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差动保护的配电网闭环运行方式探讨_张项安

合集下载

基于故障状态差动保护的FA方案探讨

基于故障状态差动保护的FA方案探讨

基于故障状态差动保护的FA 方案探讨夏燕东1. 问题提出线路故障时及时准确地确定故障区域,迅速隔离故障区段并恢复非故障区段供电的馈线自动化(FA)是配电网自动化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馈线自动化有两种实现方式:当地控制方式和远方控制方式,其解决方案包括带时限电压分段器方案、重合器方案、FTU 分层处理方案、FTU 就地处理方案等,能够满足配电网络自动化不同程度的要求。

在对供电可靠性要求极高的场所如某些新兴的工业园区,要求故障隔离和供电恢复时间在s 级内,上述方案显然达不到要求。

而基于故障状态差动保护的FA 方案,就可以达到此目的,实现故障的瞬时隔离,供电恢复在几秒内完成。

2. 故障状态差动保护2.1工作原理故障状态差动保护,就是当电路环网任意点发生故障时,通过相邻两端分段开关的点对点通信,将本端和对端的故障电流状态相比较,如果两端状态相反,启动差动保护,跳开故障两端的开关,实现故障隔离。

如图1示手拉手网络,系统分段设备均为断路器,每个断路器上都设有过流保护装置单元,用户为双电源供电。

定义本侧开关故障电流状态n I :n I =逻辑1或n I =逻辑0。

其中,逻辑1表示保护装置测量到断路器有故障电流流过,且故障电流方向与供电方向一致;逻辑0表示保护未测量到故障电流,或故障电流方向与故障方向相反。

发生故障后,系统各个保护装置与相邻的保护单元交换故障电流状态信息。

过流保护装置动作条件为:当本身的故障状态信息与收到的相邻保护装置的状态信息的异或为逻辑1时,保护装置跳闸。

图1示系统,假定供电正方向为电源1流向电源2。

系统闭环运行故障时,断路器QF1、A1、A2、B1、B2都流过正向故障电流,而QF2、C2、C1流过反向故障电流。

B2、C1处过流保护装置符合动作条件,保护跳闸,切断故障线路。

系统开环运行,单电源供电故障时,断路器QF1、A1、A2、B1、B2都流过正向故障电流,而QF2、C2、C1没有故障电流流过,B2、C1处过流保护装置符合动作条件,保护跳闸。

探析配电网运行方式优化方法

探析配电网运行方式优化方法

探析配电网运行方式优化方法发表时间:2020-12-11T06:23:35.913Z 来源:《新型城镇化》2020年18期作者:王光宗 1 童于海 2 鲁志伟 2 陆廷洲 2 [导读] 配电网络作为电力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能够为用户提供质量达标的电能,它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配电网运行的安全稳定能够给电力系统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何优化配电网络的运行方式成为了当今研究的重要课题。

王光宗 1 童于海 2 鲁志伟 2 陆廷洲 21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宁国市供电公司2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旌德县供电公司安徽宣城 242600摘要:配电网络作为电力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能够为用户提供质量达标的电能,它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配电网运行的安全稳定能够给电力系统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何优化配电网络的运行方式成为了当今研究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简要介绍配电网络的概况以及对如何优化配电网络进行简要地分析,通过了解当前配电网运行现状提出优化方案。

1.前言电力系统的主要组成为电力的生产、输送、配置、供应等,它能够有效地完成一次能源向二次能源的转换、传送、分配和消费。

而其中配电网是一种位于电力系统末端环节、面向用户为用户提供电能和分配电能的组织结构。

其在电力系统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能够实现电能的供应和输送。

配电网系统是一种集合电子技术、网络通讯、自动化控制为一体的系统,其涉及的范围广泛、综合性强,需要经过有效的协调才能够达到智能稳定的运行系统。

2.配电网运行方式优化的实际分析及意义配电网的运行指构成配电网系统的所有设备都处于执行其功能的状态。

由于系统运行过程中电力负荷会跟随外界的各种干扰以及自身的波动而变化,这种变化会严重影响配电网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通常系统运行状态可以分为正常运行状态、检修状态和故障运行状态三种。

