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质船舶规范法结构设计(1)

合集下载

钢质海船入级规范

钢质海船入级规范

钢质海船入级规范钢质海船入级规范是为了确保船只的安全和性能,在设计和建造过程中需要符合一系列的规定和标准。

以下是钢质海船入级规范的一些重要要求。

首先,船只的结构设计必须符合国际海事组织(IMO)和国际海事协会(IACS)的规范。

这意味着船体结构必须能够承受海上恶劣天气条件下的载荷,并确保船只的强度和稳定性。

此外,船只还必须具备良好的防浸与防沉性能。

其次,在建造过程中需要使用高质量的船舶用钢材。

这些钢材必须符合国际标准,并且经过认证机构的检查和测试。

钢材的质量直接影响着船只的强度和耐久性。

因此,在选择钢材时需要考虑到船只的使用环境和载荷条件。

另外,船只的焊接工艺也是非常重要的。

焊接是构建船体结构的关键环节,其中的质量和可靠性直接影响着船只的强度和完整性。

因此,在焊接过程中需要根据规范和标准进行操作,并使用经过认证的焊接材料和设备。

此外,船只的舾装和设备也需要符合入级规范。

舾装包括各种管道和阀门,需要满足特定的技术要求和安全标准。

设备指船只上搭载的各种设备,如发动机、发电机、泵等,它们的性能和可靠性对船只的操作和维护至关重要。

最后,船只的施工和质量控制也是入级规范的重要环节。

施工过程中需要依照规范进行操作,并严格控制每个环节的质量。

在建成后,船只还需要进行入级检验和认证。

入级机构将对船只的设计和建造过程进行审查,并进行一系列的测试和检验,以确保船只达到入级规范的要求。

总而言之,钢质海船入级规范是为了确保船只的安全和性能,在设计和建造过程中需要符合一系列的规定和标准。

这些规定和标准涉及到船体结构、钢材使用、焊接工艺、舾装和设备等方面。

只有严格按照这些要求操作和控制质量,才能建造出安全可靠的海船。

《钢质海船入级规范》

《钢质海船入级规范》
钢质海船入级规范
修改通月 1 日
北京
目录
第 1 篇 入级规则............................................................................................................................. 4 第 5 章 建造后检验 ............................................................................................................... 4 第 2 节 检验种类与周期 ................................................................................................. 4 第 9 节 机械检验 ............................................................................................................. 4 第 11 节 船底外部与有关项目检验 ............................................................................... 4 第 14 节 不在 CCS 检验下建造船舶的初次入级检验 ................................................. 4 附录 21 延长干坞检验间隔期指南—干坞检验展期(EDD)计划 .......................... 5 第 2 篇 船体.....................

钢质船舶规范法结构设计(2)外板及内底板

钢质船舶规范法结构设计(2)外板及内底板
t =a(αL+βs+γ) mm L—船长,m; s——肋骨或纵骨间距,m; a——航区系数,A级航区船舶取a=1,B级航区船
舶取a=0.85,C级航区船舶取a=0.7; α、β、γ——系数,按骨架型式由表4-5选取。
表4-4 α、β、γ系数的取值
骨架型式 α
β
γ
纵骨架式 0.066
4.5
-0.8
一、 外板的组成和作用
二、外板的受力
1.总纵弯曲应力: 船底板承受总纵弯正应力;舷侧板是船体梁的腹
板,承受总纵弯曲剪应力和沿型深变化的正应力。
2.横向荷载:
直接承受舷外水压力、舱内液体压力,使板格产生局 部弯曲。
横荷重——船体骨架发生局部弯曲 3.波浪砰击力:
船在波浪中航行时,升沉和纵摇——首部船底出 水,其重新入水之际,会发生严重的砰击,过高的砰 击压力使首部外板及其骨架破坏,甚至会出现总纵强 度的不足。
三、外板尺寸
1. 外板设计:确定不同部位的板厚 2. 特点:厚度沿全船变化——各处外板作用、受力
不同 3. 板厚分布规律: (1)沿船长方向:******如图4一2所示 把船长划分成几个区域,不同区域外板厚度不同:
把船长划分成几个区域,不同区域外板厚度不同:
1. 中部0.4 L范围内的外板厚度主要由总 纵强度及板格局部强度决定
横骨架式 0.076
4.5
-0.4
② 按局部强度要求,船底板厚度t不小于按下式计算所得之值:
t 4.8s d r
式中:d——吃水,m; s——肋骨或纵骨间距,m; r——半波高,m,按航区确定。
船底板厚度取①②的大者,但无论如何不应小于最小厚度tmin; 【《内规》规定,船底板在任何情况下,厚度不得小于3.0mm】

