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病原微生物不同活动生物安全要求细则

合集下载

微生物实验室的生物安全分类(1)

微生物实验室的生物安全分类(1)

兽医微生物实验室的生物安全分类(2005年版)凡涉及微生物及其提取物或基因工程产物操作的实验室,根据对病原微生物不同种类的生物安全要求。

实验室的设计、设施也有所不同。

目前国际公认的微生物实验室分为生物安全(biosafety level,BSL)1至4级。

其中BSL-1最低,BSL-4最高。

BSL-1~4俗称P1~4。

BSL-1实验室可从事已知不会对健康成人造成危害、但对实验室工作人员和环境可能有微弱危害的、有明确特征的微生物实验工作。

实验室与建筑物中的一般通道不隔开,一般在试验台上操作,不要求使用或经常使用专用封闭设备。

BSL-2实验室与BSL-1相似,适用于那些对人及环境有中度可能危害的微生物实验工作。

其不同点在于:工作人员要经过操作病原因子的专门培训,并由能够胜任的专业人员进行指导和管理;工作时限制外人进入实验室;某些产生传染性气溶胶或溅出物的工作要在生物安全柜或其他封闭设备内进行;对污染的锐器采取高度防护措施。

凡从事微生物基因的操作,均需在BSL-2实验室进行。

BSL-3实验室供处理危险病原体使用,适用于可以通过吸入途径引起严重的或致死性疾病病原体的实验工作,例如从事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和艾滋病研究或检测的实验室BSL-3实验室的实验人员在处理病原体方面要经专门培训,并由有关专家进行监督管理。

传染性材料的所有操作均要在生物安全柜或其他物理防护设施内进行,工作人员要穿适宜的防护服。

BSL-3实验室要经过专业的设计和建造。

BSL-4实验室有造成气溶胶感染和危及生命的病原微生物,如埃波拉病毒、尼帕病毒等研究的实验室,必须达到BSL-4的安全水平。

BSL-4实验室对防止微生物扩散到环境中有特殊的工程和设计要求。

每一名实验室工作人员在处理病原微生物方面均要有特殊和全面的培训;要具有法定资格的科学家监督管理。

实验室主任要严格控制进入实验室的人员。

实验室均应是毒力的建筑物或是建筑物内的隔离区。

要实施特殊的实验室安全工作细则。

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规范

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规范

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规范VETERINARY LABORATORY BIOSAFETY GUIDELINES(农业部 2003 年 10 月 15 日发布)本规范规定了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的基本原则、实验室的分级、各级实验室的基本 要求和管理。

本规范为最低要求。

本规范合用于各级兽医实验室的建设、使用和管理。

本规范引用下列文件中的条款作为本规范的条款。

凡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者修订版均不合用于本规范。

凡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 本合用于本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 (1997)《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 (1992)《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实施条例》 (1995) 《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2001 国务院 304 号令)《农业生物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实施办法》 (1996 农业部 7 号令)《实验动物管理条例》 (1988 国家科委 2 号令)GB 14925-2001GB/T 15481-2000 GB/T 16803-1997 GB/T 14295-93 GB/13554-92 GB 50155-92 GBJ19-87 WS 233-2002 OIE 2002 JCJ 71-90 NF EN 12022 实验动物 环境与设施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 采暖、通风、空调、净化设备术语 空气过滤器 高效空气过滤器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术语标准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 国际动物卫生法典 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范 可呼吸空气生产标准本规范采用下列定义::一切从事兽医病原微生物、寄生虫研究与使用,以及兽医临床诊疗和疫病检疫监测的实验室。

