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胆囊息肉医案

合集下载

方子三:双花连胆汤治疗胆囊息肉[中国胆囊息肉论坛]成功案例

方子三:双花连胆汤治疗胆囊息肉[中国胆囊息肉论坛]成功案例

方子三:双花连胆汤治疗胆囊息肉[中国胆囊息肉论坛]成功案例2006年10月14日天气:晴今天早上我去医院检查了,结果很意外——未发现胆囊息肉,就是说我痊愈了。

医生给我做完B超很意外,就又给我仔细的查了一遍,然后很肯定的告诉我我的胆囊很正常,没有息肉也没有什么结石。

我差点乐晕了!高兴归高兴我还是记得我亲爱的朋友们的,我把我最近的情况给大家汇报一下:1、我用的就是这个方子三——双花清胆汤,一剂煎两副,早晚各一次。

我是从2006年7月11日开始吃的,那时侯我的息肉是0.8*0.4,单发。

服用一个月之后去检查,变成了0.6,我开始还以为存在误差,不过也着实高兴了一阵子——至少没变大嘛!由于最近一直比较忙就没有去复查,转眼两个月过了,今天就去查了一下,没想到竟然悄悄的好了(医生给查了两次,应该不会有误差吧,要是这都有误差,这个医生可能早就饿死了)。

原来打算吃半年的(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没想到这么快旧好了。

呵呵,说这个药不好使,那是扯,要么息肉怎么没的?所以要给这个方子记头功。

2、饮食很重要:我每天都会吃早饭(豆浆油条),当然,中餐和晚餐也会按时吃;三个月以来我没吃过鸡蛋、动物内脏、牛羊肉、肥猪肉、甚至海鲜都没吃,只吃一点瘦猪肉,少量鸡、鱼;每餐都要至少一个带叶蔬菜;每餐饭量保持一碗多一点,不能太饱或者太饿;每天下午3、4点钟吃苹果一个;常吃南瓜、黄瓜、胡萝卜肉汤、番茄肉汤;不食辛辣,禁绝烟酒,不喝酒精类饮料;每天睡前喝一杯全脂牛奶(我喝的是蒙牛、伊利);喝绿茶;按时吃药哦!3、习惯问题:每天坚持体育锻炼1~2小时;每天保持连续睡眠6小时以上(由于工作原因,这是我能保证的最大限度,如果有条件最好每天保持8小时左右);休息好很重要,你是病人不要太累哦!4、心态问题:放松心情,控制自己的情绪,尤其不能发怒、生气、上火;珍惜自己,如果你爱你的家人、朋友、父母兄弟,就不要存在任何侥幸心理,认真对待病情,按时吃药,调节作息。

