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基因组学的临床应用

合集下载

精准医疗背景下药物基因组学在临床药学中的应用

精准医疗背景下药物基因组学在临床药学中的应用

精准医疗背景下药物基因组学在临床药学中的应用随着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精准医疗作为一种个性化医疗模式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

药物基因组学作为精准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临床药学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通过对个体基因信息、药物代谢途径和药效学特性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药物基因组学为临床用药提供了更加科学合理的指导,有效提升了药物疗效和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本文将探讨精准医疗背景下药物基因组学在临床药学中的应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一、药物基因组学概述药物基因组学是研究个体与药物代谢途径、药效学特性等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一门交叉学科。

它主要包括药物代谢酶、药物靶点、药物转运蛋白等相关基因的遗传变异与临床药物反应之间的关联性研究。

药物基因组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个体基因型、表现型、药物代谢途径、药物代谢酶活性等方面,通过对这些因素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个体对药物的反应规律,为个体化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二、药物基因组学在药物疗效预测中的应用1. 药物反应相关基因的筛查通过对潜在影响药物反应的基因进行筛查,可以有效地预测个体对某种药物的反应。

例如,CYP450家族基因在药物代谢途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遗传变异可导致个体对特定药物的代谢速率不同,从而影响药物的疗效和毒性。

因此,对CYP450基因的遗传变异进行筛查可以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选择适合患者的药物剂量和药物种类,从而提高药物疗效。

2. 药物靶点基因的分析药物靶点是药物起作用的主要部位,其相关基因的遗传变异也会影响个体对药物的反应。

通过对药物靶点基因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个体对药物的敏感性,从而为个体化用药提供依据。

例如,ACE基因的遗传变异可导致患者对抗高血压药物的反应不同,通过对ACE基因的分析可以帮助临床医生调整药物剂量,提高治疗效果。

三、药物基因组学在药物副作用预测中的应用1. 药物代谢酶基因的筛查药物代谢酶是药物代谢的主要效应器官,其遗传变异会导致个体对药物的代谢速率不同,从而影响药物的毒性。

基因组学在药物治疗中的应用

基因组学在药物治疗中的应用

基因组学在药物治疗中的应用基因组学是研究基因组的组成、结构和功能的科学领域。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基因组学在药物治疗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它可以帮助医生预测患者对药物的反应,并个性化地制定治疗方案,从而提高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

1. 基因组学在个体化药物治疗中的应用个体化药物治疗旨在根据患者的基因型和表型特征来个性化地进行治疗。

基因组学为个体化药物治疗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通过对患者基因组的分析,医生可以确定患者对某些药物的代谢能力,从而预测其对特定药物的反应。

2. 基因组学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基因组学在药物研发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通过对疾病相关基因的研究,可以发现新的药物靶点。

这些靶点可以是特定基因的突变,通过研究这些突变,可以发现针对这些靶点的新药物。

其次,基因组学还可以用于筛选药物的作用机制。

通过对不同基因组的细胞系进行高通量筛选,可以发现药物的作用机制,从而优化药物设计。

3. 基因组学在药物副作用预测中的应用药物治疗中的副作用是一项严重的问题。

而基因组学可以帮助预测患者对药物副作用的敏感性。

一些基因与药物代谢能力密切相关,通过检测这些基因的突变,可以预测患者对特定药物副作用的敏感性。

这使得医生可以在用药前就知道患者是否容易出现副作用,从而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4. 基因组学在精准医学中的应用精准医学旨在根据个体的基因组信息,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基因组学提供了实现精准医学的基础。

通过对患者基因组的分析,医生可以了解患者患病的原因,并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例如,在肿瘤治疗中,通过对肿瘤细胞基因组的分析,医生可以选择特定的靶向药物,提高治疗效果。

总结起来,基因组学在药物治疗中的应用包括个体化药物治疗、药物研发、药物副作用预测和精准医学等方面。

通过对患者基因组的分析,医生可以更好地选择合适的药物,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随着基因组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基因组学在药物治疗中的应用前景将会更加广阔。

