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暴露应急预案

合集下载

职业暴露的应急预案

职业暴露的应急预案

职业暴露的应急预案1、医护人员在进行医疗操作时应特别注意防止被污染的锐器划伤刺破。

如不慎被乙肝、丙肝、HIV污染的尖锐物体划伤刺破时,应立即从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出伤口血液,然后用肥皂水和清水冲洗,再用碘酒和酒精消毒,必要时去外科进行伤口处理,并进行血源性传播疾病的血清学水平的基线检查.2、被乙肝、丙肝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破后,应在24小时内去预防保健科抽查血查乙肝、丙肝抗体,必要时同时抽患者的血对比.同时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按1个月、3个月、6个月接种乙肝疫苗。

3、被HIV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时,应在24小时内去预防保健科抽血查HIV抗体,必要时同时抽患者血对比,按1个月、3个月、6个月复查,同时口服(AZT),并报告医务处、院内感染科、护理部、人事科进行登记、上报、追访等。

二、处理程序立即挤出伤口血液—反复冲洗—消毒包扎—伤口处理-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并通知医务处、院内感染科、护理部、人事科进行登记、上报、追访等对于针刺伤,护士可以通过以下措施进行安全防护。

1。

安全处理针头,禁止双手回套针帽。

如果没有可利用的条件,可用单手技术.任何时候,不要弯曲、损坏或剪割针器。

不要将手指伸入容器内.处理针头时不要太匆忙。

在为不合作的患者注射时,应取得他人的协助。

将用过的针头丢入合适的防针刺的容器内.针头用过后及时处理,以免刺伤他人。

不要将针头丢在一般的垃圾桶内,以免刺伤保洁员.绝对不要徒手处理破碎的玻璃.2。

针刺伤时的应急处理。

立即用肥皂和流水冲洗伤口,挤出伤口的血液,伤后48小时内报告上级并填写报表,72小时内作HIV、HBV等的基础水平检查。

可疑暴露于HBV感染血液、体液时,注射抗乙肝病毒高价抗体和乙肝疫苗。

可疑暴露于HCV感染血液、体液时,尽快于暴露后做HCV抗体检查,专家建议暴露4~6周后检测HCV—RNA。

可疑暴露于HIV感染血液、体液时,短时间内口服大剂量AZT(叠氮脱氧核苷),尽快于暴露后检测HIV抗体,然后周期性复查(如6周、12周、6个月等),跟踪期间,特别是在最初的6~12周,注意不要献血、捐赠器官及母乳喂养,性生活要用避孕套等.。

职业暴露处置应急预案

职业暴露处置应急预案

一、前言为了加强医院职业暴露管理,保障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健康安全,提高医院应对职业暴露事件的能力,特制定本预案。

二、职业暴露的定义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检验等工作过程中,因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含有病原体的物质,可能感染传染病的情况。

三、预案目标1. 预防和减少职业暴露事件的发生;2. 及时发现、报告和处理职业暴露事件;3. 降低职业暴露事件对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危害;4. 提高医院应对职业暴露事件的能力。

四、组织机构1. 成立职业暴露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全院职业暴露应急处置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2. 设立职业暴露应急处置小组,负责具体实施职业暴露应急处置工作。

五、应急处置流程1. 职业暴露报告(1)医务人员发现职业暴露后,应立即向所在科室负责人报告;(2)科室负责人应在第一时间向职业暴露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报告。

2. 职业暴露评估(1)职业暴露应急处置小组对职业暴露事件进行初步评估,包括暴露源、暴露途径、暴露剂量等;(2)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暴露风险等级。

3. 职业暴露处理(1)对暴露者进行紧急处理,包括伤口清洗、消毒、包扎等;(2)根据暴露风险等级,进行预防性用药;(3)对暴露者进行心理疏导,减轻心理负担。

4. 职业暴露登记与上报(1)对职业暴露事件进行详细登记,包括暴露者信息、暴露源、暴露途径、暴露剂量、处理措施等;(2)按规定上报上级卫生行政部门。

5. 职业暴露后续管理(1)对暴露者进行定期随访,了解病情变化;(2)对暴露者进行健康教育,提高自我防护意识;(3)对暴露事件进行总结,分析原因,制定改进措施。

六、预防措施1. 加强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培训,提高自我防护意识;2. 规范操作流程,减少职业暴露风险;3. 配备足够的防护用品,确保医务人员安全;4. 定期检查和维护医疗设备,确保设备安全可靠;5. 加强医院感染管理,降低医院感染风险。