配电网运行包含这些状态及其相互间的转移。

三种运行状态之间的转换需要采取不同的控制手段来实现。

主变差动保护存在闭锁问题的探讨

主变差动保护存在闭锁问题的探讨
IH ( / T X TNC) I , 2= KC IH 式 中:几H — 二次额定 电流 ;
主变三侧电流从二次变流器进人, 经模数变换后 , 直 接被送人中央处理器 C U, P 矢量和后的差动电流与 保护定值进行 比较 ,当测量值大于动作值后 ,启动 出口继电器跳主变三侧开关。 在整个动作过程中, 除 了对主变区外故障和主变所产生的励磁涌流采取措 施外 ,对主变在正常运行时采样回路误采样 ( 元件 的热稳定遭到破坏)或采样回路的元件损坏,均无 任何制约条件,容易引起保护误动。临汾供电分公 司所属 10 1k V维尼纶变电站 1 号主变差动保护就 曾因此而发生误动。下面以该主变为例进行分析。
13V - 0/0/=645 60805 .9 A 25 Hk =丫3 X
I 1 V 20 0 0 5 . A 20 / 二55 I0 20 / H k=
所 以:KBN . / . =0 4 M =3 0 1 64 5 . 3 9 7
K二 二3 0 1 5 5 . . 3 / - =0 5 1 5
(}- ) KB I I X HM;低压侧各相电流为:IL m , M A=
KB HM XI , =KB e I L L HL B, =KB B X IL HLXI 。 IL C c L
52 采用两个压频变换器 .
二次电流回路经过二次变流后的电压 ,并列接
从以上所测结果以A相为例:I =137 IH . X A1 4
的可靠性 。
20 年2 00 月
张毓哲等 :主变差动保护存在 闭锁 问题 的探讨
・5 . 5
6 结束语
保护的采样回路在设备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其 正确的实时监控是非常重要的,它的元件损坏或热 稳态遭到破坏,直接影响保护的正确动作值。希望

对智能电网环境下继电保护技术的分析 张骏安

对智能电网环境下继电保护技术的分析  张骏安

对智能电网环境下继电保护技术的分析张骏安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力系统越来越朝着智能化$稳定性方向发展,而继电保护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有着重要的保障作用。

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和建设,继电保护技术也得到了极大的优化和完善,它的智能化、计算机化发展,不仅能够提升电力企业的经营发展效益,同时还能加快电网建设发展步伐。

基于此,本文通过对对智能电网环境下继电保护技术进行探究,并相应的分析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智能电网环境;继电保护;技术引言随着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出现在我国的继电保护工作中,而应用高效正确的继电保护技术不仅仅是保护电网运行的最佳方式之一,还是重视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措施之一,因此,相关部门应该予以重视,这样才能够为我国未来电网的智能化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和支持,保证继电保护技术可以满足电网对于安全的要求。

而确保安全不光是保证电网本身,最主要的是确保用电客户能够拥有全面的保障。

1 智能电网环境下继电保护技术1.1 广域保护技术电子网络子集是广域保护技术的主要应用对象,其分析与处理电网运行故障的单位是各个子集,对各子集继电保护信息的采集在“域”的范围内完成,在详细分析所采集的信息之后对电网故障产生的主要原因进行准确判断,并对应有效的问题处理对策。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控制是广域继电保护的两大方面内容,其中安全自动控制针对的主要是电网自身的故障发现和处理,这对于电网自身故障的“自愈”而言是解决方案的量化和优化。

继电保护自适应能力提高是广域继电保护技术应用的最根本目的,其关键作用在于使现有继电保护与复杂的故障问题整定配合,并最终使问题得到根治。

1.2 保护重构技术智能电网环境下继电保护技术也与传统电网应用的继电保护技术有所不同,而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智能电网应用的继电保护技术要求就是系统重构。

之所以在智能电网环境下使用的继电保护技术有着全新的要求,是由于目前我国应用的智能电网内部应用了许多不同于传统电网的、全新的装置和程序,所以,传统的继电保护技术已然不能满足这些装置的应用,所以需要对网路进行系统重构。

