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景观布局及其植物配置

合集下载

国外传统园林中的植物造景方法

国外传统园林中的植物造景方法

一、国外传统园林中的植物造景方法(一)日本园林中的植物材料多数日本庭园里的植物配置常绿树,花木稀少。

近代日本庭园,对植物配置追求简单而不繁杂,要有含蓄而不是显露,要朴实而不是华丽,要终年好景常在而不是过分突出季节变化,叶的色彩逐渐变换而不是落叶树那样骤然变叶形和叶色。

但也有例外,槭树、吊钟花、冬青等,在庭园中是常见的树种,因为槭树有着丰富的叶品种,吊钟花不公开花细美而且主要是为了欣赏它的秋色叶,锯缘冬青主要是观赏它的在落叶后的红色浆果。

受欢迎,庭园不可或缺,而且常加以整形而具有特殊风格。

姿态优美的松常安置在主要地住成为构图中心。

在泷口有乔木格灌木丛的配置,部分遮掩瀑布以增进深度感。

多采用槭树,可使其枝条伸出到瀑布前,如似在随跌下的水一般,从而冲破瀑布的单调,但既不可把瀑布全遮雠,也不可掩住了瀑布本身的美景部分。

在石类笼旁一般植日本榧、松、柯树,用枝叶半遮光线,在池后边植槭树、落霜红以便有倒影。

桥侧植柳、枫、槭树类,以便用枝叶部分遮掩桥身。

花木类种植在远眺处,中间为开旷地,以欣赏盛花时的整体效果。

大叶的棕榈及芭蕉常种植屋旁以便欣赏雨声,绿篱用的是耐火种类栎树、银杏、皂荚、桃叶珊瑚。

在日本庭园里,成丛的种植往往采取二对一,三对一,五对一等方式。

丛植中的各株间距要使人们从任何角度都能看到全丛的条株树木。

在池畔的树,有的不宜生长过高,不然会影响到湖边赏月。

树丛本身不宜过密而影响通风,或不利于地形起伏的显出,也不宜过于稀疏导致树间关联中断。

多株树或每个树丛不仅本身应是优美的,而且要使全园增色。

这一丛对另一丛要难相互平衡,这个空间和另个空间相接。

直线和弧线相连,空间和线条产生韵律等。

总之要求多样中的统一。

(一)意大利园林中材料意大利境由山地和丘陵组成,其中丘陵占80%。

夏季在谷地和平原上闷热,而山丘上凉爽,这一地理地形气候特点构成了意大利的传统园林――台地园。

意大利台地园中的植物运用也是适应其避暑功能要求的。

中西方园林景观的对比性和差异性

中西方园林景观的对比性和差异性

意境表达
西方园林景观注重形式美,通过几何形状、对称布局等手 法营造出一种肃穆、规整的氛围。而中式园林则更注重自 然美,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强调与自然 的和谐共存。
中式园林常常运用山水、建筑、植物等元素,通过借景、 框景、对景等手法,创造出一种诗情画意的氛围。而西方 园林则更注重雕塑、喷泉等人工装饰,强调对自然的改造 和征服。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园林景观 设计更加注重生态优先,强调绿色、 可持续的设计理念。
未来展望
地域特色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地域特色 成为园林景观发展的重要方向, 将地域文化、历史、自然等因素 融入景观设计,形成具有地域特
色的园林景观。
人文关怀
园林景观设计更加注重人文关怀 ,关注人的需求和体验,创造宜 人的空间和环境,让人们在景观
互相借鉴
中西方园林景观在跨文化交流与融合中互相借鉴和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这种跨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有助于 推动世界园林景观的创新和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中西方园林景观的 对比性和差异性
目录
• 中西方园林景观的历史背景与文化差异 • 中西方园林景观的设计理念与风格对比 • 中西方园林景观的植物配置与水景处理差
异 • 中西方园林景观的意境表达与实用性考量 • 中西方园林景观的发展趋势与未来展望
01
CATALOGUE
中西方园林景观的历史背景与文化差异
历史背景
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
园林出现,以实用性为主,多用于果 蔬种植和放牧。
中世纪时期
修道院园林兴起,强调自然与人工的 分离。
历史背景
文艺复兴时期
园林走向成熟,追求形式美和人 文精神。
18世纪至今
浪漫主义、现代主义和极简主义 园林相继出现。