药物基因组学在临床用药中的应用

药物基因组学在临床用药中的应用

药物基因组学在临床用药中的应用药物基因组学是研究药物在个体基因水平上的作用机制及差异的学科。

随着基因检测技术的不断进步,药物基因组学在临床用药中的应用逐渐受到重视。

通过个体基因检测,可以了解个体对药物的代谢能力、药效及药物不良反应等信息,从而实现个性化用药,提高用药效果,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本文将就药物基因组学在临床用药中的应用进行深入探讨。

一、药物代谢酶基因多态性与用药效果药物在体内的代谢主要依赖于肝脏的代谢酶系统,其中CYP450家族是最重要的代谢酶之一。

CYP450酶的基因多态性导致个体对药物的代谢能力存在差异,进而影响药物的药效和毒性。

例如,CYP2D6基因的多态性与华法林的抗凝作用有关,CYP2C9基因的多态性与索烷胺的代谢有关。

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对该类药物的个体化用药需要考虑到患者的基因型信息,以避免药物代谢异常引发的不良反应。

二、药物受体基因多态性与药效除了药物代谢酶外,药物的受体也是药物基因组学研究的重要方向。

药物受体的基因多态性可能会影响药物与受体的结合亲和力,进而影响药效。

例如,β2肾上腺素受体的基因多态性与β受体阻滞剂的临床疗效有关;ACE基因的多态性与ACE抑制剂降压效果相关。

了解患者的受体基因型信息,有助于制定更合理的用药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三、药物基因组学与药物不良反应药物不良反应是药物治疗的常见问题之一,严重时可能危及患者生命。

药物基因组学研究发现,个体对药物不良反应的易感性与患者的基因型密切相关。

例如,华法林的出血不良反应与CYP2C9和VKORC1基因的多态性有关;乙戊醇引发的肝损伤与HLA基因的多态性相关。

因此,在用药前通过基因检测筛查患者的易感基因,有助于预测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避免不必要的用药风险。

四、药物基因组学在临床应用中的挑战和展望尽管药物基因组学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广阔的前景,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基因检测技术的成本相对较高,限制了药物基因组学在临床中的大规模应用。

药物基因组学在临床药学中的应用与研究

药物基因组学在临床药学中的应用与研究

药物基因组学在临床药学中的应用与研究研究方案:药物基因组学在临床药学中的应用与研究一、方案内容药物基因组学是将基因组学原理与药物领域相结合,研究药物在个体基因水平上的变化和互作关系。

本研究旨在探索药物基因组学在临床药学中的应用,为临床提供有效的个体化药物治疗方式。

研究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1. 文献回顾与总结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目前药物基因组学在临床药学中的应用情况,并对已有文献进行总结和分析,为后续实验或调查提供理论基础。

2. 研究对象和样本采集选择普通人群作为研究对象,采集人口学信息、生物样本等数据。

样本包括外周血、体征相关生化指标等,以便后续对药物基因组学在个体基因水平上的变化进行分析。

3. 基因组测序和分析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研究对象的基因组进行测序,获取其基因变异信息。

通过比对与参考基因组,筛选出具有反映药物代谢、药效等的关键基因位点。

4. 药物敏感基因筛选以药物敏感为标准,根据已有研究成果进行合理的筛选,确定与药物敏感相关的基因位点。

5. 药物基因组学与临床相关性研究根据研究对象的基因组信息和药物敏感基因位点,结合已有的临床数据,对药物基因组学与临床相关性进行统计分析。

探讨个体药物治疗的精确性和有效性。

二、方案实施1. 研究对象选取从平台建立的数据库中选取普通人群作为研究对象。

通过问卷调查和筛选,保证研究对象具有合适的参与条件。

2. 样本采集与处理在符合伦理规范的前提下,采集研究对象的生物样本,包括外周血、体征相关生化指标等。

样本采集后,进行必要的处理和保存,以确保样本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 基因组测序和分析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研究对象的基因组进行测序,获取其基因变异信息。