钢质内河船舶建造规范

钢质内河船舶建造规范

钢质内河船舶建造规范篇一:船体技术规格书(内页)一、总述1.1设计依据按船东对“码头浮吊”的有关要求,按照中国船级社《钢质内河船舶入级与建造规范》(2002)及其《修改通报》(2004)、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内河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则》(2004)及《修改通报》(2008)和《补充规定》(2004),其它现行规范与法规,进行设计。

1.2航区及用途1.2.1、航区:B、C级航区,J2级航段。

1.2.2、用途:主要用于作业区停靠干散货船,利用配备的全回转起重机及输送带实现岸—船货物直接转运(囤船上不存放货物)。

1.3主要数据总长: 36.00m 型宽: 10.00m型深: 1.80m 设计吃水::0.70m主甲板至上甲板层高:2.50m 上甲板至顶棚甲板层高:2.30m起吊重量:16t回转半径:16m1.4主要性能1.4.1稳性与浮态稳性满足“内法规”对B、C级航区,J2级航段的要求。

本船采用设置固定压载方法调整浮态,在设计吃水时基本平浮,保证正常作业。

1.4.2干舷干舷满足“内法规”对B、C(转载于: 小龙文档网:钢质内河船舶建造规范2002)级航区,J2级航段的要求。

1.5试验本船材料试验、密性试验、倾斜试验按中国船级社《钢质内河船舶入级与建造规范》(2002)及GB/T3035—2005“船舶倾斜试验”标准的要求进行。

二、总体布置[详见“总布置图”]2.1舱底尾部布置艉尖舱、锚链舱、泵舱、空舱;中部为压载舱;首部布置艉尖舱、锚链舱、空舱等。

2.2主甲板尾部#0~#10为锚泊和系泊作业区及上楼钢质楼梯,#10~#18靠岸一侧布置配电间;靠江一侧布置下舱钢质楼梯、厨房、浴厕等;中部为起重作业区及输送货物区域;首部为锚泊和系泊作业区。

2.3上甲板布置船员室单人间8间。

2.4顶逢甲板布置有桅杆、重力水箱、船名灯箱及灯光信号设备。

三、船体结构本船为单甲板、单底、单舷侧钢质全电焊结构。

3.1结构形式本船为横骨架结构形式。

钢质内河船舶建造规范

钢质内河船舶建造规范
船舶建造规范规定了船舶的结构设计、建造工艺、设备和材料等方面的要求,是船舶建造过 程中的重要依据。
国家船舶建造规范是由国家海事局、中国船级社等机构制定和发布,具有法律效力,必须遵 守。
船舶建造企业应当按照国家船舶建造规范进行船舶设计和建造,确保船舶符合安全、环保和 耐用的要求。
国际海事组织 (IMO)制定的 SOLAS、 MARPOL等公约
Part Three
船舶推进方式:包括螺旋 桨、喷水推进器等
螺旋桨设计:尺寸、转速、 桨叶形式等
尾轴与轴承:材料、结构、 润滑方式等
船舶动力输出:功率、转 速、扭矩等
船舶应配备雷达、GPS等导航设备,确保航行安全。 船舶应安装VHF、MF等通信设备,保持与岸上和其他船舶的联系。 船舶应配备必要的安全报警和应急通信设备,如烟雾探测器、火警报警器等。 船舶的导航和通信设备应符合相关国际和国内标准,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校准。
汐,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汐
01 02 03 04 05
06
Part One
Part Two
按用途分类: 客船、货船、 工程船、渔船