西方园林特点

西方园林特点

Villa d'Este,Tivoli
Villa Lante, Bagnaia
意大利园林特征
Villa Aldoblandini
Villa Garzoni,Collodi
Villa Gamberaia, Settignano
植物Biblioteka 意大利园林特征——要素 植物
意大利园林特征——要素
意大利园林特征——要素
台地园的设计将立面与平面结合考虑。一般愈接近城市,坡度愈缓, 台层少,高差小;距离城市愈远,坡度愈大,台层多,高差较大。
庄园内的主体建筑——府邸 设在庄园最高处——控制全园,显示权贵 设在中间台层上——出入方便,给人亲切感 设在庄园最底层——面积较大、地形较平缓的庄园
意利园林特征
Villa Palazzina Farnese
西方园林的特点
xi fang wen hua de te dian
作 者:周 丽
西方园林的艺术形式
• 规则式园林 – 又称建筑式、几何式、图案式等园林; – 西方园林的传统样式,以意大利、法国园林为代表。 – 规则式园林在20世纪得到广泛的更新和进一步发展。
• 不规则式园林 – 又称自然式园林,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园林传统样式; – 在西方园林艺术史中以英国园林为代表。 – 中国和英国园林似乎仍停留在历史中未能发展。
(3)花园的主轴线大大加强.
它已不再是意大利花园里那种单纯的几何对称轴线,而成了突 出的艺术中心。最华丽的植坛,最辉煌的喷泉,最精彩的雕像, 最壮观的台阶,一切好东西都首先集中在轴线上或者靠在它的 两侧。把主轴线做成艺术中心,一方面是因为园林大了,没有 艺术中心就显得散漫,另一方面,它反映着绝对君权的政治理 想,构园也要分清主从,像众星拱月一般。