七、附则1.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施行;2. 本预案由职业暴露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解释;3. 本预案如与本单位的实际情况不符,各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

职业暴露应急预案流程

职业暴露应急预案流程

一、引言职业暴露是指在工作中,工作人员由于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病原微生物或其他危险因素,可能对自身健康造成损害的情况。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职业暴露事件,保障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特制定本职业暴露应急预案流程。

二、应急预案流程1. 事故发生(1)工作人员在作业过程中,一旦发生职业暴露事件,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a. 评估暴露程度:根据暴露物质、暴露途径、暴露时间等因素,评估暴露程度。

b. 保护自身安全:立即远离暴露源,避免继续暴露。

c. 处理伤口:如有伤口,立即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d. 消毒伤口:用消毒液消毒伤口,并包扎。

2. 事故报告(1)工作人员在发生职业暴露后,应立即向所在部门负责人报告。

(2)部门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向单位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报告。

3. 事故调查(1)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组织调查组,对事故原因、暴露程度、暴露途径等进行调查。

(2)调查组应查明事故原因,评估事故危害程度,并提出整改措施。

4. 事故处理(1)根据事故调查结果,对暴露人员采取以下措施:a. 观察期:对暴露人员实施观察期,定期检查健康状况。

b. 预防性治疗:根据暴露物质,对暴露人员采取预防性治疗措施。

c. 紧急治疗:对暴露程度较重的人员,立即采取紧急治疗措施。

(2)对事故原因进行处理,包括:a. 修订相关安全操作规程。

b. 加强安全教育培训。

c. 完善安全防护设施。

5. 事故总结(1)事故发生后,单位应组织相关人员对事故进行总结,分析事故原因,制定预防措施。

(2)将事故总结报告上报上级部门。

三、应急预案的修订与实施1. 本预案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以适应工作环境、工艺流程、设备设施的变化。

2. 本预案由单位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各部门应积极配合。

3. 单位应定期对预案进行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四、结语本职业暴露应急预案流程旨在保障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预防和控制职业暴露事件。

职业暴露应急预案

职业暴露应急预案

职业暴露应急预案一、引言职业暴露是指工作人员在从事职业活动中,因接触有害物质、感染病原体等职业风险因素而面临健康或生命威胁的情形。

为了保障员工的健康与安全,本预案旨在明确职业暴露应急处置的流程和责任,提高应对能力,减少风险损失。

二、预案目标1. 建立健全职业暴露应急处置机制,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2. 确保员工了解职业暴露的危害及应对措施,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3. 及时有效地处理职业暴露事件,降低风险损失。

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公司内所有职业暴露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形:1. 化学物质泄漏。

2. 辐射泄漏。

3. 生物污染。

4. 锐器伤、针刺伤等医疗损伤。

5. 其他可能导致员工健康受损的职业暴露事件。

四、应急组织及职责1. 公司成立职业暴露应急处置小组,由安全管理部门牵头,成员包括相关部门负责人及专家。

2. 应急处置小组职责:制定职业暴露应急预案并定期修订;组织培训和演练;负责应急处置工作的指导、协调和监督;对事件进行调查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

五、应急处置流程1. 事故报告:发生职业暴露事件后,当事人应立即报告直接上级或安全管理部门。

应急处置小组根据情况启动本预案。

2. 紧急疏散:根据职业暴露的实际情况,应急处置小组指挥相关人员迅速撤离现场,确保自身安全。

3. 医学评估与治疗:对受到职业暴露伤害的员工进行医学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相应治疗。

如需送往医院治疗,应迅速安排车辆转运。

4. 接触隔离与消毒:对可能引起进一步危害的暴露源进行隔离,防止他人接触;对暴露现场进行清洁消毒,消除残留物。

5. 原因调查与处理:对导致职业暴露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采取针对性措施予以改进,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6. 信息报告与记录:按照公司规定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职业暴露事件及相关信息。

同时做好事件处理过程和结果的详细记录,以便后续分析和总结。

7. 评估与改进:对职业暴露应急预案进行定期评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和完善,提高预案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职业暴露的应急预案及流程图

职业暴露的应急预案及流程图

职业暴露的应急预案
一、标准预防:
是针对医院所有病人使用的一种预防,将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视为具有传染性,在接触上述物质、黏膜与非完整皮肤时必须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包括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传播;既要防止病人将疾病传播给医务人员,又要防止医务人员将疾病传播给病人,强调双向防护。