:本规范涉及的动物是指家畜家禽和人工饲养、合法捕获其他动物。

:一切能引起动物传染病或者人畜共患病的细 菌、病毒和真菌等病原体。

:可以由动物传播给人并引起人类发病的传染性疾病。

动物病原微生物不同实验活动生物安全要求细则

动物病原微生物不同实验活动生物安全要求细则

动物病原微生物不同实验活动生物安全要求细则附件:动物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生物安全要求细则序号动物病原微生物名称危害程度分类实验活动所需实验室生物安全级别f运输包装要求备注a病原分离培养b动物感染实验c未经培养的感染性材料实验d灭活材料实验1 口蹄疫病毒第一类BSL-3 ABSL-3 BSL-2 BSL-2UN2900(仅培养物)C实验的感染性材料的处理要在Ⅱ级生物安全柜中进行2 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第一类BSL-3 ABSL-3 BSL-2 BSL-2UN2814(仅培养物)C实验的感染性材料的处理要在Ⅱ级生物安全柜中进行3 猪水泡病病毒第一类BSL-3 ABSL-3 BSL-2 BSL-2UN2900(仅培养物)C实验的感染性材料的处理要在Ⅱ级生物安全柜中进行4 非洲猪瘟病毒第一类BSL-3 ABSL-3 BSL-3 BSL-3 UN29005 非洲马瘟病毒第一类BSL-3 ABSL-3 BSL-3 BSL-3 UN29006 牛瘟病毒第一类BSL-3 ABSL-3 BSL-3 BSL-3 UN29007 小反刍兽疫病毒第一类BSL-3 ABSL-3 BSL-3 BSL-3 UN29008 牛传染性胸膜肺炎丝状支原体第一类BSL-3 ABSL-3 BSL-3 BSL-3 UN29009 牛海绵状脑病病原第一类BSL-3 ABSL-3 BSL-3 BSL-3 UN3373 10 痒病病原第一类BSL-3 ABSL-3 BSL-3 BSL-3 UN337311 猪瘟病毒第二类BSL-3 ABSL-3 BSL-2 BSL-2UN2900(仅培养物)12 鸡新城疫病毒第二类BSL-3 ABSL-3 BSL-2 BSL-2UN2900(仅培养物)13 狂犬病病毒第二类BSL-3 ABSL-3 BSL-3 BSL-2UN2814(仅培养物)14 绵羊痘/山羊痘病毒第二类BSL-3 ABSL-3 BSL-2 BSL-2UN2900(仅培养物)15 蓝舌病病毒第二类BSL-3 ABSL-3 BSL-2 BSL-2UN2900(仅培养物)16 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第二类BSL-3 ABSL-3 BSL-2 BSL-2UN2900(仅培养物)17 炭疽芽孢杆菌第二类BSL-3 ABSL-3 BSL-3 BSL-2UN2814(仅培养物)18 布氏杆菌第二类BSL-3 ABSL-3 BSL-2 BSL-2UN2814(仅培养物)19 低致病性流感病毒第三类BSL-2 ABSL-2 BSL-2 BSL-1 UN3373 20 伪狂犬病病毒第三类BSL-2 ABSL-2 BSL-2 BSL-1 UN337321 破伤风梭菌第三类BSL-2 ABSL-2 BSL-2 BSL-1UN3373(仅培养物)22 气肿疽梭菌第三类BSL-2 ABSL-2 BSL-2 BSL-1UN2900(仅培养物)23 结核分支杆菌第三类BSL-3 ABSL-3 BSL-2 BSL-1UN2814(仅培养物)C实验的感染性材料处理要在Ⅱ级生物安全柜中进行24 副结核分支杆菌第三类BSL-2 ABSL-2 BSL-1 BSL-1 UN337325 致病性大肠杆菌第三类BSL-2 ABSL-2 BSL-1 BSL-1UN2814(仅培养物)26 沙门氏菌第三类BSL-2 ABSL-2 BSL-1 BSL-1UN3373(仅培养物)27 巴氏杆菌第三类BSL-2 ABSL-2 BSL-1 BSL-1 UN337328 致病性链球菌第三类BSL-2 ABSL-2 BSL-2 BSL-1UN2814(仅培养物)29 李氏杆菌第三类BSL-2 ABSL-2 BSL-1 BSL-1UN2814(仅培养物)30 产气荚膜梭菌第三类BSL-2 ABSL-2 BSL-1 BSL-1 UN337331 嗜水气单胞菌第三类BSL-2 ABSL-2 BSL-1 BSL-1 UN337332 肉毒梭状芽孢杆菌第三类BSL-2 ABSL-2 BSL-2 BSL-1UN2814(仅培养物)33 腐败梭菌和其他致病性梭菌第三类BSL-2 ABSL-2 BSL-1 BSL-1 UN337334 鹦鹉热衣原体第三类BSL-2 ABSL-2 BSL-2 BSL-1 UN281435 放线菌第三类BSL-2 ABSL-2 BSL-1 BSL-1 UN3373(仅培养物)37 牛恶性卡他热病毒第三类BSL-2 ABSL-2 BSL-2 BSL-1UN337338 牛白血病病毒第三类BSL-2 ABSL-2 BSL-2 BSL-1UN3373 39 牛流行热病毒第三类BSL-2 ABSL-2 BSL-2 BSL-1 UN3373炎病毒第三类BSL-2 ABSL-2 BSL-2 BSL-1UN337341 牛病毒腹泻/粘膜病病毒第三类BSL-2 ABSL-2 BSL-2 BSL-1UN337342 牛生殖器弯曲杆菌第三类BSL-2 ABSL-2 BSL-2 BSL-1UN337343 日本血吸虫第三类BSL-2 ABSL-2 BSL-1 BSL-1 UN337344 山羊关节炎/脑脊髓炎病毒第三类BSL-2 ABSL-2 BSL-2 BSL-1UN337345 梅迪/维斯纳病病毒第三类BSL-2 ABSL-2 BSL-2 BSL-1UN337346 传染性脓疱皮炎病毒第三类BSL-2 ABSL-2 BSL-2 BSL-1UN337347 日本脑炎病毒第三类BSL-2 ABSL-2 BSL-2 BSL-1UN2814(仅培养物)48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第三类BSL-2 ABSL-2 BSL-2 BSL-1UN337349 猪细小病毒第三类BSL-2 ABSL-2 BSL-2 BSL-1UN3373 50 猪圆环病毒第三类BSL-2 ABSL-2 BSL-2 BSL-1 UN337351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第三类BSL-2 ABSL-2 BSL-2 BSL-1UN3373病毒第三类BSL-2 ABSL-2 BSL-2 BSL-1UN337353 猪丹毒杆菌第三类BSL-2 ABSL-2 BSL-1 BSL-1 UN337354 猪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第三类BSL-2 ABSL-2 BSL-1 BSL-1UN337355 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第三类BSL-2 ABSL-2 BSL-1 BSL-1UN337356 副猪嗜血杆菌第三类BSL-2 ABSL-2 BSL-1 BSL-1 UN337358 猪密螺旋体第三类BSL-2 ABSL-2 BSL-1 BSL-1 UN337359 马传染性贫血病毒第三类BSL-2 ABSL-2 BSL-2 BSL-1UN337360 马动脉炎病毒第三类BSL-2 ABSL-2 BSL-2 BSL-1 UN337361 马病毒性流产病毒第三类BSL-2 ABSL-2 BSL-2 BSL-1UN337362 马鼻炎病毒第三类BSL-2 ABSL-2 BSL-2 BSL-1 UN337363 鼻疽假单胞菌第三类BSL-2 ABSL-2 BSL-2 BSL-1 UN2814(仅培养物)64 类鼻疽假单胞菌第三类BSL-2 ABSL-2 BSL-2 BSL-1 UN2814(仅培养物)65 假皮疽组织胞浆菌第三类BSL-2 ABSL-2 BSL-1 