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第二章国内生产总值:国内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之和。
引力模型:两国之间的贸易规模和两国的GDP成正比,与两国的距离成反比。
发展中国家:指经济、社会发展程度较低的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
贸易协定:指两个或多个国家之间调整他们互相贸易关系的一种书面协议。
服务外包:曾经必须在一国内完成的服务现在可以在国外实现。
第三世界:指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在国际政治经济关系中地位比较低的国家和地区,主要为发展中国家。
第三章比较优势:一国生产一种商品的机会成本低于在其他国家生产该商品的机会成本,则这个国家在生产该产品上拥有比较优势。
生产可能性边界:在技术不变和资源充分利用的情况下,社会或单个厂商把全部资源充分有效率地用于生产商品所能获得的最大产量组合。
绝对优势:一国能够以少于其他国家的劳动投入生产同样单位的商品是,这个国家在生产该商品上拥有绝对优势。
相对需求曲线:表示某种产品的相对价格同市场相对需求量之间相互关系的曲线。
相对供给曲线:表示某种产品的相对价格同市场的相对供给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曲线。
机会成本:得到某种东西所需要放弃的其他东西的最大价值。
相对工资:该国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同外国工人每小时工资的比值。
贫民劳动论:在国际贸易中,如果来自外国的竞争使建立在低工资的基础上,那么这种竞争使不公平的,会损害其他参与竞争国家的利益。
(对李嘉图模型的误解,以本国自己的劳动衡量,与外国低工资率无关)派生需求:指因为某种需求的初始增加而引起的其他需求的增加。
贸易所得:一个国家从国际贸易中获得的利益。
一般均衡分析:一般均衡是指在一种价格体系下,整个经济中所有相关市场上的供给和需求同时达到均衡的状态。
研究一般均衡的理论和方法。
局部均衡分析:分析假定其他条件不变时,单独分析某一经济当事人或某一市场的价格和供求变化的经济分析方法和理论。
非贸易品:指不进入国际贸易的商品和服务。
李嘉图模型:以各国之间劳动生产率不同来解释国际贸易现象的贸易理论模型。
名词解释

社会自我:指个人对自己的社会属性的意识,包括对自己在各种社会关系中的角色、地位、权利、人际距离等方面的意识。
生理自我:指个人对自己的生理属性的意识,包括个体对自己的身体、外貌、体能等方面的意识。
心理自我:是个人对自己心理属性的意识,包括个人对自己的人格特征、心理状态、心理过程及行为表现等方面的意识。
群体思维:指群体决策时的倾向性思维方式。
从众:是指人们在群体影响和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的心理状态,即在知觉、判断、信仰以及行为上表现出与群众中多数人一致的现象。
服从:是指个体按照社会要求、群体规范或者别人的意志而作出的行为。
感染:是一种情绪传递的过程,它通过言语、表情、动作以及其他各种各样的方式引起他人相同的情绪和行为。
言语直观:指在形象化的言语作用下,通过对语言的物质形式(语音、字型)的感知及对语义的理解而进行的一种直观形式。
强度律:作为知识物质载体的直观对象(实物、模象或言语)必须达到一定强度,才能为学习者清晰地感知。
差异律:对象和背景的差异影响着人们的感知效果。
活动律:活动的对象较之静止的对象容易感知。
模仿:是指个体在没有外界控制的条件下,受到他人行为的刺激影响,而引起一种与他人的行为类似的行为。
集体舆论:是集体成员对某一事件公开表达一致的意见和看法。