二、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应当立即实施以下局部处理措施后上报:
1.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10分钟,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2.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3.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乙醇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职业暴露后应急处理流程: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落实紧急处理措施,尽快上报,科室应在24小时内报告预防保健科,如果怀疑有HIV的职业暴露应在1小时内报告预防保健科。

把职业暴露表交给预防保健科,把原因分析和整改措施一起上交院感科,并配合院感科跟踪复查。

血液净化中心
2017-10-16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处理流程图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职业暴露的应急预案

职业暴露的应急预案

一、目的为有效预防和控制职业暴露事件的发生,保障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降低职业暴露事件带来的危害,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公司全体工作人员在从事工作过程中可能发生的职业暴露事件。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职业暴露应急指挥部,由公司总经理担任总指挥,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负责组织、协调、指挥职业暴露应急工作。

2. 设立职业暴露应急小组,负责具体实施职业暴露事件的预防、报告、处理和调查等工作。

3. 各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职业暴露事件的预防、报告和处理工作。

四、预防措施1. 加强职业暴露风险评估,对可能发生职业暴露的岗位进行排查,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2. 对工作人员进行职业暴露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3. 为工作人员提供必要的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防护服等,并确保其正确使用。

4. 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消毒,减少职业暴露风险。

5. 建立健全职业暴露报告制度,要求工作人员发现职业暴露事件及时报告。

五、应急处置流程1. 发现职业暴露事件后,工作人员应立即向所在部门负责人报告。

2. 部门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向职业暴露应急指挥部报告。

3. 职业暴露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人员开展应急处置。

4. 对暴露者进行现场评估,根据暴露程度采取相应措施:a. 对皮肤损伤者,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b. 对伤口,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禁止进行伤口处的局部挤压。

c. 伤口冲洗后,应用消毒液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5. 发生职业暴露后,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科,抽取暴露人员血标本送检及详细登记、上报。

6. 预防性用药,随时和咨询。

7. 报告给疾控中心,进行随访、登记、监测。

六、总结与改进1. 定期对职业暴露事件进行总结,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

2. 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职业暴露应急预案

职业暴露应急预案

职业暴露应急预案一、总则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职业暴露事件的危害,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工作秩序,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公司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所有职业暴露事件,包括但不限于化学物质、生物因子、放射性物质等职业暴露。

三、组织机构与职责1. 成立职业暴露应急领导小组,负责全面指导和协调职业暴露应急工作。

2. 领导小组下设应急办公室,负责应急预案的制定、修订和演练,以及应急事件的日常管理和信息上报。

3. 各部门应设立职业暴露应急小组,负责本部门职业暴露事件的预防、监测、报告和应急处置工作。

四、预防措施1. 定期对员工进行职业暴露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防护意识和技能。

2. 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个人防护用品,并督促员工正确佩戴和使用。

3. 对可能存在职业暴露风险的区域进行标识,并设置必要的警示标志。

4. 定期对工作环境进行监测和评估,确保工作环境符合职业卫生要求。

五、应急响应与处置1. 一旦发生职业暴露事件,当事人应立即停止工作,离开暴露现场,并尽快向应急办公室报告。

2. 应急办公室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赶赴现场进行处置。

3. 应急处置人员应佩戴必要的防护用品,对暴露现场进行隔离和消毒处理,防止污染扩散。

4. 对暴露人员进行初步评估和处理,必要时及时送往医院进行治疗。

5. 对事件原因进行调查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完善预防措施。

六、信息报告与沟通1. 应急办公室应建立健全信息报告和沟通机制,确保职业暴露事件信息的及时、准确传递。

2. 发生职业暴露事件后,应急办公室应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并通报相关部门和单位。

3. 加强与员工的沟通,及时发布事件进展情况和处理结果,消除员工的恐慌和疑虑。

七、后期处理与总结1. 对职业暴露事件进行后续跟踪和监测,确保暴露人员的健康状况得到及时关注和处理。

2. 对事件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反思,完善应急预案和处置流程。

职业暴露处置应急预案

职业暴露处置应急预案

一、预案目的为保障工作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免受有毒有害物质、传染病病原体等危害,确保工作人员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单位工作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发生的职业暴露事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1. 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如化学药品、放射性物质、生物制剂等;2. 接触传染病病原体,如艾滋病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等;3. 其他可能导致工作人员健康损害的职业暴露事件。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职业暴露处置应急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和指导职业暴露处置工作。