西方现代园林植物配置 精华版

西方现代园林植物配置 精华版

在冬季严寒的北方地区,很少有四季常绿,可以被修剪成高篱的植物材料,所以 这个区域并不活宜借鉴高篱围合的植物迷宫形式。而冷季型草即便在最冷的时节也郁郁葱葱,因此在 北方地区可以用草坪结合铺装的形式来设置迷宫。春季或者夏季的时候,还可以在迷宫周围栽植一些 观赏性强的草。
植物迷宫(Maze )
长江中下游地区
``````
金嬝 北京林业大学
主要内容
文章通过对西方园林植物的分析研究进而推出以下结果: 1.植物整形技术历史悠久,在规则园林中大量应用。它可以使自然植物呈现出人工的多种造型。我们 可以用在隔离带、景点以及专类园等场合应用。 2.植物凉亭和绿廊既有实用性又有观赏性,应用在规则园和自然园中。我国有丰富的藤本植物资源, 此配置方式非常值得推广。 3.刺绣花坛在欧洲宫殿式花园中应用非常广泛,装饰效果强,但费工。我国适宜在如中心广场、欧式 园林等重点地段应用。 4.植物迷宫同时具有观赏和娱乐性功能,要求高维护。我国华东地区可以利用天然茶园加以应用。 5.古老的花境和现代兴起的野花园和观赏草是贴近自然的配植方法,易于维护,管理粗放,最具有借
华南地区 四季温差不大,没有明显的季相变化,同一种植物以不同的姿态出现,从而丰富景观内 容。如榕树,常被修剪成圆柱形、树墙、云片形、拱形等等。 气候炎热,阳光强烈,不宜配植太多色彩艳丽的花草,植物景观很大程度上要靠看上去清 爽的绿色植物来营造。 自然林居多,整形林与之区分。
植物凉亭与绿廊:
发展:人觉得凉棚和树荫都能减轻炎热的程度,于是人们在凉棚旁栽种植物,这就是植物凉亭最早的 来源。之后人们又想出伸展地很长的凉棚形式,光遮荫还不够,喜欢享乐的贵族们又在长凉棚脚种植 葡萄等水果,这样既凉快,可以随时吃到新鲜的水果,于是慢慢演变成了现在的绿廊。

西方景观布局及其植物配置全解课件

西方景观布局及其植物配置全解课件

英国伦敦公园的景观布局与植物配置
总结词
自然、流畅、野趣
详细描述
伦敦公园的植物配置注重生态和环保,大量采用本土植物 ,减少外来物种的入侵。同时,公园内还设有雨水收集系 统和生物净化设施,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详细描述
伦敦公园的景观布局追求自然、流畅的感觉,公园内道路 蜿蜒曲折,湖泊、溪流等水系自然流动。植物配置也强调 野趣,利用丰富的野生花卉和自然生长的树木,营造出一 种自然、生态的氛围。
凡尔赛宫的植物配置极为丰富,利用了大量的常绿树、花 卉和灌木,形成丰富的层次感。植物的种类也极为多样, 从大型乔木到小型花卉,都经过精心的挑选和配置,展现 出多样性的美感。
总结词
规则、几何、装饰性
详细描述
凡尔赛宫的植物配置遵循严格的规则和几何形状,树木被 修剪成各种几何形状,如圆形、方形、三角形等,增强了 装饰效果。花卉和灌木也按照一定的规则和几何形状进行 配置,呈现出高度装饰性的特点。
完善景观元素
植物配置可以与景观中的其他元素 相互衬托,完善景观的整体效果。
景观布局与植物配置的互动关系
相互影响
创新发展
景观布局和植物配置在设计和实施过 程中相互影响,需要综合考虑两者的 关系。
通过不断探索和创新,可以推动景观 布局与植物配置的和谐发展,创造更 加宜人的环境。
动态变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植物的生长和变化 会影响景观布局的效果,而景观布局 也会随着植物的生长而发生变化。
总结词
生态、环保、可持续
总结词
艺术、文化、历史
详细描述
伦敦公园的景观布局和植物配置都融入了艺术、文化和历 史的元素。公园内的雕塑、喷泉等艺术品以及历史建筑都 与周围的植物景观相得益彰,呈现出一种深厚的历史和文 化底蕴。

西方园林式

西方园林式

古埃及:宅园,墓园,圣苑。

特征:规则式的园林,具有浓厚的宗教气息以及对生命永恒的追求。

宅园采取方直的规划,规则的水槽和整齐的栽植,大量种植树木,树木和水体成为园林中重要因素。

反映出埃及人在自然环境中力求以人力改造自然的思想。