集体规范:是指用以约束集体成员的行为和价值的一个统一的标准,使集体成员的认识趋同,最终将认识模式化、固定化的结果。
集体凝聚力:是集体对成员的一种吸引力,也就是集体成员愿意留在集体中的倾向。
心智技能:是一种活动方式,属于动作经验,不同于属于认知经验的知识。
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1、真种子:植物学上所定义的种子,整个籽粒由胚珠发育而成.2、农业种子:农业种子:在农业生产上,种子泛指播种材料,即凡是由于播种的植物器官,统称为.3、种脐:是种子成熟后从种柄上脱落时留下的疤痕,或说是种子附着在胎座上的部位,是种子发育过程中营养物质从母体流入子体的通道.4、发芽口:又称种孔是胚珠时期珠孔的遗迹5、脐条:又称种脊种脉,是倒生,半倒生胚珠从珠柄通道合点的维管束遗迹.6、内脐:是胚珠时期合点的遗迹,位于脐条的终点部位,稍呈突起状.7、种子寿命:8、外胚乳9、内胚乳10、糊粉层11、种子活力:种子活力:指决定种子和种子批在发芽和出苗期间活性强度及该种子特征的综合表现。
12、盾片13、自由水14、束缚水15、无胚现象16、多胚现象17、无性种子18、临界水分19、安全水分:能够保证种子安全储藏的种子含水量范围。
20、平衡水分21、酸价22、碘价22、碘价23、油质酸败:油质或油质种子保管不当或贮藏过久,会产生一些醛,酮,酸类物质,从而产生不良气味,称~~~~。
24、种子败育25、种子休眠26、硬实27、种子休眠期:从种子收获到发芽率达到80%所经历的时间.29、种子生活力30、种子活力31、种子劣变32、发芽指数(GI)33、活力指数(VI)34、种子寿命35、种子萌发36、种子容重37、种子比重38、种子千粒重39、种子堆孔隙度40、种子堆密度41、静止角42、自流角44、种子干燥曲线45、种子发热46、种子结露47、种子加工48、种子包衣与丸化50、种子自动分级51、扦样52、初次样品53、混合样品54、送验样品55、种子净度56、品种纯度: 本品种粒数占检验总粒数的百分数.57、发芽势58、发芽率59、种子水分60、人工种子:指通过组织培养获得发育完全的植物个体,将其用适当方法加以保护,以代替天然种子传播的结构。
名 词 解 释 大 全

名词解释大全爱憎分明:喜爱什么,憎恨什么,界限十分清楚明白。
安然无恙:恙,疾病,也指灾祸.平平安安地没有遭遇任何损害.拔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只能事与愿违.跋山涉水:形容旅途上艰辛劳苦.百看不厌:班门弄斧:比喻在内行面前卖弄本事.搬弄是非:把别人的话传来传去,从中挑拨,制造纠纷.变本加厉:原意是指变得比原来更深一层.后指变得比原来更严重.变幻莫测:变幻,没有规则地改变.该词指变化奇特,不可预测.别具匠心:匠心,高明而巧妙的构思.该词指具有独特的\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不耻下问:不以向学问比自己差或地位\辈分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不可救药:药,治疗.该词比喻人或事物已经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不可思议:思议,想象,理解.该词指对事物\情况\言行等难以想象,不能理解.不能自已:已,停止.该词指不能控制住感情.不屈不挠:屈挠,弯曲,比喻屈服.该词指在压迫或困难面前不低头,不屈服.不速之客:速,邀请.该词指没有受到邀请而自己来得客人.不屑置辩:不言而喻:喻,明白.该词指不用说什么就能明白.不约而同:原意是事先没有约定而一齐前来回合.后指没有事先商量约定而彼此的看法或言行相同.不折不扣:折\扣,商品照标价减去十分之几,叫几折或几扣.该词指丝毫未打折扣.形容完全十足,没有减少或走样.畅所欲言:畅,尽情\痛快.该词指痛痛快快地把要说的话都说出来.车水马龙:车像流水,马如游龙.形容车马来来往往的热闹景象.称心如意:称,适合.如,符合.该词指完全合乎心意.承前启后:承,接续.启,开创.该词指承接前代的,开创以后的.多用于事业\学术等领域.诚心诚意:诚,真实\诚恳.该词指真挚诚恳.触景生情:触,触动.该词指被眼前景物所触动而产生了某种感情.触目惊心:触目,目光接触到的.该词指看到的情况,引起内心震惊..穿凿附会:穿凿,勉强进行解释。