按航区分类: 内河船、近海 船、远洋船等
按推进方式分 类:机动船、
非机动船等
按船体结构分 类:单体船、
பைடு நூலகம்双体船等
建造检验要求对船舶的各个部位和系统都有详细的规定和标准,必须按 照规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检验和试验。
检验和试验的结果必须符合相关的规范和标准,对于不符合要求的部分 必须进行整改和重新检验,以确保船舶的建造质量和安全性能。
检验目的:确保船体结构满足设计要求和安全性能指标 检验方法:采用各种试验手段对船体结构进行强度和稳定性测试 检验内容:包括船体板材、型材、焊接质量等 检验标准:依据相关船级社和行业标准进行评估和验收

船舶制造行业船体结构设计规范

船舶制造行业船体结构设计规范

船舶制造行业船体结构设计规范导言:船舶制造行业是众多行业中具有严格标准和规范的行业之一。

其中,船体结构设计规范是指为确保船舶的强度和安全性而制定的一系列指导原则和要求。

本文将从船舶结构设计的角度出发,介绍船舶制造行业中船体结构设计的规范。

一、船舶结构设计原则船舶结构设计的原则是确保船舶在各种航行条件下都能保持良好的稳定性和结构强度。

具体来说,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 结构强度原则:船体结构应能承受船舶在航行和靠泊过程中受到的各种力和载荷,包括浮吊、潮汐、风浪等。

2. 轻量化原则:在满足结构强度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船体结构的自重,以提高船舶的运载能力和燃油效率。

3. 经济性原则:船舶结构设计应尽可能降低制造成本,提高船舶的竞争力和商业可行性。

4. 可靠性原则:船舶结构应具备足够的可靠性和易维修性,以确保船舶在远航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二、船舶结构设计要求船舶结构设计的要求包括几个方面:船体强度、防护、结构布局和连接方式等。

(1) 承受垂直载荷:船体应能承受来自货物、设备和人员的垂直载荷,以及船舶在波浪中产生的垂直力。

(2) 承受横向载荷:船舶应能承受来自横向风压、横向浪力以及船舶在航行中产生的横向力。

(3) 承受纵向载荷:船体应能承受来自船首的纵向力和扭曲力。

2. 防护要求:(1) 防腐蚀:船体结构应采用适当的防腐蚀材料和涂层,以保护船体免受海水腐蚀。

(2) 防火安全:船舶结构应符合相关的防火标准和要求,以确保船舶在发生火灾时能够有效地扑灭火源。

(3) 防水要求:船体结构应具备足够的防水性能,以防止海水渗入船舶内部。

3. 结构布局要求:(1) 船体布局:船体结构布局应合理,以适应各个船舱的需求,并确保船舶的稳定性。

(2) 装配要求:船体结构的装配应便于施工和维护,并能满足船员的操作需求。

(3) 舱身结构:舱身结构的设计应具备良好的刚性和可操作性,以保证货物的安全装卸和船舶的航行稳定性。

(1) 焊接:船体结构的焊接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焊缝强度和焊后的可靠性。

钢质船舶建造规范范文(精选多篇)

钢质船舶建造规范范文(精选多篇)