胆囊息肉的治疗方法中医传统疗法的应用案例

胆囊息肉的治疗方法中医传统疗法的应用案例

胆囊息肉的治疗方法中医传统疗法的应用案例胆囊息肉是一种常见的胆囊病变,是指胆囊壁突出形成的良性肿瘤性病变。

虽然大多数的胆囊息肉都是良性的,但仍然需要及时治疗,以免发展为恶性病变。

除了传统的西医治疗方法外,中医传统疗法也被广泛运用于胆囊息肉的治疗。

下面将介绍几个中医传统疗法在胆囊息肉治疗中的应用案例。

案例一:中药治疗患者男,58岁,因右上腹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就诊。

经检查发现胆囊内有一个大小约为1.5cm的息肉。

根据中医诊断,患者属于湿热胆结石型胆囊息肉。

医生为其开具了中药方剂,包括黄芩、连翘、栀子等药物。

患者每日按时服用中药,并在饮食上注意忌口。

经过一个月的治疗,患者的症状明显减轻,胆囊息肉的大小也有所缩小。

经过进一步治疗,患者的胆囊息肉最终消失,症状完全缓解。

案例二:针灸疗法患者女,42岁,因偶有上腹隐痛的不适感就诊。

经B超检查发现胆囊内有一个大小约为1cm的息肉。

考虑到患者属于气滞血瘀型胆囊息肉,医生为其采用针灸疗法。

医生选择了足太阴肝经穴位进行针灸,并结合中药熏蒸疗法。

患者每周接受一次针灸治疗,同时服用中药并进行蒸蒸贴敷。

经过两个月的治疗,患者的疼痛感明显减轻,胆囊息肉的大小也有所减小。

案例三:艾灸疗法患者男,65岁,因上腹痛、胀闷等症状就诊。

经检查发现胆囊内有两个大小约为0.8cm的息肉。

根据中医诊断为寒湿胆结石型胆囊息肉。

医生为其采用艾灸疗法。

患者每天早晚进行艾灸治疗,持续15分钟。

通过热灸作用,艾叶中的药物成分能够渗透到体内,起到温通经络、散寒化湿的作用。

经过一个月的治疗,患者的症状明显改善,胆囊息肉的大小也有所减小。

总结:胆囊息肉的治疗中,中医传统疗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药治疗可通过调节体内湿热、气滞血瘀、寒湿等因素,缓解症状、减小息肉的大小。

针灸疗法通过刺激相应经络、调整气血运行,达到改善症状的目的。

艾灸疗法则通过热灸作用温通经络、散寒化湿。

这些中医传统疗法具有独特的优势,在安全性和疗效方面受到了患者的好评。

济生乌梅丸治疗各种息肉(胆囊息肉)重用薏苡仁治疗胆囊息肉案例

济生乌梅丸治疗各种息肉(胆囊息肉)重用薏苡仁治疗胆囊息肉案例

济生乌梅丸治疗各种息肉(胆囊息肉)重用薏苡仁治疗胆囊息肉案例组成:乌梅500克僵蚕500克象牙屑30克人指甲15克(可用炮山甲30克代之)酒醋适量。

用法:乌梅放酒醋中浸一晚,以浸透为度,去核焙焦存性,僵蚕(半拌炒黄为度),人指甲用滑石粉炒至黄色鼓起,四味研粉蜜丸,每丸9克。

成人早、中、晚各1丸,白开水送下。

儿童酌减,1剂为1个疗程,连用2~3个疗程。

主治:各种息肉。

疗效:龚氏用本方治疗各种息肉都有显著效果,斐氏验证2例结肠息肉收效满意。

周氏用上方治疗直肠、声带息肉收效满意。

某患者声带息肉服用西药和中药百余剂不效而加重,以上方加减(乌梅250克僵蚕200克桔梗200克丹参200甘草30克,每服9克,每日3次),一料后息肉完全消失。

一、附方乌僵薏四汤治疗胆囊息肉 (湖北省孝感市中医院胡竹芳 )中医认为“胆囊息肉”多因郁、痰、瘀三者紧密结合,互为因果所致。

在10年中,我采用自拟的乌僵薏四汤治疗50例″胆囊息肉″病人,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现将方法介绍如下:乌僵薏四汤由柴胡、法夏、三棱各9克,枳壳、乌梅、僵蚕、白芥子各10克,薏苡仁30克,白芍、连翘各15克,甘草6克组成。