利用常用的测序和比对软件,对测序结果进行分析和解读。

4. 药物敏感基因筛选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基因数据,运用统计学方法和生物信息学工具,筛选出与药物敏感相关的基因位点。

5. 药物基因组学与临床相关性分析将基因数据与临床数据相结合,运用统计学方法对药物基因组学与临床相关性进行分析。

基因组学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

基因组学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

基因组学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基因组学是研究基因组结构和功能的学科,它在药物研发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基因组学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为药物研发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

本文将介绍基因组学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并探讨其对未来医学的影响。

一、个体化治疗基因组学的突破性进展之一就是个体化治疗的实现,即根据患者个体基因组特征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通过对患者基因组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其患病风险、药物代谢能力以及药物反应性等信息,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

例如,通过基因组检测可以确定患者对某些特定药物的敏感性,避免出现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

二、药物靶点发现基因组学在药物研发中的另一个重要应用是药物靶点发现。

药物靶点是指药物与机体内特定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位点,通常是蛋白质。

通过对基因组进行全面分析,可以识别出与特定疾病相关的基因,进而确定药物的靶点。

这有助于加速药物研发过程,提高研发成功率。

三、药物安全性评估基因组学还可用于药物安全性评估。

不同个体对药物的反应存在差异,这部分是由基因组的多态性所决定的。

通过基因组学的技术手段,可以预测个体对药物的毒副作用、药物代谢能力以及药物清除速度等情况,从而提前识别潜在的安全问题,并调整药物剂量或者选择合适的替代药物。

四、药物疗效预测基因组学的另一个重要应用是药物疗效预测。

通过分析基因组,可以了解个体对特定药物的疗效预测,进而指导临床治疗。

这有助于避免无效的药物治疗,减少资源浪费,提高疗效。

五、新药研发基因组学为新药研发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对疾病相关基因的深入研究,可以发现新的治疗靶点,寻找新的药物候选物。

此外,基因组学还可以在药物分子设计上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优化药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增强药物的稳定性和活性。

综上所述,基因组学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给医学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

个体化治疗、药物靶点发现、药物安全性评估、药物疗效预测以及新药研发都得益于基因组学的突破性进展。

精准医疗背景下药物基因组学的应用前景

精准医疗背景下药物基因组学的应用前景

精准医疗背景下药物基因组学的应用前景随着精准医疗概念的兴起,药物基因组学逐渐成为医学领域的热门研究方向之一。

药物基因组学旨在通过研究个体基因遗传变异对药物代谢、药效和不良反应的影响,实现个体化用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药物基因组学的应用前景广阔,对于提升药物疗效、减少药物不良反应、降低医疗费用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药物基因组学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前景药物研发是药物基因组学应用的重要领域之一。

传统的药物研发模式存在药效差异大、不良反应风险高等问题,导致临床治疗效果不稳定。

而药物基因组学的应用可以通过研究个体基因遗传变异,筛选出适合特定基因型患者的药物靶点,提高临床疗效。

同时,药物基因组学可以帮助研究人员优化药物分子结构,以降低药物代谢率、提高药效,从而降低药物不良反应风险。

因此,药物基因组学在药物研发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力,可以加速新药研发过程,提高新药研发成功率。

二、药物基因组学在个体化用药中的应用前景个体化用药是精准医疗的核心理念之一,而药物基因组学为实现个体化用药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个体基因型的差异导致了不同个体对相同药物的代谢、药效和不良反应的差异,因此只有了解个体基因型信息,才能更好地制定个体化的用药方案。

药物基因组学可以通过研究患者基因型信息,确定适合患者的药物剂量和疗程,降低不必要的药物剂量,提高药物治疗效果。

同时,药物基因组学还可以帮助医生预测患者对药物的代谢速度,从而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治疗安全性。