钢质船舶建造规范范文(精选多篇)钢质船舶建造规范2篇第一篇: 钢质船舶建造规范钢质防火门5.2.4 钢材5.2.4.1 材质a)防火门框、门扇面板应采用性能不低于冷轧薄钢板的钢质材料,冷轧薄钢板应符合GB/T 708 的规定。

b)防火门所用加固件可采用性能不低于热轧钢材的钢质材料,热轧钢材应符合GB/T 709 的规定。

5.2.4.2 材料厚度防火门所用钢质材料厚度应符合表3 的规定。

表3 钢质材料厚度单位为毫米部件名称材料厚度门扇面板≥0.8 门框板≥1.2 铰链板≥3.0 不带螺孔的加固件≥1.2 带螺孔的加固件≥3.05.2.5 其他材质材料5.2.5.1 防火门所用其他材质材料应对人体无毒无害,应经国家认可授权检测机构检验达到GB/T __—2006 规定产烟毒性危险分级ZA2 级要求。

5.2.5.2 防火门所用其他材质材料应经国家认可授权检测机构检验达到GB/T 8625—2005 第7 章规定难燃性要求或GB 8624—2006 规定燃烧性能A1 级要求,其力学性能应达到有关标准的相关规定并满足制作防火门的有关要求。

5.2.6 粘结剂5.2.6.1 防火门所用粘结剂应是对人体无毒无害的产品。

5.2.6.2 防火门所用粘结剂应经国家认可授权检测机构检验达到GB/T __—2006 规定产烟毒性危险分级ZA2 级要求。

5.3 配件5.3.1 防火锁5.3.1.1 防火门安装的门锁应是防火锁。

5.3.1.2 在门扇的有锁芯机构处、防火锁均应有执手或推杠机构,不允许以圆形或球形旋钮代替执手(特殊部位使用除外,如管道井门等)。

5.3.1.3 防火锁应经国家认可授权检测机构检验合格,其耐火性能应符合附录A 的规定。

5.3.2 防火合页(铰链)防火门用合页(铰链)板厚应不少于3 mm,其耐火性能应符合附录B 的规定。

5.3.3 防火闭门装置5.3.3.1 防火门应安装防火门闭门器,或设置让常开防火门在火灾发生时能自动关闭门扇的闭门装置(特殊部件使用除外,如管道井门等)。

钢质船舶工艺文件

钢质船舶工艺文件

钢质船舶工艺文件1.船体建造通用工艺1放样(1)按照线型图理论型值驳取实际肋位型值。

采用1:1比例在样台上画出表达船体外型的三个投影面,各投影面上对应点应协调一致,达到光顺线型的目的。

(2)根据设计提供的结构图纸,参照本厂材料供应情况、具体施工条件、工艺要求,在理论放样的基础上进行结构放样、外板与构件的展开。

(3)为后续工序提供数据资料,绘制下料划线用的草图,制订各类样板。

2下料(1)号料前应核对钢板的牌号规格是否符合图纸要求。

应清除钢板表面的铁锈、油污,检查边缘有无裂缝等缺陷。

(2)号料前对有明显变形的钢材应进行矫正。

(3)划线使用符号必须统一,线条清晰,中心线、检验线要用洋冲敲出。

(4)尽量采用半自动切割。

3加工成型(1)弯曲(折角)零件加工以正轧为原则,以防在洋冲处折裂。

(2)冷弯时应充分考虑钢材回弹变形,大批量构件加工时应预先采用试弯。

(3)型钢弯曲或矫直一般采用冷加工。

(4)型钢弯曲处不允许打冲点。

(5)加工后的材料表面不许有裂纹、气泡起鳞及明显锤印或凹凸不平等缺陷。

4强肋骨、肋板、中内龙骨等“T”型构件装配。

(1)面板腹板对接缝应错开,其间距应不小于100毫米,接头处应先批缝口或开坡口,焊透后再装配。

(2)面板与腹板中心线偏差应小于1毫米,垂直度的“T”型构件面板和腹板的垂直度误差应小于2毫米。