BSL-1UN337366 溃疡性淋巴管炎假结核棒状杆菌第三类BSL-2 ABSL-2 BSL-1 BSL-1 UN337367 鸭瘟病毒第三类BSL-2 ABSL-2 BSL-2 BSL-1 UN337368 鸭病毒性肝炎病毒第三类BSL-2 ABSL-2 BSL-2 BSL-1UN337369 小鹅瘟病毒第三类BSL-2 ABSL-2 BSL-2 BSL-1 UN337370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第三类BSL-2 ABSL-2 BSL-2 BSL-1UN337371 鸡马立克氏病病毒第三类BSL-2 ABSL-2 BSL-1 BSL-1UN337372 禽白血病/肉瘤病毒第三类BSL-2 ABSL-2 BSL-1 BSL-1UN337373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第三类BSL-2 ABSL-2 BSL-1 BSL-1 UN337374 鸡传染性贫血病毒第三类BSL-2 ABSL-2 BSL-2 BSL-1UN337375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第三类BSL-2 ABSL-2 BSL-2 BSL-1UN337376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第三类BSL-2 ABSL-2 BSL-2 BSL-1UN337377 鸡减蛋综合征病毒第三类BSL-2 ABSL-2 BSL-2 BSL-1UN337379 鸡病毒性关节炎病毒第三类BSL-2 ABSL-2 BSL-2 BSL-1UN337380 禽传染性脑脊髓炎病毒第三类BSL-2 ABSL-2 BSL-2 BSL-1UN337381 副鸡嗜血杆菌第三类BSL-2 ABSL-2 BSL-1 BSL-1UN3373 82 鸡毒支原体第三类BSL-2 ABSL-2 BSL-1 BSL-1UN3373 83 鸡球虫第三类BSL-2 ABSL-2 BSL-1 BSL-1UN3373 84 兔黏液瘤病病毒第三类BSL-2 ABSL-2 BSL-2 BSL-1 UN3373 85 野兔热土拉杆菌第三类BSL-2 ABSL-2 BSL-2 BSL-1 UN337386 兔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第三类BSL-2 ABSL-2 BSL-1 BSL-1UN337387 兔球虫第三类BSL-2 ABSL-2 BSL-1 BSL-1 UN3373 水生动物病原微生物88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第三类BSL-2 ABSL-2 BSL-1 BSL-1UN337389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第三类BSL-2 ABSL-2 BSL-1 BSL-1UN337390 马苏大麻哈鱼病毒第三类BSL-2 ABSL-2 BSL-1 BSL-1UN337391 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病毒第三类BSL-2 ABSL-2 BSL-1 BSL-1UN337392 锦鲤疱疹病毒第三类BSL-2 ABSL-2 BSL-1 BSL-1UN3373 93 斑点叉尾鮰病毒第三类BSL-2 ABSL-2 BSL-1 BSL-1 UN337394 病毒性脑病和视网膜病毒第三类BSL-2 ABSL-2 BSL-1 BSL-1UN337395 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第三类BSL-2 ABSL-2 BSL-1 BSL-1UN337396 真鲷虹彩病毒第三类BSL-2 ABSL-2 BSL-1 BSL-1UN3373 97 白鲟虹彩病毒第三类BSL-2 ABSL-2 BSL-1 BSL-1 UN337398 中肠腺坏死杆状病毒第三类BSL-2 ABSL-2 BSL-1 BSL-1UN337399 传染性皮下和造血器官坏死病毒第三类BSL-2 ABSL-2 BSL-1 BSL-1UN3373100 核多角体杆状病毒第三类BSL-2 ABSL-2 BSL-1 BSL-1UN3373101 虾产卵死亡综合症病毒第三类BSL-2 ABSL-2 BSL-1 BSL-1UN3373102 鳖鳃腺炎病毒第三类BSL-2 ABSL-2 BSL-1 BSL-1UN3373 103 Taura综合症病毒第三类BSL-2 ABSL-2 BSL-1 BSL-1UN3373104 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第三类BSL-2 ABSL-2 BSL-1 BSL-1UN3373105 黄头病病毒第三类BSL-2 ABSL-2 BSL-1 BSL-1UN3373 106 草鱼出血病毒第三类BSL-2 ABSL-2 BSL-1 BSL-1 UN3373107 鲤春病毒血症病毒第三类BSL-2 ABSL-2 BSL-1 BSL-1UN3373108 鲍球形病毒第三类BSL-2 ABSL-2 BSL-1 BSL-1UN3373109 鲑鱼传染性贫血病毒第三类BSL-2 ABSL-2 BSL-1 BSL-1UN3373蜜蜂病病原微生物110 美洲幼虫腐臭病幼虫杆菌第三类BSL-2 ABSL-2 BSL-1 BSL-1UN3373111 欧洲幼虫腐臭病蜂房蜜蜂球菌第三类BSL-2 ABSL-2 BSL-1 BSL-1UN3373112 白垩病蜂球囊菌第三类BSL-2 ABSL-2 BSL-1 BSL-1UN3373 113 蜜蜂微孢子虫第三类BSL-2 ABSL-2 BSL-1 BSL-1 UN3373 114 跗腺螨第三类BSL-2 ABSL-2 BSL-1 BSL-1UN3373 115 雅氏大蜂螨第三类BSL-2 ABSL-2 BSL-1 BSL-1 UN3373 其他动物病原微生物116 犬瘟热病毒第三BSL-2 ABSL-2 BSL-2 BSL-1 UN3373117 犬细小病毒第三类BSL-2 ABSL-2 BSL-2 BSL-1 UN3373118 犬腺病毒第三类BSL-2 ABSL-2 BSL-2 BSL-1 UN3373119 犬冠状病毒第三类BSL-2 ABSL-2 BSL-2 BSL-1 UN3373120 犬副流感病毒第三类BSL-2 ABSL-2 BSL-2 BSL-1 UN3373121 猫泛白细胞减少综合症病毒第三类BSL-2 ABSL-2 BSL-2 BSL-1 UN3373122 水貂阿留申病病毒第三类BSL-2 ABSL-2 BSL-2 BSL-1 UN3373123 水貂病毒性肠炎病毒第三BSL-2 ABSL-2 BSL-2 BSL-1UN3373124 第四类动物病原微生物BSL-1 BSL-1 BSL-1 BSL-1 UN3373 备注:a、病原分离培养:是指实验材料中未知病原微生物的选择性培养增殖,以及用培养物进行的相关实验活动。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规定【最新版】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规定【最新版】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规定【最新版】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规定第三章病原微生物管理第十条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及样本管理按照卫生部《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以下简称名录)分类进行。