因此,药物基因组学在个体化用药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可以为患者提供更精准、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三、药物基因组学在临床决策中的应用前景药物基因组学在临床决策中也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临床医生在制定治疗方案时,常常需要考虑患者对药物的代谢能力、药效反应等因素,以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药物基因组学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个体基因型信息,帮助医生制定更合理的治疗方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同时,药物基因组学还可以帮助医生预测患者对不同药物的反应,指导医生在治疗过程中进行调整,提高治疗效果。

药物基因组学的发展及其在个体化用药中的应用

药物基因组学的发展及其在个体化用药中的应用

药物基因组学的发展及其在个体化用药中的应用药物基因组学的发展及其在个体化用药中的应用引言:药物基因组学是一门研究药物与个体基因组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它通过分析个体基因组中与药物代谢、反应和效果相关的遗传变异,为个体化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和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药物基因组学得到了迅猛发展,并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果。

本文将介绍药物基因组学的发展历程以及其在个体化用药中的应用。

一、药物基因组学的发展历程1.1 基础研究阶段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人类基因组计划启动,这标志着人类基因组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出现和不断完善,科学家们开始挖掘人类基因组中与药物代谢有关的遗传变异,并建立了相关数据库。

1.2 应用研究阶段随着技术和数据积累的不断提升,药物基因组学逐渐从实验室走向临床。

研究者们通过临床试验和观察发现,个体基因组中的遗传变异可以影响药物的代谢速度、药效和不良反应等。

这些发现为个体化用药提供了理论基础。

1.3 临床应用阶段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药物基因组学逐渐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通过对患者基因组进行分析,医生可以根据个体特征选择最合适的药物、剂量和疗程,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

二、个体化用药中的应用2.1 药物代谢酶基因多态性许多药物在体内经过代谢酶催化转化为活性或无活性代谢产物,并最终被排出体外。

然而,个体之间存在着对这些代谢酶的遗传变异。

CYP2D6是一种重要的药物代谢酶,在某些人群中存在着CYP2D6*4等突变型,导致其活性显著降低。

在给予这些人群药物治疗时,应考虑到其代谢能力的差异,调整药物剂量。

2.2 药物靶标基因变异药物的作用靶标通常是一种蛋白质,而这些蛋白质的编码基因也存在着遗传变异。

对于某些抗癌药物来说,患者体内的靶标基因突变可能导致药物的耐药性。

通过检测患者基因组中与药物靶标相关的遗传变异,可以预测患者对特定药物的敏感性和耐受性,从而优化治疗方案。

基因组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前景

基因组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前景

基因组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前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突破,基因组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潜力不断被挖掘出来。

基因组学是研究染色体组成、基因功能和基因组在整体上的结构和功能的学科。

它的发展为临床医学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为疾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手段。

一、基因组学在个体化治疗中的应用个体化治疗是根据患者的基因组信息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提高疗效和减少副作用。

基因组学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身体内基因的异常变化和个体差异,从而为患者量身定制最适合他们的治疗方案。

以肿瘤治疗为例,根据患者肿瘤细胞中的突变信息,可以选择针对性的靶向治疗药物,提高药物的疗效。

通过基因组学技术,可以解析肿瘤细胞中的突变信息,并筛选出与之相匹配的靶向治疗药物。

这种个体化治疗的策略大大提高了肿瘤治疗的成功率,使患者获得更好的生存机会。

二、基因组学在遗传病诊断中的应用遗传病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遗传性肿瘤等。

基因组学的发展使得遗传病的诊断更加准确和迅速。

通过对患者基因组进行测序和分析,可以确定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并对患者进行早期诊断、预防和干预。

例如,对于先天性心脏病的患者,可以通过基因组学技术筛查致病基因,帮助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

这为患者提供了更早的治疗和干预机会,有助于避免疾病的发展和并发症的产生。

三、基因组学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基因组学的发展对药物研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对基因组信息的分析,可以了解人体对药物的代谢、吸收和反应的差异。

这有助于提高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基因组学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药物筛选与设计:通过分析药物与基因的相互作用,可以筛选出对某些基因型患者有效的药物,从而实现个体化治疗。