2. 设立职业暴露处置应急小组,负责具体实施职业暴露处置措施。

3. 各部门、各岗位工作人员按照职责分工,积极配合职业暴露处置工作。

四、职业暴露处置流程1. 立即隔离工作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应立即隔离至安全区域,避免暴露给他人。

2. 局部处理(1)皮肤暴露: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2)伤口暴露:如有伤口,应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禁止进行伤口处的局部挤压。

(3)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用消毒液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3. 报告与登记(1)发生职业暴露后,及时向应急领导小组报告。

(2)应急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相关人员对暴露情况进行评估,并详细登记。

4. 预防性用药(1)根据暴露物质和暴露程度,按照相关规定给予预防性用药。

(2)预防性用药需在专家指导下进行。

5. 医疗救治(1)将暴露者送往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检查、诊断和治疗。

(2)医疗机构应按照相关规定,对暴露者进行隔离、治疗和随访。

6. 随访与监测(1)对暴露者进行定期随访,了解其健康状况。

(2)对暴露者进行定期监测,包括血液检测、病原体检测等。

五、应急响应1. 紧急启动职业暴露事件发生后,应急领导小组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应急小组开展处置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划伤。
e)使用后的锐器应直接放人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或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
行安全处置,也可以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
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
刀片等锐器。
4 职业暴露后的处理 4.1 职业暴露发生后,通常应遵循 4 条原则:及时处理原则、报告原则、保 密原则、知情同意原则。 4.2 医务人员发生各种病毒职业暴露后,应立即实施以下局部处理措施。 4.2.1 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黏膜。 4.2.2 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 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4.2.3 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使用消毒液,如 75%乙醇或 0.5%碘伏进行 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黏膜,应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4.3 医务人员发生各种病毒职业暴露后,医疗卫生机构应对其暴露的级别和 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进行评估和确定。 4.4 病毒职业暴露级别分为三级。 4.4.1 发生以下情形时,确定为一级暴露。 a)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
图示 1 锐器损伤后处理流程...............................................................................8 图示 2 乙肝职业暴露处理方法及报告程序.......................................................9 图示 3 丙肝职业暴露处理方法及报告程序.....................................................10 图示 4 梅毒职业暴露处理方法及报告程序.....................................................11 图示 5 HIV 职业暴露处理方法及报告程序....................................................... 12 附表 1 天津市儿童医院**病职业暴露个案登记表.........................................14
天津市 儿童医院

输血科
职业暴露应急预案
文件编号 JESXK-ZYBL-00 第 1 版 第 0 次修订
发布日期:2013 年 1 月 1 日 实施日期:2013 年 2 月 1 日
目录
职业暴露应急预案................................................................................................2 一.意外和事故处理程序............................................................................2 1 目的.............................................................................................................2 2 适用范围.....................................................................................................2 3 处理程序.....................................................................................................2 二.职业暴露的防护及处理措施................................................................4 1 目的.............................................................................................................4 2 适用范围.....................................................................................................4 3 职业暴露的预防.........................................................................................4 4 职业暴露后的处理.....................................................................................5
其他体液)。
b)事故处理方法和经过,包括专家或领导赴现场指导和处理的情况。处理方
法及经过;是否采用暴露后预防药物,详细记录用药情况、首次用药时间(暴露
后几小时或几天)、药物毒性反应情况(包括肝肾功能化验结果)、用药的依从
性。
c)随访和检测的日期、项目和结果。
3.3.2 对重大意外和事故必须进行报告和检测。
大范围污染物泼溅事故时,应立即通知实验室主管领导和安全负责人到达事故现
场,査清情况,确定消毒的程序。
3.2.6 空气污染:发生空气污染时,可采用低温蒸气甲醛气体对空气进行消
毒,但甲醛有致癌作用,不宜用于生物安全柜和实验室的常规空气消毒。
3.2.7 如果发生重大泼溅事故,应采取以下措施。
a)从污染处疏散人员,但要防止污染扩散。
短。
4.4.2 发生以下情形时,确定为二级暴露。
a)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
b)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黏膜,暴露量大且暴露时间较
长;或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轻,为表皮擦伤或者针
刺伤。
4.4.3 发生以下情形时,确定为三级暴露。
a)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
编写:王慧
5 /17
审核:管卫
天津市 儿童医院