第十一条采集病原微生物样本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一)配备与采集病原微生物样本所需要的生物安全防护水平相适应的设备;(二)从事采集病原微生物样本的工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三)具有防止病原微生物扩散和感染的措施,对样本的来源、采集过程和方法等作详细记录。

(四)具有保证病原微生物样本质量的技术方法、手段和储存条件。

第十二条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按照《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管理规定》(卫生部令第45号)执行。

省内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由省卫生厅审批;跨省运输须由省卫生厅进行初审后,报卫生部审批。

第十三条实验室需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时,必须满足下列条件:(一)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目的、用途和接收单位符合《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管理规定》(卫生部令第45号);通过民航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的,其容器和包装材料应符合国际民航组织《危险品航空安全运输技术细则》(Doc9284)规定的要求。

(二)存放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的容器必须密封,容器或包装材料还应符合防水、防破损、防外泄、耐高(低)温、耐高压的要求,并有符合规定的生物危险标识、警告用语和提示用语。

(三)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应当由不少于2人的专人护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确保所运输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的安全,严防发生被盗、被抢、丢失、泄漏事件。

(四)不得通过公共电(汽)车和城市铁路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

第十四条省内国家指定的菌(毒)种保藏机构(以下简称“保藏机构”),应当严格按照国家保藏机构管理办法,承担集中储存实验室送交的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和样本,并向实验室提供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和样本的任务。

动物实验的生物安全操作

动物实验的生物安全操作

动物实验的生物安全操作进行动物实验,应重点注意三方面内容:一是正确选择实验动物,对所用动物必须了解其整体概况,特别是微生物携带情况、免疫情况;二是保证动物应享有的福利,在使用动物进行实验研究时,应尽量避免给动物带来不必要的痛苦或伤害,痛苦和伤害往往使动物活动增加、暴露增大,增加生物安全风险;三是在使用动物进行感染性病原实验时,必须保护好实验人员和周围环境,防止人员感染和污染环境。

所以,要求实验人员必须了解动物实验的原则和要求。

一、动物实验样本采集中的生物安全为防止被动物咬伤、抓伤,在进行皮下、腹腔、尾静脉注射、采血、给药和处死的实验操作时,必须首先正确抓取、保定动物,应佩戴动物专用防护手套等防护用品。