附会,将毫无关系的事物生硬地联系在一起。
该词指在论争中勉强解释、生硬联系。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大全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大全现代汉语名词解释大全1. 爱情:指人与人之间互相喜爱、关心、尊重和亲密交往的感情。
2. 安全:指人的生命、财产和身体得到保护,没有受到威胁和危险的状态。
3. 环境:指人类生活和工作的周围条件,包括大气、水、土壤等自然要素以及社会、文化等人为因素。
4. 教育:指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学习,培养人的知识、能力、品德和态度的过程。
5. 人权:指人类共有的、不可分割的自由和权益。
6. 政府:指治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组织机构,负责管理公共事务,维护社会秩序和提供公共服务。
7. 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所创造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艺术作品等的综合体。
8. 健康:指身体和心理的健康状况,即没有疾病和痛苦,身心正常运转的状态。
9. 知识:指人们通过学习和实践所掌握的有关事物的信息和技能。
10. 消费:指人们购买和使用商品和服务的行为。
11. 媒体:指传播信息和传播意见的工具和机构,如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
12. 建筑:指为人类活动而建造的房屋、公共设施和工程。
13. 交通:指人和物在不同地点之间流动的方式和工具,如道路、铁路、航空、海运等。
14. 科技:指科学和技术的结合体,包括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应用。
15. 文学:指用语言来表达思想、感情和意境的艺术形式。
16. 历史:指过去发生的事件、人物和事物的纪录和研究。
17. 经济:指社会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一系列活动。
18. 政治:指社会组织和管理权力的活动和制度。
19. 心理:指人的思维、情感、意识等心理过程和状态。
20. 卫生:指人的健康保健和疾病预防的措施和活动。
21. 军事:指国家用来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武装力量和战争活动。
22. 农业:指种植农作物和养殖家畜的生产活动。
23. 玩具:指供儿童玩耍和学习的物品。
24. 电影:指用电影摄影技术制作的艺术作品。
25. 社会:指人类的群体组织和关系,以及人们在其中生活和互动的活动。
名词解释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即对专业名词的解释。
简单来说,就是解释一个词语。
名词是一个词语,意思是表示人或事物以及时间、方位等的词。
“名词解释”的意思是:对概念的内涵或语词的意义所做的简要而准确的描述。
一、读音:míng cíjiěshì
二、举例:1、学校:教授某一项或一些专门技术的地方。
2、司机:机动车驾驶员。