水煎服,每日1剂,煎服3次,。

或制成水丸,每次9克,每日服3次。

一般2—3个月为一个疗程,重者需2—3个疗程。

肝郁重者加青皮、香附,腹胀重者加厚朴,便秘者加生大黄,以瘀为主者加丹参、桃仁。

该方中柴胡疏肝解郁,疏通肝络;白芍、甘草柔肝缓急止痛,枳壳行气化滞;薏苡仁具有化痰软坚作用,可治疗多发**肉。

僵蚕化痰散结,白芥子、连翘、法夏善于化痰散结。

三棱为血中气药,有活血化瘀之功效。

笔者曾用上方加鳖甲、夏枯草、生牡蛎、丹参等,治疗肝内血管瘤也有一定的疗效。

如果胆囊息肉超过1厘米,还是以外科手术摘除为妥。

附医案一则:年某,女,36岁。

右上腹不适五年,加重一年。

经襄樊、武汉、广州多家医院中西药治疗,疗效不佳。

患者丈夫为某医院普外医师,不愿接受手术治疗,经同类患者介绍于2006年2月25日来我出就诊。

慢性胆囊炎(胆囊息肉)专方

慢性胆囊炎(胆囊息肉)专方

慢性胆囊炎(胆囊息肉)专方治宜疏肝清胆,健脾和胃,升清降浊。

常用简裕光老中医"柴胆牡蛎汤"合张锡纯"培脾舒肝汤"取效。

药用:柴胡10g,生牡蛎30g,胆草3—6g,白术10g,黄芪10g,陈皮10g,厚朴6g,生麦芽10g,炒谷芽10g,鸡内金6g,白芍12g,生姜6g,生甘草5g;方中柴胡,生麦芽疏肝达郁;胆草,生牡蛎,白芍清敛胆火;黄芪,白术,甘草健脾升清;陈皮,厚朴,炒谷芽,生姜和胃降浊。

加减法:口苦甚者,胆草加至10g;胸膈满闷甚者,去白术、白芍,加薤白10g;大便长期偏稀者,加黄连3g,山药15g,仙鹤草30g;肩背板滞掣痛者,加姜黄10g.近年来转向试用经方,如本案之柴胡桂枝汤合柴胡桂枝干姜汤化裁,疗效亦较满意。

肝郁胆热,脾虚胃寒,夹气滞湿阻。

治宜疏肝清胆,健脾温胃,行气化湿。

予柴胡桂枝汤合柴胡桂枝干姜汤化裁:柴胡15g,黄芩6g,法夏10g,党参12g,甘草3g,生姜5g,桂枝10g,白芍12g,干姜5g,生牡蛎30g,天花粉12g,姜黄10g;2剂。

慢性胆囊炎,胆囊萎缩,胆囊息肉。

因叹服诊断正确,治疗续上方加乌梅20g,威灵仙10g,僵蚕6g,地龙6g(后2味烘熟轧细吞服)。

柴胡桂枝汤,是小柴胡汤与桂枝汤之合方。

若以六经辨证及治法观之,小柴胡汤可以从少阳之枢,运太阳之气,而领邪外出,故可通治"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人,与正气相搏"的诸般病证;而以脏腑辨证及治法观之,则小柴胡汤以柴胡、黄芩疏肝清胆,人参、甘草、半夏、生姜、大枣健脾和胃,实为从整体上调理肝胆脾胃之妙方。

再说桂枝汤,前贤有"外证得之解肌和营卫,内证得之化气调阴阳"之美誉。

至于柴胡桂枝干姜汤,此为少阳病兼水饮内结,故用本方和解少阳,逐饮散结。

而本例借用之者,则是取方中之柴胡、黄芩疏肝清胆,桂枝、干姜、甘草温化脾胃之寒饮,生牡蛎、天花粉逐饮散结。

中医治疗胆囊息肉

中医治疗胆囊息肉

中医治疗胆囊息肉药方一乌僵薏四汤(治胆囊息肉)湖北省孝感市中医院内科432100 作者:胡竹芳柴胡9g 枳壳10g, 白芍15g, 薏苡仁30g, 乌梅10g, 僵蚕10g,白芥子10g, 连翘15g, 三棱9g ,法半夏9g, 甘草6g组成。

水煎服,每日1剂,每日3次。

或制成水丸,每次9g,每日3次。

一般2~3个月为1个疗程,重者需2~3个疗程。

肝郁重者加青皮、香附,腹胀重者加厚朴,便秘者加生大黄,以瘀为主者加丹参、桃仁。

药方二(其实是五个药方,只是没有药剂配量)胆囊息肉中药治疗方剂(仅供参考)中医认为,胆囊息肉的形成原因有二:一是由于肝郁气滞,疏泄失常,气血运行不畅,久郁成瘀而致;二是因肠胃积滞,运化失常,水湿内停,蕴而化热,上蒸肝胆,使肝失疏泄,久郁成瘀而致。