古巴比伦:猎苑,圣苑,宫苑。

特征:受自然条件及宗教思想影响,分别出现了圣苑,树木呈对称行列种植。

受地理条件的影响以及工程技术的保证,拱券结构正是当时两河流域地区流行的建筑样式,出现了以空中花园为代表的宫苑,其特点最主要即是采取屋顶花园的形式。

猎苑以森林为主题,以自然风格取胜造园。

古希腊:早期的宫庭园,宅园——柱廊园,公共园林,以及文人园——哲学家的学园。

特征:园林的布局形式也采用规则式样以求与建筑相协调。

出现了四周为住宅围绕,中央为绿地,布局规则方正的柱廊园古希腊哲学家美学家认为,均衡稳定的规则式园林,是美感产生的源泉。

并且出现了最早的行道树。

古罗马:庄园,宫苑,公共园林。

特征:规模之宏大、形式之豪华。

花园最重要的位置上均耸立着主体建筑,建筑的轴线也同样是园林景物的轴线;园中的道路、水渠、花草树木均按照人的意图有序地布置,显现出强烈的理性色彩。

大规模的山庄园林,继承了以建筑为主体的规则式轴线布局,而且出现了整形修剪的树木与绿篱,几何形的花坛以及由整形常绿灌木形成的迷宫,重视植物造型作用。

古波斯:伊甸园模式特征:1.十字形水系布局。

2.有规则地种树,在周围种植遮荫树林。

3.栽培大量香花。

4.筑高围墙,四角有晾望守卫塔。

5.用地毯代替花园。

古印度:石建宙宇和石窟寺。

特征:由于文化、地理、气候、人文等,随建筑集社会生活文化宗教性于一身,把宗教意义与象征意义融为一体,着重表现天与地、生命与自然的关系,梵我同一,强调这种无形的力量远胜于单纯的形式美法则,植物也带着神性。

其园林围绕建筑,水也融入宗教并具有思想性,马哈代瓦神庙“水池”、“水井”、“台阶”构成特有的“水池”、“阶台式水井”。

西方景观布局及其植物配置

西方景观布局及其植物配置
西方园林布局及其植物配置
2012级园林(2)班 126723071 郑晓杰
西方园林景观布局 及其植物配置
欧洲的造园艺术,有过三个最重要的时期:从16 世纪中叶往后的100年,是意大利领导潮流;从 17世纪中叶往后的100年,是法国领导潮流;从 18世纪中叶起,领导潮流的就是英国。英国造园 艺术可以说是西方艺术中的一个例外。
意大利罗马兰特庄园的植物花坛 (16世纪意大利造园风格)
• 意大利境内多丘陵,花园别墅造在斜坡上, 花园顺地形分成几层台地,在台地上按中 轴线对称布置几何形的水池和用黄杨或柏 树组成花纹图案的剪树植坛,很少用花。 重视水的处理。借地形修渠道将山泉引下, 层层下跌,叮咚作响。或用管道引水到平 台上,因水压形成喷泉。跌水和喷泉是花 园里很活跃的景观。
• “花境”是参考自然中,野生 花卉在林缘地带散规律,在 小径两旁栽植大戟、羽衣甘 蓝等适应本身生长季节长的 花卉形成的自然花带。 • 在花境的设计中,多以宽广 草坪或低矮灌木为背景,讲 究构图完整,高低错落,各 种花卉间色彩、姿态、体型、 数量等较为协调,而且相邻 的花卉其生长强弱、繁衍速 度也大体相似。
英国庄园
• 天然的草原和低矮的树林元素表现田野风 光
谢 菲 尔 德 花 园
英国古典花园—“风景画花园”
英国布伦海姆风景园 (18世纪布朗设计)
西方园林植物的处理特点
• • • • • • • 注重规则式的种植 注重植物造型艺术 注重图案花坛设计 注重花镜的设计 注重植物的多样性 利用植物组织空间 兴起专类园和迷园
专类园和迷园
• 西方园林中,造园者最初是 手工匠菜农等,早期的植物 造景都是实用园林,如药用 园、果园、香料园等。 • 古罗马时期兴起了栽植单一 植物的园林,即专类园,如 蔷薇园、杜鹃园等。 • 同时兴起了“迷园”的建造 热潮。罗马园林中的迷园用 大理石或草皮铺路,以修剪 的绿篱围在道路两侧,形成 图案复杂的通道,成为园中 娱乐的一个地方。

关于西方园林植物配置(完整版)

关于西方园林植物配置(完整版)
常用的植物为黄杨 、紫衫、柏树。
古罗马园林、意大 利台地园林及法国 园林较多使用。
图案花坛设计
运用低矮的观叶植物或花叶 兼美的植物组成模纹花坛, 以表现植物群体的图案美。
法国园林普遍运用以花卉为 主的大型刺绣花坛。花坛由 几个平整的、外形为对称几 何形的植坛组成,对称轴上 多布有水池和沟渠,并将鲜 花栽植填充在规则图案的绿 篱里。