继电保护课后习题答案第二版 张保会 尹项根

继电保护课后习题答案第二版 张保会 尹项根

1.1电力系统如果没有配备完善的继电保护系统,想象一下会出现什么情景?答:现代的电力系统离开完善的继电保护系统是不能运行的。

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电源至故障点之间的电力设备中将流过很大的短路电流,若没有完善的继电保护系统将故障快速切除,则会引起故障元件和流过故障电流的其他电气设备的损坏;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发电机端电压降低造成发电机的输入机械功率和输出电磁功率的不平衡,可能引起电力系统稳定性的破坏,甚至引起电网的崩溃、造成人身伤亡。

如果电力系统没有配备完善的继电保护系统,则当电力系统出现不正常运行时,不能及时地发出信号通知值班人员进行合理的处理。

1.2继电保护装置在电力系统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答:继电保护装置就是指能反应电力系统中设备发生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并动作于断路器跳闸或发出信号的一种自动装置.它的作用包括:1.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时不动作;2.电力系统部正常运行时发报警信号,通知值班人员处理,使电力系统尽快恢复正常运行;3.电力系统故障时,甄别出发生故障的电力设备,并向故障点与电源点之间、最靠近故障点断路器发出跳闸指令,将故障部分与电网的其他部分隔离。

1.3继电保护装置通过哪些主要环节完成预定的保护功能,各环节的作用是什么?答:继电保护装置一般通过测量比较、逻辑判断和执行输出三个部分完成预定的保护功能。

测量比较环节是册来那个被保护电器元件的物理参量,并与给定的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的结果,给出“是”、“非”、“0”或“1”性质的一组逻辑信号,从而判别保护装置是否应该启动。

逻辑判断环节是根据测量环节输出的逻辑信号,使保护装置按一定的逻辑关系判定故障的类型和范围,最后确定是否应该使断路器跳闸。

执行输出环节是根据逻辑部分传来的指令,发出跳开断路器的跳闸脉冲及相应的动作信息、发出警报或不动作。

1.4 依据电力元件正常工作、不正常工作和短路状态下的电气量复制差异,已经构成哪些原理的保护,这些保护单靠保护整定值能求出保护范围内任意点的故障吗?答:利用流过被保护元件电流幅值的增大,构成了过电流保护;利用短路时电压幅值的降低,构成了低电压保护;利用电压幅值的异常升高,构成了过电压保护;利用测量阻抗的降低和阻抗角的变大,构成了低阻抗保护。

同杆四回线纵联差动保护新方案

同杆四回线纵联差动保护新方案

同杆四回线纵联差动保护新方案于仲安;程明钊;郭培育;邰能灵【摘要】对于传统的纵联差动保护直接应用于同杆四回线输电线路时,易受零序互感及分布电容电流影响,致使保护产生误动或拒动.为此,首先深入研究了同杆四回线输电线路,再利用12序分量法对其线路进行参数解耦,得到相互独立的序分量,并提出了相应的反序负序网络;然后利用该反序负序分量的特征以及综合考虑电流互感器饱和等问题,从而推导出新的纵联差动保护判据.大量的PSCAD/EMTDC仿真结果表明:本方案简单可靠,不受零序互感、分布电容电流、故障类型及过渡电阻等因素影响;同时对于电源容量的变化自适应能力较强.【期刊名称】《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年(卷),期】2015(027)009【总页数】5页(P42-46)【关键词】同杆四回线;反序负序分量;零序互感;电源容量变化自适应;纵联差动保护【作者】于仲安;程明钊;郭培育;邰能灵【作者单位】江西理工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赣州341000;江西理工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赣州341000;江西理工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赣州341000;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上海20024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M774近年来,随着电力网的不断扩大,输电线路走廊越来越紧张,考虑到经济因素,同杆多回线线路已被广泛应用[1-5],然而同杆四回线输电线路又是同杆多回线中的特殊一种,也正因为这种特殊性与复杂性,同时也给线路继电保护带来较大的影响[6-13]。

目前,对于同杆四回线输电线路的研究,国内外文献主要集中在杆塔结构、导线排列方式、送电线路电场分布、绝缘配置、防雾特性以及电磁污染等方面,而在电流纵联差动保护方面的研究较少。

文献[6]提出利用邻线的零序电流来消除电磁耦合的影响,虽然这也可使保护准确动作,但其接线方式较复杂且受系统运行方式影响较大。

文献[8]在分析同杆双回线主要的排列方式和不平衡电流现象的基础上,研究了超高压同杆双回输电线路在区外相间故障时,由于零序环流超过门槛值造成的零序功率方向元件误动事故,对同杆双回线零序环流不平衡度进行了分析,并针对零序环流造成同杆双回线方向纵联保护误动情况,提出了同杆双回线序分量方向纵联保护的方案。

