示例图片- 学生练习册、作业纸2. 教学资源准备:- 提前准备好相关的教学素材和资源,以供学生观看和参考。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色彩基础知识的讲解与学习。
2. 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介绍色彩的基本概念:颜色的明暗、冷暖和彩度。
- 分类讲解主色、辅色和中性色的概念和特点。
- 通过PPT或黑板展示色彩示例图片,让学生观察颜色的明暗、冷暖和彩度变化。
3. 色彩运用(15分钟)- 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分析其中的色彩运用。
-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观察到的事物和色彩运用的特点。
4. 调色实践(20分钟)- 向学生展示彩色画笔、颜料和调色板等工具,并讲解使用方法。
- 让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色彩创建一个简单的绘画作品,通过调色实践运用所学知识。
5. 创作分享(10分钟)- 邀请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并对作品进行简要的介绍和分享。
- 引导学生相互欣赏和评论,并给予肯定和建议。
6. 拓展练习(15分钟)- 发放练习册和作业纸,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相关的拓展练习。
- 教师巡回指导和答疑解惑。
7. 总结归纳(10分钟)- 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习收获。
- 教师总结归纳主要内容,强调学生在今后的创作中要善于运用色彩知识。
四、课堂作业1. 要求学生完成练习册上关于色彩基础知识的练习题。
2. 鼓励学生自由创作一个以色彩为主题的小作品,并写一段简短的说明。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色彩基础知识并进行实践练习,培养了学生对色彩的敏感性和运用能力。
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表现出极大的学习热情。
色彩课教案-中专汇总-共28页

再好看的颜色也会失去它的魅力。
②正常的视觉。色盲色弱者都是无法感受色彩的。
③客观物体。感受的对象必须存在。
④色彩差异。各式各样的物体被认知,是因为可以看到它们的形,而不同的
形又是由不同的色伴随同时出现的。
由此可给色彩下个定义:所谓色是被分解的光进入人眼并传至大脑时开始生
4、补色:色环直径两端的颜色即为互补色。红-绿-紫等
第三节色彩的范畴
色彩大致可划分为两大类:无彩色与有彩色。
一、无彩色
黑、白、灰色属于无彩色,从物理学角度看,它们不包括在可见光谱中,故
不能称之为色彩。需要指出的是,心理学上它们有着完整的色彩性质,在色彩
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颜料中也有其重要的任务。当一种颜料混入白色后,
教学难点
熟读色彩的范畴及术语
课时
4
教学用具
多媒体教师、教材
讲授时间
安排
教学内容、步骤
讲授
方法
第
五
周
,
第
2
次
课
第
五
周
,
第
2
次
课
第二节色彩术语
1、原色:凡不能被混合产生的色,称为原色。颜料的三原色是品红、柠檬黄、
湖蓝,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紫。
2、间色:两个原色混合而成的颜色。
3、复色:两个间色的混合。
的混合,会产生出成千上万种有彩色。无彩色是没有任何色相感觉的。一个略带
红味的灰属有彩色。
第四节色彩三属性
色彩都具有三种属性,即明度、色相、彩度。它们是色彩中最重要的三个要素,
这三种属性虽有相对独立的特点,但又相互关联、相互制约。
一、明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将失去原色彩的彩度。因此,黑、白、灰色不但在心理学上,而且在生理学
上、化学上都可称为色彩。
二、有彩色