3、菊花: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卵形有柄,边缘有缺刻或锯齿,秋季开花。
由于人工培育,增加了很多品种,颜色、形状和大小变化很大。
有的品种可入药。
4、厨师:以烹调为职业的人。
5、袋鼠:哺乳动物的一科,形似鼠而体大。
前肢短小,后肢粗大,善于跳跃,尾巴粗大,能支持身体。
雌的腹部有一育儿袋。
种类多。
如大袋鼠、树袋鼠等。
分布于澳洲各地。
三、名词解释与概念定义区别:名词解释:是对一个名词的分析解说概念:是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思维方式。
是把事物的共同本质特点抽象出来加以概括。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椎孔:椎体与椎弓围成的孔。
2.椎间孔:椎骨迭连时,上位椎骨的椎下切迹和下位椎骨的椎上切迹所围成的孔。
3.胸骨角:胸骨柄于胸骨体相联接处形成的突向前方的横行隆起。
4.椎间盘:连接在相邻的两个椎体之间,由纤维环和髓核构成。
5、咽峡:是由腭垂、左右腭舌弓和舌根围成的狭窄区域,为口腔通向咽腔的门户。
6、肝门:即指肝下面的横沟,有门静脉、肝固有动脉、肝左右管、淋巴管和神经出入。
7.体循环:血液往返于心和身体各器官之间的循环,其途径是,动脉血自左心室经主动脉及其分支流至全身各组织器官的毛细血管,然后静脉血经各级体循环静脉,最后经上、下腔静脉回流至右心房。
8.视神经盘:视网膜后部的圆形隆起,是视神经起始和视网膜中央动、静脉出入处,无感光作用,为生理性盲点。
9.黄斑:是位于视神经盘颞侧,距视神经盘3.5mm处得一黄色区域。
10.肺循环:血液往返于心和肺之间的循环,其途径是,静脉血自右心室经肺动脉及其分支流至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转化为动脉血后,经各级肺静脉回流至左心房。
11.静脉角:是指颈内静脉与锁骨下静脉汇合成头臂静脉的汇合处的夹角。
12.翼点:在颞窝区内,是额、顶、颞、蝶四骨的会合处13.灰质:在中枢神经内,神经元胞体连同其树突集中的地方,因色泽灰暗、称为为质。
14.白质:在中枢神经内,神经元轴突集中的地方,因颜色苍白,称的白质。
15.神经核:指中枢神经内皮质以外的灰质块、内含功能相同的神经细胞体集团16.神经节:在中枢神经以外,神经元细胞体聚集的地方,形状略显膨大。
17..传导束(纤维束):中枢白质内,功能相同的神经纤维聚集在一个区域内行走,称为纤维束18.神经:在中枢神经以外,神经纤维集成大、小不等的集束,由于同数目的集束集合在一起行走,即为神经。
19.中央凹:为黄斑中央的凹陷,是感光最敏锐的地方。
20..膀胱三角:是膀胱底内面的一个三角形区域,位于两个输尿管口和尿道内口三者连线之间。
该区无论膀胱膨胀或空虚时,粘膜经常保持平滑状态。
名词解释

1.阵点:晶体中的质点抽象位规则排列于空间的几何点。
2.空间点阵:阵点在空间呈周期性规则排列,并具有完全相同的周围环境,这种由它们在三维空间规则排列的阵列称为空间点阵。
3.空间格子:用来描述空间点阵的三维几何格架。
4.简单晶胞:只有在平行六面体每个顶角上有一阵点的晶胞。
5.复杂晶胞:除在顶角外,在体心、面心或底心上有阵点。
6等同点:晶体结构中物质环境和几何环境完全相同的点。
7.合金: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经熔炼、烧结或其他方法组合而成,并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8.组元:组成合金的基本的、独立的物质。
9.相:合金中具有同一聚集状态、同一晶体结构和性质并以界面相互隔开的均匀组成部分。
10.单相合金:有一种相组成的合金。
11.多相合金:由几种不同的相组成的合金。
12.固溶体:以某一组元位溶剂,在其晶体点阵中融入其他组元原子(溶质原子)所形成的均匀混合的固态溶体,它保持着溶剂的晶体结构类型。