配电网合环操作与继电保护的配合研究

配电网合环操作与继电保护的配合研究

配电网合环操作与继电保护的配合研究本文结合继电保护的实际配置情况,研究了继电保护受配网合环操作合环电流的影响,提出了继电保护与合环操作的配合有效的策略,为指导电网实际合环操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标签:配电网;继电保护;合环操作0 前言随着城乡配电网的供电结构的不断发展,城乡10kV 配电网络正在不断完善,大部分的10kV馈线可互相转供,为合环操作奠定了网架基础。

合环运行能够避免倒闸操作造成的短时停电。

提高供电的可靠性与连续性。

通过不停电的合环操作来完成倒闸,实现企业与用户对电能需求的双赢局面。

合环操作在解决10kV 配电网设备多,设备缺陷可能转变为设备事故,减少停电时间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会影响到线路上加装的继电保护。

国外配电网线路线上有成熟的合环保护系统。

而国内是先有线路及保护系统,后来发展成环网结构。

而继电保护与合环操作的配合有时会被忽略。

3 继电保护与合环操作的配合在电力系统中,为了合环操作的成功率,往往忽视了继电保护的要求。

合环操作时引起保护使断路器动作,扩大了停电范围。

为了保证电力系统供电的可靠连续性,降低潜在的风险。

合环操作时,以继电保护为首要目标,电网进行的合环操作必须满足线路上装设的继电保护的要求,即合环操作处于从属地位。

此时线路加装的继电保护的定值不需要修改、其投入或退出等也不用改变,而让合环操作去相应的调整,包括合环前的负荷调整、合环时间的选择、合环前的其它线路投/退配合、合环地点选择、是否合环操作、合环操作需满足条件等。

继电保护装置与合环操作进行相应的合理配合,首先能减少线路故障继电保护动作带来的损失,其次能减少合环操作带来的问题,再次对于误操作事故有一定的纠正作用。

4 结论在电网内部,合环操作绝大多数情况下,不会造成继电保护装置误动作。

但随着城乡电网线路结构的不断变化发展,负荷的增加,仍然有必要结合电网实际,配电网合环操作与继电保护的适当的配合,指导城乡地区电网的合环操作,减小合环时发生故障的风险,本研究对工程实际具有重要的价值。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断路器闭锁动作的研究与分析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断路器闭锁动作的研究与分析
第4 期
机 电技术
9 5
电力 系统继 电保护 中断路器 闭锁 动作 的研 究与分析
谭小勇
( 云南恒安 电力工程有 限公 司, 云南 昆明 6 5 0 0 5 1 )

要: 断路器操 动机 构是 断路 器 自身附带的合闸与跳闸传动装置 , 断路器在继 电保护过程 中, 操动机构 能否顺利 完
损坏。 2 ) 有 利 于 防止 三 相跳 闸故 障 。 当断 路器 进 行 分 相 操 作 时 , 断 路 器 的 动作 主 要 以综 合 重 合 闸 方 式 或 者 以单 相 重 合 闸方 式 位 置, 其 闭锁 动作 与继 电保 护 的跳 闸逻 辑 有着 紧密
动机构能使断路器顺利完成一个 “ 分 闸一合 闸一 分闸” 的循 环 过程 。 当液 压 操 动机 构 或 者气 动操 动机构 , 因系统故 障或其它因素导致空气压力或 液体压力 降低时 , 为 了保证断路器能正常分闸与
如下 :
1 ) 有 利 于防止 断路 器 的损坏 。
统的安全与稳定运行 。断路器作为电力系统中继 电保护的一种常见装置 , 当系统发生故障时 , 能自 动的 、 迅速的 、 有选择性 的发 出跳闸信号 , 由断路 器将 故 障设 备切 除 , 以确保非 故 障部分 的顺利
运行 。
装 置 中。
3 电力 系统 继 电保 护 中断路 器 闭锁 动 作
的分 析
1 ) 断 路 器 操 动 机 构 中 闭 锁 动 作 的 最 佳 位 置
选择 。
以液压操动机构和气体操动机构为例 , 在操 动机构缸 内压力降低 的过程中 , 需要根据缸 内剩 余压力 的大小逐步实现重合闸、 合闸 、 跳闸的闭锁
始进 行充 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1卷第3期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Vol.41 No.3 2013年2月1日Power System Protection and Control Feb.1, 2013 基于差动保护的配电网闭环运行方式探讨张项安1,张新昌1,李卫星2,刘 星 1(1.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河南 许昌 461000;2.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气工程系,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摘要:配电网可靠性是衡量一个地区供电水平的重要指标。

