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音乐欣赏说课稿:耳朵上的绿星
中班语言《耳朵上的绿星》说课稿(精选3篇)

中班语言《耳朵上的绿星》说课稿(精选3篇)中班语言《耳朵上的绿星》说课稿1 一.设计意图《耳朵上的绿星星》这一内容情节有趣,形象鲜明,语言诙谐有趣,容易引起幼儿的兴趣,又可以扩展幼儿词汇量。
二则现在幼儿由于生活环境受限制,缺少与周围人的相处经验,普遍幼儿都缺乏与周围事物的感情行为,所以这一内容既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又符合幼儿的现实需求。
二.说活动目标1.能力目标:理解故事情节,内容,感受故事中小袋鼠的善良,美好的形象,清楚,大胆的表达对故事的感受,乐于参加表演,能大胆的说出角色的对话。
2.情感目标:让幼儿懂得以后做事时多为他人着想,互相帮助,互相关心。
三.活动重点,难点:重点:让幼儿懂得以后做事时多为他人着想,互相帮助,互相关心,难点:理解故事情节,内容,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及大胆说出角色的对话。
四.说教法,学法:根据幼儿情况,我运用了直观法,提问法,角色游戏等方法。
直观法是因为这一阶段的幼儿具有明显的具体形象的思维特点,属于典型的具体形象性思维,从幼儿认识事物的特点与语言本身的特点来看,在幼儿园语言教育中贯彻直观性原则非常重要,以看图片,看课件的形式直接刺激幼儿听觉视觉器官,能教学活动进行生动活泼,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遵循幼儿学习的规律和幼儿的年龄特点,在《纲要》的新理念指导下,整个学习过程中都是以幼儿为主体,变过去的“要我学”为现在的“我要学”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让幼儿在听听,说说,想想,玩玩的轻松气疯中掌握活动的重难点,幼儿运用观察发,讨论谈话法等。
五.说活动过程结合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原则和本次活动的目标,我制定了一下四个环节。
1.出示小袋鼠激发幼儿兴趣,引出课题。
兴趣是有幼儿与活动的关键,开始部分我就用孩子比较喜欢的角色吸引力他们的眼球,并且用一个提问直接进入了课题。
今天晚上小袋鼠要上台表演唱歌,请小朋友帮他出出主意,怎样能打扮很美呢?(请幼儿讨论)2.结合图片分段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此环节我运用了直观法和提问等方法,把故事分段讲述。
幼儿园中班说课稿《耳朵上的绿星》

幼儿园中班说课稿《耳朵上的绿星》幼儿园中班说课稿《耳朵上的绿星》1一、说教材。
(一)说设计意图:《耳朵上的绿星》这一内容情节有趣,形象鲜明突出,语言诙谐有趣,容易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又可以扩展孩子的词汇量;其二是现在的孩子由于受生活环境限制,缺乏与周围人相处的经验,普遍存在对周围事物缺乏感情的行为,所以这一内容既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又符合孩子的现实需要。
(二)说活动目标:《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语言领域中提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以及要“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根据这一目标和要求,结合中班幼儿年龄特点和语言发展水平,因此,我从能力和情感两方面提出了本次活动的目标:1、从能力上,a理解故事的情节、内容,感受作品中小松鼠善良,美好的角色形象;b大胆、清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乐意参与表演,大胆学说角色对话。
2、从情感上,使幼儿懂得,做事要多为他人着想,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三)说活动重、难点:本次活动的教学重点是理解故事情节、内容,使幼儿懂得做事要替别人着想,教学难点是请幼儿大胆、清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乐意参与表演,大胆学说角色对话。
二、说活动准备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本次的活动目标,完成活动内容,我作了以下准备:小松鼠等角色教具,教学图片一套,故事课件一套,表演用头饰若干个。