(3)“T”型构件的腹板如有减轻孔,则必须先开好减轻孔再安装面板。

(4)“T”型构件焊后,应采用水火矫正或其它有效办法进行矫正。

5胎架(1)一般稍大采用分段建造,可以不考虑纵向挠曲变形。

(2)胎架应保证刚度和强度,应有一定的高度(800毫米以上)。

(3)胎架纵横向模式板间距应取用肋骨(或龙骨)的倍数。

(4)模板设置的原则是应能保证所制造的分段线型和轮廓尺寸具有足够的精度。

(5)模板及胎架材料应尽量利用废旧钢材,以节约成本。

6船体装配(1)各散装部件未经矫正不准上船台。

(2)各散装部件安装前,须按图纸进行尺寸校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骨材间距的确定
骨材间距指肋骨间距或纵骨间距 2. 普通骨材间距根据等强度条件、按重量最轻的原 则决定。 据研究,当肋距S = 500~600mm时板格重量最 小。 《内规》规定肋骨或纵骨间距一般应不大于 600mm。多数长江小型机动船为500mm,多数 大、中型长江船为550mm,所以一般取S =500~600mm。 纵骨间距S1可适当大些,大约S1 =1.1S,但不 宜超过600mm。 3. 内河船骨材间距考虑工艺、布置,不应过小。
4. 从工艺性及使用条件考虑 纵骨架式纵骨布置稠密、横向强骨材尺度大,节点复杂,焊 接、装配施工较为困难,且舱容、净空损失较多。 除总纵强度确有需要外,对中、小船舶少用纵骨架式为佳。 采用纵、横混合骨架式时,应考虑合理搭配与过渡。 如甲板为纵骨架式、舷侧横骨架式时,应采用交替肋骨制 【每3~4档布置强肋骨及舷侧纵桁】,使强横梁与强肋骨合理 搭配,以提高结构强度。 5. 无论采用何种骨架型式,纵向构件均应有良好的结构连续 性;甲板、舷侧及船底骨架应有效地连接,构成完整的刚性 整体。
航区级别 A级 航 行 区 域 自江阴的黄田港以下至吴松口,包括横沙岛以 内水域 1.长江—自江阴的黄田港至涪陵李渡长江大桥 2.黄浦江—自分水龙王庙经闵行至吴淞口 3.淮河-—自正阳关至洪泽湖 4.赣江—自南昌至都阳湖 5.湘江一一自株州以下至洞庭湖 6.洪泽湖、高邮湖、邵泊湖、太湖、巢湖、鄱 阳湖、洞庭湖以及类似的大型水库 1.长江—自宜昌以上 2.黄浦江—自分水龙王庙以上 3.淮河-—正阳关以上 4.赣江—自南昌以上 5.湘江一一自株州及其以上 6.源水、资水、澧水、汉水、嘉陵江、岷江、 乌江以及A、B级没有提到的其他长江水系支流 计算波高×计 算波长(m) 2.5×30 波高范围(m) 1.5以上至2.5
采用何种骨架式,应统筹兼顾强度、使用条件、工艺 性等因素酌情决定: 1.从总纵强度考虑
对于其总纵强度要求较高的大型内河船,采用纵骨架式
可以显著降低船体结构重量,提高技术经济性能 但中、小型船舶,总纵强度易于满足,壳板厚度多按局 部强度、使用条件及蚀耗等因素所决定,如采用纵骨架 式,结构重量减少不明显,甚至反而增加。
4. 急流航段【J级航段】
1.
2.
在峡谷河流中,滩上流速超过3.5m/s的航段 定为急流航段。 按航区内滩上流速大小划分为J1、J2 两级: J1级航段:滩上流速5m/s~6.5m/s的航段 J2级航段:滩上流速为3.5m/s~5m/s的航段
不同的J级航段分别从属于所在水域的 航区级别。
在结构设计计算时,不同的航区的计算波浪尺度和
§ 4.1 了解规范的适用范围