采用闭环运行方式可以有效提高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

首先,从分布式电源的并网需求和日益提高的供电可靠性要求,阐述了配电网采用闭环运行的驱动力。

然后,介绍了配电网闭环运行的关键支撑技术和主要优点,提出了一个具有三层结构的集中式差动保护控制概念和系统架构。

最后,分析了配电网采用基于差动保护的闭环运行方式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配电网;闭环运行;差动保护;分布式电源;可靠性On the closed-loop operation mode for differential protection-based distribution networksZHANG Xiang-an 1, ZHANG Xin-chang1, LI Wei-xing2, LIU Xing1(1. XJ Electric Co., Ltd.,Xuchang 461000, China; 2.Department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Harbin 150001, China)Abstract:Reliability index is an important indicator for the power service level of a distribution system, and it could be highly improved by utilizing the closed-loop operation mode. Firs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rivers of introducing the closed-loop operation mode to distribution systems, including the increasingly growing penetration of distributed energy resources and user’s requirement for higher power supply reliability. Second, several key supporting technologies and benefits are investigated for the closed-loop operation mode of distribution systems, and a three-level framework is proposed for the centralized differential protection of closed-loop distribution systems. Finally,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prospects of applying the differential protection based closed-loop operation mode to distribution networks.Key words:distribution network; closed-loop operation; differential protection; distributed generation; reliability中图分类号: TM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3415(2013)03-0102-050 引言近些年,北美和欧洲(包括英国、俄罗斯、丹麦、瑞典等)等一些发达国家相继发生了大面积停电事故。

这些大停电事故不但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对社会秩序造成了严重影响。

因此,电网安全和供电可靠性问题,日益受到各国政府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城市电网承担着电能的配送作用,不仅是整个电力系统供应链的关键环节,同时也是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美国和欧盟各国等世界上主要一些国家的智能电网发展现状来看,城市配电网是这些国家智能电网建设的核心和主要侧重点。

目前,以风能和太阳能为代表的分布式能源主要采用大规模集中式并网发展模式。

然而,随着国家智能电网建设工作的逐步推进,这些分布式能源将会由集中式大电网接入模式,逐步向分散式配电网接入模式发展。

分布式能源的接入打破了传统配电网的辐射状结构,配电网也由此变成了复杂的有源网络,传统的基于单端电气量的配电网继电保护模式在实际应用中必然会遇到一些问题,甚至需要进行彻底改造。

因此,研究新的配电网运行结构和保护控制技术,是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的一项迫切任务。

为了有效地减小城市电网的停电范围和停电时间,提高供电可靠性,城市配电网采用闭环运行方式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手段。

而且,采用闭环运行方式,并辅以有效的差动保护技术,可以有效解决分布式电源的并网问题。

然而,由于传统保护方式和技术在开环运行模式下具有应用简单和较高的经济性等特点,使得闭环运行模式在实际配电系统中未得到推广。

由于通信技术在近些年的快速进步和张项安,等基于差动保护的配电网闭环运行方式探讨 - 103 -发展,基于通信平台的配电网差动保护技术,已不再是一个昂贵和奢侈的技术。

因此,基于差动保护的配电网闭环运行方式,在近年来又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1-5],并逐步得到实施和应用。

本文主要从配电网闭环运行的驱动力、支撑技术、供电可靠性和应用前景等方面,对基于差动保护的配电网闭环运行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以期推动配电网闭环运行概念和相关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促进我国智能电网建设和供电可靠性水平的提高。