三、说教法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者同时开放多个感知通道,比只开放一个感知通道,能更准确有效地掌握学习对象。
”根据幼儿的学习情况,本次活动我运用了直观法、提问法、角色游戏等教学方法。
为什么要采用以上方法呢?采用直观法是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幼儿思维具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特点,属于典型的具体形象性思维。
从幼儿认识事物的特点和语言本身特点来看,在幼儿园语言教育中贯彻直观性原则非常重要。
以看图片、看课件的形式直接刺激幼儿的视听器官,能使教学进行得生动活泼,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幼儿园中班说课稿:《耳朵上的绿星》

幼儿园中班说课稿:《耳朵上的绿星》一、背景介绍《耳朵上的绿星》是一本伊朗绘本。
讲述了一个小男孩去听草地上的音乐,却因为作为固定在耳朵上的绿星,听不清楚音乐而感到遗憾。
后来他失去了绿星,意外发现自己可以听到更多的声音,感到非常开心。
这本绘本适合用于音乐启蒙教育,启发幼儿对生活中的声音的敏感度和理解。
二、教学目标1.能够听懂《耳朵上的绿星》的故事内容,理解绿星对男孩听觉的影响。
2.了解生活中周围的常见声音,并能说出它们的名称。
3.提高幼儿对声音的敏感度,培养幼儿的音乐鉴赏能力。
三、教学重点1.让幼儿感受生活中的声音,有目的地听声音,了解声音名称。
2.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的音乐,教育幼儿能够欣赏音乐。
3.鼓励幼儿主动探索音乐和声音。
四、教学内容1.以问答的方式引入教材,让幼儿说出自己平时能听到哪些声音,例如打雷、鸟叫、车声等等。
通过这种方式让幼儿了解周围的常见声音,提高对声音的敏锐度。
2.阅读《耳朵上的绿星》。
读书时应注意极端情况下,例如没有绿星,可以更好地欣赏音乐。
引导幼儿对绘本中的人物、情节、画面等进行观察和思考,引导幼儿提出自己的问题和看法。
3.欣赏音乐并表达感受。
播放古典音乐、民族音乐等多种类型的音乐,让幼儿听并跟着音乐运动,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氛围。
然后询问幼儿对音乐的感受,以及能否表达出这种感受。
4.制作自己的音乐手鼓。
引导幼儿利用简单的材料制作自己的音乐手鼓,让幼儿通过敲打手鼓创造出不同的节奏和音乐。
5.采访儿童音乐家。
邀请一些儿童音乐家到幼儿园,展示自己的音乐才华,并与幼儿交流音乐方面的体验和感受。
五、教学方法1.阅读教学法。
通过诵读、讲解、解释和展示等方式教授幼儿。
2.互动教学法。
通过提出问题、组织小组讨论、绘画等活动,启发幼儿的思维和想象力,激发幼儿的兴趣。
3.唱歌、舞蹈教学法。
通过唱歌、舞蹈等方式,强化幼儿对音乐的感知和理解。
六、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对教学质量的重要反映。
采取以下方式进行教学评价:1.观察幼儿是否感兴趣,并能够主动参加教学活动。
幼儿园中班音乐欣赏说课稿:耳朵上的绿星

幼儿园中班音乐欣赏说课稿:耳朵上的绿星《幼儿园中班音乐欣赏说课稿:耳朵上的绿星》一、说教材1.1教材地位与作用《耳朵上的绿星》是一首富有童趣且充满教育意义的音乐作品,非常适合幼儿园中班的幼儿欣赏。
这首音乐旋律优美、节奏明快,能够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培养他们的音乐感知能力。
同时,通过对音乐内容的理解,可以引导幼儿懂得爱护小动物、珍惜友情等美好的情感,有助于幼儿良好品德的形成。
1.2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幼儿能够感知音乐的节奏、旋律、音色等基本要素,了解音乐所表达的故事内容。
(2)能力目标提高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包括对音乐情绪的辨别、音乐形象的想象等能力;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用自己的话描述音乐中的情节。
(3)情感目标让幼儿感受到故事中的友爱之情,激发幼儿爱护小动物、关爱他人的情感。
1.3教学重难点1.3.1教学重点(1)引导幼儿理解音乐所表达的故事内容。