实验研究中,经常要采集实验动物的血液、组织、器官等样本,进行常规检查、某些特定指标的生物化学分析或病原检测。

因此掌握正确的采血和样本采集技术十分必要,良好的样本采集技术,既能满足实验需要,也能有效实现生物安全控制。

除血液、分泌物、排泄物、体表物质采集外,其他样本往往通过解剖或手术技术取得。

为避免意外发生,原则上活检采样时应对动物进行麻醉。

对接种了病原体的中、大型动物进行采血或体检时,要求将动物麻醉。

对小动物进行灌胃、注射和采血时,可不麻醉动物,但要防范被动物抓咬受伤。

标本的运输要求用防渗漏的容器装标本,放入标本的容器应确保密封。

将动物标本从实验室传出应严格按照有关规定程序执行。

所有样本采集器具、物品必须严格消毒灭菌后,方可处理。

手术、解剖操作时容易被血液、体液、样品污染或被器械、针头刺伤,存在潜在生物危害,因此必须做到:动物操作一定要使用适当的镇静、镇痛或麻醉方法;尽量减少样本活体采集,禁止不必要的重复操作;不提倡利用一只动物进行多个手术实验;严格实验操作规程,防止发生血液、体液外溅。

在组织、器官等标本采集处置过程中避免意外划伤、针刺伤等;手术后的动物、标本以及所用器具材料等必须按规定程序妥善处置。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实验室人员和社会大众的生命健康安全,规范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的运作,做好生物安全管理工作,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病原微生物实验的实验室,包括但不限于医疗卫生单位、研究机构、疾控中心等。

第三条实验室应当建立规范的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配备必要的防护设施和设备,确保实验室内病原微生物不会泄漏或扩散。

第四条实验室应当配备专业的生物安全管理人员,定期进行员工的生物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生物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第五条实验室应当建立完善的危险废物处理制度,确保废物的安全处置,防止废物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第六条实验室应当建立定期检测和评估生物安全管理工作的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安全隐患。

第七条实验室应当定期进行生物安全演练,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和处置水平。

第二章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级别划分第八条实验室应当根据实验室所从事的病原微生物的危险性和传播途径划分生物安全级别,采取相应的生物安全措施。

第九条实验室内的病原微生物按照其危险性分为四个生物安全级别,分别为一级生物安全级别、二级生物安全级别、三级生物安全级别和四级生物安全级别。

第十条不同生物安全级别对应的实验操作要求、防护措施、人员培训和设施设备要求应当根据实验室的具体情况进行制定并执行。

第三章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措施第十一条实验室应当建立完善的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包括生物安全管理规定、操作规程、应急预案等内容。

第十二条实验室应当配备符合生物安全要求的设施和设备,包括通风系统、生物安全柜、实验台、防护服等。

第十三条实验室应当配备专门的生物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生物安全管理工作的组织和监督,确保实验室内的病原微生物不会泄漏或扩散。

第十四条实验室应当建立病原微生物的安全操作规范,包括操作流程、操作要求、操作注意事项等内容,严格执行。

第十五条实验室应当定期开展生物安全培训和考核,提高员工的生物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确保实验操作的安全性。

生物安全实验室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和生物样本的保存(保藏)

生物安全实验室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和生物样本的保存(保藏)

生物安全实验室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和生物样本的保存(保藏)实验室进行实验活动时,经常需要保存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及样本。

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保存,都应遵循安全、存活、生物学特性不变以及避免差错等原则。

一、保藏管理《条例》规定:“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指定的病原微生物菌(毒)种保藏中心或者专业实验室(以下称保藏机构),承担集中储存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和样本的任务。

”保藏机构应当依照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储存实验室送交的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和样本,并向实验室提供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和样本。

《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规定:"一、二类病原微生物菌(毒)种的供应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保藏管理单位供应。

三类菌(毒)种由设有专业实验室的单位或者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保藏管理单位供应。

”2009年7月16日,卫生部颁布了《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菌(毒)种保藏机构管理办法》(原卫生部令第68号),《办法》规定保藏机构是指由原卫生部指定的,按照规定接收、检定、集中储存与管理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并能向合法从事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的单位提供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的非营利性机构。

病原微生物菌(毒)种保藏机构应具有符合要求的生物安全实验室,包括既符合生物安全要求,又能够保证所保藏病原微生物菌(毒)种质量的设施、设备、技术操作人员和规章制度。

《浙江省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办法(试行)》规定实验室设立单位应建立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和样本保藏保管制度,落实安全责任部门和专人进行管理。

有关机构按照规定从事临床诊疗、疾病控制、检验检疫、教学和科研等工作,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可以保管其工作中经常使用的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其保管的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名单应当报当地卫生主管部门备案。

重点落实对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和样本的安全保卫措施,加强安全管理与控制,设立专库专柜,单独储存,做好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和样本进出和储存的记录,建立档案制度。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保障实验室工作人员和社会公众的生命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从事病原微生物相关工作的实验室,包括但不限于研究机构、医院、疾控中心等单位。

第三条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应当建立完善的生物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贯彻实施生物安全管理措施,确保实验室内部环境安全。

第四条实验室工作人员应当严格遵守实验室的相关规章制度,履行个人的生物安全管理责任,积极参与实验室的生物安全培训及演练。

第二章实验室建设第五条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应当建设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实验室场所内,设施设备符合实验室的实际需要。