1 配电网闭环运行的驱动力1.1 分布式电源的并网随着传统一次能源的日益枯竭和人们对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以太阳能为代表的分布式发电(Distributed Generation,DG)作为一种极具发展前景的发电技术,以其高效、环保等一系列优点,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从而成为世界各国电力系统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分布式发电装置一般分布在负荷附近,可以节省输变电设备的投资,而且可以降低系统网损和提高用户的供电可靠性,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然而,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势必会改变配电网的辐射状结构和功率流向,使原来简单的辐射状配电网变成了复杂的多电源供电的有源网络。

配电网潮流及结构的变化必然会对系统中的各种继电保护设备及其运行方式产生较大的影响。

若系统发生故障,短路电流的大小及其流向必然会受到附近分布式电源的影响,从而导致原有继电保护装置出现灵敏度低、拒动和误动等问题。

因此,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势必给配电系统的运行、分析与控制带来诸多方面的影响和挑战[6-9]。

很明显,在分布式电源大量接入的情况下,传统的单电源辐射状或环状设计、开环运行的配电网,很难适应新的运行和控制要求。

因此,分布式电源的接入成为配电网闭环运行的一个主要驱动力。

1.2 供电可靠性需求的提高随着各类电压敏感型电子设备的大量增加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用户及用电设备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

这对原有配电系统或设备的品质和供电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我国目前的城市配电网大都是采用闭环设计、开环运行的供电结构,一旦某处发生故障,就会造成整条分支馈线的大面积停电,且停电时间较长。

在开环运行模式下,当进行负荷转供时,通常需要通过合、解环开关操作来缩短非故障区域的停电时间(提高供电可靠性);但合、解环开关操作势必会对相关非故障线路产生不必要的冲击,给用户造成损失。

如果断路器发生故障,一般会造成全馈线范围内的停电,极大地降低了供电的可靠性和连续性。

为了更加有效地减少停电时间和停电范围,提高供电可靠性,配电网可以采用闭环运行方式。

如果采用闭环供电方式及合理的线路分段和保护技术,一旦线路出现故障,保护装置则可以马上判断出故障位置,迅速隔离和切除故障区段,保证非故障区段的可靠供电。

2 配电网闭环运行的关键支撑技术配电网闭环运行有别于传统的辐射状(包括环网设计、开环运行模式)运行方式,线路上的功率流向不再具有单一性,离主电源较远的分支馈线或线路,其潮流方向可能会经常发生变化。

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配电网保护和潮流计算方法不再适用,必须发展适用于闭环运行结构的配电网潮流计算方法。

而且,与辐射状运行结构相比,闭环运行方式下,配电网的电压分布及其控制措施也必将呈现新的特征和要求。

目前,我国配电自动化系统大多采用重合器方式或基于通信的馈线自动化方式等[10-11]。

这些自动化模式和控制方式操作简单,经济实用,因而被广泛采用。

然而,这些保护方法和技术不可避免地存在故障切除选择性不高、故障处理时间长、开关设备损耗大等缺点,而且在应对分布式电源和配电网闭环运行方面显得力不从心。

因此,对于含有分布式电源的智能配电网来说,非常有必要研究和采用一种新的保护配置方法和模式。

由以上分析可知,配电网采用闭环运行方式,除了需要在潮流计算、状态估计、电压和无功控制等方面需要新的技术支撑外,最重要的是需要网络化的通信平台及基于网络通信平台的配电网保护技术的支撑。

电流差动保护因为具有简单可靠和动作速度快且不受电力系统振荡影响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输电网。

就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而言,故障的识别、定位、隔离与快速恢复是其核心内容和目标,在目前具有良好通信条件前提下这一目标可以通过在配电网推广应用电流差动保护技术来实现。

而且,由差动保护在输电网中多年来的应用可知,差动保护可以有效解决分布式电源的接入问题[12]。

电流差动保护是一种建立在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基础上的保护方式,在进行故障判别时只需要线路两端的电流量。

因此,电流差动保护不存在与引入- 104 -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电压有关的问题,不受系统振荡和系统非全相运行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而且,电流差动保护具有原理简单,计算量小等优点,能够很好地满足继电保护的快速性、灵敏性和可靠性等要求。

根据实现方式和功能结构上的差别,配电网差动保护可以分为分散式差动保护和集中式差动保护。

分散式结构的差动保护,在判别故障时只需利用线路两端的电流量,实现较为容易,在通信技术比较落后的年代,具有较大的技术优势,但需要在每段线路额外配置差动保护装置,成本相对较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