通过多种方式,如讲述故事、结合音乐片段的播放等,让幼儿能够清晰地把握《耳朵上的绿星》这个故事在音乐中的体现。
例如,音乐中欢快的部分可能代表着小松鼠在森林里愉快地玩耍,低沉的部分可能表示小松鼠遇到困难等。
(2)帮助幼儿感知音乐的基本要素。
通过让幼儿听辨不同的乐器声音(如果音乐中有多种乐器演奏),感受节奏的快慢、旋律的起伏等。
比如,用小鼓敲击出不同的节奏,让幼儿跟着模仿,然后再在音乐中找出相似的节奏。
1.3.2教学难点(1)启发幼儿根据音乐进行想象和创编。
由于中班幼儿的思维还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要让他们根据音乐的节奏、旋律等进行自由的想象和创编动作或情节是比较困难的。
例如,当音乐中出现一段悠扬的旋律时,引导幼儿想象这可能是小松鼠在月光下跳舞,并且让幼儿用自己的身体动作表现出来。
(2)培养幼儿对音乐情感的深刻理解。
幼儿需要从音乐中感受到小松鼠和萤火虫之间的友爱之情,并将这种情感迁移到自己的生活中。
这需要教师通过巧妙的引导,如提问、对比不同情感的音乐片段等方式来实现。
幼儿园中班音乐说课稿《耳朵上的绿星》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音乐说课稿《耳朵上的绿星》含反思1200字《耳朵上的绿星》是一首动听的儿歌,它不仅快乐的节奏引领孩子们感受到音乐的美妙,更在歌词中贯穿了幼儿教育中十分重要的品德教育,引导孩子们从小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为人处事的正确思想。
一、目的和意义本课旨在通过音乐的形式,加深孩子们学习品德教育的兴趣和积极性,让孩子们在音乐的旋律中感受品德的内涵和美好,培养孩子们良好的品格和乐观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内容与重点本课的教学重点在音乐欣赏与品德教育的结合,并通过游戏互动的方式引导孩子们深入地领悟歌曲内容。
三、教学过程及方法1.预备活动-引出歌曲主题老师拿出一块绿色的星星,轻轻地扣在一个幼儿的耳朵上,然后问孩子:“有没有感到什么呢?是不是感到很快乐?”然后,老师再拿出另一个星星,问孩子们:“你们拿着这个星星会想到什么呢?”引导孩子通过此项预备活动,进一步体验歌曲主题。
2. 歌曲欣赏老师播放歌曲,让孩子跟着旋律拍手、跳动身体,感受歌曲的节奏和快乐的氛围,同时,让孩子由音乐进入歌曲中,走进主人公耳朵上的探险之旅。
3.学习歌词及品德教育的引导老师示范歌曲的动作,然后教孩子唱歌,在此过程中老师会强调歌曲中蕴含的品德内涵,比如:同伴之间互相帮助等等。
4.游戏互动老师安排游戏环节,让孩子们发挥想象力,通过模拟班级内的不同情景,将歌曲中的品德理念贯穿其中,比如:小朋友们分组进行课堂卫生保洁,同学们之间互相帮助,营造健康的坐姿等。
5.反思课堂结束后,老师通过让孩子展开班会形式的反思,听取孩子们对于课程的感受及收获,加深孩子们对本课程学习内容的巩固和加深。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音乐课的教学,孩子们能够通过音乐的欣赏及情境模拟环节更好地理解本篇儿歌所传达的品德内涵。
同时,通过小游戏的方式,培养孩子们的想像力,并逐渐学会用品德规范去规范自己和周围的同学的行为。
在此课堂教学中,我深刻认识到,做好幼儿教育是一项需要长期积累和经营的艰苦工程,需要教师们不断的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和专业素养,不断创新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孩子们建立尊重教育、良好品德的文明育人观念,激发早期教育的独特魅力,为他们创造一个快乐、幸福的成长环境。
幼儿园中班语言欣赏活动说课稿《耳朵上的绿星》范文

幼儿园中班语言欣赏活动说课稿《耳朵上的绿星》范文一、说教材1、《耳朵上的绿星》是幼儿园中班语言欣赏活动的内容。
它是在培养孩子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幼儿园语言课程中的重要活动,通过音乐让孩子感受并理解生活的美。
2、教学目标根据幼儿园语言课程目标和教材特点,我制定了以下三点教学目标:①认知目标:通过欣赏《耳朵上的绿星》,让孩子了解音乐可以通过声音来表达情感。
②能力目标:培养孩子对音乐的欣赏能力,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③情感目标:通过欣赏音乐,培养孩子的审美情趣和情感表达能力。
二、说教法学法幼儿园的教学需要注重灵活多样的教法和学法,以满足幼儿的发展需求。
因此,我采用的教法是情感导入法,引导探索法;学法是情感参与法,体验互动法。