第六条实验室应当设有专门的生物安全实验室主任,负责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工作。

第七条实验室应当配备必要的生物安全设施和设备,包括生物安全柜、消毒设备、防护装备等,确保实验室内环境的安全。

第八条实验室应当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随时做好突发事件的处置准备。

第九条实验室应当定期对设施设备进行检测维护,确保设施设备的正常运作。

第三章实验室管理第十条实验室应当建立规范的出入管理制度,对实验室人员的身份进行核实,并记录出入实验室的情况。

第十一条实验室应当建立规范的样本管理制度,对样本的来源、存储、处置进行规范管理。

第十二条实验室应当建立规范的废物处理制度,对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物进行分类、封存、处理,确保废物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第十三条实验室应当建立完善的生物安全管理流程,对实验室的每个环节进行规范管理。

第十四条实验室应当建立完善的生物安全培训机制,定期对实验室人员进行生物安全知识的培训,增强实验室人员的生物安全意识。

第四章生物安全防护第十五条实验室工作人员应当按照规定佩戴防护装备,包括实验服、手套、口罩等,确保个人安全。

第十六条实验室应当建立规范的生物安全操作程序,对操作过程进行规范管理,减少生物安全风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动物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生物安全要求细则序号动物病原微生物名称危害程度分类实验活动所需实验室生物安全级别f运输包装要求备注a病原分离培养b动物感染实验c未经培养的感染性材料实验d灭活材料实验1 口蹄疫病毒第一类BSL-3 ABSL-3 BSL-2 BSL-2UN2900(仅培养物)C实验的感染性材料的处理要在Ⅱ级生物安全柜中进行2 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第一类BSL-3 ABSL-3 BSL-2 BSL-2UN2814(仅培养物)C实验的感染性材料的处理要在Ⅱ级生物安全柜中进行3 猪水泡病病毒第一类BSL-3 ABSL-3 BSL-2 BSL-2UN2900(仅培养物)C实验的感染性材料的处理要在Ⅱ级生物安全柜中进行4 非洲猪瘟病毒第一类BSL-3 ABSL-3 BSL-3 BSL-3 UN29005 非洲马瘟病毒第一类BSL-3 ABSL-3 BSL-3 BSL-3 UN29006 牛瘟病毒第一类BSL-3 ABSL-3 BSL-3 BSL-3 UN29007 小反刍兽疫病毒第一类BSL-3 ABSL-3 BSL-3 BSL-3 UN29008 牛传染性胸膜肺炎丝状支原体第一类BSL-3 ABSL-3 BSL-3 BSL-3 UN29009 牛海绵状脑病病原第一类BSL-3 ABSL-3 BSL-3 BSL-3 UN337310 痒病病原第一类BSL-3 ABSL-3 BSL-3 BSL-3 UN337311 猪瘟病毒第二类BSL-3 ABSL-3 BSL-2 BSL-2UN2900(仅培养物)12 鸡新城疫病毒第二类BSL-3 ABSL-3 BSL-2 BSL-2UN2900(仅培养物)13 狂犬病病毒第二类BSL-3 ABSL-3 BSL-3 BSL-2UN2814(仅培养物)14 绵羊痘/山羊痘病毒第二类BSL-3 ABSL-3 BSL-2 BSL-2UN2900(仅培养物)15 蓝舌病病毒第二类BSL-3 ABSL-3 BSL-2 BSL-2UN2900(仅培养物)16 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第二类BSL-3 ABSL-3 BSL-2 BSL-2UN2900(仅培养物)17 炭疽芽孢杆菌第二类BSL-3 ABSL-3 BSL-3 BSL-2UN2814(仅培养物)18 布氏杆菌第二类BSL-3 ABSL-3 BSL-2 BSL-2UN2814(仅培养物)19 低致病性流感病毒第三类BSL-2 ABSL-2 BSL-2 BSL-1 UN337320 伪狂犬病病毒第三类BSL-2 ABSL-2 BSL-2 BSL-1 UN337321 破伤风梭菌第三类BSL-2 ABSL-2 BSL-2 BSL-1UN3373(仅培养物)22 气肿疽梭菌第三类BSL-2 ABSL-2 BSL-2 BSL-1UN2900(仅培养物)23 结核分支杆菌第三类BSL-3 ABSL-3 BSL-2 BSL-1UN2814(仅培养物)C实验的感染性材料处理要在Ⅱ级生物安全柜中进行24 副结核分支杆菌第三类BSL-2 ABSL-2 BSL-1 BSL-1 UN337325 致病性大肠杆菌第三类BSL-2 ABSL-2 BSL-1 BSL-1UN2814(仅培养物)26 沙门氏菌第三类BSL-2 ABSL-2 BSL-1 BSL-1UN3373(仅培养物)27 巴氏杆菌第三类BSL-2 ABSL-2 BSL-1 BSL-1 UN337328 致病性链球菌第三类BSL-2 ABSL-2 BSL-2 BSL-1UN2814(仅培养物)29 李氏杆菌第三类BSL-2 ABSL-2 BSL-1 BSL-1UN2814(仅培养物)30 产气荚膜梭菌第三类BSL-2 ABSL-2 BSL-1 BSL-1 UN337331 嗜水气单胞菌第三类BSL-2 ABSL-2 BSL-1 BSL-1 