这有助于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

2. 药物代谢研究:通过基因组学技术,可以了解人体对药物的代谢途径和速率,从而调整药物的剂量和给药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

3. 药物疗效评估:通过基因组学分析,可以预测患者对某种药物的疗效和耐药性,从而优化治疗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rescribing information zofran injection (odansetron HCI). Research Triangle Park, NC: GlaxoSmithKline; 2001. Prescribing information Kytril® injection (granisetron HCI). Nutley, NJ: Roche Laboratories; 2000. Prescribing information Anzemet® injection (dolasetron mesylate). Kansas City, MO: Aventis 17 Pharmaceuticals; 2002.
Ezri T et al. Anesthesiology 2007;107:9-14
13
种族和MAC 族和MAC
通过两种不同的方法分析犹太种族个体内七氟烷P50的水平。数据置信区间为95%。不同方法所得p50含 量都有显著不同。 14
细胞色素P-450 (CYP2D6) 细胞色素
• (CYP2D6)代谢与美国每年的1.89亿例处方有关。 • 已经有约100种遗传性变型被鉴定,其中大部分可能导致活 性的降低。 • 也可能由于基因复制而提高活性 • 出现了4种表型: • • • • 微弱水平代谢; 中间水平代谢; 较强的代谢; 急速代谢
1 Xing Y et al. Anesthesiology 2004;101:544-6; 2 Liem E et al. Anesthesiology 2004; 101:279-83; 11
红发的人和 红发的人和MAC 的人和
Anesthetic requirement for individual participants (circles) with group means (squares) and 95% confidence intervals.
1 Lazarou J et al. JAMA 1998;279:1200-5; 2 Rodriguez-Mongulo r et al Pharmacoeconomics 2003:21:623-50; Pirmohamed M, Park, B K, Trends in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 June 2001 5
• 按照标准的麻醉学方法,给250名女性患者每人 4mg昂丹司琼 • 观察 4小时内PONV的发生情况 • 如果PONV发生,对病人继续24h观察 • 基因拷贝数用FRET法进行分析 • 多态性和特殊的基因型用AmpliChip ®确定。
Candiotti KA, Birnbach DJ, Lubarsky DA ; Anesthesiology 2005; 102,3:543-9 102,3:543Candiotti KA, et al. Anesthesiology. 2005;102:543-549. 20
CYP2D6 的多态性对PONV的影响 的多态 PONV的影响
**
Patients (%)
*p<0.05
Candiotti KA, Birnbach DJ, Lubarsky DA ; Anesthesiology 2005; 102,3:543-9 102,3:543Candiotti KA, et al. Anesthesiology. 2005;102:543-549.
Kim et al. Eur J Clin Pharmacol. 2003;59:111-116. 18
托吡西隆的血药浓 时间 时间曲 下面积 托吡西隆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 CYP2D6基因型的相 基因型的相关 与CYP2D6基因型的相关性
400 350 AUCinf(h • ng/mL) 300 250 200 150 100 50 0 *1/*1 *1/*10
死亡风险率 死亡风险率对照 风险
Increasing Fatality Risk (annual) 1 in 107 1 in 106 1 in 105 1 in 104 1 in 103 1 in 102
Lightnin g
Plane Crash
Murder Car Crash
Pharmacogenetics
• 环境因素也可影响其活性
15
因基因型不同导 因基因型不同导致药物浓度的差别 度的差别
Metabolizer Status Genotype Response to average daily dose