肝胆经络循行两胁,肝失疏泄,气滞不行故两胁胀痛;木郁克土使脾胃气滞故脘腹胀满或疼痛;湿热内蕴,肝胆气逆故见口苦咽干、烧心。

舌苔黄腻乃肝脾湿热上蒸所致。

本病的治疗原则应以疏肝利胆、清热泻火、健脾祛湿为主。

1、茵陈、蒲公英、柴胡、郁金、人工牛黄、栀子、金钱草、黄莲、青皮、连翘、香附、厚朴、大黄、丹参、冬虫夏草、桃仁、龙胆(注:忌食肥肉、海鲜、鸡蛋黄、无鳞鱼类、动物内脏、辛辣、白酒、油炸等刺激性食物。

)2、柴胡、白芍、甘草、薏苡仁、连翘、青皮、香附、厚朴、生大黄、丹参、桃仁、僵蚕、金钱草、龙胆、茵陈等(清热利湿、疏肝理气、养肝柔肝、活血化瘀、利胆通腑,软坚散结)3、双花连胆汤处方:金银花、各20g,柴胡、白芍、厚朴、青皮、制香附、元胡、茯苓、茵陈各15g,黄连、龙胆草、甘草各10g。

每天1剂,分3次服,疗程为30天。

(服药期间停用其他药物,禁食肥猪肉及蛋类食品等。

)4、乌僵薏四汤由柴胡9g,枳壳10g,白芍15g,薏苡仁30g,乌梅10g,僵蚕10g,白芥子10g,连翘15g,三棱9g,法半夏9g,甘草6g组成。

水煎服,每日1剂,每日3次。

[转载]胡竹芳中医主任医师【乌僵薏四汤】治疗胆囊息肉

[转载]胡竹芳中医主任医师【乌僵薏四汤】治疗胆囊息肉

[转载]胡竹芳中医主任医师【乌僵薏四汤】治疗胆囊息肉胡竹芳中医主任医师【乌僵薏四汤】治疗胆囊息肉【胆囊息肉】中医归属于“胁痛”范畴。

认为其病机多为郁、痰、瘀。

郁者,肝气郁结,气机不畅,浊邪易于停聚,结而为痰,痰浊阻滞日久为瘀,三者紧密联系,互为因果。

胡竹芳中医主任医师自拟【乌僵薏四汤】治疗胆囊息肉,临床应用10余年,治疗病人50余例,疗效尚满意,现介绍如下。

1、【乌僵薏四汤】方药组成:乌梅10g,僵蚕10g,薏苡仁30g,柴胡9g,枳壳10g,白芍15g,白芥子10g,连翘15g,三棱9g,法半夏9g,甘草6g组成。

【治法】水煎服,每日1剂,每日3次。

或制成水丸,每次9g,每日3次。

一般2~3个月为1个疗程,重者需2~3个疗程。

【加减】肝郁重者加青皮、香附,腹胀重者加厚朴,便秘者加生大黄,以瘀为主者加丹参、桃仁。

2、【病案举例】王某某,女,36岁。

1997年5月15日诊治。

患者因两胁胀痛、腹部胀满、口干口苦、神疲乏力就诊。

察脉弦,苔薄黄边紫暗。

B超示胆囊有一0.45cm×0.47cm的息肉,慢性胆囊炎。

处方:乌梅10g,僵蚕10g,薏苡仁30g,柴胡9g,枳壳10g,白芍15g,白芥子10g,连翘15g,三棱9g,法半夏9g,甘草6g,蒲公英24g,黄芩9g,厚朴10g。