三、说教学准备在教学过程中,我准备了音乐播放器和配套的音乐CD,以帮助幼儿欣赏音乐;同时准备了一些图片和手势动作,可以辅助幼儿理解和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四、说教学过程1、情感导入,引入新课课堂开始时,我会播放一段轻快欢快的音乐,让孩子们跟着节奏摇摆身体。
然后我会问孩子们:你们觉得这首音乐怎么样?是不是很开心?让孩子们表达对音乐的喜爱和感受。
接着我会介绍今天要学习的《耳朵上的绿星》这首音乐,让孩子们期待下面的内容。
2、共同欣赏音乐我会播放《耳朵上的绿星》这首音乐,并让孩子们专心聆听。
在欣赏过程中,我会辅助孩子们感受音乐,比如示范一些手势动作,让孩子们根据音乐的节奏和情感表达进行模仿。
同时,我会向孩子们提问,如:这首音乐给你什么样的感觉?是不是快乐的?孩子们可以用简单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3、创设情境,激发想象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感受音乐,《耳朵上的绿星》这首音乐被描述为星星之间的对话。
我会根据音乐的动感和变化,帮助孩子们想象星星们之间的对话,让他们参与其中,同时自由发挥想象力。
通过这样的方式,孩子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音乐中传达的情感和意境。
4、情感表达,小组活动为了培养孩子们的情感表达能力,我会让孩子们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出一位代表来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中班说课稿:耳朵上的绿星

中班说课稿:耳朵上的绿星一、教学内容1.1 教学目标•能辨别一些常见的声音及其来源,如动物、交通工具等。
•能模仿和表达一些简单句子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了解日常生活中与听相关的基本安全知识。
1.2 教学重点•辨别音频来源,如动物、交通工具等。
•模仿表达简单句子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1.3 教学难点•学会辨别一些较为相似的声音来源。
•能够自我评价自己的声音发音准确程度。
二、教学过程2.1 导入“大家好!今天我们要进行耳朵上的绿星的教学,首先我们先听一下这些声音是从哪里发出来的。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选择播放一些声音,然后与孩子们进行互动,询问他们这些声音是哪里发出来的,比如说:猪叫声、鸟叫声、汽车声等,以此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
2.2 模仿声音“现在,请跟我一起模仿这些声音,好吗?”让孩子们跟随老师的示范模仿发出各种声音来,包括动物的叫声和一些日常生活中常听到的声音,如警车声、电话铃声等。
在模仿的过程中,老师应该鼓励孩子们大声喊出声音,同时注意教育孩子们保护自己的声音,不要长时间大声喊叫。
2.3 学唱歌曲“现在,我们来唱一首歌吧,这首歌是关于动物和它们发出的声音的。
”在唱歌的时候,可以让孩子们乐在其中,通过唱歌来学习认识动物种类及它们的声音,并提高孩子们辨别不同声音的能力。
2.4 安全教育“学习了这么多声音,我们也要知道一些与听相关的基本安全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向孩子们普及基本的听力保护知识,如远离嘈杂的环境,适量使用耳机等等,提醒孩子们注意保护自己的听力健康。
2.5 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很多声音,你们都很棒!最后,我们来看一看今天学习了些什么。
”在这个环节,我们可以请选几个孩子回答今天学习了哪些声音,或是概括一下今天的学习内容,以此鼓励孩子们对学习的关注度。
三、教学反思耳朵上的绿星的教学需要注重互动和积极参与,教师应该合理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如问答、模仿、唱歌等,引导孩子们学习,加强对声音的认知。
中班语言欣赏活动说课稿《耳朵上的绿星》

中班语言欣赏活动说课稿《耳朵上的绿星》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详细解说的中班语言欣赏活动课程是《耳朵上的绿星》。