= Adverse Events Conc. Time = Therapeutic Window = Ineffective
(hydroxylation)
M
Dolasetron
Carbonyl reductase
Hydrodolasetron
(active metabolite)
flavin monooxygenas e
M
CYP3A
Granisetron
CYP3A subfamily
M
Large arrows: Predominant ws: Minor metabolic pathway
Ultra rapid
Extensive Intermediate Poor
normal activity
reduced activity
no activity
16
Metabolism of 5-HT3– Receptor Antagonists
CYP2D6
Ondansetron
CYP3A4, 1A2 CYP2D6
Fatal reaction to a prescribed drug
Source: Consumer Reports, 9/99
6
专用名称和术语
• SNP-单核苷酸多态性。单碱基替换,如G到C,A到T等 • 特殊的碱基替换 A118G • “-”表示在上游区或启动子所在区域 • 一种氨基酸替换另一种氨基酸 Ser181Tyr • CYP细胞色素P450 (CYP2D6*2) • 1A2, 2D6, 3A4等 : 不同的酶通路 的A亚型的第二种通道 1A2表示CYP1
不良药物反应的影响
Meta-分析显示:1966-1996年间,严重 ADR的发生率为6.7%,不包括用药错 误 ADRs使住院期平均延长1-4天,使每位 病人多花费约$2300-5600 据估计药物遗传学因素是10-20% 的 1010 ADRs产生的主要原因,并且是另外 15-40%的ADRs的引发因素之一。
1 Liem E et al. Anesthesiology 2004; 101:279-83;
12
种族和MAC 种族和
• 入选90个ASA 1 和2的 以色列患者. • 实验对象来自三个犹太种群:欧洲人,东方人和高加 索人 • 在切口之前令七氟烷的浓度为2%保持十分钟,观察 3cm切口时病人的体动情况。根据体动情况以0.2% 的幅度对气体浓度进行上下调整。 • 控制其他易混淆因素
*P<0.05
21
PONV 发生患者中5-HT3B启动子区域的变异 生患者中 子区域的变
• 93名女性患者实施全身麻醉 • 每人给药昂丹司琼4mg • 35名患者呕吐(58名没有发生) • 对 3个 5-HT3B 启动子区域的 多态性进行观测 • • -761G to A 杂合子, 16 (17%) -381 T to C 杂合子, 39 (42%) 纯合子,12 (13%) -102_-104 AGA 缺失 杂合子, 12 (13%) 纯合子, 1 (1%)
Effect of CYP2D6 Genotype on PK of Tropisetron in Healthy Korean Subjects
目的:评估在健康的韩国受试者体内 CYP2D6基因型对托吡西隆的药代动力学 (PK)的影响 方法: 13个受试者 单次口服含药量5mg的托吡西隆胶囊 用HPLC法测定血药浓度 在这个种群中有四个等位基因被鉴定 CYP2D6*1, CYP2D6*2 X 2, CYP2D6*5, and CYP2D6*10
8
基因组学和麻醉剂
9
经典的麻醉剂药物基因组研究 典的麻醉剂药物基因组 剂药物基因
• 拟胆碱酯酶不足 • • ——适用于琥珀酰胆碱和美维库铵 ——拟胆碱酯酶Asp70Gly多态性导致酶的低效。病人 将多耗费3-8倍的时间才能从琥珀酰胆碱作用中恢复。纯合 子病人则需要多耗费60倍的时间来恢复。
• 恶性高热 • • ——儿童发生率1:15,000 成人发生率1:50,000
药物基因组学的临床应用
Dr. Keith Candiotti Professor Anesthesiology and Internal Medicine Chief, Division of Perioperative Medicine Vice Chairman of Clinical Research University of Miami
——恶心高热的发生与RYR1基因的变异有关,约50%的 病例涉及到这种基因变异
10
红发的人和 红发的人和MAC 的人和
• 有黑皮质素-1受体的小鼠与对照小鼠相比需要更高浓度的 MAC1 • 人类的红发起因于MC1R基因的多态性
• 一项研究正在进行:对十个亮红色头发的妇女和十个深 色头发妇女进行比较 • 白昼的周期,月经周期以及吸烟等众多因素都对此有影 响2 • 应用 Dixon up-and-down 方法结合电刺激来观察地氟烷 水平对运动的影响 • 也通过测量真黑素、褐黑素的浓度。
Candiotti KA, Curia L, Liu H, Zhang Y, Yang Z; IARS, Orlando, Florida 2007 (A-1436). 22 5 HT3 Recepto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