UN337332 肉毒梭状芽孢杆菌第三类BSL-2 ABSL-2 BSL-2 BSL-1UN2814(仅培养物)33 腐败梭菌和其他致病性梭菌第三类BSL-2 ABSL-2 BSL-1 BSL-1 UN337334 鹦鹉热衣原体第三类BSL-2 ABSL-2 BSL-2 BSL-1 UN281435 放线菌第三类BSL-2 ABSL-2 BSL-1 BSL-1 UN337336 钩端螺旋体第三类BSL-2 ABSL-2 BSL-1 BSL-1UN3373(仅培养物)37 牛恶性卡他热病毒第三类BSL-2 ABSL-2 BSL-2 BSL-1UN337338 牛白血病病毒第三类BSL-2 ABSL-2 BSL-2 BSL-1UN3373 39 牛流行热病毒第三类BSL-2 ABSL-2 BSL-2 BSL-1UN337340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第三类BSL-2 ABSL-2 BSL-2 BSL-1UN337341 牛病毒腹泻/粘膜病病毒第三类BSL-2 ABSL-2 BSL-2 BSL-1UN337342 牛生殖器弯曲杆菌第三类BSL-2 ABSL-2 BSL-2 BSL-1UN337343 日本血吸虫第三类BSL-2 ABSL-2 BSL-1 BSL-1 UN337344 山羊关节炎/脑脊髓炎病毒第三类BSL-2 ABSL-2 BSL-2 BSL-1UN337345 梅迪/维斯纳病病毒第三类BSL-2 ABSL-2 BSL-2 BSL-1UN337346 传染性脓疱皮炎病毒第三类BSL-2 ABSL-2 BSL-2 BSL-1UN337347 日本脑炎病毒第三类BSL-2 ABSL-2 BSL-2 BSL-1UN2814(仅培养物)48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第三类BSL-2 ABSL-2 BSL-2 BSL-1UN337349 猪细小病毒第三类BSL-2 ABSL-2 BSL-2 BSL-1UN3373 50 猪圆环病毒第三类BSL-2 ABSL-2 BSL-2 BSL-1UN337351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第三类BSL-2 ABSL-2 BSL-2 BSL-1UN337352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第三类BSL-2 ABSL-2 BSL-2 BSL-1UN337353 猪丹毒杆菌第三类BSL-2 ABSL-2 BSL-1 BSL-1UN337354 猪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第三类BSL-2 ABSL-2 BSL-1 BSL-1UN337355 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第三类BSL-2 ABSL-2 BSL-1 BSL-1UN337356 副猪嗜血杆菌第三类BSL-2 ABSL-2 BSL-1 BSL-1UN3373 57 猪肺炎支原体第三类BSL-2 ABSL-2 BSL-1 BSL-1UN3373 58 猪密螺旋体第三类BSL-2 ABSL-2 BSL-1 BSL-1UN337359 马传染性贫血病毒第三类BSL-2 ABSL-2 BSL-2 BSL-1UN337360 马动脉炎病毒第三类BSL-2 ABSL-2 BSL-2 BSL-1UN337361 马病毒性流产病毒第三类BSL-2 ABSL-2 BSL-2 BSL-1UN337362 马鼻炎病毒第三类BSL-2 ABSL-2 BSL-2 BSL-1UN337363 鼻疽假单胞菌第三类BSL-2 ABSL-2 BSL-2 BSL-1UN2814(仅培养物)64 类鼻疽假单胞菌第三类BSL-2 ABSL-2 BSL-2 BSL-1UN2814(仅培养物)65 假皮疽组织胞浆菌第三类BSL-2 ABSL-2 BSL-1 BSL-1UN337366 溃疡性淋巴管炎假结核棒状杆菌第三类BSL-2 ABSL-2 BSL-1 BSL-1UN337367 鸭瘟病毒第三类BSL-2 ABSL-2 BSL-2 BSL-1UN337368 鸭病毒性肝炎病毒第三类BSL-2 ABSL-2 BSL-2 BSL-1UN337369 小鹅瘟病毒第三类BSL-2 ABSL-2 BSL-2 BSL-1UN337370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第三类BSL-2 ABSL-2 BSL-2 BSL-1UN337371 鸡马立克氏病病毒第三类BSL-2 ABSL-2 BSL-1 BSL-1UN337372 禽白血病/肉瘤病毒第三类BSL-2 ABSL-2 BSL-1 BSL-1UN337373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第三类BSL-2 ABSL-2 BSL-1 BSL-1UN337374 鸡传染性贫血病毒第三类BSL-2 ABSL-2 BSL-2 BSL-1UN337375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第三类BSL-2 ABSL-2 BSL-2 BSL-1UN337376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第三类BSL-2 ABSL-2 BSL-2 BSL-1UN337377 鸡减蛋综合征病毒第三类BSL-2 ABSL-2 BSL-2 