13.中间相:两组元A 和B 组成合金时,除了形成以A 为基或以B 为基的固溶体外,还可能形成晶体结构与A,B 两组元均不相同的新相。
由于它们在二元相图上的位置总是位于中间,故通常把这些相称为中间相。
14.中间相的分类:正常价化合物、电子化合物、与原子尺寸因素有关的化合物(间隙相和间隙化合物、拓扑密堆相)固溶体根据溶质原子在溶剂点阵中所处位置,分为置换固溶体和间隙固溶体。
按固溶度分类:有限固溶体和无限固溶体。
按各组元原子分布的规律性分类:无序固溶体和有序固溶体。
15.置换固溶体:溶质原子置换了溶剂点阵的部分溶剂原子的固溶体。
16.极限电子浓度:最大溶解度时的电子浓度数值接近位1.4。
17.间隙固溶体:溶质原子分布于溶剂晶格间隙而形成的固溶体。
18间隙相:当非金属X和金属M原子半径的比值r x/r M<0.59时,形成具有简单的晶体结构的相。
19.间隙化合物:当r x/r M>0.59时,形成具有复杂的晶体结构的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累积注采比:指注入剂(水或气)的累积注入量的地下体积与采出物(油、气、水)累积采出量的地下体系之比。
它是反映注采平衡状况的重要指标。
累积注采比为1时叫注采平衡,大于1时叫超注,小于1叫欠注。
2、采油速度:年采出油量与地质储量之比。
指年产油量与地质储量、可采储量、剩余可采储量的比值,用百分数表示。
如按实际年产量计算,则称实际采油速度。
它表示每年实际采出的油量占地质储量或可采储量的百分数,也是衡量油田开发速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如按折算年产量计算,则称折算采油速度。
它表示按目前生产水平所能达到的采油速度。
3、含水上升率:含水上升率定义为每采出1%的地质储量含水率的上升值。
实际油藏中使用阶段末、初的含水率之差比上阶段末、初的采出程度之差来计算。
即公式I=Δfw/ΔR。
4、地层系数:地层有效厚度H(m)与有效渗透率K(mD)的乘积。
5、地层流动系数:地层有效厚度与有效渗透率的乘积,除以流体粘度。
6、滚动勘探开发:是一种针对地质条件复杂的油气田而提出的一种简化评价勘探、加速新油田产能建设的快速勘探方法。
它是在少数探井和早期储量估计,在对油田有一个整体认识的基础上,将高产富集区块优先投入开发,实行开发的向前延伸;同时,在重点区块突破的同时,在开发中继续深化新层系和新区块的勘探工作,解决油气田评价的遗留问题,实现扩边连片。
这种“勘探中有开发,开发中有勘探”的勘探开发程序。
7、油层动用系数:8水驱特征曲线:累积注水量和累积产油量在对数坐标夏,呈现的线性关系曲线9递减率:单位时间内的产量变化值10主裁比:单位时间注入水与产出液的地下体积之比11净网密度:单位面积上的油水井数12驱动方式:油层在开采过程中依靠那种能量来驱油13面积注水:油井和水井按照一定的几何形状和密度均匀地布置在开发区上原始可采储量:又称为总可采储量或最终可采储量,它是在现代工业技术条件下,能从已探明的油气田或油气藏中,可以采出的具有经济效益的商业性油气总量。
剩余可采储量:是指已经投入开发的油气田,在某一指定年份还剩余的可采储量。
储量的计算方法:类比法,容积法,动态法。
类比法:利用已知相类似油气田的储量参数,去类推尚不确定的油气田储量。
容积法:在油气田经过早期评价勘探,基本搞清了含油气构造、油气水分布、储层类型及岩石物性与流体物性之后,计算油气田原始地质储量的方法。
储量丰度:单位面积控制的地质储量。
单储系数:单位面积和单位厚度控制的地质储量。
储采比又称为储量寿命,——某年度的剩余可采储量与当年产量之比值。
采收率:累积采油量占原始地质储量的百分比。
最终采收率:油田废弃时采出的累积总采油量与地质储量之比值。
无水采收率:油田在无水期(综合含水小于2%)采出的总油量与地质储量的比值;阶段采收率:油田某一开采阶段采出的油量与地质储量的比值;采出程度:截止计算时间为止所采出的总采油量和地质储量的比值。