《钢质内河船舶建造规范》 《内河小型船舶建造规范》 《内河高速船入级与建造规范》
4.1 了解规范的适用范围
一、船舶航区划分 1. 设计前必须明确航行区域。 2. 我国通航的内河水系,包括江、河、湖泊和水库, 根据分布、水文、气象等实际情况,可划分为 A, B,C三级航区 3. 其中某些水域又依据水流湍急情况,又划分为急 流航段,即J级航段。
《内规》进行结构设计的总原则
1.
2.
3.
4.
按《内规》进行船体结构设计时,应满足关于船 体结构的一般规定 客船、滚装船、油船、甲板船、大舱口船、工程 船等船舶,船体结构设计时需要遵守该规范相关 章节的船体结构补充规定; 需要进行船舶总纵强度或局部结构强度的直接计 算,则相应的应遵守《内规》关于结构强度直接 计算的补充规定。 按《内规》设计的船舶,其主尺度比值应符合表 4-2的要求:
波高范围是不同的。 《内规》规定,计算半波高,A级航区r=1.25m, B级航区r=0.75m,C级航区r=0.25m。
表4-1
各级航区的计算波浪尺度和波高范围 详细的航区划分可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内河 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则》关于内河航区分级的规定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表4-1 各级航区的计算波浪尺度和波高范围
B级
1.5×15
0.5以上至1.5
C级
0.5×5.0
0.5及以下
二、 船型范围
(一)《钢质内河船舶建造规范》: 1. 航行于内河水域 2. 船长20m≤L≤140m 3. 焊接结构钢质民用船舶 船长L一般取满载水线的垂线间长Lpp。但规范 规定L应不大于满载水线长度,亦不小于满载水 线长度的96%。
【所谓满载水线系指船舶最高级别航区载重线对应的水线】

无舵船舶的船长取满载水线长度【即满载水线面 在中纵剖面上的投影长度】
(二) 《内河小型船舶建造规范》 1. 适用于我国内河船长5m≤L<20m的民用船舶 2. 包括钢质船舶和纤维增强塑料船舶 小型民用船舶一般适用《小规》, 但该规范不适用于高速船、柴油挂桨机船、帆船 和运动竞赛艇的设计。
表4-2 《内规》的船舶主尺度比值范围(m)
船宽B为不包括船壳板在内的船体最大宽度,且不计 入舷伸甲板宽; 型深D为船长中点处沿舷侧自平板龙骨上表面量至干 舷甲板下表面(或其延伸线)的垂直距离。
三、结构设计中的几个重要问题
(一)船体骨架型式的选择 内河船舶的骨架型式可以选择以下三种形式: 1.横骨架式:横向构件稠密,间距小。 2.纵骨架式:纵向构件稠密,横向强构件疏稀布置。 3.混合骨架式: 船体部分结构采用横骨架式,部分采用纵骨架式 的混合骨架式。 比如舷侧为横骨架式,船底及甲板采用纵骨架式。
项目四 钢质船舶规范法结构设计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第八节 第九节 了解规范的适用范围 船体外板及内底板设计 甲板板设计 组合型材的剖面设计 船底结构设计 舷侧结构设计 甲板结构设计 舱壁结构设计 总纵强度
项目四 钢质船舶规范法结构设计
要求: 1. 熟悉钢船设计规范 2. 掌握船体结构设计方法、过程
2.从局部强度考虑
船长小于50m时,局部强度是主要矛盾,宜用横骨架式。
舷侧骨架主要承受局部弯曲及横向弯曲,其参加总纵弯
曲效率较低,一般均采用横骨架式。 首、尾结构主要承受局部荷重,除顶推船外,均采用横 骨架式等等。
3. 从横向强度考虑 纵骨架式的横向强度较差,故当横向强度矛盾突出时, 如装运重货的双壳驳以及 B/D>5~5.5 的大开口船舶 【较宽】等,应优先考虑采用横骨架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