BSL-1UN337378 禽痘病毒第三类BSL-2 ABSL-2 BSL-1 BSL-1UN337379 鸡病毒性关节炎病毒第三类BSL-2 ABSL-2 BSL-2 BSL-1UN337380 禽传染性脑脊髓炎病毒第三类BSL-2 ABSL-2 BSL-2 BSL-1UN337381 副鸡嗜血杆菌第三类BSL-2 ABSL-2 BSL-1 BSL-1UN3373 82 鸡毒支原体第三类BSL-2 ABSL-2 BSL-1 BSL-1UN3373 83 鸡球虫第三类BSL-2 ABSL-2 BSL-1 BSL-1UN3373 84 兔黏液瘤病病毒第三类BSL-2 ABSL-2 BSL-2 BSL-1UN3373 85 野兔热土拉杆菌第三类BSL-2 ABSL-2 BSL-2 BSL-1UN337386 兔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第三类BSL-2 ABSL-2 BSL-1 BSL-1UN337387 兔球虫第三类BSL-2 ABSL-2 BSL-1 BSL-1UN3373 水生动物病原微生物88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第三类BSL-2 ABSL-2 BSL-1 BSL-1UN337389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第三类BSL-2 ABSL-2 BSL-1 BSL-1UN337390 马苏大麻哈鱼病毒第三类BSL-2 ABSL-2 BSL-1 BSL-1UN337391 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病毒第三类BSL-2 ABSL-2 BSL-1 BSL-1UN337392 锦鲤疱疹病毒第三类BSL-2 ABSL-2 BSL-1 BSL-1UN337393 斑点叉尾鮰病毒第三类BSL-2 ABSL-2 BSL-1 BSL-1UN337394 病毒性脑病和视网膜病毒第三类BSL-2 ABSL-2 BSL-1 BSL-1UN337395 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第三类BSL-2 ABSL-2 BSL-1 BSL-1UN337396 真鲷虹彩病毒第三类BSL-2 ABSL-2 BSL-1 BSL-1UN3373 97 白鲟虹彩病毒第三类BSL-2 ABSL-2 BSL-1 BSL-1UN337398 中肠腺坏死杆状病毒第三类BSL-2 ABSL-2 BSL-1 BSL-1UN337399 传染性皮下和造血器官坏死病毒第三类BSL-2 ABSL-2 BSL-1 BSL-1UN3373100 核多角体杆状病毒第三类BSL-2 ABSL-2 BSL-1 BSL-1UN3373101 虾产卵死亡综合症病毒第三类BSL-2 ABSL-2 BSL-1 BSL-1UN3373102 鳖鳃腺炎病毒第三类BSL-2 ABSL-2 BSL-1 BSL-1UN3373 103 Taura综合症病毒第三类BSL-2 ABSL-2 BSL-1 BSL-1UN3373104 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第三类BSL-2 ABSL-2 BSL-1 BSL-1UN3373105 黄头病病毒第三类BSL-2 ABSL-2 BSL-1 BSL-1UN3373 106 草鱼出血病毒第三类BSL-2 ABSL-2 BSL-1 BSL-1UN3373107 鲤春病毒血症病毒第三类BSL-2 ABSL-2 BSL-1 BSL-1UN3373108 鲍球形病毒第三类BSL-2 ABSL-2 BSL-1 BSL-1UN3373109 鲑鱼传染性贫血病毒第三类BSL-2 ABSL-2 BSL-1 BSL-1UN3373蜜蜂病病原微生物110 美洲幼虫腐臭病幼虫杆菌第三类BSL-2 ABSL-2 BSL-1 BSL-1UN3373111 欧洲幼虫腐臭病蜂房蜜蜂球菌第三类BSL-2 ABSL-2 BSL-1 BSL-1UN3373112 白垩病蜂球囊菌第三类BSL-2 ABSL-2 BSL-1 BSL-1UN3373 113 蜜蜂微孢子虫第三类BSL-2 ABSL-2 BSL-1 BSL-1UN3373 114 跗腺螨第三类BSL-2 ABSL-2 BSL-1 BSL-1UN3373 115 雅氏大蜂螨第三类BSL-2 ABSL-2 BSL-1 BSL-1UN3373 其他动物病原微生物116 犬瘟热病毒第三类BSL-2 ABSL-2 BSL-2 BSL-1UN3373117 犬细小病毒第三类BSL-2 ABSL-2 BSL-2 BSL-1UN3373118 犬腺病毒第三类BSL-2 ABSL-2 BSL-2 BSL-1UN3373119 犬冠状病毒第三类BSL-2 ABSL-2 BSL-2 BSL-1UN3373120 犬副流感病毒第三类BSL-2 ABSL-2 BSL-2 BSL-1UN3373121 猫泛白细胞减少综合症病毒第三类BSL-2 ABSL-2 BSL-2 BSL-1UN3373122 水貂阿留申病病毒第三类BSL-2 ABSL-2 BSL-2 BSL-1UN3373123 水貂病毒性肠炎病毒第三类BSL-2 ABSL-2 BSL-2 BSL-1UN3373124 第四类动物病原微生物BSL-1 BSL-1 BSL-1 BSL-1 UN3373备注:a、病原分离培养:是指实验材料中未知病原微生物的选择性培养增殖,以及用培养物进行的相关实验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