一、说教材《耳朵上的绿星》是一篇充满想象力和温馨情感的童话故事,讲述了小松鼠在森林晚会前意外得到一只萤火虫的“绿星”装饰,最终凭借真诚和善良赢得了大家赞赏的故事。
该教材内容生动有趣,富有教育意义,有助于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想象力以及对友情和美的理解与欣赏能力。
二、说目标1. 认知目标:通过听讲和讨论,使幼儿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认识并记住故事中的主要角色。
2. 技能目标: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倾听能力,提高他们的理解和复述故事的能力。
3. 情感态度目标:引导幼儿感受故事中真善美的价值观念,懂得欣赏他人、珍视友谊的重要性。
三、说重难点重点是让幼儿理解故事情节,掌握故事主人公的性格特点;难点在于通过故事引导幼儿体验和理解友情、勇气与自我肯定的价值观,并能在实际生活中加以运用。
四、说教法与学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森林晚会的情境,引导幼儿身临其境地感知故事。
同时,运用互动问答、角色扮演等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培养幼儿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
五、说活动准备1. 教学材料:《耳朵上的绿星》故事绘本、故事音频、相关角色头饰。
2. 环境创设:布置出森林晚会的场景,营造良好的故事氛围。
3. 心理准备:提前预告活动主题,引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期待感。
六、说活动过程1. 引入环节:播放故事音频或教师讲述引子,吸引幼儿注意力,引入故事主题。
2. 主体环节:通过分段讲解故事,辅以图片展示,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进行角色扮演加深印象。
3. 总结讨论环节: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深化对故事主旨的认识。
4. 活动拓展:设计与故事相关的手工制作或者绘画活动,如制作“绿星”装饰品,让幼儿亲手体验故事的魅力。
七、活动延伸课后鼓励幼儿回家与父母分享这个故事,进一步巩固课堂所学,也可以组织亲子共读活动,共同探讨故事内涵,增进亲子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中班音乐欣赏说课稿:耳朵上的绿星
说活动教材
《耳朵上的绿星》是一篇充满温情的童话故事。
小松鼠想去参加森林音乐会,但它不愿伤害小草与玫瑰花,这种美好纯洁的心灵与没打扮就去参加音乐会的伤感共同构成了一种略带忧伤的温情,让读者不由自主地为小松鼠着急。
庆幸的是两只可爱的萤火虫知道了这件事,他们为了报答小松鼠的善良和好心就悄悄地停在了小松鼠的耳朵上装扮了她,让大家彻悟——美好的东西必定有美好的结局。
之所以选择其作为教学内容,是因为它不同于一般的童话抒情故事,它还有着引人人胜的情节和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善良可爱的小松鼠、柔弱美丽的玫瑰花和小草、知恩图报的萤火虫,作者赋予了他们鲜明的个性特征,符合幼儿的欣赏特点,容易激发幼儿的欣赏兴趣,引起情感上的共鸣。
同时,在该童话故事中还蕴涵着多领域的价值.体现了活动的多元和整合。
(具体见下图)
说活动目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基本点是以幼儿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
而以幼儿发展为本的内涵是相当丰富的,包括目标定位要为幼儿终身的、可持续的发展奠定基础,要充分考虑幼儿身心特点,实现“促进每一位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充分的发展”,促进幼儿生动、活泼的发展等等。
本次活动以这一理念为指导,制定活动的目标如下:
(1)通过理解故事情节、内容,感受作品的意境美和语言美,懂得帮助别人是一件快乐而美好的事情。
(2)激发幼儿语言表达的欲望,提高对文学作品的感受和表现能力。
故事所蕴含的深刻思想和作者的情怀,通过形象和情景的描绘表现出来。
达到情景交融、物我交融,这就是意境美。
而这种优美的意境是由语言的彩线编织而成的,文学作品之美,离不开语言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