注重规则式的种植 注重植物造型艺术 注重图案花坛设计 注重花境的设计 注重植物的多样性 利用植物组织空间 兴起专类园和迷园
规则式的种植
园林植物造景受到唯 理思想的影响,规则 式配置,均衡对称。
植物中轴线对称,植 物种类、株数、体量 、高矮都与中轴线对 称布置。
草坪和花圃,分割成 几何形状的板块,甚 至树木本身也被修剪 成规则式的树墙,给 人以有序整齐视觉感 受。
花境的设计
花境的植物配置是自然 式的,不同的花卉构成 宽狭不一的曲线花带。
花境中的各种花卉呈斑 状混交的自然式布置, 形成了主要以欣赏其本 身特有的自然美以及植 物自然组合群落美的自 然花带。
植物的多样性
西方古典园林在植物应用上, 早期以乡土树种为主。
园林不仅注重本土植物的应用 ,还从其他国家引种驯化植物 ,以使园林景观更加多样化。
西方造园手法在中国园林中的应用
模纹花坛的应用
欧洲风格建筑,大型广场、花园的花坛应用,长江以南较多
植物造型艺术的应用
主干道、公园、缓坡的修剪树木
植物规则式的应用
道路两旁行道树、小区出入口、植物园林荫道等对称式布局
花境的引用
公园、植中植物 组织成,形成舞台 背景侧幕入口拱门 和绿色围墙等。
专类园和迷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运用低矮的观叶植物或花叶 兼美的植物组成模纹花坛, 以表现植物群体的图案美。 • 法国园林普遍运用以花卉为 主的大型刺绣花坛。花坛由 几个平整的、外形为对称几 何形的植坛组成,对称轴上 多布有水池和沟渠,并将鲜 花栽植填充在规则图案的绿 篱里。 • 模纹花坛是文艺复兴时期法 国园林的一大亮点
花境的设计
2012级园林(2)班 学号:126723071 郑晓杰
植物造型艺术
• 西方人为了体现征服自然, 显示人的力量,园林史中 大量采用规整式植物造型 进行植物造景。 • 树木花卉的应用往往被修 剪成各种几何形体、文字、 图案,甚至一些复杂的人 或动物形象,被称为绿色 雕塑。 • 常用黄杨、紫衫、柏树。 • 古罗马园林、意大利台地 园林及法国园林较多使用
图案花坛设计
西方园林布局及其植物配置
2012级园林(2)班 126723071 郑晓杰
西方园林景观布局 及其植物配置
欧洲的造园艺术,有过三个最重要的时期:从16 世纪中叶往后的100年,是意大利领导潮流;从 17世纪中叶往后的100年,是法国领导潮流;从 18世纪中叶起,领导潮流的就是英国。英国造园 艺术可以说是西方艺术中的一个例外。
刺绣花坛
• 利用建筑、道路、花圃、水池以及形状态修剪得 十分整齐的花草树木,如同刺绣一般编织出美丽 的图案,形成极为有组织有秩序的古典主义风格 园林。在这里大自然仿佛被完全驯服了,风景似 乎变成了人工塑造的艺术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英国的优雅与自然
• 进入18世纪,英国造园艺术开始追求自然,有意模仿克洛 德和罗莎的风景画。到了18世纪中叶,新的造园艺术成熟, 叫做自然风致园。英国的园林都改变了面貌,几何式的格 局没有了,在也不搞笔直的林荫道、绿色雕刻、图案式植 坛、平台和修筑得整整齐齐的池子了。花园就是一片天然 牧场的样子,以草地为主,生长着自然形态的老树,有曲 折的小河和池塘。18世纪下半叶,浪漫主义渐渐兴起,在 中国造园艺术的影响下,英国造园家不满足于自然风致园 的过于平淡,追求更多的曲折。更深层次、更浓郁的诗情 画意,对原来的牧场景色加工多了一些,自然风致园发展 成为图画矢园林,具有了更浪漫的气质,有些园林甚至保 存或制造废墟、荒坟、残垒等,以造成强烈的伤感气氛和 时光流逝的悲剧性。
英国庄园
• 天然的草原和低矮的树林元素表现田野风 光
谢 菲 尔 德 花 园
英国古典花园—“风景画花园”
英国布伦海姆风景园 (18世纪布朗设计)
西方园林植物的处理特点
• • • • • • • 注重规则式的种植 注重植物造型艺术 注重图案花坛设计 注重花镜的设计 注重植物的多样性 利用植物组织空间 兴起专类园和迷园