划分开发层系:把特征相近的含油小层组合在一起,与其它层分开,用单独一套井网开发,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生产规划、动态分析和调整。
边缘注水:边缘注水指注水井按一定的方式分布在油水边界处。
边缘注水的适用条件:油田面积不大(油藏宽度不大于4~5km);构造比较完整;油层结构单一,油层稳定;边部与内部连通性好,油藏原始油水边界位置清楚;流动系数(有效渗透率×有效厚度/原油粘度)较高,(渗透率一般大于200×10-3μm2,粘度小于3mPa•s,注水井吸收能力好,能保证压力传递以使油田得到良好的注水效果)切割注水:是利用注水井排将油藏切割成为较小单元,每一块面积(叫做一个切割区)可以看成是一个独立的开发单元,分区进行开发和调整的注水方式。
井网密度:每口井所控制的面积km2/口,或每平方公里所钻的井数(井/平方公里面积注水是把注水井和生产井按一定的几何形状和密度均匀地布置在整个开发区上的注水方式。
面积波及系数:水淹面积与井网控制面积之比。
体积波及系数:把水所波及到的孔隙体积与所研究的注水单元的孔隙体积之比称为体积波及系数。
地层油的压缩系数:单位体积地层油在压力改变一个单位时的体积变化率地层水的压缩系数:单位体积地层水在压力改变一个单位时的体积变化率地层岩石的压缩系数:单位岩石体积在压力变化一个单位时孔隙体积的变化量原油体积系数:一立方米地面脱气原油在地层压力和温度下溶解有一定量气体的原油体积量(m3/m3)气体体积系数:就是同等重量的气体在地下的体积与地面的标准体积(在0℃和0.1个兆帕时)之比原始地质储量:指已发现资源量的部分,根据地震、钻井、测井和测试,以及取芯和液体取样等取得的各项静动态资料,利用确定参数的容积法计算的油气地质储量。
1.原油饱和压力:指在地层条件下,原油中的溶解气开始分离出来时的压力。
又称泡点压力。
2.溶解气油比(Rs):在油藏温度和压力下地层油中溶解的气量,m3/m3 。
3.压缩系数(Co):在温度一定的条件下,单位体积地层油随压力变化的体积变化率,1/MPa4.体积系数(Bo):又称原油地下体积系数,是指原油在地下体积(即地层油体积Vf)与其在地面脱气后的体积(Vs)之比。
5.粘度(μ):当速度梯度为1时单位面积上流体的内摩擦力,单位:mPa.s。
6.稠油:指在油层条件下,粘度大于50 mPa.s,相对密度大于0.90的原油。
7.压缩因子(Z):一定温度和压力条件下,一定质量气体实际占有的体积与在相同条件下理想气体占有的体积之比。
8.地层水矿化度:单位体积地层水中所含各种离子、分子、盐类、胶体的总含量,称为地层水矿化度,以mg/L或mol/L表示。
9.地层水硬度:是指地层水中所含Ca2+、Mg2+的量。
通常以1L地层水中含10mg的CaO或7.2mg的MgO为一度。
10.孔隙度(φ):是指岩石中孔隙体积与岩石总体积的比值。
11.岩石的渗透性:在一定的压差作用下,储层岩石让流体在其中流动的性质。
其大小用渗透率(permeability)表示。
(1)绝对渗透率:指单相流体在多孔介质中流动,不与之发生物理化学作用的渗透率。
(2)有效渗透率:当岩石中有两种以上流体共存时,岩石对某一相流体的通过能力,又称相渗透率。
(3)相对渗透率:当岩石中有多种流体共存时,每一种流体的有效渗透率与绝对渗透率的比值,以小数或百分数表示。
12.油藏含油(水、气)饱和度:油层孔隙里含油(水、气)的体积与孔隙体积的比值。
13.束缚水饱和度(Swi)(1)束缚水:是指分布和残存在岩石颗粒接触处角隅和微细孔隙中或吸附在岩石骨架颗粒表面,不可流动的水,称为束缚水。
(2)束缚水饱和度:单位孔隙体积中束缚水所占的比例称为束缚水饱和度。
14.残余含油饱和度(Sor)(1)残余油:被工作剂驱洗过的地层中被滞留或闭锁在岩石孔隙中的油。
)(2)残余油饱和度:残余油体积与储层孔隙体积之比。