光谱中的全部色都属有彩色。有彩色是无数的,它以红、橙、黄、绿、蓝、
紫为基本色。基本色之间不同量的混合,以及基本色与黑、白、灰色之间不同量
(2)作画步骤及技法教师:同学们想知道这是怎么画出来的吗?其实不难,主要有四个步骤:
a.起稿
b.教师:画画通常都带有主观思想,有些同学喜欢松紧结合勾出物体的外轮廓,而有些同学则喜欢把外轮廓用均匀流畅的线条概括出来,这其实都无所谓,同学们觉得哪种方法更适合自己、或者自己更喜欢的就选择哪种吧,并不影响接下来的作画。
的混合,会产生出成千上万种有彩色。无彩色是没有任何色相感觉的。一个略带
红味的灰属有彩色。
第四节色彩三属性
色彩都具有三种属性,即明度、色相、彩度。它们是色彩中最重要的三个要素,
这三种属性虽有相对独立的特点,但又相互关联、相互制约。
一、明度
明度指色的明暗程度,也可称色的亮度、深浅。若把无彩色的黑、白作为两个极端,
成的感觉,是光、物、眼、心的综合产物
二、色表现
色彩是情感。原始图腾、壁画呈现的强烈、单纯的原始色感,古埃及和古希
腊的各种颜色图案充满了装饰风格,中世纪教堂神秘的彩色玻璃,罗马帝国浑
厚温暖的颜色组合,中国的唐三彩、青花釉,阿拉伯宝石般闪亮、浓郁的色泽,
日本那种审慎的中和性色调,以及非洲充满泥土气息的感觉,都展现着无与伦比
秩序。即便是一个色相,也会有自己的明暗变化,如深绿、中绿、浅绿。
二、色相
色相指色彩不同的相貌。
不同波长的光波给人特定的感觉是不同的,
将这种感
受赋予一个名称,
有的叫红,
有的称黄„„就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一样。
光
谱色中的红、橙、黄、绿、蓝、紫为基本色相,像玫红、大红、朱红、橘红标明
的是一个特定的色相,它们之间的差别属色相差另
3、调色
以蓝色为主体,因为蓝色不算是跳跃颜色所以学生也比较好掌握。罐体受到光照后可分为黑、白、灰三个块面,所以暗部用普兰,每过度到两面一次就加白色来调和。高光处为纯白,阴影处为原普兰色。
4、作画完毕
示范完后重新归纳总结,让学生更深一步的了解作画步骤及技法与作画时该注意的细节。
第二节
1、巡回辅导
学生在作画时做巡回辅导,这样才能更有效的提高学生的作画水平
讲授、举例、分析、任务布置
序号
专业班级
预科学院艺术1、2、3班
授课类型
2
讲授时数
4
理论/实践
课题
色彩概述(2)
教学目的
要求
本课程是通过色彩理论的讲授和色彩实践的操作使美术专业的学生初步掌握色彩画的基本知
识。并通过由浅入深、由简入繁的色彩临摹和写生训练,使学生达到教学大纲所要求的知识水平。
教学重点
色彩的属性与色彩的范畴及术语
为习画,建议使用素描纸,利于深入刻画、掌握扎实的基本功。
序号
专业班级
预科学院艺术1、2、3班
授课类型
4
讲授时数
4
理论/实践
课题
单色苹果
教学目的
要求
1.使学生了解色彩静物的素描关系;
2.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调色规律;
3.以提高学生的色彩技法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
1.静物大小比例适中,构图合理;
2.静物明暗关系明确,色调基本合理,有一定的体积感。
形体的塑造、笔触的多样化表现较前者略胜一筹。水粉画笔的选择也要根据画者
的习惯及所刻画的对象来选定。
颜料:目前市场上见到的水粉颜料(也称广告色或者宣传色)的种类大致有四十
多种,但是通常来讲,选用其中的24色即可,分别为:白、柠檬黄、中黄、深黄、
土黄、桔黄、桔红、大红、深红、玫瑰红、土红、赭石、熟褐、粉绿、翠绿、中
教师:起稿可以用薄一些、水份多一些的颜料,因为这只是第一遍色。
在勾出外轮廓后,可以把物体的投影、明暗交界线画出来,暗部也可以略带一下。
注意静物造型是否正确、大小比例是否合理、明暗关系是否明确;
(3)画出大体明暗关系
(4)深入刻画
(5)调整完成
(6)巡回辅导
(7)作业布置
用8开水粉纸画一幅苹果的色彩单色画。
教学重点
色彩的表现与色彩的理解
教学难点
对色彩概念的理解及其表现
课时
4
教学用具
多媒体教师、教材
讲授时间
安排
教学内容、步骤
讲授
方法
第
四
周
,
第1
次
课
第
四
周
,
第1
次
课
第一节光与色
一、色概念
大自然是美的,人类创造的物质世界更是丰富多彩。蓝天、白云,青山、绿
水,美好的一切被我们感知,需要几个必不可少的条件:
①光。
五、光谱色
1666年,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利用光的折射实验,确定了色与光的关系。他将一束白光(阳光)从细缝引入暗室,遇到三棱镜,光就产生折射。当折射的光碰到白的屏幕时,在那里显现出虹一样美丽的色带,称光谱。光谱色以红、橙、
黄、绿、蓝、紫的顺序排列着。如果将这个图像用聚光透镜加以聚合,这些聚集
的色彩就会重新变成白色。
在中间根据明度的顺序,等间隔地排列若干个色,就成为有关明度阶段的系列,即明度系列。由于有彩色中不同的色相在可见光谱上的位置不同,所以被眼睛知觉的程度也不同。黄色处于可见光谱的中心位置,眼睛的知觉度高,色彩的明度也高。紫色
处于可见光谱的边缘,振辐虽宽,但波长短,知觉度低,故色彩的明度就低。橙、
绿、红、蓝的明度居于黄、紫之间,这些色相依次排列,很自然地显现出明度的
写生色彩中的基本问题
教学难点
色彩工具的用途了解
写生的要点及注意事项
课时
4
教学用具
多媒体教师、教材
讲授时间
安排
教学内容、步骤
讲授
方法
第
六
周
,
第
3
次
课
第
六
周
,
第
3
次
课
第一节色彩画的种类与使用工具
一、色彩画的种类
纵观古今,人类对于色彩的研究从未间断,而系统化、专门化的研究则源于
上世纪初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的设计色彩的教学课程。
试想,在一片漆黑的夜里或暗室里,
再好看的颜色也会失去它的魅力。
②正常的视觉。色盲色弱者都是无法感受色彩的。
③客观物体。感受的对象必须存在。
④色彩差异。各式各样的物体被认知,是因为可以看到它们的形,而不同的
形又是由不同的色伴随同时出现的。
由此可给色彩下个定义:所谓色是被分解的光进入人眼并传至大脑时开始生
教学难点
熟读色彩的范畴及术语
课时
4
教学用具
多媒体教师、教材
讲授时间
安排
教学内容、步骤
讲授
方法
第
五
周
,
第
2
次
课
第
五
周
,
第
2
次
课
第二节色彩术语
1、原色:凡不能被混合产生的色,称为原色。颜料的三原色是品红、柠檬黄、
湖蓝,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紫。
2、间色:两个原色混合而成的颜色。
3、复色:两个间色的混合。
调色盒:
现在市场上所见的塑料水粉调色盒一般分为盖盒连体及盖盒分开两种。
前者色槽较浅,容量较小,后者色槽较深,容量大。因水粉颜料容易干燥,就其
保鲜性能来讲,推荐使用后者。两者的盒盖都可作为调色盘来使用。
纸张:
水粉画的纸张选择比较随意,较厚的纸张即可。水粉纸、水彩纸、素描纸
都可用来绘制水粉画。水粉纸挂色性能好,而且令水粉画久之不易变色,但是作
U;而一个颜色加白或加黑后所形成的深红、浅红,则属明度差别。
色彩学家把红、橙、黄、绿、蓝、紫等色相以环状形式排列,如果再加上光谱
中没有的红紫色,就可以形成一个封闭的环状循环,从而构成色相环(亦称色轮)。
色相环中要尽量把色相距离分割均等,一般以5、6、8个主要色相为基础,进而求出各中间色,分别可做成10、12、16、18、24色色相环等(彩图3)
人类对于色彩的表现更为
多种多样:远到原始社会的岩间壁画,近到现代的电脑绘画。根据表现技法及其
使用工具的不同,色彩画大致分为油画、丙烯画、水粉画、水彩画、色粉画等几种。本书所讲授的是水粉画的表现技法。
二、使用工具
不同种类的绘画所使用的表现工具也不同,而且差别很大。例如:中国画的
绘画工具为毛笔、中国画颜料、宣纸等;油画为油画颜料、油画笔、油画布、油
教学难点
如何让学生运用色彩的技法表现静物的素描关系
课时
4
教学用具
多媒体教师、教材
讲授时间
安排
教学内容、步骤
讲授
方法
第
八
周
,
第
4
次
课
1.导入
教师提问:在上课前,我想问同学们知道什么是水粉画吗?
2.讲授新课:
(1)解释定义:
教师讲解:水粉画使用水调合粉质颜料绘制而成的一种画,而单色画是水粉画的一种,简单地说,就是用一种颜色去表现静物的黑白灰(即素描)关系;
课时
8
教学用具
多媒体教师、教材
讲授时间
安排
教学内容、步骤
讲授
方法
第
九、十
周
,
第
5、6
次
课
第一节
1、示范
分为4组进行范画,使学生可以更直观的了解罐子的绘画方式。
2、打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