输血科
职业暴露应急预案
文件编号 JESXK-ZYBL-01 第 1 版 第 0 次修订
发布日期:2013 年 1 月 1 日 实施日期:2013 年 2 月 1 日
b)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黏膜,暴露量小且暴露时间较
编写:王慧
1 /17
审核:管卫
天津市 儿童医院

输血科
职业暴露应急预案
文件编号 JESXK-ZYBL-01 第 1 版 第 0 次修订
发布日期:2013 年 1 月 1 日 实施日期:2013 年 2 月 1 日
职业暴露应急预案
一.意外和事故处理程序
编写:王慧
3 /17
审核:管卫
天津市 儿童医院

输血科
职业暴露应急预案
文件编号 JESXK-ZYBL-01 第 1 版 第 0 次修订
发布日期:2013 年 1 月 1 日 实施日期:2013 年 2 月 1 日
发生重大事故时,在紧急处理的同时要立即向主管领导和专家报告。暴露后
要定期检测。
发生小型事故时,可在紧急处理后立即将事故情况和处理方法报告主管领导
和专家。
二.职业暴露的防护及处理措施
1 目的 制定各种病毒检测筛查实验室职业暴露的防护和暴露后的处理措施,有效防 止职业暴露的发生和减少职业暴露后的感染率。
2 适用范围 所有医务人员。
3 职业暴露的预防 3.1 职业暴露的定义 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检验等工作过程中意外被病毒感染者或感染病毒 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皮肤或黏膜,或被含有病毒的血液、体液污染针头及其他 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病毒感染的情况。职业暴露也包括其他行业的工作人员, 如警察、公安、司法等部门的工作人员,羁押或劳教机构、戒毒所和殡葬业的工 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被病毒感染者或感染病毒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皮肤、黏 膜者刺破皮肤等情况。 3.2 职业暴露的防护 3.2.1 医务人员预防病毒感染的防护措施应当遵照标准预防原则,对所有病 人的血液、体液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均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病源物质,医务 人员接触这些物质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3.2.2 医务人员接触病源物质时,应采取以下防护措施。 a)医务人员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手 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编写:王慧
2 /17
审核:管卫
天津市 儿童医院

输血科
职业暴露应急预案
文件编号 JESXK-ZYBL-01 第 1 版 第 0 次修订
发布日期:2013 年 1 月 1 日 实施日期:2013 年 2 月 1 日
3.2.5 污染物泼溅:小范围污染物泼溅,应立即进行消毒处理和清洗。发生
b)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重,为深部伤口或割伤
后,移走吸水性物质,用消毒剂冲洗,用水清洗。
3.3 意外及事故的登记、报告和检测
3.3.1 对重大意外和事故必须进行登记,对职业暴露事故应填写“职业暴露
人员个案登记表”。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பைடு நூலகம்
a)意外和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及详细经过。详细记录职业暴露发生的时间、
地点及经过;暴露方式;损伤的具体部位、程度;暴露物种类(培养液、血液或
1 目的 明确各种病毒检测筛査实验室意外和事故处理程序,对意外和事故能有效而 迅速地处理,减少感染的发生,缩小污染范围。
2 适用范围 各种病毒检测筛查实验室。
3 处理程序 3.1 意外和事故 3.1.1 意外:指发生了未导致个人伤害偶然发生的危险,但也可能已经发生 了伤害。 3.1.2 事故:指发生了人身伤害。意外和事故都可被分为小型的和重大的。 3.1.3 小型意外:少量潜在传染性物质漏到椅子上,常用于这种情况的有效 处理措施是消毒污染处。 3.1.4 重大意外:指任何情况下,如果怀疑有严重性的意外,都将被视为重 要的,实验室必须被清空、上锁,并且实验室管理者要请教安全专家,听从他们 的意见。 3.2 发生意外事故时,应针对事故的类型立即进行紧急处理。 3.2.1 皮肤针刺伤或切割伤:应立即用肥皂和大量流水冲洗,尽可能挤出损 伤处的血液, 用 75%乙醇或其他消毒剂消毒伤口。 3.2.2 皮肤污染:用水和肥皂冲洗污染部位,并用适当的消毒剂浸泡,如 75% 乙醇或其他皮肤消毒剂。 3.2.3 黏膜污染:用大量流水或生理盐水冲洗污染部位。 3.2.4 衣物污染:尽快脱掉污染的衣物,进行消毒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