15.剩余油饱和度(1)剩余油:一个油藏经过某一采油方法开采后,仍不能采出的地下原油。
(2)剩余油饱和度:剩余油体积与储层孔隙体积之比。
16.油藏综合压缩系数:指油藏岩石压缩系数和油藏流体压缩系数之和。
17.退汞效率WE18.饱和度中值压力Pc50:指驱替毛管力曲线上非湿相饱和度为50%时对应的毛管压力,简称中值压力。
19.润湿角(衡量润湿性的参数):过气液固或液液固三相交点对液滴表面所作的切线与液固表面所夹的角。
20.原始地层压力pi:油藏在开发以前,整个油藏处于平衡状态,此时油层中流体所承受的压力称为“原始地层压力”。
井底压力pw: 油井生产时井底测得的压力称为井底压力,习惯上也称作为该井的流压。
1.圈闭:是一种能够阻止油气继续运移,并使油气聚集起来,形成油气藏的地质场所。
2.油藏:油在单一圈闭中具有同一压力系统的基本聚集,为油藏。
(气则气藏)3.试油:在油井完成后(固井、射孔),把某一层的油气水从地层中诱到地面上来,并经过专门测试取得各种资料的工作。
4.基础井网:在油藏描述及试验区开发试验研究的基础上,选择最可靠、最稳定的油层(主力含油层)或层系,布置第一套正式开发井网。
5.探明储量:在油(气)田评价钻探阶段完成或基本完成后计算的储量,在现代技术和经济条件下,可提供开采并能获得社会经济效益的可靠储量。
6.注水方式(也称注采系统):注水井在油层所处的地位和注水井与生产井之间的排列关系。
7.断块油藏:断层遮挡所形成的油藏称为断块油藏。
8.划分开发层系:就是把特征相近的油层组合在一起,用独立的一套开发井网进行开发,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生产规划、动态研究和调整。
9.早期注水:在油田投产的同时进行注水,或是在油层压力下降到饱和压力之前就及时进行注水,使油层压力始终保持在饱和压力以上或原始油层压力附近。
1.稳定推进:如果油井以定产量生产而且泄油区内的压力梯度也保持稳定,就达到了稳定状态。
此时,如果油井中动力小于重力,那么已形成的气或水的锥进就不会到达井筒,锥进也不会前进或后退,形成一个稳定水锥。
2.临界产量:当油水接触面(WOC)的最高点恰好与井筒接触并且能够保持水锥形态稳定不变时的产量叫做临界产量。
3.水动力不连通程度(ψ):水动力不连通程度ψ表示各小层不渗透接触面积与油层整个面积之比。
1.测试:将压力计下到油层或气层或注水层部位,开井或关井记录井底压力随时间的变化—得到一组数据。
2.流动阶段(Flow Period):流体在地下流动的宏观形式,流动阶段是指能够持续一定的时间,取得一定的数据,能够进行有意义的数据分析。
3.钻杆测试:(又叫中途测试或地层测试)DST(Drill-Stem-Testing),是指在完钻之后、固井之前利用钻杆将测试仪器下到目的层所进行的油气层测试。
4.生产测井:系指油田在开发中的测井项目和油井工程测井的总和1.驱动指数:某种驱油能量占总驱油能量的百分数。
2.水侵系数:单位时间单位压降下,侵入到油藏中的水量m3/(MPa.mon)。
3.定态水侵:当油藏有充足的边水连续补给,或者由于采油速度不高,油区压降相对保持稳定,此时采液速度等于边水入侵的速度,水侵为定态水侵。
4.弹性产率:单位压降下的累积产出地下体积。
5.递减周期:油田产量降至初始产量的十分之一时的时间6.递减率:单位时间的产量变化率1.弹性产率:单位压降下依靠弹性能累计采出的流体的地下体积2.底水锥进:底水油藏开采时,受垂向压力梯度的影响,油水接触面上升成呈喇叭状,这种现象称为底水锥进3.驱动指数:某种驱动能量占总驱动能量的百分数4.单储系数:油田总地质储量与含油面积与油藏厚度的比(或,单位面积单位厚度上的储量)5.面积波及:油井见水时,水波及区在井网面积中所占的比值为见水时均匀井网的面积波及系数1、面积注水:是指将注水井和油井按一定的几何形状和密度均匀的布置在整个开发区上进行注水和采油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