花镜的设计
• 花境的植物配置是自然 式的,不同的花卉构成 宽狭不一的曲线花带。 • 花境中的各种花卉呈斑 状混交的自然式布置, 形成了主要以欣赏其本 身特有的自然美以及植 物自然组合群落美的自 然花带。
植物的多样性
• 西方古典园林在植物应用上,早 期以乡土树种为主。 • 园林不仅注重本土植物的应用, 还从其他国家引种驯化植物,以 使园林景观更加多样化。 • 18世纪的英国丘园中本土植物仅 1700种,经从东南亚、中国等多 国的引种,至今在皇家植物园丘 园中已拥有50000种来自世界各 地的活植物。
• “花境”是参考自然中,野生 花卉在林缘地带散规律,在 小径两旁栽植大戟、羽衣甘 蓝等适应本身生长季节长的 花卉形成的自然花带。 • 在花境的设计中,多以宽广 草坪或低矮灌木为背景,讲 究构图完整,高低错落,各 种花卉间色彩、姿态、体型、 数量等较为协调,而且相邻 的花卉其生长强弱、繁衍速 度也大体相似。
法国的奢华与浪漫
• • • •
• • • •
注重主从关系,强调中轴对称式的布局 雄伟、端庄的大尺度几何式平面 主要建筑位于中轴线上,控制全园 花坛成为重要的构成要素,常用的有刺绣花坛、 组合花坛、英国式花坛,分区花坛。柑桔花坛和 水花坛 喷泉往往与雕塑相结合,布置于节点上 园林中的水景多为静态水,水镜面 大量运用雕塑,多取材于神话传说中的人物 植物种植上,广泛采用丰富的阔叶乔木,有明显 的季相变化
专类园和迷园
• 西方园林中,造园者最初是 手工匠菜农等,早期的植物 造景都是实用园林,如药用 园、果园、香料园等。 • 古罗马时期兴起了栽植单一 植物的园林,即专类园,如 蔷薇园、杜鹃园等。 • 同时兴起了“迷园”的建造 热潮。罗马园林中的迷园用 大理石或草皮铺路,以修剪 的绿篱围在道路两侧,形成 图案复杂的通道,成为园中 娱乐的一个地方。
• 意大利台地式园林 • 法国古典主义园林 • 英国风景式园林
意大利的热情与理想
• 台地园的通常布局为主要建筑物,通常位 于山坡地段的最高处,在它的前面沿山坡 而引出的一跳中轴线上开辟一层层的台地, 分别配置堡坎、平台、花坛、水池、喷泉、 雕像。各层台地之间以蹬道相联系。中轴 线两旁栽植高耸的丝杉、石松等树丛作为 本生与周围自然环境的过度。这是规整式 与风景式相结合而以前者为主的一种园林 形式。
规则式的种植
• 园林植物造景受到唯理思想的影响, 规则式配置,均衡对称。 • 植物中轴线对称,植物种类、株数、 体量、高矮都与中轴线对称布置 • 草坪和花圃,分割成几何形状的板 块,甚至数目本身也被修剪成规则 式的树墙,给人以有序整齐视觉感 受。 • 西方园林中建筑多是砖石结构的, 封闭、层中,几何性很强,“规则 化”的人造景观与之更搭配。
• 用来满足富豪权贵们对风景秀丽环境中的 户外生活的渴望。
意大利台地园彰显罗马庄园魅力
• 园林分两部分:紧挨着主建筑物的部分是 花园,花园之外是林园。
外围的林园是天然景色,数目茂密。
• 意大利园林一般附属于郊外别墅,与别墅 一起由建筑师设计,布局统一,但别墅不 起统率作用。它继承了古罗马花园的特点, 采用规则式布局而不突出轴线。
植物的多样性
• 罗马园林中常见的乔、 灌木有悬铃木、白杨、 梧桐等。
植物组织空间
• 西方古典园林将植物的运用发 挥到淋漓尽致,充分运用植物 来组织围合空间。 • 中世纪时期开始西方人即用修 剪整齐的绿篱围在道路两侧, 形成通道。 • 文艺复兴时期在意大利台地园 中,甚至将植物代替可砖石金 属等,起着墙栏杆的作用。 • 在露天剧场中植物组织成,形 成舞台背景侧幕入口拱门和绿 色围墙等。
意大利罗马兰特庄园的植物花坛 (16世纪意大利造园风格)
• 意大利境内多丘陵,花园别墅造在斜坡上, 花园顺地形分成几层台地,在台地上按中 轴线对称布置几何形的水池和用黄杨或柏 树组成花纹图案的剪树植坛,很少用花。 重视水的处理。借地形修渠道将山泉引下, 层层下跌,叮咚作响。或用管道引水到平 台上,因水压形成喷泉。跌水和喷泉是花 园里很活跃的景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