1周后胁痛减轻,腹胀解除,纳增口和。

以上方10倍量制成水丸1料,每日3次,每次9g。

嘱禁食辛辣之物,怡情养性。

2个月后B超复查,胆囊息肉及胆囊炎均消失。

3、【方解】:方中【四逆散】乃调和肝脾之祖方。

方中柴胡疏肝解郁、疏通肝络,白芍、甘草即芍药甘草汤,柔肝缓急止痛,枳壳行气化滞。

薏苡仁具有化痰软坚作用,可治疗多发性息肉。

僵蚕化痰散结。

白芥子、连翘、法半夏善于化痰散结。

三棱为血中气药,有活血化瘀之效。

全方组方合理,疗效满意。

【补充说明】笔者曾于上方加鳖甲、夏枯草、生牡蛎、丹参等,治疗肝内血管瘤亦有一定效果。

如果胆囊息肉超过1cm,还是建议以外科手术摘除为妥。

中医治疗胆囊息肉医案

中医治疗胆囊息肉医案

中医治疗胆囊息肉医案
年某,女,36岁。

右上腹不适五年,加重一年。

经襄樊、武汉、广州多家医院中西药治疗,疗效不佳。

患者丈夫为某医院普外医师,不愿接受手术治疗,经同类患者介绍于2006年2月25日来我出就诊。

刻诊:右肋不适,痛连肩背,时伴头晕目眩,乏力。

体胖,身高162cm,体重89kg,食欲旺盛。

喜食肥肉、鱼类、蛋类、动物内脏等食物。

B 超示:重度脂肪肝,胆囊多发性息肉,最大一个为 1.6mm。

慢性胆囊炎。

血压:140-150/100-110mmHg。

血脂三项均高。

舌质淡,苔白腻。

脉弦滑。

辨为痰浊瘀滞为患,治以化痰祛脂,升清降浊。

【处方一】:全瓜蒌30g、生半夏15g、焦山楂60g、苡米100g、郁金15g、泽泻100g、生南星15g、茵陈60g、茯苓30g、橘皮10g、甘草5g、栀子5g、黄连5g、绞股蓝30g、乌梅100g、僵蚕30g、浙贝母15g。

一天一剂,水煎服。

【处方二】:用炮山甲60g、鸡内金90g、三七90g、水蛭90g、浙贝母60g、乌梅90g、共研极细末,一次3g,一天4次,吞服。

2006年4月10日二诊:
所有症状消失,彩超示胆囊息肉二个,最大一个为0.5mm.。

血脂已在正常范围。

效不更方,继服前方。

2006年6月5日三诊:各种理化检查均已正常,彩超未发现胆囊息肉。

体重68kg。

名老中医治疗肝襄肿胆囊息肉胃炎医案

名老中医治疗肝襄肿胆囊息肉胃炎医案

名老中医治疗肝襄肿胆囊息肉胃炎医案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患者李某,女,45岁,因反复上腹疼痛伴腹胀、嗳气、恶心、食欲减退等症状,于三个月前到我院就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治疗胆囊息肉医案
年某,女,36岁。

右上腹不适五年,加重一年。

经襄樊、武汉、广州多家医院中西药治疗,疗效不佳。

患者丈夫为某医院普外医师,不愿接受手术治疗,经同类患者介绍于2006年2月25日来我出就诊。

刻诊:右肋不适,痛连肩背,时伴头晕目眩,乏力。

体胖,身高162cm,体重89kg,食欲旺盛。

喜食肥肉、鱼类、蛋类、动物内脏等食物。

B 超示:重度脂肪肝,胆囊多发性息肉,最大一个为 1.6mm。

慢性胆囊炎。

血压:140-150/100-110mmHg。

血脂三项均高。

舌质淡,苔白腻。

脉弦滑。

辨为痰浊瘀滞为患,治以化痰祛脂,升清降浊。

【处方一】:全瓜蒌30g、生半夏15g、焦山楂60g、苡米100g、郁金15g、泽泻100g、生南星15g、茵陈60g、茯苓30g、橘皮10g、甘草5g、栀子5g、黄连5g、绞股蓝30g、乌梅100g、僵蚕30g、浙贝母15g。

一天一剂,水煎服。

【处方二】:用炮山甲60g、鸡内金90g、三七90g、水蛭90g、浙贝母60g、乌梅90g、共研极细末,一次3g,一天4次,吞服。

2006年4月10日二诊:
所有症状消失,彩超示胆囊息肉二个,最大一个为0.5mm.。

血脂已在正常范围。

效不更方,继服前方。

2006年6月5日三诊:各种理化检查均已正常,彩超未发现胆囊息肉。

体重68k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